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5

大萌萌Alice
首页 > 论文问答 > 地质流体期刊投稿要求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霍爾因斯基

已采纳
1 山东省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区域地质调查是构造格局和地质构造演化研究的基础。山东省面积性正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始于1958年,当时山东省地质局分别与北京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学院合组山东区测队,开始进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至1962年全面完成了山东省基岩出露区的1∶20万区调工作(计23幅)。1960年还曾开展过沂蒙山地区的46幅1∶5万填图工作。其后山东地质局自组区调队(805队),于1963~1968年修测和编制了鲁东地区的1∶20万区调图幅,并填制了全国第一幅1∶5万地质图——1∶5万泰安幅地质图。这一期间的区调工作称为山东省的第一轮区调。自1976年开始,原山东地质局部署了第二轮区域地质调查,这一阶段的工作特点是1∶20万区调与1∶5万区调同时展开,专业队和综合地质队以及院、校、所(包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和原长春地质学院)共同承担项目。共完成1∶20万区调27幅,面积约124324km2,占全省陆地面积的82%;完成1∶5万区调191幅,面积67641km2,占全省基岩面积的84%,占全省陆地面积的43%。自2000年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启动以来,山东省进入了以1∶25万区调为主的新一轮区域地质调查阶段,已完成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图幅11幅,面积约97862km2,占全省面积的63%。2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现状在全省第二轮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和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地质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大大提高了地质研究程度和基础地质科学的理论水平。地层学方面,已从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发展到包括同位素年代学、层序地层学、化学地层学、地震地层学、磁性地层学、事件地层学等现代地层学多方面领域;沉积岩石学方面,已从岩性描述发展到包括现代沉积学、岩相学、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及沉积格架研究等多方面研究领域;岩浆岩石学方面,已从一般描述发展到包括区域岩石学、岩理学、侵入岩等级体制、侵位机制和成因等多方面研究,成因矿物学、同位素年代学、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技术和方法在岩浆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变质岩方面,已从单纯变质地层学和个别地区变质岩石学研究,发展到应用变质地质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大面积区域变质岩系的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变质相、变质相系、变质作用的PTt轨迹及其所反映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地壳演化特征,同时对不同变质作用类型和变质与变形作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电子探针技术在变质岩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地质构造方面,板块构造的观点、活动论的思想被普遍开始应用于构造研究中,建立了不同地区较完善的地质事件演化序列,造山带和韧性剪切变形的理论、方法在基底构造的研究中广泛应用。据初步统计,自1991年以来国内主要地学期刊发表的有关山东省地学的文章有近1000篇,其中以有关苏鲁造山带、金矿地质、岩浆岩、断裂构造和济阳坳陷地质构造演化等方面的文章居多。这些文章全面反映了山东省地质科学的研究程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鲁造山带成为山东省地学研究的最大热点,经过广大地学工作者的深入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主要表现为:①认识到该造山带主体由形成于新元古代的大量花岗质片麻岩组成,有少量超镁铁质岩、印支期侵入岩和变质表壳岩,对这些造山带组成物质的分类、成因、形成条件、形成时代等进行了全面研究;②通过对超高压变质岩岩石和矿物特征、地球化学、成因、折返机制和PTt演化等的广泛研究,探讨了大陆深俯冲和造山带形成的动力学过程;③对苏鲁造山带构造格局划分、结构构造特点、大地构造属性、形成与演化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模式。中新生代岩浆岩及其中的幔源包体的研究,是山东省地质研究的另一个热点。通过研究,人们对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壳幔相互作用、金矿大规模成矿作用等有关大陆动力学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沂沭断裂是山东省地质研究的传统热点,通过广泛的研究与争论,地质工作者对断裂性质、活动期次、演化历史等逐渐形成了大致相似的认识。由于济阳坳陷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地质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包括:盆地构造、盆地成因、盆地演化、层序地层、地球物理特征与解释等。3 山东省大地构造研究简况对山东省大地构造划分及演化的研究多见于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基础地质专题报告及部分研究者论述大区域构造时涉及的山东部分,也零星见于有关研究论文中,全面、系统地研究山东省构造格架和演化的论著尚未见及。传统的“槽台说”认为山东属华北地台或中朝准地台。按黄汲清先生多旋回槽台观点,山东大地构造划分为鲁西断隆、华北断坳、胶辽台隆三个大地构造单元(二级);李四光先生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对山东的地质构造研究有较深刻影响,认为山东处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和第二沉降带两个一级构造单元之上;根据陈国达先生地洼学说,山东为典型的地洼区(鲁西),太古宙前属前地槽阶段,古元古代属地槽阶段,新元古代—古生代为地台阶段,中新生代为地洼阶段;张文佑先生的断块说理论和张伯声先生创立的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对山东的地质构造划分和研究也都有影响。按照地体构造观点,曹国权先生[8]对胶南地体进行了详细研究。牛树银等认为[9],由于强烈的岩浆上侵,使得变质基底隆升、盖层拆离滑脱,形成典型的鲁西幔枝构造。宋明春等[10]在进行山东省区域地质总结时,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对山东大地构造单元进行了初步划分:一级构造单元划归华北板块和秦岭-大别板块结合带,二级构造单元划分为华北坳陷、鲁西地块、胶北地块、沂沭断裂带,此外,划分了7个三级构造单元,21个四级构造单元和80个五级构造单元。将构造演化阶段划分为陆核形成阶段(>2900~2600Ma)、陆块发生形成阶段(2600~800Ma)、陆块发展阶段(800~205Ma)和滨太平洋构造发展阶段(205Ma现今)4个阶段。4 山东省地质构造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山东省以往地质工作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但随着地质工作的深入,发现有许多地质问题仍然尚未解决,与本研究有关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大地构造单元划分远未形成一致的认识。除以往按槽台观点对山东省大地构造单元进行过系统的划分外,部分研究者按照各自的观点或理论进行了局部构造单元划分,个别研究者按板块构造观点进行了粗略的划分。这些构造单元划分方案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对山东省构造格架和构造演化有不同的诠释,在生产实践中难以准确把握和应用。2)苏鲁造山带的大地构造属性存在不同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学工作者逐渐认识到该区是与周围构造单元均不相连的独立地体,并曾分别将其称为构造混杂岩带、胶南地体等,后来认识到它是秦岭造山带的东延部分,夹持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目前较一致的认识是:苏鲁造山带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碰撞造山带,是一个独立的大地构造单元。但对其大地构造背景存在不同认识,大致可分为三种意见:一种认为它主体属扬子板块;另一种认为它主体属华北板块;第三种认为它主体属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微板块。3)对胶东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缺乏统一的认识。华北东部中生代发生过构造动力体制的重大转折,胶东地区是这一构造体制转折事件的缩影,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构造体制由中生代早期挤压构造体制,向中生代中期-新生代伸展构造体制转变;动力学体制由古生代-中生代早期不同陆块的拼合向以陆内构造过程为主的动力学体制转变;大规模地幔上涌、岩石圈减薄与地壳快速沉降;频繁而强烈的岩浆活动;活跃的地质流体活动和大规模金属成矿和油气成藏作用。这些陆内动力学过程,引起了地学界的普遍重视,并提出了多种可能的假说,主要包括:板块俯冲的远程效应(包括库拉板块),邻近块体的综合作用,中央造山带大陆深俯冲后的陆内应力场调整、大规模区域性旋转剪切构造作用,郯庐断裂带多期构造活动及其剪切深溶作用,华北与华南古板块的碰撞造山作用,地幔岩浆底辟作用,地幔柱构造,岩石圈拆沉或根柱构造等。4)地质构造研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还有:对各种地质事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缺乏深入了解;对各种构造形迹的成生联系及其动力学条件尚不清楚;对地质构造演化的大陆动力学原因难以解释;对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中生代等重大构造体制转折的动力学过程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解决山东省大地构造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关键是,系统研究山东省各时代沉积、岩浆建造形成的构造背景、动力学意义,将各时代地质事件有机结合起来并与中国乃至全球构造演化联系起来。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为我们重新审视山东省构造格架及演化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和途径;山东省以往较高的地质调查和地质研究程度,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大地构造背景和动力学演化的基础;前人研究过程中发现或提出的大量问题,为我们指出了研究的方向。
107 评论

lilybell714

怎么投稿,投稿什么样的杂志比较合适,成功的几率更大,投稿需要什么步骤,相信很多作者都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为了让大家能够清楚地了解流程,维普投稿整理了一些关于投稿的正常流程。一、找到合适的期刊,投稿前要先了解期刊的相关信息,看看自己的文章属于哪一类,文章质量如何,然后选择合适的期刊。至于如何寻找合适的期刊,你可以去国内几大数据库查看相同类型的文章发表的期刊,选择好期刊后,比较每本期刊的出刊周期,知名度,出版速度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二、注意稿件格式规范,包括文章的字体大小,正文的编排要求,每本杂志的要求可能不一样,注意看投稿需求,提高稿件的录用率。三、投稿的方式,目前投稿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信函投稿,二是电子投稿,三是网络投稿,信函投稿就是用书信的形式投稿,这种方法仅限于一些文学杂志和部分故事杂志。电子投稿,就是用电子信箱投稿,这种方式是自由撰稿人普遍采用的投稿方式。网络投稿一般有在线投稿系统,可以网上在线投稿,这种方式比较方便快捷,很多采用这种方式,网络投稿注意要将注册信息保存好,以便随时查看结果。

137 评论

j解y语h花

岩石、土壤和疏松沉积物(下面统称为固体介质)均可以视为孔隙介质或多孔介质。孔隙介质中的流体渗流-组分扩散-化学反应耦合的动力学系统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地球化学动力学系统。微细裂隙可视为孔隙度和渗透率较大的孔隙区带。现在见到的较大裂隙系统,如脉型矿床系统,可能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随着矿脉的充填逐渐扩张的,可近似地处理为高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区带。对于地下溶洞、地表溪流和江河内营养元素和污染元素的迁移富集的环境则不能视为多孔介质。多孔介质中热流体渗流、化学组分扩散和反应的动力学体系可表示为:地球化学上述式中v为孔隙流体的实际流速,q为渗透速率,v=q/φe,φe为有效孔隙度,即连通孔隙度;κ=κ/μ,κ为渗透率系数,μ为流体的粘度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ρ为流体总密度;z为垂直方向上的坐标;p为流体内压力;t为时间;T表示流体的温度;CE=(1-φ)cmρmφCfρ,为等效热容,cm、cf分别为多孔介质和流体的比热,ρm和ρ则分别为多孔介质和流体的密度,φ为介质总孔隙度;同样,κE=(1-φ)κm+κφf为等效热传导系数,κm、κf则分别为多孔介质和流体的热传导系数;a代表热源(或汇,即去向、聚集区、汇聚区)的强度,如放射性蜕变热、化学反应热等,无热源或汇时a=0;ci、Di和Ri分别代表流体中组分i的浓度、扩散系数和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由于流体中或流体与围岩介质反应所导致的组分i的生成(源)或损耗(汇),当主要为溶解-沉淀反应时,Ri的表达式参见式(127);ρ0为当流体温度为T0、组分浓度均为零(纯水)时流体的参照密度,α为热膨胀系数,βi为组分i的溶质膨胀系数。式(129a)表明体系内流体速度的散度处处为零,这是不可压缩流体的质量守衡定理的数学表述。式(129b)是渗透定律的微分形式,即渗透速率q的大小与水头梯度呈正比,但方向相反,由高水头流向低水头;水头由流体内压力p和流体的重力势gpz构成。式(129c)表明流体微团内热能随时间的变化率,可归结为热对流项▽·(ρqcfT)、热传导▽·(κE▽T)和热源项。热对流项前面的负号表示速度梯度方向(由低流速指向高流速)为“流出”方向,导致热的减少。式(129d)为流体内组分守恒表述式。组分浓度的变化率同样可归结为对流项▽·(qci)、扩散项▽·(φDi▽ci)和反应项。式(129e)为流体本构方程,说明流体密度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溶解其中的组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测定了待研究系统的各种动力学参数,如孔隙度、渗透率、扩散系数等,并确定了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后,即可应用有限元、有限差分等数学方法进行计算机编程和求解,称为计算机模拟。地质流体输运-反应过程动力学是地球化学动力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各种地球化学作用的动力学过程虽千差万别,但几乎均与流体的运动(或称输运)和流体与介质(土壤、岩石等)的化学反应有关。许多地质作用必须有流体参与,另一些地质作用则由于流体的参与而大大加快了。流体的作用往往既涉及流体的输运又涉及流体与周围介质的反应,两者是相互耦合的。无论地幔对流、壳幔交换、岩浆房动力学、热液成矿作用动力学,或表生及环境地球化学动力学等均归属为地质流体输运-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所以,地质流体输运-反应过程动力学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简单地说,地质流体输运-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是研究在不同温压条件下地质流体在土壤或围岩介质中的流动与反应。地质流体的输运-反应过程动力学不同于水文学研究的地下水动力学:首先地质流体不限于水,它可以是溶液、气体、甚至粘度很大的岩浆;其次,地下水动力学较少考虑热对流体的驱动作用,也很少涉及流体内各种组分的扩散运动,更少考虑流体与周围介质的化学反应。地质流体的输运-反应动力学也不同于水-岩反应动力学和地质流体力学。水-岩反应动力学相对忽略地质流体对能量和物质的输运,而侧重于流体与周围介质的化学反应机制、反应速率测定;地质流体力学则相对忽略地质流体与周围介质的化学反应,而着重考察流体在地质体中的运动。在许多地质过程中,例如岩浆动力学过程和热液成矿过程中,热(岩浆热)对流体的驱动作用、流体的运动、流体内各种组分的扩散运动以及流体与周围介质(围岩)的化学反应是相互耦合、不可分割的,对这类地质过程动力学的研究属于地质流体输运-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的范畴。因此,地质流体输运-反应动力学是地球化学动力学和地质流体力学的综合,是今后地学发展的前沿领域。於崇文近年来提出了“广义地球化学动力学”研究的对象、理论和方法论,指出地球化学系统是复杂的动力系统,地球化学的任务及最终目的是探索地球化学系统的复杂性,阐明复杂性的涌现机制与发展规律。广义地球化学作用可理解为地球物质的运动,广义地球化学动力学的研究涵盖了化学运动、力学运动和磁学运动。於崇文提出了广义地球化学动力学的三大基础理论问题:①广义地质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②“广义地质作用与时-空结构”耦合系统的复杂性;③广义地质学系统的自组织临界性与混沌边缘。这里的广义地质学系统和广义地质过程指所有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的系统和作用过程。可见,广义地球化学动力学包含了地球物质运动的全部动力学研究内容。

140 评论

懒云堂主

地质类的期刊:采矿技术地层学杂志地理科学地质与勘探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工程地质学报中国地质地球科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与化探世界有色金属国土资源情报工程勘查等等

231 评论

相关问答

  • 地质流体期刊投稿要求

    地质类的期刊:采矿技术地层学杂志地理科学地质与勘探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工程地质学报中国地质地球科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与化探世界有色金属国土资源情报工程勘查等等

    天使禁猎区0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地质流体期刊投稿

    PGE就是铂族元素的意思

    jingeyijie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地质流体期刊投稿经验

    星光大道姓名:陈骏出生:1990/04/01籍贯:江西宁都人爱好:写作,上网,听歌照片:自己去看,BLOG地址/loveminjun

    冰河水心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地质流体期刊投稿邮箱

    你说的是他吗?陈骏,1979年生,安徽宣城人。1997-2001:合肥工业大学(学士),2001-2007: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冶金物理化学专业(

    是淡淡的忧伤啊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地质流体期刊

    你说的是他吗?陈骏,1979年生,安徽宣城人。1997-2001:合肥工业大学(学士),2001-2007: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冶金物理化学专业(

    减肥大胃王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