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实效性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自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已经构建起了“奖、勤、助、贷、补、免、减”等多种形式并存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庄严承诺。

不断完善的资助政策、资助体系,使无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了切实的实惠和帮助,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了学业。但在减轻和改善经济压力的同时,对贫困大学生精神层面的资助也应引起重视。扶贫先扶志,如何扶志,将资助与育人充分结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是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聚人心、强群团,共建幸福和谐新企业。努力做到“小事办好,好事办快,大事办成”。抓实“职工小家、建功立业、选树典型、精准帮扶、金牌班组、青字工程、青年建功立业”等品牌工程,做好“完善班组基本配置,改善食堂、提升澡堂、改造单车棚,发放餐费补贴、解决子女就学、关注棚户区改造、组织健康体检、开展员工疗养、做好精准困难帮扶、丰富文体活动”等实事,不断提升群团组织影响力。

一般情况下,曲折蜿蜒的天然河道是由浅滩和深槽两种形态构成,二者呈交替状态分布。浅滩中常会有淤积,往往成为河道治理的重点,深槽则能保护水道与河床。除此之外,浅滩由于光照充足,成为两栖动物、鸟类繁衍和栖息的地方。深槽可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有机物分解空间,同时能够满足水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供给。河道由于温度、光照及养料的供给,实现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一、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不够“精准”

目前,高校认定困难学生依据比较单一,尤其低年级的学生,基本就是依据《高等学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班级评议小组的评议结果,而《高等学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出具部门一般是学生家庭所在的乡镇、街道民政部门或者学生父母所在的单位,这些单位不一定客观掌握学生真实的家庭情况,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出现有些单位或个人做顺水人情或者不负责任随意开具证明的现象。同时,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出具困难证明的标准也不一样,由此造成《高等学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的公信度不高,资格认定不够“精准”。加之有些学生出于自尊心、面子问题,不愿主动递交贫困证明,这部分学生需要我们在后续的资助工作中加以关注,精准帮扶。

(二)注重物质资助,忽视精神资助

除了认定方式的改变,很多高校通过走访慰问困难学生家庭,来传达学校对困难学生的关心,同时也有利于深入学生家庭掌握真实情况。对受助学生家庭的走访应坚持“重点回访与全面回访”“日常回访与集中回访”相结合的原则,走访工作应实现常态化和制度化[3]。在走访中应鼓励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参加,让学生通过实地走访,亲身体验、感受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同时也能起到宣传国家资助政策的作用。

在实际资助工作中,高校大多只关注如何实现资助整体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如何保证名额分配的科学性、信息的真实性、资助发放的及时性等,忽视了资助后的教育、管理、监督。少数受资助学生拿到助学金后请客吃饭、购买高档生活用品,在学生中引起了反感,影响育人功效的发挥;还有的学生受到学校资助后,出现无视学校规章制度,违犯学校纪律等问题,使资助的价值不复存在。

(三)注重资助政策的研究,忽视对实际效果的关注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物质资助外,心理也需要很大的帮助。已有研究显示,相当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敏感、自卑、焦虑,人际交往困难等。尤其在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身上,由贫困带来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可见,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干预不能忽视。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往往过于看重物质资助体系的完善,看重物质资助的范围与数量,而忽略了精神资助,即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思想引导、心理辅导、人文关怀、技能培训等,这就大大削弱了资助工作的教育效果。

2.重视心理疏导,增强挫折承受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由于经济上的窘迫,生活上的困难,许多贫困学生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如果得不到有效缓解,会导致焦虑、自卑、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所以高校资助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及时给予教育和辅导,强化其自立自强意识,使其“心理脱贫”。首先要主动关心了解贫困学生,加强和学生本人、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深入分析其思想和心理特点,建立成长档案,定期与其谈话。其次建立“学校一院系一班级一宿舍”四位一体的监督和干预体系,设置预警学生信息库,及时了解预警学生生活、学习情况,心理特点等,采取多样化帮扶举措。最后要有针对性地开通心理咨询和辅导渠道,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和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烦躁、自卑、嫉妒等不良情绪找到正确的宣泄渠道,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端正心理状态,自信自主、自强自立,引导他们摆脱对国家、学校经济资助的依赖心理。

杭州画院已经走过了33个春秋,跨越了两个世纪。如同其它省市的兄弟画院一样,紧随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脉搏,尽情地吮吸新时期的雨露阳光,打造美术重镇,弘扬先进文化,配合中心工作,服务社会公益,以至今日的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在当下中国画院整体的发展态势中,杭州画院负载着人们对杭州文化发展的期待。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育人”理念的提出及其意义

2004年,中央16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教书育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职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也要紧紧围绕育人这个中心开展,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这就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仅要解决学生经济上的困难,更要帮扶学生健康成长。真正意义上成功的资助,不仅仅是使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无法完成学业,而且是在接受资助后,能够成长为专业扎实、能力突出、心理健康、品德高尚的人,从而达到教育长效目的。

为此,应当牢固树立“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工作理念,建立更加完善高效的资助工作体系,从资助资格的精准认定、资助对象的教育优化、资助理念的改进实施等方面着手,提升资助工作育人实效性。

三、提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实效性的现实路径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面临经济压力外,往往还存在着思想、心理以及能力上等多重困难,如自卑心理与自尊心理交织、初级需要与高级需要并存、个体发展与家庭需求伴生等多重复杂问题[2]

高校做好资助育人工作,既是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体现,也是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一)资助资格的精准认定

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决定资助政策落实效果的基础性工作。根据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应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量化指标体系的通知》(闽教助中心〔2017〕10号)文件要求,自2017年9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由学生所在高中、村委会、乡镇街道居委会或民政部门、扶贫办、残联任一单位进行,即学生持有以上任一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就可认定为贫困生。各高校主要采用量化指标体系对政府部门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档次评定。资助档次的评定以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测评分值及班级民主评议小组的评议分值为重要依据。相比较以往的“本人申请”(即学生向辅导员提出认定申请)+“资格审查”(即辅导员对学生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真伪和程度审核)+“班级评议”(即评议小组成员根据其相关材料和平时了解进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高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量化测评指标体系》的实行是认定方式由较粗放、易受人为因素干扰逐步向精细化、大数据化转变的有益尝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朝着精准化方向发展,有利于教育精准扶贫。

因为《旧约》特别是《摩西五经》是用亚兰文和希伯来文写成的。亚兰地区接近巴比伦地区,而希伯来住的迦南地区远离巴比伦地区。因此,语言的发展并不是闪族在一个地域生成,然后发展成东西南北各个地方的闪族语言分支,而是反过来,由巴比伦文字的楔形文字传播到亚兰,产生亚兰文,之后才传到迦南,产生迦南文,以色列人到迦南后,才产生希伯来文。所以,以色列人先使用亚兰文,后来使用希伯来文书写《摩西五经》。

长期以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注主要表现在物质方面,而对他们的思想状况、心理状况关注得很少。在近些年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缺失,为了获得助学金或无偿资助,不惜弄虚作假,走后门,拉关系,伪造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或提供虚假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部分学生毕业后不按时偿还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和本金,甚至故意躲避银行、学校资助管理中心的追贷工作。还有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于享受资助,并认为理所当然,对国家、学校的资助没有丝毫感恩之心。更有甚者,由于拿了助学金,不愿意参加勤工助学,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实际困难。这使得助学资助不但没有起到育人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出现这种情况,不光是个别困难学生自身素质不高,还与高校资助育人的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有很大关系[1]

(二)资助对象的教育优化

1.加强思想引导,培养感恩意识和诚信品质。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定时期。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弄虚作假现象,对大学生诚信体系的建立形成了较大冲击。本着育人原则,高校应该有效推进诚信教育。通过“两课”教育途径,加强学生对诚信的理性认识,帮助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诚实守信的品格;通过党团组织生活、班会、社团活动、辩论赛、演讲比赛、座谈会等形式,组织学生围绕“诚信”主题开展讨论和思考,提升学生的诚信素养;将每年5月份和10月份定为“诚信”宣传月,通过举办诚信签名、资助政策宣传活动,邀请银行工作人员来校开展征信知识讲座,增强学生的履约还款意识,使学生牢固树立信用意识和法制观念。同时,高校要建立和不断完善学生诚信评价体系,把学生诚信纳入综合测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诚信评价和监督检查体系,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人文氛围。

合理、科学、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活动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根本。坚持“育人为本”,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不仅给予贫困生经济资助,同时还要加强人文关怀,做好思想引导、心理疏导、能力指导等工作,真正实现“授人以渔”的资助育人效果。

感恩教育也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意识的缺失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喝水不忘挖井人”,高校学生资助部门应加强育人活动设计,广泛开展“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感恩回报”微视频比赛、“感恩资助、励志人生”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培养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力求发挥资助的循环效应。利用“两课”教学和各种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培养受助学生关心他人、奉献社会的优良品质,增强反哺社会的力量,从中体会助人的乐趣和意义。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表明在资助中加强育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就教育的本质而言,资助是手段和途径,育人才是目的,只有在资助中强化育人理念,才能提高资助工作的实效性。

3.注重能力指导,提升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在国家不断完善资助体系,对资助绩效和资助育人效果提出新要求的形势下,高校要改变以往工作思路,将工作重点放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就业能力的提升。适当、合理的勤工助学不仅能够缓解受助学生的经济压力,更能够使他们在工作中对贫困本身和周围的环境有正确、理性的认识。高校要改变“勤工助学就是体力劳动”的陈旧观念,进一步拓展校内、校外勤工助学岗位,深入挖掘勤工助学资源,多设置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勤工助学工作岗位,鼓励贫困生利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勤工助学、见习实习,锻炼各方面能力。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高校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强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在这过程中,高校特别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帮助他们选好社会实践基地,组织他们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等社会实践活动,指导人际交往技巧,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社会竞争意识,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总之,要有效地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教师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及基本技能训练,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注重目标性、科学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等,为学生设计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驱动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真正训练他们的各种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资助理念的改进实施

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高校资助工作正从外延式转向内涵式发展,即从加大投入经费、扩张资助规模向强调资助育人成效、提升资助质量转变”[4]。为此,高校要以更加科学化、人本化、理性化的理念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1.突出意义宣传,体现育人导向。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保证评选过程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应尽量淡化规则和评选标准,重点突出和宣传国家、学校的资助政策,通过现场咨询会、学生座谈会、讲座以及新媒体平台等途径加深贫困生对资助政策的认识与了解。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广大贫困学生真正体会到物质资助仅能解决燃眉之急,要长远发展必须依靠自己奋发图强,积极探索改变生活现状的方法途径,调动其个人成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优化资助项目设计,合理配置资助资源。高校应结合学校实际,坚持“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设计一些适合不同需求的资助项目,实现常规资助与临时资助相结合、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大额资助与小额补助相结合。具体做法方面可尝试设立更多形式的奖学金性质的资助,以满足在各方面综合发展的优秀大学生群体;深入发掘和拓展勤工助学形式,鼓励贫困生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式获得补偿性资助,锻炼各方面能力,培养自立自强意识。

其四,从劳动力的转移情况看,农业转移人口还有一定空间。2012年,东营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数的22.7%,而第一产业产值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仅为3.5%,二者相差巨大。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一是农业的单位劳动力产生的增加值较低,相同的增加值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这也是农业的现代化程度不够造成的。与山东省的平均水平相比,山东省2012年的上述数据为33.1%和8.6%,东营单位生产总值所需要的劳动力还要高出许多。二是农村仍然可能有一定劳动力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农业转移人口还有一定空间。

3.构建“专业化一体化”的高校资助管理体制。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教育、管理、监督等方面,需要设置专门机构,统筹协调各部门通力合作,明确核岗定编,配备专职工作人员。通过定期开展针对性、系统化、高层次的业务培训,提升业务能力;通过家庭走访和典型案例教育,强化职业情感;通过建立健全资助工作激励机制,增强工作积极性,多方面推进学生资助工作的专业化。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学生资助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体化领导机制,从机制上确保资助工作与整个学生工作统一规划、专业运行。

国家电网乡镇供电所工程数字化建设管理新模式,是指集成数字化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BIM),结合面向多任务和多专业三维协同等先进的设计和管理理念,并应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本项目通过建立三维建筑信息模型,作为数据载体,融入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环境、人本服务等多目标因素,构建多维、动态更新的工程数据信息数据库,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设计、施工、采购、计划、控制等管理提供统一高效的数据支撑与可视化仿真模拟分析基础,供项目全生命周期建设管理所运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势必面临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应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切实有效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的基础上,重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在思想、心理和能力等的全方位提升,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韩子玉,宋传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73-76.

[2]杨晓慧.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6(9):22-25.

[3]夏斐,梅盈盈.高校资助工作育人模式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3):159-161.

[4]黄燕,王林清,马彦周.参与式资助: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新阶段[J].思想教育研究,2011(8):99-102.

 
江玉莲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