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关于闽台文化的论文选题

关于闽台文化的论文选题

发布时间:

关于闽台文化的论文选题

课题: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畲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与社会文化变迁”和教育部“八五”规划资助项目“应用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主持人,并参与多项国家课题和教育部课题与国际合作课题的研究。主要著作: 1、《福建土围楼》(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 年 2 月)2、《泥土板筑的城堡 -- 土围楼》(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年)3、《应用人类学》(厦大出版社 1996 年)主要合著: 1、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重点教材:《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2 年,该书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Farewell to Peasant China (ME Sharpe I,1997)3、《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丛书:纺织卷》(广西科技出版社 1996 年,该丛书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4、《中国乡村都市化》(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6 年)5、《妈祖信仰与祖庙》(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0 年)主编著作: 《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黄山书社 2004 年)合作主编著作: 1、《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 年,该书获 1989--1990 年华东地区优秀政治图书二等奖)2、《崇武大岞村调查》(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0 年)3、《龙虎山崖葬与百越民族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4、《文化人类学辞典》,(台)恩楷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6月版,780千字。(ISBN 986-80189-2-7)代表论文: 1、《同安吕厝村的王爷信仰》( 1994 )2、《城市化概念与中国农村的城市化途径》( 1996 )3、《克利福德 格尔茨和他的解释人类学》( 1996 )4、One Model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1996)5、《福建畲族的婚姻状况和收养关系》( 1997 ) Marriages and Adoptions among the people of She Nationality in Fujian Province (1998) 、6、《从孤魂野鬼到神灵的转化》( 2000 )7、《明代惠东地区的海洋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变迁》( 2000 )8、《宁化石壁客家张姓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2000 )9、《宁化石壁客家公祠的建构与象征意义》( 2000 )10、《汉人社会村落仪式活动中的民间权威》( 2001 )11、《风水抑或资源控制:单姓宗族村落形成的主位与客位解释》( 2002 )12、《从考古资料看闽越族建国前的社会生产经济》( 2002 )13、《惠东女长住娘家习俗与疍民无关》( 2003 )14、《关于澳门妈祖信仰形成问题的辨识》( 2003 )(本文获澳门中华妈祖基金会“第一届妈祖文化研究奖”之优异奖)、15、《书写文化与真实》( 2003 )16、《 惠东女长住娘家风俗成因的历史人类学解释》( 2004 )17、《列维 - 斯特劳斯与他的结构人类学》( 2004 )18、《 试论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马恩的表述》( 2004 )19、《经济趋同与表意文化的特化》( 2004 )等其中 One Model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一文被 SSCI 摘要收录。其他论文(2000— ): 1、明代惠东地区的海洋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3期,20-29页,15千字。 (HW069)(CSSCI)2、福建宁化石壁村客家张姓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闽台文化》4期,54-78页,13千字。3、厦门湖里区五通村泥金社的孙姓与兴隆宫,《闽台文化》4期,130-136页,6千字。4、厦门岛上保生大帝第一宫庙,《福建道教》2000年4期,16-17页,5千字。5、高山族刺球,《福建民族》2000年2期,39页,5千字。6、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都市人类学会通讯》2000年4期,74-79页,9千字。7、厦门岛上清水祖师信仰,《泉州民间信仰通讯》16辑(2000年4月),43-45页,4千字。8、宁化石壁客家公祠的建构与象征意义,《石壁与客家》,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10月,145-153页,6千字。9、宁化石壁客家张姓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同上),349--364页,12千字。10、从孤魂野鬼到神灵的转化,《“21世纪人类的生存发展”国际人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三),117-139页,35千字。11、 风水抑或资源控制:单姓宗族村落形成的主位与客位解释,(同上),140-156页,25千字。12、从孤魂野鬼到神灵的转化,《民俗研究》2000年4期,126-162页,30千字。13、厦门岛上保生大帝第一宫庙--吴西宫,《湖里文史资料》第五辑,7-13页,4千字。14、江头村乌石浦社洞炫宫,《湖里文史资料》第五辑,58-67页,6千字。15、江头村江头社济南宫, (同上),68-74页,4千字。16、后埔村薛岭社龙源宫, (同上),75-84页,6千字。17、后坑村洪塘社昭福宫, (同上),85-90页,5千字。18、后坑村湖边上下社的两座福庆宫, (同上),91-100页,6千字。19、后坑村西潘社福源宫, (同上),101-108页,5千字。20、五通村泥金社的孙姓与兴隆宫, (同上),109-120页,7千字。21、五通村仑后社东福宫,(同上),121-134页,8千字。22、莲坂埭头社慈济宫,(同上),192-202页,6千字。23、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历史回顾与科研工作,《中国民族研究年鉴》(1999年卷)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263-278页,13千字。24、中国农村早婚比例的客观统计与分析,《思想战线》2001年1期,135-138页,8千字。 (CSSCI)25、厦门市禾山镇五通村仑后社的王姓居民与东福宫,《台湾源流》21期(2001年春季刊),61-69页,8千字。26、关于吴越民族保留有从妻居婚的质疑,《越文化研究文集》,中华书局2001年3月,194-198页,4千字。27、福建宁化石壁村客家张姓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二)》(北大:社会学人类学论丛第2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535-553页,14千字。28、实事求是:文化人类学的追求——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十一,《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4期,51-57页,14千字。 (CSSCI)29、宁化石壁张姓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史研究通讯》4期(20001年7月),1-9页,15千字。30、应用人类学的实践模式,《中国人类学学会通讯》2001年2期(总219期),18-22页,7千字。31、关于闽越族行从妻居婚俗的质疑,《龙虎山崖葬与百越民族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192-195页,4千字。32、汉人社会村落仪式活动中的民间权威,北大社会学人类学论丛28卷《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355-368页,10千字。33、林惠祥的人类学思想,《纪念林惠祥文集》,厦大出版社2001年10月,148-157页,8千字。34、东孙逸事四则,《湖里文史资料》第六辑,(2001年12月),58-68页,6千字。35、明代惠东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变迁,《闽台文化》5期(2001年8月),141-155页,15千字。36、经济现代化与控制人口增长,《林惠祥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论文集》,厦大出版社2001年11月,198-218页,9千字。37、明代惠东地区的海洋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变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1年3期,13-22页,15千字。(ISSN 1007-0583; CN 11-4330/K) (CSSCI)38、金门与大陆“私人佛仔”与“查某佛”的比较研究,《闽南文化研究》第二辑(2002年4月),34-44页,14千字。39、从考古资料看闽越族建国前的社会生产经济,载《闽越文化研究》,74-89页,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版,11千字。40、风水抑或资源控制:单姓宗族村落形成的主位与客位解释,《中国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501-521页,香港华星出版社2002年8月,18千字。41、台湾宜兰与福建漳浦民间信仰的比较,《谱牒研究与闽台源流》, 242-253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12月版,9千字。42、书写文化与真实,《民族研究》2003年1期,99-101页,5千字。 (QW39)(CSSCI)43、金门与大陆“私人佛仔”与“查某佛”的比较研究,《二十一世纪人类学》,173-183页,民族出版社2003年2月版,15千字。44、惠东女长住娘家习俗与疍民无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2期,21-27页,12千字。 (HW069)(CSSCI)45、关于澳门妈祖信仰形成问题的辩识,《澳门日报》2001年2月21日、25日,《学海》231期、232期连载,6千字。46、妈祖信仰沿中国海岸传播的主要媒介,澳门《文化杂志》49期(2003年秋季刊),119-123页,9千字。(ISSN 0872-4407)47、闽台闽南人民间文化的深层共性(摘要),《泉州晚报》(海外版)2003年9月6日(闽南文化研究专辑总836期),2千字。(CN-35(Q)第0056号)48、闽台两地民间文化的深层共性,《海峡两岸五缘论》,38-43页,方志出版社2003年11月版,5千字。(ISBN 7-80192-086-4/K65)49、宁化石壁俗民的世俗化宗教,《客家纵横》2003(4),13千字。(CN35-0038/Q)50、宁化石壁村的民间信仰,《三明与客家》,方志出版社2003年版,12千字。(ISBN7-80192-050-3/K38)51、关于澳门妈祖信仰形成问题的辨识,(澳门)《文化杂志》49期(2003年冬季刊),179-182页,8千字。 (ISSN 0872-4407)(澳门中华妈祖基金会举办的“第一届妈祖文化研究奖”[2004]评审之优异奖)52、实事求是:文化人类学的追求,(与徐杰舜合作)《人类学的世纪坦言》,92-106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12千字。(ISBN7-207-06148-X/Q7)53、列维-斯特劳斯与他的结构人类学,《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人类学论丛第二辑),1-53页,黄山书社2004年2月,40千字。(ISBN 7-80707-001-3)54、试论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马恩的表述, 《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人类学论丛第二辑), 54-66页,黄山书社2004年2月,8千字。(ISBN 7-80707-001-3)55、20世纪初的中国人类学, 《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人类学论丛第二辑), 67-111页,黄山书社2004年2月,32千字。(ISBN 7-80707-001-3)56、风水抑或资源控制——单姓宗族村落形成的主位与客位解释, 《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人类学论丛第二辑), 173-200页,黄山书社2004年2月,19千字。(ISBN 7-80707-001-3)57、 惠东女长住娘家风俗成因的历史人类学解释,《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人类学论丛第二辑), 221-286页,黄山书社2004年2月,47千字。(ISBN 7-80707-001-3)58、厦门岛共祀妈祖与保生大帝独特现象的解释,《中国俗文化研究》第二辑(2004年),144-153页,12千字。(ISBN 7-80659-628-3/G46)59、经济趋同与表意文化的特化,《思想战线》2004(4),51-54页,6千字。(ISSN 1001-778X;CN 53-1002/C) (CSSCI) (CSSCI)《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5)摘要(学术卡片),177页。(ISSN1000-4246;CN31-1889/C)60、宗祠奠安、翔金同俗,(与张再勇合作),张再勇《翔安风采》,85-96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1万字。(ISBN7-5059-4035-X/I3137)61、《翔安风采》序二,《翔安风采》,4-5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1500字。(ISBN7-5059-4035-X/I3137)62、乡土印记的医疗民俗(《医学遇见民俗》推荐序一),林瑶棋《医学遇见民俗》,10-13页,大康出版社2004年,3000字。(ISBN 986-80610-0-8)63、妈祖不是出身于疍民,《莆田学院学报》2004(4),73-75页,5千字。(CN 35-1261/Z; ISSN 1672-4143)64、闽台闽南人民间文化的深层共性,《闽南文化研究》,1080-1089页,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7千字。(ISBN 7-80640-963-7/I678)65、三平祖师降“众祟”的传说及其象征意义,《台湾源流》29期(2004年冬季刊),136-139页,3千字。(ISSN 1026-9649)66、闽台七夕琐谈,《台湾源流》29期(2004年冬季刊),140-145页,5千字。(ISSN 1026-9649)67、浅谈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若干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1),99-104页,10千字。(CN 11-3530/C; ISSN 1005-8575)68、惠安崇武城隍信仰的历史演变,《闽台文化》6期(2005年1月),94-104页,8千字。[(泉)新出(2005)内书第01号]69、武平中山镇军家人与客家人的民间信仰,《客家研究辑刊》2005(1)。(粤M第1007号)

背景和意义要看你自己的论文核心定位了,根据定位去挖掘和研究之前人们的研究结论和内容。不做这个工作怎么去把论文写好呢,我告诉你了,你写的也不一定对路,到时候导师还是会让你重写的。你看吧,如果需要我可以帮你写。

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发源于福建湄洲,随着移民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妈祖文化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优势,成为两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多次提到“妈祖文化”。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也作出重要指示:妈祖信仰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当中,福建要运用这一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福建和台湾一衣带水,具有独特的对台地理优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发挥“五缘”优势,弘扬妈祖文化,涌现更多“活妈祖”,促进两岸同胞交流、了解、理解,共同构建和谐、双赢、共荣的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庇护两岸同胞长远福祉。 一、妈祖文化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意义重大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闽台关系源远流长。2005年5月,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了闽台两地“五缘”的概念并加以诠释: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系,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拓展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福建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台湾同胞主要的祖籍地。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孕育出既具有地域性又具有世界性的妈祖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开辟了沟通东西文明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今天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突出格局。特别是发源于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文化,在世界各地有2亿多的信仰者,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妈祖文化传播的足迹,从这个意义上讲,妈祖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妈祖信仰深深扎根于两岸同胞的精神生活中。对妈祖文化“根、祖、脉”的认同,连接着五洲四海2亿多的妈祖信众,书写了中外交流史上的多彩篇章,增进了海峡两岸的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成为海峡两岸和谐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第三届湄洲妈祖·海峡论坛上,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李金明说:“今天,两岸同胞与海外侨胞对妈祖的信仰又被时代赋予了新内容,那就是对祖国和平统一的追求和企盼。”5月22日张克辉率领的大陆妈祖文化交流参访团一行15人抵达台湾,接受采访时说,信奉妈祖是海峡两岸共同的信仰,我热切期盼海峡两岸继续以妈祖文化为纽带,不断扩大民间民众的交流与合作,为了弘扬妈祖精神、传承中华文明、构建和美两岸、共谋同胞福祉而积极努力。张克辉的话道出了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二、妈祖信仰文化源远流长 妈祖信仰是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由群众自发形成的本土性民间信仰。她对于凝聚海外华人的力量,增进对祖国的感情,促进国家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的意义。湄洲岛是世界闻名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敕封天后志》和有关史料记载,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诞生于莆田古贤良港(今山亭乡港里村),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湄洲岛羽化升天。生前经常出海救助乡人和过往商船于海难和疾病中,后人敬仰她一生行善积德、救苦救难的精神,在湄洲岛上为她建祠立庙,敬奉为神。宋、元、明、清四代朝廷有感于妈祖的优秀品质,先后给予36次褒封,封号由“夫人”、“天妃”直至“天后”、“天上圣母”,从此“天后”和“天上圣母”便成了妈祖的圣称。 史料记载,台湾的妈祖信仰主要是从福建传入的。宋时,开发台湾的先驱者在跨越风浪险恶的海峡时,一般都要随身携带从妈祖庙请来的妈祖神像或神符,入台时,也就把妈祖信仰带进了台湾。据考证,台湾民众从南宋开始,一直就有渡过海峡到湄州岛朝拜妈祖,以及从大陆的妈祖庙请妈祖神像回台湾供奉的习俗。正是出自对妈祖的信仰,不管何时何地,台湾同胞总要想方设法前来祖国大陆尤其是湄洲妈祖祖庙、贤良港天后祖祠朝拜。据悉,在两岸交往史上,有不少“第一”便是因此创造的:1997年1月24日至5月5日,湄洲妈祖金身千年首度巡游台湾一百天,驻跸18个县市35个宫庙,受到台湾1000多万人次的顶礼膜拜,成为海峡两岸间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民俗交流。2002年7月23日,台湾第一个妈祖庙澎湖天后宫妈祖前往其祖庙泉州天后宫,实现了50多年来澎湖和泉州两地间的海上直航。7月25日至8月9日,泉州天后宫妈祖也跨越海峡直航澎湖进行会香,整个活动共直航4个航次。期间,泉州和澎湖邮电部门分别发行了同一主题的纪念封,成为两岸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 妈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她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感人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妈祖去世之后,人们按自已的愿望和理想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一位慈悲可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目的是为了感化教育子孙后代和弘扬民族精神。宋代著名诗人黄公度的诗句中写到“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明成祖永乐皇帝题诗“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这些诗句既是对妈祖精神的高度概括,又说明历代封建统治者、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很重视发挥妈祖的教化功能,希望使妈祖精神成为促进国家昌盛、民族团结、民生富饶的推动力。这是妈祖文化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妈祖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三、构筑以妈祖文化为纽带的两岸交流合作平台 加强祖地文化、民间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妈祖文化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与台湾地区的交往,推动文化交流、人员互动,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国务委员刘延东近段在福建调研时指出,要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历史机遇,加强祖地文化、民间文化交流,增强妈祖文化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积极贡献。福建与台湾文化相承,这是两岸民众进行交流、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的重要纽带。要进一步丰富交流内涵。以祖地文化为源头,以妈祖文化等为主题,以莆仙戏等地方戏曲为重要载体,广泛开展对台文化交流,保护祖祠、祖墓,建好族谱馆、方志馆、名人馆,有序发展宗亲文化、祖地文化、祖祠文化,开展宗教结对交流活动,增加台湾同胞对“根”、“祖”、“脉”的认同,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继2006年的连战“福建祖地行”之后,又有吴伯雄、萧万长、江丙坤、林丰正等一批台湾知名人士先后来闽探亲访友、寻根祭祖,掀起了一股股热潮。现在每年光到莆田湄洲妈祖祖庙进香的台胞就有10万人。 建立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机制,共推双向旅游线路,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妈祖、陈靖姑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妈祖文化、陈靖姑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培育“海峡旅游”品牌,把海西打造成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以滨海旅游、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为重点,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办好各类旅游节庆活动,丰富旅游产品,开拓旅游市场,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旅游精品。支持妈祖文化、陈靖姑文化旅游节,把这一节庆打造成为繁荣民俗文化的重要平台,拓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维护海峡两岸和平与繁荣的重要平台。 四、以妈祖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必须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加快发展,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着力发展专、精、特、新文化企业,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海峡西岸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切实把妈祖文化产业做大做好做强。 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海峡西岸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重点发展妈祖文化,带动陈靖姑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红土地文化、船政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等特色文化。做好有关妈祖建筑普查,进一步修善。加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善历史文化名城等基础设施,妥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如莆田市成立了秀屿区民俗文化研究会,做好妈祖建筑普查,主动与台湾妈祖对接,把妈祖文化研究作为重点,编写《妈祖志》等文化丛书。将妈祖文化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申报已获得文化部批准,最终申报结果将在9月公布。 进一步完善产业合作机制。发展与台湾文化界的长久合作,有来有往、常年互动。用好中央赋予我省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简化赴台文化交流手续、优化文化产业合作环境。鼓励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加大对闽台文化交流的投入,为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项目和重大活动提供人力、财力、物力支持。 健全市场机制,开辟多元投入渠道,将适合市场运作的文化交流项目推向市场,如联合创办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海峡大学等。推进两地媒体订立合作契约,形成宣传报道常态互动,使闽台文化交流始终保持良好舆论氛围,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打造成重要文化产业基地。 五、“活妈祖”祈盼祖国和平统一 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仁爱是妈祖文化的核心哲学内涵,妈祖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播,都是以妈祖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随着两岸妈祖信众的不断增多,涌现了更多的“活妈祖”,他们大爱无疆,因为有“髓缘”,衍生出另一个新生命。他们站在国家整体利益和民族大义的高度,为了两岸人民的最大平安祈福。 请看新华网报道,2007年台胞首次向福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10月24日,漳州白血病患者赵伟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了异体骨髓移植手术,台湾同胞捐献的100毫升造血干细胞顺利植入他的体内,后患者康复出院。2005年11月,35岁的赵伟被检查出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尽管中华骨髓库库存量达到60多万,但无法找到适合的捐献者。协和医院向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提出了配对申请,选出了台湾花莲的一名供者,这名跟赵伟同岁的年轻人一口答应了捐献请求。10月22日13时,台湾花莲慈济综合医院的医生们开始从捐献者体内提取造血干细胞,至当日19时30分,共提取100毫升造血干细胞。24日0时5分,来自海峡对岸的100毫升造血干细胞开始输入赵伟体内。 2001年6月13日,身患白血病的江苏姑娘陈霞在苏州也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给她捐献骨髓的是一位台湾青年,血浓于水的两岸亲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2007年江苏的杭彬为台湾同胞捐献造血干细胞,当时她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与台湾慈济骨髓库合作的祖国大陆捐台第一人。两岸相互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还有很多。在这样的大爱面前,生生不息的民族血脉,也因大爱的注入而变得更加紧密。仅仅是“髓缘之爱”,就让我们无数次感觉到,这份血脉的情缘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澎湃激昂。 两岸同胞同根共祖,一脉相承,手足情深,血浓于水,互捐造血干细胞,进行生命大对接,这是“活妈祖”在世……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关心下,妈祖文化将焕发出无穷的魅力,把两岸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作出应有努力,两岸民间交流的涓涓溪水,终将汇成冲破一切障碍的澎湃大潮,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正如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郭俊次所说:“希望妈祖庇佑两岸同胞和解、和合;早日合并,早日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 编者注: 为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深刻分析总结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经验,深入探索“科学发展、四求先行”的新思路、新对策、新举措,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福建日报要闻中心、福建通讯杂志社,福建支部生活杂志社、福建东南新闻网联合承办,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开展“我为海西献良策”征文活动2005年到今年2010年的“昆剧名家汇演”,我们共制作了25场昆剧演出。都以台湾昆剧团的团员为班底,前4届曾与大陆昆剧界名家如华文漪、蔡正仁、顾兆琳、刘异龙、梁谷音、计镇华、岳美缇、张铭荣、张静娴等进行了愉快的合作,这些名家都是今日国宝级的表演艺术家。今年台湾昆剧团、浙江昆剧团联演,以青年、中年演员为主,他们风华正茂,另有一番气象。 5月27、28日是折子戏专场。折子戏是昆剧的精华,经过历代艺人、文人的千锤百炼,这9折戏更是经过台昆、浙昆反复琢磨的艺术精品。程伟兵的《弹词》,满宫满调,唱完九转,可谓独步当代。刘稀荣、杨莉娟的《下山》,曾参加2000年第一届苏州昆剧艺术节,今年4月赴日本宫崎县演出,都受到当地观众热烈的回应。张志红、李公律的《百花赠剑》,李公律、汤建华的《教歌》,已10余年未出现于台湾的舞台,此次演出亦很受台湾观众欢迎。赵扬强的《雅观楼》出动20余位演员,是热闹的武小生戏,《游街》是丑角五毒戏之一,由浙江昆剧团青年演员朱斌主演。《千里送京娘》是北昆的新编戏,它具备传统戏文辞优美,和新编戏剧情紧凑的优点,京娘的柔情,赵匡胤的豪气,颇足动人。由浙江昆剧团名老生程伟兵,台湾昆剧团当家旦角陈美兰合作,当不会令观众失望! 《西园记》是浙昆最受欢迎的剧目,累计演出已超过200场。林为林团长说:“《西园记》与《十五贯》是浙昆最重要的资产!”《西园记》原为明代吴炳所作,浙昆版由贝庚改编,1960年首演。剧情较原作更富戏剧性,更有喜感,文辞亦佳,是少数改编昆剧成功的例子。2000年曾在台北共演出4场,至今10年未与台湾观众见面,此次重演,高潮迭起,令观众笑声不断! 《风筝误》是清代颇负盛名的戏曲理论家、剧作家李渔的代表作,李渔说他写作剧本“一夫不笑是吾忧”,它的作品剧情紧凑,排场热闹,通过许多巧合、错认,造成波澜迭起的喜剧效果。台昆此剧于2006年参加苏州第3届昆剧艺术节,获中国大陆戏曲专家和当地观众的肯定,中央电视台还做了采访专辑和全程播出。 《烂柯山》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故事。台昆的《烂柯山》由计镇华、梁谷音亲授,台昆的老生,甚至小生多能演朱买臣,旦角多能演崔氏,是台昆的演员喜欢演,观众喜欢看的戏。澳门剧评家穆凡中去年在台北红楼剧场看台昆演《烂柯山》,回去在《澳洲日报》撰文,云:“原打算看一个钟头就告辞,出去办点别的事。可坐下来看着看着,就不想走了……她的演出,能让我这个看戏看得太多,绝难聚精会神的老牌观众静下心来,从头到尾,一口气看到底……自有她的优长。第一,这个团的演出风格好,朴实从容。朴实从容就是演得规矩,不尚花巧,不慌不忙……好在‘有自己的’……他们都追求对这对夫妻作更符合人性的描写,追求对这夫妻进行社会历史的深入思考,这种追求是很令人佩服的。”上海昆剧团版的《烂柯山》,剧情紧凑,感情饱满,观众无不动容。台湾昆剧团的演出则“朴实从容”,恰到好处,深入人物。 台昆能演剧目有折子戏50余出和7个串本戏,多为中国大陆的名师所亲授。我们希望在老师教导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琢磨:剧情是否紧凑、合理,曲、白是否妥适,唱念是否讲究,表演是否深入人物内在心境……都有再讨论、加强的空间。今年更成立“艺术小组”,由我和黄荣辉、林祖诚负责。但我们有力不从心之感。因为我们的演员多来自国光剧团、台湾戏曲学院京剧团和少数优秀曲友,他们各自有他们的本业,余暇才来学习,演出昆曲,尤其近年,两京剧团都极忙碌,演员来学习昆曲的时间相对减少。对剧本有太大的改动,唱演有太多的要求,都非他们所能负荷,因此艺术的精进,成果也就有限了。这是目前台湾所有民间表演艺术团体的共同困境! 昆剧被称为“百戏之母”,2001年5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大陆近年投注在昆曲的演出、活动、研究、出版的经费,每年都有所增加。台湾在过去的20年,对于昆曲的推广,演出和研究,以极少的经费,创造很大的效果,一直为中国大陆学术界、艺术界所称道。我们期盼两岸各界对昆曲给予更多地关注,有更多的合作,让精致典雅的昆曲艺术在台湾生根发展!

在人民网7月14日电 香港《文汇报》今日发表署名曾文仲的评论文章说,要加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充分意识两岸文化异性,寻找两岸文化的共同性。特别是在妈祖文化、关公文化、南音、戏剧、旅游诸方面加强合作,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在新的领域推动创新。海峡两岸本同根,血脉相连一家亲;一衣带水一线牵,两岸携手情更深。愿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在求同存异的氛围中得到巩固和发展! 文章说,台湾本省人大部分来自福建的漳州、泉州、厦门闽南金三角。可以说,台湾的文化和福建的闽南文化有著十分密切的联系,台湾讲的地方方言也是以闽南话和客家话为主。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近代史中,在荷兰人统治下长达38年,在日本人的统治下也有50年,台湾光复之后,国民党时期也有50多年,所以,多元文化在台湾和谐共存,从人们的思维、语言诸方面都有了台湾的特色,这一切都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的,这也是台湾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大差异,这是事实,也是绝对不可否认的。 但我们更应清醒认识到,台湾大部分的人信仰佛教,特别是福建妈祖,中国历史上的关公在台湾信徒甚众,由于台湾的地理环境,信仰妈祖的是海洋文化的最大特征,妈祖作为沿海人民的保护神,在台湾大受崇拜,这也是海峡两岸文化的最大共同点,我们要充分寻找两岸人民大众都能接受的共同之处,和风细雨多做台湾人民的工作,特别是以文化作为切入点,润物细无声,让广大的台湾民众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光辉。 一道浅浅的海峡,隔不断两岸人民的情与缘,更阻挡不了两岸人民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愿望。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以来,福建省凭藉闽台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大批台湾同胞到福建寻根问祖、旅游观光、兴办实业,推动了海峡两岸人民的相互往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这一祥和的氛围对于同根同族的两岸骨肉同胞都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当你走在台北街头,看看快乐的人群从身边经过,听着从霓虹灯下飘来的少男少女们的轻声细语,还有酒店服务员的亲切与殷勤,你也许会发现,其实,台湾每一个人都在做着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因此,你的内心就会充满了欣喜,因为,这才是台湾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所以,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台湾,用心去品味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台湾的兄弟姐妹,多找共同点,或许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台湾,一个令人难忘又神往的台湾,这对于我们多做台湾人民的工作是很有裨益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的文化不能说都一模一样,现实是肯定存在着差异,我们要找到差异,更要寻找共同的地方。而我们共同的价值就是儒家思想,孔孟之道。这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观,不论是祖国大陆或者是在宝岛台湾,对传统的儒家思想,孔孟之道都比较认同,也有深刻的认识。我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更深深体会到这些共同价值观对文化的创新,企业的发展,两岸的交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台湾云门芭蕾舞就是以传说中的故事,结合西洋的芭蕾舞惟妙惟肖演绎得令人神往,而我们福建惠安女的舞蹈也是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惠安女的服饰,风俗习惯,劳动场景再现了惠安妇女独特的精神风貌。这两者虽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说明海峡两岸的文化既有各自的特色也有许多共同的支点。

关于闽台文化的论文题目

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发源于福建湄洲,随着移民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妈祖文化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优势,成为两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多次提到“妈祖文化”。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也作出重要指示:妈祖信仰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当中,福建要运用这一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福建和台湾一衣带水,具有独特的对台地理优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发挥“五缘”优势,弘扬妈祖文化,涌现更多“活妈祖”,促进两岸同胞交流、了解、理解,共同构建和谐、双赢、共荣的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庇护两岸同胞长远福祉。 妈祖信仰是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由群众自发形成的本土性民间信仰。她对于凝聚海外华人的力量,增进对祖国的感情,促进国家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的意义。湄洲岛是世界闻名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敕封天后志》和有关史料记载,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诞生于莆田古贤良港(今山亭乡港里村),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湄洲岛羽化升天。生前经常出海救助乡人和过往商船于海难和疾病中,后人敬仰她一生行善积德、救苦救难的精神,在湄洲岛上为她建祠立庙,敬奉为神。宋、元、明、清四代朝廷有感于妈祖的优秀品质,先后给予36次褒封,封号由“夫人”、“天妃”直至“天后”、“天上圣母”,从此“天后”和“天上圣母”便成了妈祖的圣称。 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仁爱是妈祖文化的核心哲学内涵,妈祖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播,都是以妈祖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随着两岸妈祖信众的不断增多,涌现了更多的“活妈祖”,他们大爱无疆,因为有“髓缘”,衍生出另一个新生命。他们站在国家整体利益和民族大义的高度,为了两岸人民的最大平安祈福。 当今世界的形势颇为类似中国的战国时代,群雄并争,吞噬资源,毁坏环境,弱肉强食。“霸道”充斥世界:人对人霸,国对国霸,人类对自然霸。究其霸之因由,归根结蒂是极力高悬一个“利”字,无限容忍一个“贪”字。这种霸道的世界绝对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而解决之道,除了对于霸道给予必要的抗争、阻遏,还需从长远、从根本处寻求出路,要在整个社会对利的贪求和对道德良知的珍惜二者之间求得相对的平衡。正是在这点上,中华民族可以做出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中华文化有着独特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来平衡身与心、物与魂、己与他的关系。这智慧和经验,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对德的崇尚和终生的追求;对于社会、国家和天下来说,就是“王道”。

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发源于福建湄洲,随着移民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妈祖文化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优势,成为两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多次提到“妈祖文化”。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也作出重要指示:妈祖信仰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当中,福建要运用这一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福建和台湾一衣带水,具有独特的对台地理优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发挥“五缘”优势,弘扬妈祖文化,涌现更多“活妈祖”,促进两岸同胞交流、了解、理解,共同构建和谐、双赢、共荣的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庇护两岸同胞长远福祉。 一、妈祖文化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意义重大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闽台关系源远流长。2005年5月,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了闽台两地“五缘”的概念并加以诠释: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系,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拓展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福建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台湾同胞主要的祖籍地。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孕育出既具有地域性又具有世界性的妈祖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开辟了沟通东西文明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今天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突出格局。特别是发源于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文化,在世界各地有2亿多的信仰者,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妈祖文化传播的足迹,从这个意义上讲,妈祖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妈祖信仰深深扎根于两岸同胞的精神生活中。对妈祖文化“根、祖、脉”的认同,连接着五洲四海2亿多的妈祖信众,书写了中外交流史上的多彩篇章,增进了海峡两岸的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成为海峡两岸和谐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第三届湄洲妈祖·海峡论坛上,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李金明说:“今天,两岸同胞与海外侨胞对妈祖的信仰又被时代赋予了新内容,那就是对祖国和平统一的追求和企盼。”5月22日张克辉率领的大陆妈祖文化交流参访团一行15人抵达台湾,接受采访时说,信奉妈祖是海峡两岸共同的信仰,我热切期盼海峡两岸继续以妈祖文化为纽带,不断扩大民间民众的交流与合作,为了弘扬妈祖精神、传承中华文明、构建和美两岸、共谋同胞福祉而积极努力。张克辉的话道出了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二、妈祖信仰文化源远流长 妈祖信仰是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由群众自发形成的本土性民间信仰。她对于凝聚海外华人的力量,增进对祖国的感情,促进国家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的意义。湄洲岛是世界闻名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敕封天后志》和有关史料记载,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诞生于莆田古贤良港(今山亭乡港里村),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湄洲岛羽化升天。生前经常出海救助乡人和过往商船于海难和疾病中,后人敬仰她一生行善积德、救苦救难的精神,在湄洲岛上为她建祠立庙,敬奉为神。宋、元、明、清四代朝廷有感于妈祖的优秀品质,先后给予36次褒封,封号由“夫人”、“天妃”直至“天后”、“天上圣母”,从此“天后”和“天上圣母”便成了妈祖的圣称。 史料记载,台湾的妈祖信仰主要是从福建传入的。宋时,开发台湾的先驱者在跨越风浪险恶的海峡时,一般都要随身携带从妈祖庙请来的妈祖神像或神符,入台时,也就把妈祖信仰带进了台湾。据考证,台湾民众从南宋开始,一直就有渡过海峡到湄州岛朝拜妈祖,以及从大陆的妈祖庙请妈祖神像回台湾供奉的习俗。正是出自对妈祖的信仰,不管何时何地,台湾同胞总要想方设法前来祖国大陆尤其是湄洲妈祖祖庙、贤良港天后祖祠朝拜。据悉,在两岸交往史上,有不少“第一”便是因此创造的:1997年1月24日至5月5日,湄洲妈祖金身千年首度巡游台湾一百天,驻跸18个县市35个宫庙,受到台湾1000多万人次的顶礼膜拜,成为海峡两岸间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民俗交流。2002年7月23日,台湾第一个妈祖庙澎湖天后宫妈祖前往其祖庙泉州天后宫,实现了50多年来澎湖和泉州两地间的海上直航。7月25日至8月9日,泉州天后宫妈祖也跨越海峡直航澎湖进行会香,整个活动共直航4个航次。期间,泉州和澎湖邮电部门分别发行了同一主题的纪念封,成为两岸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 妈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她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感人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妈祖去世之后,人们按自已的愿望和理想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一位慈悲可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目的是为了感化教育子孙后代和弘扬民族精神。宋代著名诗人黄公度的诗句中写到“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明成祖永乐皇帝题诗“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这些诗句既是对妈祖精神的高度概括,又说明历代封建统治者、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很重视发挥妈祖的教化功能,希望使妈祖精神成为促进国家昌盛、民族团结、民生富饶的推动力。这是妈祖文化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妈祖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三、构筑以妈祖文化为纽带的两岸交流合作平台 加强祖地文化、民间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妈祖文化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与台湾地区的交往,推动文化交流、人员互动,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国务委员刘延东近段在福建调研时指出,要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历史机遇,加强祖地文化、民间文化交流,增强妈祖文化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积极贡献。福建与台湾文化相承,这是两岸民众进行交流、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的重要纽带。要进一步丰富交流内涵。以祖地文化为源头,以妈祖文化等为主题,以莆仙戏等地方戏曲为重要载体,广泛开展对台文化交流,保护祖祠、祖墓,建好族谱馆、方志馆、名人馆,有序发展宗亲文化、祖地文化、祖祠文化,开展宗教结对交流活动,增加台湾同胞对“根”、“祖”、“脉”的认同,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继2006年的连战“福建祖地行”之后,又有吴伯雄、萧万长、江丙坤、林丰正等一批台湾知名人士先后来闽探亲访友、寻根祭祖,掀起了一股股热潮。现在每年光到莆田湄洲妈祖祖庙进香的台胞就有10万人。 建立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机制,共推双向旅游线路,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妈祖、陈靖姑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妈祖文化、陈靖姑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培育“海峡旅游”品牌,把海西打造成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以滨海旅游、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为重点,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办好各类旅游节庆活动,丰富旅游产品,开拓旅游市场,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旅游精品。支持妈祖文化、陈靖姑文化旅游节,把这一节庆打造成为繁荣民俗文化的重要平台,拓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维护海峡两岸和平与繁荣的重要平台。 四、以妈祖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必须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加快发展,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着力发展专、精、特、新文化企业,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海峡西岸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切实把妈祖文化产业做大做好做强。 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海峡西岸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重点发展妈祖文化,带动陈靖姑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红土地文化、船政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等特色文化。做好有关妈祖建筑普查,进一步修善。加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善历史文化名城等基础设施,妥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如莆田市成立了秀屿区民俗文化研究会,做好妈祖建筑普查,主动与台湾妈祖对接,把妈祖文化研究作为重点,编写《妈祖志》等文化丛书。将妈祖文化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申报已获得文化部批准,最终申报结果将在9月公布。 进一步完善产业合作机制。发展与台湾文化界的长久合作,有来有往、常年互动。用好中央赋予我省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简化赴台文化交流手续、优化文化产业合作环境。鼓励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加大对闽台文化交流的投入,为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项目和重大活动提供人力、财力、物力支持。 健全市场机制,开辟多元投入渠道,将适合市场运作的文化交流项目推向市场,如联合创办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海峡大学等。推进两地媒体订立合作契约,形成宣传报道常态互动,使闽台文化交流始终保持良好舆论氛围,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打造成重要文化产业基地。 五、“活妈祖”祈盼祖国和平统一 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仁爱是妈祖文化的核心哲学内涵,妈祖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播,都是以妈祖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随着两岸妈祖信众的不断增多,涌现了更多的“活妈祖”,他们大爱无疆,因为有“髓缘”,衍生出另一个新生命。他们站在国家整体利益和民族大义的高度,为了两岸人民的最大平安祈福。 请看新华网报道,2007年台胞首次向福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10月24日,漳州白血病患者赵伟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了异体骨髓移植手术,台湾同胞捐献的100毫升造血干细胞顺利植入他的体内,后患者康复出院。2005年11月,35岁的赵伟被检查出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尽管中华骨髓库库存量达到60多万,但无法找到适合的捐献者。协和医院向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提出了配对申请,选出了台湾花莲的一名供者,这名跟赵伟同岁的年轻人一口答应了捐献请求。10月22日13时,台湾花莲慈济综合医院的医生们开始从捐献者体内提取造血干细胞,至当日19时30分,共提取100毫升造血干细胞。24日0时5分,来自海峡对岸的100毫升造血干细胞开始输入赵伟体内。 2001年6月13日,身患白血病的江苏姑娘陈霞在苏州也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给她捐献骨髓的是一位台湾青年,血浓于水的两岸亲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2007年江苏的杭彬为台湾同胞捐献造血干细胞,当时她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与台湾慈济骨髓库合作的祖国大陆捐台第一人。两岸相互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还有很多。在这样的大爱面前,生生不息的民族血脉,也因大爱的注入而变得更加紧密。仅仅是“髓缘之爱”,就让我们无数次感觉到,这份血脉的情缘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澎湃激昂。 两岸同胞同根共祖,一脉相承,手足情深,血浓于水,互捐造血干细胞,进行生命大对接,这是“活妈祖”在世……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关心下,妈祖文化将焕发出无穷的魅力,把两岸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作出应有努力,两岸民间交流的涓涓溪水,终将汇成冲破一切障碍的澎湃大潮,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正如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郭俊次所说:“希望妈祖庇佑两岸同胞和解、和合;早日合并,早日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 编者注: 为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深刻分析总结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经验,深入探索“科学发展、四求先行”的新思路、新对策、新举措,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福建日报要闻中心、福建通讯杂志社,福建支部生活杂志社、福建东南新闻网联合承办,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开展“我为海西献良策”征文活动2005年到今年2010年的“昆剧名家汇演”,我们共制作了25场昆剧演出。都以台湾昆剧团的团员为班底,前4届曾与大陆昆剧界名家如华文漪、蔡正仁、顾兆琳、刘异龙、梁谷音、计镇华、岳美缇、张铭荣、张静娴等进行了愉快的合作,这些名家都是今日国宝级的表演艺术家。今年台湾昆剧团、浙江昆剧团联演,以青年、中年演员为主,他们风华正茂,另有一番气象。 5月27、28日是折子戏专场。折子戏是昆剧的精华,经过历代艺人、文人的千锤百炼,这9折戏更是经过台昆、浙昆反复琢磨的艺术精品。程伟兵的《弹词》,满宫满调,唱完九转,可谓独步当代。刘稀荣、杨莉娟的《下山》,曾参加2000年第一届苏州昆剧艺术节,今年4月赴日本宫崎县演出,都受到当地观众热烈的回应。张志红、李公律的《百花赠剑》,李公律、汤建华的《教歌》,已10余年未出现于台湾的舞台,此次演出亦很受台湾观众欢迎。赵扬强的《雅观楼》出动20余位演员,是热闹的武小生戏,《游街》是丑角五毒戏之一,由浙江昆剧团青年演员朱斌主演。《千里送京娘》是北昆的新编戏,它具备传统戏文辞优美,和新编戏剧情紧凑的优点,京娘的柔情,赵匡胤的豪气,颇足动人。由浙江昆剧团名老生程伟兵,台湾昆剧团当家旦角陈美兰合作,当不会令观众失望! 《西园记》是浙昆最受欢迎的剧目,累计演出已超过200场。林为林团长说:“《西园记》与《十五贯》是浙昆最重要的资产!”《西园记》原为明代吴炳所作,浙昆版由贝庚改编,1960年首演。剧情较原作更富戏剧性,更有喜感,文辞亦佳,是少数改编昆剧成功的例子。2000年曾在台北共演出4场,至今10年未与台湾观众见面,此次重演,高潮迭起,令观众笑声不断! 《风筝误》是清代颇负盛名的戏曲理论家、剧作家李渔的代表作,李渔说他写作剧本“一夫不笑是吾忧”,它的作品剧情紧凑,排场热闹,通过许多巧合、错认,造成波澜迭起的喜剧效果。台昆此剧于2006年参加苏州第3届昆剧艺术节,获中国大陆戏曲专家和当地观众的肯定,中央电视台还做了采访专辑和全程播出。 《烂柯山》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故事。台昆的《烂柯山》由计镇华、梁谷音亲授,台昆的老生,甚至小生多能演朱买臣,旦角多能演崔氏,是台昆的演员喜欢演,观众喜欢看的戏。澳门剧评家穆凡中去年在台北红楼剧场看台昆演《烂柯山》,回去在《澳洲日报》撰文,云:“原打算看一个钟头就告辞,出去办点别的事。可坐下来看着看着,就不想走了……她的演出,能让我这个看戏看得太多,绝难聚精会神的老牌观众静下心来,从头到尾,一口气看到底……自有她的优长。第一,这个团的演出风格好,朴实从容。朴实从容就是演得规矩,不尚花巧,不慌不忙……好在‘有自己的’……他们都追求对这对夫妻作更符合人性的描写,追求对这夫妻进行社会历史的深入思考,这种追求是很令人佩服的。”上海昆剧团版的《烂柯山》,剧情紧凑,感情饱满,观众无不动容。台湾昆剧团的演出则“朴实从容”,恰到好处,深入人物。 台昆能演剧目有折子戏50余出和7个串本戏,多为中国大陆的名师所亲授。我们希望在老师教导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琢磨:剧情是否紧凑、合理,曲、白是否妥适,唱念是否讲究,表演是否深入人物内在心境……都有再讨论、加强的空间。今年更成立“艺术小组”,由我和黄荣辉、林祖诚负责。但我们有力不从心之感。因为我们的演员多来自国光剧团、台湾戏曲学院京剧团和少数优秀曲友,他们各自有他们的本业,余暇才来学习,演出昆曲,尤其近年,两京剧团都极忙碌,演员来学习昆曲的时间相对减少。对剧本有太大的改动,唱演有太多的要求,都非他们所能负荷,因此艺术的精进,成果也就有限了。这是目前台湾所有民间表演艺术团体的共同困境! 昆剧被称为“百戏之母”,2001年5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大陆近年投注在昆曲的演出、活动、研究、出版的经费,每年都有所增加。台湾在过去的20年,对于昆曲的推广,演出和研究,以极少的经费,创造很大的效果,一直为中国大陆学术界、艺术界所称道。我们期盼两岸各界对昆曲给予更多地关注,有更多的合作,让精致典雅的昆曲艺术在台湾生根发展!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也是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大计。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迫切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教育培训承担着干部能力建设的重要职责,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是提高干部政治业务素质、加强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市委高度重视干部的教育工作,始终把加强干部教育作为提高能力、服务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2003年以来,市委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讨、求真务实作风教育、先进性教育、“破解发展难题,巩固学教成果”、“提高四种能力,践行八个作风,发挥骨干作用”等一年一度的教育活动,深化党员干部先进性建设,达到了教育干部、促进工作、推动发展的目的。实践证明,抓好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简介谢如明,中共莆田市委党校副校长、莆田市行政学院副院长。执过教鞭,当过记者,也在市委办搞过综合文字、城市经济和党建工作。在各级报刊发表各种文章 200多万字,20多次获得全国与省级新闻奖、调研报告奖。工作之余,从事地方文化研究,1993年9月出版专著《莆田传统文化概论》,并荣获省闽台文化研究二等奖。

在人民网7月14日电 香港《文汇报》今日发表署名曾文仲的评论文章说,要加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充分意识两岸文化异性,寻找两岸文化的共同性。特别是在妈祖文化、关公文化、南音、戏剧、旅游诸方面加强合作,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在新的领域推动创新。海峡两岸本同根,血脉相连一家亲;一衣带水一线牵,两岸携手情更深。愿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在求同存异的氛围中得到巩固和发展! 文章说,台湾本省人大部分来自福建的漳州、泉州、厦门闽南金三角。可以说,台湾的文化和福建的闽南文化有著十分密切的联系,台湾讲的地方方言也是以闽南话和客家话为主。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近代史中,在荷兰人统治下长达38年,在日本人的统治下也有50年,台湾光复之后,国民党时期也有50多年,所以,多元文化在台湾和谐共存,从人们的思维、语言诸方面都有了台湾的特色,这一切都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的,这也是台湾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大差异,这是事实,也是绝对不可否认的。 但我们更应清醒认识到,台湾大部分的人信仰佛教,特别是福建妈祖,中国历史上的关公在台湾信徒甚众,由于台湾的地理环境,信仰妈祖的是海洋文化的最大特征,妈祖作为沿海人民的保护神,在台湾大受崇拜,这也是海峡两岸文化的最大共同点,我们要充分寻找两岸人民大众都能接受的共同之处,和风细雨多做台湾人民的工作,特别是以文化作为切入点,润物细无声,让广大的台湾民众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光辉。 一道浅浅的海峡,隔不断两岸人民的情与缘,更阻挡不了两岸人民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愿望。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以来,福建省凭藉闽台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大批台湾同胞到福建寻根问祖、旅游观光、兴办实业,推动了海峡两岸人民的相互往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这一祥和的氛围对于同根同族的两岸骨肉同胞都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当你走在台北街头,看看快乐的人群从身边经过,听着从霓虹灯下飘来的少男少女们的轻声细语,还有酒店服务员的亲切与殷勤,你也许会发现,其实,台湾每一个人都在做着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因此,你的内心就会充满了欣喜,因为,这才是台湾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所以,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台湾,用心去品味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台湾的兄弟姐妹,多找共同点,或许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台湾,一个令人难忘又神往的台湾,这对于我们多做台湾人民的工作是很有裨益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的文化不能说都一模一样,现实是肯定存在着差异,我们要找到差异,更要寻找共同的地方。而我们共同的价值就是儒家思想,孔孟之道。这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观,不论是祖国大陆或者是在宝岛台湾,对传统的儒家思想,孔孟之道都比较认同,也有深刻的认识。我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更深深体会到这些共同价值观对文化的创新,企业的发展,两岸的交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台湾云门芭蕾舞就是以传说中的故事,结合西洋的芭蕾舞惟妙惟肖演绎得令人神往,而我们福建惠安女的舞蹈也是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惠安女的服饰,风俗习惯,劳动场景再现了惠安妇女独特的精神风貌。这两者虽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说明海峡两岸的文化既有各自的特色也有许多共同的支点。

关于闽台文化的论文

2005年到今年2010年的“昆剧名家汇演”,我们共制作了25场昆剧演出。都以台湾昆剧团的团员为班底,前4届曾与大陆昆剧界名家如华文漪、蔡正仁、顾兆琳、刘异龙、梁谷音、计镇华、岳美缇、张铭荣、张静娴等进行了愉快的合作,这些名家都是今日国宝级的表演艺术家。今年台湾昆剧团、浙江昆剧团联演,以青年、中年演员为主,他们风华正茂,另有一番气象。 5月27、28日是折子戏专场。折子戏是昆剧的精华,经过历代艺人、文人的千锤百炼,这9折戏更是经过台昆、浙昆反复琢磨的艺术精品。程伟兵的《弹词》,满宫满调,唱完九转,可谓独步当代。刘稀荣、杨莉娟的《下山》,曾参加2000年第一届苏州昆剧艺术节,今年4月赴日本宫崎县演出,都受到当地观众热烈的回应。张志红、李公律的《百花赠剑》,李公律、汤建华的《教歌》,已10余年未出现于台湾的舞台,此次演出亦很受台湾观众欢迎。赵扬强的《雅观楼》出动20余位演员,是热闹的武小生戏,《游街》是丑角五毒戏之一,由浙江昆剧团青年演员朱斌主演。《千里送京娘》是北昆的新编戏,它具备传统戏文辞优美,和新编戏剧情紧凑的优点,京娘的柔情,赵匡胤的豪气,颇足动人。由浙江昆剧团名老生程伟兵,台湾昆剧团当家旦角陈美兰合作,当不会令观众失望! 《西园记》是浙昆最受欢迎的剧目,累计演出已超过200场。林为林团长说:“《西园记》与《十五贯》是浙昆最重要的资产!”《西园记》原为明代吴炳所作,浙昆版由贝庚改编,1960年首演。剧情较原作更富戏剧性,更有喜感,文辞亦佳,是少数改编昆剧成功的例子。2000年曾在台北共演出4场,至今10年未与台湾观众见面,此次重演,高潮迭起,令观众笑声不断! 《风筝误》是清代颇负盛名的戏曲理论家、剧作家李渔的代表作,李渔说他写作剧本“一夫不笑是吾忧”,它的作品剧情紧凑,排场热闹,通过许多巧合、错认,造成波澜迭起的喜剧效果。台昆此剧于2006年参加苏州第3届昆剧艺术节,获中国大陆戏曲专家和当地观众的肯定,中央电视台还做了采访专辑和全程播出。 《烂柯山》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故事。台昆的《烂柯山》由计镇华、梁谷音亲授,台昆的老生,甚至小生多能演朱买臣,旦角多能演崔氏,是台昆的演员喜欢演,观众喜欢看的戏。澳门剧评家穆凡中去年在台北红楼剧场看台昆演《烂柯山》,回去在《澳洲日报》撰文,云:“原打算看一个钟头就告辞,出去办点别的事。可坐下来看着看着,就不想走了……她的演出,能让我这个看戏看得太多,绝难聚精会神的老牌观众静下心来,从头到尾,一口气看到底……自有她的优长。第一,这个团的演出风格好,朴实从容。朴实从容就是演得规矩,不尚花巧,不慌不忙……好在‘有自己的’……他们都追求对这对夫妻作更符合人性的描写,追求对这夫妻进行社会历史的深入思考,这种追求是很令人佩服的。”上海昆剧团版的《烂柯山》,剧情紧凑,感情饱满,观众无不动容。台湾昆剧团的演出则“朴实从容”,恰到好处,深入人物。 台昆能演剧目有折子戏50余出和7个串本戏,多为中国大陆的名师所亲授。我们希望在老师教导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琢磨:剧情是否紧凑、合理,曲、白是否妥适,唱念是否讲究,表演是否深入人物内在心境……都有再讨论、加强的空间。今年更成立“艺术小组”,由我和黄荣辉、林祖诚负责。但我们有力不从心之感。因为我们的演员多来自国光剧团、台湾戏曲学院京剧团和少数优秀曲友,他们各自有他们的本业,余暇才来学习,演出昆曲,尤其近年,两京剧团都极忙碌,演员来学习昆曲的时间相对减少。对剧本有太大的改动,唱演有太多的要求,都非他们所能负荷,因此艺术的精进,成果也就有限了。这是目前台湾所有民间表演艺术团体的共同困境! 昆剧被称为“百戏之母”,2001年5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大陆近年投注在昆曲的演出、活动、研究、出版的经费,每年都有所增加。台湾在过去的20年,对于昆曲的推广,演出和研究,以极少的经费,创造很大的效果,一直为中国大陆学术界、艺术界所称道。我们期盼两岸各界对昆曲给予更多地关注,有更多的合作,让精致典雅的昆曲艺术在台湾生根发展!

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发源于福建湄洲,随着移民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妈祖文化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优势,成为两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多次提到“妈祖文化”。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也作出重要指示:妈祖信仰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当中,福建要运用这一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福建和台湾一衣带水,具有独特的对台地理优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发挥“五缘”优势,弘扬妈祖文化,涌现更多“活妈祖”,促进两岸同胞交流、了解、理解,共同构建和谐、双赢、共荣的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庇护两岸同胞长远福祉。 妈祖信仰是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由群众自发形成的本土性民间信仰。她对于凝聚海外华人的力量,增进对祖国的感情,促进国家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的意义。湄洲岛是世界闻名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敕封天后志》和有关史料记载,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诞生于莆田古贤良港(今山亭乡港里村),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湄洲岛羽化升天。生前经常出海救助乡人和过往商船于海难和疾病中,后人敬仰她一生行善积德、救苦救难的精神,在湄洲岛上为她建祠立庙,敬奉为神。宋、元、明、清四代朝廷有感于妈祖的优秀品质,先后给予36次褒封,封号由“夫人”、“天妃”直至“天后”、“天上圣母”,从此“天后”和“天上圣母”便成了妈祖的圣称。 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仁爱是妈祖文化的核心哲学内涵,妈祖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播,都是以妈祖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随着两岸妈祖信众的不断增多,涌现了更多的“活妈祖”,他们大爱无疆,因为有“髓缘”,衍生出另一个新生命。他们站在国家整体利益和民族大义的高度,为了两岸人民的最大平安祈福。 当今世界的形势颇为类似中国的战国时代,群雄并争,吞噬资源,毁坏环境,弱肉强食。“霸道”充斥世界:人对人霸,国对国霸,人类对自然霸。究其霸之因由,归根结蒂是极力高悬一个“利”字,无限容忍一个“贪”字。这种霸道的世界绝对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而解决之道,除了对于霸道给予必要的抗争、阻遏,还需从长远、从根本处寻求出路,要在整个社会对利的贪求和对道德良知的珍惜二者之间求得相对的平衡。正是在这点上,中华民族可以做出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中华文化有着独特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来平衡身与心、物与魂、己与他的关系。这智慧和经验,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对德的崇尚和终生的追求;对于社会、国家和天下来说,就是“王道”。

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发源于福建湄洲,随着移民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妈祖文化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优势,成为两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多次提到“妈祖文化”。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也作出重要指示:妈祖信仰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当中,福建要运用这一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福建和台湾一衣带水,具有独特的对台地理优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发挥“五缘”优势,弘扬妈祖文化,涌现更多“活妈祖”,促进两岸同胞交流、了解、理解,共同构建和谐、双赢、共荣的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庇护两岸同胞长远福祉。 一、妈祖文化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意义重大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闽台关系源远流长。2005年5月,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了闽台两地“五缘”的概念并加以诠释: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系,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拓展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福建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台湾同胞主要的祖籍地。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孕育出既具有地域性又具有世界性的妈祖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开辟了沟通东西文明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今天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突出格局。特别是发源于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文化,在世界各地有2亿多的信仰者,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妈祖文化传播的足迹,从这个意义上讲,妈祖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妈祖信仰深深扎根于两岸同胞的精神生活中。对妈祖文化“根、祖、脉”的认同,连接着五洲四海2亿多的妈祖信众,书写了中外交流史上的多彩篇章,增进了海峡两岸的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成为海峡两岸和谐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第三届湄洲妈祖·海峡论坛上,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李金明说:“今天,两岸同胞与海外侨胞对妈祖的信仰又被时代赋予了新内容,那就是对祖国和平统一的追求和企盼。”5月22日张克辉率领的大陆妈祖文化交流参访团一行15人抵达台湾,接受采访时说,信奉妈祖是海峡两岸共同的信仰,我热切期盼海峡两岸继续以妈祖文化为纽带,不断扩大民间民众的交流与合作,为了弘扬妈祖精神、传承中华文明、构建和美两岸、共谋同胞福祉而积极努力。张克辉的话道出了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二、妈祖信仰文化源远流长 妈祖信仰是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由群众自发形成的本土性民间信仰。她对于凝聚海外华人的力量,增进对祖国的感情,促进国家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的意义。湄洲岛是世界闻名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敕封天后志》和有关史料记载,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诞生于莆田古贤良港(今山亭乡港里村),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湄洲岛羽化升天。生前经常出海救助乡人和过往商船于海难和疾病中,后人敬仰她一生行善积德、救苦救难的精神,在湄洲岛上为她建祠立庙,敬奉为神。宋、元、明、清四代朝廷有感于妈祖的优秀品质,先后给予36次褒封,封号由“夫人”、“天妃”直至“天后”、“天上圣母”,从此“天后”和“天上圣母”便成了妈祖的圣称。 史料记载,台湾的妈祖信仰主要是从福建传入的。宋时,开发台湾的先驱者在跨越风浪险恶的海峡时,一般都要随身携带从妈祖庙请来的妈祖神像或神符,入台时,也就把妈祖信仰带进了台湾。据考证,台湾民众从南宋开始,一直就有渡过海峡到湄州岛朝拜妈祖,以及从大陆的妈祖庙请妈祖神像回台湾供奉的习俗。正是出自对妈祖的信仰,不管何时何地,台湾同胞总要想方设法前来祖国大陆尤其是湄洲妈祖祖庙、贤良港天后祖祠朝拜。据悉,在两岸交往史上,有不少“第一”便是因此创造的:1997年1月24日至5月5日,湄洲妈祖金身千年首度巡游台湾一百天,驻跸18个县市35个宫庙,受到台湾1000多万人次的顶礼膜拜,成为海峡两岸间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民俗交流。2002年7月23日,台湾第一个妈祖庙澎湖天后宫妈祖前往其祖庙泉州天后宫,实现了50多年来澎湖和泉州两地间的海上直航。7月25日至8月9日,泉州天后宫妈祖也跨越海峡直航澎湖进行会香,整个活动共直航4个航次。期间,泉州和澎湖邮电部门分别发行了同一主题的纪念封,成为两岸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 妈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她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感人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妈祖去世之后,人们按自已的愿望和理想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一位慈悲可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目的是为了感化教育子孙后代和弘扬民族精神。宋代著名诗人黄公度的诗句中写到“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明成祖永乐皇帝题诗“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这些诗句既是对妈祖精神的高度概括,又说明历代封建统治者、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很重视发挥妈祖的教化功能,希望使妈祖精神成为促进国家昌盛、民族团结、民生富饶的推动力。这是妈祖文化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妈祖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三、构筑以妈祖文化为纽带的两岸交流合作平台 加强祖地文化、民间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妈祖文化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与台湾地区的交往,推动文化交流、人员互动,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国务委员刘延东近段在福建调研时指出,要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历史机遇,加强祖地文化、民间文化交流,增强妈祖文化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积极贡献。福建与台湾文化相承,这是两岸民众进行交流、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的重要纽带。要进一步丰富交流内涵。以祖地文化为源头,以妈祖文化等为主题,以莆仙戏等地方戏曲为重要载体,广泛开展对台文化交流,保护祖祠、祖墓,建好族谱馆、方志馆、名人馆,有序发展宗亲文化、祖地文化、祖祠文化,开展宗教结对交流活动,增加台湾同胞对“根”、“祖”、“脉”的认同,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继2006年的连战“福建祖地行”之后,又有吴伯雄、萧万长、江丙坤、林丰正等一批台湾知名人士先后来闽探亲访友、寻根祭祖,掀起了一股股热潮。现在每年光到莆田湄洲妈祖祖庙进香的台胞就有10万人。 建立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机制,共推双向旅游线路,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妈祖、陈靖姑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妈祖文化、陈靖姑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培育“海峡旅游”品牌,把海西打造成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以滨海旅游、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为重点,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办好各类旅游节庆活动,丰富旅游产品,开拓旅游市场,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旅游精品。支持妈祖文化、陈靖姑文化旅游节,把这一节庆打造成为繁荣民俗文化的重要平台,拓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维护海峡两岸和平与繁荣的重要平台。 四、以妈祖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必须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加快发展,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着力发展专、精、特、新文化企业,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海峡西岸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切实把妈祖文化产业做大做好做强。 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海峡西岸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重点发展妈祖文化,带动陈靖姑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红土地文化、船政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等特色文化。做好有关妈祖建筑普查,进一步修善。加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善历史文化名城等基础设施,妥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如莆田市成立了秀屿区民俗文化研究会,做好妈祖建筑普查,主动与台湾妈祖对接,把妈祖文化研究作为重点,编写《妈祖志》等文化丛书。将妈祖文化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申报已获得文化部批准,最终申报结果将在9月公布。 进一步完善产业合作机制。发展与台湾文化界的长久合作,有来有往、常年互动。用好中央赋予我省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简化赴台文化交流手续、优化文化产业合作环境。鼓励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加大对闽台文化交流的投入,为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项目和重大活动提供人力、财力、物力支持。 健全市场机制,开辟多元投入渠道,将适合市场运作的文化交流项目推向市场,如联合创办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海峡大学等。推进两地媒体订立合作契约,形成宣传报道常态互动,使闽台文化交流始终保持良好舆论氛围,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打造成重要文化产业基地。 五、“活妈祖”祈盼祖国和平统一 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仁爱是妈祖文化的核心哲学内涵,妈祖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播,都是以妈祖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随着两岸妈祖信众的不断增多,涌现了更多的“活妈祖”,他们大爱无疆,因为有“髓缘”,衍生出另一个新生命。他们站在国家整体利益和民族大义的高度,为了两岸人民的最大平安祈福。 请看新华网报道,2007年台胞首次向福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10月24日,漳州白血病患者赵伟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了异体骨髓移植手术,台湾同胞捐献的100毫升造血干细胞顺利植入他的体内,后患者康复出院。2005年11月,35岁的赵伟被检查出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尽管中华骨髓库库存量达到60多万,但无法找到适合的捐献者。协和医院向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提出了配对申请,选出了台湾花莲的一名供者,这名跟赵伟同岁的年轻人一口答应了捐献请求。10月22日13时,台湾花莲慈济综合医院的医生们开始从捐献者体内提取造血干细胞,至当日19时30分,共提取100毫升造血干细胞。24日0时5分,来自海峡对岸的100毫升造血干细胞开始输入赵伟体内。 2001年6月13日,身患白血病的江苏姑娘陈霞在苏州也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给她捐献骨髓的是一位台湾青年,血浓于水的两岸亲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2007年江苏的杭彬为台湾同胞捐献造血干细胞,当时她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与台湾慈济骨髓库合作的祖国大陆捐台第一人。两岸相互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还有很多。在这样的大爱面前,生生不息的民族血脉,也因大爱的注入而变得更加紧密。仅仅是“髓缘之爱”,就让我们无数次感觉到,这份血脉的情缘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澎湃激昂。 两岸同胞同根共祖,一脉相承,手足情深,血浓于水,互捐造血干细胞,进行生命大对接,这是“活妈祖”在世……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关心下,妈祖文化将焕发出无穷的魅力,把两岸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作出应有努力,两岸民间交流的涓涓溪水,终将汇成冲破一切障碍的澎湃大潮,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正如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郭俊次所说:“希望妈祖庇佑两岸同胞和解、和合;早日合并,早日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 编者注: 为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深刻分析总结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经验,深入探索“科学发展、四求先行”的新思路、新对策、新举措,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福建日报要闻中心、福建通讯杂志社,福建支部生活杂志社、福建东南新闻网联合承办,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开展“我为海西献良策”征文活动,区志办副主任林煌柏撰写的论文《弘扬妈祖文化,庇护两岸福祉》,经“我为海西献良策”征文组委会办公室筛选,6月24日在福建东南新闻网上刊发,现本网予以转载。

纪念朱熹诞辰88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第二届海峡论坛·第三届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开幕式于6月21在武夷山如期举行。  由于从6月13日以来,连绵不断的强降雨,闽北各地普遍遭受了严重的洪涝和地质灾害,城区进水,民房倒塌,境内铁路、公路两侧山体多处滑坡,交通时断时续,从各地飞往武夷山的航班也屡被延误,给赴会的各地来宾造成很大困难。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应邀前来的海峡两岸的各界知名人士、社会贤达、专家学者和朱氏宗亲于20日陆续安全抵达武夷山。  在20日晚欢迎仪式上,南平市委副书记石建华在主持词中道出了作为东道主的心声。他说:"连日来,南平市境内连续不断遭受特大暴雨袭击,这次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溪河水位猛涨,造成地质灾害历史罕见,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初步统计,全市10个县(市、区)普遍受灾,严重受灾有89个乡镇(街道)、3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72亿元(编者按,此为20日的统计,此后的实际统计数远大于此)。雷春美书记、裴金佳代市长正率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一线抗洪抢险救灾,无法出席本届朱子文化节活动,他们特别嘱咐我们向大家表示歉意,并委托我和南平市人大张淑云副主任,市政府何三保副市长,市政协郭翠莲副主席前来参加,热情接待大家,与两岸各主办单位共同努力,以确保本届朱子文化节开幕式活动举办成功。"他说:"因天气原因造成出行受阻,有的嘉宾还在路上,有的嘉宾无法前来,比较遗憾。今天,各位嘉宾克服了重重困难,远道而来,让我们深受感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闽北的严重灾情,也深深牵动着前来参加海峡论坛·第三届武夷山朱子文化节的台湾嘉宾的心。在欢迎仪式上,台湾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代表亲民党代表团一行捐款2万元人民币,台湾新竹县县长邱镜淳代表新竹县代表团一行捐款10万元新台币,向受灾的朱子故里的同胞乡亲表达真切的关爱之情。他们衷心祝愿,在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下,南平人民一定会战胜困难,重建美好家园!秦金生秘书长还把一幅书写着"时和岁丰"的书法作品赠送给南平市人民政府(图见封二),以此表达他希望两岸和平发展,人民生活富庶的良好愿望。  21日上午,武夷学院体育馆内,来自两岸的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和武夷学院的师生共约600多人汇聚一堂。八点三十分,以"传承朱子文化、推动两岸交流"为主题,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国学院、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对外交流文化协会、福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厦门大学国学院、南平市人民政府、世界朱氏联合会、台湾朱氏联合会、世界朱氏联合会、台湾朱氏宗亲文教基金会、台湾朱子学研究协会等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海峡论坛·第三届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开幕仪式正式开始。  南平市市委副书记石建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文彬、中共福建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清、台湾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台湾新竹县县长邱镜淳、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何三保、世界朱氏联合会会长朱茂男等分别在开幕式上做了重要讲话。  石建华在致词中指出:"朱子理学塑造了一座令人景仰的文化高峰,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闽北是朱熹'琴书五十载'的教化故里,朱子后裔从武夷山走出,如今已经遍及五洲四海。尽管沧海桑田,亲情的源是相同的;尽管时空阻隔,文化的根是不变的。无论是海峡东岸的台湾,还是海峡西岸的闽北,两岸朱氏永远是一家。今年适逢朱熹诞辰880周年,我们在此举办海峡论坛·第三届武夷山朱子文化节,旨在传承朱子文化、推动两岸交流,以朱子文化为媒介,搭建旅游合作的平台、经贸协作的桥梁,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  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长朱清和台湾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在讲话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存异求同,共同发展",体现了朱子的"理一分殊"的价值观在海峡两岸已深入人心,得到不同党派,不同社会群体的认同。新竹县县长邱镜淳对在朱茂男会长的大力促成下,此次得以亲赴朱子故里参加海峡论坛表示感谢。他说,这次来武夷山,几乎将新竹县的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都带来了,目的就是学习、交流,并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今后双方有更多合作的机会。他希望朱子故里的领导、专家学者和朱氏宗亲能在7月份前往新竹,参加在新竹举行的包括朱熹故里论坛、"理一分殊"论坛、朱子学堂揭牌仪式和两岸经贸洽谈及招商引资洽谈会等在内的纪念朱熹诞辰88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图3)  南平市副市长何三保代表大会组委会对第三届武夷山朱子文化节暨纪念朱熹诞辰880周年系列活动安排向与会者作了简要介绍。他指出,今年适逢朱熹诞辰880周年,我市隆重举行第三届武夷山朱子文化节暨纪念朱熹诞辰880周年系列活动。"海峡论坛·第三届武夷山朱子文化节"是海峡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是"传承朱子文化、推动两岸交流",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打造南台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动两岸同胞大交流、两岸经贸大合作、两岸关系大发展。  世界朱氏联合会会长朱茂男先生在会上发布了纪念朱熹诞辰880周年系列活动情况和安排。他把海峡论坛·第三届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开幕式以及此后,世界朱氏联合会、台湾朱氏文教基金会和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等还将要在北京、南平、台湾、日本、韩国等地举办一系列文化主题活动向与会者作了介绍和说明。他说,这一系列活动就像奥运圣火一样,从朱子故里点燃,向世界各地传播,10份,又回到武夷山来,回来第三届朱子文化节闭幕式来。  开幕式上还进行了"朱子之路"文化旅游线路推介。南平市旅游局局长温秀美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这条精品旅游线路的形成与意义。台湾清华大学杨儒宾教授以《朱子之路与朱子之道》为题向两岸人士阐述了"朱子之路"文化旅游线路与朱子理学的关系,以及组织两岸青年学子"在朱子之路上体悟朱子之道"的重要意义(图4)。最后台湾清华大学博士史甄陶向与会者报告了她在2009年8月参加"朱子之路"文化旅游的感想与收获。  开幕式后,按照不同的主题,分场地举行了举行3场座谈会。一是建阳市、武夷山市与台湾新竹县举行县际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座谈会(图5)。他们分别对当地的资源作了推介,通过座谈,发现南台经贸交流各自的优势,从而取长补短,加强交流合作,双方还达成了多项经贸、旅游、文化合作的意向。 刘菲

关于闽台文化的论文摘要

唐代中原文化的播迁与闽粤台闽南语的崛起  摘 要: 中原古音随着唐军南下平乱播种在闽粤,加之中原语音和闽粤土著语音融合演化,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闽南语”方言。本文从中原文化的播迁,唐宋古音潜移默化,孕育着闽南语方言的萌生及促成闽南语方言的形成进行综合探讨,力求阐明闽南语对唐宋古音的继承与发展并形成自己的方言特色。   关键词: 中原文化 唐宋古音 闽南语 继承与发展   一、中原文化的播迁,促成闽南语方言的形成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唐宋时代建都长安、开封等中原地区,使唐宋古音成为当时中原地区的标准语音。作为闽南语系的主要区域闽东南、粤东、台湾及南洋地区,相距中原地区万里之遥,又是土著部落杂居,言语交流十分困难,不利于交流和发展需要。据《漳州府志》[1]所载,由于闽南地区的自然条件相对优越,那些来自中原的将士逐渐把中原地区的家眷迁入闽越,有的和当地土著百姓通婚,从此在这片温暖而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成为大多数闽南百姓的祖先。他们还带来了中原地区较为先进的科学文化和生产技术,同时把中原地区的母语——唐宋古音播种在闽粤,而且这种中原语音和当地土著语音随着时代推移互相融合演化,逐渐形成了后来众多方言中独具特色的“闽南语”。据《泉州史志》记载,他们“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2]他们对中原地区流散的人才和北方避难入闽的文人均能包容接纳,而且为他们提供了较为优厚的待遇,并设立了书院,教化中原文明,培养人才,促成了民族的大融合。当年王氏兄弟入闽的中原将士后来大都定居于泉州周边,他们也把中原语音传入福建,进一步扩展了闽南语的流通范围。据《云霄厅志》载:“盗起,攻南海边邑,循州(今广州惠州)司马锭受命专征,檄元光潜师入潮,沿山倍道袭寇垒,俘获以万计。岭南悉平,还军于漳。”[3]在陈元光初任刺史时,“广寇陈谦连结洞蛮苗自成,雷万兴等攻朝阳,陷之,守帅不能制,元光以轻骑讨平之。”(《漳州府志》)陈元光的《龙湖集》中有“平獠宴喜”诗句:“扫穴三苗窜,旋车百粤空。”[4]当时一位将领许天正也唱和吟诗:“长戈收百甲,聚骑破千重。落剑唯戎首,游绳系胁从。”(《和陈元光平潮寇诗》)[5]所有这些无不记叙了入粤平乱的情形。由于粤东区域辽阔,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民穷则生变,寇乱频繁。陈元光“兵革徙威于外,礼让乃格其心”[6]的政治理念,“伦理则风俗自尔渐孚,治法彰则民心自知感激”[7]的施政主张,被当地百姓接受,中原文化、礼仪也得到重视和崇尚,开漳史料《忠毅文惠公行状》中就有“潮人以事闻,请乞陈元光兼戍朝阳”[8]的记载。在陈元光的统辖下,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漳州、潮汕之间的语言不断地交流和融合。至今粤东一带的方言基本纳入闽南语系,同属闽南语范畴,从此往后,无论是闽南地区的“芗剧”,还是潮汕地区的“潮剧”在语言表达上都为两地民众所理解和喜闻乐见。   台湾早在明代以前,就已经有漳、泉一带的百姓前往定居垦荒了。爱国史学家连横先生在《台湾通史·开辟纪》中记载:“历更五代,终极两宋,中原板荡,战争未息,漳、泉边民渐来台湾。”“台湾为垦服之地,当明中叶,漳、泉之至者已数千人。”他们“手耒耜,腰刀枪,以与生番猛兽相争逐,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难缔造之功,亦良苦矣!”[9]这些记载,体现了明代闽南一带百姓已经跨过海峡,到台湾去开拓创业了,而闽南语方言因此移植台湾,并且在岛上扎下了根。《台湾通史·户役志》所载:“康熙五十二年(1713),诏以五十年丁册为常额,滋生人口,永不加赋。”“乾隆元年(1736)诏曰:凡内地百姓与海外番民,皆一视同仁,轻徭薄赋,使之各得其所。”[10]于是有大批福建、广东民众迁入台湾定居。如此往来闽台之间,闽南语就成为台湾岛上最主要的日常交流工具,始终维系着闽台两地的宗族情感。   大概也在明清时期,为数不少的闽南、粤东百姓飘洋过海,来到南洋谋生,当时被称为“过番”。据《漳州简史》载:“吕宋居南海中,去漳州甚近,漳、泉之民贩吕宋者,或折关破产,及犯压各境不及归,流寓土夷,筑庐舍,操佣贾咋作为生活,或聚妇长子孙者有之,人口以数万计。”[11]其余如印度尼西亚的旧港(当时称“三佛齐”)、马来半岛的北大年(当时称“大泥”)、文莱(当时称“婆罗”),大都有闽南、粤东人聚居的记载。这些勇敢的拓荒者经过几代人的艰苦拼搏,在当地开发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家园,定居下来繁衍后代。他们的后代子孙成了现在东南亚各国的华侨,而他们的祖先当年带往南洋的家乡母语——闽南语就在这一片广阔的地域传播世世代代,永不泯灭。   二、唐宋古音潜移默化,孕育着闽南语方言的萌生   探究闽南语的诸多因素,我们就不难发现它与唐宋古音有着千丝万缕的特殊关系。由于汉语的发音通常离不开声、韵、调三要素,即“声母、韵母和声调”。古代称声母为“声”或“母”,宋人有三十六母的提法。依据发音部位,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和喉音五类。现代唇音又细分为轻唇、重唇;舌音也细分为舌头、舌上等等。比较现代汉语语音系统,其中最主要的差异有两点:一是唐宋古音无舌头、舌上之分。舌上音即现在所说的“翘舌音”,如zh、ch、sh、r;舌头音即现在的“舌尖音”,如d、t、l。在唐宋时代,这两类音读是分不清的,这正好与闽南语发音相吻合。闽南语中几乎没有翘舌音,普通话里许多翘舌音,在闽南语都读为舌尖音。例如“蜘蛛、踌躇”,普通话读为“zhīzhū、chóuchú”,而闽南语则读为“dīdū/tiútú”。再注意下列汉字,普通话中声母都是zh,读翘舌音,在闽南语中却读为d:如“重、逐、侄、值、植、朝、张、摘、展、致、直、兆、罩、镇、珍、郑、阵……”二是唐宋古音无轻唇音,即没有现在的唇齿音f。这个特点与闽南语相符。在闽南语中,没有上齿摩擦下唇这个发音动作,也就没有了f这个声母。凡f声母的音节,或读为重唇音,即上唇摩擦下唇爆破发音动作。如“飞、肥、分、富、幅、蜂”等;或读为舌根音h,如“发、翻、反、丰、扶、服”等。闽南语方言区人们学普通话,总是把“繁、凡、烦……”读成“还”;把“泛、犯、范……”读为“换”;把“非、妃、飞……”读成“辉”;把“福、扶、浮……”读成“胡”,诸如此类造成了许多交流困扰,给当今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诸多不便。  关于ū韵母,唐代的韵书《切韵》分韵母为206部,后来改称为《唐韵》[12]。由于当时的科举考试有“试贴诗”的科目,写诗必须按一定的标准去押韵,因此《唐韵》成为官书,成为各时学子考举写诗用韵的绝对标准。《唐韵》至少有两个地方和普通话的韵母系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是唐代的撮口呼韵母尚未形成,虽然韵目有“鱼”、“虞”之名,但实际上与合口呼u混在一起。例如“书、初、除、猪”和“余、居、渠、徐”同属“鱼”韵部;而“扶、朱、胡,儒”和“区、娱、渝、须”同属“虞”韵部。可见,在唐代语音中ü和u是混在一起的,当时人们发音也许并没有明显的撮口动作,就这一点与闽南语正好相同。在闽南语中,至今找不到有撮口发音的音节,漳州人读ü为i;厦门及泉州地区则读ü为u;诏安及潮汕地区读ü则近似于-i(后)。如“居、区”两个词,漳州人读gī、kī;厦门及泉州人读gū、kū;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出现有撮口呼韵母。二是鼻辅音m、n、ng充当韵尾的问题。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n、ng充当韵尾,分别组合成为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而m只当声母,不能充当韵尾了。但在唐代语音中,这三个鼻辅音却都能充当韵尾,例如《唐韵》中的“侵、覃、盐、咸”四个韵部,收录的就是以m为韵尾的字。例如“林、临、阴、心、琴、今、金、音……”为“侵”韵部;“潭、参、南、男、庵、涵、含、甘……”为“覃”韵部;“檐、严、帘、帘、嫌、蟾、添、尖……”为“盐”韵部;“咸、函、缄、衔、杉、监、岩、谗……”为“咸”韵部。   如果我们用普通话朗读上面的例字,那么第一行的韵母都是in,本来不应该和属于《唐韵》中“真”韵部的“因、辛、亲、邻、津”等字分开。而其他三行的韵母都是an或ian,本来也不应该和属于《唐韵》中“寒”韵部的“寒、安、丹、残、刊”等字分开。但是在当年,这两者之间的读音那是决然不同的,试着用闽南语读读这些字,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发现,归入《唐韵》中“侵”韵部的字,韵尾都是m,例如“林”,闽南语读为līm;“邻”,闽南语读为līn,其实它们分属于不同的韵部。归入“覃、盐、咸”韵的字,韵尾也都是m,例如“含”,闽南语读为hām;“寒”,闽南语读为hān,它们应属于不同的韵部。由此可见,闽南语比较完整地继承了唐宋古音中鼻辅音充当韵尾的语音特点。唐陈元光的《龙湖集》中有“落成会咏”诗句:“云霄开岳镇,日月列衙瞻。胜日当佳庆,清风去积炎。山畚遥猎虎,海船近通盐。龙泽覃江浦,螭坳耀斗蟾。文床堆玉笏,武座肃金签。奇计绳陈美,明诚学孔兼。忠勤非一日,箴训要三拈。千古清漳水,居官显孝廉。”[13]全诗共用八韵,依次是“瞻、炎、盐、蟾、签、兼、拈、廉”,全属“盐”韵部之韵,假如用闽南语读之,全是m收尾的鼻韵母。而且这种语音现象持续到元代,元代以后,大概由于北京成为国都,北方话成了“官话”广泛流传,北方方言取得了绝对的优势,那么大部分地区以m为韵尾的字音逐渐消亡,最终归并到以n为韵尾的字音中去了。   至于声调,古人把它分为“平、上、去、入”四调,且以平为“平”;以上、去、入为“仄”。“平”者不升不降,其音轻扬;“仄”者或升或降,如山路之起伏。古代格律诗每两个字为一个节奏,平仄递替,构成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感。到了近代,入声渐渐分化消失,原来的入声字后归入“阴、阳、上、去”四声中去了,因此现代汉语语音中已经没有了入声这个声调了。据说现在的北方人学诗词格律,辨别平仄时,古入声字这个部分总是把握不好,也许他们会感到困惑,一些明明现在读起来音调属于阴平的字,为何要把它们归入据说是急迫而短促的入声调里去呢?在通行闽南语一带,这个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因为在闽南语里,至今仍然顽强地保留着入声这种声调。试以普通话朗读下列例字:“剥、削、卓、踢、逼、突、出、发、一、膝、屋、督、约、缺”;“德、国、竹、笛、学、习、集、合、值、得、独、逐、敌、革”。很明显第一部分为阴平调,第二部分为阳平调。可是改用闽南语读之,它们就变成一种又急又短的入声调了。原来这些字都是古入声字,在诗词格律中属于仄声字。   综上所述,说明闽南语仍然保留了唐宋古音在声、韵、调方面的许多重要特征,无怪乎有人把它称为“中古音的活化石”了。拥有一口闽南语,伴随着这一群华夏儿女一往无前、万难不屈的足迹从历史的烟云中走来,见证多少悲欢离合,创造了多少辉煌业绩。在新的历史时期,他们还会继续发扬艰苦拼搏的开漳精神,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朝着祖国强盛、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朝着民族大团结的明天奋勇前进。

闽台文化是指生活在闽台两地人民共同创造的、以闽方言为主要载体的区域文化,它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富有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闽台之间源远流长的文化联系,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原始社会。文化特点  台湾的汉族移民中,闽南人占全岛汉族人口的83%左右,所以汉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历史也是福建文化移植到台湾并在台湾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诸如台湾移民大多讲福建方言,闽南话几乎成为台湾通用的方言;台湾移民基本上保留着闽南地区的饮食习惯、服饰文化、建筑风格、婚丧喜庆和岁时节庆风俗;台湾的戏剧歌舞、儿童游戏等文化娱乐和宗教信仰等等也都是从福建传去的。关于闽台文化的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学术界论述颇丰,恕不赘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福建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并不是简单的移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下有一些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利成为台湾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台湾开发较迟,闽人大规模移民台湾固然是沿海地区人多地少,生活艰难所迫,但又不完全是为了养家糊口才东渡台湾的,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台湾土地肥沃,一年 “所出之米,足供四五年之用”,自食有余的粮食,均运回内地销售,以获取优厚的利润,所以台湾的农业经济一开始就带上商品经济的性质。《赤嵌笔谈》说: “(台湾)三县皆称沃壤,水土各殊。……然必晚稻丰稔,始称大有之年,千仓万箱,不但本郡足食,并可资赡内地。居民只知逐利,肩贩舟载,不尽不休。”台湾经济的另一支柱蔗糖也大多数销往内地,“全台仰望资生,四方奔走图息,莫此为甚。”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传统的“重义”观念受到有力的冲击,重利成为台湾移民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并对近现代闽南和台湾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四海为家的观念取代了安土重迁的传统。 安土重迁是农业社会的必然产物,也是内陆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宋代以后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带有海洋文化的色彩,安土重迁的传统受到一定的冲击。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以及重利的价值观的强化,安土重迁的传统受到猛烈的冲击。明清时期闽南人大批移民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就是四海为家的观念代替安土重迁的传统的集中体现。当时,移居台湾要冒很大的生命危险(海上惊涛骇浪、清廷海禁的严刑酷法、客头奸艄的敲榨盘剥等等),但“台湾山高土肥,最利垦辟,利之所在,人所必趋”,吸引着成千上万富有冒险性格的闽南人告别故土,东渡台湾,去建设新家园。这种四海为家的观念对近现代闽南地区和台湾省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具有强烈的寻根意识。 闽人移居台湾后,虽然在台湾建家立业,成为台湾人,但他们的根在大陆,在福建,对故土对祖国怀着深深的眷恋,并且代代相传,逐渐沉淀为强烈的寻根意识。这种寻根意识在台湾同胞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体现。如台湾有“泉州厝”、“长泰厝”等等以福建地名命名的村庄,台湾同胞定期回祖籍祭祖扫墓,信仰许多传自福建的神灵,信徒们也定期回福建进香谒诅。假如没有条件去祖庙进香,则隔岸遥拜,最典型的例子是学甲慈济宫自明末以来,除了直接上福建龙海慈济宫祖庙进香外,每年都要举行“上白礁谒祖祭典”,十分隆重,至今从未间断,且规模越来越大。宗教信仰中也深深地渗入了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台湾同胞的强烈寻根意识还外化为抗击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强大力量,在历史上谱写了一曲曲不屈不挠,英勇抗击外来入侵的光辉灿烂诗篇。  综上所述,闽台之间的文化联系开始于遥远的原始社会,但闽台文化作为有特色的区域文化体系的最后形成是在清代乾嘉年间,与清政府统一台湾,闽人大批入台,台湾成为定居社会,以及闽台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基本同步。闽台文化固然是中原文化的延伸,但富有区域特色,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在这里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台湾不是省,台湾自古属福建。自古从战国“岛夷”,隋朝“流求” 到明朝台湾,都是属福建化外之地。明朝以前,台湾是自治区属福建,这是现代的说法。古代叫台湾化外之地属福建。什么是化外之地?化外之地就是天生天养的自治区。中国内陆也有化外之地,按他们习俗生活,不交税,不需要执行政令,不按中国礼节。但同样受到中国的保护,他们也是中国人。台湾肯定也是福建中国人。从宋朝到明朝,台湾澎湖一直都有巡捡司〔警察总署〕,从宋朝无人之岛开始发展〔当时澎湖是无人之岛〕,仅作为福建台湾澎湖巡检司的用途。就近看管台湾内陆,但属于不干扰的管辖,主要是侦察通报海盗和外界人进入福建台湾属地。明朝时,因当时海盗和日寇侵扰,福州逼于无奈直接管治台湾内陆,至今五百多年了。1883年法国海军攻占越南首都顺化,迫使越南签订《顺化条约》规定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可是遭到越南国民的反抗,他们想信宗主中国。因此1884年法国军舰抵达福州,威胁福州放弃对越南的宗主关系,几轮谈判后,法国无法迫使福州就范,法国一怒要开战了。当时闽浙总督何璟。广东省中山市人,海疆事宜大臣张佩纶,河北丰润人。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广东大埔县湖寮镇双坑村人。这些大臣下死命令,不得先行开炮,必待敌船开火,始准还击,违者虽胜也斩。后来闽浙总督何璟接到法国战书开战,没有通知福州水师,但通知高官张佩纶、何如璋等。可是这些高官无一人通知福州水师,置水师生命于完全不顾。开战之前这些高官全部逃逸,至令福州水师全军覆没。坑害憋死几乎全部福州水师精英〔这批水师大部分都是高学历留洋的精英〕,此役福州水师精英全军覆没。福州马尾造船广和沿岸炮台被摧毁。福州损失惨重。这就是为什么福建台湾军务要自筹,福州没钱了。这就是为什么有福建台湾行省。行省是军务经费独立,内务仍属福建管辖。1885年10月12日,台湾府改为福建台湾行省,刘铭传为台湾巡抚。原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台湾晋升为行省,福建巡抚改为闽浙总督兼任〔兼任福建巡抚一职〕,福建恢复总督省〔福建总督省巡抚级别高于台湾巡抚〕。因福建巡抚是闽浙总督,所以福州府仍然管治浙江和台湾。历史上,福建有过多次短暂局部行省,有泉州行省,有漳州行省和台湾行省,这些局部地区因备战或打战原因,当地税收不交回省会,直接用作军费,威胁一解除马上恢复地区行政。台湾当时面对法国,日本等的威胁时间拖延比较久。但台湾不是真正的省,仅作为临时的行省。

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发源于福建湄洲,随着移民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妈祖文化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优势,成为两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多次提到“妈祖文化”。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也作出重要指示:妈祖信仰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当中,福建要运用这一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福建和台湾一衣带水,具有独特的对台地理优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发挥“五缘”优势,弘扬妈祖文化,涌现更多“活妈祖”,促进两岸同胞交流、了解、理解,共同构建和谐、双赢、共荣的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庇护两岸同胞长远福祉。 一、妈祖文化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意义重大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闽台关系源远流长。2005年5月,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了闽台两地“五缘”的概念并加以诠释: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系,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拓展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福建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台湾同胞主要的祖籍地。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孕育出既具有地域性又具有世界性的妈祖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开辟了沟通东西文明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今天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突出格局。特别是发源于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文化,在世界各地有2亿多的信仰者,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妈祖文化传播的足迹,从这个意义上讲,妈祖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妈祖信仰深深扎根于两岸同胞的精神生活中。对妈祖文化“根、祖、脉”的认同,连接着五洲四海2亿多的妈祖信众,书写了中外交流史上的多彩篇章,增进了海峡两岸的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成为海峡两岸和谐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第三届湄洲妈祖·海峡论坛上,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李金明说:“今天,两岸同胞与海外侨胞对妈祖的信仰又被时代赋予了新内容,那就是对祖国和平统一的追求和企盼。”5月22日张克辉率领的大陆妈祖文化交流参访团一行15人抵达台湾,接受采访时说,信奉妈祖是海峡两岸共同的信仰,我热切期盼海峡两岸继续以妈祖文化为纽带,不断扩大民间民众的交流与合作,为了弘扬妈祖精神、传承中华文明、构建和美两岸、共谋同胞福祉而积极努力。张克辉的话道出了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二、妈祖信仰文化源远流长 妈祖信仰是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由群众自发形成的本土性民间信仰。她对于凝聚海外华人的力量,增进对祖国的感情,促进国家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的意义。湄洲岛是世界闻名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敕封天后志》和有关史料记载,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诞生于莆田古贤良港(今山亭乡港里村),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湄洲岛羽化升天。生前经常出海救助乡人和过往商船于海难和疾病中,后人敬仰她一生行善积德、救苦救难的精神,在湄洲岛上为她建祠立庙,敬奉为神。宋、元、明、清四代朝廷有感于妈祖的优秀品质,先后给予36次褒封,封号由“夫人”、“天妃”直至“天后”、“天上圣母”,从此“天后”和“天上圣母”便成了妈祖的圣称。 史料记载,台湾的妈祖信仰主要是从福建传入的。宋时,开发台湾的先驱者在跨越风浪险恶的海峡时,一般都要随身携带从妈祖庙请来的妈祖神像或神符,入台时,也就把妈祖信仰带进了台湾。据考证,台湾民众从南宋开始,一直就有渡过海峡到湄州岛朝拜妈祖,以及从大陆的妈祖庙请妈祖神像回台湾供奉的习俗。正是出自对妈祖的信仰,不管何时何地,台湾同胞总要想方设法前来祖国大陆尤其是湄洲妈祖祖庙、贤良港天后祖祠朝拜。据悉,在两岸交往史上,有不少“第一”便是因此创造的:1997年1月24日至5月5日,湄洲妈祖金身千年首度巡游台湾一百天,驻跸18个县市35个宫庙,受到台湾1000多万人次的顶礼膜拜,成为海峡两岸间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民俗交流。2002年7月23日,台湾第一个妈祖庙澎湖天后宫妈祖前往其祖庙泉州天后宫,实现了50多年来澎湖和泉州两地间的海上直航。7月25日至8月9日,泉州天后宫妈祖也跨越海峡直航澎湖进行会香,整个活动共直航4个航次。期间,泉州和澎湖邮电部门分别发行了同一主题的纪念封,成为两岸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 妈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她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感人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妈祖去世之后,人们按自已的愿望和理想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一位慈悲可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目的是为了感化教育子孙后代和弘扬民族精神。宋代著名诗人黄公度的诗句中写到“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明成祖永乐皇帝题诗“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这些诗句既是对妈祖精神的高度概括,又说明历代封建统治者、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很重视发挥妈祖的教化功能,希望使妈祖精神成为促进国家昌盛、民族团结、民生富饶的推动力。这是妈祖文化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妈祖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三、构筑以妈祖文化为纽带的两岸交流合作平台 加强祖地文化、民间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妈祖文化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与台湾地区的交往,推动文化交流、人员互动,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国务委员刘延东近段在福建调研时指出,要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历史机遇,加强祖地文化、民间文化交流,增强妈祖文化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积极贡献。福建与台湾文化相承,这是两岸民众进行交流、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的重要纽带。要进一步丰富交流内涵。以祖地文化为源头,以妈祖文化等为主题,以莆仙戏等地方戏曲为重要载体,广泛开展对台文化交流,保护祖祠、祖墓,建好族谱馆、方志馆、名人馆,有序发展宗亲文化、祖地文化、祖祠文化,开展宗教结对交流活动,增加台湾同胞对“根”、“祖”、“脉”的认同,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继2006年的连战“福建祖地行”之后,又有吴伯雄、萧万长、江丙坤、林丰正等一批台湾知名人士先后来闽探亲访友、寻根祭祖,掀起了一股股热潮。现在每年光到莆田湄洲妈祖祖庙进香的台胞就有10万人。 建立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机制,共推双向旅游线路,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妈祖、陈靖姑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妈祖文化、陈靖姑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培育“海峡旅游”品牌,把海西打造成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以滨海旅游、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为重点,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办好各类旅游节庆活动,丰富旅游产品,开拓旅游市场,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旅游精品。支持妈祖文化、陈靖姑文化旅游节,把这一节庆打造成为繁荣民俗文化的重要平台,拓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维护海峡两岸和平与繁荣的重要平台。 四、以妈祖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必须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加快发展,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着力发展专、精、特、新文化企业,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海峡西岸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切实把妈祖文化产业做大做好做强。 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海峡西岸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重点发展妈祖文化,带动陈靖姑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红土地文化、船政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等特色文化。做好有关妈祖建筑普查,进一步修善。加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善历史文化名城等基础设施,妥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如莆田市成立了秀屿区民俗文化研究会,做好妈祖建筑普查,主动与台湾妈祖对接,把妈祖文化研究作为重点,编写《妈祖志》等文化丛书。将妈祖文化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申报已获得文化部批准,最终申报结果将在9月公布。 进一步完善产业合作机制。发展与台湾文化界的长久合作,有来有往、常年互动。用好中央赋予我省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简化赴台文化交流手续、优化文化产业合作环境。鼓励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加大对闽台文化交流的投入,为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项目和重大活动提供人力、财力、物力支持。 健全市场机制,开辟多元投入渠道,将适合市场运作的文化交流项目推向市场,如联合创办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海峡大学等。推进两地媒体订立合作契约,形成宣传报道常态互动,使闽台文化交流始终保持良好舆论氛围,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打造成重要文化产业基地。 五、“活妈祖”祈盼祖国和平统一 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仁爱是妈祖文化的核心哲学内涵,妈祖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播,都是以妈祖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随着两岸妈祖信众的不断增多,涌现了更多的“活妈祖”,他们大爱无疆,因为有“髓缘”,衍生出另一个新生命。他们站在国家整体利益和民族大义的高度,为了两岸人民的最大平安祈福。 请看新华网报道,2007年台胞首次向福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10月24日,漳州白血病患者赵伟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了异体骨髓移植手术,台湾同胞捐献的100毫升造血干细胞顺利植入他的体内,后患者康复出院。2005年11月,35岁的赵伟被检查出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尽管中华骨髓库库存量达到60多万,但无法找到适合的捐献者。协和医院向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提出了配对申请,选出了台湾花莲的一名供者,这名跟赵伟同岁的年轻人一口答应了捐献请求。10月22日13时,台湾花莲慈济综合医院的医生们开始从捐献者体内提取造血干细胞,至当日19时30分,共提取100毫升造血干细胞。24日0时5分,来自海峡对岸的100毫升造血干细胞开始输入赵伟体内。 2001年6月13日,身患白血病的江苏姑娘陈霞在苏州也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给她捐献骨髓的是一位台湾青年,血浓于水的两岸亲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2007年江苏的杭彬为台湾同胞捐献造血干细胞,当时她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与台湾慈济骨髓库合作的祖国大陆捐台第一人。两岸相互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还有很多。在这样的大爱面前,生生不息的民族血脉,也因大爱的注入而变得更加紧密。仅仅是“髓缘之爱”,就让我们无数次感觉到,这份血脉的情缘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澎湃激昂。 两岸同胞同根共祖,一脉相承,手足情深,血浓于水,互捐造血干细胞,进行生命大对接,这是“活妈祖”在世……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关心下,妈祖文化将焕发出无穷的魅力,把两岸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作出应有努力,两岸民间交流的涓涓溪水,终将汇成冲破一切障碍的澎湃大潮,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正如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郭俊次所说:“希望妈祖庇佑两岸同胞和解、和合;早日合并,早日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

闽台关系史论文选题

有需要可以戳我!

闽台文化是指生活在闽、台两地人民所共同创造的,以闽方言为主要载体的区域文化,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富有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海洋文化。闽台传统建筑文化又是闽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传统建筑沿袭着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形式,又在移民入台相继定居后传入台湾,不论是民居、宗祠、会馆,还是文庙、关帝庙、妈祖庙、寺院等都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建筑文化特征。同时,台湾传统建筑在吸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移植闽南传统建筑特色中,也在寻求表现台湾地域建筑文化的特征。 福建在汉朝建立了闽越国,建都东冶(今福州冶山),揭开了福建文明史的第一页,三国时期,全闽第一座郡城——建安郡(今建瓯)的设置,标志着汉文化已大规模传入福建。自两晋开始,中原汉族人民先后有四次大规模的迁徙入闽,且分布于“八闽”大地,至南宋时福建已由移民社会转为定居社会,汉人成为福建居民的主体。其间,移民不但传承着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同时经受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闽江流域等不同地域文化的撞击与交融中,逐渐形成了福建宋明时期的“闽学”,成为中国后封建社会时期的主流思想。 明朝初期,由于政府实行“禁海”与“迁界”的消极海防政策,致使福建沿海居民被迫出海谋生,寻求发展。清初施琅将军实行“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的政策,使通过台湾海峡而移民的队伍中有80%属于福建闽南泉、漳人,成为台湾主体的居民,这种迁徙实际上也是汉人入闽的一种重复。清政府准许闽台两地口岸对渡,使两岸与海洋的联系进一步密切,台湾海峡间的海上贸易活动十分活跃,也因此有了海神“妈祖”的崇拜,这是闽台海洋文化造势的结果。 福建与台湾在历史上都是移民社会,祖根在中州,其迁徙的过程一般以血缘和地缘进行组合。当移民择地定居后,便建造民居以家族聚居为主,同时,更仰赖于宗教的作用以达到安居乐业的生活,这是闽台民间信仰的基础,无论是宗教实体、信仰对象,还是祭祷仪式、日期等都基本相同,且一脉相承,这 闽台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渊源的研究 种亲缘、地缘、文缘、物缘与神缘的认同感,亲和力和内聚力表明了闽台社会、 文化与历史的渊源关系。宗教建筑因信徒对神抵的崇拜而产生,不仅在宗教信 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成为闽台传统建筑的精华所在。 闽台两地传统建筑在继承与发展中,逐渐形成福建传统建筑以方言为特征 的七大建筑支系:即闽南建筑,闽东建筑,莆仙建筑,闽北建筑,闽中建筑, 闽西建筑,闽西北建筑等。台湾汉族移民在与当地高山族同胞的融合中也呈现 出以方言为特征的四种建筑类型:即闽南建筑、有漳州与泉州建筑之分,客家 建筑,福州建筑,潮州建筑等。闽台传统建筑联系最为密切的属于福建闽南建 筑与台湾的闽南建筑类型。以历史和文化的视角,联系比较的方法对闽台传统 建筑类型的实证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台湾传统建筑的平面类型在福建闽南地 区都能找到相同或相近的例子,几乎是福建传统建筑的移植,这种历史渊源关 系取决于台湾汉族移民中绝大多数为闽南人,早期传统建筑的营建工作多仰赖 于闽南匠师和福建的建筑材料,现存的传统建筑中多是这一时期所建造的。所 以说,台湾不仅在宗教信仰上源自福建,而且在宗教传统建筑的形制、风格及 其营建方法上也承袭了闽南宗教建筑的传统,但表现在建筑细部处理上的不 同,反映了民族性与地域性是一种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现象。 历史上,台湾隶属于福建省管辖达五百五+余年,其中有二百余年处在合 治时期,而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闽台人民同根同源的历史见证。 因此,闽台传统建筑文化的历史渊源研究,将丰富和发展中国建筑历史和闽台 地方建筑史,填补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空白,也有利于发掘传统建筑的历史、 科学、艺术价值,对于闽台传建统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具有史实资料收 藏与研究的学术价值,对现代建筑创作也有着借鉴作用。

十五世纪末,欧洲人发现了从欧洲到达亚洲的海上航路后,就纷纷向东方寻找殖民地,夺取财富,台湾也成为他们侵占的目标。 十七世纪初,荷兰人占领台湾南部的安平,建立了根据地。当时台湾的住民以原住民为多数,他们男狩猎、女耕种,不用犁耕,生产效率低。因此荷兰人从福建、广东招募大批农民来开垦,种植甘蔗、稻米,从中获取利益,但却压迫汉人,课徵各种重税,造成人民的不满。 西班牙人紧随荷兰人之后,入侵台湾北部的基隆、淡水一带,从事采硫磺、售鹿皮的买卖,并传布天主教。后来被荷兰人赶走,从此台湾全岛成为荷兰人的殖民地,达三十八年之久。西元一六六一年,郑成功率军在台南安平港的鹿耳门登陆,展开对荷兰人的进攻,第二年荷兰人投降,离开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赤嵌(今台南市)设承天府为行政中心,处理政务,推行屯田制度,从事土地开垦,并承认原住民所开垦的田地所有权,因而粮食增产,福建和广东两省的移民日增。不久,郑成功去世,他的儿子郑经在陈永华的辅佐下,建孔庙、设学校、定考试制度以造就人才,台湾人民从此开始接受教育。 郑经去世,儿子郑克塽年幼继位,清廷派施琅进攻台湾。郑氏战败投降,台湾归入清朝版图。明郑三代前后治理台湾二十三年。第7 世纪初《隋书》〈东夷列传〉中,已有记载:「流求(指台湾)不从,拒逆官军」(流求国不服从,拒绝迎接隋朝官兵),而且还记载「掠一人而返」「取其布甲而还」「(隋军)进至其都,频战皆败,焚其宫室,虏其男女数千人,载军实而还」等侵略行径。迨至宋朝有一位赵汝适,在出任福建泉州市舶司提举时,对外商进行查访,於1225年写成《诸蕃志》,对<琉球>的叙述说:「琉球国……无他奇货,尤好剽掠,故商贾不通。」及至元朝,称台湾为「王留求」。《元史》,将「王留求」列在「外夷传」。在「王留求传」中,有这样的叙述:「王留求在外夷…汉唐以来,史所不载;近代诸蕃市舶不闻至其国。」又记载元朝至元廿八(西元1291年)年有杨祥请求领兵前往王留求招降一事,其诏书中说「海外诸蕃,罔不臣属,惟王留求迩闽境,未曾归附」,此次招降台湾最后没有成功,不也证明台湾自古不属中国。另外元朝南昌人汪大渊出海游历「越数十国」的见闻录成於1349年的《岛夷志略》一书,在叙述〈琉球〉的文字中,除了有大约两、三百字的叙述之外,在最后以这句话结尾—「海外诸国,盖由此始」。到了明朝,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颁发圣旨,指出台湾是一个岛国,叫做小琉球国,「东北,朝鲜国。正东偏北,日本国。正南偏东,大琉球国、小琉球国」这是记载台湾与中国关系的第一份文献。往后朱元璋还提及「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将不征诸夷国名开列於后:…小琉球国」、「海外夷国,…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用兵。古人言:『地广非久安之计,民穷乃易变之原』」此外《明史》中的「外国列传」里面,列有<鸡笼山>一条,其中这样记载:「鸡笼山在澎湖屿东北,故名北港,又名东番,去泉州甚迩。…」这个「鸡笼山」,指的就是台湾,与朝鲜、安南(越南)、日本、琉球、吕宋等,同被列在「外国列传」中,可见它不是中国的领土。「鸡笼山」条中还有一段这样的记载:「永乐时郑和遍历东西洋,靡不献琛恐后,独东番远避不至,和恶之,家贻一铜铃,俾挂诸项,盖拟之狗国也。」意思是说,明朝永乐皇帝时,郑和下南洋,所到之处各国都争先恐后向他奉献金银珠宝,只有台湾避而不来奉献,郑和很生气,就送给台湾的住民每家一个铜铃,让他们挂在脖子上,把他们比拟为狗国。这段记载是否属实,有待查考。但这段中国太监侮辱我们先民的记载,正好又说明,明帝国的领土并不包括台湾,台湾自古不属中国,又得一例证。

  • 索引序列
  • 关于闽台文化的论文选题
  • 关于闽台文化的论文题目
  • 关于闽台文化的论文
  • 关于闽台文化的论文摘要
  • 闽台关系史论文选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