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深圳市的城镇空间扩张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2015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达56.1%,1975—2015年间,中国的城镇化率提高了38%。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期偏后阶段,并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城镇人口规模增长依然会保持着较高增速[1-3]。伴随而来将是城镇用地空间的快速扩张,大量耕地和生态用地被侵占,生态环境受到不良影响,土地供需矛盾升级[4]。为此,研究城镇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指导城市规划和城镇空间格局的统筹与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决策依据[5-6]。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城镇用地增长的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时空过程与特征、扩张模式及模拟预测等方面进行了多地域、多尺度的综合性与典型性研究[7],取得了诸多成果,对于促进中国城市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诸多研究成果中,区域多集中在珠江三角洲[8]、长江三角洲[9]等经济快速发展地区,以及北京[10]、上海[11]、南京[12]、合肥[13]、广州[14]等大中城市;多采用多期遥感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结合GIS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城镇用地扩张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这些结果表明: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用地面积扩张迅速,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城市扩张最快,中部相对最慢[15],经济增速快的城市要高于经济欠发达城市;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区位条件、人口增长等是导致城镇用地扩张和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综上,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针对城镇用地扩张的时空演变过程与区域特征的研究较多,对发达地区之间对比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区(县域)进行纵横向对比的研究更是少见。区域内部城镇用地扩张的对比分析,能为城市精明增长与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深圳是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城镇扩张速度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速,2014年底城市建设用地达到市域陆地面积的46%,总的建设用地面积已经接近2020年土规建设用地指标,土地空间日趋饱和,面临用地窘境。在规划上,深圳也总是先于全国其他城市遭遇发展的新矛盾、新问题。因此深入了解深圳城镇用地扩张状况,有利于探寻其城市空间扩张的内在规律性,采取科学理性的扩张方式,在城市成长中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城市规划创新实践和探索,推动城市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以深圳为研究单元,对其内部10个行政区进行对比分析。依据2000年、2005年和2015年3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城镇用地扩张强度、扩张动态度、扩张程度、城市空间重心等分析方法,分析了2000—2015年深圳市城镇用地扩张的时空演化特征与内部分异规律,为实现地区经济、生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与潜力提供决策支持。

一 研究区概况

深圳市是南部海滨城市,是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地貌多为低山丘陵地,间以平缓台地,地势西北低,东南高,西部为滨海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目前深圳市下辖8个行政区和2个功能新区。2015年总面积达1 997.30 km2,年末常住人口1 137.87万人,建设用地面积占比46%,基本生态控制区面积约占45%[15]

As mentioned in thermionic emission theory, the saturation current is provided by[17]:

二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原始数据源为中国科学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提供的2000年、2005年、2015年共3期LandsatTM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为30m×30m。对其进行辐射纠正、几何校正、图像配准和人工解译等处理后得到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类型按一级分类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 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其它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6大类,从中提取出研究区 2000年、2005年、2015年3期的城镇用地范围数据。

(二)城镇用地扩张研究方法

城镇用地扩张信息是指在确定的时间段内,城镇用地发生变化的位置、分布、范围、面积、类型等信息,对城镇用地扩展的研究,主要指在研究时段的起止之间探究城镇用地在数量及空间结构上的特点和变化,从而总结出相关规律,以便利用规律更好的为我们生活服务[16]。深圳市至2001年开辟土地交易市场以来,建设用地大规模扩张,农业用地资源锐减,特别是2003—2009年“城市化转地”阶段,经历房地产开发热潮后,其城镇空间扩张特征在北京、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中具有明显代表性和差异性,基于这些对比城市的数据,经过文献阅读和对城镇用地扩展指标总结筛选之后,选用能较为全面概括城镇空间扩张特征的指标方法来进行分析(表1)。

 

表1 研究方法

  

选用指标计算公式指标意义参数说明年均空间扩张速率V=Ub-UaT用来衡量城市空间的扩张速度V为年均扩张速率;Ua是研究初期城镇用地面积,Ub为研究末期的城镇用地面积;T为时间间隔[17]城市扩张动态度K=Ub-UaUa×1Ua×100%准确描述研究时段内区域城镇用地数量的动态变化状况。K为研究期内城镇用地扩张动态度;Ua和Ub分别为研究阶段始末年的城镇用地面积;T为时间跨度,单位为年[18-19]城市扩张强度指数UII=(Ub-Ua)×100TLA×T指示城镇用地不同时期的扩张状况相对于研究的强弱程度[18]UII为城市扩张强度;Ua是研究初期城镇用地面积;Ub为末期的城镇用地面积,TLA为研究区总面积,T为时间间隔[20]扩张程度指数UIP=AAtotal用来衡量城市的扩张程度ULP为扩张程度,表示某一年城镇用地占所在区域总面积的比例;A表示城镇用地面积;Atotal表示某一区域面积[21-22]紧凑度指数BCI=2πA/P表示城镇扩展过程中城市空间形态的紧凑程度的变化[23]BCI为城市外部形态的紧凑度,A为城镇用地面积,P为城镇区外围轮廓的周长;指数越大,越具有紧凑型,反之,亦然重心转移指数Xt=∑ni=1(Cti×Xi)/∑ni=1CtiYt=∑ni=1(Cti×Yi)/∑ni=1Cti{D=X2-X1+(Y2-Y1)描述城镇用地几何重心的变化和转移距离,也决定着城市规划重点的转移Xt、Yt分别为t时相城镇用地重心坐标;Xi、Yi为第i块图斑几何中心的横纵坐标;Cti为第i个图斑面积,n为图斑总数;D为城镇用地重心转移距离,X2、Y2表示迁移后的重心坐标;X1、Y1表示迁移前重心坐标[23]

三 结果与分析

(一)城镇用地数量扩张特征

1.扩张速率

[3]王晓峰,傅伯杰,苏常红,等.西安市城乡建设用地时空扩展及驱动因素[J].生态学报,2015,35(21):7139-7149.

 

表2 20002015年深圳市城镇用地扩张指数

  

区域时间段扩张面积/km2扩张速度/(km2·a-1)扩张强度扩张动态度/%扩张程度/%福田区2000—20050.070.010.020.022.902005—20150.250.020.030.042.92罗湖区2000—20050.480.100.120.371.322005—20150.950.090.120.361.37南山区2000—20059.921.981.072.873.972005—20152.380.240.130.304.08盐田区2000—20052.650.530.715.540.612005—20150.180.020.020.150.62宝安区2000—200552.2910.462.6310.237.742005—201539.083.910.982.539.70龙岗区2000—200535.507.101.835.098.772005—201517.211.720.440.989.63龙华区2000—200521.584.322.466.404.462005—201527.372.741.563.085.83坪山区2000—200514.342.871.7211.212.002005—201515.661.570.943.922.78光明新区2000—200527.715.543.5650.371.942005—201529.692.971.917.673.43大鹏新区2000—20054.730.950.3233.600.382005—20150.970.100.031.290.43全市2000—2005169.2733.851.706.6234.092005—2015133.7413.370.671.9640.782000—2015303.0120.201.013.9540.78

2.扩张强度指数

综上所述,通过扩张速率、强度、程度及动态度相关指数分析,结果显示4个定量指标之间起着优势互补,相互验证的作用,能很好表征区域内部之间的差异变化;随着时间推移,深圳市城镇用地扩张的集聚特征由特区城市向后发展地区逐年增强,但仍将表现出差异性。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分布的特征,区域联动增强,需注重协调发展。另外由于其用地类型特殊性,生态用地(林地)占比接近45%,对城镇用地的扩张贡献率高,发展中应注重生态保护;需改变城市扩张的模式,摒弃占用城镇用地周边土地继续扩张蔓延,保障增量用地的需求,进一步释放存量;加强节约集约用地,推进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建设用地清退工作,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和质量提升。

  

图1 2000—2015年城镇用地扩展指数

另外,从扩张程度上,将深圳市与其他同类城市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图2):可知深圳市自成立以来至2015年,建设用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整体上呈现加速扩张趋势。尤其是2000—2008年,建设用地增速高达年均35.7 km2。与国内外其他城市比较可知深圳市在这些城市中是扩张程度最高的,远高于国内的广州、上海和北京,而像香港、新加坡这样一些经过100多年的城市化发展的城市,其土地扩张程度都不超过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且与香港及国外发达地区和城市相比则表现出明显的粗放特征。深圳剩余可建设用地规模150 km2左右。以现有年均增长规模,如果持续粗放式扩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

  

图2 2000—2008年建设用地扩张程度

3.扩张动态度

小学生年龄小,对游戏具有天生的喜爱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刺激学生对色彩的感知。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连一连”的游戏,将相同的玩具用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进行辨识,之后将他们联系到一起。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美术色彩教学中,还能够刺激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使学生从游戏中感受到色彩感知的乐趣。

扩张动态度即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能准确描述研究时段内各区的城镇用地数量动态变化的状况, 根据王丽萍等[25]研究成果,变其划分标准:高速扩张型(20%>);快速扩张型(10%~20%);中速扩张型(5%~10%);缓慢扩张型(<5%)。从表2可以看出:全市2000—2015年动态度为3.95%,为缓慢扩张型。分区表现上,2000—2005年光明新区和大鹏新区为高速扩张型,扩张动态度分别为50.37%、33.60%,后一时间段动态度迅速下降,分别降为7.67%、1.29%,城镇用地数量减少。宝安、坪山前后期变化由快速降为中速,其他地区时段变化上与扩张速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动态度都有所降低,变为中缓慢扩张类型。主要由于经济增速放缓,人口增加,土地供应减少等变化引起。

根据文献[24]中的UII划分标准,将其划分为:高速扩张型(>1.90);快速扩张型(1.01~1.90);中速扩张型(0.50~1.01);低速扩张型(<0.50)。由表1可以看出:2000—2015年全市按扩张强度指数表现为快速扩张类型,且前后时间段强度差异较大,前期快速扩张强度指数1.70远高于后期中速扩张指数0.67,扩张强度相差2倍有余,说明了2003—2009年由于招商引资、地方优惠政策、二三产业发展、房地产投资等因素,增加了大量土地供应,城镇用地扩张强度快而强;而随着后期基础设施的完善,用地空间缩减,土地供需矛盾的升级,城镇用地供应减少,速度放缓。用地方式向存量释放,精明增长转变,扩张强度较前段时间变弱。从分区来看,各区扩张强度存在明显差距:经济发展较早的地区前后时间段扩张强度差距较小,变化也小,表现为低速扩张型,如福田区、罗湖区、盐田区。而南山区则前段时间为快速扩张类型,后期降为低速扩张型。宝安、龙华、光明新区前一时间段为高速扩张型,扩张强度指数分别为2.63、2.46、3.56,后期由于强度变弱,宝安转为中速扩张,龙华转为快速扩张,光明新区扩张类型未变;龙岗、坪山两区前一时间段为快速扩张,强度指数分别为1.83、1.72,发展较快,后期强度变弱;而大鹏新区,则由于地形地貌、经济水平及生态控制线等制约因素,扩张强度一直较弱,处于低速扩张型,开发强度较低。综上所述,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政策、交通、地形地貌等对扩张强度影响明显,经济水平高、交通条件好、政策优惠条件好、地形平坦区城镇用地扩张强度快且强;反之,亦然。

(二)城镇用地空间扩张特征

[14]秦鹏,董玉祥,李裕梨.广州市城镇用地扩展及预测分析[J].资源科学,2012,34(10):1881-1890.

1.城镇用地重心迁移特征

2000—2015年,在政策及填海造地工程的共同影响下,全市城镇用地重心沿海岸线和中部发展轴向西北方向迁移,“三轴两带”影响明显。分区上,城镇用地的迁移方向和距离差异明显(表3):福田、罗湖、盐田、龙华重心偏移方向东北方,其中前3区沿海岸线和发展带迁移,龙华沿轴向观澜街道发展。迁移距离最大的是罗湖区,重心迁移5 008 m,另外3区差别不大;南山、龙岗、坪山重心向西南迁移,迁移距离分别为1 309 m、6 378 m、1 640 m,其中南山沿海岸线有所扩张,龙岗、坪山分别沿龙岗中心、坪山新城中心迁移,且龙岗迁移距离大。 宝安区重心明显向西北迁移,迁移距离为8 254 m,为各区最大迁移距离,主要向松岗,沙井街道发展,与广州,深圳的联动性增强。光明新区的迁移方向为正东方,向新区空闲空间迁移,迁移距离为2 181 m。综上,可以得出,2000—2015年,城镇用地重心迁移出现了多核心迁移现象,主要迁移方向为东北、西南、西北、正东方,符合城市规划发展“三轴两带”方向,迁移距离各区程度不一。区域间的指向性及驱动因素明显,宝安、光明新区、龙华、龙岗重心迁移表现突出,主要沿主要交通线路和地势平坦处扩张。而发展历史早的南山、福田、罗湖则由于空间格局较为成熟,城镇用地发展供应少,重心迁移带来的扩张不明显;盐田区、大鹏新区由于地形地貌和交通的影响,重心迁移带来的面积扩张亦不明显,未来发展中,应注重后发展地区差异性,制定相应细则,协调发展。

 

表3 20002015年各区重心迁移方向及距离

  

行政区迁移方向迁移距离/m行政区迁移方向迁移距离/m福田区东北方2570龙岗区西南方6378罗湖区东北方5008龙华区东北方1801南山区西南方1309坪山区西南方1640盐田区东北方1504光明新区正东方2181宝安区西北方8254大鹏新区西南方7737

2.城镇用地方位扩张特征

根据空间扩张的划分(图3),深圳市城镇用地方位扩张特征有以下表现:首先整体上以点为例的扩张主要在城市副中心周围有所增长,如明新城中心、龙华中心、龙岗中心及坪山新城中心。其次在线方位扩张上,集中于“三轴”北段,即以中山—汕头西东方向带为界,向北沿轴发展扩张面积明显;最后在以面为例的方位扩张上,主要集中在西部滨海分区与中部分区,东部分区次之,东部滨海分布不明显。分区对比上,扩张面积大且明显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宝安区、光明新区、龙华、龙岗及坪山区。综上可以发现,深圳市城市用地扩张方位受区域发展历史、交通、地形地貌影响较大。但集中沿海滨线扩张,旨在挖掘海洋城市的特质与优势,与港澳共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图3 2000—2015年各区城镇用地重心迁移及扩张方向

(三)城镇用地空间形态紧凑度变化特征

城市土地紧凑程度可以客观反映其空间形态的变化特征。指数越大,城市空间形态越紧密,反之,则城市空间形态越松散无序。而圆被认为是最紧凑的形状,圆的紧凑度为1,其他形状的紧凑度小于1,地物的离散程度越大[23]。梳理深圳城镇用地紧凑度发现:1973年,深圳市城镇用地面积20 km2左右,城市扩张状态呈现出自然缓慢扩张状态,这一时期的城市空间形态相对紧凑,紧凑度为0.46。进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在政策引导下,城市扩张速度加快,这个时期城市扩张以占用城镇边缘土地为主,导致深圳市紧凑程度急剧下降。20世纪90年代,城市的紧凑性呈现不同的趋势。由于城市地形与地貌复杂,河流,山丘,山地等地形的影响逐渐增强,紧凑度依然处于下降趋势[24-27]。但由于这一时期城市扩张进入减速期,所以紧凑度的下降趋势也有所放缓。进入“十五”时期后,紧凑度在2004年出现明显转折点,2004年以前,深圳紧凑度急剧下降。2004年以后,城市空间格局趋于成熟,生态空间、政策规划等约束管制作用强,扩张空间受限,城市扩张逐渐摒弃了之前大量占用城镇土地边缘的形式,采用边缘相对分散的、大量的小片面积土地,通过低效用地的再开发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虽然城市扩张率仍然很高,但这种扩张可以有效防范城市空间形式的紧凑性进一步降低,防止土地离散破碎。因此,2004年以后,深圳紧凑度趋于平稳。截至2015年,深圳紧凑度降为0.17。分区上对比上,2000—2015年,内部区域之间的紧凑度变化分异也明显,但整体都处于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明显。福田、罗湖、南山、盐田由于发展历史早,城镇用地面积高且空间结构较为成熟,紧凑度高,其中福田、罗湖2015年紧凑度仍为0.35;其他地区紧凑度低于0.2,区域之间差距不大,发展历史与特区相比也都较短,地物离散程度较高。所以用地结构与布局有待调整和优化,提升紧凑度,实现有质量效益的精明增长(表4)。

 

表4 20002015年深圳各区紧凑度变化

  

区域2000年2005年2015年福田区0.540.500.35罗湖区0.420.370.35南山区0.290.220.21盐田区0.370.260.27宝安区0.150.100.14龙岗区0.110.090.08龙华区0.170.120.19坪山区0.190.160.08光明新区0.230.120.13大鹏新区0.320.140.15全市 0.280.210.17

四 结论与讨论

2000—2015年深圳市城镇用地面积一直保持着高速扩张态势,区域之间扩张速度、扩张强度、动态度、紧凑度也存在明显分异规律,不同时期存在不同情况。2000—2005年扩张明显,主要与国家政策、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化进程较快有关。2005—2015年间各项指标大致表现为逐年减少,与该地区自身适于作为城镇用地的面积有限有关。从城镇用地扩张数量特征来看,所选指标之间能够优势互补,相互检验,很好的表征了区域内部的异同性,使得定量分析具有可行性;同时,深圳市城镇用地扩张面积与速度,程度,强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动态度则存在一定耦合关系。 面对其城镇用地扩张相对粗放、松散,紧凑度需着重提升等问题;需采取空间布局和扩张模式需优化调整,实现有质量效益的精明增长。

1.2.1 制作碱基模型 为了体现AUCG 4种碱基的不同,在制作过程中特意设计4种碱基具有不同的形状,但是要确保碱基A模型与碱基U模型嵌入吻合,碱基G模型与碱基C模型嵌入吻合。同时,碱基A与碱基G的模型长度要相等,碱基U与碱基C的模型长度要相等,且短于碱基A与碱基G。打印出4种碱基并粘贴在软磁贴上,用剪刀准确地按轮廓裁剪好。

在空间扩张特征上:首先,全市城镇用地的重心沿海岸线及西北向迁移明显,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带动明显,港-深-莞-惠空间联系增强。其次,内部各区在研究时段内迁移距离和迁移量也都较为明显,扩张方位从单中心扩展逐渐转变为多中心共同发展,区域联动性增强,这主要得益于在政策、投资、产业、人员流动等方面的优势,这也正体现出城市中心的辐射引导作用。有利于重构深圳城市空间布局和区域城市均衡扩展,实现更大范围的区域融合一体化,实现港澳深联动发展,共建世界级都会。再次,交通干线交汇处扩张也较为显著,则缘于这些地区城市化进程相对较快。而地形地貌受限地区扩张则相对缓慢,变化不明显。特区范围内由于发展历史较早,空间结构较稳定,城镇用地趋于饱和地区扩张明显低于后发展地区。最后,在方位上主要向西北、东北、西南方位扩张,原因是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影响较大,“三轴两带”发展方向明确,东部滨海分区则由于地形、交通、生态控制等因素制约,扩张有限,变化不大。

两个时间段时空差异表明:区域城镇用地扩张动力和制约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城镇用地扩张是多种因素的联动作用结果。探讨了其扩张特征,对其驱动力因素间的关联分析还不够,后来研究有必要构建相关指标模型对其驱动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相邻城市之间协同发展趋势,进而构建大都市圈,把城市群作为空间扩展研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内容。

混合式教学是传统的教学与信息化学习科学的适度整合,是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环境与教学目标等要素的混合。近几年发展迅猛,应用广泛[1]。初中物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不能盲目,要依据教学思想、新教材特点、学生个人发展,注重实验探究[3]。

[1]Northam R M.Urban geography[M].New York:J WileySons,1975.

参考文献

[2]Weber C,Puissant A.Urbanization pressure and modeling of urban growth: Example of the Tunis Metropolitan Area[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03,86(3):341-352.

根据表1的相关公式得到深圳市城镇用地扩张相关指数(表2)与直观对比图(图1)。按陈龙乾等研究[24]将年均扩张速度划分为:高速扩张(>10 km2·a-1);快速扩张(6~10 km2·a-1);中速扩张(2~6 km2·a-1);低速扩张(<2 km2·a-1)。从表2和图1可以看到:2000—2015年全市城镇用地年均扩张速率达20.20 km2·a-1,属于高速扩张类型,其中2000—2005年城镇用地年均扩张速率33.85 km2·a-1,态势明显;2005—2015年城镇用地扩张速度较上一时段有所减缓,扩张速率降为13.37 km2·a-1。2000—2015年内全市城镇用地面积由511.37 km2 增至814.38 km2,增加了303.01 km2。扩张程度达40.78%,是深圳市主要用地类型,主导着城市用地的变化和趋势。从各区来看,城镇用地的扩张面积、速率、程度等时空变化不尽相同,分异明显。首先面积变化方面:南山、罗湖、龙岗区前一时间段扩张明显大于后一时间段扩张,其中盐田、大鹏时间对比上变化不大;福田、罗湖、龙华、坪山、光明新区则呈现出后一时间段扩张大于前段时间扩张,两期扩张面积对比差距较小。其次扩张速度方面:2000—2005年宝安区属于高速扩张类型,龙岗为快速扩张类型,中速扩张则有龙华、坪山、光明新区,剩余的其他区为低速扩张类型。到2005—2015年,宝安区、龙岗区扩张速度明显放缓,年均扩张速率分别从10.46 km2降为3.91 km2、7.10 km2至1.72 km2,变为中速扩张和低速扩张类型;龙华、坪山、光明新区速度也有所放缓,其中龙华、光明新区依然保持中速扩张状态,坪山则降为低速扩张类型。最后在扩张程度方面:后一时间段较前段都有所增加,但程度变化较小,其中宝安、龙华、龙岗程度较高。对全市与各区变化特征分析后发现:2000—2005年,深圳市正处于“十五”期间,深圳通过制定和修订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建厂,引发了建设用地面积急剧增加,二、三 产业增长速度和区域GDP也得到很大提升,城市扩张速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福田、南山城镇用地空间日趋饱和,其他区则出现了用地无序、结构失衡、持续粗放式扩张,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导致增量供应日益稀缺,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2006年深圳新一轮的土地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颁布,政策规划的作用明显,使得扩张速度放缓。再加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受损,扩张速度再次放缓,所以2005—2015年扩张慢于前期。综上所述表明了区域城镇用地的面积、扩张速率、扩张程度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扩张速率高的地区,扩张面积与程度也相应较高。除此之外,城镇用地的扩张变化也与国家政策、地区发展规划、经济、人口等因素密切相关,存在一定耦合关系。特别是2000年以来,为适应特区日益加快的开发建设步伐,理顺管理体制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深圳市进行了原特区范围内农村的整体城市化、2005年后招拍挂法制化,使得土地交易市场更为活跃。同时,规划在城市土地利用中也发挥指导性作用,提出了具有长远意义的城市空间格局,并对全市各类土地进行了统筹规划和宏观布局;在城市规划的深度上,体现了“内细外粗”,即特区内的规划要细一些,特区外侧重开发方向、目标、宏观规划指标等控制性原则,建设用地得到全方位扩张。

吴耕连忙摇头:“我不会下围棋啊,倒是会下一点双陆,在村里,我们没事就用树枝横竖三道画个棋盘,捡石头籽下双陆。”

[4]张利,雷军,李雪梅,等.1997—2007年中国城市用地扩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5):607-614.

[5]林目轩,师迎春,陈秧分,等.长沙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J].地理研究,2007,26(2): 265-274.

[6]李琴琴.基于国产卫星的浙江省环杭州湾地区城镇用地扩展宏观监测[D].杭州: 浙江大学,2012.

[7]王婧,方创琳.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1):1440-1448.

大学士是明代的核心官职。学界对此官职的研究众多,然而对明代大学士的排名规则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清代大学士的排名则有一定研究[1]。它受到军机大臣的挑战,作用大大不如前代;而且,清代官场的民族因素突出,排名规则具有特殊性。相对而言,明代的大学士更重要,排名规律更具普遍性。

[9]李加林,许继琴,李伟芳,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用地增长的时空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7,62(4):437-447.

你如果还想找我的事,就没你的好日子过了。说好听的,你和三妮是自由恋爱,说难听的,你是拐骗妇女,村里有民兵连,随时可以把你送到上面去。三妮在咱村呆不住,杨瞎子不想放手,三妮的婆家也不想放手,老鳜鱼啊老鳜鱼,你狗日的咋就缺心眼,屙了这么一木锨呢?放着阳光道你不走,偏走狗日的独木桥,三妮家的背景是好惹的吗?俗话说得好,冤家宜解不宜结。我也不想给你结怨,从此后,我和三妮也不会再有来往。不过呢,你带着三妮,藏藏躲躲也不是法,这哪是过日子,你俩要真好,你就领他远走高飞吧。闯关东吧,既能躲杨瞎子,又能躲三妮婆家的人。

[10]牟凤云,张增祥,迟耀斌.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北京市1973—2005年间城镇用地的动态监测与驱动力分析[J].遥感学报,2007,11(2):257-268.

[11]史利江,王圣云,姚晓军,等.1994—2006 年上海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12):1468-1479.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在我国由于管理会计引进的时间较短,且一开始是照搬国外的理论,我国自己的管理会计理论仍处于发展阶段,在许多方面都没有的到研究和论证。没有合理的管理会计理论,不能将管理会计的理念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起来。在很多时候只是单独的讨论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却忽略了管理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方法,使管理会计与企业出现脱节,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12]李飞雪,李满春,刘永学.建国以来南京城市扩展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4):524-535.

[13]沈非,袁甲,黄薇薇,等.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合肥市城市扩展时空特征及驱动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24(2):202-211.

[8]胡伟平,何建邦.GIS 支持下珠江三角洲城镇建筑覆盖变化遥感监测分析[J].遥感学报,2003,7(3):201-206.

结合深圳市2006—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以城镇用地重心迁移和扩张方位为例,采用点、线、面三种方式表征其空间扩张特征(图2):按点扩张上,将城镇用地分为城市主中心和城市副中心;按线扩张分为“三轴两带”,“三轴”均为南北方向轴,分别为南山—广州、福田—东莞、罗湖—惠州三线,“两带”为西东方向带,其中“一带”为中山—汕头带,串联龙华、龙岗城市副中心点,另外“一带”为珠海—大鹏新区方向带,串联南山、福田、罗湖、盐田城市中心点;以面为方位的扩张则分成四区,即西部滨海地区、中部分区、东部地区、东部滨海分区。城镇建设用地拓展在空间上表现为依托原有村镇和交通干线的无序蔓延特征。但也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如:使得原有成片的自然生态系统逐渐被蚕食、侵占,一些重要的生态廊道被割断,生态用地呈破碎化格局,生态体系的完整性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等。

[15]谈明洪,李秀彬,吕昌河.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大中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对耕地的占用[J].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2004,34(12):1157-1165.

[16]雷菁.江西省城市用地扩张及驱动力分析[D].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2007.

观察组产后母乳喂养率为85.11%、产后母乳充足为89.36%,较对照组65.96%、70.21%高(Z分别为5.121、5.364,P<0.05),见表2。

[17]雷慧敏,叶长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差异[J].水土保持研究,2015,22 (2):158-164.

[18]李欣,叶长盛.基于GWR模型的鄱阳湖地区城镇用地空间扩张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6,(8):101-109.

[19]Hassan M M,Nazem M N I.Examination of Land Use /land Cover Changes,Urban Growth Dynamics,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 Chittagong City,Bangladesh[J].Environment,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2016,18(3):697-716.

[20]李平星,樊杰.城市扩张情景模拟及对城市形态与体系的影响-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例[J].地理研究,2014,33(3):509-519.

除李约瑟之外,很多中外学者也分别从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与宗教传统等角度,对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作了深入探讨。

三是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影响着传统文化的发展。融合传统文化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传承传统文化的发展优势,传承中华民族教育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影响。意识到教育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人本主动性,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通过动态实践有目的、有意识的开展文化宣传活动,把现有文化传承给下一代,弘扬中华民族美德继而造福人类文明发展。

九江市位于江西北部,位于东经113°56′~116°54′、北纬 28°41′~30°05′之间,东西长270 km,南北宽140 km,总面积18 823km2,多年平均降水1 520.6 mm。境内共有山塘38 160座,总库容有40 922.37万m3。其中,湖口县的山塘数量最多,为9 179座,总库容5 519.75万m3,详见表1。九江市山塘总的供水量4.61亿m3,其中都昌县的山塘供水量达最大,为0.89亿m3,其次是湖口县的0.62亿m3。

[21]Mahesh K J,Garg P K,Khare D.Monitoring and modelling of urban sprawl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techniqu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 information,2008,10(1):26-43.

[22]Qianwen Zhang,Shiliang Su.Determinants of urban expansion and their relative importanc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30 major metropolitans in China[J].Habitat International,2016,58,89-107.

按照托架加固施工图的要求,结合实际尺寸,制作新托架。所有钢材按规定提供材质单及合格证,角钢之间双面焊接确保焊接牢固。

[23]施利锋,张增祥,刘芳,等.1973年—2013年经济特区城市空间扩展遥感监测[J].遥感学报,2015,19(6):1030-1039.

[24]陈龙乾,郭达志,胡召玲.城市扩展空间分异的多时相遥感研究[J].煤炭学报,2004,29(6):307-212.

[25]刘盛和,吴传钧,沈洪泉,等.基于的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模式[J].地理学报,2000,55(4):407-416.

[26]王丽萍,周寅康,薛俊菲.江苏省城市用地扩张及驱动机制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5,19(6):26-29.

[27]肖长江,欧名豪,李鑫.基于生态-经济比较优势视角的建设用地空间优化配置研究——以扬州市为例[J].生态学报,2015,35(3):696-708.

 
张金亭,李国珍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