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于“翻转课堂”视角的农村教师培训模式探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在现代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农村教师培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农村教师培训模式建构过程中,基于翻转课堂的视角进行操作,不但能够为农村参训教师提供课前自主接触新知识的机会,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被培训者的学习动机。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及特点

翻转课堂——这一教育模式最初由美国的两位著名学者Aaron Sams和Jon-athan Bergmann提出并正式付诸实践。它将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吸收、理解以及掌握等教学实践行为,转变为学生课前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与记忆、课中通过积极讨论及应用和课后反思,最终在实践中将知识有效吸收的一种教学模式[1]

从翻转课堂整个教学实践过程来看,传统教学实践中参训者的学习模式和培训者的教学模式,都被信息化时代全新的教学模式所翻转。通过课前预习与理解,学生可利用相关网络资源及教学视频,自主对教学知识进行理解与记忆,然后再接受教师课堂教育,并将相关知识理论内化。通过对学生进行简单测试、评估,教师就可结合学生反馈及具体评价结果,对教学知识体系进行完善,从而在师生充分互动的基础上,使参训者将知识内化和吸收[2]

二、“翻转课堂”在农村教师培训模式构建中的应用优势

当前在素质教育不断升温的背景下,纵观国内偏远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不仅教师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而且教育培训模式单一,培训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与考核制度不健全。因此,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下,农村教师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与满足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需接受教育实践培训,而基于翻转课堂视角下的国培计划,正是农村教师培训模式创新改革的重要机遇。该文所提及的“国培计划”教育培训模式是一种基于翻转课堂式的自我导向学习模式,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核心,使接受培训的农村教师能够实现信息资源优势互补以及共享,从而有效提升其学习效率。“翻转课堂”在农村教师培训模式构建中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3]

其一,“翻转课堂”为农村教师培训模式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二,“翻转课堂”为师生进行良好互动提供了实践基础;其三,“翻转课堂”为农村地区参训的教师自主学习提供了内容基础;其四,“翻转课堂”为农村地区教师同行之间进行交流与学习提供了环境基础;其五,“翻转课堂”为农村教师培训效益评估提供了制度基础。

农村教师培训后的实施模式主要针对培训前与培训中的实施效果进行总体评价分析,通过参训者的事后反馈,以此进行总结及点拨和提高。在此阶段,按照翻转课堂的实践思路,参训者与培训者可共同观看视频录像,然后组织教学者进行自评以及同行学员进行互评及培训者点评等,由此分解微视频中的内容,并经过系统讨论与总结,使相关参训者对培训知识理论进行全面理解。通过事后实践认知,由此在实践中提高参训者的认知水平,并使其对整个培训过程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此为培训者培训方案的调整和培训模块、培训专题适当优化提供参考,也可为培训者在培训前进行资源选取和内容难度确定、教学形式选择等奠定基础,以此提升我国农村教师总体培训效益。

三、基于“翻转课堂”视角建构农村教师培训模式

在具体培训应用过程中,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的相关人员首先需要结合不同参训者的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简短的测试,以便了解其自主学习情况以及其对翻转课堂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全面了解参训者的学习程度,从而对其展开针对性的指导,后期应该结合不同参训者的教学经验及学科背景,对不同参训者进行合理分组,通过安排其在课堂中进行讨论以及推理和判断交流,使参训者对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及具体实践体会等进行经验总结及交流,由此构建一个学习培训共同体。在此过程中,相关参训者可就培训的内容录制微视频,旨在提升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以便逐渐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只有在实践与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过程中,参训者才能更好地将培训知识内化。

(一)农村教师培训前的实施模式

基于翻转课堂视角下的农村教师总体培训前期具体实施模式分为培训准备阶段与培训理解阶段。

[1]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0):5-16.

本文通过构建均衡移动模型来模拟目标价格变化对中国大豆市场均衡产生的效果,进而分析对政府财政支出和经济福利变化的影响,分析结论归纳如下:

其次,培训指导人员需要充分结合参训者的实际自学情况,对培训活动的具体实施进行方案设计,主要涉及到翻转课堂学习小组人员的分配以及培训活动目标制定、内容制定和规则制定及活动评价标准制定等。另外,要为参训者创建一个个性十足以及协作式的教育培训环境。但在具体培训实施过程中,学习环境的打造以及学习渠道的建立,都需要参训者自身不断合作以及努力实践,比如创建学习培训QQ群及对教学管理的E-mail进行分类等。具体模式实施如下图[4]所示:

首先,在培训准备阶段,农村教师培训者需要结合参训人员的教学基本功底以及教学背景和教学实践经验等,对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实际需求进行分析调研。通过培训需求分析,可使相关培训教师及时为参训者准备翻转课堂实施前的自学资料及PPT课件和相关的课堂教学辅助资料等,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参训者准备课中以及课后测试题,可结合不同参训者的相关差异,将准备好的不同课件资料及时上传至网络或者分发给参训者。

⑥二书所载领郡时间不同,一为“一年”,一为“十年”,前者显误。段成式决不会“一年三领郡”,皇上也不会如此朝令夕改。段成式曾典吉州、处州、江州三郡,时间有十三年,与概数“十年”大体相合,后者庶几近之。又,五代刘崇远《金华子杂编》载为“十三年领郡,郡郡管仙山”。段成式领郡约共十三年而卒,许棠不会在其卒后作诗赠之,诗句流露出慕羡之意,为非悼诗,故不取。

  

图1 基于“翻转课堂”视角下的农村教师培训模式

此外,在学习理解阶段,作为参训人员应该及时通过对电子资料以及打印资料进行学习研究,从而独立思考与探索,以便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理论,包括语言理论以及各种相关联学科的知识理论等。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学习交流,也可以通过网络沟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自己进行答疑解惑。为了保证这种翻转课堂的培训方式能够取得明显的实践成效,在此过程中应该进行监督,排除参训者的学习培训干扰,使其充分吸收和消化培训方面的相关知识。

(二)农村教师培训中的实施模式

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村教师培训过程中的信息处理能力,而且能够营造和谐的学习培训氛围,从而激发参训者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因此,按照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国培计划分为培训前与培训中和培训后三个不同阶段,从而富有针对性地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教育。

(三)农村教师培训后的实施模式

翻转课堂视角下农村教师培训模式构建具有切实的理论基础,其中元认知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在重塑教师认知能力以及培养多元化的认知思维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所谓元认知是指认知的认知,在教育培训过程中,教师通过翻转课堂教学,能够进一步产生新的认知行为,以及个体对整个学习培训思维过程进行控制与改进。在元认知活动中,农村教师被置于核心地位,通过元认知策略的实施,能够为教师培训过程提供科学的监督与控制手段,这也正是翻转课堂实践培训的重中之重。在建构主义理论层面,通过被培训者接受以及吸收和理解这三个不同过程,在特定的教育培训环境下,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为我国现阶段农村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路,其能够颠覆传统教师培训过程中手段单一以及模式固定和内容枯燥等弊端,因此使“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种翻转模式正是基于全开放式、自主和创新的视角,使农村地区教师教育培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教师通过课前PPT以及教师视频自主学习,在课堂中听培训者讲解,直到课堂测试以及同行协商、交流、实践探究等互动环节,最终轻松将知识内化,也正是由于翻转课堂教学培训模式具有自己的诸多应用优点,因此其在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种颇受欢迎的教育模式被效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翻转课堂视角下的农村教师培训模式,不但能够为农村教师提供课前自主接触新知识的机会,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参训者的学习兴趣,同时,这种培训模式为我国农村教师资格与技能培训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范式。除此之外,由于翻转课堂视角下的教育培训模式不仅充分结合了参训者的学习特点,而且通过更加灵活的培训内容及更加个性化的培训手段、更加及时高效的培训评估与反馈体系,从而使学员的培训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基于“翻转课堂”视角下的农村教师培训模式,能够提高教师的综合技能水平,改善农村地区传统的教育现状。

参考文献:

对比式(16)与式(17)可以看出,利用回波信号的联合稀疏特征还可以大大减少方位向量测值的个数,文献[10]的分析也验证了上述结论.因此在CFS ISAR方位向重构中,通过本文基于方位向联合稀疏模型的CFS ISAR成像方法可以大大降低方位向所需的脉组数,从而节省了时间资源,这对于现代ISAR雷达系统来说是有利的.

若各注水站管压达到设计压力16.00 MPa,通过软件计算可得,深度注水管网在选取的典型注水井处压力[3]如表3中所示。由于典型注水井注入压力要求高于其他注水井,因此杏B、杏C、杏D注水站出站压力即管压达到16.00 MPa,即可满足注入压力需求[4]。

[2]崔艳辉,王轶.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4,334(1):116-121.

[3]黄雪娇,梁海青,赵可云.我国翻转课堂研究现状述评:热点与趋势——基于CNKI文献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162(06):82-88.

[4]吕婷婷.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外语,2016,,69(01):77-83.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四个自信”必须落实到当代中国人民的自信上,才能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刘晓莉,杨晓华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