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运动与健康的文献资料

运动与健康的文献资料

发布时间:

运动与健康的文献资料

论文?没写过

您好! 这里有些资料,是我原来整理的,或许对你有些帮助,在这里就不再累述了。

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性格塑造疾病: 我们的健康于外部环境有关,与生活习惯又关,但鲜有人知的是性格也是造成疾病的一个因素,能够影响人的大脑的一切东西都可以影响到人的身体不满委屈气愤自责有过错感----这些负面情感会把我们带到病床上要想避免这些,必须立刻终止那些让我们痛苦和不安的东西人体的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与我们的意识和心理有存在着严格的特定联系当我们心理失调时,特定的器官也会不正常,从而导致某种疾病要想痊愈,除了遵医嘱治疗外,还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绪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健康在我们自己的掌握之中心脏疾病:大多数是因为缺少爱和安全感的结果,以及感情的自我封闭认为自己不值得爱,不相信爱情的可能性,或者不让自己表现对他人的爱情的人一定会出现心血管疾病学会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倾听自己的真正声音,可以再很打程度上减轻心脏疾病关节炎:学会经常光顾那些不会说"不"和指责别人利用他们的人对于这些人来说,重要的是学会说"不",如果这是必须的肥胖:是身体保护某种东西的意图内心的空虚容易刺激人的食欲,尔堇菜的举动能给很多人"充实"的感受,但是心灵的匮乏不是饮食能够填的蛮的肾病问题:是因为指责伤心生活种的不幸挑剔的生活态度这些人经常觉得,人们欺和欺负他们类似的感情和情绪会导致人体内不正常的化学过程,免疫系统失调我们常见的感冒是身体给我们的警告:"停一下吧!主人!喘口气儿,每什么大不了!"气喘病:通常因为不会或不想独立生活胃部问题:溃疡性结肠炎便秘,再心理专家看来,是因为眷念过去,不详打破旧观念,为现在负起责胃会对困扰我们的问题作出敏感的反应,如果你压抑这些感觉,不愿意承认,试图用理性,意识忽视和"忘记"它们,各种胃功能失调就找上门来长期的气愤紧张会诱发胃炎胃痛(烧心)胃液过多意味着你长期被压抑的性格挑衅便秘:时因为人们积累太多的情感观念和体验,不能或不愿意割舍,长期不能释怀,感受不到新的情感和体验眼睛疾病:是不想看到什么,不接受周围世界的表现近视的人想要恢复被毁的视力,需要有自信心并且完善自己的个人和职业素质,提高个人威信远视的人的潜意识里会觉得周围充满了困难和不快,让人无处躲藏问题还是在于不自信,不能解决累积的问题,也可能是习惯性的大题小作建议你训练下自我的控制力,再显示生活种一定会找到好的方面,或许应该尝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耳朵疾病:耳背,耳聋与我们试图忽略那些听觉信息,希望把周围的人,外部世界抽象化有关他们不想听到他人的不满,指责,谩骂,只希望留给自己安宁考虑一下是什么让你有这种愿望如果是与亲人的关系,试图找出她话力让你厌恶的实质要知道无风不起浪---或许是你自己的问题失眠:人们要对自己的失眠负责安眠药不解决问题,因为失眠是逃避生活,不愿意证人阴暗面的表现只有找到真正让你不安的原因,学会每天作个总结,恢复自己的正常生活节奏,才会帮助你解决失眠问题高血压:常出现再这样的人身上:他们充满豪情的把自己力所能及的负担全揽上身,马不停蹄地劳作,害怕辜负周围人的希望,希望自己再别人眼里是重要和被尊重的,因此排挤自己内心的情感和需求红梅冉冉健康文摘43个你必知的健康常识 1、常吃宵夜,会得胃癌,因为胃得不到休息。 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床上变球场:超爽的帽子戏法) 3、鸡屁股含有致癌物,不要吃较好。 4、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应是饭前吃水果。 5、女生月经来时,不要喝绿茶,反正茶类的不要喝就对了,多吃可以补血的东西。 6、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时不要吃蕃茄,最好饭后吃。 8、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预防结石。 9、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会胖。 10、少喝奶茶,因为高热量、高油,没有营养价值可言,长期饮用,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11、刚出炉的面包不宜马上食用。 12、远离充电座,人体应远离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边。 13、天天喝水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膀胱癌不会来。 1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两杯以上的咖啡,喝太多易导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为得花5~7小时去消化,并使脑中血液集中到肠胃,易昏昏欲睡。 18、下午五点后,大餐少少吃,因为五点后身体不需那么多能量。 19、10种吃了会快乐的食物:深海鱼、香蕉、葡萄柚、全麦面包、菠菜、大蒜、番茄、低脂牛奶、鸡肉、樱桃。 20、睡眠不足会变笨,一天须八小时睡眠,有午睡习惯较不会老。 21、最佳睡眠时间是在晚上10点~清晨6点。 22、每天喝酒不要超过一杯,因为酒精会抑制制造抗体的B细胞,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 23、服用胶囊应以冷水吞服(可以第一个吃),睡前30分先服药,忌立即躺下。 24、酸梅具防止老化作用,青春永驻;肝火有毛病者宜多食用。 25、掉发因素:熬夜、压力、烟酒、香鸡排、麻辣锅、油腻食物、调味过重的料理。 26、帮助头发生长:多食用包心菜、蛋、豆类;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27、每天一杯柠檬汁、柳橙汁,不但可以美白,还可以淡化黑斑。 28、苹果:机车族、瘾君子、家庭主妇的常备良药;一天一颗,才能让自己有个干干净净的肺。 29、抽烟又吃维他命(B胡萝卜素-A维他命的一种)会致癌,尽早戒烟,才是最健康的做法。 30、女性不宜喝茶的五个时期:月经来时、孕妇、临产前、生产完后、更年期。 31、抽烟:关系最大的是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与膀胱癌有关。 32、饮酒导致肝硬化,引发肝癌。 33、吃槟榔会导致口腔纤维化,引发口腔癌。 34、食物过于精细,缺乏纤维,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胆固醇,会引发胃癌。 35、食物过于粗糙,营养不足时,导致食道癌、胃癌。 36、食品中的黄曲毒素、亚硝酸类物皆具有致癌性。 37、不抽烟,拒吸二手烟。 38、适量饮酒,不拚酒,不醉酒。 39、减少食用盐腌、烟熏、烧烤的食物。 40、每天摄取新鲜的蔬菜与水果。 41、每天摄取富含高纤维的五谷类及豆类。 42、每天摄取均衡的饮食,不过量。 43、正确饮食习惯: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关于运动与健康的文献资料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摘要 通过对北京和香港2009名青少年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所做的分析,发现他们普遍存在心理压力的困扰,而造成心理压力的主要诱因是考试、学业、个人前途、家庭和金钱等。通过对比分析可看出香港青少年受心理压力的困扰程度略高于北京,而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青少年,其心理压力困扰的程度又明显低于不经常参加者。研究认为,经常而合理地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1 选题依据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竞争性的增强,使得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水平愈来愈高。中小学生除了日渐加重的学业和考试负担之外,来自社会、父母、友人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精神压力也愈来愈大。长期的心理压力困扰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现象的产生,如:厌学、弃学、离家出走、焦虑、抑郁、早恋、自卑,甚至犯罪、自杀等。过重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还会严重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时有报道。据中国辽宁省教育研究院的专家在1994~1995年所做的调查表明,在北京、上海的独生子女中,心理变态率竟高达50%以上,有35%的中小学生和3%的大学生存在有心理异常现象。香港也有调查指出,58%以上的青年学生试图自己来对付日益加重的心理压力,然而,8%的人在过度压力的情况下想自杀。《新民晚报》1995年12月4日刊载张弘的文章“人才济济处,心病何趋多?”调查表明,大学生中30%的人都有“心病”。这些现象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高度重视。 在国内外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文献中,对于心理压力的诱因还缺乏较全面的分析,同时,关于如何指导和克服青少年的心理障碍,怎样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认真探讨解决当前青少年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并努力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我们选择了“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一专题研究。本文旨在首先对造成青少年心理压力的诱因及其解决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并比较香港和北京两地的异同点,以探讨不同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并分析了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和不经常参加者在心理压力的诱因和困扰程度上的差别,进一步探讨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以便寻找有助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2 研究方法1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香港浸会大学张小燕博士提供的“青少年的生活情况问卷调查”对京港两地的2009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该调查问卷已被社会和体育科研部门认可)。2 统计分析对比法 调查所得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并采用SPSS统计处理软件程序进行分析处理。3 测试对象 北京4个城区的普通中学,从初一到高三年级的1040名12~19岁的学生(男506,女534),香港地区的969名10~19岁的学生(男427,女542),共计2009名测试对象。 调查中我们将那些每周除体育课之外,还参加体育活动2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受试者列为经常运动群体,不足上述要求者为不经常运动群体。对这两类群体进行测试分析对比。3 结果分析1 京港两地青少年心理压力的诱因及其困扰程度对比 我们根据当前的社会现状将有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压力的种种因素归纳为12种,即①家庭、②学业/功课、③考试、④同学关系、⑤师生关系、⑥朋友关系、⑦生理问题、⑧金钱/经济、⑨个人前途、�10�香港回归、�11�环境污染、�12�黑社会。让受试者根据每种因素对自己心理的困扰程度由轻到重按照1~10的等级标准进行回答。将回答的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1 北京和香港地区之比较: 按地区来看,北京或香港青少年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压力的人均在80%以上。从困扰程度来看(图1),除了环境污染一项北京学生得分高于香港之外,其余项均是香港学生得分高于北京。在1~9项和 第11项上两地相比均达到非常显著性差异水平(P<01)。这种情况可能与香港多年来一直是一个经济发达且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对青少年学业和就业的要求相当高有关;而北京的青少年相对来说有着较好的社会和家庭保障,因此心理压力相对较低。北京地区的环境污染较香港严重可能是北京学生得分高于香港的主要原因。图1 青少年心理压力的几个主要诱因对比图1除表明香港青少年受心理压力困扰的程度普遍高于北京外,还可看出香港青少年心理压力的主要诱因依次为考试、学业、个人前途、金钱、家庭等;北京则是考试、学业、个人前途、环境污染和同学关系等。前3位诱因完全一样。2 男女性别之比较; 调查结果看出北京地区女生在12项心理压力困扰中有9项高于男生,其中在考试、生理问题、个人前途和环境污染项目上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1)。这可能与当前女孩子普遍早熟,心胸比较狭窄有关。而在师生关系、金钱/经济2项上男生高于女生。这可能与多年来男子要更多地承担家庭经济责任有关。而香港的情况则不同,在12项诱因中有8项是男生高于女生,其中考试成绩、人际关系(同学、师生、朋友)及生理问题等项的差异达显著性水平(P<05),这可能与香港社会男子更需要自立和参与社会竞争有关。由此看来,青少年心理压力的诱因特点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2 参加体育运动与心理压力诱因及其困扰程度的比较 我们通过对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将受试者分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者和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者两个群体。也就是说,那些除了必修的体育课之外,又能保证每星期参加两次以上的体育活动,每次活动30 min以上的人,列为运动群体;其他为不常运动的群体。然后再比较他们在心理压力困扰程度上的差别。图2是北京地区1040名青少年不同运动群体心理压力困扰程度的比较情况,可看出在12项压力诱因中有9项是不常参加运动群体的压力困扰程度高于运动群体,并在前6项主要诱因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5,P<05)。在金钱、香港回归和环境污染方面运动群体心理压力偏高可能与他们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需要更多地与社会和外界接触的情况有关。图2 北京青少年中运动与不运动群体主要心理压力困扰程度对比 图3是香港地区969名青少年不同运动群体心理压力困扰程度的比较情况,可看出在12项压力诱因中有10项是不常参加运动群体的压力困扰程度高于运动群体,并在第1、2、3、4、6、7、9项主要诱因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5,P<05)。在师生关系和黑社会两项上运动群体心理压力偏高可能与他们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需要更多地与社会和外界接触以及香港特殊的社会环境有关。但无论北京或是香港青少年中都表现出经常参加运动群体在受心理压力困扰程度上明显低于不经常参加运动者。这说明参加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压力的缓解和减轻有积极的作用。因为体育运动能够提高人的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能力,通过运动竞赛活动能促进人际交往,通过追求更好的运动成绩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身体,也增强了他们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体育锻炼可以培养他们豁达的胸襟、乐观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并能改善人际关系等。因此,经常合理地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表 对青少年心理困扰时最信任的帮助者的调查(占总人数%)地区(人数)第1信任者(%)第2信任者(%)第3信任者(%)第4信任者(%)第5信任者(%)北京N=1040朋友(3)父母(8)同学(1)兄弟姐妹(34)老师(2)香港 N=970朋友(3)同学(8)父母(7)兄弟姐妹(45)其他亲人(24)图3 香港青少年中运动与不运动群体主要心理压力困扰程度对比3 青少年在心理困扰时常寻求的解决办法 我们调查了青少年在心理困扰时所寻求帮助的情况(见表),可看出他们最信任的帮助者首先是朋友,其次是父母或同学。北京只有1/4的青少年寻求老师的帮助,而香港青少年在首选的前5类帮助者中没有老师。这说明青少年大都与同龄人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同时也表明当前学校的师生关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性格的塑造和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智力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校老师和家长都应关心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对青少年在心理困扰时解决方式的调查,可看出京港两地男生中大部分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而大部分女生是找人商量帮助解决。这说明男子的独立性相对高于女子。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给予女生更多的关心,同时也要加强她们独立性的培养。4 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几个主要心理问题的调查分析1 对近期青少年自杀问题所持态度的调查 此次我们还调查了青少年对自杀问题的态度,结果表明,北京青少年中有1%的人认为自杀者值得同情,其中女生多于男生达3%,还有6%的人认为自杀是对的。香港青少年中有6%的人认为自杀者值得同情,4%的人认为自杀是对的。这一现象是不容忽视的。因为,青少年自杀的动机比较复杂,有人是为了表示对家庭或学校的抗议,有人是为逃避痛苦、压力和寻求解脱,虽然这只是少数人的反常行为,但却对广大青少年产生极其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青少年人生观的教育。2 对几项特殊心理问题的调查分析 本研究又对当前在青少年中常出现的几个心理问题,如吸烟、减肥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京港两地青少年中的“烟民”分别有4%和3%,而男生多于女生。在当前世界范围的禁烟运动中,青少年吸烟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北京女生中有7%的人,香港女生中有5%的人参加了减肥者的队伍。而因不合理的节食减肥给青少年带来的身心危害经常发生。因此,社会、学校及家长都应更关心她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她们多参加体育运动,是最好的健身运动和减肥途径。4 结论1 北京和香港两地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在困扰程度上香港青少年略高于北京青少年。造成心理压力的主要诱因是考试、学业、个人前途、家庭、金钱和环境污染等。2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青少年其心理压力明显低于不经常参加者。说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3 京港两地的中小学除了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还应全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进一步密切师生关系,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4 控制青少年吸烟、正确指导学生的减肥也是当前学校和家长不能忽视的问题。

大众健身科学化研究摘 要:从大众健身科学化概念入手,客观地分析了大众健身科学化的具体要求,指出科学健身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区别对待大众健身与竞技训练、健身人群的差异性和年龄特征,建立科学的健身监控方式。在健身过程中,运动项目选择要科学;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的设置要科学。建立科学的营养和恢复模式。关键词:大众健身;科学;科学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种种“现代文明病”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头号杀手。前苏联学者摩拉罗夫研究结果显示,1870年时人体因体力活动所消耗的热能占总能耗的90%,而约100年后则连1%都达不到[1]。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通过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就可以有效地促进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对如何科学地健身这一关键问题的认识却存在着较大的偏差,这就导致了人们健身结果的不尽如意。那么,如何根据大众健身这一特殊的体育活动特点和目的达到科学健身的要求,是一个值得研究同时也是必须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1 对大众健身科学化的基本认识111 科学化的界定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是一方面学科继续分化,对世界各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细致;另一方面,各种科学不断相互渗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高度的整体化[2]。科学排除了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干扰而形成“正确的知识”,其本身就是“正确”的“,合乎科学”“、有科学性”等词汇的表达就成了具有“正确内涵”事物的一种表述方式。很显然,科学化是一个合成词,是由“科学”与“化”构成的。在《辞海》中“,化”是指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如绿化、大众化[3]。可见“,化”是一个过程,一种转移。根据这样的词义,可以将“科学化”理解成为某事物逐渐地转变成为一种更具有科学性的状态,即一种“正确”的状态。112 大众健身科学化的基本前提首先,正确的体育意识的建立是大众科学健身的起点。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体育意识实际上是体育文化修养或体育文化水平的反映,正确的体育意识则是人们在对体育本身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观念的总和,这些观念是引导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活动,并合理地指导人们如何进行体育活动的实践理论和思想基础。其次,大众科学健身意味着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健身者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在大众健身方面可以应用计算机中一条著名的原理———“垃圾输入-垃圾输出”(Garbage in-Garbage out)。其含义是说,尽管有一个好的模拟模型设计,如果输入的数据背离现实很远,这个模拟模型也不会给你输出有现实意义的模拟结果。这个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大众健身活动。如果大众健身活动没有科学的指导方针和正确的健身方法来指导体育运动,那么必然会带来不良的锻炼效果。这样试图通过体育运动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愉悦身心这一根本目的也将无法实现。因此,大众科学健身就意味着“合理输入-有效输出”模式的建立。换言之,这个合理的输入就是人们必须在科学指导下进行健身。第三,只有大众科学健身观念成为人们的共识之后,大众健身科学化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科学化是提高大众体育活动质量的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已经开始从传统的只重数量,不考虑质量的盲目健身意识向科学健身的现代健身意识转变,科学健身已经成为大众参加体育锻炼的共识。最后,大众科学健身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逐渐重视对大众健身活动的科学性指导工作,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为大众健身的科学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原国家体委于1997年在推行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的基础上,在全国19个省(区、市)建立了成年人体质监测中心和150个监测片、436个监测站,并首次对18岁至60岁的成年人进行体制测试与评定,逐渐完善我国国民体质测定系统,加强了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2000年又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岁至69岁的中国国民中开展体质监测工作,以获取世纪末中国国民体质状况的基本数据,以利于群众健身的科学指导,改进和增强国民体质。为了满足群众性健身活动的需求,在全国征集并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华体育健身方法》1-4卷,向社会推出177种健身方法,同时编制推广了第八套广播体操,为引导广大群众科学健身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国家体育总局对科学健身高度重视,组织培养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截止到2001年,全国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已有18万余人,他们是指导大众进行科学锻炼的有力保证。2 大众健身人群特殊性对科学化的要求211 合理区分竞技训练与大众健身的不同要求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忽视了对大众体育进行专门性的科学研究,导致人们习惯于以竞技训练理论为标准来指导大众健身活动的开展。众所周知,竞技运动是以获得优胜为根本目的的一种体育活动方式,其基础是对运动员进行非常规的训练。这种训练要求运动员必须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不断地打破自身运动的极限,使身体在不断地超越极限的过程中获得非常规的运动能力的提升。因此,作为这种训练的必然结果之一的运动损伤是经常发生的,尽管人们也思考如何尽量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而大众健身则恰恰与此相反。大众健身的根本目标是有力地促进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并要尽可能地减少任何形式和程度的损伤。所以,二者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样,以竞技训练的基本理论来指导大众健身活动,而不考虑被指导对象的差异性,就必然会造成不合理结果的发生。因此,大众健身与竞技训练的差异性,就客观地要求人们必须将二者合理地区分开来。212 充分考虑不同健身人群的差异性大众体育的宗旨便是鼓励全民健身,以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从当今东西方大众体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女性和老年人参加大众体育的人数急剧增加,一些社会地位、经济收人、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参加体伐搐侈短侬的畴痊川花育活动人数的比例在逐渐增大,家庭体育、伤残人体育、大众体育的科研工作以及加强与国际合作和协调等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现在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趋势有以下8个方面:大众体育推广的普及化、健身的科学化、管理的法制化、产业的市场化、活动的多样化、投入的扩大化、组织的网络化、群体的老龄化。这些发展趋势使得大众健身更加完善。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健身原则,保持健身的科学化才能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大众体育将向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科学化方向发展。高科技的竞技体育必须以科学为腾飞的翅膀,大众体育同样也不能离开科学。诸如身体锻炼的生物学基础,生理、心理基础,身体锻炼的原则、方法、内容,运动处方的确定和实施,身体锻炼效果的评定,不同年龄的群体参加体育锻炼应注意的事项等都有很强的科学性。任何不讲科学的蛮干都可能导致运动损伤和事故,而有违于大众体育的锻炼宗旨。213 充分考虑健身人群年龄的差异性人体发展是有阶段性和程序性的连续过程,各个阶段间存在着明显的“质变界点”。正是这一“质变界点”把人体发展过程分成了婴幼期、儿少期、青年期、中壮期和老年期,而各个时期身体内部发展的速度又具有不等衡的特点。不同时期的健身任务不尽相同,而完成不同任务则需要使用不同内容和性质的方法。终身体育也决非是学会某一运动技术,而后使用终身。儿少期的骨骼、肌肉富有弹性,心脏功能发育不全,神经兴奋与仰制过程不均衡。兴奋过程占优势,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健身的主要任务是促进骨骼、肌肉和心肺功能的生长发育,改善神经系统活动过程,促进兴奋与仰制过程的均衡发展。完成这一任务的体育方法是将健身练习要素组合成游戏类的项目,采用“间歇锻炼、巡回锻炼”的方法进行定量练习。老年期的骨骼、肌肉弹性差,心肺功能下降,神经系统活动仰制过程占优势,有意注意时间持久,健身的主要任务是维护机体正常机能改善神经系统活动的均衡性,延缓机体衰老。完成这一任务的体育方法则应该是选择太极拳、气功等传统的体育项目,采用“连续锻炼、重复锻炼”的方法进行练习。可见,人体不同发展时期生命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健身方法也必须适时变更。无视这一基本原理,滥用方法,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以往在学校体育中使用“成人化”方法所带来的历史教训可谓不浅,应引起足够的警觉。214 建立严格的健身监控方式大众健身一般都是自发的,缺乏合理而统一的健身指导。从健身的科学化来讲,大众健身应当在一定合理的模式中进行。首先,应当对健身者的健康情况做全面的检查,对身体机能情况做科学的测试,以发现身体是否有不适合运动或限制运动的疾病或机能障碍;其次,在检查和测试的基础上,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牢记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保证健身活动安全、高效地进行;再次,运动中应加强对身体各项指标的监控,保证健身按照计划进行;最后,应对身体的各项健康机能指标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以检验健身计划的合理性和健身效果,修订或制定下一阶段的运动处方,开始下一个健身过程。3 大众健身过程要符合科学原理311 大众健身项目的选择要科学健身时,只有选择适宜自身特点的运动项目,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祛病强身的目的。例如,脑力劳动者易患神经衰弱症、高血压、消化不良、便秘等疾病,因此可选择那些促进脑细胞发育,提高心血管功能的项目,如爬山、打拳;身体肥胖的人,行动不便,运动时易引发关节炎和韧带损伤,可选择强度小,灵活轻松的项目,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减退,抵抗力下降,应选择步行、慢跑、气功、太极拳、交谊舞等;女性要考虑分娩,经期等,这期间不宜选择强度较大的项目,除此之外应选择可以加强腹肌和防胖减肥的项目,如仰卧起坐、抬腿扩胸、体操、跳舞等。另外,大众健身在内容的安排上也要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符合运动的一般规律。人们健身应当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舒缓到激烈再到舒缓,由小强度到较大强度再到小强度的顺序来安排,才能保证健身效果,保证运动过程中身体不会受到伤害,真正达到健身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运动项目不适合健身选择,如兔跳、马拉松和足球运球突破下底传中之类的运动。有文献报道:兔跳练习有可能会导致腓骨疲劳性骨折。人体解剖学的研究表明:半月板嵌于膝关节股骨内外髁和胫骨平台之间的纤维软组织,具有吻合关节及缓冲功能。屈膝状态下大小腿扭转超出生理范围时会导致半月板边缘撕裂。足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中,运球突破下底传球中时因支撑腿膝关节扭转致使半月板损伤的发生率为68%。这说明虽然有一些项目在竞技比赛中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如果作为健身练习手段使用,则很容易造成身体的损坏。因此,健身练习手段的设计与选择必须符合人体形态结构的客观实际,严格遵循人体运动的规律。312 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设置要科学适宜的运动强度,是健身运动定量化和科学化的核心问题,也是取得健身效果与安全性的关键。如果设定出现错误即使选择的运动种类适宜,那么也难以达到健身的目的。因为强度太小起不到健身的作用,强度太大持续时间过长,会使身体陷入危险状态,体弱者甚至有致命的危险。因此健身运动中确定运动强度至关重要。关于健身运动强度阀,各国学者的建议尚不一致。美国的COPPER(1990)认为50%~80%VO2max较为合适。日本的野元隆同则认为VO2max的60%为运动强度阀,低于60%无健身效果,80%以上的效果极差。多数学者研究认为,最适宜的运动强度为60%~75%VO2max,即心率130~150次/min。对健身者来说,在次强度范围内运动,不管年龄大小有无心脏病都是安全有效的。心率常是控制运动强度简易而可操作的指标。为了精确地确定适宜心率,须做极限或症关限制性运动实验,以确定最大心率然后取最大心率的60%~85%为运动适宜心率,约相当于57%~78%VO2max。国内研究认为,健身运动的最佳负荷价值阀为脉搏120~140次/min,中老年、体弱者可控制在100~120次/min,超过或不足此值都不会取得较好的健身效果。此外为保证每个健身者都能安全有效,心率还应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如身体状况欠佳时,强度取120次/min,身体情况良好时,心率取140次/min。青少年选用心率130~150次/min,中老年人100~130次/min。开始锻炼时,心率可选用“160-年龄”,锻炼几个月后,心率可选用“180-年龄”。313 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设置要科学要想达到理想的健身效果,所选用的运动项目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运动必须持续一定的运动的量(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才能使机体的呼吸、循环得到有效的刺激使人体各种生理功能都能充分的调动起来使肌体产生新的适应。健身锻炼常选用有氧运动20~60min,按运动强度及身体条件决定必要的运动时间,一般来说健康成年人宜采用中等强度较长时间的运动,体力弱而时间充裕的人采用小强度长时间的配合,日本体育科学中建议采用三种中等运动量来衡量,即15min-70%VO2max,30min-60%VO2max,60min-50%VO2max。运动频度指每周锻炼的次数,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每周安排3~5次运动,间歇进行,即可取得最佳的健身效果(如果每周3次锻炼,可安排隔日一次,如果每周5次锻炼,可安排星期三、日休息)。其生理基础与机体需要不断刺激和超量恢复有关运动生理研究提示,运动后体内各种物质恢复的时间不一,但总体的超量恢复可能在锻炼间隔1天时出现,所以在集体超量恢复时进行再次锻炼,使营养物质再度消耗锻炼后再度超量恢复。如此不间歇锻炼能促进体制的不断增强。4 科学的营养与恢复模式健身的主要支柱是运动锻炼,运动健身的基础是营养。从生理学的角度看,人体运动是异化过程,运动消耗人体的能量,导致人体能量和其他物质的损耗,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受到破坏。而人体内物质和能量的恢复或超量恢复是同化过程,这一过程是在运动后开始。因此在适度的运动后加强营养元素的涉入,如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E、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镁和铁等。还可以适当地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涉入,如面食、米饭、饼干、麦片或低脂酸奶等。补充营养元素才能使人体充分恢复达到健身理想效果。这种方法是利用异化作用得出同化作用的优势,人体体质和机能才会得到提高和增强。在运动后营养补充的同时,合理地恢复也是非常重要的,二者之间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一个整体。一般说来,合理地恢复主要体现在运动后疲劳的被动消除和积极性消除方面。所谓的疲劳的被动消除,是指以休息的方式来缓解身体疲劳,使身体的机能能够得到有效的恢复;所谓的积极性疲劳的消除,是指仍然以运动的方式来促进身体疲劳的消除,尽快地恢复身体机能。当然,积极性消除所采用的运动必须在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一般以微微感觉到出汗为标准。这样,通过营养与恢复协调统一地进行,必然会使得健身的效果更为明显。参考文献:[1]熊斗寅比较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编辑委员会简明社会科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4]乔玉成运动处方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体育学刊,2000(4):[5]吴忠义,扬丽华略论体育健身理论的科学基础—兼谈健身练习手段、强度、负荷及方法[J]体育学刊,1999(4):[6]韩雨梅,闫守扶运动营养补充品发展现状[J]中国体育科技,2003(6):[7]陈 琪健身运动负荷控制指标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4):[8]赵东平,徐玖平新时期体育在提高人的健康素质中的作用[J]四川体育科学,2004(9):

运动与健康的文献

下午3点后运动可提高睡眠质量  现代生活方式中,受到失眠困扰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都知道,运动能缓解压力,改善睡眠,但是你知道什么时候运动,晚上才能睡得香吗?据英国《家庭健康》杂志近日报道,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下午运动,对睡眠帮助最大。  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对3000多名失眠患者进行了调查。这些患者被分成两组,在同一天上、下午分别进行运动,他们的运动种类、强度以及运动量完全相同。按规定,两组人在晚上同一时间上床睡觉,此后研究人员会用电脑扫描仪检测他们的睡眠情况。结果发现,上午运动的人,晚间睡眠的质量与不运动时差不多,而下午运动的那组人,晚上睡眠质量则比平日好得多。  研究人员指出,这是由于大脑兴奋和机体疲劳程度不同造成的。下午3点以后运动,到晚上10点身体和大脑开始进入较为疲劳的状态,这使运动者更易入睡;而上午运动的人,大约在中午感到疲劳,到晚上反而不容易睡着了。专家同时提醒,晚上九点后不适合再进行运动,这会让大脑过于兴奋,推迟入睡时间。  长时间剧烈运动要消耗大量能量,而能量主要来源于体内血糖的氧化。早晨空腹进行长时间运动,无充足的血糖补充,易发生低血糖症状。另外,空腹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可使胃发生痉挛性收缩,出现胃痛,久而久之会产生胃炎等疾病。所以晨起空腹锻炼时,一般不超过30分钟,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这个字数,这个奖励,不成比例

主编寄语开篇1.为什么运动有益健康2.为什么叫有氧运动3.什么叫无氧运动4.天天劳动还需要运动吗5.运动能振奋心情6.体育锻炼健全性格7.如何在运动是保持体内的水分8.运动后怎样补充营养9.如何预防运动受伤10.运动时为什么易受伤11.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要讲究科学性12.要避免运动过度13.运动不当损健康14.如何掌握跑步的运动量15.什么情况下不宜运动16.皮肤运动美容法17.体育锻炼能使青少年长高18.为什么“从小锻炼受益无穷”19.中青年人需要健身吗20.最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方式21.中老年人最简便易行的运动22.老人晨练别空腹23.健身运动忠告24.晨练不如暮练好25.每天需要多少运动26.夏天游泳应注意事项27.雾天莫锻炼28.话说血管体操29.冬天 适合在户外慢跑吗30.寒冷季节锻炼应注意什么健身篇1.甩手运动2.跳绳是怎样健身的3.跳绳对儿童有什么好处4.跳绳运动需要注意什么5.饭后何时运动为宜6.少年儿童参加运动要注意什么……防病篇后记 提高您的“健商”,不可缺少的助手参考文献

运动与健康的文献论文

这类论文就是泛泛而谈,随便找几篇凑下就可以,我没有论文库的号,去taobao的 翰林书店 店铺下载的,质量可以的。

1、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体育运动能提高人体的吸氧能力,从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解毒过程;体育运动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使肌肉得到充分的营养,提高肌肉的代谢能力,使肌纤维变粗,发达、结实、匀称而有力。 2、体育锻炼可促使大脑清醒,提高学习效率。体育运动能增加大脑的供血,改善大脑血糖和氧的供应,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提高大脑皮质的活动能力。提高神经活动的兴奋性、灵敏性和反应性,提高对某些植物神经和脏器活动的自控能力。 3、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个性培养,陶冶情操。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种种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培养其勇敢、果断、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体育运动可调节人的一些不健康的情绪和心理如:消沉、沮丧、紧张等。体育竞赛运动,特别是一些团体运动,它要求团结协作、诚实、守纪、力争上游、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作风。 4、体育运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御疾病的能力。体育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有助于机体的消化吸收,可预防和治疗习惯性便秘、消化不良等疾病。有研究表明,经常运动的人比不经常运动的人不易生病且长寿。

关于运动与健康的文献

“生命在于运动”,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锹德罗的一句名言。他认为,自然界的生命物质,都是在运动中发生发展的。如果运动停止了,生命也就结束了。人的生命靠运动维持,运动能够促进生命。体育运动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比如骨胳、肌肉,锻炼和不锻炼就大不一样。坚持锻炼的少年儿童,肌肉、骨胳都都比较结实粗壮,身高也比不锻炼的人要高。身高主要决定于下肢长骨,而长骨的生长则依靠两端的骺软骨板。在儿童时期,长骨的骺软骨板是的细胞不断分列、增殖和骨化,使长骨纵向生长。细胞增殖需要大量的血液提供营养,体育锻炼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增多骺软骨板中的血液量从而促进细胞分裂和增殖,使骨骼增长更快。调查证明,同年龄、同性别的少年儿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不参加的身高约长4一8厘米。体育运动还能增强体内各内脏器官的功能。经常运动的人,肺的容量比不运动的要大一倍以上;心肌发达,心脏的收缩力加强;胃肠道功能增强,消化好,饭量增加。运动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预防疾病发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自然界的各种因素也对人体产生作用,如日光的照射、空气和温度的变化以及水的刺激等,都会使人体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所以,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不仅身体壮实,而且活泼、聪明,反应敏捷,接受新事物也快,平时极少生病。体育运动还能使人体态健美。体育锻炼贵在坚持,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下午3点后运动可提高睡眠质量  现代生活方式中,受到失眠困扰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都知道,运动能缓解压力,改善睡眠,但是你知道什么时候运动,晚上才能睡得香吗?据英国《家庭健康》杂志近日报道,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下午运动,对睡眠帮助最大。  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对3000多名失眠患者进行了调查。这些患者被分成两组,在同一天上、下午分别进行运动,他们的运动种类、强度以及运动量完全相同。按规定,两组人在晚上同一时间上床睡觉,此后研究人员会用电脑扫描仪检测他们的睡眠情况。结果发现,上午运动的人,晚间睡眠的质量与不运动时差不多,而下午运动的那组人,晚上睡眠质量则比平日好得多。  研究人员指出,这是由于大脑兴奋和机体疲劳程度不同造成的。下午3点以后运动,到晚上10点身体和大脑开始进入较为疲劳的状态,这使运动者更易入睡;而上午运动的人,大约在中午感到疲劳,到晚上反而不容易睡着了。专家同时提醒,晚上九点后不适合再进行运动,这会让大脑过于兴奋,推迟入睡时间。  长时间剧烈运动要消耗大量能量,而能量主要来源于体内血糖的氧化。早晨空腹进行长时间运动,无充足的血糖补充,易发生低血糖症状。另外,空腹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可使胃发生痉挛性收缩,出现胃痛,久而久之会产生胃炎等疾病。所以晨起空腹锻炼时,一般不超过30分钟,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大众健身科学化研究摘 要:从大众健身科学化概念入手,客观地分析了大众健身科学化的具体要求,指出科学健身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区别对待大众健身与竞技训练、健身人群的差异性和年龄特征,建立科学的健身监控方式。在健身过程中,运动项目选择要科学;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的设置要科学。建立科学的营养和恢复模式。关键词:大众健身;科学;科学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种种“现代文明病”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头号杀手。前苏联学者摩拉罗夫研究结果显示,1870年时人体因体力活动所消耗的热能占总能耗的90%,而约100年后则连1%都达不到[1]。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通过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就可以有效地促进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对如何科学地健身这一关键问题的认识却存在着较大的偏差,这就导致了人们健身结果的不尽如意。那么,如何根据大众健身这一特殊的体育活动特点和目的达到科学健身的要求,是一个值得研究同时也是必须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1 对大众健身科学化的基本认识111 科学化的界定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是一方面学科继续分化,对世界各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细致;另一方面,各种科学不断相互渗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高度的整体化[2]。科学排除了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干扰而形成“正确的知识”,其本身就是“正确”的“,合乎科学”“、有科学性”等词汇的表达就成了具有“正确内涵”事物的一种表述方式。很显然,科学化是一个合成词,是由“科学”与“化”构成的。在《辞海》中“,化”是指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如绿化、大众化[3]。可见“,化”是一个过程,一种转移。根据这样的词义,可以将“科学化”理解成为某事物逐渐地转变成为一种更具有科学性的状态,即一种“正确”的状态。112 大众健身科学化的基本前提首先,正确的体育意识的建立是大众科学健身的起点。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体育意识实际上是体育文化修养或体育文化水平的反映,正确的体育意识则是人们在对体育本身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观念的总和,这些观念是引导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活动,并合理地指导人们如何进行体育活动的实践理论和思想基础。其次,大众科学健身意味着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健身者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在大众健身方面可以应用计算机中一条著名的原理———“垃圾输入-垃圾输出”(Garbage in-Garbage out)。其含义是说,尽管有一个好的模拟模型设计,如果输入的数据背离现实很远,这个模拟模型也不会给你输出有现实意义的模拟结果。这个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大众健身活动。如果大众健身活动没有科学的指导方针和正确的健身方法来指导体育运动,那么必然会带来不良的锻炼效果。这样试图通过体育运动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愉悦身心这一根本目的也将无法实现。因此,大众科学健身就意味着“合理输入-有效输出”模式的建立。换言之,这个合理的输入就是人们必须在科学指导下进行健身。第三,只有大众科学健身观念成为人们的共识之后,大众健身科学化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科学化是提高大众体育活动质量的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已经开始从传统的只重数量,不考虑质量的盲目健身意识向科学健身的现代健身意识转变,科学健身已经成为大众参加体育锻炼的共识。最后,大众科学健身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逐渐重视对大众健身活动的科学性指导工作,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为大众健身的科学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原国家体委于1997年在推行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的基础上,在全国19个省(区、市)建立了成年人体质监测中心和150个监测片、436个监测站,并首次对18岁至60岁的成年人进行体制测试与评定,逐渐完善我国国民体质测定系统,加强了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2000年又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岁至69岁的中国国民中开展体质监测工作,以获取世纪末中国国民体质状况的基本数据,以利于群众健身的科学指导,改进和增强国民体质。为了满足群众性健身活动的需求,在全国征集并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华体育健身方法》1-4卷,向社会推出177种健身方法,同时编制推广了第八套广播体操,为引导广大群众科学健身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国家体育总局对科学健身高度重视,组织培养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截止到2001年,全国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已有18万余人,他们是指导大众进行科学锻炼的有力保证。2 大众健身人群特殊性对科学化的要求211 合理区分竞技训练与大众健身的不同要求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忽视了对大众体育进行专门性的科学研究,导致人们习惯于以竞技训练理论为标准来指导大众健身活动的开展。众所周知,竞技运动是以获得优胜为根本目的的一种体育活动方式,其基础是对运动员进行非常规的训练。这种训练要求运动员必须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不断地打破自身运动的极限,使身体在不断地超越极限的过程中获得非常规的运动能力的提升。因此,作为这种训练的必然结果之一的运动损伤是经常发生的,尽管人们也思考如何尽量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而大众健身则恰恰与此相反。大众健身的根本目标是有力地促进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并要尽可能地减少任何形式和程度的损伤。所以,二者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样,以竞技训练的基本理论来指导大众健身活动,而不考虑被指导对象的差异性,就必然会造成不合理结果的发生。因此,大众健身与竞技训练的差异性,就客观地要求人们必须将二者合理地区分开来。212 充分考虑不同健身人群的差异性大众体育的宗旨便是鼓励全民健身,以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从当今东西方大众体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女性和老年人参加大众体育的人数急剧增加,一些社会地位、经济收人、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参加体伐搐侈短侬的畴痊川花育活动人数的比例在逐渐增大,家庭体育、伤残人体育、大众体育的科研工作以及加强与国际合作和协调等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现在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趋势有以下8个方面:大众体育推广的普及化、健身的科学化、管理的法制化、产业的市场化、活动的多样化、投入的扩大化、组织的网络化、群体的老龄化。这些发展趋势使得大众健身更加完善。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健身原则,保持健身的科学化才能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大众体育将向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科学化方向发展。高科技的竞技体育必须以科学为腾飞的翅膀,大众体育同样也不能离开科学。诸如身体锻炼的生物学基础,生理、心理基础,身体锻炼的原则、方法、内容,运动处方的确定和实施,身体锻炼效果的评定,不同年龄的群体参加体育锻炼应注意的事项等都有很强的科学性。任何不讲科学的蛮干都可能导致运动损伤和事故,而有违于大众体育的锻炼宗旨。213 充分考虑健身人群年龄的差异性人体发展是有阶段性和程序性的连续过程,各个阶段间存在着明显的“质变界点”。正是这一“质变界点”把人体发展过程分成了婴幼期、儿少期、青年期、中壮期和老年期,而各个时期身体内部发展的速度又具有不等衡的特点。不同时期的健身任务不尽相同,而完成不同任务则需要使用不同内容和性质的方法。终身体育也决非是学会某一运动技术,而后使用终身。儿少期的骨骼、肌肉富有弹性,心脏功能发育不全,神经兴奋与仰制过程不均衡。兴奋过程占优势,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健身的主要任务是促进骨骼、肌肉和心肺功能的生长发育,改善神经系统活动过程,促进兴奋与仰制过程的均衡发展。完成这一任务的体育方法是将健身练习要素组合成游戏类的项目,采用“间歇锻炼、巡回锻炼”的方法进行定量练习。老年期的骨骼、肌肉弹性差,心肺功能下降,神经系统活动仰制过程占优势,有意注意时间持久,健身的主要任务是维护机体正常机能改善神经系统活动的均衡性,延缓机体衰老。完成这一任务的体育方法则应该是选择太极拳、气功等传统的体育项目,采用“连续锻炼、重复锻炼”的方法进行练习。可见,人体不同发展时期生命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健身方法也必须适时变更。无视这一基本原理,滥用方法,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以往在学校体育中使用“成人化”方法所带来的历史教训可谓不浅,应引起足够的警觉。214 建立严格的健身监控方式大众健身一般都是自发的,缺乏合理而统一的健身指导。从健身的科学化来讲,大众健身应当在一定合理的模式中进行。首先,应当对健身者的健康情况做全面的检查,对身体机能情况做科学的测试,以发现身体是否有不适合运动或限制运动的疾病或机能障碍;其次,在检查和测试的基础上,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牢记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保证健身活动安全、高效地进行;再次,运动中应加强对身体各项指标的监控,保证健身按照计划进行;最后,应对身体的各项健康机能指标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以检验健身计划的合理性和健身效果,修订或制定下一阶段的运动处方,开始下一个健身过程。3 大众健身过程要符合科学原理311 大众健身项目的选择要科学健身时,只有选择适宜自身特点的运动项目,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祛病强身的目的。例如,脑力劳动者易患神经衰弱症、高血压、消化不良、便秘等疾病,因此可选择那些促进脑细胞发育,提高心血管功能的项目,如爬山、打拳;身体肥胖的人,行动不便,运动时易引发关节炎和韧带损伤,可选择强度小,灵活轻松的项目,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减退,抵抗力下降,应选择步行、慢跑、气功、太极拳、交谊舞等;女性要考虑分娩,经期等,这期间不宜选择强度较大的项目,除此之外应选择可以加强腹肌和防胖减肥的项目,如仰卧起坐、抬腿扩胸、体操、跳舞等。另外,大众健身在内容的安排上也要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符合运动的一般规律。人们健身应当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舒缓到激烈再到舒缓,由小强度到较大强度再到小强度的顺序来安排,才能保证健身效果,保证运动过程中身体不会受到伤害,真正达到健身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运动项目不适合健身选择,如兔跳、马拉松和足球运球突破下底传中之类的运动。有文献报道:兔跳练习有可能会导致腓骨疲劳性骨折。人体解剖学的研究表明:半月板嵌于膝关节股骨内外髁和胫骨平台之间的纤维软组织,具有吻合关节及缓冲功能。屈膝状态下大小腿扭转超出生理范围时会导致半月板边缘撕裂。足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中,运球突破下底传球中时因支撑腿膝关节扭转致使半月板损伤的发生率为68%。这说明虽然有一些项目在竞技比赛中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如果作为健身练习手段使用,则很容易造成身体的损坏。因此,健身练习手段的设计与选择必须符合人体形态结构的客观实际,严格遵循人体运动的规律。312 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设置要科学适宜的运动强度,是健身运动定量化和科学化的核心问题,也是取得健身效果与安全性的关键。如果设定出现错误即使选择的运动种类适宜,那么也难以达到健身的目的。因为强度太小起不到健身的作用,强度太大持续时间过长,会使身体陷入危险状态,体弱者甚至有致命的危险。因此健身运动中确定运动强度至关重要。关于健身运动强度阀,各国学者的建议尚不一致。美国的COPPER(1990)认为50%~80%VO2max较为合适。日本的野元隆同则认为VO2max的60%为运动强度阀,低于60%无健身效果,80%以上的效果极差。多数学者研究认为,最适宜的运动强度为60%~75%VO2max,即心率130~150次/min。对健身者来说,在次强度范围内运动,不管年龄大小有无心脏病都是安全有效的。心率常是控制运动强度简易而可操作的指标。为了精确地确定适宜心率,须做极限或症关限制性运动实验,以确定最大心率然后取最大心率的60%~85%为运动适宜心率,约相当于57%~78%VO2max。国内研究认为,健身运动的最佳负荷价值阀为脉搏120~140次/min,中老年、体弱者可控制在100~120次/min,超过或不足此值都不会取得较好的健身效果。此外为保证每个健身者都能安全有效,心率还应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如身体状况欠佳时,强度取120次/min,身体情况良好时,心率取140次/min。青少年选用心率130~150次/min,中老年人100~130次/min。开始锻炼时,心率可选用“160-年龄”,锻炼几个月后,心率可选用“180-年龄”。313 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设置要科学要想达到理想的健身效果,所选用的运动项目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运动必须持续一定的运动的量(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才能使机体的呼吸、循环得到有效的刺激使人体各种生理功能都能充分的调动起来使肌体产生新的适应。健身锻炼常选用有氧运动20~60min,按运动强度及身体条件决定必要的运动时间,一般来说健康成年人宜采用中等强度较长时间的运动,体力弱而时间充裕的人采用小强度长时间的配合,日本体育科学中建议采用三种中等运动量来衡量,即15min-70%VO2max,30min-60%VO2max,60min-50%VO2max。运动频度指每周锻炼的次数,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每周安排3~5次运动,间歇进行,即可取得最佳的健身效果(如果每周3次锻炼,可安排隔日一次,如果每周5次锻炼,可安排星期三、日休息)。其生理基础与机体需要不断刺激和超量恢复有关运动生理研究提示,运动后体内各种物质恢复的时间不一,但总体的超量恢复可能在锻炼间隔1天时出现,所以在集体超量恢复时进行再次锻炼,使营养物质再度消耗锻炼后再度超量恢复。如此不间歇锻炼能促进体制的不断增强。4 科学的营养与恢复模式健身的主要支柱是运动锻炼,运动健身的基础是营养。从生理学的角度看,人体运动是异化过程,运动消耗人体的能量,导致人体能量和其他物质的损耗,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受到破坏。而人体内物质和能量的恢复或超量恢复是同化过程,这一过程是在运动后开始。因此在适度的运动后加强营养元素的涉入,如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E、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镁和铁等。还可以适当地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涉入,如面食、米饭、饼干、麦片或低脂酸奶等。补充营养元素才能使人体充分恢复达到健身理想效果。这种方法是利用异化作用得出同化作用的优势,人体体质和机能才会得到提高和增强。在运动后营养补充的同时,合理地恢复也是非常重要的,二者之间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一个整体。一般说来,合理地恢复主要体现在运动后疲劳的被动消除和积极性消除方面。所谓的疲劳的被动消除,是指以休息的方式来缓解身体疲劳,使身体的机能能够得到有效的恢复;所谓的积极性疲劳的消除,是指仍然以运动的方式来促进身体疲劳的消除,尽快地恢复身体机能。当然,积极性消除所采用的运动必须在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一般以微微感觉到出汗为标准。这样,通过营养与恢复协调统一地进行,必然会使得健身的效果更为明显。参考文献:[1]熊斗寅比较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编辑委员会简明社会科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4]乔玉成运动处方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体育学刊,2000(4):[5]吴忠义,扬丽华略论体育健身理论的科学基础—兼谈健身练习手段、强度、负荷及方法[J]体育学刊,1999(4):[6]韩雨梅,闫守扶运动营养补充品发展现状[J]中国体育科技,2003(6):[7]陈 琪健身运动负荷控制指标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4):[8]赵东平,徐玖平新时期体育在提高人的健康素质中的作用[J]四川体育科学,2004(9):

  • 索引序列
  • 运动与健康的文献资料
  • 关于运动与健康的文献资料
  • 运动与健康的文献
  • 运动与健康的文献论文
  • 关于运动与健康的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