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文献与考古表明

文献与考古表明

发布时间:

文献与考古表明

例如:《史记·河渠书》载:夏代大禹治水,禹凿龙门,当时“陆行载车,水行载舟”。这里的“载舟”,当指黄河行船。《越绝书》也记载说:大禹时“以凿伊阙,通龙门。决江导河,东注于东海。”《水经注》也说:“昔大禹导河积石,疏决梁山,谓斯处也,即经所谓龙门矣。”并引《魏土地记》说:“梁山,北有龙门山,大禹所凿,通孟津河口,广八十步,岩际镌迹,遗功尚存。”这一附近还存有仰韶文化的遗址。《山海经》记载:“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丘方圆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而颛顼所在的地方是今河南濮阳,是当时黄河流经的地方,与黄河通航有关。这些古代传说的文献记载,又基本上与考古发现的事实相吻合,证明了它仍有一定的可靠性。

考古学是研究的最少一百年以前的历史什么是考古学?它与人类学、历史学的关系如何?对于这个问题,国际学术界存在着争论。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们认为,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学既有共同性,又各有其特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它们是各自独立的学科,彼此不存在附属关系。在中国,有相当一段时间考古学是归于历史学之下的二级学科。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于几年前使考古学成为与历史学同样的一级学科。我们的努力,并非只是出于考古学家的虚荣心,而是出于对考古学学科定位的认识和学科发展的考虑。人类学在中国被称为民族学,它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近年,有别于民族学的社会人类学在中国出现,虽还有待于今后的发展,但它也并未也不应成为其他学科的附庸。关于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我是这样理解的:历史学是主要依据古代遗留下来的文献资料研究人类过去的学科。它不是如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只研究事件和人物,也探讨发生这些事件的背景和原因以及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其宗旨是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其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版本的校勘、史料的考证、相关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分析等等。考古学是主要依据过去的人们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即遗迹和遗物)及其与人类活动有关的遗存研究人类的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探索其背景和动因总结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其基本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区域分析、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聚落遗迹和遗物的功能分析、墓葬分析等,不一而足。人类学则主要是通过延续至今的一些保留古老的传统生活方式的人们集团来研究人类的行为和文化的发展,并探索其规律的一门学问。其主要的研究方法是人类学调查,即详细地记录被调查的集团生活的各个方面,探索人类文化发展的动因和规律。简而言之,三个学科在均以研究人类的过去,探索其规律方面存在共同点,但各自的研究的出发点或立足点不同。历史学是从古代文献出发,立足于文献史料的整理与研究;考古学是从遗迹和遗物出发,立足于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人类学则是从活着的人们集团出发,立足于对有关的人们集团进行缜密的调查与分析。三者目标相近,但研究的途径与方法各不相同,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简而言之,历史学是以书见人,考古学是以物见人,人类学则是以人见人,即由今人见古人。分清三个学科的上述差别,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作为考古学家,应当注意考古学与其它学科研究出发点的不同,坚持考古学的立场,坚持从考古资料出发,而不是从历史文献或民族学调查资料出发进行研究。这一点对于有着丰富古代文献和众多少数民族的中国考古学家来说,尤其具有现实意义。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学科并非始终泾渭分明,其研究对象有时也有交叉。如考古发掘出土的简牍、帛书等古文书既是考古遗物,又是古代历史文献。一些古老的部落中祖传下来的物品既是人类学研究的对象,同时也作为遗物,成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虽然如此,这三个学科间的区别还是明显的,不应将其混为一谈,更不应因为三者或其中两者存在着某些共同点,便将其合二为一,或将其中一个学科附属于另一个学科之下。还应当指出的是,三个学科的研究方法都有局限(限于篇幅,此处不作展开),仅凭某一个学科,难以承担起研究人类的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的历程,探讨其背景和动因,并总结其规律的重任。因此,需要三个学科之间加强协作,优势互补。不仅如此,还要同其他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加强联系,多学科联合,共同攻关。这应当成为今后这三个学科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

文献与考古表明的区别

真正的考古不同于电视剧中所看到的。    考古表示古代遗存中(尤其是原始社会)所观察到的共同体。  在专业人士看来,考古是一个神圣又严谨的工作。“研究过去,正视现在,走向未来。”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历史的学问。  “很多历史都是文献研究,而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研究更多依靠考古”,中国近现代考古学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通过发现古代文化遗存来研究古代社会的科学。  考古学的基本方法论一般分为两种,地层学和类型学。“地层学是区分遗址地层堆积并确定其先后次序的学说,是考古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而类型学则是对考古发掘出的遗迹遗物进行分类排比,研究其发展变化规律,是断定文化遗存相对年代的重要途径。  多数人熟知的田野考古,是考古学中获取实物资料以供研究的阶段,有田野调查、考古发掘,后期工作还包括文物整理修复、编写学术研究报告等。考古发掘又分为配合基本建设的抢救性发掘和为了解决某些课题而进行的主动发掘。  为此,在基建工程动工之前,考古人员会在用地的边界线范围内,进行走访、调查、勘探,确认是否有文物遗址。“如果发现有,写方案报送文物部门审批,通过后,进行方案实施,开始发掘,获得文物标本。”一般发现的文物都是被破坏的,不完整,所以还要在实验室进行修复。从调查勘探到修复完成,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一般现场会拉警戒线,然后有人进行24小时值守。”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穿上工作服,进入场地。因为文物一般不会完全暴露出来,所以要一层一层地往下挖掘。使用刷子、牙签、小木片等工具对文物表面的污染物和灰尘进行清理,直到文物整个显露出来。  对于考古中遇到的难题,因为发掘过程一般都在野外,会受到很多自然因素困扰。“比如蛇虫鼠蚁、野兽、泥石流、强降水。”一位来自北方的考古人员曾告诉他,考古时甚至会遭遇盗墓贼的情况。  在考古过程中,是否会遇到一些奇特的事呢?真实中的考古都是很安全的,但是考古大多在农村,所以遇到蛇是家常便饭。“  考古使用的工具又有哪些?考古是从外到内、从上到下的一种科学探索,为了更好对遗迹文物进行保护和研究,需要可以进行细致清理工作的工具,包括手铲、小刷子、镊子、钳子等,有时候牙签也会派上用场。  “中国河南洛阳附近村民李鸭子于20世纪初发明了‘洛阳铲’,并为后人逐渐改进,最早广泛用于盗墓。”“洛阳铲”如今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古工具。  在我国著名的殷墟、偃师商城等古城址的发掘过程中,“洛阳铲”都曾发挥了重要作用。“洛阳铲”呈半圆式筒状,一段有柄,可以接长的白蜡杆。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再根据土质来辨别文物古迹的年代。    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考古队员?他们又需要怎样的技能呢?现在考古人员主要还是从大学进行挑选,感兴趣的可以选择大学的考古专业就读。  “考古是一个交叉性学科,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多,一般考古人员要对历史学、地质学、生物学、植物学、体质人类学、民族学都要有一个好的了解掌握。”比如说负责修复的工作人员还要懂化学,应用古代留下来的传统工艺以及现在高科技新技术进行修复。  进行田野考古的,还要掌握考古学的基本方法论地层学和类型学。这样在实际考古中,才能根据不同土壤堆积的文化层中的发现来判断遗存的先后顺序。

基本文献史料:具有连续性,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例如隋唐五代的史书《隋书》《新唐书》《旧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册府元龟》《太平广记》等等,这些材料在历史纪事上,都按年月日,分门别类,逐一编次,没有任何一年是没有纪事的。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轨迹十分清晰,因而是连续的,整体的,每部材料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全面考察,这些材料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风俗等等都有或多或少的记载,综合性是很强的。考古文献史料:具有真实性,片段性,研究性。考古出来的毕竟都是实物,是非常真实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只能反映出某个特定时间或时代的特征或特点,文物中,除了本身有文字的,大多都需要研究才能知道它所处的时代或时间。例如周绍良教授编辑的《唐代墓志铭汇编》,这些材料全都来自于真实出土的墓碑等,但墓志所记载的仅仅只有一人或二人,只能反映墓主个人的情况或某些时代特点,即使全部看完也不能对唐时期进行把握,这些墓志只有深入研究后,才能发挥它们对历史研究的帮助。没有基本文献的帮忙,即使想一百年,也很难想出,考古文物的历史地位和价值,甚至连这个是什么时代的东西都不知道。

个人觉得就是考古诗价值非常非常高的,因为,古代有文很多文学典籍,到目前为止很多已经流失掉了

1、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2、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常用的史料的种类如下: 文字史料 史书:距离要研究的时代较近的人所写的史书,是研究当时的重要史料,例如汉书之于汉代历史,通典对于唐代制度的历史。明清的地方志对各地区历史的研究等。 档案文书类:尤其对政治史社会史的研究很有帮助。例如长沙走马楼吴简中的户借资料、唐代的法律条文、明清档案、南京国民政府的档案等。 思想或学术著作:反映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以及学术的发展。如由孟子中可看到战国时代人的想观念,借由黄帝内经可了解中国古代人的医学以及对人的身体的认识。皇朝经世文篇反映了清代人的政治社会思想以及政治社会上的问题等等。 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内容虽有虚构之处,但常可反映当时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观念等,对于文化史、思想史、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如从世说新语看六朝人的思想及生活,由元杂剧看元代人的观念及生活,从金瓶梅观察晚明文化及生活。 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包括如古代的农民历、商店的帐簿、土地契约书,日记以及私人来往的书信等。由于这些大多不是刻意留传下来的东西,常能更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实际生活及想法。 报刊杂志:为近现代史的重要史料,一般性报纸有助了解一些事件的发展,以及当时人从不同观点对此事的了解,娱乐性的报刊则可以观察当时人的文化和生活。 口述史料:多用于现代史的研究,借由对尚在人世的当时人访问口述而获得对历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 其他:包括如碑刻、墓志、家谱等等。 非文字史料: 图像类:如绘画、壁画、刺绣图案等,有助于了解当时人的生活及审美观等,图像史料中最有名的是有助于研究宋代城市生活的的清明上河图 实物类:包括古代建筑、家具、衣物、器物、饰品、钱币、墓葬,用以探讨当时人的生活、及观念等等。这类的史料,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风俗类:借由对于当今流传风俗文化的观察,作为讨论历史现像的依据, 例如由现今对遗留的民间信仰仪式研究为线索,来了解其在古代的情形。或由现在仍存在的原始民族的研究,来推断早期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文献与考古表明的关系

考古表示古代遗存中(尤其是原始社会)所观察到的共同体。考古,是通过田野考古的手段获取的考古资料,我们采用的是地面踏勘与试掘相结合的方式。文献,指关于当时社会背景的相关文字记载,主要体现在方志、族谱与墓葬碑文中。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

D ①②③④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这个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艺术取得辉煌的成就,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处于极盛时期。诗歌创作在唐代已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朝廷的科举制度也由写论文取士改变为诗赋取士。在流传下来的文学典籍《全唐诗》中,就辑录了两千三百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唐代诗歌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初唐(618年--712年)时期,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逐渐完成了诗歌声律化过程,奠定了中国诗歌中律诗的形式。使唐代诗歌呈现出自己的面貌。经过他们的努力,诗歌的题材从宫廷的奢靡走向社会的大众生活,风格也从纤柔卑弱转变为明快清新。初唐最杰出的诗人是陈子昂,他主张恢复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优良传统。陈子昂的诗歌刚健朴素,为唐诗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从公元712年到762年称为盛唐,这时期是诗歌最为繁荣,成就最高的时期。盛唐诗歌题材丰富,风格各异,有人歌颂自然,有人向往边塞,有人高歌英雄主义,有人发出失意的叹息。众多的诗人在浪漫的氛围中自由地创作,共同 营造出震撼后世的“盛唐气象”。 盛唐中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岑参以写边塞诗 见长,高适的诗歌较能反映民间的疾苦。真正能代表盛唐诗坛的大诗人当推“诗仙”李白 和“诗圣”杜甫。他们的诗歌对中国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唐(762年--827年)诗人中的佼佼者有白居易、元稹和李贺等人。白居易以讽喻诗见长,他在诗歌中讽刺横征暴敛,反对黩武战争,攻击豪门权贵,另外白居易努力使自己的诗歌语言更加通俗、流畅,生动感人,因而也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李贺是一个短命的诗人,只活了二十余年,他生活穷困潦倒,仕途不顺,但他的诗歌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较浓厚的唯美倾向、伤感情绪。 公元827年到859年的晚唐时期,是诗人李商隐和杜牧活跃的时代。杜牧的诗歌将清新与冷峻熔为一炉,这非常适合他在诗歌中表达政治抱负和激情。李商隐则以精心的结构,瑰丽的语言,沉郁的风格,体现出自己在仕途上历尽的坎坷,诗歌常流露出伤感的情调。他著名的《无题》诗究竟是爱情之作,还是隐喻政治内容,中国诗歌评论界至今还有争论。

恩,是D没错

考古表示古代遗存中(尤其是原始社会)所观察到的共同体。考古,是通过田野考古的手段获取的考古资料,我们采用的是地面踏勘与试掘相结合的方式。文献,指关于当时社会背景的相关文字记载,主要体现在方志、族谱与墓葬碑文中。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的特点

唐——世界公认的中国封建时期最强盛的一个帝国时代:政治的文治武功——三唱三注;朔方无敌疆域的四海归一——里海咸海巴尔喀什贝加尔全在境内经济的繁荣——稻米流脂、商业兴盛、丝绸之路、交扬两州民族的融合——四邦称臣、成天可汗(当然这不如今天民族政策)国际的威名——遣唐进贡、远播中华(国外华人聚居区人称唐人街)文化的辉煌——灿烂诗坛、书画音乐、壁画石窟、茶道兴起科技大进步——张遂天文、药王医道、雕版印刷、火药发明、皇宫建筑道教为国教;儒科举工具;佛经完备化

唐代文化基本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文化体系庞大完整,发展程度高;二是唐代文化极具开放性;三是唐文化有着明显得向民众靠近、重现实世界、不僵守古制的特征。唐文化体系中,包括文学、宗教与哲学、史学、艺术、天文历法、地理、数学、医学、百工技艺等方面,基本覆盖了当时世界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数组成部分。这样一个庞大而完整的文化体系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唐文化的发达程度居于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当时唐朝的国都、亚洲的文化中心长安城为各国所向往。穆罕默德在《古兰经》中对他的穆斯林民众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日本、朝鲜、越南这些与中国或一衣带水、或山川相连的国家更是不断地把唐文化引进自己的国度。扩展资料:唐代前期思想继承魏晋南北朝的儒学,例如孔颖达编著的《五经正义》,五经正义中的思想大多由汉晋大儒完成,尤其是郑玄的功劳最大。唐初与明初比较类似,国家在做的是执行前哲的思想。唐朝中期以后,思想上的重大改进发生,韩愈、柳宗元、李翱、刘禹锡等人的思想创见,承前启后。还有,杜甫、白居易等人的思想价值同样不能被忽略,他们不仅仅是诗人。后世所谓经学,严格意义上应该叫做“汉晋唐经学”,后世所谓理学,应该叫做“唐宋明理学”。

唐代社会的特点:唐朝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在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形成开放多元的文化。在唐朝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文化先进,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一个大输出时期,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也给五胡十六国以来进居塞内的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在过程中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唐朝的后半叶,处于中国历史的转型期,土地、盐铁、赋税制度的改革标志着社会的缓慢变化,藩镇割据势力的壮大与周边诸民族国家的形成,对此后近千年的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扩展资料:在唐代官府的文书格式中,“尚书省下于州,州下于县,县下于乡,皆曰符。”(《唐六典》卷1)这意味着,乡在中央政府看来就是最低一层的管理层级。但是“乡”的地位,在唐代也有比较大的变化。武德七年,唐朝律令规定:“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四邻为保。”(《资治通鉴》卷190)其中对乡里地位,没有明确说明。《通典》则提到:“大唐百户为里,里置正一人;五里为乡,乡置耆老一人。……贞观九年,每乡置长一人,佐二人,至十五年省”(卷33)。由此可见唐初延续了汉魏以来的“乡官”之制,里正、耆老或者乡长都算是正式(或比照)的官府成员。唐代中期全国大概有官员18805人(见《通典》卷19),而天宝元年全国有16829个乡(见《旧唐书》卷9),假设乡长(不含佐及里正)均纳入正规渠道,官员数量立刻接近翻倍。对于农业经济条件下的国家财政体系来说,显然难以承受。当然,早期未必有如此之多的“乡”。但是随着承平日久,到贞观十五年,就不得不废罢“乡长”及属官(佐),废除了乡官之制。“乡长”及乡的建制虽然废除,但是县以下的地域仍然需要管理,“乡”作为区块名称仍得以继续存在。只不过将管理“乡”的权力转到了轮流值班之五“里正”身上,“当乡何物贵,不过五里官”(《王梵志诗校注》卷2)。“里正”一词也逐渐转变为职务名称。“里正”成为乡领导的称呼的同时,“里”本身却逐渐消失,取代“里”地位的则是村。“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旧唐书》卷48)“村”成为县以下地域里自然聚落的通称性概念,为唐人所熟知。刘再聪曾统计了《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所出现的数百个“村”名,地域分布极为广泛,从今天山东沿海一直到山西五台山沿途均见有村名,而无一处关于经行某“里”的记载(载《中国农史》2010年第1期)。也就是说,唐初的乡里制,在贞观十五年以后就逐渐向乡村制转化。“乡”和“里”都是设计概念,由上至下加以推行,试图把县以下地域的居民纳入一个统一网络当中。但是这种由“五”“百”之类整数所构成充满结构感的设计规划,却很难与乡村居民的居住实情相吻合。由非正式纳入官府序列但又受官府严密掌控的“乡”直接面对自然形成的聚落“村”成为相对合理的选择。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唐代乡村社会的权力网络

太监把持政权,任意废立皇帝。藩镇割据严重,中央权力削弱。虽然有所改进,但收效甚微。吏治不清,最终亡于朱氏。

  • 索引序列
  • 文献与考古表明
  • 文献与考古表明的区别
  • 文献与考古表明的关系
  •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
  •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的特点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