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地方性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选择

更新时间:2009-03-28

1 问题的提出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地处省内相对欠发达区域,由市(州)政府投资举办,市级财政支持的地方性高职院校占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半壁江山”,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从“规模化发展期”步入“质量提升期”[1],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人民对更高更好教育需求的增长和适龄生源的萎缩,地方性高职院校面临着诸多生存与发展方面的问题。在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这支高职院校的“地方军”如何不掉队、有作为,对欠发达区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问题的分析

制约地方性高职院校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具有一定普遍性,且影响较为显著的有四方面。

一是经费投入保障不足。由于地方财力不足,有些地方性高职院校生均拨款长年不能到位,学校硬件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对外交流及教师待遇提高受限。

二是区位条件较差。较多地方性高职院校所在地的交通、信息、公共服务及对外交流条件较差,教师不愿应聘,学生不愿报考,企业不愿合作,招商引资困难,地方政府配套政策乏力,学校“造血”功能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要从学生的专业入手,工匠精神要植根于专业的培养之中,既让学生认识到专业之于高职生的重要作用,又让学生认识到专业学习的优势与挑战。用优势吸引学生,用挑战激励学生。从学生培养方案入手,加强学生专业培养。“应根据高职学生的学情和特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选择适当的方法和途径,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2]”注重学生专业的培养,是培养工匠精神之根。

三是校企合作水平较低。多数地方性高职院校没有成熟过硬的行业背景,缺乏优质的合作企业。引企入校,实现校内基地生产化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成功案例较少[2]5,“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未能真正体现。

四是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校园文化氛围不浓,硬件设备相对落后,不能完全保证学生“学做合一”的需要;“双师多能”型教师不足,真正既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还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教师很少,高水平教师难引进且难留住;存在“以工代学”“放羊式”顶岗实习的情况,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3 战略的选择

从客观上讲,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地方性高职院校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短时间难以解决,唯有通过主观努力补齐短板。从主观上讲,精神懈怠,缺乏敢于竞争的勇气和善于转化的能力是制约学校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具备主观能动性是地方性高职院校坚强地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地方性高职院校需要强化问题意识,立足学校发展现状,“内深改革、外加合作,上争政策、下解难题”;强化竞争意识,着眼职业教育发展大势,学习借鉴国内一流高职院校办学经验,敢与强的争,敢与优的比,通过一系列积极的战略选择,将地域劣势变为比较优势,将发展差距转化为差异发展特色,“无中生有”地创造机会,不断提升办学育人水平。

3.1 服务地方战略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性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地方性高职院校应围绕地方办学,围绕地方拓展社会服务。

(1)根据地方需求提升办学质量

在办学服务面向上,地方性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办学条件,灵活地调整或设置专业;在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标准上,应根据区域企业需要调整或设置课程,根据岗位需要调整或设置教学内容;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应根据生源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坚定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之路,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

第一,力求体现“融合性”。应使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工作文化进课堂。将行业(企业)文化或地方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建立院系文化与产业文化、专业文化与行业文化、课程文化与企业文化、课堂(实验实训)文化与岗位文化相结合的校园文化。

第一,建好地方智库。充分发挥高校知识密集的优势,鼓励教师担任政府或行业企业顾问,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为企业具体项目和产品提供咨询。

第二,提供培训服务。利用与地方政府的紧密关系,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举办党政干部递进班、第一书记培训班、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农技人员培训班、电子商务培训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在企业中建立工学结合的职工教育和培训体系,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大力发展社区教育。

第三,实施“立地式”科研。以区域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为立足点,重点提供技术开发、产品开发、项目策划等服务,创造条件与企业联合建立科研平台。

其次,对于目前绩效管理机构也需要进行必要完善,促使医院绩效管理机制趋于健全、完善,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以及机构,对于医院健康以及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当建立申诉制度,如果出现不公平情况应当有效处理,促使考核更加公正、公平。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当中应当高度重视绩效考核。对于财务部门而言,应当给予绩效管理部门一定数据支持,这样绩效管理就可以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数据做出正确以及科学考核,另外其他部门需要制定出合理年度计划,然后交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审核汇总,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对于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测定冰点温度Tm(ice)和最终均一温度Tht;利用经验公式计算或利用实验相图确定流体盐度;利用温度—盐度—密度相图、经验公式或直接查表求得NaCl-H2O体系的密度;并使用“FLUIDS 1.”软件包(Bakker,2003)中的“BULK”程序校验。等容线的计算通过“ISOC”软件,使用(Bodnar and Vityk,1994)、(Knight and Bodnar,1989)方法计算获得,该方法试用于H2O-NaCl体系,温压试用范围为100~800℃和0~600MPa,只使用盐度和均一温度Tht(℃)即可计算离散压力-温度点,拟合等容线(表3)[15]。

3.2 合作办学战略

高职院校办学是以“专业”为基础的,好专业无疑是学校办学的金字招牌。

(3)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共建创新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广泛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和现代学徒制探索工作;依托龙头企业办专业,建设企业工作室,拓展办学空间;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将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科学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着力推进专业(群)层面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将合作育人开放平台建在专业(群)的基础上。

(2)加强校行(行业)合作。应重视市场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与行业企业共同研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争取与行业协会进行实体化合作,达成实践性指导与协助;积极推进二级院系背靠行业办学,依托行业协会开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人才输出、国际化办学工作。

习近平青年观深刻揭示了“时代”与“青年”间的关联,既强调时代赋予青年的特殊使命,又关注青年在时代中的成长发展,这一切入点恰好与当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全新思路构成了强烈呼应。习近平青年观对于高校推进立德树人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巨大启示。

(1)加强校地合作。应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争取政策性支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重点加强与所在地区的国家级、省(市)级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农业高科技园区等的合作,全方位推进与辖区内的县(市)区的办学合作。

(4)加强校校合作。与中职校进行中高职衔接和联合办学的合作;与普通高中进行技能培训和建立生源基地的合作;与国内一流高职院校开展办学质量提升合作;与本科院校开展自考本科、成人本科招生与“专升本”合作,共同申办高职本科专业。通过校校合作,打通职业教育立交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5)加强国际合作。多形式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引进国外优质教师、教学资源,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现职业教育国际输出。

3.3 人才强校战略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较多地方性高职院校因区域位置没有优势,且经费保障不足,导致师资队伍建设乏力。然而,地方性高职院校要实现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必须花大力气积蓄人才、用好人才,建一流人才队伍。

针对燃气企业来说,其有着一个庞大的运营体系,随着清洁性能源的全面普及和应用,这给燃气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其不仅可以给城市群众生活提供诸多便利,同时还能减少交通运营成本投放,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对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以及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起到了现实性的效果。

(1)培养管理人才

“高职教育兼具高教性和职教性两个属性,是层次上的高教性与类型上的职教性的有机统一”[2]7,这要求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既要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又要具备教育工作者的素养,还要具有产业工作者的视角。一要提高党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四个意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要增强“跨界”的能力。重点加强职业教育理念教育,能“跳出职业教育看职业教育”“跳出教育办教育”,能站在国家和产业发展的高度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谋求学校发展新路径。三要增强管理决策与执行能力。通过教育、培训、考评、轮岗交流等多种方式,提升管理人才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执行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2)培养专业人才

其一,打造一支“双师多能”型专业教师队伍。在教学过程中“练”人才,在技能大赛中“赛”人才,在校企合作中“培”人才,在技术服务中“亮”人才,打造出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训,还能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4]的专业教师队伍。

在传统思想中,国内播音主持人应具备标准且流利的普通话,这是播音工作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很多播音主持带有浓重的口音,如东北腔、港台腔等标志都极为明显,甚至一些小的地方广播电台会选择使用地方语言进行节目录制。除此之外,播报方式也发生了许多改变,曲解了生动、幽默的本意,过多地将播音的内容变得生活化、口语化。

其二,培育一批专业带头人。培育和造就一批能够横跨学校与企业、教育与产业的专业带头人,发挥他们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带头示范作用。

其三,造就数位领军人才。实施“大师”“名师”计划,培养造就能够彰显学校办学实力、引领专业发展、为区域(行业)做出较大贡献的领军人才。

其四,优化一支兼职教师队伍。畅通校地、校行、校企、校校、校外(境外)人才交流、互聘通道,建立一支“适应发展需求,能力素质过硬”的兼职教师队伍。

“好酒也怕巷子深”,身处相对劣势的地方性高职院校更应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在“高教性”“职业性”“区域性”三性结合中寻找特色,持续不断地打造特色与品牌。

3.4 招生与国际化战略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5]的教育,生源多元这一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应积极实施招生与国际化战略。

(1)招生战略。一是要“培养”“培训”兼顾。在非传统生源成为职业教育生源新增长点的大背景下,做好高中后学生岗前培训、企业员工培训、下岗人员培训、农民工转移培训及其他社会培训工作,实现“培养”“培训”两条腿走路。二是多种渠道吸纳生源。通过自主招生、对口单招、注册入学、合作办学等方式广开生源渠道。三是以质量吸引学生。尤其是要抓好专业建设,以好的专业吸引学生,以好的课程、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以优质的就业回馈学生。四是做好全方位的招生宣传工作。

(2)国际化战略。一是师资国际化,引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师资。二是教学资源国际化,引进国际化的课程、教材、标准、资格证等。三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能力的人才,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四是实现对“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的职业教育输出,招收“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的学生。

面对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背景,加强财政监督机制的落实与完善,对财政税收制度作用的发挥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实际而言,当前监督机制受财政税收制度影响,仍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因此加强财政监督机制现状分析尤为关键,以促使我国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等相符于财政法律,提高财政收支资金使用率。

3.5 特色与品牌战略

这样说也许你觉得刺耳,但我还是忍不住劝慰我们这代中年人,是时候主动更新认知、更新观念了。我们想固守的所谓“无私的爱”,其实是囿于旧观念而缺乏边界意识,是对孩子“核心家庭”的粗暴入侵。

(1)打造专业特色

“职业教育跨越了企业与学校,跨越了工作与学习,职业教育不能只是在‘围城’中办学,跨界的职业教育必须有跨界的思考。”[3]地方性高职院校由于“先天性”资源不足,需要立足自身优势,深化多层次、多领域合作,补齐办学的短板。

第一,建地方需要的专业。坚持专业设置对接区域产业,区域需要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背靠地方产业办学,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建适合学生需求的专业。建立招生与就业联动的机制,对校企合作不紧密、学生就业对口率不高、就业质量较差、就业率偏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的专业坚决改造、优化或者撤销。

第三,建有实力有特色的专业。摒弃专业设置“高大全”,重点打造符合学校发展定位,适应社会需求,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结合的专业。全校集中精力打造5~6个专业,持续投入,不断优化,打造一批有实力有特色的专业,努力形成专业链(群)。

(2)形成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最重要的竞争力。尽管各校人才培养模式各有特色,但作为职业教育都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体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满足提升学生职业核心技能和核心素质的需要。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明确。人才培养的规格应是明确的,人才培养的方案和课程设置应是科学的,育人的手段和方法应是科学、有效的,学生毕业后去什么岗位应是明确且具体化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应是明确的。

从2015年5月开始,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经过科学论证将装备制造整机、基础零部件、金属新材料、食品加工、现代畜牧、马铃薯、日用工艺陶瓷、冰雪体育运动、节能环保、养老、旅游和现代中药产业等12大产业作为重点推进产业,其中把发展装备制造整机作为重点放在首位。这表明,齐齐哈尔市还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然而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不应该忽视工业文化对社会和人的促进作用,优秀的工业文化不仅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发展,还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将行业和企业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融入教学内容,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加强实践技能教学,避免“放羊式”的毕业综合实践;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

第三,满足“未来人才”需要。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是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是人才培养的目标终点。地方性高职院校应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的培育,培养出核心岗位不可替代性人才。

(3)培育校园文化特色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软实力”,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场”。

(2)根据地方需求提供特色服务

第四,资源辐射周边。开放学校的图书馆、体育场馆、学术报告厅、演艺中心等设施为市民提供服务;利用自身的相对优势,以对口支援(交流)、职教集团等形式带动区域内中职、技工院校协同发展。

第二,培育校友文化。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工作联系站点、网络,发挥校友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认同作用、互动作用、主动作用;探索利用校友资源办专业,兴产业,创办产业园的路径;开展校友文化活动,讲好学校发展的故事,传递学校发展的“好声音”。

3.6 改革创新战略

要实现以上战略目的,还务必实行改革创新战略,抓好内部治理体系改革,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Function of Student Societ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I Guihuan 93

(1)内部治理体系改革

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中心,以章程为依据,深化内设机构改革、院系二级管理改革,重点实施以绩效改革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6],树立法治理念,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及规范标准,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治学。

(2)办学体制机制改革

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17〕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等文件精神为依据,积极进行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新时代“产教融合”的新形式。如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建立校企合作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大师工作室及各种工作站,构建与行业企业“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产教学训研”合作模式,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

答题的小伙伴可将答案使用邮寄(地址见版权页)或短信等方式发送过来(短信至13717688046)。全部答对或建议被采纳的读者有小编贴心礼品回馈哦。

教学设计三:理解贝多芬之“疯”(贝多芬“疯”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体会贝多芬的情怀;领会以贝多芬为代表的优秀人物的精神价值。

总之,着眼于地方性院校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经费、区域、资源、人才等众多劣势,地方性高职院校应以“务实开放”的心态,“合作共赢”的取向,实施“服务地方、合作办学、人才强校、招生与国际化、特色与品牌、改革创新”六大战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断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

参考文献

[1]檀祝平,杨劲松,胡彩霞.“面向未来”:高职优质校建设的逻辑起点[J].职教论坛,2018(1):11.

在这一点的探讨上,笔者并不认为应放弃传统技法学习,只是在教学时,应更注重创作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为了完成想法而去主动学习技术,这样远比被动的技法训练,要有效而有意义得多。并且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技法,不让他们框定在传统技术的语言、方式和材料的运用上。西方当代陶艺之所以发展迅速,也是因为他们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尊重个体声音,大胆探索实验的结果。

[2]丁金昌,梁耀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3]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97.

[4]丁金昌.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26.

[5]周建松.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指南[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7:32.

[6]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实施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 [EB/OL].(2016-06-24)[2017-12-02].http://zwgk.gd.gov.cn/006940116/201606/t20160624_660311.html.

 
刘武周,秦敏,李波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