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湖南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和基因,习近平曾指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1],有效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促进文明多样性发展、丰富民族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湖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全省人口的十分之一[2],在全省目前拥有的32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3],绝大多数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做好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意义重大。侗族是湖南省第三大少数民族,湖南侗族人口占全国侗族人口近三分之一,其中又以怀化市最为集中,侗族芦笙、侗戏、侗族织锦等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乡”,该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作为全国五大侗族自治县之一,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集中。通过对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调研和总结,以期为湖南乃至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提供借鉴和思考。

新晃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

侗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块瑰宝,侗语、侗戏、侗歌、宗教信仰、传统习俗是湖南省侗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被称为“楚尾黔首夜郎根”的新晃是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但由于新晃侗族长期被当地汉族视做“苗蛮”,特别是民国时期的两次民族歧视摧残,新晃侗文化险些失传。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新晃在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下成立侗族自治县,新晃侗文化才得以延续。如今,新晃80.13%的人口为侗族,传承了侗语、侗歌、傩戏、民俗节日和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同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和轨迹各有特色,但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对自己或前人教育经验的整合。教育专业书籍讲述教育理论、教学法和课程论等专业理论,却很少教授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正如舍恩[14]所言:“每一个问题情境都是独特的,专业实践者往往更依赖自己的使用理论。”教师在遇到问题时,不会马上想到用所学教育理论来解决问题,他们通常会习惯性地依赖已有经验,这种真实知识表现为自己的经验总结、对前人的有益借鉴和教学机智等,正是依靠对这些实践性知识的运用、整合和反思,教师们逐渐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教学方法,实现了自己的专业发展。

(一)侗语

侗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新晃侗语属侗语北部方言,由于地处山区相对闭塞,受外界影响较小,新晃侗语保存相对完整,其中又以中寨、米贝、贡溪等地区相对集中。解放初期,侗语曾是新晃地区的主要交流语言,但由于没有独立的文字系统,传承依靠口口相传,调查发现,到目前只剩部分中老年人能够熟练掌握,侗语在青年中的使用人数骤减。

(二)侗歌

侗歌是侗族人民记录生活劳作的一种艺术形式,依据内容分为情歌、酒歌、嫁歌、盘歌、苦情歌、历史传说叙事歌、习俗歌、儿歌、祀典歌、劝世歌、丧堂歌等11个类别[4]。其中又以酒歌最具代表性,新晃侗族喜好饮酒,在接人待客、婚庆嫁娶时常以酒歌助兴,侗族酒歌又可分为婚礼酒歌、三朝酒歌、祝寿酒歌等。近年来,在民族文化交融的影响下,新晃侗歌逐渐出现夹杂汉语的侗歌和纯汉语侗歌,表演环境和形式也出现不同变化。

建国初期,新晃地区绝大多数侗族居民不会汉语,侗语是当地主要交流语言。但随着地区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侗语在当地的使用范围逐年缩减。调研发现,在90份有效调查问卷当中,能够使用侗语交流的只有19人,占21.1%,无法使用侗语交流的有71人,占78.9%,熟练掌握侗语的人数急剧减少(表1)。此外,侗语的蜕化程度在新晃不同地域之间存在差别,中寨、米贝、贡溪等地区掌握侗语的人数较多,凉伞镇、凳寨乡尚有部分青年人可以听懂部分侗语,而在黄雷乡以及交通较便利的新晃镇和鱼市镇,掌握侗语的人则更少。

(三)傩戏

侗歌、傩戏等艺术形式在新晃有着悠久的传衍历史,长期受到新晃侗族居民的喜爱。调查显示,尽管受到新媒体文化的剧烈冲击,但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在当地仍然具有一定影响力。调查显示,在被问及“你认识的人当中有人会唱侗歌吗”时,67人选择“认识”,74.4%,23人选择“不认识”,占25.6%(表3);在被问及“你对侗族傩戏了解吗”时,有35人选择“了解”或“了解一点”,占38.9%,55人选择不了解,占61.1%(表4)。但是,尽管侗歌、傩戏等传统艺术形式在当地仍然保持着一定影响力,然而能够掌握这些传统艺术技能的侗族居民却在日益减少,传统艺术和技能面临失传危机。调查显示,在被问及“你能唱侗歌吗”时,只有1人回答“很拿手”,占1.1%,17人回答“会一点”占18.9%,另外72人回答“不会唱”,占80%(表5)。

在部署方式上,支持分布式部署和负载均衡配置。各子站拥有独立的域名,并支持独立的子站维护管理体系,同时主站与各子站、子站间的信息可以互相共享呈送,实现站点间的数据调度与交换,即采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存储”架构。网站群的主站与各子站Web应用和数据库可部署在同一或不同服务器上。

(四)民俗节日

侗族的节日很多,其中又以“春社节”和“六月六”最具代表性。春社日为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新晃侗族人惯以“社饭”祝贺播种季节的到来。六月六在侗族文化中又称为“尝新节”或“赶坳节”,但随着历史发展,目前在新晃仅有扶罗镇伞寨村一带固定举办规模较大的尝新欢庆活动,其余地区已鲜有了解侗族尝新习俗的人;赶坳是侗族文化中比较隆重的聚集活动,兼具货物交换、人际交往、文化交流等功能,目前,新晃赶坳规模逐年缩小,有名的仅存磨寨坳、天雷坳等。

(五)手工艺技能

侗族手工艺技能包括拼布、印染、雕刻、织锦和家机布等,新晃侗族最具代表性的手工艺技能是家机布制作。家机布是新晃侗族服饰常用的布料,质地较硬,具有冬暖夏凉、经久耐磨等特点。受到现代工业冲击,曾经每个侗族女子必备的织布技艺正面临失传,目前新晃仅存一家经营扎染布和家机布的手工艺品商店。

新晃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侗族节日和民俗是新晃侗族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但近年随着网络文化和大众文化日益普及,侗族风俗在当地的吸引力开始出现下降。调查显示,尽管一些节日在新晃侗族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仍有不少人对其不甚了解。例如,只有70%受访者了解对于当地农耕具有重要意义的春社日,68%受访者了解用于祭祀祖先的清明日;而了解其他民俗节日的人则更少,例如了解六月六的仅46%,了解尝新节的仅20%,了解牛王节的仅13%(表6)。在被问及“是否喜欢春社饭”时,回答“一般”或“不喜欢”的有36人,占40%,回答“喜欢”的有54人,占60%(表7)。

(一)侗语使用范围逐年缩减,语言存续出现危机

2)为了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亲身参与到诵读经典、讲解经典的活动中去,经典古诗文赏析课举行了课内经典诵读比赛。比赛的评委均是各班中的学生代表,用学生自己的眼光评选出自己心目中的诵读明星。通过比赛,加深了学生们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任课教师从每班中选出学生评委共同评审,对各选手的语言表达、内容新颖度和准备的充分程度等综合表现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情况纳入相关课程的平日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更能督促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

导致侗族民俗文化吸引力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内部来看,民俗节日所蕴含的现实价值正在下降,比如赶坳节曾是当地侗族青年男女彼此沟通了解的重要场合,也是来自不同地域的居民交换商品重要时机,但近年互联网的发展替代了赶坳节的社会功能;又如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牛是当地最重要的生产工具,牛王节的寓意则是为了庆祝牛的生日,而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牛王节也渐渐淡化了其实际应用价值。从外部来看,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化的普及对民俗文化的存续构成一定威胁,随着电视、互联网在新晃侗族聚集地区日渐普及,新潮的娱乐文化逐渐被当地居民吸收,甚至一些西方节日反而成为主流。

正如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而不是静止的,它是传统在今天生活中的现实体现,并在传承中不断被赋予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5]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活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以体现。从当前新晃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诸多问题来看,当地侗族群众对传统语言、传统艺术、传统技能和传统风俗的热情减退是导致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和断代的主要原因,构建新晃侗族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是最基本方法。

2) 采用失效后的破坏影响面积作为后果分析,通过计算燃烧爆炸后果面积、毒性后果面积和无毒非可燃后果面积,综合分析得到最终后果面积,根据失效后果范围面积来确定后果等级。

 

(二)侗歌、傩戏缺乏传承人,传统艺术和技能面临失传

傩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衍生出来的戏剧形式,新晃傩戏以“咚咚推”最具代表性。新晃“咚咚推”与湘黔边境其他地区的傩戏有着显著区别:在表演语言上,不同于苗族、土家族等用汉语表演傩戏,新晃侗族完全使用侗话;在表演形式上,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巫师表演,新晃侗族以全民参与为特征;在表演主题上,不同于其他地区以东山圣公和东山圣母为傩神,新晃侗族以盘古大王和飞山大王为傩神。由于极富地方特色,新晃侗族“咚咚推”于2006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掌握侗语的人数骤减是导致这些传统艺术失传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侗歌和傩戏均使用侗语表演,而随着侗语在青年一代新晃侗族之间使用程度降低,这些艺术形式和技能的传承也自然出现了危机。此外,传统傩戏中还包含了大量武戏成分,例如桌子舞狮、上刀梯、吹牛角等艺术形式,掌握武戏技能需要长期且专一的学习,据受访的一位傩戏传承人介绍,驾驭傩戏武将技能需要从年少开始从师练功,而现在年轻人外出学习务工的居多,傩戏武将传承同样面临传承困难。

 

(三)网络文化和大众文化普及,侗族风俗吸引力下降

2017年6月,笔者组织了对新晃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研,先后走访了凉伞镇、凳寨乡、贡溪乡、中寨镇、新晃镇、鱼市镇等6个乡镇,发放调查问卷100余份。这些乡镇各有特色,其中凉伞镇和凳寨乡是解放初期比较典型的侗族土语区,但近些年非物质文化保存明显滞后;中寨镇和贡溪乡是侗族非物质文化保存最为完好的乡镇,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较集中的地区;新晃镇和鱼市镇交通便利,近年来受外来文化影响最为明显。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可以看出新晃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十五六岁的少年少女,半裸着身子,各以黑白鸟羽遮挡私处,围着火堆,踮脚跳着一支怪异的舞蹈。那舞蹈动作古拙,像是在演绎一对失去双翼、却又顽强地朝着天空蹦跳的鸟儿。充满野性力量的身体上,文着一条条青色的羽纹,这些纹路散发着原始的气息,随着肌肉的每一次抖动而蠕动攀爬,仿似活过来了一般。

保护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与建议

(一)构建认同,优化保护新晃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土壤

熟练掌握侗语的难度较大是导致侗语范围蜕化的内生性原因,在没有文字体系支撑的情况下,初学者只能靠口口相传的方式学习侗语,传播范围受到极大限制;而近年来新晃开放程度逐渐加深,语言使用环境嬗变,则构成侗语蜕化的外生性原因,在外来事物不断冲击之下,一些新兴词汇无法用侗语表达,例如电脑、上网等,汉语或汉语拼音成为侗语的替代选择。在这些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年轻一代新晃侗族学习侗语的热情被限制,调查显示,在被问及“如果有机会让你系统学习侗语,你喜欢学吗”时,只有33人表示“愿意学习”,占36.7%,而回答“一般”或明确表示“不愿意学习”有57人,占63.3%(表2)。可以看出,新晃侗语的存续危机将会持续严峻。

要让新晃侗族群众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积极和最重要的传承者和保护者,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双向互动。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该积极调动当地居民的非遗保护热情,采取举办民族风情活动的形式促进文化发展,例如定期举办山歌大赛选拔侗歌能手、表演原生态侗歌培养群众热情等等;对于一些曾经由民间自发组织、后来逐渐衰退的民俗活动,可以改由政府主导或政府推动,例如成立民俗文化基地、举办民俗文化节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应该主动承担起文化保护者的责任,通过关注民俗网站、民俗公众号等渠道,推动文化繁荣,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调研数据显示,74.5%的受访者愿意以“开拓者”或“守护者”的身份加入到家乡民族文化的保护行动中,可见当地民众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比较高涨。

(二)拓展宣传,为保护新晃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强劲动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中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性和活态性应始终受到尊重,本真性和排他性不应构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和障碍。”[6]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动态性和活动态性,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被再实践和再创造,也应该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是适应时代需求的。因此,主动加强对新晃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借助全社会的人力和资本发展本地区民族文化,是传承和保护新晃侗族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

发展旅游业是宣传新晃侗族文化的有效方式。目前,新晃西站已建成通车并接入沪昆高铁,从长沙和贵阳抵达新晃分别仅需2小时和1.5小时,为当地发展旅游业带来了非常好的契机。当地政府可以大力推广侗族文化旅游,以举办侗族旅游文化艺术节的形式吸引游客,扩大非遗保护的影响力;设立侗族文化展览馆,宣传侗族文物或特色习俗;发展侗族特色农家乐,将传统的家机布、踩高跷、学斗牛等活动融入其中;开发侗族特色饮食文化,将侗族社饭、侗族酸菜、侗族酸鱼打造成旅游品牌。与此同时,政府也应当做好侗族原生态区的保护工作,加强区域内资源调查规划;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景区建设;整合旅游资源,打破区域间界限,加强与周边侗族县的联合发展,产生集群效应。调研数据显示,当地民众对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持支持态度,有75.6%的受访者“偶尔”或“经常”关注家乡民俗旅游开发,87.8%的受访者认为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呈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加强教育,打造传承新晃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模式

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环节,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要求,“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特别是针对新晃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失传和断代危机,加强学校非遗教育,提升年轻一代对非遗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能够有效增强非遗传承的活力与后劲。

“你既然承认为什么还瞒着我做事?”杨力生的话音还没落下,杨秋香伸出巴掌就朝他的脸上打来。杨力生急忙用胳膊招架,杨秋香认为他想还手,便腾出另一只手继续打杨力生,杨力生急忙再招架,二人便撕扭在一起了……

首先要注重校园非遗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进课堂、进教材、进课程,还可以通过开办侗语汉语双语教学试点工作和侗语学习班,提升未成年人对民族文化和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创新特色民族体育课程,将侗族特色游戏与体育相结合,让受教育者在健身的同时增加对于侗族游戏历史的了解,也让更多参与到侗族游戏当中。再次要加强关于非遗保护的继续教育,提升非遗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进行非遗师资培养和高层次研究人员培养等。最后要加强非遗研究,联合高校研究机构,加强围绕侗族非遗文化、保护方法、文化管理和跨文化比较研究,加强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DB/OL].新华网.[2018-01-0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1/06/c_1113897353.htm .

[2]湖南民族概况[DB/OL].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网站.[2018-01-08].http://www.hunanmw.gov.cn/tslm_71320/hnmz/mzgk/201507/t20150707_2057743.html .

[3]余蓉. 打造不落幕的网上非遗展[N].湖南日报.2016-12-13(02).

[4]杨通山.侗族民歌选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20.

[5]文化部.正确认识非遗是有效传承发展的前提[DB/OL].人民网.[2018-01-08].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6/1031/c87423-28819822.html.

[6]UNESCO. Ethical Principles for Safeguard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Z].2015.

 
陈晓红,于文龙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