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例谈“史料实证”素养的内涵与培养

更新时间:2009-03-28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本质的高度凝练和抽象概括。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分析和认识各项核心素养的结构及内涵,其次是明确建立素养要求与学生成长之间的关联,使学生在学习中内化为具体的能力与品质,在解决真实情境的问题时能够体现出学科素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史料实证是诸要素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和方法,是历史学科特有的思维品质,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33.3%(10例),进步率为40.0%(12例),无效率为26.7%(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3%(22例);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66.7%(20例),进步率为30.0%(9例),无效率为3.3%(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例)。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05,P<0.05)。

一、“史料实证”素养的内涵

“史料”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实证”是史料、史实和历史理论的统一,是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史料实证”素养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它是进一步养成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及历史反思素养的基础。“史料实证”素养的具体内涵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收集鉴别史料的方法

“史料以求真为尚,真之反而有二:一曰误,二曰伪。正误辨伪,是谓鉴别。”[1]应准确把握史料选择的原则与方法,明确不同类型史料的特点和价值;能够比较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判断史料的真伪和意义。

(二)获取解读史料的能力

能够依据所学理解史料内容,全面概括史料信息;对史料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能从中找出关键信息和核心价值,并对所提取的信息做出合理准确的表达;能放在所处的历史环境中选择史料的有效信息作为最可靠证据表达自己的认识。

表格给出了不同史书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记录,因为时间、立场不同所以记录有所偏差,但在四段史料中均涉及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根据多重证据法,选C。唐军与薛举在泾洲作战失败这一历史结论是通过对表格中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进行辨析,在历史理解的基础上得出的。因此,教学中不要让学生只是记忆结论性的东西,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选取有价值的史料帮助学生理解、阐释历史,设计基于史料研究的探究活动,拓展历史视野,培养历史思维品质。

(三)着眼再现的合理想象

史料是学者形成历史认识的依据,历史学家借助史料和逻辑方法,按图索骥,层层推演再现历史真相。[2]但是作为发生在过去的历史,同样的历史事件由于记录者的主观影响会产生不同的内容甚至截然不同的解释,这就需要利用对史料的研究,依据合理的想象做出准确的判断,再认再现历史以趋接近真实。

(四)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

在对史料进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的基础上,具体、生动、完整地再现历史;能够运用唯物史观,透过史料的现象抓住本质,对历史问题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以史料为中介将过去已经发生、现在正在发生、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做出准确推理,使人的认识由已知向未知领域拓展,使历史学习起到“以史鉴今、照亮未来”的作用。

(五)去伪存真的辨析能力

能够建构史料作者意图,甄别史料的真伪、判断史料的价值;综合比勘,鉴别考证史料,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历史角度思考史料,尊疑重据,做出自己的判断。

(六)求真求实的证据意识

学生仔细阅读三个饼状图数据及图例说明,可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迅速增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消失。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1950年、1953年、1956年三个时间点,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思考影响经济变化的具体因素,学生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1950年,国家合理调整工商业;1953—1956年,通过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直接讲解,而是利用史料引导学生剥茧抽丝、寻踪觅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

(七)科学阐释的表达能力

能够充分运用史料,能在正确的史观和方法的指导下全面客观地论述自己的历史认识;做到观点明确准确,论证有力逻辑严密,史料充分真实又恰到好处;能给人以深刻启迪,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

二、“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

教学中运用史料,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结论,对历史形成基于多元证据的认识,还能帮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独特理解。课堂上教师可使用以下材料。

(一)培养学生解读信息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下图中的三个饼状图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发生的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新中国的经济政策分析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

 

运用可靠、翔实和逻辑性一致的史料为历史事实提供证据的支持,做到“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能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得出自己的认识和结论,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要综合运用多种史料,知道孤证不立,需多重印证,由若干证据组成证据链方可成立。

(二)培养学生质疑批判的思维能力和去伪存真的辨析能力

2009年12月,河南安阳发现一座东汉大墓,一些学者依据该墓的规模形制、遗物及文献记载等,认定这是曹操墓,也有学者对此质疑,他们质疑的主要理由:一是刻有“魏武王”的石枕是从盗墓者手中缴获的;二是曹操生前常把自用的石枕等赐予近臣;三是文献中对曹墓方位的记载十分复杂,与该墓所处的地貌、地形不太相符。教师可将这一情境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并让学生思考:假如你是质疑者,你质疑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历史的结论需做到“依托一分证据,有逻辑地说一分话”。学生可理性分析质疑者的观点:一是对史料性质的分析,石枕等都不是直接证据,是二手材料,他们未找到直接可以确证曹操身份的资料;二是对考证方法没有达到两重证据的印证,文献记载与考古结果不吻合,孤证不立。由此例可见如何涵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第一是引导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第二是指导学生掌握习史的方法。李大钊说,“所谓科学的态度,有二要点:一为尊疑,一为重据,史学家即以此二者为可宝贵的信条。凡遇一种材料,必要怀疑他,批评他,选择他,找他的确实的证据;有了确实的证据,然后对于此等事实方能置信;根据这确有证据的事实所编成的纪录,所说明的理法,才算比较的近于真理,比较的可信”[4]

源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成立水事务管理局,对当地的水行政事务实行一体化管理。水务一体化管理,是实现水资源优化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了体制保证。水务管理部门作为政府水行政工作的职能部门,要突破部门利益的束缚,从政府的角度而不是部门的角度实现对区域内一切水事行为的集中统一管理。水务管理部门要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不直接进行水的经营和水企业的管理,而是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对水企业进行监督管理。

(三)培养学生着眼再现的合理想象力和科学阐释的表达能力

以上史料实证的内涵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是我们应思考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如何构建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基于史料的教学,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运用史料阐释历史,更重要的是要设计以史料研习为基础的学习探究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辨析、运用历史材料来解释历史。[3]因此,运用史料作为证据研究和学习是历史学习的特点和优点。现举例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明朝万历年间,富豪王伯昌及其妻蒋氏有三个女儿,大女儿金花嫁给了官宦子弟,二女儿银花嫁给了富商子弟,只有三女儿翠花违背父命,嫁给勤奋好学但家徒四壁的秀才徐文俊。王伯昌夫妇因此对翠花一家十分不满。

这种称为“引力红移”的现象,正是根据爱因斯坦理论做出的第一批预言之一。S2的发现使得天文学家有机会在自然条件(引力无比巨大的黑洞附近)下观测这种现象。

蒋氏六十寿辰时,翠花家里除了三升荞麦以外一无所有。翠花将它做成荞麦馍作为寿礼前往娘家拜寿。

为了使史料教学在课后继续延伸,教师可以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口述史”的研究,利用口述史料使历史“变活”。大部分中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六七十岁的年纪,他们大多与共和国同龄,见证了共和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让学生回家倾听属于爷爷奶奶的时光故事,能让学生感受一种面对面的亲近和时代情感的共鸣,锻炼学生收集整理史料的能力和求真求实的证据意识。

在我国儿童福利事业中,民间组织在政府与市场供给不足的服务领域发挥了拾遗补缺的作用,为许多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了迫切需要的各种服务。探讨民间组织在孤儿救助领域的作用,不是减少政府在这一领域的责任和支出,而是希望在坚持政府主导的条件下,增加孤儿福利服务供给多样性,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服务需求。

不久,王伯昌卧病不起,蒋氏熬药时不慎引起火灾,王伯昌葬身火海,家产全部烧光。蒋氏无家可归,求助于金花和银花。金花和银花以各种借口拒绝收留,蒋氏只好沿街乞讨……

2)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量取小檗碱标准溶液0.5 mL、1 mL、3 mL、5 mL、7 mL及9 mL分别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摇匀后分别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其峰面积。色谱条件:色谱柱为ThermoFisher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24∶76),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5 nm,柱温为常温。以标准品含量(C)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摘编自地方戏剧《荞麦馍赶寿》

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故事背景,依据当时历史事实展开合理想象,续写蒋氏遭金花银花拒绝收留后的故事情节,并加以解释说明。续写的故事情节要与材料衔接,解释说明必须从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三个方面入手。学生在续写时要依据历史真实想象,以此可以培养学生着眼再现的合理想象力和科学阐释的表达能力。

(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史料和求真求实的证据意识

金花和银花分别送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作为寿礼,蒋氏十分高兴,她们俩得到很好的招待。翠花的寿礼只是一篮荞麦馍,当面受到父母的奚落和冷待,并不准翠花参加寿宴。最终在风雪交加的寒夜,王翠花被父母赶出了家门。

利用大量史料作为证据,引导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再现历史、推理辨析,自己得出历史结论,像历史学家一样研究历史,这正是历史学习的精彩之处。

三、“史料实证”素养的考查

学科核心素养是否落实到学生身上,是否发展成为学生的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需要教学评价的展开。如何利用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也是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在考查学生“史料实证”这一素养方面,历年的高考题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下面以几则典型的题目为例,分析“史料实证”在高考中如何有效考查。

(一)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2017年全国卷Ⅱ第26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原始史料的解读能力,这是历史学最基本的学科素养。

  

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10] Toshi Yoshihara & James R. Holmes, “Can China Defend a ‘Core Interes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Spring 2011, pp. 45-59.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初期,为了在无经验可借鉴的前提下能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维修和维护,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单位沿袭了我国干线铁路的做法,从而形成了该类维修集约范式。

(二)考查学生收集、鉴别、辨析、运用史料的综合能力

2014年山东文综第38题有效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史料实证”素养研究问题的能力。题干部分如下。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2.王右军宅所在地的特征。(1)丹池山,“池有水赤色,勺之洁白”,这一特征是后人难以伪造的;(2)池“祷雨甚灵”,新嵊当地百姓对干旱之年可求雨的地方都称之为龙潭;(3)南为刻石山,有石可刻;(4)南山之半有巨井,井有蛟;(5)山北有小香炉峰;(6)王右军出入需经过再渡村。

甲:下图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图略)

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学习“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学生对于为什么进行三大改造、改造的过程及实质很不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回到现场”理解历史,可选取以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定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结论:

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和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试题以当代人的研究成果、小说《家》的连环画、《大公报》等多种类型的史料为载体,考查学生对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的认识。第一问,“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收集、研究材料甲”以考查学生收集整理、研究运用史料的能力。第二问,“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以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史论结合的能力。需要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事例进行说明,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第三问,“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以考查学生对史料价值的判断。第四问,“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②加以阐述”,要求学生充分运用史料、在正确的史观和方法的指导下全面客观地论述自己的历史认识。整个试题图文并茂、设问巧妙,有浓浓的历史学科色彩,较好地渗透了“史料实证”学科核心素养。

本研究显示,瘤体大小影响栓塞疗效,直径较大的血管瘤多数为多支动脉供血,部分供血动脉在造影时不易被发现,且巨大肝血管瘤栓塞累及范围较广,过度栓塞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异常或严重并发症,因此可以采用反复多次栓塞的方式,先栓塞其主要供血动脉后,再栓塞其他供血动脉,不能能够缩小肿瘤坏死,还能防止出现严重并发症、对肝功能的损伤。在透视下,导管超进行栓塞剂的缓慢注注入,防止正常肝组织血管内出现栓塞剂的返流,是促进疗效提升、降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11,12]。

(三)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史论结合、科学阐释的能力

2017年全国卷Ⅱ第42题以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为材料,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和阐述问题的能力,试题如下。

  

时间中国外国14—15世纪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废除丞相制度。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16世纪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续表)

  

时间中国外国17世纪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茶叶大量输往欧洲。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郑成功收复台湾。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首先,学生从表格材料信息、出处及问题要求中准确获取信息,是答题的关键。其次,根据论题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最后,要根据所提取的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做到论据充分、史论结合、给人以启迪。这一过程即是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评价。

(3)个性化学习功能不足。虽然能够通过用户分组来区分推送消息对象,但更进一步的个性化显得不足,改进方法是继续收集统计用户使用数据,后台开发出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跟进系统。

基于以上分析,教师在进行教学及评价时应充分理解“史料实证”素养的内涵,设计基于史料研究的探究活动和评价方式,将史料的选取、问题的设计、活动的组织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收集、整理、辨析史料中拓展历史视野,在“证史”过程中习得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只有这样,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才能真正提高。

(2)写作水平有待提高。查看学生写的创新训练、创业训练项目的申报书,普遍存在是口语化严重、错别字的问题,甚至比不上当年的高考作文。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动手写作的机会少了,离学术论文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最近讨论的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也是有原因的。如果能够针对不同专业开设,相信效果会更好。另一方面的原因是阅读文献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中华书局,1932:48.

[2]苗颖.“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分解初探[J].历史教学,2017(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2.

[4]李大钊.史学要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1980:14.

 
赵素芹,周爱花
《课程教学研究》 2018年第05期
《课程教学研究》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