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天才枪手》:光影中的别样“青春”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前 言

自2011年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上映后,国内青年生活题材电影多集中于校园、爱情、职场等母题,多以校园为背景,塑造在校园内或离开校园后十年左右的个体成长经历或情感体验,这些可以统称为青春类题材电影。2013-2015年我国青春类题材电影经过井喷式增长后,近两年出现了回落趋势。这一趋势也带来当下电影文化中的尴尬困境,青春片票房和口碑以反比例的形态活跃在电影史的舞台上。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创造了七亿多的片票房奇迹,引领了青春片大潮,豆瓣评分却低于7分。据统计,2011年上映的青春题材电影中,豆瓣评分平均5分。2016年整个暑期档,青春片不仅没有形成热论话题,而且票房也退出了一线大片行列。

  

2016年内地青春片票房(亿)豆瓣评分IMDB评分致青春23.374.05.2夏有乔木,雅望天堂1.515.25.7谁的青春不迷茫1.86.46.7陆垚知马俐1.925.45.0微微一笑很倾城2.595.56.3睡在我上铺的兄弟1.285.04.9

2016年票房过亿的青春片票房和评分图*此数据来源于微影数据研究院和IMDB数据库

在青春片被市场和观众边缘化的情境下,研究者更应该关注2011—2016年出现的青春类题材电影,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挖掘原因,讨论国产青春片“差评”背后的重要因素以改善现状,促进当代此类电影的发展。

回顾最近几年的青春片可以发现,青春片在当下电影市场热度中“退潮”的原因之一是美学风格上无法做到感伤、文艺,故事大多与少年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无关。具体表现为:爱情有遗,友谊万岁的程式化情节,如:《匆匆那年》《左耳》等。痴男怨女,如醉似痴的定型式人物,如《匆匆那年》中的陈寻、方茴。怀旧式的影像符号,如:校园、篮球场、教室、宿舍、白衬衫、自行车等意象的使用。2017年10月份,引进的泰国青春片《天才枪手》,没有任何流量明星,没有青春片中的爱情、痴男怨女、篮球场、旧式收音机等定性情节及影像,上映第一天却拿到了首位排片,豆瓣评分8.3,IMDB评分高达8.3。如果说以往的青春片是在回望、感伤、怀念青春,那么《天才枪手》只瞄准了考试作弊这一现象来进行叙事,关照和表达的是正青春、当下青春,丢掉了青春成长的包袱。

二、青春类题材电影的现有模式

“青春片在兴起之初,就被贴上肤浅、空洞、矫情等标签”*王素芳,曾庆江:《论国产青春片的困境与出路》,《文艺理论与批评》,2017年第3期,第123-127页。。以往的青春片大多为松散拼贴式结构、堆砌而成的细节,一方面造成叙事结构的扁平化或不合逻辑。《微微一笑很倾城》是校园和游戏的相加,《陆垚知马俐》是人生片段的组合,《小时代》系列则是幻灯片播放式的电影……当主体事件不够时,采用恋爱、流产等事件来凑情节。《匆匆那年》中方茴与陈寻有纠葛的爱情故事,当陈寻变心时,导演毫无铺垫地让方茴和陈寻的舍友发生关系,并在之后堕胎。《万物生长》中白露在发现自己可能怀孕后的反应是,天天跑步把孩子跑掉。另一方面国产类青春片中叙事主体大多产生一种错乱感,叙事主体形象不清晰,情感不丰沛,叙事主体随意跳转等。如:《少年班》中叙事主体应该是一个被选入少年班的平凡少年,在他的世界里有较真的老师、天才少女、小混混等,但导演想表达的过多,让观众丧失了整一的情感,叙事主体不断地向老师、麦克、周兰转换,严重影响了观众的观影情绪。这些情节的设计只是依据主创者的心理逻辑,并没有考虑到现实。多以校园生活为背景表现青春期的琐事,将个人成长的烦恼与喜悦、青春的“残酷”、追忆青春岁月的美好或失落表现出来,但这些琐事之间关联性不强,形成事件的“碎片化”。

在时代背景制约下,第6代电影导演,用写实主义风格展现社会边缘人员的社会状态,表现一种残酷的青春。与第6代导演不同,当下的青春片导演则用轻松浪漫的影像来表现怀旧。怀旧主题的表达主要体现在各种影像符号的使用上,宿舍、教室、篮球场、校园成为经典的校园符号。这些图解式符号在影片中反复出现,《同桌的你》中的大白兔奶糖、非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玖拾收音机、反复播放歌曲《红日》。《匆匆那年》中陈寻和方茴两人在相互追逐时,长镜头将教室、楼道、教学楼门口、校园等多个场景串联起来,这些仅仅是拼贴,重复使用来企图唤醒观众对青春的回忆,画面和道具显得单薄,不能将观众的情感与景物有机结合起来。这种图解式影像“只是大量使用浅焦镜头和柔光处理,在课堂环境中反复掠过,仅以此并不能将观众带入情境”*唐宏峰:《怀旧的双重时间——评〈匆匆那年〉与80后青春怀旧片》,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年版。,而这种怀旧的反复性和表面化导致叙事失败,将青春片与言情片混淆。

三、青春类题材电影的走向

(一)叙事:从碎片化到整一

观众在看到影片中的青春和爱情时,很难将个人经验投入到故事整体中,这种“虚假空间”并不能引起观众心中的青春记忆图式。与观众对青春片的观影期待相悖,继而出现了青春片票房“退潮”现象。

培养人才的合格与否,最终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因此,必须为学生设置与行业、与社会产生互动的平台,才能促使学生尽快向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信息及计算科学类人才转化.本项目采用2条途径使学生的在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产生互动:一方面,创建各类实验平台、实习基地,最大限度地拉近学生和行业的距离;另一方面,突破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团队教学实践,并聘请行业专家及校友创业成功人士进入课堂.通过实验室建设,创建各种创新平台、实习基地、校内专业实验室及校外实训基地等,保障协同培养模式的正常运作.

医学生的成长需要医学院校探讨更为有效的、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也需要医疗体制的深入改革和外界环境的支持。医学生作为医疗战线的未来,不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树立从医信心,不仅是当下急需进行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历史任务。医疗暴力事件和紧张的医患关系,对医学生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威胁,需要给予有效心理支持和疏导,否则将对医学生从业的信心造成影响,直接影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天才枪手》对国产青春片具有启示意义,虽然影片也是以校园为背景,却将学生生活与时代问题相联系,表达了创作者们对多种现实问题的批判和反思,聚焦了泰国的教育体制和贫富差距等问题。贫穷天才和富足庸才的对立塑造充满了戏剧性,小琳想接触更好的教育而进入校园学习,但校方免了学杂费却收取了更贵的“赞助费”,小琳想帮助家里省些费用,通过帮人作弊来赚取学费,但被监考员抓住后,终身取消留学资格,而被帮助过的富二代却穿着考试满分的T恤在庆祝。这种对比折射出在当时教育体制影响下,只靠自己的实力是不可以掌控世界的,影片中优等生海报落地的情节是对这一主题的回应,同时也展现了泰国学校以教育名义乱收费的现象。以往青春片中也有成长蜕变的主题,但集中在高中升学压力与励志奋斗情节,懵懂恋爱的青涩,追求梦想,走进职场等方面,相对于时代比较独立。《天才枪手》中描述了4人的成长历程,班克的成长是最为明显和曲折的,班克极力想去维持正义,想通过努力去征服充满邪恶与不公的世界,希望为自己未来的命运做出改变。班克在考试中举报小琳作弊,然而却被规则所羁绊,被班上的富二代叫人殴打住院,错失了争取留学奖学金的机会,最后同小琳一起作弊,尝到甜头后,又开始新的作弊赚钱计划,被卷入到规则的一部分。体现出社会阶层对学校小社会的挤压,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物被规则所限制。影片中作文题目“如何构建一个美好的未来”不仅仅是对剧中人物的一次考试,也是对电影背后观众的发问,如何打破这种规则去发展自己的自由,影片给出了否定答案。

(二)主题:从独立到融入

高校体育教学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在评教方法上也应当进行多元化的设置,尤其是学生评教方法更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特殊化的设计。笔者认为学生评教方法要丰富,除了基本的教学态度、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这几类基本的评价指标外,[4]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评教中还要增加与其教学目标相结合的指标,包括接受终身体育的思想情况、自主锻炼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程度等等。丰富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评价指标,来达到更加全面、准确的教学评教结果才是提高教学评教有效性的重要方式。

电影《天才枪手》虽然也表现社会生活中碎片现象,也有个人成长的烦恼与喜悦、现实的“残酷”等,但却用比较常见的考试题材将其整合到一起。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2014年亚洲地区举行SAT亚洲考试,试题发生了大规模泄露,影响了一万余名考生,也引发了激烈的社会讨论。此前几乎没有电影重点关注过考试,《全城高考》以高考为话题,但更侧重于教师和学生间情感交流和理解,体现的是一种双向沟通的珍贵。再如《谁的青春不迷茫》以考试为开头,展示了作弊时的紧张感,但随着镜头从“小抄”到男主角的转换,女主角画外音的响起,使影片又归入追求梦想、存在单纯友谊的怀旧青春片系列中。《天才枪手》的导演却将青春期中都经历过的静态考试,转化为一种惊心动魄的动态事件。3场考试,作弊难度层层升级。第一次,在某中学班级考场,小琳将答案写在橡皮擦上,放在鞋子里给格瑞斯踢过去,但当格瑞斯踢回来时踢偏了,小琳起身交卷完美掩盖过去。第二次,在某中学年级考场,小琳答应阿派和他的朋友们作弊,并以“开钢琴课”为由,训练参与作弊的学生。学校却启用了双试题,拿到A卷试题的小琳不得不趁乱偷换隔壁桌的B卷试题,赶紧算出结果并传递答案。第三次,在澳大利亚考场。小琳和班克飞去澳大利亚提前考试并分工背答案,中场休息期间通过藏在隔间的手机将答案传回泰国,再由格瑞斯接收并印成2B铅笔上的条形码,送给考生。在这期间,小琳的爸爸来到作弊现场,班克也临时加价导致自己在洗手间隔间逗留时间过长遭举报,小琳与考场的人进行“较量”。在讲述三次经历时,导演运用非线性叙事,他们的作弊过程和他们模拟审讯的场景交叉出现,叙事结构不再是原来碎片化事实的叠加,而是从小处升华,形成大格局和具有故事性的框架。在整体性结构中,叙述主体固定,形象丰富。小琳在利益和道德面前选择了金钱,观众感受到的是一种出尔反尔,多变的人性状态,在她的世界里存在着穷则思变的班克、富二代格蕾丝和小巴,能够完整的塑造叙事主体。

二是审查过程没有相关规定。审查过程中如何对报备规章进行审查的问题,《立法法》以及《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缺少明确的规定。《立法法》第九十九条规定了主动审查条款,第一百条规定了审查意见的协商条款。各地对于报备规章的审查过程性规定也大体类似,如陕西规定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机构认为报备规章存在问题的,应向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出审查意见和处理意见报告,对于市政府规章交市人大常委会处理。实践中,通过协商沟通的方式提出意见交换看法,可以说是基于一种内部沟通协商的柔性机制,刚性约束和监督权威性不足,一方面有着中国特色的体制内协商成本低的优势,另一方面降低了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降低了审查工作的效率。

近年的青春片大多注意资本和产业,从商业模式进行谋划,这当然是市场经济为背景的当代所注重的。但从观众的审美接受来看,只注重青春片的商业性,而故事模式大量雷同,观众自然而然会产生审美疲劳。青春片的主题集中在成长蜕变、校园爱情、追寻梦想这几个方面,故事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无助,“故事发生的主要空间设置在校园,把整个故事背景封闭起来,抽离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斩断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给观众讲述的是一段被怀旧“萃取”了的青春,没有一点杂味”*金丹元:《对当下国产青春片“怀旧”叙述的反思》,《文艺研究》2015年第10期,第16-22页。

这种从碎片化到整体性的转变,强化了观众对于人物心理认同中的叙事本体的认知,符合大众审美心理。观众在欣赏青春片类型电影时,一方面要按照自己原有对青春的审美心理图式去“同化”作品,另一方面观众在观看影片时会产生追求新奇的心理欲望,不断接受关于青春的新信息并且能够改变原有的审美心理结构。这就要求青春类影片创作时,题材的选择和处理应符合大众的原有认知,同时应该有所创新与变化。探索出一套适合青春片的程式来取悦观众和吸引观众,“这些程式会作为一种参数,影片的其他有关方面如人物描写、场景铺排、戏剧冲突以及叙事进程将会因这些参数而‘被期待’出现。破坏这些参数自然会使观众的期待受挫”*[美]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著:《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115页。进而影响影片口碑。

现时代,电影对于观众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说服力,通过电影可以发现观众心理和思想,观众的欲望和追求也是通过电影独特的视听语言来展现。《天才枪手》将常见的考试作弊现象演绎成横跨两大洲的谍战片,将一次考试通过空间场面调度、时间节奏、镜头语言等淋漓尽致表现出来,制造出令人惊异的效果。

(三)影像:从小格局到类型化

影响国产青春片崛起的因素之一就是青春片的内核,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天才枪手》通过校园作弊案引出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对泰国的应试教育体制进行了讨论,呈现了社会阶层的固化,随着剧情推进社会问题愈来愈凸显。青春片不仅仅是年轻男女沉溺爱河的情调或单纯的校园生活,而是应该以这种故事为载体,体现出青春文化,更应该关照社会现实,反映时代,这才是青春片真正需要承载的意义。

首先是时间节奏的把握。为了突出剧情或营造效果,导演会使银幕时间省略或延长。《天才枪手》中为了营造紧张氛围,不断将时间挤压或拉伸,通过音乐、剪辑等手段来渲染,制造一种心理紧迫感。第一场考试作弊时,小琳在给格瑞斯用鞋子传递答案时,老师巡场时小琳为了掩盖鞋子交卷时的时间都被延缓,同时老师的镜头和小琳、格瑞斯的镜头形成平行蒙太奇效果,营造一种紧张气氛,但随着时间的移动,观众的心情随着结果又放松下来。第二次考试,出现了A、B卷,使小琳在原有计划内完成两倍的题目,尤其是第一套结束后,剩余时间不多与考场上做题的同学形成了较量,让观众时刻处于“时间将尽”的担心中。第三场考试,班克要加薪酬、小琳差点被抓而将手机放到饮水机中与泰国等待答案再印刷的格瑞斯、焦急等待的考生平行剪辑在一起,在洗手间被抓的班克和被追捕的小琳也交叉剪辑在一起。三场考试中转笔身、涂选项卡、按出笔头等动作都被拉长,一些平常很难注意到的小细节,被呈现为精密与凝练的动作。通过延宕时间设置各种障碍,使叙事在有限时间内变得未知,带来强烈紧张感。

其次是空间场面调度。教室作为一个封闭的空间,很难在其中通过影像叙事,《天才枪手》却突破了这一难题。影片将现实中的动作艺术化,由影像时间去支配影像空间。导演为了表现每一场考试中的道德紧张感,不断在长镜头与特写之间切换,面部表情和作弊的动作被分解为细节。一会是俯拍整个考场,一会用特写放大考试细节,表现桌子上跳动的手指、额头上的汗珠、试卷、橡皮等,观众借助这些特写镜头,可以了解有关考试的所有事。在跨国作弊中,多次使用“最后一分钟营救”效果,将泰国和国外考场两个空间节奏演绎的引人入胜,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令观众为影片中的考生被监考发现而担忧。

《天才枪手》导演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把控和调度,将一群高中生的作弊行动演绎成动作片模式,将青春片变成类型融合的新模式。这也是值得国产青春片学习和借鉴的。从电影类型来看,青春片不同于一般言情片,防止类型错乱的同时,要借鉴类型融合优势。历观比较成功的影片可以发现,能够冲击一线大片地位的电影,大多强调类型融合。比如:《十七岁的单车》《小武》是青春加社会问题剧的代表;《阳光灿烂的日子》《我的父亲母亲》是青春加革命历史片的代表;《夏洛特烦恼》是青春加喜剧片的代表;《歌舞青春》《街舞少年》是青春加歌舞片的代表;《惊声尖叫》《大逃杀》是青春加恐怖片的代表;《冬春的日子》《头发乱了》是青春加摇滚的代表等等。所以,青春片要提高自身质量,还必须借助其他类型片优势,从言情小格局走向类型的多元化。

四、结 语

青春片作为21世纪以来一种新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青春表达,但近几年青春片的创作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状态,这种“疲软期”的反应,源于市场饱和和自身缺乏创新和创造。泰国影片《天才枪手》对中国青春片电影人具有启发意义:对类型元素的创新性运用与对社会现实的审视。影片将对考试挂科的恐惧,和作弊害怕被抓的紧张感准确地呈现了出来,具有精彩的场面调度,能对节奏精确把控。《天才枪手》将类型融合,讲好青春故事的同时将精神升华到对青年价值观、社会问题层面。当然,影片也存在着不足,如:人物转变处理的生硬、动作片不能承受青春表达等。但反观国产青春片,故事缺乏创新、镜头语言和表现手法老套等,《天才枪手》仍具有一定启发和借鉴意义。

第二,构建校企联合指导模式,建设创新进取的社团文化,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当代大学生抗压能力不高,在学习上、人际交往中,难免会遇到问题,产生困惑,尤其在教师和学生关系松散的大学生活中,学生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消除,可能会情绪波动甚至走向极端。因此社团大赛活动必不可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此外,针对社团场地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可通过构建校企联合指导模式来解决。企业能为高校社团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社团成员定期到企业开展社团活动,有助于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同时还可繁荣企业文化,达到服务地方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起.青春片的另一种可能[N]. 文汇报,2017-10-31.

[2]梁君健,尹鸿.怀旧的青春:中国特色青春片类型分析[J].电影艺术,2017(3):61-67.

[3]陶然.《致青春》对中国大陆青春类型片的转折意义[J].小说评论,2013(S1):202-204.

[4]周志强.青春片的新怀旧美学[J].南京社会科学,2015(4):121-126.

 
程德香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