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引言

伴随大数据时代到来,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跨境电商平台呈现爆发式增长,给外贸及相关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传统外贸企业借助“互联网+”平台纷纷向跨境电商转型。处于转型期的外贸企业对传统国际贸易和应用英语人才需求减少,对新型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上升,特别是对既具备国贸和外语专业知识,又熟悉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技巧的人才需求迫切。但由于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每年毕业人数众多,专业性不强,职业化不够,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使得毕业生出现就业率低、薪资水平低,专业对口率低等现实问题。跨境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巨大的人才需求,这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作为应用英语专业的学生,要通过自身的外语优势,熟悉外贸知识,掌握跨境电商运营平台操作技术,使自己成为拥有“英语+外贸+跨境电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

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跨境电商企业人才需求脱节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应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只注重学生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基本训练,仅用简单的“英语语言训练课程+商务课程”模式设计人才培养方案[1]91,却忽略英语和商务处理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使商务和语言两者严重分离。少量商务课程的“边缘化”,使学生只能在课堂上片面地了解基本的商务知识,很难做到语言和实务、知识和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致人才供求不匹配现象。随着跨境电商发展,国际贸易和商务的很多环节实现平台化和电子化,人才需求的重点也从传统的贸易磋商、签订合同、报关报检、跟单制单转移到平台客户开发、跨境网络营销、跨境英文客服等方面。但由于所涉及的国际贸易商务、电商和技能操作等课程长期不被重视,很难找到对口教材,即便是找到类似名称的教材,也因为缺乏“外贸和电商”的岗位流程、职业能力、操作技能等实质性内容,而很难被采用。

(二)商务英语教师缺乏行业经验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师普遍毕业于本专业,具有扎实功底,但缺乏商务知识,而且大部分老师是“从高校到高校”,没有真正在企业实战过,因此教学队伍以语言背景教师居多,商务背景较少,企业背景的更是凤毛麟角。然而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将更高,既要有扎实而深厚的英语基础,又要有行业专业知识和商务实战经验。一方面,若教师只有语言背景而缺乏商务实战经验,则容易只专注课本知识的讲授,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很难及时掌握本专业的就业现状和发展动态。另一方面,从企业招聘的业务骨干虽然具有丰富的商务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但缺乏教学实践,教学能力欠缺,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双师型”教师的缺乏已成为各大高职院校应用英语教学改革和实践的主要因素,培养既具有语言背景又有丰富商务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已迫在眉睫。

(三)实训教学缺少实战性

高职院校的应用英语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语言技能类和外贸业务类,语言技能的实训课通常是通过授课老师设计商务模拟环境完成,而外贸业务类课程很多学校只开设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单证,这些课程偏向理论,即使有国际贸易业务的实训课程,也主要是通过学生在人为设计的外贸模拟软件平台上扮演不同角色完成的,具有一定局限性,与现实工作场景有差距较大。跨境电商新兴行业出现对外语和外贸类岗位提出新要求,比如要了解全球几大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eBay、亚马逊等操作及规则,甚至很多企业在招聘简章里提出“有B2C工作经验优先”[2]100。但目前应用英语专业实训教学部分很少涉及跨境电商平台规则及操作技巧,缺少实战性课程,特别是真实跨境电商平台培训课程,导致教学实训与实际工作所需技能不匹配,是传统应用英语人才需求减少形势下,专业技能无法满足企业,使学生就业更加困难。

3)嫁接用的接穗务必采自无溃疡病、叶斑病、黄化病、早期落叶病、红蜘蛛等病虫感染危害的健康树,要求用木质化程度高、芽体分化好的春梢作接穗,以成龄结果树春梢最好。

(四)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

为应对市场需求,应及时转变观念,优化和改革传统课程体系,利用“外语+外贸+电商”的三维立体教学模式[6]78,应增加跨境电商平台的理论和操作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增开一门融合外语、外贸、跨境电商知识的综合实训课程。以《跨境电商综合实训》这门课为例,教学内容以跨境电商员工的工作内容为依托,将跨境电商网店管理、跨境电商客户服务、跨境网络营销英文策划、英文信函写作、海外客户需求分析、国际支付、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国际商法等项目[6]78,将每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实操任务,突破固有教材的限制,最好能将跨境电商企业的真实案例引进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跨境电商的工作流程和工作体验,了解企业运转机制,掌握电商平台的操作技能,做到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五)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薄弱

当前,国家政府积极呼吁并鼓励大学生创业、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解决就业难的主要途径之一,如若创业成功还能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然而,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置比较单一,课程内容以专业课程为主,自主创业教育课程所占比例很小,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开设创业课程,导致高职学生普遍认为在校三年未必能保证语言沟通能力和商务管理能力兼得,更不敢奢望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且大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了解跨境电商,更别说利用跨境电商进行工作或自主创业。

跨境电商背景下应用英语人才的需求分析

哈拉湖地区周围湖泊融区K+变异系数最大,同时矿化度较高,水质差,可排除水源地的选址,而南部高山区,北侧区域,四周河谷平原区三片区域pH变异系数稳定,且矿化度较低,新的供水水源地可从中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建议对适合水源地选址的三个区域地下水中有毒,有害元素做更深入的分析,综合水质质量、出水量、成本预算等因素考虑,缩小水原地选址范围,从而找出最优质,最适合的供水水源地。

(一)掌握“外语+外贸+跨境电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上升

与传统的贸易人才、英语人才和电子商务人才相比,跨境电商综合了英语应用能力、外贸业务能力和跨境电商操作能力三种综合能力,因此企业和社会需要的是掌握“外语+外贸+跨境电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即拥有语言技能的同时,不仅要具备国际贸易、国际支付、跨国物流、贸易商法、跨文化交际以及电子通关方面的传统国际贸易专业知识[4]36,了解企业运营和管理方法,而且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消费习惯和观念,具备较强公关能力,掌握交流技巧,做好企业营销工作,能进行海外市场调研、网店优化及产品推广。除此之外,从业人员还要具备一定的互联网络信息技术基础,熟练掌握网点运营管理、电商网络工具使用等技能,掌握全球几大跨境电商平台如速卖通、eBay、亚马逊等的建设程序、业务推广及操作技巧,具备一定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当前集外语、外贸、跨境电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市场奇缺,因此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育复合型市场紧缺人才已经势在必行。

(二)跨境电商的国外市场拓展对外语语种要求扩大

首先,加大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投入。建立市场人才需求调研小组,走访企业或者行业协会,对跨境电商背景下企业与行业对应用英语人才的需求了解。将市场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教学活动相结合,实现校园与社会无缝连接,最大限度发挥高校的价值和功能,反哺地方经济。其次,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教学体系中将设置更多的国际商务类课程,需要先进的商务贸易软件支持以及国际贸易实验室的构建[5]43。最后,加强激励制度的建立。重视应用英语专业人才的培,针对应用英语专业建立专门的奖励机制,如设立专门奖学金、评先评优条件等,进而促进专业人才的踊跃竞争。

我国粗钢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钢渣是炼钢过程中的副产物,其产量约为粗钢产量的12%~14%,目前我国钢渣年产量已高达1亿t,但利用率较低,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占用土地,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钢渣属于固体废物税目(税额25元/t),解决钢渣处置,提高钢渣利用率已经成为现阶段固废处置的重点关注方向。

随着跨境电商异军突起,营业额倍增的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传统外贸的突破口和新引擎,在新背景和形势下企业对应用英语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多样化的变化。

(三)跨境电商发展对英语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提升

目前跨境电商相关课程在各大高校陆续开设,但缺乏权威教材。因此我们可以请企业具有实战经验的跨境电商业务骨干、技术人员等行业行家共同编写教材,充分发挥在校老师的专业背景和企业老师的实操经验,编写一本既有知识点又有技能点、适用性强、实用性高的教材,同时让企业参与学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结构优化,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技能为导向,“教学考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跨境电商背景下应用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一)重组教学资源,加大教学投入力度

从战略角度高度重视应用英语专业发展,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给应用英语专业创造良好教学环境,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跨境电商背景下,培养具备语言能力和商务技巧的复合型人才,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重组教学资源,统筹学科、专业、师资、课程、教材、实验室等要素,科学制定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运用在最能实现价值的地方,更好地促进应用英语专业建设整体效益的提升[5]42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推动沿线国家贸易的重要增长点,如今跨境电商已经发展到不同国家语言有40种。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6年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度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高达6.3万亿元,同比增长18%,我国跨境电商销售市场排名靠前的分别是美、欧盟、东盟、日本、俄、法、韩、巴西、印度等国[3]71,除了美国和欧盟之外,其他都是母语非英语的国家,中国与母语非英语国家的跨境电商销售额大于母语英语国家,因此针对不同国别市场,所需要的交流语种也是有差异的,无法只通过英语来应付各类情况。然而在我国一方面开设小语种的高职院校较少,在小语种专业开设跨境电商课程更为稀少,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从事跨境电商的人员主要来自于外贸行业,普遍以英语为主要对外语言,掌握小语种的人才稀缺。所以,培养小语种综合型、实践型、复合型的跨境电商人才,扭转其极度短缺的现状,促进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升小语种专业重视程度,已成当务之急。

(二)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行“双元双优”导师制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2013年重点新产品计划立项情况,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马铃薯专用地膜起垄浅埋滴灌灌水器”项目得到立项支持。

(三)基于跨境电商工作内容,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当前校企合作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由于大部分外贸企业规模不大,单个企业对应用英语专业毕业生需求较少,且核心岗位很难为实习生开放,学生实习只能了解皮毛,导致学生定岗实习和毕业实习专业对口率低,无法达到预期实习要求;第二,企业过分注重经济利益,对校企合作的关注度不高,缺乏参与积极性,出现“学院热、企业冷”的尴尬局面,企业的短视行为导致学校常常处于被动处境;第三,和其他专业一样,应用英语专业很难找到可持续性的校企合作对象,合作形式大多停留于企业招聘、企业参观或者企业家专题讲座,即使有部分企业愿意深度合作,但也常常是“一纸空文”,很少有实际项目和合作内容[3]72

与传统贸易形式相比,跨境电商所涉及的商品种类繁多,更新速度快,广告形式更是多样新颖,所面对的消费者来自全球各地,类型各异,各国语言、教育、文化、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和消费需求各不相同,使跨境电商营销对象和营销方法更为复杂。相对于传统外贸来说,跨境电商在信息、物流、资金、平台技术等方面要求更高,小批量、高频率的直接与国外消费者交易,对跨境电商背景下应用英语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灵活的应变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踏实工作的态度及积极的团队合作意识等是一名跨境电商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而这些良好的职业素养难以在传统课程设置中实现,极大地影响了应用英语专业人才的自身发展。

首先,应聘任拥有丰富行业资源并热爱教育事业的跨境电商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他们不仅可以以讲座、沙龙、面授等形式传授知识,引进真实案例,强化实践技能,而且与专任教师是一起开发课程资源、参与课程改革,最终形成一支数量稳定、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次,适时适度安排应用英语专业教师到校外实习基地参加顶岗实践,提高教师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同时,聘请跨境电商企业骨干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运营平台资深培训师、行业专业等企业代表组成校外的教研指导委员会[4]38,定期与学校师生交流培训,把最新的行业资讯带给师生,提高师生的专业敏锐性和前瞻性。最后,学校可以通过学生毕业前的企业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与企业签订项目对接协议,让学生参与企业真实跨境电商操作,接受企业导师的指导和跟踪评价,了解并熟悉各类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流程和操作技巧,在“双元双优”导师制下,将所学理论与企业项目结合,真正体验到“做中学”的实战环境。

本研究中螺钉位置不良17例(共19枚),其中8例为开展该技术早期病例,可能与术者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12例患者椎弓根狭小或无髓腔,术前研究患者影像学资料不充分,置钉路径制定欠佳。

(四)开展跨境电商技能大赛,提升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跨境电商实践能力,将应用英语和跨境电商知识结合,学校开展校内跨境电商技能大赛或者参与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通过不同类型大赛,学校提供专业知识培训、多媒体教室,企业提供平台资源和操作指导,促成学校与跨境电商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产学互动,同时让学生独立在速卖通、敦煌网、亚马逊、WISH等跨境平台注册账号、装修网店、开拓市场、挖掘客户、熟悉订单操作[7]56,参与到企业的实际运营中去,真正了解和熟悉作为一名跨境电商业务员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跨境电商技能和创新创业大赛不仅提高学生跨境电商外贸实战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解决跨境电商企业用人需求与应用英语专业学生不匹配的矛盾,同时提升学生创业意识、拓展创业途径、丰富创业知识,实现以赛促就业,以赛促创业。

(五)以跨境电商企业为依托,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与以往“高校热、企业冷”的校企合作局面不同,由于跨境电商属于新型行业,出现时间较晚,市场人才奇缺,许多企业愿意和高校合作培养跨境电商人才为己所用,也愿意为学生提供公司的产品、网络平台、经费等资源,并传授公司业务及相关的处理方法,帮助学生迅速成长。

首先,学校以现有的校内资源、实训基地为载体,引进跨境电商龙头企业,通过“校中厂”模式让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企业派遣骨干人员提供技术指导,通过学生以跨境电商兴趣小组、订单班或者校企合作厂家跨境电商技能比赛的形式,指导学生,及时解决和处理学生实践出现的突发状况[7]56。其次,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学校通过多方考查,采用“2+1+1+2”四阶递进过程,即第一学年2学期学生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第3学期开始介入校企双导师课程,企业师傅系统讲授行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第4学期,学生需每周到企业跟岗实训一天,第三学年2学期:学校、企业和学生签订三方协议,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一年,实习结束后学生和企业可以双向选择。最后,健全专业建设委员会。依托行业和企业,健全专业建设委员会,其中校内领导及骨干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各占一半人数。

结语

跨境电商是“互联网+”环境下的产物,是传统外贸企业转变的贸易方式,是增强外贸动力的新引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同时为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模式,提出改革方向。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应抓住跨境电商带来的历史机遇,“以能力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整合行业、企业、高校等各方面资源,协同创新,将培养具备跨境电商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推动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最终解决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瓶颈及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紧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浩,丁红朝.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探析[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89-94.

[2] 刘洋.基于跨境电商进行商务英语的课程改革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5,(2):99-101.

[3] 温招英.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1-73.

[4] 胡娟.“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36-39.

[5] 程达军,周俊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转型和升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7):39-44.

[6] 陈咏,何绮文,陈星涛.职业院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现状[J].职业技术教育,2016,(20):25-29.

[7] 郑勇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跨境电商[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7):53-57.

 
肖怡文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