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49

luanqiqing
首页 > 论文问答 >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pdf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修普诺斯0907

已采纳
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道、佛三教的发展,可以分三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阶段,唐宋是一个阶段,元明清是一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所以说,三教合一的趋势在南北朝已经出现。隋朝时,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唐朝时,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初起隋朝,强调以儒学为主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其背景是: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思想得冲击正统地位受影响。影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佛道思想得进一步传播,儒学的正统地位受挑战。拓展资料:三教合一是指儒教、释教、道教三个教派的融合,其中有儒家立场的三教融合、道家立场的三教融合和佛教立场的三教融合三种类型。对于此种现象,学者多以三教合一统而论之。然而,从三教并立到三教合一,则有一个过程。元明间"三教合一"一词的出现可以说是三教间关系已经具有内质的演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教合一
95 评论

八旗子弟搓天下

曾经撰写有关佛教研究的文章与著作等多(篇)本,主编过多本学术著作。其中与人合著或专著十余部,百万余字;撰有《中国佛教人物论》、《东来西去——中国古代佛教史论》和《佛寺采风》等。发表论文600篇,470余万字;学术综述100余篇,120余万字;译文5篇,近5万字;书评40余篇,12余万字;专访4篇,3万字;辞典9本,46万字;其它28种,5000万字,总计:5000万字以上。 《佛寺采风——中国佛寺漫谈》(台北: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中外佛教人物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东来西去——中外古代佛教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等;整理出版有《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86卷,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稀见民国佛教文献汇编(报纸)》(13册)。 1·《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0·1万,载《人民日报》,1991年10月26日。  2·《佛学研究》1993年刊,42万字。本人担任主编,   3·《佛学研究》1994年刊,46万字,本人任副主编, 12·《近现代著名佛教学者论文集》,本人主编。收入《汤用彤集》、《陈垣集》、《吕征集》、《圆瑛集》、《印光集》、《章太炎、扬度集》、《梁启超集》、《巨赞集》、《扬仁山集》、《印顺集》、《周叔迦集》、《胡适集》。总字数300万字。  4·《少林寺论文集》,46万字,本人任副主编,  5·《中华佛典集成》,1600万字,共16册,本人与李富华、宋立道、三人合编。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  6·《中国佛教文化丛书》,共8本(《活佛从圆寂到转生》、《佛像鉴赏》、《帝王与佛教》、《墨海禅踪》、《悟入丹青》、《文苑佛光》、《中国哲僧》、《佛经故事》),160万字,副主编。  7·《闻思》第1期,23万字,1997年华文出版社出版,本人任副主编。

231 评论

momohana0217

这话说的,是中国话吗。叫中国人不懂

225 评论

苹果香蕉最爱

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所以说,三教合一的趋势在南北朝已经出现。隋朝时,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唐朝时,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这三教,同一平台,同一起点,同一本源。但目的不同,所以运用不同,过程体现有所不同,越往下越不同,越往上越相同,最好的都差不多,最差的都千奇百怪。释者出世也,道者游世也,儒者入世也,禅者出世也,武医者入世也,然目的有所不同,而本质始终如一,无非人之圆觉,天之虚中,地之诚一,终不离究极之变化也。然大乘中观之不生不灭与道家还虚中黄直透反太易无尽本源何异?小乘者,舍灭也,达上一层,舍灭下一层。大乘者,中也,达上一层不舍下一层,乃至极限,命完焚身时,超脱万千无所谓命也。道者,合留也,达上一层不舍下一层,乃至极限,各取之一瓢与此合也,竖极恒长合留也。出世无所谓后天粗命,仅需证悟圆觉之极,一切之心极也,阳极则命自了,曰不生不灭。游世需残命,圆觉,虚中各取一瓢,合于一切之体现,不离竖更长,一切之中和也,号曰住世。然最终之极限直至两者何有毫厘之差。扩展资料:三教合一是指儒教、释教、道教三个教派的融合,其中有儒家立场的三教融合、道家立场的三教融合和佛教立场的三教融合三种类型。对于此种现象,学者多以三教合一统而论之。然而,从三教并立到三教合一,则有一个过程。元明间“三教合一”一词的出现可以说是三教间关系已经具有内质的演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三教合一

346 评论

TINA敏敏敏

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趋向,儒、佛、道三家互相吸取有关的思想理论,逐渐融合。元明间“三教合一”一词的出现可以说是三教间关系已经具有内质的演变。魏晋南北朝梁武帝是一个阶段,唐宋是一个阶段,元明清是一个阶段。最初的阶段里,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当然相互间都有影响,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并论,则是偏重于它们社会功能的互补。中间的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逐步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树一帜。只有最后的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其中,第二阶段是在继续第一阶段三教功能互补的基础上更添新内容,第三阶段亦是在前二个阶段的底子上再演化出来“三教合一”的新成份,这也反映了三教合流的趋势越来越大。拓展资料:山西恒山悬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它修建在悬崖峭壁间,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恒山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悬空寺作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庙宇宏敞,建筑巍峨,古朴壮观,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 是中国古代建筑精华的体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教合一

271 评论

相关问答

  •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pdf

    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趋向,儒、佛、道三家互相吸取有关的思想理论,逐渐融合。元明间“三教合一”一词的出现可以说是三教间关系已经具有内质的演变。魏晋南北朝梁武

    wangjue0512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

    我也在找

    可可奈美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历代佛教经典文献集成佛说佛名经

    (大般若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楞伽经)是般若多罗和他的大弟子菩提多罗的作品

    骑猪去看海AA 8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历代佛教经典文献集成

    楞严经,圆觉经,四十二章经,无量寿经,不管哪部经,看懂一部,你就了不起了

    我叫马三顺 8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藏外佛教文献pdf

    敦煌学是指以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学理论为主,兼及敦煌史地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发掘、整理和保护中国敦煌地区文物、文献的综合性学科。与徽州学和藏学

    五月的史努比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