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解决问题教学审题现状分析与破解策略

更新时间:2009-03-28

解决问题的教学一般分成五个步骤: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检验写答、回顾反思。这五个步骤中,很多教师关注的是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而忽视理解题意、检验、回顾反思。理解题意是解题的第一步,是方向,是目标,是无法省略的一个必经步骤。

选取本院收治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其中,护理组男20例、女24例,年龄26~90岁,平均(52.28±4.19)岁,疾病类型:颅脑外伤16例、脑积水10例、脑脓肿14例、其他4例;对照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21~88岁,平均(52.40±3.97)岁,疾病类型:颅脑外伤15例、脑积水11例、脑脓肿13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一、现状扫描

1.教师包读式

有的教师习惯出示题目后,不是让学生来读题,而是自己来读题,一读到底,并且边读边讲:这个条件是什么意思、这是个隐含条件、那是个多余条件、问题求什么、要注意什么等等,读完之后就直接让学生列式。教师越俎代庖式审题教学,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潜移默化中学生失去了思考的过程和习惯,只学会等待教师的答案。

2.学生扫描式

从学生的作业、试卷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不注重审题,题目一扫,就急于解答,结果错误百出。

(1)忽视关键字词:如,3辆卡车共运480箱苹果。照这样计算,再增加2辆卡车,一共可以运苹果多少箱?学生忽视“再”字,错解:480÷3×2。(2)忽视问题所求:如,小小水果店上午运进苹果80千克,下午运进苹果比上午的2倍还多20千克。这一天运进苹果多少千克?有的学生忽视问题所求一天,错解:140×2+50。(3)忽视解题要求:题目要求用方程解,偏用算术法解;要求先列表再列式解答,偏又不列表,直接解答;要求两个问题,只求一个问题,把另一个问题就扔了;要求只列式不计算,又计算;要求列综合式,列成分步式……

二、破解策略

1.加强读题力度 复述条件问题

开始教学时,可以慢慢来,慢工出细活,开始的慢就是为了后来的快。这个过程的加强,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复述能力、理解能力、解题能力等都是大有裨益的。

解决问题的条件和问题是由字、词、句构成的一段话,隐含着关键性的词、句,是解题的线索。如,剩下的两天完成,由关键词“剩下”想到数量关系总数减用去等于剩下的,找总数、用去的条件就成了解题的目标。读到“比多”或“比少”的条件,联想什么跟什么比,谁大谁小,问题是求大数还是求小数,或是两数相差多少等。

黄羊、黄鹿、桂花和巧云听到动静,慌忙跑过来,见伯父哭成这样,彼此交换了眼神,都没有上前去劝住他;直到黄石趴在地上,轻轻地咽呜,才过去扶他进屋去。桃花绞了块热毛巾,细细地给父亲擦脸和洗手。黄方永拉起黄石的手,轻轻地摇道:“爷爷,爷爷,不哭噢;我以后不骑马了。”他那奶声奶气的童音,惹得大家洇红了眼睛,黄石更是泪如雨下,一把抱起孙子,哽咽道:“宝宝呀,宝宝呀……”伯父总算清醒了,黄羊和黄鹿安排伯父躺下去后,就领着桂花和巧云回家了。

解决问题的结构是由条件和问题组成的,因此,读懂条件和问题是关键。教学时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读、直到读懂题意,甚至能复述题意为止,同时要边读边动笔划出已知条件、关键词、问题,边思考的读题习惯。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可由老师代读,此时应重点培养学生认真听清老师读题后,再仔细做题的习惯;遇上不认识的生字,要求学生标上拼音,解释学生不理解的生字词。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慢慢放手让学生独立读题。此时重点要求学生指读,严格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读通句子。可由开始的大声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默读。要求学生读题时集中注意力,做到眼、口、耳、手并用。最好是做到像讲故事一样,把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

2.抓住关键字词句 联想数量关系

如,一套丛书是75元,降价后买4套丛书的钱可以多买2套,降价后每套丛书是多少元?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示,大致可以这么说:新华书店有一套丛书卖75元,国庆期间做活动,降价后原来买4套丛书的钱现在可以多买2套,降价后每套丛书是多少元?

数量关系隐含在条件中,因此,引导学生多元表征题意来帮助理清数量关系,是破解题意难理解的有效手段。

3.多元表征题意 理清数量关系

有的学生解题没有思路,往往就是抓不住关键词,无法牵一发动全身。因此,抓关键词、句能力的培养,是审题中不容忽视的一大环节。重点是边读边圈,圈出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读,让学生感知关键词句的重要性,同时联想数量关系,书写题目边上,为分析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提供线索。如,修一段690米长的公路,已经修了150米。剩下的准备3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重读“剩下”这个关键词并联想到,“全长的米数-已修的米数=剩下的米数”这个数量关系;重读“平均每天”这个关键词并联想到,“剩下的米数÷时间=平均每天修的米数”这个数量关系。通过关键词引导学生联想数量关系,把隐藏在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明朗化,便于学生理解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

(1)圈一圈,突重点:问题是思维的方向,问题看错了,思维自然跟着错,因此,引导学生在问题处圈一圈,明确思考目标。如,一次考试中一道选择题:请你选出下面错误的答案。15个9相加是多少?A.15×9 B.15+9 C.9×15

第二次是在达里湖区。入景区时也是一派风和日丽、晴空朗朗、雨讯全无,但转来转去终于转到达里湖水边时有人过来问:黄大“教授”,“左大爷”(左光外号)说湖对面的带雨云一转就会过去,威胁不到咱这边,都说让你再看看。

居然有1/3的学生都选择A或C,很显然问题是要选择错误的答案,他们自以为是选正确答案。因此,让学生养成在问题处圈一圈,明确求得是什么,可以避免这样的低级错误。

(2)画一画,拓思路:把题意画出来,变抽象的文字为直观形象的图形,可以为学生理解题意提供可感、可知的思维载体。如,某村庄有一个长方形苗圃,长60米,宽20米。扩建苗圃时,长和宽分别都增加了10米。请问苗圃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从多年教学这道题来看,学生都以为苗圃的面积是增加了10×10=100(平方米)。因为他们仅局限于字面上的理解,思维发生偏差是很正常的,即使有个别思维能力好的学生,能透过文字表面列出正确的算式,也是限于根据“现在苗圃的面积减去原来苗圃的面积等于苗圃增加的面积”这一常规解法。此时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把题意表示出来,不仅有效地避免学生错误的解法,还能由此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生成有创意的解法,凸显化不规则为规则的转化思想。

研究中热流密度-=55W/cm2、质量流率=3g/s,微通道分支数为n=3时的最大热应力和最大形变为本研究中热应力和形变最大值,为0.401GPa和2.56μm,最大热应力比硅的屈服强度7GPa小一个数量级,在热应力安全范围内。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解题的第一步是审题,题审清了,意明白了,等于解题成功了一半。因此,关注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践行,是教师教学不可缺失的一环。当然,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审题能力的培养也不例外。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地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这是个任重道远的任务,需要教师的率先垂范、严格要求、坚持不懈。

 
黄燕钰
《考试周刊》 2018年第46期
《考试周刊》2018年第46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