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特岗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人格特征状况及其关系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引 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代偿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偏远地区当教师”。为缓解农村地区教师短缺和各种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2006年“特岗计划”实施以来,我国有关教育、教师的政策几乎都提到了与“特岗计划”有关的一些条例,由此可见,政府对“特岗计划”是非常重视的。

特殊岗教师在缓解农村和边远地区薄弱师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他们在工作中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而教师职业倦怠的消极作用是严重的,其影响关系到个人、学生、学校甚至社会。职业倦怠不仅直接影响教师身心健康,还会严重影响教师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另外,职业倦怠还会对学校管理造成严重障碍,增加学校人事变动几率,倦怠的教师往往对组织持负面态度,不但其工作满意度和组织认可度大大降低,而且还会造成其缺勤率和离职率上升。更严重的是会导致教师人际关系恶化,并对职业倦怠个体周围的人员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

然而纵观中国知网上搜索到的有关文献可发现:研究职业倦怠的文献多,关于特岗教师的少;关于特岗教师的文章多,但大都是对政策的解读,实证研究的较少。本研究考察了特岗教师职业倦怠、工作压力以及人格特征现状,并探究了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人格特征的相关关系及其工作压力与人格特征对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这有利于特岗教师工作和对自我人格有一个清楚明了认识,同时对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以及特岗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提供一个参考,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取样法,在云南省的昆明、玉溪、曲靖,贵州省的铜仁市、遵义市、安顺市,河南省的南阳市、商丘共8个市抽取特岗教师被试380名,回收360份问卷,回收率为94. 7%。删除漏填、多选、规律性填答的问卷15份,最后有效问卷为345份。

()研究工具

1.Maslach的职业倦怠量表教师版(MBI-ES)

由表5可见,特岗教师在外倾性、尽责性和开放性3个人格因子维度得分均大于理论中值3,在神经质一维度上得分小于理论中值3,这表明特岗教师人格是比较健全的。其中,49.3%的人属于外倾性人格,即他们是健谈的、精力充沛的;44.9%的人属于宜人性人格,即他们是善良的、友好的;71.0%的人属于尽责性人格,即他们是负责的;47.8%的人属于开放性人格,即他们是聪明、开朗、乐观的;仅有17.4%的人属于神经质人格,即他们是多疑敏感、喜怒无常的。

2)试验结果表明在标靶与导航仪距离39~94 m范围内,巷道轴线法平面即巷道断面内最大定位偏差为0.063 m,巷道进尺方向的距离检测最大偏差为1.065 m,并且基本呈现距离越远,偏差越大,反之则越小的规律,基本验证了仿真结论。

5)TIPSS支架:主要为镍钛合金类支架,与MRI兼容。早期,部分为不锈钢支架。行MRI检查时,不锈钢类支架在植入部位及附近可能产生伪影,影响图像质量。

1.特岗教师工作压力总体现状

晞月意欲跟进伺候,青樱身姿一晃,侧身拦住,轻声道:“这里不能没有人主持,太后和太妃们都去歇息了,主子娘娘和我进去,姐姐就是位分最高的侧福晋。”

2.特岗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John、Donahue和 Kentle编制,并由段锦云进行翻译和修订。含神经质、开放型、宜人性、外倾性和责任感5个维度,共44个题,为5点计分。1-非常不同意,2-比较不同意,3-既不同意也不否定,4-比较同意,5-非常同意。各维度计分为各维度所含项目之和。5个维度的Cronbach's a系数均在0.75以上,宜人性最小为0.76,神经质最大0.81,各维度平均值为0.79。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若出现配置不合理和易性差就是十分严重的问题。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采用劣质混凝土就会出现混凝土压实不到位,造成了后期出现渗漏,由于质量差的混凝土防水性差,强度比较低,给后期施工带来难度。与此同时,就需要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就要使用防水卷材。它是由橡胶、沥青和其他材料制作的一种防水材料,也被叫做油毛毡或者油毡,最大的优势就是柔韧性和防水性强。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不符合标准的防水卷材,就起不到防水的效果和作用,同样会造成渗漏水。

3.人格特质量表(Big Five Inventory,BFI)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处理。

2.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问卷

三、研究结果

()特岗教师职业倦怠状况

表1显示,特岗教师在情感衰竭和去人性化两个因子上总体平均分均高于理论中值3。其中,约74.2%的特岗教师表现出情感衰竭现象(平均分高于3);约41.4%的特岗教师存在去人性化现象(平均分高于3)。虽然个人成就感降低这一因子得分小于理论中值3,但仍有22.9%的教师存在个人成就感降低现象(平均分大于3)。由此可见,特岗教师存在不同程度职业倦怠现象。

 

1 特岗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N=345)

  

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MSD3.4870.6193.1851.5082.8760.443M>3256(74.2%)143(41.4%)79(22.9%) M≤389(25.8%)202(58.6%)266(77.1%)

()特岗教师工作压力

期刊评价与学术评价本身是一项极具导向性的工作,不仅具有学术导向,更有利益导向。正因为有现实的利益导向,才会导致各种炒作怪象丛生。未来为了最大限度防治人为炒作,在研制评价方案时可以多设置一些评价指标。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的指标体系为5级,共计76项子指标,可涵盖科研工作评价、学科评价、出版物评价、科研机构评价、个人评价等诸多方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设计了20多项学术计量指标,包括扩散因子、影响因子、权威因子、他引率、被引半衰期、基金论文比,等等。

表2是按特岗教师工作压力各因子得分高低来排序的,由表我们可以看出:排在首位的是聘任压力;其次为考试压力、学生因素压力、工作负荷压力、自我发展需求压力、职业期望压力、角色压力和人际交往压力。其中,聘任压力、考试压力、学生因素压力、工作负荷压力和自我发展需求压力5个压力来源因子上的平均分高于理论中值3,说明特岗教师在这5个方面所承受压力较大;特岗教师在职业期望压力、角色压力和人际交往压力3个压力来源因子上的平均分低于理论中值3,说明特岗教师在这三个方面承受压力教小,但仍有一部分教师承受着这三方面压力。

 

2 特岗教师工作压力总体状况(N=345)

  

变量聘任压力考试压力学生因素压力工作负荷压力自我发展需求职业期望压力角色压力人际交往压力M3.303.233.193.143.062.982.692.17SD0.720.770.830.770.730.730.620.72M>3225(65.2%)195(56.5%)210(60.9%)215(62.3%)165(47.8%)130(37.7%)70(20.3%)20(5.8%)M≤3120(34.8%)150(43.5%)135(39.1%)130(37.7%)180(52.2%)215(62.3%)275(79.7%)325(94.2%)

植凤英编制了《中小学教师压力问卷》。该问卷采用Likert5点计分(1-没有压力,2-有点压力,3-一般,4-压力较大,5-压力很大),包含38个项目,8个分量表。这8个分量表主要考察了下述8个压力来源:考试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工作负荷压力;学生因素压力;职业期望压力;自我发展需求;角色压力;聘任压力。本问卷各维度a系数在0.605-0.839之间,总问卷a系数为0.947,问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指标。

 

3 特岗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相关分析结果

  

变量聘任 压力考试压力学生因素压力工作负荷压力自我发展需求职业期望压力角色压力人际交往压力情感衰竭0.0610.0920.0860.218*0.136*0.136*0.0440.045去人性化0.320*0.163*0.448***0.360*0.549*个人成就感降低*0.217***0.223***0.0240.212**0.184**0.240**0.0920.482**0.046*0.042*0.169**

注:* p<0.05,** p<0.01,***<0.001,下同。

表3显示:(1)情感衰竭与工作负荷压力、自我发展需求压力和职业期望压力呈显著正相关;(2)去人性化与教师工作压力的8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3)个人成就感降低与聘任压力、考试压力、工作负荷压力和人际交往压力呈显著正相关。

3.特岗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特岗教师职业倦怠有关的工作压力来源为自变量,以教师职业倦怠3个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4显示:(1)工作负荷压力、聘任压力、自我发展需求压力和角色压力对情感衰竭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可解释总变异的40.9%;(2)人际关系压力、职业期望压力和学生因素压力对去人性化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可解释总变异的48.7%,其中人际关系压力单独解释了总变异的30.2%;(3)考试压力、聘任压力和自我发展需求对个人成就感降低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可解释总变异的39.2%。

 

4 特岗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因变量自变量Beta△R2tF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工作负荷压力聘任压力自我发展需求角色压力人际关系压力职业期望压力学生因素压力考试压力聘任压力自我发展需求.775.168.179.155.465.302.192.157.203.149.148.272.398.409.302.462.487.150.272.3925.499***2.954***3.390***2.086***9.375***6.473***4.090***2.856***3.552***2.770***17.127***13.342***12.350***10.442***148.212***146.734***107.902***17.886***13.278***11.582***

注:△R2为修正后的R2,下同。

()特岗教师人格特征

1.特岗教师人格总体状况

采用史云静(2006)修订的MB教师版量表((MBI一Educators Survey,MBI一ES),该量表通用于教育领域的工作者。史云静的修订量表在Maslach三维模型基础上,根据对教师职业倦怠访谈结果,修编出符合国内教师工作实际的职业倦怠测量问卷。修订后的量表仍然包括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与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因素,共22个项目。在5点量表上(1为“无”,2为“偶尔”,3为“有时”,4为“经常”,5为“总是”)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分。情感衰竭和去人性化因子得分越高,个人成就感降低因子得分越低,表示职业倦怠程度越高。修订问卷总表及3个因子的重测信度系数均在0.79以上,且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2.1 大鼠体质量变化 结果(图1)表明:第3周时,高脂饮食组大鼠的体质量大于正常饮食组(P<0.05);第5周时,HF组及HF+LBBR组大鼠的体质量明显大于其余3组(P<0.05);第6周开始,HF组大鼠的体质量大于其余4组(P<0.05)。

 

5 特岗教师人格总体倾向性

  

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开放性M3.112.993.272.163.08SD0.370.320.300.340.36M>3170(49.3%)155(44.9%)245(71.0%)60(17.4%)165(47.8%)M≤3175(50.7%)190(55.1%)100(29.0%)285(82.6%)180(52.2%)

2.特岗教师人格与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6 特岗教师人格与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变量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开放性情感衰竭-.133*-.243**-.206**.116**-.194**去人性化-.040-.168**-.132*.160**-.221**个人成就感降低-.031-.048-.054.157**-.097

表6结果显示:(1)特岗教师在情感衰竭这一因子上得分与宜人性、尽责性和开放性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与外倾性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神经质存在极显著正相关;(2)特岗教师在去人性这一因子上的得分与宜人性和开放性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与尽责性存在负显著相关,与神经质存在极显著正相关;(3)特岗教师在个人成就感这一因子上得分与神经质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他4个人格维度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

3.特岗教师人格与职业倦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特岗教师职业倦怠有关的人格特征的4个维度为自变量,以教师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7显示:(1)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和外倾四个人格特质对情感衰竭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能解释总变异的27.0%,其中宜人性可单独解释总变异的16.7%;(2)神经质、开放性和尽责性这3个人格特质对去人性化具有显著预测作用,能解释总变异的20.8%,其中神经质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可单独解释总变异的16.9%;(3)外倾性和神经质这两个人格特质对个人成就感降低具有有效预测作用,能解释总变异的13.5%,其中外倾性可单独解释总变异的12.3%。

 

7 特岗教师人格与职业倦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因变量自变量Beta△R2tF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外倾性神经质开放性尽责性外倾性神经质-.282-.256-.203-.189.302-.145-.145-.190.116.167.233.246.270.169.195.208.123.135-5.372***-4.605***-3.418***-3.113***5.521***-2.321***-2.239***-3.356**2.050**24.331***25.828***29.087***17.108***17.350***17.689***13.605***8.042**6.160**

四、分析与探讨

()特岗教师职业倦怠状况

特岗教师去人性化这个职业倦怠因子(M=3.185)高于理论中值,特岗教师去人性化现象明显。这是由于他们当初参加工作时激情澎湃,但当他们真正去工作时就发现现实跟理想差太远。学生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乖巧听话或是活泼可爱,工作也不像他们想的那样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事业”“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们的感觉就是:虽然燃烧了自己,但是学生的路还是黑漆漆的。对自己失望、对学生的期盼和由工作带来的失落交织成他们去人性化这个因子的得分。

可以发现减小导轨宽度、导向轮半径、同侧导向轮间距及增大导轨半径均可以增加车体过弯的稳定性。综合以上分析,轨道内径设计为490 mm,轨道宽度设计为20 mm;导向轮半径设计为40 mm,同侧导向轮间距设计为80 mm。

特岗教师情感衰竭因子分(M=3.487)高于理论中值,特岗教师出现了情感衰竭现象。调研发现:其实很多教师刚开始工作时是很用心、用力地在改变自己这种精疲力竭、疲惫不堪的状况的,有很多人选择在国家假日的时候出去旅游、会朋友等,随后他们成家了、生孩子了,不但工作消耗了他们的精力,还要有个小人儿来瓜分他们的精力,他们就真的没精力了。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A组痊愈60例、显效52例、有效3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4.0%(142/151),B组痊愈78例、显效47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7(149/15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工作压力的影响

特岗教师所面临的工作压力来源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如下:聘任压力、考试压力、学生因素压力、工作负荷压力、自我发展需求压力、职业期望压力、角色压力和人际交往压力。特岗教师的聘任期限为3年,这3年属于合同工,没有编制,3年工作期限到期后,特岗教师可以选择继续留任,但工资由地方财政发放,如果不继续留任的话也可以自由择业。虽然政策上规定继续留任的教师优先考虑编制问题,但其内心仍然十分担心。对于未知前途的顾虑是他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从而影响其职业倦怠。

由统计结果可以发现,与特岗教师职业倦怠相关性较高的教师工作压力来源因子,在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时进入了回归分析方程,说明教师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之间有预测作用。

()教师人格的影响

研究发现,特岗教师总体人格倾向是健全的,但仍有一些教师人格不是很完善。处在同样环境中的不同人员会有不同应对方式,进而产生不同结果,而这与个体人格特质有很大关系。高神经质的教师由于喜怒无常、敏感多疑、情绪波动较大,因此在与学生接触时忽冷忽热,他们常常会把个人的情绪问题带到教学中来,更甚者会迁怒于学生,这就造成高神经质人格特质的教师在去人性化这一因子上具有较高得分。

人格特质和职业倦怠这种关系提醒我们在教师录用过程中最好进行一下人格筛查工作,尽量减少不适合做教师的人格特质占主导人格人员进入学校工作,这样做不仅避免了对学生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对当事人自己的影响。

与发酵前荷叶上清液相比,2株肠球菌荷叶发酵上清液的3种抗氧化酶活力均显著提高(P<0.001)(图3)。其中,WEHI01发酵上清的SOD、CAT酶活力均极显著高于WEFA23发酵上清(P<0.001),而WEFA23发酵上清的GSH-Px酶活力显著高于WEHI01发酵上清(P<0.01)。

五、建 议

根据以上情况,本研究主要从教育部门、学校及特岗教师自身方面来提一些减缓特岗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建议。

()完善特岗教师聘用机制增加其安全感和工作稳定感

由于特岗教师聘用期限为3年,因此,对于3年后是去是留问题,很多教师都很迷茫。调查中发现,有些特岗教师希望留任,然而又担心体制工作问题。虽然政策允许他们留校,薪酬待遇由地方财政发放,但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增加了特岗教师的不安全感。特岗教师缺乏安全感,必然会导致焦虑增加,当焦虑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一些躯体上的反应,这一连串的反应必会影响其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应完善特岗教师聘用制度,以缓解其不安全感和不稳定感。

()减轻特岗教师工作负荷

我国特有的教育模式使得教师面临着巨大升学压力,不单教师的职称评比是按升学率,就是教师的奖金补助也是按照升学率。甚至有些特别的学校还实行奖惩政策,学生考的好教师就要拿奖金,学生考的不好教师就要被扣钱。在这种巨大的升学压力影响下,很难想象教师在教学时会人性化地去关注学生健康成长,而不是只关注其分数高低。巨大的升学压力会造成教师的极度焦虑,这种焦虑情绪更会传达给学生。因此,我们应优化教育教学业绩评估制度,以使教师更好地教学,教出更健康的学生。

()特岗教师应学会积极的应对方式和基本的心理调试技能

目前,有关普及心理知识的书籍在书店应有尽有。同时也有一些专门针对教师进行的干预训练,这些训练目标是在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与自尊,减少工作压力,转变个人的归因方式,促进个体应对压力时能有效地解决,以缓解职业倦怠。教师应多参加一些类似的干预训练团体,学校也可以请专家为其提供相关训练和指导。

()处理好与家人朋友及同事间关系

人际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的积极性是与个人对群体的需要交替上升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既可以提高个体的工作生活质量,又可以满足个体人生的另外一种需要——归属感,也可以为个体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当个体感到倦怠时,家人、朋友及同事的及时帮助和鼓励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缓解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2] 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号)[EO/OL].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12/201001/xxgk_81624.html.

[3] 郑新蓉,杜亮,魏曼华等.中国特岗教师蓝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 王莉,王俊刚.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5] 伍新春,张军.教师职业倦怠预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6] Sezer F. Examining of Teacher Burnout Level in Terms of Some Variables[J].International Online.

[7] Khezerlou E. Administrational Factors as Predictors of Teacher Burnout across Iranian and Turkish EFL Teachers[J] Clinical&Experimental Immunology,2013(2):249-256.

[8] 易利民,邢雯婧.农村特岗老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20):208-208.

[9] 王丹.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结构、现状及其与对应方式的关系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10] 张雪雅.河南省农村特岗教师社会支持——工作压力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D].开封:河南大学,2015.

[11] 张丽.农村特岗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影响因素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6.

[12] 张晶慧.特岗教师的职业倦怠、工作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以云南省为例[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

[13] 伍新春,曾玲娟等.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4):262-267.

[14] 吕邹沁,凌辉.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9):1344-1348.

[15] 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56-60.

[16] 郭明慧.心理资本、工作内容对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17] 刘晓明.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56-60.

[18] 张建人,阳子光,凌辉.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5):920-922.

[19] 郑晓芳,崔酣.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医学与社会,2010(3):80-82.

[20] 胡洪强,刘丽书,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33-237.

[21] 赵璐.农村特岗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及解决办法[J].改革与开放,2011(6):157-158.

[22] 王安全,刘飞.特岗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1):37-40.

 
吴日晖,高敏,刘伟方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