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社会资本困境的协同预警机制初探

更新时间:2009-03-28

迄今国内关于留守儿童成长状况的风险预警和干预已有理论与实践探索,如最近的一项研究构建了包括意外事故风险、双向犯罪风险、心理亚健康风险、身体亚健康风险、行为失范风险等8个维度27个指标的多维风险指数,并提出建立相应的五级预警和干预机制[1]。相关探索不无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但能否高效、及时地对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成长风险进行预警和给予及时干预仍然是有待探索的课题,已有的方法和实践还存在理论上体系指标繁复、实际操作困难、运行成本太大或理论支撑不足、经验色彩浓厚、操作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效等问题。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社会资本困境预警机制的建构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2.4 给药时间过长 9份病历使用时间均超过术后48h,使用时间为5-13d不等,术后疼痛是一种急性伤害疼痛,通常在手术后或麻醉作用消失即刻发生,因手术部位及类型不同,术后疼痛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但疼痛一般不超过3-7d,48h内最痛[5]。因此,通常采用术后48h持续镇痛,以减轻切口疼痛。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社会资本困境预警机制建构的必要性

近年来,家庭社会资本与青少年心理行为发展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有关研究结合了心理学与社会学的视角,其理论视角是,将家庭系统置于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态背景下的社会网络包括邻里、社区、学校等社会资本因素中考察[2]。所谓家庭社会资本,简单而言,是指青少年所在家庭基于其社会网络关系所能获得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不仅限于物质,也包括信息、教育期望、情感支持等。通过梳理归纳有关研究,我们明晰,迄今关于青少年家庭社会资本的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两大类资源:具有闭合性质的关系性嵌入资源——家庭的稳定社会关系及资源、具有开放性质的结构性嵌入资源——家庭的社会网络关系及资源。关系性嵌入资源又可区分为家庭内社会资本和家庭外社会资本,实际研究可进一步选择相应的次级结构和主要测量要素[3]

迄今国内关于青少年家庭社会资本的状况已有若干调查,但缺乏全国性大样本调查数据。已有的研究显示,诸如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贫困地区儿童等特殊群体青少年的家庭社会资本往往存在缺失,这是造成青少年人格发展不健全、心理发展不健康、学习成绩不良等问题的重要原因[4]。与本主题相近的还有心理学中大量关于青少年社会支持状况的研究。相关研究也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较差,社会支持的缺乏直接导致留守儿童的情感孤寂、缺乏安全感、社交能力欠缺等问题[5]。这些研究提示人们,家庭社会资本是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对其状况的把握能够为留守儿童可能发生的成长发展问题提前给出有效预警。

4.住房产权的单一私有权和过度私有化。在金融恐慌出现时,容易导致金融秩序失控;住房私有产权的全覆盖,会导致更大规模、更大程度上与金融的相生相克,带来住房金融甚至整体国家金融体系的巨幅震荡。

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国家和各级政府提出若干有利于就业创业的政策,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时刻紧跟发展的步伐,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鼓励大学生明确个人定位、发展方向,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奋斗,获取目标。并学习不断创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形式,为国家、为社会输送高层次高精尖的人才。

根据我国学者基于国外的人类发展的生态学模式、资本储备模型等理论所构建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生态模型,农村留守儿童与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动态的系统。从环境系统来看,我们可将农村留守儿童远近环境的因素构成区分为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两大类[6]6。本文所探讨的家庭社会资本因素无疑属于该模型架构中的重要构成,兼具有保护性与危险性两种可能属性,对其运行状况的监控和把握有利于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干预措施,优化儿童成长的生态环境。

 

1 儿童家庭社会资本状况类型分析表

  

结构功能结构良好结构不良功能良好AB功能不良CD

政府部门应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和履行监管责任。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的政策法规很多,如2015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排查监测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情况的主要内容包括:摸清底数、建立档案、学籍管理、控辍保学,心理健康、法制安全教育及家校联动等工作情况。构建关爱服务机制情况包括:支持家庭教育、社区关爱服务、社会关爱活动等工作情况。这些政策明示的监测排查内容内在地涵括了对留守儿童家庭社会资本状况的了解。但在实践中,相关部门和学校往往侧重于相对表层的信息监测:是否有学上(辍学率)、家长外出情况等,如何在政策上有效地引导、监测家庭社会资本状况等影响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中的深层次因素,还需加大探索力度。如在政策上,我们可加大对留守儿童家庭建设的支持力度以增强其自身监控能力、对其他相关监测主体的支持力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监测,促进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专业化发展等。

我们简单借用社会学的结构功能分析方法,不难理解,对家庭社会资本的把握可以分别考察其结构状况和功能状况,青少年所在家庭成员的多少、父母是否在家、父母婚姻状况、亲戚朋友的多少等都属于结构性因素,而亲子关系是否良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与教育支持如何等都属于过程性、功能性因素。由此我们给出青少年家庭社会资本状况的四种理论形态(现实状况可能与其中的某一形态接近),如表1所示:

(1)生产参数。为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时必须严格把控拌和温度和时间参数,通过试拌法以沥青混合料无明显离析、结团成块为标准[3],最终确定AC—16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参数为:矿料加热温度180~190℃,改性沥青加热温度150~160℃,混合料出料温度155~165℃,拌和时间60~70s。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社会资本困境协同预警机制的主体构成与作用

儿童家庭所在的社区是其家庭外社会资本的重要来源,稳定和睦的邻里关系、友爱互助的社区文化构成了家庭社区社会资本。社区教育需从源头开始加强对留守儿童社会资本状况的监控。我们可以依托目前不少地方 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室”“代理家长制”“留守儿童之家”等各种关爱方式加强预警监控工作。斯里兰卡、菲律宾等亚洲国家针对留守儿童分阶段风险防控的经验值得借鉴,针对准备外出的人员,其所在社区要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能力和资格进行确认,调查诸如“家里有5岁以下的孩子吗?”“你离开能得到家人的理解吗?”等问题,同时也涉及未成年儿童家庭情况、遭遇风险可能性的评估,对于未通过评估的人员,可以激活“关照儿童计划”,申请援助[7]。由于社区构成的复杂性,为避免各相关主体的责任扩散现象,我们在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机制的建构中需在明确社区管辖政府主体责任的前提下,根据社区实际情况,优化工作模式,达到最优生态耦合,将监测功能落到实处。

中国白酒以醇甜、酯香为主要特点,辅以众多的酸类、醛酮类及其他物质,分析原酒中的微量成分可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状况及原酒质量状况[8]。

(一)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和监管责任

由表中可见,儿童家庭社会资本状况可能出现四种类型:A型为良好性(结构功能耦合性),不论是结构和功能都有利于儿童的发展;B型为欠缺性(结构失范型),这就是人们在调研中所发现的,一些留守儿童即便父母不在身边,但其第二监护人能够较好地履行监护责任、父母还是能够经常与子女联系等,功能基本能够发挥,弥补了结构存在欠缺的不足;C型为不良型(功能失范型),虽然结构相对完整有利,但如果家长教育理念有偏差、家庭关系不好等,也不利于儿童的成长;D型为严重型(结构功能紊乱性),结构和功能均存在较为突出的不足,儿童容易诱发心理与行为问题、成长问题。C、D两种是需要重点监控和预警的类型。

(二)学校教育的协同建构和主导作用

在留守儿童的协同教育和预警监控中,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这是由于家、校关系带来的资源属于青少年家庭外社会资本的重要构成——家庭学校资本,同时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师是懂得教育规律、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能够采取更具教育专业性的措施和方法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而留守儿童家长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教育素养不足,相对而言,学校和教师更具教育优势。但研究显示,一些父母外出的留守儿童往往没有被学校及时发现,同时,教师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并没有在留守儿童的适应过程中发挥足够的作用[6]120。因此学校有必要加强这方面工作的力度,如为每一个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开展家、校联系卡制度,定期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和外出务工父母的基本情况,并注意随时保持更新;教师应该加强对班级内留守儿童的关注,多与儿童家长和监护人、所在社区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社区生活情况等,发挥预警协同作用。

但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对留守儿童家庭社会资本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认识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的了解和认识流于表面,其实即便同样是留守儿童,其家庭社会资本的实际状况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加之,由于未成年人容易产生害羞、敏感、自尊感较强等心理因素,不少留守儿童往往不愿周围老师和同学对自家的家庭生活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人们在不少调研中发现,进入青春期(初中)以后,很多学生从心底里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这不便于学校教师及时、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社会资本状况,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干预措施,而这一阶段往往是留守儿童成长教育问题最容易发生的时期。诚如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所指出,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留守学生“初二现象”更为显著,初二年级的留守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更差。人们往往在一些孩子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心理与行为事件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三)社区教育的生态建构和支持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社会资本困境协同预警机制的建构在于通过协同发挥政府部门、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体作用,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社会资本状况做出及时有效和常态性的把握,针对其存在的困境及时给出预警,为采取有效的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这是留守儿童成长关爱教育体系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四)家庭教育的自觉建构和责任回归

家庭内社会资本——基于家庭内部成员关系所能带来的各种资源是青少年成长的首要影响因素。但长期以来,留守儿童家长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生活处境和市场经济社会不良功利主义文化的影响,相对忽视乃至放弃了自身理应承当的教育责任。2010年的一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大多数的留守儿童家长对孩子关注更多的是学习问题,而对孩子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的关注度只有18%左右,明显偏低[8]。2015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显示:低学历家长、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理念更功利[9]。我们近期的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家长对子女学业成绩的关注度——作为家庭社会资本过程性因素的教育期望值较高,但其他诸如情感支持、心理与行为支持等过程性因素的水平相对较低。另外,在父母均外出的情况下,代理监护的监护责任有待加强。某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等类似制度的确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落实过程中存在较多形式主义的因素,该制度实施情况为“非常好”和“比较好”的比率分别为17.3%和31.0%,合计为48.3%[10]。诚如人们已经明确提出的,父母不在,并不代表父母责任的“离开”,需要明确、强化父母对留守儿童的第一责任。父母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11]。重视家庭教育是中国古老的教育文化传统,我国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这是早期意义上家庭重视其社区社会资本监控的典型),近代的曾国藩,常年利用戎马倥偬的间歇通过书信方式了解和引导子女的生活学习。在急剧变迁、转型发展的当代社会,我们要通过政策引导(如将“父母常回家看看”作为政策性要求和教育权益加以保证)、加强家长教育等途径,引导和教育家长切实履行自己的法律责任:政府加强父母及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的建构;家长要克服各种困难,通过各种通讯工具和手段,时常与孩子保持沟通交流;家长定期回家看望孩子,对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及时了解等。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家庭网络联系表格、定期开展亲子活动等,强化家庭责任、更新监护观念、提高监护水平和能力,确保子女的家庭社会资本整体状况处于良性运行水平。

协同预警机制建构的运行原则

(一)常态监测与特殊监测相结合

留守儿童的家庭社会资本状况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我们要立足于常态化监测,不可有疏忽心态,同时要关注留守儿童最容易产生情绪和心理波动的关键时间节点和时间段,如重要节假日、开学前后、周末、期末考试、孩子生日等。诚如一位乡镇学校的老师的一次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经历所感叹的,别让“留守孩子”在生日哭泣[12]。某研究显示,与留守时间较长的儿童相比,留守时间1年以内的儿童会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留守半年是一个关键时期,此时儿童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均显著降低[13]。在这些时间节点和时间段,存在家庭社会资本困境的留守儿童最容易诱发心理困扰和偏差行为,需要给以特殊关注。

(二)普遍监测与重点监测相结合

预警工作首先要关注每一个留守儿童,不让一个孩子疏漏在教育关爱的视野之外,同时要关注留守儿童的不同类型和个体可能存在的差异,适当给予重点关注。如一项对两省四县1010名农村在校儿童的调查显示,双亲同时外出时间较长更容易对孩子的学业成绩产生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且主要体现在男孩身上[14]。因此,对于双亲同时长期在外的留守儿童特别是男童(当然也不能忽视有特殊情况的女童)、家庭离异或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等均需适当给以重点关注。

(三)日常监测与专业筛选相结合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留守儿童的干预和帮扶工作,是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工作,离不开专业人员和专业化的方式。在留守儿童家庭社会资本困境的预警工作上,一方面要借助各方力量加强日常监测,同时应发挥学校教师和专业志愿人员的作用,注重监测并了解儿童家庭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尝试运用有关的测评工具,提高预警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这方面国内已有相关探索,迄今较为完整的测评工具有蒋逸民的家庭社会资本量表(社会环境问卷)[15] 。但该量表内容相对复杂,可能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待简化和优化内容结构。我们参考了这一家庭社会资本量表,做了相关修改和简化,测评问卷共三部分:家庭背景和个人信息、家庭内社会资本问卷、家庭外社会资本问卷。 其中家庭内社会资本问卷有27个自陈式、5等级计分的问题,将各题项的平均得分作为样本个体的结果。问卷的设计内容包括家庭内社会资本的过程要素和规范要素,即家长教育期望、物质支持、情感支持、行动支持、教育态度、教育监督、家庭气氛等。家庭外社会资本问卷有17个自陈式、5等级计分的问题。问卷的设计内容包括家庭外社会资本的过程要素和规范要素,即家庭网络、家庭网络规范、家校互动、家校规范等。目前笔者已做了前期测量,具有较高的信度。专业化的测评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发现和监测处于家庭社会资本功能失范类型的留守儿童,并给予及时的教育干预。

留守儿童家庭社会资本困境的预警机制的建构具体还涉及到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实际的工作,可以与其他相关的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结合起来进行深入探索,这里不一一赘述。

参考文献

[1]曹艳春,戴建兵.基于多维风险指数的农村留守儿童风险预警和分级干预机制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6,18(5):503.

[2]李宏利,张雷.家庭社会资本及其相关因素[J]. 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283.

[3]李国强,李翠华.青少年家庭社会资本的结构及其测量[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7(2):58.

[4]陈云龙,卞艺杰,赵慧娟.关系社会资本的流失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J].教育评论,2008 (2): 100.

[5]胡昆.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 976.

[6]申继亮,刘霞.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心理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5(1).

[7]南方周末.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 (1):282.

[8]江立华,符平,唐有才等.转型期留守儿童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1):191.

[9]贺迎春.低学历家长、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理念更功利[N].教育文摘周报,2015-5-13(7).

[10]任运昌.农村留守儿童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147.

[11]秦玉友,4晓雪.一项针对10省20个市县的调查表明:母亲陪在身边的留守儿童学业受影响最小[N] .中国教育报,2015-9-25(5).

[12]邓易安.别让“留守孩子”在生日哭泣[N].教育文摘周报,2016-8-17(7).

[13]陈旭.留守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问题与社会支持系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388.

[14]宋宇.软科学是什么[N].南方周末,2015-5-21(27).

[15]蒋逸民.教育机会与家庭资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113.

 
李国强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