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28

小懒虫苗啊苗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世界汉语教学期刊读后感英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毛毛爱囡囡

已采纳
你就算1万分也没人回答。
203 评论

七碗爱玉味

由商务印书馆主办,创刊于1981年的《英语世界》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以英汉对照形式出版的双语刊物,深受广大英语爱好者的喜爱,至今发行总量超过4000万册。 专家认为《英语世界》选材注意内容新颖,趣味隽永,深浅结合,雅俗共赏,便于自学,讲究文章的知识性、可读性和实用性,富有时代感和思想性。 除了得到国内读者的认可,该刊物也同时向东南亚、英美等十几个国家发行。如1984年上海市政府精选《英语世界》的文章作为培训外事人员的教材;香港一些大学多次把该刊物上的文章选作教材用。近年来,国内畅销文摘类期刊如《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等经常选登《英语世界》的精品文章。 2005年《英语世界》计划除出版正刊、合订本以外,还将把一部分工作重点放在高科技上,把无声的杂志变成声像并茂的辅导类光盘,并建立相应网站,与读者随时沟通。我个人买过精选本1、2都很好。是不错的选择

358 评论

lichao7980

《穷人》这篇文章是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所写当时, 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作者同过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时期穷苦人 民的生活与他们美好的心灵 渔夫和桑娜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孤儿,这件事使我万分感动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也有一些偏远山区的人,生活不好,得了病也无法医治,因此就去世了 我看过一个节目,就是几个得了不治之症的人聚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协会,让得了不治之症的人退出黑暗走向光明 我还看过一个节目,他是把一些有名的人的东西拿过来拍卖后所得的钱拿来给穷人治病,一个写满了运动员的名字的球拍,从几百元拍卖到十万元。主持人说:“这个球拍顶多值几百元,剩下的都是您的爱心。” 这使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爱心,如果我们都互相帮助的话,这个社会,这个国家,都会变的和谐美好。 方老师点评:这篇修改后的文章写的不错,后面举的例子和原文有一定的关联性 到最后也很好的做到了主题回归,回到了中心思想 如果能在最后再顺带提到一下原文,就更好了 穷人读后感由第一范文网(DiYiFanW)

343 评论

winnie222626

汉字是在黄河中游一带形成的。汉字和西方文字是不同的,汉字就是单个的字块放在那里已经很直白地告诉你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错的。汉字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象形的特征,一个是有价值固定化的特征。这两个特征导致了杰出、特殊的书法。从敦煌出土的汉代木简中可发现,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文官已经反复练习汉字书写的技巧。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书写的好坏不仅直接会对科举成绩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读书人把书法看作是完善个人修养的重要方式。即书品直接代表人品。正因为如此,几千年来,无数优秀的读书人将精力倾注于字块的形状,并把这种艺术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汉字五千年》还通过毛笔,纸张,印章的汉字书写用具引出了——造纸术和印刷术——中国民族自豪于世界的四大发明中两项与汉字有关的发明。“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从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它是表意文字。从甲骨文到西周时期的金文、大篆(钟鼎文、石鼓文),再到秦朝时期的“小篆”,实现了“书同文”,之后“隶变”实现了古文字向今文字阶段的转变,隶书、楷书以及草书、行书出现。直到今日,《汉语大字典》收字就有56000多个,《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录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共3500个。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不同的汉字构成方式都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化内涵,记录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因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汉语热”也在世界各国显现出来。但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只能说是刚刚起步。《汉字五千年》的总顾问、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许嘉璐教授指出,要实现与西方文化的平等对话权,中华文化就必须要加大推广力度。中华文化要在“走出去”方面作更多的尝试。就汉字而言,其对外推广过程更是充满了挑战和艰辛。对于学习汉语的国外人士来说——“汉字像一张张图画”,难认、难记、难写,而且量大。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社会背景,种种差异影响着外国人学习中文、学习汉字的热情。在看完后发现自己天天写的文字自己很不了解,对自己的国家不了解,想来我该注意了。对我而言,印象中的父母亲对於我们一直只有能吃饱的努力,关於读书这件事大概只希望我们能认真读,却不明白喜欢读书其实是需要气氛营造的。也因此小学时,补习班里的那个叫「副主任」的人,是我初识文字的启发者,如果没有当年他的鼓励,我想绝对不会有现在的我。永远记得当年的这位「文字老师」对我说的鼓励话语,他说:「孩子,这辈子你一定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将字写好,二是务必要多看书。」,那时年纪小,真的不懂「把字写好」这件事的重要,但在他的鼓励之下,书真的看的不少。还记得老师那时就把家中适合阅读的书,拿到补习班来,并买了一个好大的书柜,将书全部摆了进去,并告诉我们,随时都可以去拿来看。当年的我望著那巨大的书柜,著实有点震撼,也由於那些书的程度,其实较适合国中生阅读,因此我常常是在书柜前站了好久,却不知要如何下手,然而,尽管如此,我还是喜欢站在书柜前试图寻找是否能出现可阅读的书籍。老师也许是看出了我的挣扎,随手自架上抽了一本书,告诉我,这是某朝词人的自传,拿回家看,看完再来换。我懵懵懂懂的拿回家啃了一番,著实觉得有趣极了,於是在看完之後兴奋的与老师交换下一本书。就这样,开启了我从附注音的故事读本,进展到了文言文写成的简单文学。遇到生硬的字,他还不厌其烦的以系统性的方式告诉我,阅读的要诀。就这样进到了国中,那阅读古文的能力,也还算能应付三年的国文课程。如今虽已和老师多年未联络,当年他的鼓励我却一直铭记在心。也许身为老师的志愿,或许和当年的启发有关。当年那未懂的鼓励,如今似乎已渐渐明瞭。在那个生活简单的年代,能识字对乡下人家而言,是一种莫大的光荣与安慰,彷佛拥有了对字的明白,就如拥万贯家财在身一般。然而,或许在某种程面上,我还是无法理解祖先对於文字的喜爱。大概是文字的理解到了我这一代,已呈现出一种充裕的局面了吧。只是,过於安逸的享用成果,反而造就了不知珍惜的心。我,应该还是无法明白,字的出现,代表著多大的文明成就吧!这年我来到了桃园,在市区的某国小代课著。这是个隐性客家人居多的城市,而我也是来到了这个城市後,才慢慢明白客家人的特色。大概是习惯了南台湾豔阳高照的天气,北台湾那忽冷忽热且湿度极高的天气,的确让人难以消受。尤其遇到风向改变的日子,地上湿滑一片的景象,让初来乍到的我,若不是亲眼目睹,还真的难以相信,不下雨也能让地板潮湿的方法。为了解决那随时可能让特殊孩童受伤的危险,我和搭档找了随手可得的报纸,将它垫在门口处,并找来纸板垫在走廊上,以提醒那些脆弱的天使,注意安全。隔壁班的资深老师是客家人,当她走进我们教室时,忍不住了说了几句:「报纸上有字耶!怎可以将它放在脚下踩呢。有字的纸,可是要好好保存的。」我在一脸愕然下,赶忙将纸收了起来,却也一脸愕然。我一直将疑问摆在心里,却一直不解。一直到沈迷上了惜字亭这建筑的美後,我才明白,原来曾经字是如此的被珍惜著。那一直被我误认为金纸亭的建筑,其实是珍藏字魂的所在。於是当年的那阵苛责,在此时一切明朗。文字本该是迷人的,然而或许因为我们得的容易,却忘了注意它的迷人处。直到我必须教一群对中国文字陌生的学生之後,我深深为这样的文字著迷,无论是声与音同揽的字,或者望文生义的字,在在都流露出当时造字者的巧思。每每讲到栩栩如生之处,总不忍要发出一声赞叹。在日常生活中,早已经习惯使用文字去描述我们所见到的世界。而这本书,则告诉了我们那个建构世界的小小宇宙,那看似制式的外在,其实涵括了许多简化前的故事,而如果我们不曾用心的想要瞭解,这一切都将与我们无关,它的存在也等同於冰冷的「工具」,於是懂字的人,自然不忍这样的结果,将它记录下来,并探究它的身世,给了它知音的回报。当年刘鹗发现了甲骨文,传说仓颉发明了文字,康熙命有学之士整理了文字,而今一位喜爱汉字的外国人士,以八年的时间踏访中国田野,拍摄古文物,也拍摄现代文字中的常民生活,在阅读了这本书後,我们应该明白,那看似与生活一点都没有关系的文字,其实一直都以最贴近生活的方式存在著。

225 评论

五月的史努比

如何区分省级、国家级期刊

81 评论

1322183606ww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读书笔记 | 读吕叔湘先生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是我第一次读学术著作。在品读该作的两个、礼拜里,无时不被先生的理论造诣和学术精神所感染。我自知学识疏浅,不敢只凭着读过一本语法书加上上课学到的一点皮毛就妄发议论,去写一篇有关语法的专题文章,哪怕只是就其中一个小点写个读书报告。这毫无必要。我只是把自己读书时不成熟的想法及不够水平疑问写下来,做个读书笔记。没有系统,没有主题。以先生的顺序一一罗列。烦请各位能对照原作翻阅!但是,吕老先生在语法上的理论造诣及对语法研究的学术态度一直吸引着我。我的讳笔记中也可主要分为这两类。1、[9]中,先生认为语素的划分比词素的划分要好。非常赞同这一点。,“语素”不一定能独立成“词”,从逻辑上来说,它可以先于词,也就是必须有了“语素”才能有词。因此,如果把“词素”作为划分的最小单位,显然是不合理的。2、[15]中,在阐述语素何时成为词时,第二种方法很好。适合初学者用。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也能运用。3、[21]中,“‘高射’不能单说,这是个事实,但能不能说高射能单用?”这话让我费解。单说与单用是两个概念么?究竟什么是所谓的单用?4、[28]中,先生说“简称是一种过渡形式,用得久了,它就成了一个词。”,这让人看着很舒服。先生没有在一些不重要的问题上花力气去纠缠。干净利落描写了真实语言中的状态与规律。5、[30]非常欣赏先生“小句”这个术语。但是“分句”是怎么定义的呢?“分号”又是怎么定义的?如果说“分号”是用于复句并列分句中的停顿,那么这就是已经承认分号是用于复句中的。由此,“分句”也是复句中的中才能有的概念。因此,如果用“分句”这个术语来说句子的基本单位是不合适的。因为句子有单复句之分,用“分句”来称单句中的基本单位显然是不合理的。 但是我们用一个什么样的术语来指称用了分号的复句中的并列成分呢?恐怕还是要用“分句”这个术语。只是它的含义变了。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在“小句”这个概念下,依旧保留一个“分句”这个概念。前者是句子里比短语高一级的最小单位,后者是用于复句中并列成分的指称。这样也可以同“分号”这个概念打通。也不至于在单句中出现“分句”这样在逻辑上有矛盾的概念。6、[33]似乎觉得用心研究语素对以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讲构词很有好处。完成构词后,能更方便地进行短语的教学。但是就对外汉语教学中,我认为研究语素的价值与地位似乎比研究短语要高。因为短语可以通过结构进行分类,而根据普遍语法理论,在语言中的结构有很多是一致的,如英语与汉语中就存在着很多结构一致的短语。因此,如果外国学生有了很强的构词能力,那么他们可以很好地进行有意识地短语构成,进而组合成句子。这是我的一个想法。7、[36]对于“语法”(对语言规律的抽象、概括及表述——我的观点)这个概念来说,似乎更希望发现形态上的明显规律。这在西方语言中适合。但就汉语来说似乎并不适合。汉语没有明显的形态变化,但是主治学家还有找出了一些形态变化的例子。我认为作为“语法“来讲,应该要有统一与一致性,不如把汉语中为数不多的形态分类都按功能进行分类表述。8、[46]关于动词的及物与不及物与英语字典上的标记v ,vi ,vt有什么区别?9、[47]“高兴”这个词在吴语中有“愿意”的意思,比如“我高兴(愿意)去的。”那么就是说“高兴”有作状语的功能,那么是否也可以归入副词或者是助动词(按吕老先生的说法)?同时我也认为同一个词可以有不同的类。 另外,我想说的是似乎北方语言里“高兴”没有这种用法。就像上次课上“把人病了”这个例子,很多北方的同学都说对,因此他们不承认能用来作“汉语”的例子进行分析,而我这个母语是吴语的同学来说,这听着非常熟悉。由此引出一个问题就是对现代汉语进行分析时,在语料上常常会碰到两个问题,一是古代汉语的遗留很难用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说清楚 ,二是方言成份的影响带来了这样的问题。那么是不是有必要在分析现代汉语之前先对被分析的语料先有个鉴定呢?10、[48]我认为划分词类的作用之一就是能在实际运用中正确去运用词。所以,先生说能修饰动词的形容词是不是该归入副词,我以为完全可以归入。因为这样可以让人正确地运用那些能修饰动词的形容词。11、[52]我赞成把助词当成后缀(准确地说是“后语缀”),因为它没有实际意义,并能帮助实词构成意义,或能充当语法作用。这也许也能作为汉语中少数几个“明显形态形式”之一。但是我这个想法能不能成立的前提是:“缀”不仅仅用于词缀中(即有构词功能),它也能独立地用于句子构成中(即有语法功能),比如“现在你开心了!”中的“了”。它不是词缀,但是却在句子中有了语法功能。这样少了一类词,对于初级对外汉语教学很有,尤其是对那些习惯有了形态变化的语言的学生来说。12、[56]词的能产与不能产这种提法似乎没必要。语言一直处于演变之中,今天看起来不能说的词,只是我们不习惯而已,并不代表它就不能说。比如先生举例不能说“演奏家”,但是我们似乎很习惯说“马友友是个(大提琴)演奏家。”可见老先生的推测也是不妥的。13、[57]关于短语的分类我认为还是只有一种为好。我偏向于按功能分类,因为这样可以直接和句子分析时打通。按结构分类怎么都觉得是对没有明显形态变化的汉语进行强性的结构分类。当然,正如我前面所说,结构分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还是有很大的便利的。这又涉及到了一个语法研究的方向或者说是态度问题。我认为,角度+概括性的阐述=语法。无论从哪种角度,只要能正确描述就是语法。从各自的利用角度来分析语法这是允许的,不必要一定有一种标准的语法。不必要一定去讨论个结构分类与功能分类哪个更好这样的问题。14、[63]还是赞同“讲语法到句子为止”,根据句子的功能而分为“始发句”与“后续句”似乎是作文法中的东西。15、[72]先生讲这一节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讲分类要在同一平面上。不能自己和自己的术语打架,就像主语与宾语一样。16、[74]先生认为短语宜作为语素与句子间的蹭站,我非常赞同。有利于句子内部的划分。17、[81,82,83]先生对这个问题的讲解可为精矣!需从两点来把握:一是语法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结构、形态等内部结构上。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语义为好;二是如前面说的要注意分析的平面一致性。18、[90]汉语语法的研究对介绍外国的语法如英语语法是很有好处的。比如“表语”的提法。但是现在很多学生会用英语中的语法来解释汉语的语法,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问题。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汉语本身语法研究还末到家,二是汉语语法的普及末到家。19、[93]似乎“兼语”这个提法没必要。先生的“补语”概念我主观上觉得很好。但是只是停留在对他理念的理解上,具体在实际运用与分析中是不是真像先生说的那样,还不知道。先生的态度让人钦佩,比如他在[75]中的双宾语等的分类分析非常耐心细致。

338 评论

咪咪妈咪贝贝哄

如果要学习对外汉语教学,有志于从事对外汉语这项工作的话,去上海儒森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认证中心,绝对没错的。

127 评论

相关问答

  • 世界汉语教学期刊读后感英文

    如果要学习对外汉语教学,有志于从事对外汉语这项工作的话,去上海儒森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认证中心,绝对没错的。

    另一种追逐 6人参与回答 2024-05-16
  • 世界汉语教学期刊读后感

    《穷人》这篇文章是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所写当时, 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

    闪灯背后 6人参与回答 2024-05-16
  • 世界汉语教学期刊读后感范文

    你就算1万分也没人回答。

    晰晰沥沥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8
  • 世界汉语教学期刊读后感英文怎么说

    语言教学与研究额,世界汉语教学···

    天权STAR 7人参与回答 2024-05-18
  • 世界汉语教学杂志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 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_1936),苏联著名的布尔什维克作家,自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以

    Cherry6151123 6人参与回答 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