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地质流体期刊投稿

地质流体期刊投稿

发布时间:

地质流体期刊投稿

PGE就是铂族元素的意思

1)流体地质研究包括气、液及熔体相在内的流体是地球深部最为活跃的组分,它参与地球深部几乎所有各种作用过程,诸如地壳中的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成矿作用、构造作用、地幔蠕变、乃至软流圈的形成和运动。流体不仅存在于整个地壳层位,而且在地幔中也有大量呈结合状态的挥发性组分,如OH、H、N、卤素、S、He、烃类、CO和其它稀有气体,通过岩浆或火山活动和地幔排气作用,被带到地壳或者进入大气圈、水圈或生物圈,这些流体无疑是地球内部及其表面最为活跃的因素。流体在深部的运动携带了约一半的内部能,它不仅决定了壳-幔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搬运,而且直接影响和控制着地壳乃至地幔的化学演化、物理作用和动力学过程,从而对地球内部结构、地质过程、反应动力学和壳-幔相互作用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流体又是能够把地球内部的各种地质作用相互联系起来从整体上进行研究和认识的关键。地球内部流体不仅对油气生成和成矿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主导效应,而且还充当了矿床、油气形成、地震和滑坡等灾害诱发、有害废物污染以及地球环境变化等最重要的媒介和作用剂。在地壳范围内的各种高、中、低温热液矿床及接触交代矿床,其有用组分的溶解、搬运和沉淀是在流体状态下实现的,即使被认为是像铬铁矿、硫化物铜镍矿、钒钛磁铁矿、金刚石等典型的岩浆矿床也已证明是在有S、P、F、Cl及H2O、CO2等挥发成分参与下而成矿的。大洋中脊和弧后扩张带普遍存在的深海热液作用是全球化学平衡中十分关键且了解甚少的环节。海底扩张中心“黑烟囱”“白烟囱”等正在进行的成矿作用和热液系统中含金属卤水的发现,及观察到的过程可用来解释有关类型矿床,并将导致某些成矿理论的重大修正。中国白云鄂博稀土铁矿床和新疆尉犁超大型蛭石(金云母)矿床也已证明为富CO2流体的地幔流体交代矿床(刘若新,1996)。多年来流体地质研究说明:①流体对金属和烃类的搬运在几乎所有矿床和油气藏的形成中都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例如北美大陆热卤水大规模活动运移控制了北美地区特大型密西西比型(MTV型)铅锌矿床、其它层控金属矿床(Cu、Au、U-V)等和大部分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②成矿金属的运移与油气运移机理大体相同,很多金属矿床和油气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密切的成生联系。③俄德大陆超深钻惊奇地发现,在结晶岩8~12km深度下仍有明显的(次生)孔隙度和大量高度渗透性的自由孔隙流体。这些流体除部分来源于深部外,主要是下渗循环的大气降水或地表流体。流体中成矿金属元素含量很高,甚至还有微生物活动迹象,说明这里正在发生着强烈的流体(-生物)-成矿作用,并意味着地表流体对深部作用的显著影响。上述发现不仅大大深化了人们对地球内部及表面流体和作用过程的理解,而且为重新认识和阐明矿床和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提供了崭新思路,推动成矿理论研究真正进入到探索地壳规模控制因素的新阶段,而且势必还会影响到未来金属矿产和油气勘查战略与方向。可见,大力加强流体地质研究,从理论上讲可从一个新角度重新认识各种地质现象和作用过程,检验、修正和发展地球科学理论;从实践上看,则可以为地球科学处理和解决与资源环境灾害等有关的实际问题的全新的知识和方法手段,从而使流体地球学成为当前主要发展的前沿课题之一。地球深部流体地质学研究重点有5个方面:①地球内部流体与成矿作用;②地球内部流体(主要是气体)与环境、灾害及全球变化;③地球内部流体的实验研究(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流体参与下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④地球内部流体动力学研究;⑤地球内部流体的探测。现仅就第一方面作为矿床找矿规律研究的主题进一步进行阐述。2)地球内部流体与成矿作用地球内部流体研究与过去以固体物质研究为基础的地球科学认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在有力地打破许多传统观念和思维的局限。因此,加强流体地质科学研究,并建立起以探讨和认识地球内部流体作用和演化及其与成岩、成矿关系为基础的新一代地球科学知识体系,已成为当今地球科学发展的一个重大前沿课题。地球深部流体是多种成矿作用中的关键因素,也是寻找新类型矿产资源和获得新的成矿理论和找矿思想的生长点。这项研究具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国际上已将其列为最优先研究的领域,世界各国先后计划设置了一系列重大课题,如美国和加拿大还将其成矿作用的重点转向了地球内部流体成矿系统,并将地质流体系统及对金属矿床和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列为地球内部流体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通过深部钻探、地球物理测量、同位素测试以及通过地幔来源包体以及地震火山等现象的观测取得的重要发现和认识说明,不仅需要从地球动力学更高层次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流体的来源、性质、组成、作用过程和演化等,而且它们对传统的油气地质、矿床地质、地震地质乃至生物学研究等都提出了严重挑战,要求人们重新认识油气矿床、地震的成因以及水圈和生物圈的下限和构成。为此,近年来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或假说(贾跃明,1994)。①油气非生物成因理论。传统的观念(绝大多数人)认为世界上的天然气资源源自沉积岩层中有机质的分解。但是另一种赞成无机成因的论据在100多年前即已提出来了。这些年来,有人认为行星生长过程中地球捕获了大量原始甲烷,后来这种气体运移到地壳内,并聚集在沉积岩储层中,说明地球上的石油和天然气(或许还有煤)主要是由蕴藏于地幔中的烃类随排气作用而生成的,而生物在油气藏的形成中可能只起到次要作用,并认为即使在人类可能开发的地壳深部(如15km范围内)蕴藏的天然气也远远多于已发现的油气储量,可供人类利用数千年,具重大的经济意义。对陨石中烃类的研究、地幔源烃类的发现和研究以及瑞典深钻和乌克兰前寒武纪基底(3100~4100km)工业油气田等重大发现激发人们寻找深部油气资源的热情,如原苏联、瑞典、加拿大和美国等均在作这方面的尝试。②油气内生成因说。该假说认为地壳深部气藏主要属俯冲成因,即随着沉积物在俯冲带下沉,有机质被熟化改造成烃类,然后因构造作用烃类随流体上升、聚积形成。③深部高温生物圈假说。在俄罗斯科拉半岛、瑞典和德国的一些深钻中发现微生物活动迹象,近来在美国阿拉斯加深部(>3km)油气层中也发现了大量微生物活动,可见伴随地下深部流体圈的存在,在高温(至少110~150℃)、高压环境下,可能存在一个自成系统的高温生物圈,主要是不依赖太阳光和地表能,而靠深部流体化学能生活的厌氧菌(微生物)组成。这些生物活动可能对地壳深部流体成矿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④地壳规模的运移对油气和金属矿床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油气:以往一直认为在饱和带之下的岩层中流体很少或几乎没有。80年代北美大陆的综合研究说明,流体即活动的热卤水在该大陆地壳深部的沉积盖层中曾发生过大规模运移,其运移距离达数百乃至上千公里,运移速率可达1m/a数量级,源于地表的流体(大气降雨)大规模循环在结晶岩中可达到10~15km或更深层位。这个进展为重新认识和深入探讨油气形成、分布和圈闭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很多证据表明流体决定了油气的二次运移,世界上几乎所有最大型的油气田形成和分布都受地壳流体大规模远距离运移的控制,它们离开其生油源岩通常达数十至数百公里。如美国伊利诺斯油气盆地产油区的油气主要来源于100多公里之外含大量残余沥青的新奥尔巴尼页岩;加拿大艾伯塔超大型油田,美国怀俄明西部含磷建造中之石油都类似。油气生成与流体运移关系的新概念改变了油气生-储-盖的传统概念。美国为实现新一轮油气找矿突破提出了寻找深部热流体房的新方向,以巨资进行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金属矿床:深入研究流体活动对金属矿床成因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应用大规模流体运移成矿的新模式,能够说明典型的中、低温热液和层控型矿床的一些问题。地壳规模的流体运移控制了许多大型—特大型矿床,尤其是MVT型(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和层控金属矿床的形成和分布,如“红层”型Cu-Pb-Zn矿床、砂岩容矿的Cu-Pb-Zn-Fe硫化物矿床、赤铁矿床、Au矿床和U-V矿床等。更有趣的是近年来还发现了许多金属如金、银、铜、铅、锌、钡、铀、钒等与油气藏伴生,一些油气分布区同时也是金属矿富集区,在流体运移中,烃类与金属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油气在金属矿床中也可能扮演重要角色。油气生成与金属成矿作用这种共生关系和成因机制的新认识对于金属矿床和油气研究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势必影响到未来金属矿勘查的战略和方向。3)流体成矿作用研究发展方向根据当前国内外流体地质研究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分析,今后有关地球内部流体与成矿方面的研究应突出和优先开展两方面的研究:一是矿床和油气流体地质研究;二是地壳深部流体的性状与作用过程。为此,贾跃明(1993)认为需要侧重考虑以下主要科学问题:(1)地壳内部流体来源及其对地质作用的控制过程。地壳内部流体具复杂来源,其中包括岩浆上升过程中因分解或结晶释放的流体;变质脱水-脱挥发分产生的流体;富水沉积物因压实或构造收缩挤压产生的流体、大气降水或海水下渗循环演化产生的流体、地幔排气作用和交代作用产生的流体。近年来,虽然对不同流体的化学组成和同位素特征提出了一些判别标志,但当多种来源流体强烈混合并演化后如何区分仍需继续研究。尤其是不同地质-构造背景和发展阶段下不同来源流体的相对贡献和影响并不清楚。业已证明,流体运动和作用过程控制着地壳中热和物质的分离、富集与再分配,但对流体控制和影响地壳内部地质过程的详细机理、方式和过程了解尚很差,需要继续研究。(2)热、流体、化学成分与成矿作用。热、流体和化学成分是成矿作用的三大要素。热通常是成矿的驱动因素,流体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充当着成矿的主要媒介和作用剂,化学组分则构成了成矿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流体成矿作用就是地质流体成矿系统中热、流体和化学组分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和不断演化的过程。揭示这三者之间的复杂耦合关系,对于了解金属络合物在热流体中的结构和稳定性,烃类运移与汇集位置以及矿床和油气藏在不同地质-构造体制下的沉淀或聚积是至关重要的。(3)壳-幔岩浆成矿系统。岩浆在壳-幔系统某些部位本身即是一种很重要的流体。岩浆在地壳内部的上升过程中,一方面可将溶解和结合在岩浆中的水和各种挥发分从深部搬运到浅部,并因分解或结晶作用释放出来成为热液流体;另一方面则通过改变地壳热结构引起热液循环,并且可能影响大范围围岩的流体-岩石反应,或者上升岩浆直接与地下流体接触演变成新的热流体。一般认为,许多矿床(如块状硫化物矿床、碳酸岩型矿床、中高温热液矿床等)的成因都与结晶岩浆排出的热液流动沉淀作用有关。岩浆排泄流体的时间、空间和程度可能既取决于岩浆流体的初始成分,又取决于流体从岩浆中排泄的温度、压力环境。因此,壳-幔岩浆成矿系统是认识地球内部流体与成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4)盆地中热流体系统与复合成烃机制。沉积盆地是煤、石油、天然气以及钾、铀、铅锌和高岭土等矿床形成与保存的场所。近年来地质-地球物理探测揭示,在一些现代沉积盆地存在着巨大的超压流体房。它们一旦被挤压变形发生破裂,就很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活动热流体迁移。对一些古沉积盆地的研究也表明,因受(造山期间)构造挤压和地势抬升的影响,它们均发生过深部热卤水的大规模远距离运移。而且这种运移还控制了盆地中几乎所有油气藏以及层控型中低温热液矿床、区域性交代蚀变和温度异常梯度等的形成和分布。由于这方面的重要进展,有力地推动着当前(含油气)盆地分析进入到探讨流体动力学与演化的新阶段,同时也使得盆地中热流体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油气的有机与无机之争,尽管预言油气为无机成因占上风尚为时过早,但烃类有复杂成因和多种来源却已是事实。从深部(地壳8~13km之下)油气勘探战略的角度考虑,无机或深源成因似乎更具指导意义。(5)生物-流体-成矿系统。许多证据都表明,在地壳一定深度范围(至少可达5km)内还存在生物活动,这些生物是喜温厌氧的细菌或微生物。在地下较高的温压条件下藉深部热液化学能活动过程中富集大量Au、Ag、Cu、Pb等成矿元素,并改变流体的物理化学环境等方式参与或影响了成矿作用,从而构成了生物-流体-成矿系统。此外,关于微生物对流体化学(特别是地下水)的影响、流体运移对一些关键元素和有害元素的主要地球化学循环的控制作用以及矿物-流体界面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等方面研究,也应给予应有的注意和重视。这些研究工作对于防止和治理水质污染、安全处置有害废物和更好地认识地表环境变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楼主你好!PGE的意思是“铂族元素” platium group elementREE的意思是“稀有地质元素”rare earth element 参考文献:方解石作为木落稀土矿床常见的脉石矿物,其中的铂族元素(简称PGE)地球化学特征有可能记录了地质流体的性质采用ICP-MS分析木落方解石中PGE的含量,并对铂族元素的分布、相关性、成因进行了探讨木落方解石可以分为两类:I型方解石和Ⅱ型方解石I型方解石中∑PGE(不含Os)62~33 ng/g,具相对低的Pd/Pt、Pd/Rh、Pd/Ru、Pd/Ir比值,不太显著的Pt-Pd分配模式,为岩浆成因方解石,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Ⅱ型方解石中∑PGE(不含Os)85~97 ng/g,具相对高的Pd/Pt、Pd/Rh、Pd/Ru、Pd/Ir比值和显著的Pt-Pd分配模式,为热液成因方解石,代表了成矿作用后的一期地质流体作用,与成矿关系不大,仅局部地区存在改造前次流体作用形成的稀土矿体富CO2热液具有携带PGE的能力,并能够导致PGE的分异,与富CO2岩浆相比,富CO2热液对铂族元素具有一定程度的富集作用

地质流体期刊投稿经验

星光大道姓名:陈骏出生:1990/04/01籍贯:江西宁都人爱好:写作,上网,听歌照片:自己去看,BLOG地址/loveminjun

古水文地质术语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前苏联的地质文献中,首先是由该国学者ПН契尔文斯基提出的。之后,在古水文地质的发展中作出贡献的还有AИ谢米哈托夫(1947)、ΚИ马科夫(1948)、ΜΑ加塔尔斯基(1951)、ΑΜ奥夫琴尼科夫(1957)等。古水文地质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与预测评价沉积盆地油气成藏研究有关。ΑΑ卡尔采夫等于1969年撰写出版了《古水文地质学》,反映了前苏联古水文地质研究的水平。7年后,ЕΑ巴斯科夫于1976年撰著出版了《成矿规律研究中古水文地质分析》(沈照理译,1981),主要介绍了地质构造条件不同、类型各异的六个金属矿床的古水文地质分析实例。同期,英国研究者GF戴维逊于1964年首先提出卤水成矿学说,他认为过去归之于非现实环境(例如,反常的大气圈、特殊的火山喷发、奇特化学成分的河流等)下形成的各种金属矿床,根据当前的经验看来,可能是由混有或不混有岩浆水的含盐地下水在深处形成的。之后,DE怀特(1968)、KC邓纳姆(1966、1970)、TC曹采尼杰(1972)等都以大量实际资料为依据,对与卤水成矿作用有关的问题,如含矿卤水的成因、成分、成矿机制和与之有关的矿床做了相应的解释。KC邓纳姆还提出深层地下水特别是封存的古海水和油田卤水在成矿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苏(前苏联)、美等国地质工作者提供了许多支持上述理论的证据。WSFyfe等于1978年发表了《Fluids in the Earth's Crust》专著,该书主要论述了流体在变质作用、构造作用和化学迁移过程中的意义。我国早在公元147年在四川盆地邛崃钻成天然气井,公元280年在川南自贡自流井采气取卤熬盐。上三叠统砂泥岩沉积体系赋存的高盐度孔隙-裂隙型水,其成因与采气一样著称于世。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勘探开发深部卤水、热水,特别是油气田,积累了大量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发表了不乏导向性研究的论著。但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后的十年,研究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状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国内研究者启动了深层卤水、热水、油气田、金属矿床等古水文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并持续地发表了许多的论著。据不完全统计,出版专著的有汪蕴璞、王东升、徐恩孝等(1982)《深层卤水形成问题及其研究方法》,汪蕴璞、赵宝忠、张金来等(1987)《油田古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沈照理、汪蕴璞、文东光、汪民、林锦璇、钟佐桑(1999,英文版)《AN INTRODUCTION TO GEOCHEMIS-TRY OF THE OILFIELD WATERS IN CHINA》,汪珊、张宏达、孙继朝等(2005)《渤海湾黄骅裂谷盆地深层水形成演化》。发表论文的有汪蕴璞、林锦璇等(1982、1987、1989、1990、1995、1997、1999),沈照理、汪蕴璞(1985),孙世雄、沈治安、贾疏源(1987),邸世祥(1991),沈照理、文东光等(1994),王文斌、黄志超等(1994),汪珊等(1999、2001、2002、2005),张宏达等(2003、2005),陶一川、姜鹏等(1995),赵学平、付立新(1996),王震亮、罗晓容、陈荷立(1997),谢石连、汪民(1998),陈建文、历玉乐等(1999),康永尚、吴文旷(1999),邓林、汤磊等(2000),楼章华、朱蓉等(2003),邓运华(2003),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古水文地质研究的进展。地质流体是沉积体系中最活跃的物质成分,在地质历史进程中积极地传输能量和搬运物质,参与各种各样的地质作用和成矿作用,是一种强大的地质作用营力。水在地质流体中分布最为广泛、数量最多的成分,堪称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不言而喻,将液、气、固三态的金属和非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成矿规律研究注意力汇聚于沉积体系古水活动循环规律,并视为基本或核心研究内容,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古水文地质学的进展。地质流体已成为当代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研究热点之一。国外在地质流体研究方面持续不断地取得了新的资料和成果,但国内近几年来大多数水文地质工作者投身于短尺度浅层水和环境地质方面的研究,对长尺度深层水研究的课题、经费、参研人员的数量比以往有所减少,研究工作与国外的相比有所滞后。

1954年11月生,江苏扬州人,1973年参加工作, 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5年南京大学获矿床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8年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地质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聘为南京大学教授,先后担任地球科学系主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2006年5月起担任南京大学校长。陈骏教授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第五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同时担任《中国科学》、《地质学报》等多家科技期刊编委。 陈骏教授长期从事地球化学的教学和研究,主讲多门地球化学专业课程,主持了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基金委重点基金,国家科技部“973项目”二级课题等多项科研任务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4项教育部科技成果奖。个人简历1986—1990年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讲师1988-1989年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0—1992年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副教授,副系主任�1992—至今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1993—1997年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系主任,1996年—至今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博士生导师1997—至今 南京大学副校长,主管科研与外事主要教学情况研究方向钨、锡、金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第四纪地质主要科研成果代表性文章、论著正式发表的论文 陈骏.碳存在条件下锡石的溶解度实验.地质论评,1986年,第32卷第3期 陈骏,周开朗.赣北震旦系南沱砂岩中古砂锡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科学通报,1987年,第9期 陈骏.表生作用条件下锡的吸附实验.地质与勘探,1987年,第5期 陈骏,吴厚泽.柿竹园矽卡岩型钨锡钼铋矿床成矿实验研究.矿床地质,1988年,第1期� 陈骏.论华南层控锡矿的地质特征与形成机制.地质论评,1988年,第6期 陈骏,周怀阳.华南含锡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陈骏,周怀阳,吴厚泽,曾骥良.广西大厂沉积——热液迭加型锡矿床的成矿模拟实验.桂林冶金地质学院院报,1989年,第4期 陈骏,Halls C,Stanley C J.湖南柿竹园钨钼铋锡矿床中锡石的产状与成因.地质论评,1992年,第2期 陈骏.湖南省柿竹园钨钼铋锡矿床成矿过程的微量元素示踪.国家开放实验室年报,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陈骏.云南省个旧打磨山含锡矽卡岩成矿条件的矿物学判据.国家开放实验室年报,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陈骏,王鹤年.广东省河台含金剪切带中REE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矿床地质,1993年,第3期� 陈骏.夕卡岩中主要含锡矿物的研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1期 陈骏.湖南柿竹园夕卡岩型钨锡钼铋矿床中成矿流体的不连续演化现象——流体包裹体研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3期� 陈骏,Halls C,Stanley C J.柿竹园夕卡岩型钨钼铋锡矿床主要造岩矿物中REE的分布特征及成岩意义.地球化学,1994年,增刊 陈骏,王洪涛,鹿化煜.陕西洛川黄土沉积物中REE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化学淋滤研究.地质学报,1996年,第70卷第1期 陈骏,安芷生,王洪涛,高燕.黄土高原中部S1古土壤次生碳酸盐稳定同位素组成及成因初探.科学通报,1996年,第41卷第14期 陈骏,仇纲,鹿化煜,季峻峰.最近130ka黄土高原夏季风变迁的Rb和Sr地球化学证据.科学通报,1996年,第41卷第21期 陈骏,王鹤年.成矿流体作用过程的REE示踪研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质流体专辑,1997年,第33卷� 陈骏,季峻峰,眭云霞,鹿化煜.陕西洛川黄土中Mn2+的电子顺磁共振特征与古季风变迁.科学通报,1997年,第42卷第22期 陈骏,仇纲,杨杰东.黄土碳酸盐Sr同位素组成与原生和次生碳酸盐识别.自然科学进展,1997年,第7卷第6期 陈骏,季峻峰,仇纲,鹿化煜,朱洪兵.陕西洛川黄土化学风化程度的地球化学研究.中国科学(D辑),1997年,第27卷第6期� 陈骏,安芷生,汪永进,季峻峰,陈旸,鹿化煜.最近800ka洛川黄土剖面中Rb/Sr分布和古季风变迁.中国科学(D辑),1998年,第28卷第6期 陈骏,汪永进,季峻峰,陈旸,鹿化煜.陕西洛川黄土剖面的Rb/Sr参数及其气候地层学意义.第四纪研究,1999年,第4期 陈骏,安芷生,刘连文,季峻峰,杨杰东,陈旸.最近5Ma黄土高原风尘化学组成变化与亚洲内陆化学风化.中国科学(D辑),2001年,第31卷第2期 陈骏,汪永进,陈旸,刘连文,季峻峰,鹿化煜.中国黄土地层Rb和Sr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季风气候意义.地质学报,2001年,第75卷第2期 陈骏,杨杰东,李春雷.大陆风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第16卷第3期 Chen Jun, and Zhou K Discovery of paleoplacer tin from Nantuo Formation of Middle Sinian in Northern Jiangxi province and discussion of its geologic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V 33, N14, Chen J, Halls, C, and Stanley C J Mineral association and mineralogical criteria for a B-F-Sn-Bi skarn in Damoshan, Gejiu, S C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V11, N2, 1992� Chen J, Halls, C, and Stanley, CJ REE contents and pattern in major skarn minereals from Shizhuyuan S C Geochemical Journal, V 26, N3, Chen J A new type of tin mineralization in S China: The Jiumao tin Exploration of Geosciences, N6, 1992� Chen J, Halls C, and Stanley CJ Tin-bearing skarns of S China: Geological setting and Ore Geology Reviews, V7, 1992� Chen Jun, and Wang H Distribution of REE and other trace elements in the Hetai gold deposit of S China: implication for evolution of an auriferous shear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Earth Sciences, N3, 1994� Chen J Tin mineralization in metavolcanoclastic and metaultramafic rocks: An example from the Jiumao mine, Northern Guangxi, S C 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N1, Chen Jun, Wang Hongtao, and Lu H Behaviors of REE and other trace elements during pedological weathering——Evidence from chemical leaching of loess and paleosol from the Luochuan section in central C Acta Geologica Sinica, V9, N3, Chen Jun, Qiu Gang, Lu Huayu, and Ji Junfeng.Variation of summer monsoon intensity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entral China during the last 130,000a: Evidence from Rb and Sr Chinese S Bulletin, V42, N6, Chen J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distribu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chemical changes during Proceedings of the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y Congress, Beijing, Chen Jun, An Zhisheng, Wang Hongtao, and Gao Y A isotopic study of the S1 paleosol carbonates from the central Loess Plateau of North C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V41, N18, Chen Jun, Qiu Gang, and Yang J Sr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loess carbonate and identific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V7, N5, Chen Jun, Ji Junfeng, Qiu Gang, and Lu H Geochemical studies on the intensity of chemical weathering in Luochuan loess sequence, C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V41, N3, Chen Jun, Ji Junfeng, Su Yuanxia, and Lu H EPR studies of Mn2+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entral China: Implication for variation of the East Asia summer monsoo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V43, N1, Chen Jun, An Zhisheng, and Head J Variation of Rb/Sr ratios in the loess-paleosol sequences of central China during the last 130,000 year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monsoon Quaternary Research, 51:215- Chen Jun, An Zhisheng, Wang Yongjin, Ji Junfeng, Chen Yang, and Lu H Distribution of Rb and Sr in the Luochuan loess-paleosol sequence of China during the last 800 ka:Implications for paleomonsoon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V42, N2, Chen Jun, Ji Junfeng, Chen Yang, An Zhisheng, Dearing J A, and Wang Y Use of rubidium to date loess and paleosol of Luochuan sequence, central C Quaternary Research, V54, Chen Jun, An zhisheng, Ji Junfeng, and Chen Y Change of Rb/Sr ratios in the Luochuan loess-paleosol sequence of central China and their climate-stratigraphical (Abstract) 31st International Geology Congress, Chen Jun, Wang Yongjin, Chen Yang, Liu Lianwen, Ji Junfeng, and Lu H Ge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Rb and Sr in the Chinese loess stratigraph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aleomonsoon Acta Geologica Sinica, V74, N2, 2000

大自然赐于人类的固体矿产中,仅有极少数矿产不曾经由液体演化阶段。因此,成矿流体的性质及其成生、运移、聚集和淀积,对于矿床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最近10年来,国际上召开了一系列学术会议,专门讨论“水岩相互作用”与“地质流体”,就充分显示人们对该领域的关注和热情。1993年,在英国海滨城市托市奎举办的“地质流体”国际会议,明确提出,地质流体由油、气、成矿溶液和地下水4部分组成。愚见认为,把地质流体只限于这样4部分,显然有失偏颇。据我们考证,汉语“流体”语汇很可能是舶来品,它大概译自英文“fluid”。fluid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注释是“任何液体或气体,或泛指与静止时不能承受切向力或剪切力,而当受到这类应力时,会发生持续变形的任何物质。这种在切应力作用下,物体的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的持续的、不可复原的位置变化就是流动。它是流体独有的特征”。如此看来,汉语术语“流体”堪称传形、传神的佳译。正本清源、故名思义地理解地质流体,它至少应包括各种成分的熔融体、气态溶液、液态溶液、熔融体-气液过渡流体(简称浆液)等。如果某地质流体,经过演化能直接转换成矿体或矿石有用部分者,我们谓之成矿流体。基此,我们认为,西南三江地区,与新生代侵入岩有关矿产的成岩、成矿机制虽然复杂,但就其成矿流体的性质而言,基本上可以归纳为5类:即矿浆、低熔岩浆-热液过渡流体、岩浆期后气热溶液(可有少量地下热卤水渗入)、有岩浆热液渗入的地下热卤水和前述4种成矿流体的部分或全部组合。几乎所有与侵入岩有关的成矿作用,都可以将其成矿过程大致表述为岩浆→矿浆→浆液过渡流体→气液首尾衔接的4阶段模式。而且,每个阶段都有析出矿石矿物的可能。不过,总的说来,多半是后3个阶段才最有可能析出具工业意义的矿石矿物聚集。矿石矿物从各种成矿流体中沉淀并形成矿体的机制,大体有冷凝、稀释、压力变化、pH值改变、氧化-还原反应、水-岩反应、流体混合和前述机制的部分组合8种。自不待言,这8种机制不是孤立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均是兼而有之综合作用,方能造就有工业价值的矿质自成矿流体中淀出。甚至还缺不了成矿流体之外的各种地质作用的有效配合。说得明白些,成矿流体的形成、迁移和演变成固体矿产,是统一地质场作用下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耦合的结果。图8-17 西南三江地区新生代构造-岩浆-成矿系统演化模式图

地质流体期刊投稿要求

地质类的期刊:采矿技术地层学杂志地理科学地质与勘探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工程地质学报中国地质地球科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与化探世界有色金属国土资源情报工程勘查等等

岩石、土壤和疏松沉积物(下面统称为固体介质)均可以视为孔隙介质或多孔介质。孔隙介质中的流体渗流-组分扩散-化学反应耦合的动力学系统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地球化学动力学系统。微细裂隙可视为孔隙度和渗透率较大的孔隙区带。现在见到的较大裂隙系统,如脉型矿床系统,可能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随着矿脉的充填逐渐扩张的,可近似地处理为高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区带。对于地下溶洞、地表溪流和江河内营养元素和污染元素的迁移富集的环境则不能视为多孔介质。多孔介质中热流体渗流、化学组分扩散和反应的动力学体系可表示为:地球化学上述式中v为孔隙流体的实际流速,q为渗透速率,v=q/φe,φe为有效孔隙度,即连通孔隙度;κ=κ/μ,κ为渗透率系数,μ为流体的粘度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ρ为流体总密度;z为垂直方向上的坐标;p为流体内压力;t为时间;T表示流体的温度;CE=(1-φ)cmρmφCfρ,为等效热容,cm、cf分别为多孔介质和流体的比热,ρm和ρ则分别为多孔介质和流体的密度,φ为介质总孔隙度;同样,κE=(1-φ)κm+κφf为等效热传导系数,κm、κf则分别为多孔介质和流体的热传导系数;a代表热源(或汇,即去向、聚集区、汇聚区)的强度,如放射性蜕变热、化学反应热等,无热源或汇时a=0;ci、Di和Ri分别代表流体中组分i的浓度、扩散系数和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由于流体中或流体与围岩介质反应所导致的组分i的生成(源)或损耗(汇),当主要为溶解-沉淀反应时,Ri的表达式参见式(127);ρ0为当流体温度为T0、组分浓度均为零(纯水)时流体的参照密度,α为热膨胀系数,βi为组分i的溶质膨胀系数。式(129a)表明体系内流体速度的散度处处为零,这是不可压缩流体的质量守衡定理的数学表述。式(129b)是渗透定律的微分形式,即渗透速率q的大小与水头梯度呈正比,但方向相反,由高水头流向低水头;水头由流体内压力p和流体的重力势gpz构成。式(129c)表明流体微团内热能随时间的变化率,可归结为热对流项▽·(ρqcfT)、热传导▽·(κE▽T)和热源项。热对流项前面的负号表示速度梯度方向(由低流速指向高流速)为“流出”方向,导致热的减少。式(129d)为流体内组分守恒表述式。组分浓度的变化率同样可归结为对流项▽·(qci)、扩散项▽·(φDi▽ci)和反应项。式(129e)为流体本构方程,说明流体密度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溶解其中的组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测定了待研究系统的各种动力学参数,如孔隙度、渗透率、扩散系数等,并确定了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后,即可应用有限元、有限差分等数学方法进行计算机编程和求解,称为计算机模拟。地质流体输运-反应过程动力学是地球化学动力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各种地球化学作用的动力学过程虽千差万别,但几乎均与流体的运动(或称输运)和流体与介质(土壤、岩石等)的化学反应有关。许多地质作用必须有流体参与,另一些地质作用则由于流体的参与而大大加快了。流体的作用往往既涉及流体的输运又涉及流体与周围介质的反应,两者是相互耦合的。无论地幔对流、壳幔交换、岩浆房动力学、热液成矿作用动力学,或表生及环境地球化学动力学等均归属为地质流体输运-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所以,地质流体输运-反应过程动力学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简单地说,地质流体输运-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是研究在不同温压条件下地质流体在土壤或围岩介质中的流动与反应。地质流体的输运-反应过程动力学不同于水文学研究的地下水动力学:首先地质流体不限于水,它可以是溶液、气体、甚至粘度很大的岩浆;其次,地下水动力学较少考虑热对流体的驱动作用,也很少涉及流体内各种组分的扩散运动,更少考虑流体与周围介质的化学反应。地质流体的输运-反应动力学也不同于水-岩反应动力学和地质流体力学。水-岩反应动力学相对忽略地质流体对能量和物质的输运,而侧重于流体与周围介质的化学反应机制、反应速率测定;地质流体力学则相对忽略地质流体与周围介质的化学反应,而着重考察流体在地质体中的运动。在许多地质过程中,例如岩浆动力学过程和热液成矿过程中,热(岩浆热)对流体的驱动作用、流体的运动、流体内各种组分的扩散运动以及流体与周围介质(围岩)的化学反应是相互耦合、不可分割的,对这类地质过程动力学的研究属于地质流体输运-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的范畴。因此,地质流体输运-反应动力学是地球化学动力学和地质流体力学的综合,是今后地学发展的前沿领域。於崇文近年来提出了“广义地球化学动力学”研究的对象、理论和方法论,指出地球化学系统是复杂的动力系统,地球化学的任务及最终目的是探索地球化学系统的复杂性,阐明复杂性的涌现机制与发展规律。广义地球化学作用可理解为地球物质的运动,广义地球化学动力学的研究涵盖了化学运动、力学运动和磁学运动。於崇文提出了广义地球化学动力学的三大基础理论问题:①广义地质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②“广义地质作用与时-空结构”耦合系统的复杂性;③广义地质学系统的自组织临界性与混沌边缘。这里的广义地质学系统和广义地质过程指所有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的系统和作用过程。可见,广义地球化学动力学包含了地球物质运动的全部动力学研究内容。

1 山东省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区域地质调查是构造格局和地质构造演化研究的基础。山东省面积性正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始于1958年,当时山东省地质局分别与北京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学院合组山东区测队,开始进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至1962年全面完成了山东省基岩出露区的1∶20万区调工作(计23幅)。1960年还曾开展过沂蒙山地区的46幅1∶5万填图工作。其后山东地质局自组区调队(805队),于1963~1968年修测和编制了鲁东地区的1∶20万区调图幅,并填制了全国第一幅1∶5万地质图——1∶5万泰安幅地质图。这一期间的区调工作称为山东省的第一轮区调。自1976年开始,原山东地质局部署了第二轮区域地质调查,这一阶段的工作特点是1∶20万区调与1∶5万区调同时展开,专业队和综合地质队以及院、校、所(包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和原长春地质学院)共同承担项目。共完成1∶20万区调27幅,面积约124324km2,占全省陆地面积的82%;完成1∶5万区调191幅,面积67641km2,占全省基岩面积的84%,占全省陆地面积的43%。自2000年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启动以来,山东省进入了以1∶25万区调为主的新一轮区域地质调查阶段,已完成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图幅11幅,面积约97862km2,占全省面积的63%。2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现状在全省第二轮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和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地质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大大提高了地质研究程度和基础地质科学的理论水平。地层学方面,已从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发展到包括同位素年代学、层序地层学、化学地层学、地震地层学、磁性地层学、事件地层学等现代地层学多方面领域;沉积岩石学方面,已从岩性描述发展到包括现代沉积学、岩相学、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及沉积格架研究等多方面研究领域;岩浆岩石学方面,已从一般描述发展到包括区域岩石学、岩理学、侵入岩等级体制、侵位机制和成因等多方面研究,成因矿物学、同位素年代学、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技术和方法在岩浆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变质岩方面,已从单纯变质地层学和个别地区变质岩石学研究,发展到应用变质地质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大面积区域变质岩系的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变质相、变质相系、变质作用的PTt轨迹及其所反映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地壳演化特征,同时对不同变质作用类型和变质与变形作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电子探针技术在变质岩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地质构造方面,板块构造的观点、活动论的思想被普遍开始应用于构造研究中,建立了不同地区较完善的地质事件演化序列,造山带和韧性剪切变形的理论、方法在基底构造的研究中广泛应用。据初步统计,自1991年以来国内主要地学期刊发表的有关山东省地学的文章有近1000篇,其中以有关苏鲁造山带、金矿地质、岩浆岩、断裂构造和济阳坳陷地质构造演化等方面的文章居多。这些文章全面反映了山东省地质科学的研究程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鲁造山带成为山东省地学研究的最大热点,经过广大地学工作者的深入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主要表现为:①认识到该造山带主体由形成于新元古代的大量花岗质片麻岩组成,有少量超镁铁质岩、印支期侵入岩和变质表壳岩,对这些造山带组成物质的分类、成因、形成条件、形成时代等进行了全面研究;②通过对超高压变质岩岩石和矿物特征、地球化学、成因、折返机制和PTt演化等的广泛研究,探讨了大陆深俯冲和造山带形成的动力学过程;③对苏鲁造山带构造格局划分、结构构造特点、大地构造属性、形成与演化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模式。中新生代岩浆岩及其中的幔源包体的研究,是山东省地质研究的另一个热点。通过研究,人们对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壳幔相互作用、金矿大规模成矿作用等有关大陆动力学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沂沭断裂是山东省地质研究的传统热点,通过广泛的研究与争论,地质工作者对断裂性质、活动期次、演化历史等逐渐形成了大致相似的认识。由于济阳坳陷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地质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包括:盆地构造、盆地成因、盆地演化、层序地层、地球物理特征与解释等。3 山东省大地构造研究简况对山东省大地构造划分及演化的研究多见于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基础地质专题报告及部分研究者论述大区域构造时涉及的山东部分,也零星见于有关研究论文中,全面、系统地研究山东省构造格架和演化的论著尚未见及。传统的“槽台说”认为山东属华北地台或中朝准地台。按黄汲清先生多旋回槽台观点,山东大地构造划分为鲁西断隆、华北断坳、胶辽台隆三个大地构造单元(二级);李四光先生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对山东的地质构造研究有较深刻影响,认为山东处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和第二沉降带两个一级构造单元之上;根据陈国达先生地洼学说,山东为典型的地洼区(鲁西),太古宙前属前地槽阶段,古元古代属地槽阶段,新元古代—古生代为地台阶段,中新生代为地洼阶段;张文佑先生的断块说理论和张伯声先生创立的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对山东的地质构造划分和研究也都有影响。按照地体构造观点,曹国权先生[8]对胶南地体进行了详细研究。牛树银等认为[9],由于强烈的岩浆上侵,使得变质基底隆升、盖层拆离滑脱,形成典型的鲁西幔枝构造。宋明春等[10]在进行山东省区域地质总结时,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对山东大地构造单元进行了初步划分:一级构造单元划归华北板块和秦岭-大别板块结合带,二级构造单元划分为华北坳陷、鲁西地块、胶北地块、沂沭断裂带,此外,划分了7个三级构造单元,21个四级构造单元和80个五级构造单元。将构造演化阶段划分为陆核形成阶段(>2900~2600Ma)、陆块发生形成阶段(2600~800Ma)、陆块发展阶段(800~205Ma)和滨太平洋构造发展阶段(205Ma现今)4个阶段。4 山东省地质构造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山东省以往地质工作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但随着地质工作的深入,发现有许多地质问题仍然尚未解决,与本研究有关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大地构造单元划分远未形成一致的认识。除以往按槽台观点对山东省大地构造单元进行过系统的划分外,部分研究者按照各自的观点或理论进行了局部构造单元划分,个别研究者按板块构造观点进行了粗略的划分。这些构造单元划分方案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对山东省构造格架和构造演化有不同的诠释,在生产实践中难以准确把握和应用。2)苏鲁造山带的大地构造属性存在不同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学工作者逐渐认识到该区是与周围构造单元均不相连的独立地体,并曾分别将其称为构造混杂岩带、胶南地体等,后来认识到它是秦岭造山带的东延部分,夹持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目前较一致的认识是:苏鲁造山带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碰撞造山带,是一个独立的大地构造单元。但对其大地构造背景存在不同认识,大致可分为三种意见:一种认为它主体属扬子板块;另一种认为它主体属华北板块;第三种认为它主体属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微板块。3)对胶东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缺乏统一的认识。华北东部中生代发生过构造动力体制的重大转折,胶东地区是这一构造体制转折事件的缩影,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构造体制由中生代早期挤压构造体制,向中生代中期-新生代伸展构造体制转变;动力学体制由古生代-中生代早期不同陆块的拼合向以陆内构造过程为主的动力学体制转变;大规模地幔上涌、岩石圈减薄与地壳快速沉降;频繁而强烈的岩浆活动;活跃的地质流体活动和大规模金属成矿和油气成藏作用。这些陆内动力学过程,引起了地学界的普遍重视,并提出了多种可能的假说,主要包括:板块俯冲的远程效应(包括库拉板块),邻近块体的综合作用,中央造山带大陆深俯冲后的陆内应力场调整、大规模区域性旋转剪切构造作用,郯庐断裂带多期构造活动及其剪切深溶作用,华北与华南古板块的碰撞造山作用,地幔岩浆底辟作用,地幔柱构造,岩石圈拆沉或根柱构造等。4)地质构造研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还有:对各种地质事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缺乏深入了解;对各种构造形迹的成生联系及其动力学条件尚不清楚;对地质构造演化的大陆动力学原因难以解释;对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中生代等重大构造体制转折的动力学过程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解决山东省大地构造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关键是,系统研究山东省各时代沉积、岩浆建造形成的构造背景、动力学意义,将各时代地质事件有机结合起来并与中国乃至全球构造演化联系起来。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为我们重新审视山东省构造格架及演化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和途径;山东省以往较高的地质调查和地质研究程度,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大地构造背景和动力学演化的基础;前人研究过程中发现或提出的大量问题,为我们指出了研究的方向。

地质流体期刊投稿邮箱

你说的是他吗?陈骏,1979年生,安徽宣城人。1997-2001:合肥工业大学(学士),2001-2007: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冶金物理化学专业(硕士、博士)。博士毕业后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任教,加入邢献然教授课题组。一直从事钙钛矿型(ABO3)化合物材料制备物理化学、相结构、负热膨胀、电学性能的研究。在J A C S, C M, A P L, J A P, J A C S, J M R 等杂志发表多篇该方面的学术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3项授权)。2005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北京科技大学首届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获德国洪堡研究基金资助,与J Rödel教授(TU Darmstadt)合作研究新型高温压电材料。

地质流体是地球表层地壳、岩石圈、地幔中最活跃的组分,包括气、液及熔体相在内的流体,包括地球内部产生的流体与表生的流体。地质流体对地球中物质与能量重新分配起主导作用。地壳中的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成矿作用、构造作用、地幔蠕变、乃至软流圈的形成和运动,都是在流体参与下实现的。地质流体在研究地球动力学、解决资源、环境、灾害等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对地球内地质流体的研究被地学界列为优选的研究方向。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提出固体地球科学五个优先研究主题中,地球内部流体研究列第三位。英国也将地质流体研究作为其规划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在地壳或地幔不同构造部位及环境中不同性质和活动形式的流体都起着各自重要的作用。在盆地和大陆边缘沉积物中的大规模流体循环,对一些关键元素、化合物的化学循环有着直接影响。构造的条件、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流体的成分影响循环期间化学反应的性质。作用过程涉及到无机与有机沉积物、孔隙度和流体力学的一整套相互关系,并有可能形成油气圈闭、沉积矿床的堆积等。在近地表、山区及地壳深部由于流体的活动造成地下水源的污染、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的触发等环境问题。深部的流体通过火山、地震等通道进入地表生物圈、大气圈。火山的喷发,造成对人类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的CO2、SO2、Cl、F等有害气体及H2和CH4等的排放。地幔柱的上侵,地壳局部熔融成岩浆,在大陆板块边缘洋壳俯冲带下冲熔融,而形成岛弧岩浆活动带、大洋中脊来自地幔深部的玄武岩浆及高温含矿热流体的喷流等,地幔、地壳范围内的各种成分的岩浆流体的产生与活动,引起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大规模迁移、再分配。在岩浆流动过程中对围岩的作用、形成的热晕、岩浆热液和气液与周围介质的作用,形成各种岩浆矿床、各种接触交代矿床、各种热液矿床、各种蚀变岩石带。尤其在大洋中脊及弧后扩张带发生深海热液成矿作用,形成块状硫化物金属、贵金属矿床以及锰铁多金属结核、钴结壳等海底沉积矿床。这对重新认识在大陆上古老地质历史年代中,在火山岩带内产出的块状硫化物金属矿床的成因有很现实的意义。在地壳深部强构造挤压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有变质流体作用形成各种变质岩带及变质矿床,有的甚至形成超高压变质岩带及有关的矿床。地幔岩石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地幔含有CO2、H2O、CH4、H2、H2S、SO2、F、Cl等以及K、Na、REE及其他不相容元素组成的地幔流体,它们参与地幔、地壳的地质作用、成矿作用。另外,在一些油气田发现非生物成因的天然气、CO2、氦气藏,也都有可能是由地幔流体提供的物质来源。这亦是当前油气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可见,地质流体的研究对揭示地球整体的物质组成、结构及动力学过程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方面,而且对解决与人类社会紧密相关的资源、环境、灾害问题都有直接联系。这方面当前及今后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地质流体与环境、灾害及全球变化;地质流体与成矿作用;变质流体、地幔流体;地质流体运动及控制因素;地质流体与固体的反应,流体化学动力学;地质流体的探测;地质流体的实验研究,特别是临界状态流体性质及作用的研究。

1 山东省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区域地质调查是构造格局和地质构造演化研究的基础。山东省面积性正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始于1958年,当时山东省地质局分别与北京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学院合组山东区测队,开始进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至1962年全面完成了山东省基岩出露区的1∶20万区调工作(计23幅)。1960年还曾开展过沂蒙山地区的46幅1∶5万填图工作。其后山东地质局自组区调队(805队),于1963~1968年修测和编制了鲁东地区的1∶20万区调图幅,并填制了全国第一幅1∶5万地质图——1∶5万泰安幅地质图。这一期间的区调工作称为山东省的第一轮区调。自1976年开始,原山东地质局部署了第二轮区域地质调查,这一阶段的工作特点是1∶20万区调与1∶5万区调同时展开,专业队和综合地质队以及院、校、所(包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和原长春地质学院)共同承担项目。共完成1∶20万区调27幅,面积约124324km2,占全省陆地面积的82%;完成1∶5万区调191幅,面积67641km2,占全省基岩面积的84%,占全省陆地面积的43%。自2000年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启动以来,山东省进入了以1∶25万区调为主的新一轮区域地质调查阶段,已完成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图幅11幅,面积约97862km2,占全省面积的63%。2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现状在全省第二轮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和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地质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大大提高了地质研究程度和基础地质科学的理论水平。地层学方面,已从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发展到包括同位素年代学、层序地层学、化学地层学、地震地层学、磁性地层学、事件地层学等现代地层学多方面领域;沉积岩石学方面,已从岩性描述发展到包括现代沉积学、岩相学、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及沉积格架研究等多方面研究领域;岩浆岩石学方面,已从一般描述发展到包括区域岩石学、岩理学、侵入岩等级体制、侵位机制和成因等多方面研究,成因矿物学、同位素年代学、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技术和方法在岩浆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变质岩方面,已从单纯变质地层学和个别地区变质岩石学研究,发展到应用变质地质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大面积区域变质岩系的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变质相、变质相系、变质作用的PTt轨迹及其所反映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地壳演化特征,同时对不同变质作用类型和变质与变形作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电子探针技术在变质岩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地质构造方面,板块构造的观点、活动论的思想被普遍开始应用于构造研究中,建立了不同地区较完善的地质事件演化序列,造山带和韧性剪切变形的理论、方法在基底构造的研究中广泛应用。据初步统计,自1991年以来国内主要地学期刊发表的有关山东省地学的文章有近1000篇,其中以有关苏鲁造山带、金矿地质、岩浆岩、断裂构造和济阳坳陷地质构造演化等方面的文章居多。这些文章全面反映了山东省地质科学的研究程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鲁造山带成为山东省地学研究的最大热点,经过广大地学工作者的深入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主要表现为:①认识到该造山带主体由形成于新元古代的大量花岗质片麻岩组成,有少量超镁铁质岩、印支期侵入岩和变质表壳岩,对这些造山带组成物质的分类、成因、形成条件、形成时代等进行了全面研究;②通过对超高压变质岩岩石和矿物特征、地球化学、成因、折返机制和PTt演化等的广泛研究,探讨了大陆深俯冲和造山带形成的动力学过程;③对苏鲁造山带构造格局划分、结构构造特点、大地构造属性、形成与演化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模式。中新生代岩浆岩及其中的幔源包体的研究,是山东省地质研究的另一个热点。通过研究,人们对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壳幔相互作用、金矿大规模成矿作用等有关大陆动力学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沂沭断裂是山东省地质研究的传统热点,通过广泛的研究与争论,地质工作者对断裂性质、活动期次、演化历史等逐渐形成了大致相似的认识。由于济阳坳陷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地质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包括:盆地构造、盆地成因、盆地演化、层序地层、地球物理特征与解释等。3 山东省大地构造研究简况对山东省大地构造划分及演化的研究多见于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基础地质专题报告及部分研究者论述大区域构造时涉及的山东部分,也零星见于有关研究论文中,全面、系统地研究山东省构造格架和演化的论著尚未见及。传统的“槽台说”认为山东属华北地台或中朝准地台。按黄汲清先生多旋回槽台观点,山东大地构造划分为鲁西断隆、华北断坳、胶辽台隆三个大地构造单元(二级);李四光先生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对山东的地质构造研究有较深刻影响,认为山东处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和第二沉降带两个一级构造单元之上;根据陈国达先生地洼学说,山东为典型的地洼区(鲁西),太古宙前属前地槽阶段,古元古代属地槽阶段,新元古代—古生代为地台阶段,中新生代为地洼阶段;张文佑先生的断块说理论和张伯声先生创立的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对山东的地质构造划分和研究也都有影响。按照地体构造观点,曹国权先生[8]对胶南地体进行了详细研究。牛树银等认为[9],由于强烈的岩浆上侵,使得变质基底隆升、盖层拆离滑脱,形成典型的鲁西幔枝构造。宋明春等[10]在进行山东省区域地质总结时,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对山东大地构造单元进行了初步划分:一级构造单元划归华北板块和秦岭-大别板块结合带,二级构造单元划分为华北坳陷、鲁西地块、胶北地块、沂沭断裂带,此外,划分了7个三级构造单元,21个四级构造单元和80个五级构造单元。将构造演化阶段划分为陆核形成阶段(>2900~2600Ma)、陆块发生形成阶段(2600~800Ma)、陆块发展阶段(800~205Ma)和滨太平洋构造发展阶段(205Ma现今)4个阶段。4 山东省地质构造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山东省以往地质工作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但随着地质工作的深入,发现有许多地质问题仍然尚未解决,与本研究有关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大地构造单元划分远未形成一致的认识。除以往按槽台观点对山东省大地构造单元进行过系统的划分外,部分研究者按照各自的观点或理论进行了局部构造单元划分,个别研究者按板块构造观点进行了粗略的划分。这些构造单元划分方案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对山东省构造格架和构造演化有不同的诠释,在生产实践中难以准确把握和应用。2)苏鲁造山带的大地构造属性存在不同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学工作者逐渐认识到该区是与周围构造单元均不相连的独立地体,并曾分别将其称为构造混杂岩带、胶南地体等,后来认识到它是秦岭造山带的东延部分,夹持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目前较一致的认识是:苏鲁造山带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碰撞造山带,是一个独立的大地构造单元。但对其大地构造背景存在不同认识,大致可分为三种意见:一种认为它主体属扬子板块;另一种认为它主体属华北板块;第三种认为它主体属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微板块。3)对胶东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缺乏统一的认识。华北东部中生代发生过构造动力体制的重大转折,胶东地区是这一构造体制转折事件的缩影,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构造体制由中生代早期挤压构造体制,向中生代中期-新生代伸展构造体制转变;动力学体制由古生代-中生代早期不同陆块的拼合向以陆内构造过程为主的动力学体制转变;大规模地幔上涌、岩石圈减薄与地壳快速沉降;频繁而强烈的岩浆活动;活跃的地质流体活动和大规模金属成矿和油气成藏作用。这些陆内动力学过程,引起了地学界的普遍重视,并提出了多种可能的假说,主要包括:板块俯冲的远程效应(包括库拉板块),邻近块体的综合作用,中央造山带大陆深俯冲后的陆内应力场调整、大规模区域性旋转剪切构造作用,郯庐断裂带多期构造活动及其剪切深溶作用,华北与华南古板块的碰撞造山作用,地幔岩浆底辟作用,地幔柱构造,岩石圈拆沉或根柱构造等。4)地质构造研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还有:对各种地质事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缺乏深入了解;对各种构造形迹的成生联系及其动力学条件尚不清楚;对地质构造演化的大陆动力学原因难以解释;对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中生代等重大构造体制转折的动力学过程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解决山东省大地构造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关键是,系统研究山东省各时代沉积、岩浆建造形成的构造背景、动力学意义,将各时代地质事件有机结合起来并与中国乃至全球构造演化联系起来。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为我们重新审视山东省构造格架及演化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和途径;山东省以往较高的地质调查和地质研究程度,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大地构造背景和动力学演化的基础;前人研究过程中发现或提出的大量问题,为我们指出了研究的方向。

地质流体期刊

你说的是他吗?陈骏,1979年生,安徽宣城人。1997-2001:合肥工业大学(学士),2001-2007: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冶金物理化学专业(硕士、博士)。博士毕业后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任教,加入邢献然教授课题组。一直从事钙钛矿型(ABO3)化合物材料制备物理化学、相结构、负热膨胀、电学性能的研究。在J A C S, C M, A P L, J A P, J A C S, J M R 等杂志发表多篇该方面的学术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3项授权)。2005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北京科技大学首届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获德国洪堡研究基金资助,与J Rödel教授(TU Darmstadt)合作研究新型高温压电材料。

地质流体是地球表层地壳、岩石圈、地幔中最活跃的组分,包括气、液及熔体相在内的流体,包括地球内部产生的流体与表生的流体。地质流体对地球中物质与能量重新分配起主导作用。地壳中的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成矿作用、构造作用、地幔蠕变、乃至软流圈的形成和运动,都是在流体参与下实现的。地质流体在研究地球动力学、解决资源、环境、灾害等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对地球内地质流体的研究被地学界列为优选的研究方向。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提出固体地球科学五个优先研究主题中,地球内部流体研究列第三位。英国也将地质流体研究作为其规划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在地壳或地幔不同构造部位及环境中不同性质和活动形式的流体都起着各自重要的作用。在盆地和大陆边缘沉积物中的大规模流体循环,对一些关键元素、化合物的化学循环有着直接影响。构造的条件、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流体的成分影响循环期间化学反应的性质。作用过程涉及到无机与有机沉积物、孔隙度和流体力学的一整套相互关系,并有可能形成油气圈闭、沉积矿床的堆积等。在近地表、山区及地壳深部由于流体的活动造成地下水源的污染、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的触发等环境问题。深部的流体通过火山、地震等通道进入地表生物圈、大气圈。火山的喷发,造成对人类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的CO2、SO2、Cl、F等有害气体及H2和CH4等的排放。地幔柱的上侵,地壳局部熔融成岩浆,在大陆板块边缘洋壳俯冲带下冲熔融,而形成岛弧岩浆活动带、大洋中脊来自地幔深部的玄武岩浆及高温含矿热流体的喷流等,地幔、地壳范围内的各种成分的岩浆流体的产生与活动,引起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大规模迁移、再分配。在岩浆流动过程中对围岩的作用、形成的热晕、岩浆热液和气液与周围介质的作用,形成各种岩浆矿床、各种接触交代矿床、各种热液矿床、各种蚀变岩石带。尤其在大洋中脊及弧后扩张带发生深海热液成矿作用,形成块状硫化物金属、贵金属矿床以及锰铁多金属结核、钴结壳等海底沉积矿床。这对重新认识在大陆上古老地质历史年代中,在火山岩带内产出的块状硫化物金属矿床的成因有很现实的意义。在地壳深部强构造挤压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有变质流体作用形成各种变质岩带及变质矿床,有的甚至形成超高压变质岩带及有关的矿床。地幔岩石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地幔含有CO2、H2O、CH4、H2、H2S、SO2、F、Cl等以及K、Na、REE及其他不相容元素组成的地幔流体,它们参与地幔、地壳的地质作用、成矿作用。另外,在一些油气田发现非生物成因的天然气、CO2、氦气藏,也都有可能是由地幔流体提供的物质来源。这亦是当前油气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可见,地质流体的研究对揭示地球整体的物质组成、结构及动力学过程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方面,而且对解决与人类社会紧密相关的资源、环境、灾害问题都有直接联系。这方面当前及今后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地质流体与环境、灾害及全球变化;地质流体与成矿作用;变质流体、地幔流体;地质流体运动及控制因素;地质流体与固体的反应,流体化学动力学;地质流体的探测;地质流体的实验研究,特别是临界状态流体性质及作用的研究。

去天空看看

星光大道姓名:陈骏出生:1990/04/01籍贯:江西宁都人爱好:写作,上网,听歌照片:自己去看,BLOG地址/loveminjun

  • 索引序列
  • 地质流体期刊投稿
  • 地质流体期刊投稿经验
  • 地质流体期刊投稿要求
  • 地质流体期刊投稿邮箱
  • 地质流体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