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的晋商“万里茶道”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更新时间:2009-03-28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首访俄罗斯时,在俄罗斯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提出了“万里茶道”,并指出它是联通中俄两国的“世纪动脉”。2013年9月和10月,习主席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万里茶道”是17-20世纪初由清代的晋商所开辟、沿线商民共同参与运转的一条横跨亚欧大陆、途径200多座城市、绵延1万多里,以运输茶叶为主的中俄蒙三国之间的重要的国际商道,它是继“丝绸之路”之后的又一条中国连接世界的经济、文化、交通的通道,是“丝绸之路”在时空上的延伸,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如前文所提到的,桑迪·斯各格兰德绝非装置摄影的唯一实践者,但她却是唯一一位将装置本身与其摄影作品一同当作艺术作品来构想、建造与推广的艺术家。评论家安·西弗斯(Ann Sievers)认为,这两种艺术形式“相互依赖且同等重要”。

在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型发展的形势下,沿线省市抓住国家强烈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利用好“万里茶道”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好地进行资源、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在开发新时期的万里茶道上有所作为。

一、“万里茶道”的历史演变

茶叶,起源于古老的中国,也是中国早期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历史上的茶叶贸易,一条向南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往南亚、东南亚各国,一条向北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运往新疆、蒙古、俄罗斯、西亚、欧洲各国,其中由晋商开辟的万里茶道是晋商纵横国际市场对俄茶叶贸易兴衰的历史见证。

(一)起源——茶马互市

明初,为了防范蒙古游牧民族势力的再次南下,明政府更设置了“九边重镇”,开辟了“茶马互市”,这一时期与蒙古族的关系是时断时续的。隆庆四年(1570),明蒙议和,提出了“封俺答,定朝贡,通互市”的“朝贡八议”,这样汉族和蒙古之间互市贸易不断扩大,除了朝贡形式的“贡市”,政府之间的官方“马市”,还出现了私人交易的“民市”和每月一次的“月市”。蒙汉之间的贸易蒸蒸日上,而蒙古人民对茶叶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二)发展——《恰克图条约》的签订

冬天里,它像我大姑奶的屁股旷荡而妖冶!春天里,它又像一首民谣,温柔而凛冽,尤其是开春破冰后,春水泛滥,肆意滋润它的万千子民。

(三)成熟——晋商垄断恰克图的贸易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是世界茶叶文化和茶叶技艺的发源地。四千多年的茶叶种植和饮茶习俗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茶叶文化。把中国独有的茶叶文化融入到万里茶道的旅游开发之中,并加大宣传,一定会产生重要的推动效果。一是以茶会友,开展万里茶道上的茶文化研讨活动。茶文化是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个奇葩,既是大众的文化,也是精英文化,包含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在万里茶道沿线省市召开各种茶文化研讨会,为旅游开发提供丰富的茶文化内涵。二是品茶论道,开展万里茶道上茶道茶艺的整理研究。中国茶道中的静、怡、真、和,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万里茶道沿线的省市特色各不相同,将茶道技艺与各地区风情结合起来,挖掘本地特色的茶道技艺,如武夷山的功夫茶技艺、内蒙古的奶茶技艺,打造茶道茶艺品牌,重振地域特色茶文化。

(四)鼎盛——茶叶大战初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以不平等的《天津条约》等取得各种特权,向中国进行经济渗透。俄商从中国运输到俄国的茶叶取得水路联运的便利,并且只交一次关税,大大节省了运费。而晋商贩茶却由于清政府的限制,既不能享受水路运输和减税免税的便利,又要从汉口至张家口过63道厘金分卡,交付比俄商多10倍的税金。即便如此,久经沙场的晋商提出了到俄国经商的策略,数以万计的驼队就遍布了俄罗斯的东部和西伯利亚各地。晋商在向俄商进军的第一年(1869)即向俄国输出茶叶11万担,交手的第一回合打成平局。

中国与俄罗斯有着漫长的边境,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自此,中俄之间开始了正式的贸易往来。但中俄贸易中运往俄国的茶叶远远不能满足俄国对茶叶的需求。雍正五年(1727),两国又签署了《布连斯奇条约》。在此基础上,雍正六年(1728),两国又正式签署了《恰克图条约》。《恰克图条约》主要包括中俄边界、贸易、宗教、越境人贩处理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关于贸易的规定是:俄国来华经商人数不得超过200人,每3年来北京1次,免除关税;同时在两国边界的恰克图、尼布楚、祖鲁海尔设互市,“情愿前往贸易者,准其贸易。周围墙垣栅子,酌量建造,亦毋庸取税。”雍正八年(1730),清政府批准在恰克图的中方边境地区建立买卖城,这样就将恰克图分为南北两市,南市为中国商民居住,称为“买卖城”;北市为俄国商民居住,称为“恰克图”。恰克图正式成为中俄边境的贸易站点。

同治二年(1863)以后,俄国商人相继在汉口、福州、九江等地开设茶厂。同治四年(1865)后,英国商人又在台湾和福建开办茶厂。洋人利用先进的机器生产茶叶,对晋商的茶叶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降低成本,晋商把办茶地点从武夷山转变到了湖南安化,再转移到了湖北鄂南地区。同时,晋商改进加工方法,使用气压机和水压机制作砖茶,又从英国购进烘干机设备,以此提高茶叶质量。相反,俄商在汉口、羊楼洞等茶区横行霸市,任意压榨,引起人们强烈不满,俄商损失巨大。1871年,晋商每年向俄国输出茶叶达20万担,俄商从中国输出茶叶11万担。第二回合晋商依旧领先。

(五)衰落——茶叶大战后期

但是,好景不长,1870年,俄国开通了中国沿海向南直到乌克兰的新航线,1871年,俄国人在黑龙江的船舶公司开业,1905年,西伯利亚大铁路竣工通车,与此同时,莫斯科到上海的海底电缆也铺设完工。俄国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之下,依靠的是发达的航运业、先进的信息传输,而晋商面临的是腐败无能的政府、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落后的运输工具和通信手段,茶叶大战的衰败大势已定。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内战顿起,导致常家损失140多万两白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晋商手中的卢布全部成为废纸,仅曹家就损失24万两白银;1921年,外蒙独立,晋商的财产全部没收。从此,晋商垄断长达200年的茶叶贸易也就此结束,茶叶之路成了历史的遗迹。

二、“万里茶道”的必经之路

(一)茶道起点

为什么陈油坊葡萄产业能够发展如此之好呢?沛县葡萄产业协会会长聂建军解释说,只有好的产品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上站住脚,农产品如此,肥料也是如此。想要种出高质量葡萄,需要科学管理模式、绿色生态种植理念和合理控制产量。此外,肥料使用尤为重要。

福建下梅村,位于武夷山市东部,早在明末清初,这里就成为“万里茶道”的第一站,下梅茶商与晋商合作,将上好的武夷岩茶外销,打造了闽北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连接起一条通往恰克图的茶叶之路。据《崇安县志》载:“康熙十九年间,其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由此可见茶叶交易在下梅十分活跃。

湖北羊楼洞,坐落于赤壁市区西南的松峰山中,素有“砖茶之乡”的美称。羊楼洞曾是茶马古道的源头之一,自唐代起就开始培植、加工茶叶,清代中期晋商来了之后,将茶叶的生产加工等技能教给了当地茶农,很快这里形成了新的茶叶基地。极盛时羊楼洞有茶庄200余家,人口近4万,店铺百余家,“洞茶”远销海外。晋商和外地茶商在这里建有数十个茶叶加工厂,在所有的砖茶中,“川字号”砖茶是羊楼洞的专利。

山西晋中,山西位于万里茶道的中段,又是晋商的故里和万里茶道的策源地。茶帮渡黄河后进入太行山区,途径山西的晋城、晋中、太原,然后北上到达张家口或杀虎口。晋商中经营茶叶最早、经营时间最长、实力最强的都集中在晋中一带。平遥是明清时期中国金融界的“华尔街”,榆次、太谷和祁县是茶道上主要从事茶叶贸易的商帮聚集地。丰厚的商业文化内涵,众多的大院古村,随处可见的老字号,古朴淳厚的民风民俗,是晋中明清商业文化的典型符号。榆次的常家、祁县的渠家、太谷的曹家、“草原第一商号”大盛魁,共同见证了万里茶道200多年的兴衰史。

(二)茶道枢纽

在武夷山延伸出来的万里茶道上,晋商以舟船、牛车、马帮、驼队长途贩运,南茶北运,辗转8个省区,3个国家,最后到达恰克图,这其中的枢纽城镇众多,它们承担了茶叶贸易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见证了茶叶贸易的繁荣。

湖北汉口,地处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有“九省通衢”的美称。晋商采买了武夷山、湖南、湖北等地的茶叶,大都由水运抵达汉口。汉口集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帮,其中晋商控制了茶叶与票号。1861年,汉口茶市对外开放之后,英商、俄商、日商相继而来,茶叶贸易成为最大的国际贸易商品,促使汉口飞速成长为一个国际化城市。闽、赣、皖、鄂四省的茶叶运到汉口后,各家晋商将茶叶进行分类分级,再由汉口分发各地,业务繁忙。

河南社旗,位于南阳市,原名“赊旗店”。社旗是万里茶道上重要的水路码头中转站,这里汇集了各路商人富豪,汇合了各种物资商品,逐渐发展成“北走汴洛,南船北马,总集百货”的著名商埠,享有“天下第一店”的美誉。当时这里有“商船相连,白帆相接”的景象,有“天下店,数赊店”的俗语传诵。社旗的繁华持续了数百年,直到民国中后期,由于军阀混战,土匪横行,才造成商业的凋零。社旗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文化、商贸和交通功能。

表3所示,日粮中松籽添加水平对四个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酶活均无显著影响(P>0.05),单从结果来看,试验2、3、4组酶活都低于试验1组。

山西不产茶,晋商最早就从千里之外的福建武夷山采办茶叶。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由武夷山起始的茶叶之路被拦腰截断,晋商又把湖北的羊楼洞和湖南的洋楼司开辟为新的茶源地。

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智能物联云计算平台,结合平台中的智能传感设备和历史负荷、天气变化等综合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改进ARMAX模型的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并提出一种电力负荷量子进化预测算法,并利用制造业企业电力负荷真实数据进行实验模拟对比。

(三)张库大道

张库大道,南起张家口,北至库伦,后来又延伸到俄罗斯的恰克图,全长1400多千米。该道路自元朝开始就是连接中原与草原的重要物资运输通道,而它的的繁荣却是伴随着中俄贸易的兴盛发展而来的。

张家口,位于河北省北部,俗称“东口”,既是我国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北方重要的军事重镇,17世纪以来,慢慢演变为中原和草原地区的物资交易中心。清代,张家口极盛时有大小商号7000多家,输出商品主要有茶叶、烟草、绸布、杂货等,其中茶叶是最大宗,在张家口专营茶叶的晋商就有百余家之多。运输茶叶的车队到此后,全部改为驼队,驼队走戈壁、越荒漠,行程千里,直到中俄边境。

库伦,是今天的蒙古国的首都乌兰巴托,清代库伦划归在清王朝的版图之内,早在康熙年间就有山西商人来此经商。清代后期,库伦的旅蒙商号发展到400余家,其中开办茶庄的晋商有100多家,2万多人,他们不仅向蒙古牧民提供茶叶,而对俄罗斯进行茶叶贸易,外贸规模越来越大。

林书豪的回应滴水不漏:“嘿,兄弟,我知道你不喜欢我的发型,这没关系,你有权表达自己的看法。我喜欢我的小辫子,正如我喜欢你的中文文身那样……”

(四)茶道中国的终点

恰克图,意为“有茶的地方”,位于俄蒙交界处。1728年6月,中俄在此签订了《恰克图条约》,从此,恰克图的发展、繁荣与晋商结下了不解之缘。中俄恰克图贸易,从雍正初年到清末,一直持续了180多年,始终被晋商垄断。乾隆二十四年(1759),晋商在恰克图贸易的商户已有百余家,其中资本较厚者有60余家,依附在他们身上的散商有80多家。因此有人说“所有恰克图贸易的商民,皆晋省人。由张家口贩运烟、茶、缎、布、杂货,前往易换各色皮张、毡片等物。”所以在与俄国的贸易上,晋商独占鳌头。19世纪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晋商在恰克图的贸易开始衰落,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晋商手中的卢布变为废纸,恰克图贸易被迫停止,繁荣了180年的贸易宣告结束。

三、“万里茶道”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如今,封尘在历史中的“万里茶道”又回到了人们的记忆中。在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俄、蒙三国搭建茶路利益共同体,探索万里茶道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重走万里茶道

当年晋商所走的“茶叶之路”,贯穿欧亚大陆,跨越3个国家、8个省市、200多座城市,全程近5000多千米,水陆转运约需3个月。万里茶道在空间上跨越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武夷山下的江南水乡、汉口茶叶港的繁华、黄土高原的古朴、蒙古高原的游牧部落、俄罗斯的异域风光,沿线的古镇、作坊、码头、驿站、茶肆等物质遗存,晋商文化、茶叶文化、游牧文化、工业文化、宗教文化交相辉映,沿线风情风光多样、地域文化交错、互联互动频繁。一百年后的当代,适逢新的历史机遇,沿线省市看准时机,充分开发利用万里茶道留下的各种文化资源,适时适当地开发全线或部分线路精品线路,整合沿线多种资源,打造当地特色茶道文化和品牌,促进沿线城市间文化、旅游、商贸交流与合作,为这条历史上的世纪动脉填光增辉。

治疗前,A组和B组IL-6、IL-8、TNF-α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二)品味茶叶文化

18世纪50年代,清政府限制“夷人”入境,收缩边境贸易。乾隆二十年(1755),北口对俄贸易全部集中在了恰克图,晋商抓住时机蜂拥而上,几乎垄断了恰克图的贸易市场。在大规模的商品交易中,茶叶的贸易占到总贸易量的九成以上,成了恰克图市场上的专宠物品。1792年2月《恰克图市约》签订后,茶叶在恰克图的贸易进入了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晋商拥有100多家茶叶专营商号,分为榆次帮、太谷帮、祁县帮。与此同时,俄国各阶层饮茶之风盛行,“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俄国人对茶叶的需求与日俱增。1837-1839年间,俄国每年输入茶叶的数量平均为807万俄磅,约值800万卢布左右,价格数年没有变动,说明茶叶不仅数量巨大而且价格稳定,这也是恰克图商贸健康繁荣的一个主要标志。

(三)重温晋商精神

万里茶道上倾注了明清晋商的智慧、胆识和辉煌,晋商精神是晋商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一套商业文化和心智素养,可谓晋商之魂。晋商不畏艰险、艰苦奋斗,作为万里茶道的主要角色,他们千里走沙漠,万里冒风雪,沿途犯凶险,商机苦中求,才走出这条惊世骇俗的万里茶道,并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功。晋商开拓进取、敢为人先,他们在开中制中捷足先登,靠运输粮食取得了盐业的专卖权;他们在《恰克图条约》签订后,组建商队,南货北运,开创了万里茶道的新起点。晋商如此的气概和谋略,估计现代人也自叹不如。晋商诚实守信、以义制利,万里茶道的水陆码头、交通要道,都建有规模宏大的关帝庙作为会馆,晋商把伦理价值观与关公信俗融合在一起,培养员工,纪律清晰;对待顾客,信誉第一;商品经营,严格把关;票号交易,童叟无欺。晋商合作互助、保家卫国,晋商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他们建立会馆,慎待相与,为的是在竞争中能够同乡互助、同舟共济。晋商好善乐施、救济穷人,他们创办学堂、扶持戏曲。他们还在国家危难的关头,伸出援助之手,慈禧西逃的捐助,保矿运动赎矿,深明大义的晋商都首当其中。晋商的精神境界激励今天的人们在深邃的历史思考中,获得创造新生活的精神勇气。

(四)三国联动开发

复兴万里茶道是中、俄、蒙三国一场伟大的战略,三国要深入挖掘万里茶道所蕴含的经贸、文化、历史、旅游等内涵,打造茶叶文化、传承茶叶文明。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访俄期间,提到了“继17世纪的‘万里茶道’之后,中俄油气管道已经成为联通两国新的‘世纪动脉’”;2013年9月,在二连浩特召开的中俄蒙万里茶道城市与发展市长峰会上,沿线31个城市签署了联盟协议,同时三国达成共识,签署了《万里茶道共同申遗倡议书》;2014年10月,《中俄万里茶道申遗世界文化遗产武汉共识》的签署,第一次把万里茶道的申遗工作提到国家层面;2016年7月,在呼和浩特举行了三国旅游部长联席会议,举办了三国国际旅游合作论坛,成立了中国、俄罗斯、蒙古的“伟大的茶路”旅游联盟。三国以茶为媒,共建共享,伴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复兴万里茶道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途径。我们坚信,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在中俄蒙三国的共同努力下,万里茶道定会找到符合各国人民利益的最佳方式和模式,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世纪动脉——万里茶道今昔》编委会.世纪动脉——万里茶道今昔[M].山西经济出版社,2017,4.

[2]邓九刚.茶叶之路[M].新华出版社,2008,1.

[3]杨晓军.“一带一路”视角下的万里茶道旅游资源协同开发[J].天中学刊,2016,(6):68-71.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包括肺活量(FVC)、第一秒呼出气体容积(FEV1)、 FEV1/FVC、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血清IgE水平、细胞因子水平(IFN-γ、IL-4)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治疗1周患儿咳痰、气促、呼吸困难症状消失,肺部哮鸣音消失,3个月内无复发;有效:治疗1周患儿咳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减轻,肺部哮鸣音减轻,3个月内无复发;无效:治疗1周患儿咳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肺部哮鸣音无改变甚至恶化。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4]石文娟.论万里茶路与晋商文化[J].商业研究,2016,(2):18-19.

 
范志萍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