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如何构建新形势下的公路养护队伍

更新时间:2009-03-28

我国步入了“十三五”时期后,公路交通迎来了建设综合交通、智能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的战略机遇期,公路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如何在新形势下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公路养护事业新跨越是十分紧迫而有意义的课题。

一、公路养护发展趋势和特点

公路是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建设的突飞猛进带动了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提升和发展。从《“十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国家对公路管理从重建到重养的发展理念不断更新,管养内涵不断拓展,目标要求不断提升,步伐迈得扎实稳健。

1.公路养护发展趋势

“十五”时期,国家提出了“公路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确立了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地位;“十一五”时期,提出“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明晰了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服务宗旨和价值取向;“十二五”时期,提出“畅通主导、服务需求、安全至上、创新引领”,明确了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重点内容及工作要求,养护管理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和长足发展;“十三五”时期,更是明确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构建现代公路养护管理体系为核心,围绕“改革攻坚、养护转型、管理升级、服务提质”四个方面精准发力,努力构建更为安全畅通的公路网络以及公众满意的服务体系和高效可靠的保障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好先行。

2.公路养护发展的特点

一是从“重建轻养”向“建养并重”转变。以前短视的政绩观使地方政府热衷于投巨资修建公路,忽视后续的养护管理,养路资金时常捉襟见肘,养护管理跟不上建设步伐。福建省公路历史上出现过“三收三放”的窘况。1993年公路管理彻底下放到地方,并通过立法和相关政策对养护管理工作予以介定,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确保了公路养护质量,养护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二是人工养护管理向机械化养护并举模式转变。随着公路的高等级化和交通量的剧增,原来的人工养护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公路的发展变化,机械养护逐渐取而代之,并形成了以机械清扫为主、人工养护为辅的混养模式。三是单一的养护管理向综合养护管理转变。以前公路构造简单,养护工作单一,主要任务是路面养护和水沟涵洞清理,对工种要求也不高。随着公路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公路构造复杂化,桥梁、隧道、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附属设施增多,增加了养护难度。同时,出行安全要求配套完善各种标志标线和防护措施;出行舒适要求公路进行绿化、美化和彩化;人性化服务拓展了公路内涵,公路综合服务区、停车休息区、服务点、景观平台、夜景工程等设施的建设,公路出行信息的提供、路网调度以及应急救援体系跟进等便民措施的实施,公路不再是简单“保畅通”概念了,已经向多功能服务和综合养护管理发展。四是“管养分离”使管养模式多元化,并向市场化转变。以前的公路管理者也是养护者,随着养护体制改革的深化,养护管理与养护生产作业逐渐剥离,专业养护队伍不断得到培育,市场化的养护运行机制正在构建。

二、当前养护队伍的现状和困扰

1.养护队伍现状与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公路系统就一直在进行养护体制改革探索。以福建省公路系统为例,各地市改革力度不一,基本呈两种组织架构形态如图1所示。

  

图1当前公路养护组织架构

公路养护市场化后,以赢利为目的养护企业与以公益服务为已任的公路部门存在着目标差异,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响公路应急处置效率。特别是在面对灾毁抢险、应急保通等突发事件时,完全靠市场运作是行不通的,养护企业考虑个体利益的多,在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下,会出现怠工和指挥不灵的现象。二是影响养护机械化程度。养护机械是一笔较大的投入,三五年的养护招投标不足以支撑养护企业在先进养护设备上的大投入。三是影响养护队伍稳定性。社会用工的普及必然导致一线养护工人的流动率高,加之人工成本的挤压也导致招聘的工人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四是影响班站建设。养护招标的周期性必然导致养护企业的短期行为,影响养护企业对班站的投入与建设,多年培育起来的“以路为家、以站为业”的公路企业文化将受到严重冲击。

图1 中,左边的组织架构基本维持原来的养护模式,事企还没分开,管养还没分离、机构比较臃肿,一线养路工人占据较大比重的编制,不符合目前公路改革的总体思路。右边的组织架构已经深化养护机制改革。一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公路建设、养护、物资生产供应等企业从公路中剥离,实现了事企分开。二是管养适当分离,市一级公路部门保留了分局作为监管机构,并成立了养护中心和桥隧中心等事业编制专业化养护机构,积极培育养护市场,养护作业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有资质的养护公司通过投标取得养护资格后,按要求组建班站,并实现用工的社会化。转型后的养护部门精减机构、缩减编制,从具体的养护作业中脱身出来,致力于养护标准化、机械化、监控信息化以及公路应急处置快速化等适应公路发展变化的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中,实现了养护转型升级。

2.养护队伍建设问题

尽量避免宝宝接触过敏原和污染空气,以减少喘息性疾病发生。家中尽量不要养猫、狗、兔、鸽子等宠物,室内不要养花。给孩子买玩具时,应尽量选择木、布、金属制作的。

144 还原性多肽共载基因和化学治疗药载体的构建与体外评价 宫春爱,夏清明,胡楚玲,顾芬芬,强 磊,高 申

三、构建与公路发展相匹配的养护队伍

该组织架构秉承《中央编办、交通运输部关于地方交通运输行业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意见》精神,以“中心”代替“局”,下设“县区级公路养护中心”、“路网中心”、“桥隧专养中心”、“公路专养中心”等事业编制组织机构。各组织机构职责相对分工并交叉管理。县区级公路养护中心负责制定辖区公路的养护标准、养护规范、组织招投标和合同期内的公路养护质量监管;路网中心通过信息网络对辖区公路动态实行24小时监控;桥隧专养中心负责市一级所有桥梁和隧道的专业化养护;公路专养中心负责对重要路段的具体养护作业,大举推行机械化养护,并承担应急抢险、救灾、抢修等公益服务。

1.深化养护体制改革,稳定干部职工队伍

报道称,虽然网上贸易持续增长,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在现实世界中实体零售生意的消亡。根据普华永道的统计,近60%的德国人每周至少会在实体零售店中掏一次钱包。实体店购物的人数甚至多于3年前,当时只有46%的人进入实体商店购物。报道称,然而这种变化现在也出现逆转:一些网上供货商也冒险进入现实世界。亚马逊现在也开始办实体零售店。在美国已经出现首批亚马逊实体零售商店。

改革之后的公路部门服务职能清晰,其存在的市场经营业务逐步剥离,人员将会减员分流,保留下来的人员将很快稳定下来,并以全新面貌投入专业化的公路养护管理事业中。

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谈了十几年,年年谈,年年改,但因政策不够明朗、定位不太清晰,一直处于探索和摸索阶段。这期间,事业编制的养护干部招聘工作受到限制,基本呈减员萎缩状态,新鲜血液加不进来,干部队伍逐渐老龄化。同时,频繁的改革影响了整个队伍的稳定,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

国家《关于开展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对事业单位中行政职能进行清晰介定和划分,为事业单位的改革提供了指导意见。中央编办、交通运输部联合下发《关于地方交通运输行业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指出“行政职能由行政机构承担,执法职能由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承担,公益服务职能由事业单位承担,市场经营业务由企业承担”,公路部门被介定为公益类事业单位,并且逐步推进管养分离、事企分开。

2.推动养护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养护队伍体系

根据当前国家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精神以及未来公路发展趋势,公路部门职能不局限于单纯养护工作,还将涉及绿色生态、综合服务、路网信息、路网安全等多项事业发展。在组织架构的设置上应该具有前瞻性、智能性和专业性,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如图2所示。

尽管近10年来公路养护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但队伍建设仍然面临很多困扰:一是人才引进问题。养护体制改革始终处于探索阶段,专业养护人才的引进基本滞后,队伍的稳定和建设受到极大考验。二是人才结构问题。公路管养内容日趋复杂,以路桥专业为主的单一人才结构难以适应公路多元化发展需求,需要配置绿化、桥梁、机械、信息等各种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三是员工观念问题。公路由职能型向服务型管理转变,有待于员工在思想上、观念上和机制上不断地更新调整。四是队伍素质问题。市场化的养护运行机制探索,特别是养护市场招投标的试行,使养护队伍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事业编制的养护工人逐渐为社会用工所取代,一线的养护队伍出现了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等现象。

  

图2 现代养护组织架构

随着综合交通、智能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的广泛开展,蓬勃发展的公路事业对公路的管养能力和服务水平均提出了新要求,新形势下构建一支与公路发展相匹配的养护队伍显得极为紧迫和重要。

(2)锂电池隔膜工厂冷冻机组选型应合理配套使其有机动余量,通过工况切换加、减机模式,适应系统的负荷变化,使机组运行均在效率最高点,节能效果显著;

此组织架构的特点是将公路分为两个层次,实行区别养护。重要公路主要指交通量大、兼具城市景观和形象的公路。这类公路不宜实行养护招投标管理和实行量化的指标核算,应该给予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全方位地保证其安全、美观和通畅。一般公路可兼顾市场行为,通过招投标养护,控制养护经费,降低养护成本。

全球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伴随着自然资源的严重枯竭和环境问题的全球恶化。这迫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社会,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企业信息的需求也在增加。一方面,传统会计已经落后的传统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方式还没有适应当代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另一方面,传统的财务会计不考虑环境资源的成本和公司造成的潜在损失,忽略了给公司带来的环境风险。科学,系统,严谨地解释环境成本的环境会计产生已成为时代的必然。

此组织架构的意义在于,既兼顾市场行为,又发挥社会效益。一是打造了一支不以赢利为目的专业化养护队伍,这支队伍是公路安全通畅和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二是培育养护市场,引进市场机制,降低养护成本,同时养护用工社会化,降低了人工成本,减轻财政负担。三是路网中心的建立,使公路管理更加智能化,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公路的监管更加到位,反应更加迅速,处置更加有力。

3.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升养护队伍素质

按照养护现代化的目标,加强养护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和引进公路事业发展所需的各种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提升公路队伍的专业素质。①优化公路人力资源配置。一是调整公路人才结构,引进各种专业人才。要改变公路系统原来以路桥专业为主的单一技术人才结构的局面,根据公路发展趋势,特别是公路内涵拓展和服务功能的延伸,相应配置绿化、机械、信息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公路在绿化景观、机械化程度及信息化管理上出现质的飞跃。二是调整养护队伍构成,吸纳社会用工。目前,大部分公路部门从业人员构成极不合理,普通养路工比重较大,专技人员、管理人员比例偏低。其中,养护工人的文化素质大多不高,且呈老龄化趋势,影响了整个队伍的素质。在机构改革时可适当缩减工人编制,保留一部分骨干进入重要公路的专养,同时可考虑吸纳社会用工,从政策、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稳定一线养护队伍。②重视专养队伍的培训开发。一是加强岗前培训。让新员工尽快熟悉了解公路特性和职业特点,帮助他们加强路上作业安全防患意识,尽快融入到公路事业中,发挥自己的专长。二是加强专业培训。根据公路行业性质特点以及趋势发展,以路桥工程、桥隧养护、景观工程、路网监测、信息采集等岗位为重点,加强对这类人才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技能。三是拓展培训渠道。除了组织职工培训,还可以通过“送出去”、学术交流、进修深造、出国考察等形式,开拓员工的视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③开展各种劳动竞赛活动。对于养护企业松散型的社会用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竞赛活动,鼓励养护企业保留技术骨干和技术力量,在公路养护作业中争先创先。同时,通过劳动竞赛有效推广一些新机械、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成果,从而推动公路养护转型升级。

 
林素红
《交通企业管理》 2018年第03期
《交通企业管理》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