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6

wisteria1221
首页 > 论文问答 > 在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中,以忽视诚信为代表的刊物是什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企9999

已采纳
冰心的《繁星》,郭沫若的《潮汐集》《骆驼集》等
358 评论

开着拖拉机飚车

一、关于论文发表国内学术期刊,目前90%为收费发表论文,也就是说,作者发表论文需要支付版面费。学术期刊在发行方面一向比较艰难,这个问题很容易理解。一般作者是不会花钱买一些学术性质的杂志来看的。因为这个原因,国内学术期刊自2003年的事业单位转到企业单位后,一切运营要自负盈亏。所以自2003年来,学术期刊陆续开始收费发表论文论文发表只为职称只求毕业的多。这是我们国家目前学术期刊的现状。不收版面的杂志现在很少了,而且稿件的审核时间往往需要2-3个月的时间,然后再等2-3个月等待文章发表出刊。(到时就怕文章没有录用,白等了这么长时间,评职称的机会错过了,得不偿失啊)风险提示:并不是所有的杂志发表了论文都有效的。杂志有正规的有非法的,因为期刊行业开始了收费发表论文,所以很多不法分子使用非法期刊征稿,其目的无非就是敛财。非法期刊发表的论文属于无效的。如何辨别期刊的真伪?通过新闻出版局工作人员的回答:凡在国家新闻出版局查询系统里查询不到的刊物,均为非法刊物。所以作者可以通过国家新闻出版局的数据库进行刊物查询。查询系统里查不到的是非法期刊,那查得到的一定是正规期刊吗?答案:非也。很多不法分子通过盗用刊号,私自印刷等手段,使广大作者分辨不清真假。但作者们需要注意,盗用了别人的刊号或刊名的非法期刊是无法将文章登陆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查询系统的。所以中国期刊网在某些程度上成了期刊鉴定的又一方法。很多单位都要求文章能够登陆中国期刊网才算。中国期刊网不能查询到的刊物,一定是非正规期刊吗?答案:非也。中国期刊网目前并没有完全收录所有的合法杂志,所以对于一个杂志的合法性并不能单一的用中国知网来检测,需要在国家新闻总署网站查询,并通过新闻总署提供的相关信息询问当地的新闻出版局来确定刊物的合法性。这样一方面确定了杂志的合法性,另外一方面也排除了杂志可能出现的假刊等现象。二、再谈假刊与真刊,曝假刊行业内幕很多作者对刊物并没有鉴别能力,常出现以假刊价格跟真刊比较。这就好像用盗版系统盘跟正版系统盘比价格,山寨机跟品牌行货比较一样。在此,我们特别撰写此文,以揭示假刊为什么便宜,假刊的操作,以及为什么正规的期刊不便宜的一些行业内幕。在谈假刊和真刊前,我们要先理清一个概念,什么叫假刊?什么叫真刊?有什么制度规定或判断标准?真刊,是指国内公开发行的,拥有独立的CN刊号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规出版物的原本。因为期刊是连续出版物,所以期刊的原本是每期的原本。假刊,假刊就是不是真刊的所以版本。它包含,私自编造刊名,克隆伪造真刊原本,盗用他人刊号,规定外出版的增刊,副刊等一切刊物。为什么真刊的费用都比较高?主要是真刊,要有独立的CN刊号。这个刊号应该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一发放的。自己编造的并不算。一般刊号的注册前后需要的费用大概是数百万元。国内目前的CN刊号一般都是企事业单位注册的,或历史遗留下的。比如《吉林教育》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CN刊号的注册基本上也是教育厅注册的。这些正规发放的CN刊号,是可以通过新闻出版总署的期刊查询里查询到的。一般在查询系统里查询“吉林教育”就可以查到刊物的刊号信息和主管主办单位信息。假刊是查不到的。而且目前国内的CN刊号注册已经停止(即暂停注册了)。目前市场上的真刊,属于数量有限了。因为真刊发表论文在各类职称中的作用和学术期刊杂志社的运营情况艰难。所以真刊上发表论文,一般都是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个费用,是由各杂志社根据自身的市场情况自定的。比如发的多的教育类和医学类的杂志,社里的费用可能就高,征稿比较难的专业类的,费用就可能低一些。为什么假刊费用低?而且屡禁不止?当前市场上出现的假刊基本集中在几个方面:是私自编造刊名,自称正规期刊来坑人。比如:《创新教育》等杂志,这些杂志根本在新闻出版总署上查不到。也不可能有它自己的CN刊号。但他们杂志上却印刷上了自己的CN刊号和ISSN刊号。甚至主管,主办单位都有,跟甚至还可以自己印刷个**核心的字样。其实这都是编造的,在这种杂志上发表论文在职称中,原则上是无效的(为什么说原则上,等后面再提)是克隆伪造正规杂志,自称杂志社编辑部来坑人。比如:河北《基础教育》杂志。正规的《基础教育》在上海正常出刊,但河北省一些不法分子,盗用《基础教育》的刊号,甚至封面等信息,私自印刷出版。这类杂志上发表论文原则上也是无效的。这些假刊有个共同点在于,费用比较低,名字很动人。但名字都在新闻出版总署上查不到。只所以假刊一般会名字叫《**教育》、《中华**杂志》主要是因为一些有影响力的刊物都是这类的名称,用通俗的话说“它们只是在傍名牌”。假刊费用低,因为他们印刷杂志不用通过新闻出版总署的清样审核,不需要支付刊号使用费等。他们只需要排版好,然后送印刷厂印刷出来就可以。一本杂志的印刷费用不过20元到40元之间。刨去其他开支,假刊,一篇文章收费50元都是赚的。所以他们的价格可以便宜到100-300元都行。这完全是个暴利行业。从河北省的《基础教育》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晰了解到,这些不法分子,出版了不到10期的杂志,就坑作者了近百万。这完全就是个小作坊作假的行为。跟媒体报道的冰红茶冒充什么血蛋白利润上绝对有得一拼了。可笑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在职称论文材料的审核上都比较严格的。部分地区基本上是有杂志就可以通过。《基础教育》的很多作者都是在公安局电话取证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发在了假刊上。就是这么一个问题,让我们的期刊市场如此混乱。特别08年以来,各地对刊物的鉴别力度都加大了,一大批作者深受其害。但暴利驱使这些假刊的制造者仍在继续。《创新教育》被媒体曝光,他们又会冒出《创新教育研究》来。这让很多的作者是防不胜防。因为成本的超低,这些假刊采取见刊付款的方式。因为一般的刊物在出刊后的当时,很难区分真假。但正规的期刊,出刊后,文章会被登录中国知网或万方数据。所以这些期刊数据系统又称了鉴别是不是克隆伪造的期刊的手段。这些期刊数据库,实际不过是个民间机构,不具备行政功能。他们为了自身的运营,也会降低对刊物正规性的检查。比如《龙源期刊》《维普数据》上很多的刊物,是新闻出版总署查不到,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登录不了的期刊。好多都是典型的假刊,却在维普数据上能够查到。这对于那些不懂鉴别期刊的作者来说,更是麻烦得很。大家不妨通过来鉴别期刊的真伪。三、评职称发表论文如何避免上当 每年的上半年都是众多的老师评职称寻求发论文的高峰期,也是很多学生毕业需求论文的黄金时间,由于职称评定、毕业使得您必须发表论文,找中介机构要上当,直接找杂志社也要上当!境外刊、假冒刊、一号双刊、增刊、副刊随处可见!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文章安全发表在正刊上?现在我就介绍下发表论文如何防止上当,网上也有很多对非法刊物的特点和名单进行了介绍,但都有局限性,记住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最有效的方式。发表论文上当的途径有两种情况:1、直接找杂志社发表论文:因为在网上找的杂志社本生就有很多是非法刊物(不信你可以在百度里面搜索“核心期刊”试试);2、找代理机构发表论文:现在代理机构超过五成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欺。发表论文的方式有两种情况:1、直接发表费用;2、发表的刊物是非法刊物、增刊、假核心刊物等,比直接损失更大,除了损失钱还耽误时间。真假期刊最便捷的的查询方法:1、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上查询,、中国记者网,、刊物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主管部门 别迷信被某期刊网收录的刊物就是正规刊物现在有很多一号双刊的刊物就堂而皇之的上了几大期刊网只要您发表论文的时候别太懒,按以上几点查询下,就能做到刊物真假万无一失,刊物核实完成后就得注意投稿的过程,直接找杂志社投稿,速度慢,审稿通过率低,杂志社不允许一稿多投本身就导致权利与义务失衡,这是不争的事实,而职称评定又正等着论文。把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交给擅长的人去做,这是最聪明的做法,找论文发表机构代劳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如何识别论文发表机构的诚信是除了识别刊物真假后的第二道坎。代理机构人的伎俩:1、直接钱(汇款后消失的无影无踪);2、钓鱼策略:先以低价或少收定金为诱惑,等您汇完定金后就告知原来协商的刊物涨价,或要求换别的刊物其主要原因是原定的时间发表不了,或者告诉你文章质量不好发表不了,如果退钱需要扣除审核费等等。3、发问题刊物:现在有很多刊物都有几个副刊,也有增刊,开始协商告知是发在正刊上,等您收到刊物后才发现是发在增刊、副刊、一号双刊上的(这种情况非常普遍);4、发假冒刊物(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也许是自己家给你印刷的杂志);5、把刊物封面上标注有“人文社科类核心”、“教育类核心”或者“xx部核心期刊”的刊物当作您要求的核心刊物推荐。6、堂而皇之的告诉你杂志封面上没有增刊、副刊、专刊等字样或者杂志封面上印有“核心”字样。 目前职称评审部门要求的核心期刊主要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和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为主。核心期刊必须以这两大目录收录为准,以上3、4条是无法从国家有关部门查询到真假的,因为您发表之前告知您的相关刊物信息是真实的,所以能从国家有关部门查询到该刊物的信息,只有发表后才知道上当。要想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就只能靠您的智慧来分析您所委托的机构是否可靠。现在的论文发表网站千篇一律讲自己的优势,保证自己的诚信,都是假、大、空,其实那些所谓的优势都是无法落到实处的,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保证诚信,请问拿什么保证?最会保证,要不保证就不会有与发生了。行胜于言,衡量可靠与否的方法看是否具有实实在在的措施保护作者的权益。可疑机构的特点:1、联系方式只有qq号、手机号、无办公地址或办公地址不详细;2、号称有N多博士、教授(教授都忙着搞自己的科研,图名图利,有必要出卖自己的成果吗?);3、可以代发几百种刊物,几乎能满足所有作者的需求;4、超低的版面费(大家可以问问现在的印刷业的成本)。5、超快的出刊速度(也许就是自己给你印刷的)。6、一个人一天可以给你完成近万字的原创(打字员估计可以完成)。因为识别代理机构的诚信很关键,所以我就对以上四点具体说明下,第一点:您没商量,后根本没地找他主张您的权益去,QQ号、手机号不可信,没有具体的地址(xx大学内,xx路东100米,这些都是障眼法),一样不可信;第二点:稍微想一下就能明白,一个发论文的机构能养得起那么多高素质的人才吗?这就开始人了;再有那么多高素质人才为什么自己不进行科研立项,非要把自己的成果卖给你去换得报酬呢!第三点:碰到这种情况您先别高兴,想一下既然作者自己去投稿很难,如果一个机构告诉您什么刊物都能发,除非他是神仙,发表文章都得有自己特殊的关系,能发的刊物也是有限的。并非所有期刊都能发表学术论文新闻出版总署计划财务司发布的《2006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2006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468种。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发布《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标准》(试行)的通知(新出期〔1995〕696号):将期刊分为“学术理论类”、“互作指导类”、“时事政治类”、“文学艺术类”、“综合文化生活类”、“教学辅导类”、“信息文摘类”等七类,在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网可以查到数字化期刊>学术理论类(共有2397种刊)。约占2006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468种的32%,即四分之一。并非所有期刊都是学术理论类期刊,即并非所有的刊物都能发表学术论文。

321 评论

爱笑的眼乌珠

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是改革后的《小说月报》。

147 评论

土豆0207

1、《新青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机关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7月终刊。  2、《人的文学》 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了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又利它,利它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地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在另一篇文章《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在人生上,并申明“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对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3、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年1月,发起人有茅盾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其主要理论家茅盾提出文学要老老实实表现人生,尤其应描绘被压迫的人民,在创作方法上,他主要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上,如茅盾的《蚀》三部曲、叶圣陶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以对现实的细密描绘、深入剖析,显示出现实主义特色,而成为文学研究会这个显示主义文学流派的力作。  4、创造社 成立于1921年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等,主要出版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非常强调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极力反对文艺的社会功用,认为于是应除祛一切功利,力求本身之完美,同时,他们又极力反对社会黑暗,创造社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的,重在抒发个人感情,表现自己个性。如郭沫若的诗集《前茅》、郁达夫的《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等都以浓重的主观抒情色彩、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而成为创作社的代表作品。  5、新月社 新月社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迁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月刊。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主要贡献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体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他们对于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但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等是新月派的佳作。  6、语丝社 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有任意言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拨辣幽默,讽刺强烈。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体及文学现象   7、 问题小说  冰心是最早创作“问题小说”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之一。她于191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接连创作了许多“问题小说”。所谓“问题小说”就是以家庭、妇女、婚恋、劳工、青年等各种社会问题为题材,催人疑问,促人警觉,发人深省的小说作品。冰心“问题小说”,涉及面很广,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妹》、《还乡》等。女作家庐隐也是“问题小说”的创作者之一。  8、乡土文学  2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鲁迅的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作家们在探求人生真谛,追求理想社会的过程中,关注受压迫最深重的农民问题。对农民的破产,农村妇女悲惨的命运,封建农村的陋习和农民思想的麻木,以及中小地主和小有产者的败落都有深入的表现。代表作家作品有:王任叔的《疲惫者》。许钦文的《疯妇》、《鼻涕阿二》、台静农的《天二哥》等。  9、语丝文体  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共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在创作上,尽管语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  10、 京派小说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京派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等。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萧萧》、《长河》等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作品。  11、新感觉派小说 20年代30年代初出现的“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感觉派”小说的根本特点是特别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小说集。穆时英和施蛰存把“新感觉派”小说推向成熟和引身运用蒙太奇、人物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现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和印象。《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等是他们的代表作。  12、诗歌的“三美”  诗歌的“三美”,即“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这是由闻一多倡导的,是他对新诗理论做出的贡献。“三美”理论主张诗歌创作要有建筑的美、音乐的美和绘画的美。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3、现代派诗歌  30年代在中国产生的现代派诗歌普遍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影响。同时又承接了李金发为代表的20年代中国象征诗派的某些艺术追求。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特别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   14、沦陷区文学  沦陷区文学是抗战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大马戏团》(剧本)和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因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党语录》、《药味集》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

283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