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论自然人、社会人、经济人和自由人的生成机理——“拜物教”视角下对人的存在方式的追问

更新时间:2009-03-28

童贞的亚当和夏娃原本生活于上帝建造的伊甸园,由于禁不住欲望的诱惑而取食了智慧,骤然之间具有了羞耻感,还产生了爱意。上帝得知后恼羞成怒,将他们赶出伊甸园,从此经受生老病死的痛苦,同时,此罪还必须由他们的后人代代承受,洗涤污浊的心灵和身躯,以供上帝降临拣选合格的人选重返伊甸园。

——原罪

人认为上帝的,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精神、灵魂,而人的精神、灵魂、心,其实就是他的上帝:上帝是人之公开的内心,是人之坦白的自我;宗教是人的隐秘的宝藏的庄严的揭幕,是人最内在的思想的自白,是对自己的爱情秘密的公开的承认。

——费尔巴哈

资本创造了世界历史,却满布鲜血和肮脏的东西,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

一、问题的缘起

哲学发生于“惊异”,尤其关注人自身的存在方式,所以可以断言,“哲学主要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反思”。[1]这是关于“人的本质”追问的“元问题”。尽管各家各派均建构了各自的理论,但囿于历史和理论局限性,均不能给出相对圆满的答案。也有例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新唯物主义”横空出世,从“实践”出发,重新勘认人的本质,得出科学的结论,并对其过往状态和未来路向作了探讨。但比较遗憾的是,马克思的这一重大发现却遭到了误读,主要根源在于,一是固守教科书,以教科书理论去裁剪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现实,老调重弹;二是盲目跟风,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后尘,割裂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三是理论惰性,不愿不想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来审视马克思主义。于是关于人的存在方式的追问,不是照搬教科书或套上几个时髦的新词汇,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方面去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方面,从而遗忘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我国历来重视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卫生领域的第一部法律可以追溯至1982年11月19日,由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简称《试行法》),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食品用工具、设备等方面的卫生要求、食品卫生标准和管理办法的制定、食品卫生许可、管理和监督、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一一作出规定。《试行法》规定国家实行食品卫生监督制度,改变了各级政府非常设机构——食品卫生领导小组负责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状态。

在生产中发生的关系,每一种关系都是对人的本质的限定,自然人的对象是自然,而社会人的对象则是历史以来人类劳动创造的对象。这里必须指出,马克思“社会人”并不局限于概念,也即这一概念不是封闭的,它是向着人的本真存在方式的生成状态。但是,“社会人”的命运并不像逻辑推理那样波澜不惊,而是在跌宕起伏中不断地追寻他所本有的存在方式。

在本文中,笔者尝试以不同于以往理论界惯常的范式,即人为地限定拜物教批判理论的话语空间,而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本和现实,拉伸和扩大这一理论的考察范围,力求全方位地审视人的存在问题,勾勒出人的存在方式的生成机理。这一研究思路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及其实践,研判的标准是生产力及生产方式。

二、“自然人”作为自然主义的存在

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解答往往涉及存在状态,因而不论从设问还是回答方面来看都是开放的,也即是说“人的现实规定性既不是先验的,也无所谓最终完满的终点。”[1]但从逻辑的角度来讲,人的本质的生成必定存在一个逻辑起点,那就是现实的人。由此出发进行巡视,首先进入考察视线的是“自然人”。法学将其界定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但法律作为阶级社会的产物,调节的是阶级利益的分歧,因此这里的“自然人”具有完全法律属性,而哲学上的“自然人”则是指脱胎于自然界,遵循人的本真存在方式的在世状态,用庄子的话来说叫作“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庄子·逍遥游》)的存在。

“经济人”一词带有强烈的古典经济学的味道,在国民经济学家眼里,“经济人”是理想的人格模型,他的处事逻辑遵循经济理性,怀持利己主义倾向。有学者将“经济人”的内涵解读为“利益、能力、理性和自立”[7]等几个方面,很有建设性。但从最根本意义上而言之,“经济人”是人在商品经济及其高级形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积极的再世状态。与其说是一种经济现象,倒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谈到,“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56众所周知,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一个是德国唯心主义,另一个就是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哲学的形成具有摧枯拉朽的功效,但由于费尔巴哈钟情于“感情的宗教”,以至于面对感性的世界和感性的人及其活动视而不见,从而被马克思超越。在马克思看来,因为人必须要生活和生产才能生存,所以与他发生的第一种关系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口的生产等等感性人的活动,而生产的进行又必须与他人发生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识为转移的关系——生产关系。

注浆压力根据溶洞类型、溶洞深度、土层地质情况等确定,一般而言注浆压力多采用0.3~0.7MPa。注浆一般采用由上而下注浆方法,即待上层溶洞注浆完毕后再钻至下层溶洞进行注浆。本工程桩径为φ2.0~φ2.8m,采用4孔注浆。施工流程为:采用φ146mm钢管套成孔,下φ127mm钢管作为注浆管,起出φ146mm钢管,泵送浆液,采用4孔同时注浆,待浆液从注浆管与孔壁间隙内溢出浓浆,并维持2~3min后停止注浆。对于岩溶裂隙发育的地段,采用封闭孔口,维持最大注浆压力持续30min后停止注浆。

但我们一点也不应该掉以轻心,这里容易导致一个理论的风险,就是拜物教批判对自然人的存在方式失效了。其实不然,马克思说:“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5]47我们的考察方法来源于马克思建构的批判理论,它诞生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扩张的历史境遇中,因此拜物教批判理论首先运用于资本主义社会,从而得出了人的异化的存在样式。这里,“物”是一种思维抽象,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显形为商品的堆积。在自然人的生活世界中,他们所理解的“物”是一种自然情感的对象,即自然万物,它们都引起了人们的敬畏,于是万物有灵论的思想和行为就充斥于人们的生活,也即是说,自然人所赖以生存的自然万物是引起自然人惊异并将情感和精神寄托的对象,这是拜物教批判视角审视自然人的自然主义存在方式下必然存在的拜物教现象。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和历史史料,考古学和人类学已经提供了太多,在此就不再赘述。

三、“社会人”作为生产关系的产物

从第一部分的论述中可知,“自然人”崇拜的对象乃是自身力量外化和异化后的自然万物,完成了人类拜物教情节的第一种历史形态。作为社会人而言,他融含于自然人的生活方式并超出于自然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全新的生存样式。

非农就业对移民来说已经是越来越重要的收入来源,那么,稳定就业也就越来越重要。在非农就业中劳务派遣制度下的劳动权益保护与劳动保障存在缺位现象。

三是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在信息化背景下,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载体的优势功能,长效推进高校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利用微信、微博、QQ群、网站留言板等新媒体和网络技术,构建覆盖面更广泛的服务网络,实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全天候、零距离,提升服务工作的时效性和覆盖面。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对于毕业生的学业管理是一个持久讨论的话题,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即90后大学生即将毕业的特殊情境下.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以外,毕业生学业管理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去思考.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重大贡献主要集中体现在异化理论、拜物教批判理论和社会形态理论等方面。必须指出,这几个方面不是分离的,而是共处于马克思主义话语场中的各个观测点。其中,拜物教批判理论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中,将人与物的冲突关系再次凸显,昭示了拜物教批判理论强大的时空穿透力。不仅如此,对人的存在方式及未来图景同样具有重要启示。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纽节,本应该充分享有社会人所应有的一切权利,可是却在资本时代遭到解构,这一关系被打散并让“社会人”的社会关系日趋减少和促使其“单向度”化,即将其简化为人与物的关系,亦即人与资本的关系。这是古今未有的奇观。因为“物”是“人”的活劳动的对象并转化为人的这方面或那方面需要的东西,并通过交换和消费的方式内化为人的改造世界的能力,即劳动力,从而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可是面对强大的资本,人显得无限渺小和卑微,人为资本所驱使,资本摇身一变成为人的主人。但这也并不是说人的社会属性就因此而彻底丧失,相反,只要资本生产还需要人的活动参与,人的社会属性就不会消逝,它只是以异化的方式被挤压到相当有限的空间和时间。

那这与“拜物教”到底存在什么关系以至于我们要不惜笔墨?回到问题的起点,人是什么?马克思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社会关系的总和。那社会关系又是什么呢?这不是无穷尽的问题,它的尽头止步于现实生活。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不是什么“关系”,而是张三、李四和王五等等的活生生的个体及其相关活动。但“这里是罗陀斯,就在这里跳跃吧!”人们惊异地发现,在这些所谓关系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古代社会,帝王将相之下是家奴和鸡犬牛羊,左右之侧是妻儿老小及其姻亲,由于他们处于这一“关系”之中,他们便也相应地具有呼风唤雨的能力了。在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所谓的权力寻租、贪污腐败等现象,莫不说明社会关系的异化。这里,直接的结果是关系攀附,从而获得现实的利益,间接的结果是利益关系得到巩固,进而诱发“关系崇拜”,即关系拜物教。

可是问题谈到这里,其实还仅仅停留在本本主义的框框里。正如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告诫的,他们所开创的理论是科学的方法而不是教条,如果谁要硬是片面地或歪曲地理解他们的思想和理论,那就只会给他们平添侮辱。这对我们今天来认识和谈论这个问题同样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也即人的生存状态,是动态发展的,可以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作为测量器。而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综合力量驱使的,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了。同样的,人的生存状态的发展也是自然而然的。但却不能因此得出“凡是存在即是合理的”诡辩逻辑。而是说,一个人处于怎样的状态,在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条件下理所当然的如此存在,这是一个理解纬度。第二个方面,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看,阶级社会产生之前的社会及其个人的存在,没有阶级斗争,人们的生活主要依靠本能式和集体行动来加以维持,处于启蒙思想家们所幻想的那种“无知之幕”之中——至少族群内部没有私利,依天时、地利与人和而保持低度发展,过着天人一体的生活,接近于自然状态,这是第二重理解向度。第三重理解向度则是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自然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生产方式的四类异化样式之后,窥见到了异化人的解放的曙光,就是通过阶级斗争解放异化人身上的镣铐,重拾和重建社会关系,在真实的社会关系下,“人的自然的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人本主义”。[4]79可见,我们通过这样的梳理,已经知道原始的自然人离我们已经很远了,而真正的自然人却正在生成,从马克思的洞见中往前走一步,自然人身上流溢出的是自由人必不可少的属性——类特性,而这源始于生活的实践。

四、“经济人”作为资本繁衍的源泉

抛开美学的遐想,回到马克思的文本中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马克思指出,我们这里谈论的话题,并非是无前提的,而是一些现实的人,他们要生活就得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因而“他们是什么样的(存在方式),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2]68也即是说,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的生存方式存在着本质的差别,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呈现。正是在这一前提下,马克思说,“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史上的一个过程”。[3]3

在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语境中,“经济人”其实是需要加以肯定同时要警惕的人的一种存在方式。

马克思当年所预见的全球化时代,是人的解放的前提和条件,而如今却是“武器的批判”大行其道。这或许是一个需要狂欢的时代。但一个由物质堆积的身躯怎能在地平线处挺立就成为一个或然性的问题。难怪乎从黑格尔、尼采到福科,喊出了“上帝已死”和“人已死”的绝响。面对这一切,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带给我们的思考是,“经济人”是人的生存状态不能规避的事实,但却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历史不会在此终结,而是经过了人的依赖、物的依赖之后,再到自由个性的发展就会如约而至。

首先,从经济人的积极意义来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商品和对象对创造出来,满足了人的物质需求,从而保持物质资料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疏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梗阻,从而维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而随着人的需求由量向质的提升,种类更多、更丰富的产品被陆续投进市场,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特别是世界历史条件下,经济全球化进行全球市场资源配置,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世界范围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由此看来,“经济人”其实昭示了一种积极的在世状态——共在。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而活着,但不是在遥远的国度,而是在全球化的经济平面上,从《世界是平的》一书中不得到处上述结论。这是必须加以肯定的,意味着“经济人”的能力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即可以自由支配任何一种商品资源。

从其消极意义来看,“经济人”的逻辑假设,事实上存在一个二律背反问题。“经济人”并不见得都是“理性”的、“自由”的,从资本主义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1929-1933世界大萧条、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等的事实就足以表明,“经济人”往往不理性,或者说仍然没能跳出单个的理性人、集体的非理性的逻辑。根据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观点,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的人格化,它追求利益最大化,可以在利益达到100%的时候敢于冒绞首的危险。这就很情绪化和非理性了。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消费成为每个现实的人的时髦追求,不及时消费就不入流。而生产商们绞尽脑汁般的创意和设计,销售商们五花八门的诱惑广告,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金钱万能的商海竞争中各类商家投其所好地开发出了“私人定制”的服务,让“经济人”的消费物超所值!时下,现实的人一个个地被商品的汪洋大海所吞噬,不消费就不在场,花了钱、购了物,就存在,在这里不需要哲学的逻辑思维,只需要经验事实就足以让一切华美的哲学呓说缄默,而对于新唯物主义而言,它不杜撰新词汇,而是直指现实生活,这就是我们正在经历和一段时期内必需走过的发展历程。

我经常在想,家乡到底是什么。妈妈说,家乡是载不动的乡愁;爸爸说,家乡是回不去的记忆;奶奶说,家乡是一树树的果实。

2.2.3 提高课外活动质量,保障其功能的实现 课外活动是高校进行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来保障课外活动功能的实现。要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活动组织不仅有“量”,更要有“质”。

但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对“经济人”存在方式的批判并不意味着要否定“经济人”的一切,而是要从中诊断出“经济人”超脱现有存在方式的可能及其路向。这个路向,在所有国民经济学家乃至于当今的经济学家们那里,永远逾越不出刺激—消费的货币主义政策框架;而通过共产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到新社会主义的时空转换,宣告了“经济人”逻辑理论和经验事实的破产。因此,在资本的高强壁垒轰然倒塌的瞬间,将是人类社会最高形态下的人的存在方式的来临——自由人。

五、“自由人”作为自由联合体的主体

“自由人”作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文本学的角度来看,其思想来源是伊壁鸠鲁关于原子作偏斜运动的运行机理的阐释。关于这一思想的文本确认,可以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找到直接的证据。马克思借用普罗米修斯的话,表达了他对自由的理解“总而言之,我痛恨所有的神”。这是哲学的自我告白,从而也是“反对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8]12通过学术思想的梳理,马克思提出伊壁鸠鲁主义不是哲学史和思想史的特殊现象,这类思想的产生是基于历史事实的理论生成。然而这一思想有被遮蔽的趋势,马克思要加以挖掘。

在马克思看来,伊壁鸠鲁是真正的幸福之学,他的思想是“在哲学的中感到满足和幸福”,而“要得到真正的自由,你必须为哲学服务”,这样去做的人“永不这着久等,他就立即会获得解放”。[8]24这也就是说整个伊壁鸠鲁哲学的目的是要突破必然性的宏大叙事,取而代之的是必须承认“有些事物是偶然的,另一些事物则取决于我们的任意性。”[8]25这其实就是自我意识及其能动性。所以,当面对必然性时,如何决断就成为是否自由的一个标准,这恰如斯多葛主义的代表塞涅卡所说“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

马克思对必然性和偶然性作了这一番论述之后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德谟克利特使用必然性,伊壁鸠鲁使用偶然,”[8]27而所谓的“偶然”是“一种具有可能性价值的现实性”。[8]27这样的发明,超出了德谟克利特的视线,因为德谟克利特仅仅承认原子的直线运动及其必然性,而伊壁鸠鲁却看到了原子运动既有直线式样也有偏斜式样,因此他不仅承认的现实的必然性,同时更期待于一种可能性。“但是,如果我同自己发生关系,就像同直接的他物发生关系一样,那么我的这种关系就是物质的关系。(这一观点,本文笔者已在前作了阐述)这是可能设想的最极端的外在性。”[8]37因此伊壁鸠鲁哲学,换言之马克思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自我意识的绝对性和自由”。[8]63这一观点和结论,直接为马克思今后的拜物教批判以及对人的存在方式的展望作了充分的理论铺垫。

就此来看,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运动理论是马克思自由人理论和思想的源头,但却并非是全部。一方面是因为这一思想在伊壁鸠鲁那里主要是一种逻辑的推演,缺少经验事实的佐证;另一方面则是自由人理论在实践检验上还需要开辟出新的路向,而这不是别的神秘现象,正是那浴火重生中的现实的人,即被资本所奴役下的人们。

必须承认,青年马克思关于“自由人”的思想和理论在伊壁鸠鲁的话语体系和德国古典哲学即意识哲学背景下,依旧是在用他人来言说自己,自觉性尚未充分彰显。直到马克思经历战火的洗礼和思想的“断裂”之后,这一思想才得以“越狱”成功并奔向共产主义。因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294在这一经典表述中,资产阶级社会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活方式,但由于存在阶级对立,它的对立面在新哲学思想的武装之下具有了自我意识及其能力,从而实现对既有生活方式的改造,进而逐渐通达共产主义社会。在那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着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2]85可见,在共产主义社会中,阶级的、种族、文化的等等差异逐渐被消除,过去人们一味追逐的金钱、名誉和地位也将变得一文不值,人的“类特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所以可以随遇而安。

总之,建筑装饰工程本身,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和内容,项目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当把好图纸设计观,杜绝各类问题的出现,实现图纸设计质量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似乎历史演绎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但仔细推敲,我们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物质的和精神的差距尽管日趋缩小,这主要表现为高度发达和均衡的生产力水平;但“类特性”作为实现单个的人和普遍的人的主要链接依旧存在差别,这主要体现为创造力的强弱。由此可知,宗教的愚昧——拜物教的土壤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寿终正寝,但由于个体创造力的差异,人们关注的焦点就不再是外在客观性及其世界,而是人自身的能力,所以那时的人们没有宗教情结,却有对创造力的无限的需求,换言之,人们崇拜的是创造力,但它不需要供奉,只需要个体不懈地自我培养和发掘。

六、结语

宗教是人类文明的滥觞地,人类从愚昧状态走来,一路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形态,直至共产主义社会,在此之前(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伴生有宗教现象,一度以自然万物、社会关系为崇拜对象,在资本逻辑笼罩下的人们则深陷宗教的泥潭不能自拔,沉浸在商品、资本和货币营造的繁华与神秘之中,面对这一切,过往的理论尽管给予说明,但面对强大的资本,高贵的头颅也趋于务实甚至甘愿作为说客。只有马克思主义的拜物教批判理论独树一帜,给昏睡不醒的世人以醍醐灌顶警醒,逐渐拨开资本的雾霾,通向共产主义的征途。

参考文献:

[1]朱德生.对人的存在方式的反思[J].哲学研究,2008(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资本论(第1卷)[M].上海:三联书店,2009.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7]韩庆祥.市场经济与人的存在方式[J].天津社会科学,2001(2):33.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黄小云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