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5

lin12345610
首页 > 论文问答 > 儿童认知发展参考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天天天晴9080

已采纳
认知发展阶段论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通过探索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需要和表象尚未完全形成,已有客体永恒性和目标定向行为。②前运算阶段(2~7岁):具有具体形象性,思维不可逆性,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语言迅猛发展,动作图示符号化,自我中心主义。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能够进行逻辑运算,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去自我中心主义,进行群集运算。④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思维不再依赖于具体可感知的事物,可通过假设推理来解答问题,假设演绎推理,青春期自我中心,儿童发展思维已接近成人水平。
345 评论

yolanda甯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内容介绍:  《自序》: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把全书十章分为两个部分,前两章是研究发展原理,并评价诸多心理学派关于心理发展规律的理论;后八章则系统地论述个体心理各个发展时期的特征。当然,发展心理学研究发展心理的原理和研究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是相互交叉的,在本书中,这种思想亦一以贯之。例如,前两章也涉及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问题,后八章在讨论每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时,也作了一定的理论阐述。这样的体例安排,在国际发展心理学界是常见的,而对我来说,却是刻意安排,因为这体现了朱智贤教授和我的学术思想。”  书籍目录:  世纪心理学丛书总序  自序  目次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发展心理学的进展与展望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第三节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第四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第五节 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第三章 胎儿期与新生儿期的发展  第一节 胎儿期的发展  第二节 新生儿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第四章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第二节 蹒跚学步与动作发展  第三节 婴儿语言的发展  第四节 感知运动的智慧  第五节 婴儿情绪与社会发展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第五章 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幼儿园的小天使  第二节 在游戏的王国里  第三节 学龄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第四节 前运算期幼儿的认知发展  第五节 学龄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背起书包上学去  第二节 具体运算期的小学生认知  第三节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第七章 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青春期生理的剧变  第二节 形式运算期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三节 中学生情绪的特征  第四节 青少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第八章 成人前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从志于学到而立之年  第二节 成人前期认知的发展  第三节 人生观的成熟  第四节 成人前期的社会性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第九章 成人中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从不惑到知天命  第二节 成人中期的认知发展  第三节 成人中期的家庭生活与职业  第四节 成人中期的社会性发展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第十章 成人晚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成人晚期的心理适应  第二节 老年人的认知  第三节 老年人的社会性  第四节 成人晚期的心理卫生  第五节 生命的最后阶段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索引  (美)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  第一部分 生命的开始  1 开篇:毕生发展绪论  2 生命的开端:遗传和产前发展  3 婴儿出生和新生儿  第二部分 婴儿期:形成生命的基础  4 婴儿期的生理发展  5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6 婴儿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  第三部分 学前期  7 学前期的生理和认知发展  8 学前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  第四部分 儿童中期  9 儿童中期的生理和认知发展  10 儿童中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  第五部分 青春期  11 青春期的生理和认知发展  12 青春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  第六部分 成年早期  13 成年早期的生理和认知发展  14 成年早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  第七部分 成年中期  15 成年中期的生理和认知发展  16 成年中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  第八部分 成年晚期  17 成年晚期的生理和认知发展  18 成年晚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  第九部分 生命的结束  19 生命的结束:死亡和临终  术语表  参考文献  苏彦捷,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心理学会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心理学报》、《中国特殊教育》等杂志的编委。从事发展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可见,两者不一样

241 评论

明鑫花卉

特点如下: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通过探索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需要和表象尚未完全形成,已有客体永恒性和目标定向行为。②前运算阶段(2~7岁):具有具体形象性,思维不可逆性,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语言迅猛发展,动作图示符号化,自我中心主义。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能够进行逻辑运算,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去自我中心主义,进行群集运算。④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思维不再依赖于具体可感知的事物,可通过假设推理来解答问题,假设演绎推理,青春期自我中心,儿童发展思维已接近成人水平。拓展资料: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认识过程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认知是人的认识过程的一种产物。一般说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联想、思考)等都是认识活动。认识过程是主观客观化的过程,即主观反映客观,使客观表现在主观中。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具体来说,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与知觉。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如感觉到颜色、明暗、声调、香臭、粗细、软硬等。而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认识,如看到一面红旗、听到一阵嘈杂的人声、摸到一件轻柔的毛衣等。 人们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刺激物停止作用之后,并没有马上消失,它还保留在人们的头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再现出来。这种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就叫记忆。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思维。人们还能利用语言把自己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与别人进行交流,接受别人的经验,这就是语言活动。

162 评论

相关问答

  • 儿童认知发展参考文献

    特点如下: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通过探索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需要和表象尚未完全形成,已有客体永恒性和目标定向行为。②前运算阶段(2~7岁)

    520贝基清净果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1
  • 儿童认知发展领域文献

    特点如下: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通过探索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需要和表象尚未完全形成,已有客体永恒性和目标定向行为。②前运算阶段(2~7岁)

    南宫爱默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2
  • 儿童认知发展文献述评

    baidu,google上搜

    dlpengzhen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2
  • 儿童认知发展论文

    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在儿童认知发展方面都有各自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有各自的特点也有相通之处,以下就是我有关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首先,

    手机专用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0
  • 儿童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张加蓉,卢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

    jessica0707 1人参与回答 202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