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电视画面编辑考试

电视画面编辑考试

发布时间:

电视画面编辑考试

参考教材《电视画面编辑》。南京艺术学院广播电视(专业学位)专业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02影视编导方向:"政治理论和外国语的考试大纲编制单位:教育部考试中心;《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主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广播电视学概论》(第二版),黄匡宇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电视画面编辑》,何苏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影视视听语言》,张菁、关玲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应用软件:After effects cs5 Premiere pro cs5"

自我介绍考生通过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考号、籍贯、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内容,使得考官对自己有个全面、详细的了解,进而确定你是否符合所报专业所需的必备条件。考生可以提前准备一下自己自我介绍的方式,切忌内容空泛,没有特色,表达要自然流畅,忌过分抒情和宣扬自我梦想,态度要自然、谦卑、真诚。影视作品评论影视作品评论是电视编导专业考试的基本科目之一,以笔试文章写作的形式出现。考试现场会给考生放映一部电影或电影片段,在规定时间内对影视作品进行评论。在这个写作过程中,需要考生对影视作品进行鉴赏与评析,实质上是考查考生的视听语言、文艺常识等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及分析能力。备考阶段需掌握评论原则和技巧,要增加自己的影片观看量,并多加练习。电视节目分析相对于电影作品,电视节目作品同样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艺术素养,考官主要通过此项考试,查看考生对于电视节目的主要构成和内容形式的综合识别、判断能力,以及对节目编排、节目设计方法的了解和把握能力。一般情况下,对三、四个小的方面进行讨论最佳,过少则难以支撑字数,过多则冗长而杂乱;就节目而言,三四个方面的特点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进行电视节目分析,包括以下几个角度:内容、结构、制作、主持人。在掌握理论和技巧的基础上,多练、多问、多思是写好电视节目分析的关键。纪录片评论关于电视纪录片,可以分为表现原生态生活的纪录片(比如《藏北家人》等)和表现文化的纪录片(比如《苏园六记》等),前者在分析的时候除了通常涉及到的节目(题材、内容等)的价值和意义、节目的线索结构外,重点是通过对长镜头、同期声等的分析去揭示它如何达到真实;而后者则更多的是通过精美的画面、表现蒙太奇、解说词、声画关系等让观众沉浸于其所具有的文化蕴涵中。如果影评是编导考试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影评就是影评考试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和哲理性等。它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究竟如何,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大家可以根据这样的文章思路来写: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这样会比较调理有序。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和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进行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进而烘托气氛,阐述现实意义。文艺常识文艺常识的考试形式通常有两种:面试和笔试。这一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不一定要有多专深,但必须要广博。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积累很重要。电视编导归属于新闻传播的大范畴,因此从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新闻敏感性以及时事判断和评判能力。作为未来的电视工作者,对当前的电视节目也应该比较熟悉,对一些热点栏目、热点事件要保持兴趣和关注度。题库当中一般都会安排一些电视节目评述,包括每年的春晚、各种热播栏目、一些资深的重要栏目,以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事件,这些都会被设计成题目让考生谈感受、挑毛病、提建议。

写影评,写故事,写叙事散文,1500--1800字之间

一、自我介绍考生通过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考号、籍贯、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内容,使得考官对自己有个全面、详细的了解,进而确定你是否符合所报专业所需的必备条件。考生可以提前准备一下自己自我介绍的方式,切忌内容空泛,没有特色,表达要自然流畅,忌过分抒情和宣扬自我梦想,态度要自然、谦卑、真诚。二、影视作品评论影视作品评论是电视编导专业考试的基本科目之一,以笔试文章写作的形式出现。考试现场会给考生放映一部电影或电影片段,在规定时间内对影视作品进行评论。在这个写作过程中,需要考生对影视作品进行鉴赏与评析,实质上是考查考生的视听语言、文艺常识等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及分析能力。备考阶段需掌握评论原则和技巧,要增加自己的影片观看量,并多加练习。三、特长展示特长展示是很多编导艺考经常出现的一个环节,特长展示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考官对于考生的整体印象。特长展示指考生在最短时间内将自己的特性和与众不同的一面展示给考官,以赢得考官对考生艺术修养的了解。而大部分考生误以为特长展示即是吹、拉、弹、唱等基本特长,为此专门学习,殊不知多才多艺固然很好,但特长内容是极为广泛的,只要展现你比普通人更优秀的某一方面的技能或与众不同之处就可以。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特长,独特新颖,扬长避短,有创意。四、电视节目分析相对于电影作品,电视节目作品同样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艺术素养,考官主要通过此项考试,查看考生对于电视节目的主要构成和内容形式的综合识别、判断能力,以及对节目编排、节目设计方法的了解和把握能力。一般情况下,对三、四个小的方面进行讨论最佳,过少则难以支撑字数,过多则冗长而杂乱;就节目而言,三四个方面的特点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进行电视节目分析,包括以下几个角度:内容、结构、制作、主持人。在掌握理论和技巧的基础上,多练、多问、多思是写好电视节目分析的关键。五、纪录片评论如果影评是编导艺考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影评就是影评考试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和哲理性等。它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究竟如何,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大家可以根据这样的文章思路来写: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这样会比较调理有序。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和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进行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进而烘托气氛,阐述现实意义。

电视画面编辑考试题

看影片《被山隔住的地方》,回答以下问题:1、结合自身经历与片中人物对比,谈谈感受。2、写出两个以上你认为最感动你的画面,为什么?这样处理的好处。结合本片,谈谈对社会的思考。06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文艺编导复试笔试 :文艺风光片《瑶族风光》 就其主题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 1500字文化基础知识:语文40分选择+说明文阅读+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英语40分选择+完形填空+数篇阅读数学20分 3道大题:数列、三角函数、求最值 (文化考试占总分的10%)电视编辑复试笔试 :记录片《被山隔住的地方》一、结合自身感受谈感悟二、细节分析三、谈对社会的思考每问不低于200字07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笔试试题

06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笔试试题: 看影片《被山隔住的地方》,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自身经历与片中人物对比,谈谈感受。 2、写出两个以上你认为最感动你的画面,为什么?这样处理的好处。结合本片,谈谈对社会的思考。06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文艺编导复试笔试 : 文艺风光片《瑶族风光》 就其主题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 1500字 文化基础知识:语文40分选择+说明文阅读+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英语40分选择+完形填空+数篇阅读 数学20分 3道大题:数列、三角函数、求最值 (文化考试占总分的10%)电视编辑复试笔试 : 记录片《被山隔住的地方》 一、结合自身感受谈感悟 二、细节分析 三、谈对社会的思考每问不低于200字07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笔试试题 观看电视散文《边城印象》,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你对片子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500字) 2、片子中出现了一个寻访者的形象,你认为他有什么作用?40)字)2008年浙江传媒学院编导文学类复试考题 一、材料作文。(考试时间1个半小时) 一对老两口一直住在乡下,养养花,种种树,日子也算逍遥快活。一天,老两口收拾行李要去城里看子女。邻居们都很羡慕他们。他们的子女都很有出息。有的在医院工作,有的开公司 1~写一份创意策划书,与制片人交流,要求思路清晰(40分) 2~以材料为基础续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60分)二、电视作品分析(加放片考试时间为2小时) 放的是visions of time短片集中的一个短片 (1)问主题是什么(10分) (2)分析声音的使用和处理(10分) (3)分析黑白影象和彩色影象在视觉效果和心理效果上的重要差别(10分) (4)假如让你也拍一部10分钟的关于时间的影片,扼要写一下你的构思(20分)

电视画面编辑考试重点

自我介绍考生通过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考号、籍贯、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内容,使得考官对自己有个全面、详细的了解,进而确定你是否符合所报专业所需的必备条件。考生可以提前准备一下自己自我介绍的方式,切忌内容空泛,没有特色,表达要自然流畅,忌过分抒情和宣扬自我梦想,态度要自然、谦卑、真诚。影视作品评论影视作品评论是电视编导专业考试的基本科目之一,以笔试文章写作的形式出现。考试现场会给考生放映一部电影或电影片段,在规定时间内对影视作品进行评论。在这个写作过程中,需要考生对影视作品进行鉴赏与评析,实质上是考查考生的视听语言、文艺常识等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及分析能力。备考阶段需掌握评论原则和技巧,要增加自己的影片观看量,并多加练习。电视节目分析相对于电影作品,电视节目作品同样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艺术素养,考官主要通过此项考试,查看考生对于电视节目的主要构成和内容形式的综合识别、判断能力,以及对节目编排、节目设计方法的了解和把握能力。一般情况下,对三、四个小的方面进行讨论最佳,过少则难以支撑字数,过多则冗长而杂乱;就节目而言,三四个方面的特点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进行电视节目分析,包括以下几个角度:内容、结构、制作、主持人。在掌握理论和技巧的基础上,多练、多问、多思是写好电视节目分析的关键。纪录片评论关于电视纪录片,可以分为表现原生态生活的纪录片(比如《藏北家人》等)和表现文化的纪录片(比如《苏园六记》等),前者在分析的时候除了通常涉及到的节目(题材、内容等)的价值和意义、节目的线索结构外,重点是通过对长镜头、同期声等的分析去揭示它如何达到真实;而后者则更多的是通过精美的画面、表现蒙太奇、解说词、声画关系等让观众沉浸于其所具有的文化蕴涵中。如果影评是编导考试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影评就是影评考试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和哲理性等。它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究竟如何,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大家可以根据这样的文章思路来写: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这样会比较调理有序。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和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进行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进而烘托气氛,阐述现实意义。文艺常识文艺常识的考试形式通常有两种:面试和笔试。这一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不一定要有多专深,但必须要广博。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积累很重要。电视编导归属于新闻传播的大范畴,因此从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新闻敏感性以及时事判断和评判能力。作为未来的电视工作者,对当前的电视节目也应该比较熟悉,对一些热点栏目、热点事件要保持兴趣和关注度。题库当中一般都会安排一些电视节目评述,包括每年的春晚、各种热播栏目、一些资深的重要栏目,以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事件,这些都会被设计成题目让考生谈感受、挑毛病、提建议。

参考教材《电视画面编辑》。南京艺术学院广播电视(专业学位)专业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02影视编导方向:"政治理论和外国语的考试大纲编制单位:教育部考试中心;《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主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广播电视学概论》(第二版),黄匡宇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电视画面编辑》,何苏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影视视听语言》,张菁、关玲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应用软件:After effects cs5 Premiere pro cs5"

统考:语文常识、文学文艺常识、写作能力的综合考核(部分省份有面试)校考:①笔试:影评、编写故事、栏目分析、广告创意、散文写作、文学文艺常识                     ②面试:回答考官提问(文常基础知识、时事政治、整体文艺素养考核)、编写故事、辩论、小品表演、朗诵。

圣诞节准备到了,街上也有浓浓的节日气氛,简单容易操作的蛋糕卷,稍微变化一下造型,就能有满满的仪式感哦!用料 蛋黄 4个细砂糖A 15克牛奶 60克玉米油 40克低筋面粉 80克蛋白 4个细砂糖B 40克抹茶粉 3克红丝绒液 4克淡奶油 300克细砂糖C 25克 准备材料 步骤1牛奶,玉米油,细砂糖A混合,快速搅拌均匀乳化。 步骤2加入低筋面粉,用蛋抽按“z”形状的手法搅拌均匀,直到呈现没有干粉,没有面疙瘩,面糊细腻的状态。 步骤3分2-3次加入蛋黄,“z”手法拌匀 步骤4将面糊过筛 步骤5将面糊平均分成两份 步骤6抹茶粉加少许水,用茶筛打匀 步骤7两份面糊,一份加入抹茶粉,一份加入红丝绒液 步骤8用蛋抽拌匀 步骤9蛋白粉三次加入细砂糖B,用电动打蛋器打到湿性发泡的状态,从盆里满满提起打蛋头,打蛋头上挂着的蛋白是呈现弯钩形状的 步骤10把蛋白平均分成2份加入到蛋糊中,用刮刀翻扮均匀 步骤11这是面糊拌好的状态,切记不要过度翻扮,避免蛋白消泡 步骤12将拌好的两份面糊分别用裱花袋装起来 步骤13蛋糕卷烤盘上铺油布或者油纸,将烤盘对角线放置,先把其中一种(抹茶或者红丝绒都可以)面糊挤到烤盘上,在挤另外一种面糊 步骤14挤完面糊左右轻轻摇晃烤盘,让面糊铺平 步骤15烤箱提前160度预热,放入蛋糕卷,烤20分钟出炉 步骤16蛋糕烤好后出炉,晾凉 步骤17将蛋糕卷倒扣在晾晒架上,揭开油布 步骤18表面覆盖上一张新的油纸 步骤19再倒扣一次。也就是蛋糕进烤箱时的正面朝上 步骤20将细砂糖c一次性加入奶油里,用电动打蛋器打硬 步骤21将奶油区在蛋糕卷表面,其中靠近自己的这一端约4厘米处铺奶油高一点,其他地方的奶油薄一点,再将夹心草莓排在奶油高的位置上 步骤22草莓上面再铺上奶油。从侧面看是像小山一样隆起的。 步骤23提起油纸两端,将卷的前半部分卷起来,用手轻轻压一下,使卷和奶油贴和,再继续提着油纸两端,将油纸拉动,蛋糕卷会顺着油纸的方向卷起来 步骤24卷好的蛋糕卷连着油纸冷藏15分钟定型后,拿出来揭掉油纸,表面再用奶油装饰一下 步骤25再装饰一些插件,美美的圣诞主题蛋糕卷就完成了 步骤26切开切面露出草莓也很可爱*^o^*,一口味道会吃到抹茶和红丝绒的味道

影视画面编辑考试题

看影片《被山隔住的地方》,回答以下问题:1、结合自身经历与片中人物对比,谈谈感受。2、写出两个以上你认为最感动你的画面,为什么?这样处理的好处。结合本片,谈谈对社会的思考。06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文艺编导复试笔试 :文艺风光片《瑶族风光》 就其主题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 1500字文化基础知识:语文40分选择+说明文阅读+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英语40分选择+完形填空+数篇阅读数学20分 3道大题:数列、三角函数、求最值 (文化考试占总分的10%)电视编辑复试笔试 :记录片《被山隔住的地方》一、结合自身感受谈感悟二、细节分析三、谈对社会的思考每问不低于200字07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笔试试题

考新开考的“电视画面编辑基础”等12门课程考试大纲正在陆续公布,市自考办有关老师提醒考生要正确使用考试大纲。 据有关老师介绍,考试大纲是课程的基本知识框架。考生要在大纲的统领和引导下,认真理解、把握考核目标、考核要求规定的各个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参照教材和其他参考书,掌握具体知识点。 考试大纲是命题考试的依据,命题老师要严格按照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考试目标出题。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不能任意提高或降低考核的要求。考试大纲中也对命题做了具体说明。 大纲中的考核目标是在列出考试内容基础上对各章规定的目标,按识记、领会、应用3个递进的层次说明考生所要达到的能力。“识记”要求考生能知道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在识记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应用是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高层次的要求。 大纲如下北京08年4月自考电视画面编辑基础考试大纲 2008年03月19日 14:32 课程代码:0117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电视编辑)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是专门研究电视创作中最基本环节之一——镜头组接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的课程。在系统讲述镜头语言表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操作性,结合电视的大众传播特性,规范化地总结了电视片的编辑特点和剪辑技巧,使学生能够掌握电视剪辑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树立电视编辑意识。 课程设置目的: 本课程通过对电视画面编辑基本理论和技巧的讲述,使学生全面了解电视编辑的工作流程,认识画面编辑对于电视制作的重要意义,了解电视语言特点及其对节目编排的影响;从理论高度认识镜头语言的组合特点及原理;掌握各种电视剪辑技巧和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践。 课程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体系和结构; 从理论上认识电视画面编辑对于电视节目制作的意义; 要求学生认真自学课程涉及的各种理论和剪辑技巧,认真思考各章思考题; 能够掌握所学的剪辑技巧,并将其熟练应用于实际工作; 在掌握所学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相关课程衔接: 由于本课程是讲授电视节目创作后期编辑工作的内容,因此要求学生具备电视观念和摄像基础。其前续课程为:电视摄影技术、电视摄影构图、电视制作技术等。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电视画面编辑概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对电视编辑工作进行了整体阐述。介绍了电视编辑工作的性质、电视编辑工作的流程以及电视编辑的分类方法。同时对当代电视编辑工作的一些观念进行了介绍。 要求学生能够细致区分电视编辑工作的双重含义,了解电视编辑工作的性质、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方法,认识到电视作品既要服从艺术表达规律,又有大众传播媒介的特性,受到双重规律影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所学。 重点、难点:掌握“电视编辑”的双重含义;了解电视编辑工作流程;理解艺术规律和大众传播规律对电视编辑的双重影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电视编辑工作的概念 (一)电视编辑工作的双重含义:既指代一个工种,又指一个创作环节。 作为工种的电视编辑,是电视节目创作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者(在电视剧、电视文艺节目中称之为导演、编导)。负责整个节目的构思、采访、后期剪辑、合成等一系列工作。在节目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创作环节的电视编辑,侧重于电视节目的后期剪辑。剪辑是按照视听规律和影视语言的语法,对影视作品的原始素材进行选择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编辑”与“剪辑”两个词常被交替使用,但前者侧重思维意义和艺术表达,后者侧重操作层面的技术意义。 (二)电视编辑工作的任务和意义:电视编辑的任务在于完成叙事、表达内容,是技术与艺术的巧妙融合,渗透着美学追求。电视编辑决不是简单的镜头的堆积,而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是电视节目的二次创作。 (三)电视编辑工作应上升到观念层面,贯穿到电视节目创作的全过程中。不仅后期编辑需要编辑思维,前期策划、采访尤其拍摄过程中,都需要具有编辑意识。 第二节 电视编辑工作流程 电视编辑工作流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修改脚本 协调人员 准备设备 熟悉素材 撰写编辑提纲 (二)编辑实施阶段 整理素材 挑选镜头(粗编) 编辑(精编) 检查(声音、画面、意义表达、逻辑表述) (三)合成阶段 解说 字幕 音乐音效 第三节 电视编辑的双重特性 (一)电视编辑的艺术特性 电视同电影一样,依靠视听元素的结合,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电视编辑的过程需要调动起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对电视素材进行积极的搭配组合,运用光线、色彩、运动、节奏等多种表现手段,对原始素材进行二次创作。这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需要遵循影视艺术共同的表现规律的制约。 电视与电影在画框大小、图像清晰度、题材和内容的表现力方面又存在着差异。这决定了电视更强调语言对话交流、重视内容表达的贴近性。电视有着与电影不同的艺术表现要求。 (二)电视编辑的大众传播特性 除了艺术特性,电视更是大众传播的媒介,这决定了电视编辑工作同时需要服从大众传播特性的制约。 电视编辑工作要服务于观众的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电视编辑工作要在追求视听语言的流畅和艺术性基础上重视节目内容的真实性。 电视编辑工作要重视电视媒体的特性,重视现场感、时效性等。 电视编辑工作应重视传播效果,根据观众观赏电视的随意性、选择性等心理,调整镜头组接和节目编排。 第四节 树立现代电视编辑观念 伴随着人们对电视的大众传播媒介这一本体属性认识的不断深化,电视编辑观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现代电视编辑观念有如下要求: (一)重视电视的纪实性 (二)重视电视的直观性、时效性和现场感 (三)重视多种电视手段和多种元素的综合运用 (四)重视电视图文的共时性传播 (五)重视特技构成的视觉表现 三、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编辑的概念 (二)电视编辑工作的流程 (三)电视编辑的双重特性 (四)现代电视编辑观念 四、考核要求 (一)电视编辑的概念 识记:(1)两种“电视编辑”概念;(2)电视编辑工作的任务和意义 领会:(1)“电视编辑”的两种含义;(2)掌握“编辑”与“剪辑”的联系和区别 应用:将电视编辑思维运用到电视节目创作的全过程中 (二)电视编辑工作的流程 识记:电视编辑工作的三个阶段 领会:电视编辑工作各个环节的内容 应用:与实践相结合,思考如何合理安排电视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 (三)电视编辑的双重特性 识记:电视编辑的两种特性。 领会:(1)电视和电影在视听表达方面的异同点;(2)大众传播特性对电视编辑工作提出的要求。 应用:电视编辑的双重特性对于电视编辑工作者素质的要求。 (四)现代电视编辑观念 识记:现代电视编辑观念有哪些 领会:现代电视观念的各自含义 应用:论述电视的大众传播特性对现代电视观念的确立产生的影响 第二章 蒙太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的基础语言手段,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本章着重介绍了蒙太奇的产生和理论发展、流派,使学生对蒙太奇理论有基础的认识和理解。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蒙太奇的两层概念,了解蒙太奇的产生、发展和理论流派,并能够联系实际,通过掌握蒙太奇理论的画面基础和心理基础,熟练运用各种蒙太奇表现形式。同时,重点掌握长镜头的概念与蒙太奇的关系及其表达形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蒙太奇的概念太多了,考不下来,你自己看吧

电视画面编辑试题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接本考试科目一:广播电视概论这一门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主要理论科目之一,》是进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的基础性课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接本考试科目二:电视画面编辑这门功课可以说是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专业的一门。这里面讲述的主要是一些镜头组接和画面剪辑的一些基本规律和主要方法。对于学习影视的同学们,这一点的重要性自然不必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接本考试科目三:摄像艺术这门功课主要是告诉大家如何做好摄像,其中介绍了一些如镜头构成、光学手段、光线处理、色彩表现、动向手段和运动摄影等相关的知识。以上三门功课,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接本必考的三门功课。其中有一些内容相对简单,但是,还有一些东西是非常专业的。

看影片《被山隔住的地方》,回答以下问题:1、结合自身经历与片中人物对比,谈谈感受。2、写出两个以上你认为最感动你的画面,为什么?这样处理的好处。结合本片,谈谈对社会的思考。06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文艺编导复试笔试 :文艺风光片《瑶族风光》 就其主题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 1500字文化基础知识:语文40分选择+说明文阅读+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英语40分选择+完形填空+数篇阅读数学20分 3道大题:数列、三角函数、求最值 (文化考试占总分的10%)电视编辑复试笔试 :记录片《被山隔住的地方》一、结合自身感受谈感悟二、细节分析三、谈对社会的思考每问不低于200字07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笔试试题

自我介绍考生通过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考号、籍贯、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内容,使得考官对自己有个全面、详细的了解,进而确定你是否符合所报专业所需的必备条件。考生可以提前准备一下自己自我介绍的方式,切忌内容空泛,没有特色,表达要自然流畅,忌过分抒情和宣扬自我梦想,态度要自然、谦卑、真诚。影视作品评论影视作品评论是电视编导专业考试的基本科目之一,以笔试文章写作的形式出现。考试现场会给考生放映一部电影或电影片段,在规定时间内对影视作品进行评论。在这个写作过程中,需要考生对影视作品进行鉴赏与评析,实质上是考查考生的视听语言、文艺常识等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及分析能力。备考阶段需掌握评论原则和技巧,要增加自己的影片观看量,并多加练习。电视节目分析相对于电影作品,电视节目作品同样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艺术素养,考官主要通过此项考试,查看考生对于电视节目的主要构成和内容形式的综合识别、判断能力,以及对节目编排、节目设计方法的了解和把握能力。一般情况下,对三、四个小的方面进行讨论最佳,过少则难以支撑字数,过多则冗长而杂乱;就节目而言,三四个方面的特点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进行电视节目分析,包括以下几个角度:内容、结构、制作、主持人。在掌握理论和技巧的基础上,多练、多问、多思是写好电视节目分析的关键。纪录片评论关于电视纪录片,可以分为表现原生态生活的纪录片(比如《藏北家人》等)和表现文化的纪录片(比如《苏园六记》等),前者在分析的时候除了通常涉及到的节目(题材、内容等)的价值和意义、节目的线索结构外,重点是通过对长镜头、同期声等的分析去揭示它如何达到真实;而后者则更多的是通过精美的画面、表现蒙太奇、解说词、声画关系等让观众沉浸于其所具有的文化蕴涵中。如果影评是编导考试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影评就是影评考试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和哲理性等。它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究竟如何,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大家可以根据这样的文章思路来写: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这样会比较调理有序。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和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进行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进而烘托气氛,阐述现实意义。文艺常识文艺常识的考试形式通常有两种:面试和笔试。这一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不一定要有多专深,但必须要广博。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积累很重要。电视编导归属于新闻传播的大范畴,因此从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新闻敏感性以及时事判断和评判能力。作为未来的电视工作者,对当前的电视节目也应该比较熟悉,对一些热点栏目、热点事件要保持兴趣和关注度。题库当中一般都会安排一些电视节目评述,包括每年的春晚、各种热播栏目、一些资深的重要栏目,以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事件,这些都会被设计成题目让考生谈感受、挑毛病、提建议。

统考:语文常识、文学文艺常识、写作能力的综合考核(部分省份有面试)校考:①笔试:影评、编写故事、栏目分析、广告创意、散文写作、文学文艺常识                     ②面试:回答考官提问(文常基础知识、时事政治、整体文艺素养考核)、编写故事、辩论、小品表演、朗诵。

  • 索引序列
  • 电视画面编辑考试
  • 电视画面编辑考试题
  • 电视画面编辑考试重点
  • 影视画面编辑考试题
  • 电视画面编辑试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