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前理解”视域下危机事件舆情危机产生根源探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在如今媒介化社会及人类进入风险社会时代,危机事件舆情危机发生的几率增高,而对负面事件以隐瞒为主的传统管理理念更是对此推波助澜,导致一些本来不是危机事件的却演变成危机事件并衍生出大量次生舆情危机,如天津港爆炸事故的“前七场新闻发布会为‘次生舆情’的爆发期,共出现42个‘次生舆情’”[1]。对于这类现象缘何频发,以管理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与研究视角,从危机管理、危机公关、信息公开、群体心理、大数据监测等具体切入口出发的研究较多,而从解释学视角的研究几乎没有。解释学起初是关于文本解释的理论,尤其是解释《圣经》等宗教经文、经书典籍、哲学文献[2]。经历了古典、现代及哲学解释学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既是解释学的完善与深化,也是解释学从关注正确解释文本本身到意识到解释还需思考历史、传统、思维方式等形成的个人“前理解”对解释的影响,发展到哲学阶段的解释学更具有解释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与科学性。而危机事件舆情危机之所以发生,关键因素是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对危机事件本身、相关新闻文本、政府官员相关言论等在解读上出了问题,这种解读其实就是解释学的解释过程,因而属于解释学范畴,所以,预防或消解危机事件舆情危机的发生及扩散蔓延,具备且善于运用解释学知识既有利于找到问题的症结与本质,又能从解释学知识出发避免对抗式解读等情景的发生,对预防及消解危机事件舆情危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政府、媒体、公众:危机事件舆情危机“前理解”涉及的三大主体

海德格尔在分析“解释学循环”时认为人的理解活动的完成依赖于“前理解”,如果理解者在理解被理解对象之前没有事先具备对相关事物的认知等这些“前理解”,理解者就无法理解及阐释被理解对象,即无法完成面临的解释任务或理解过程。人类对于事物的理解阐释是建立在其个人的“前理解”之上的,没有之前具备的相关知识、经验、观念及解释方法等,也就不具备“前理解”进而不能理解或阐释其所面对的事物。“任何解释工作之初都必须有某种先入之见,它作为随着解释就已经‘设定了的’东西是先行给定的,就是说,是在先行具有、先行见到和先行掌握中先行给定了的。”[3]伽达默尔认为没有“前见”(或偏见),一切理解活动是不存在的,他认可海德格尔的“前见”是“合法的前见”“合理的前见”,伽达默尔认为成见与传统都是理解的前提,又是人类理解的结果,“前见”是之前的历史与传统构成。“一种名副其实的诠释学必须在理解本身中显示历史的实在性。因此我就把所需要的这样一种东西称之为‘效果历史’,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4]“效果历史”是理解者和对象之间“视界融合”的结果,他提出的另一解释学概念是“视界”,指前判断体系,每一种“视界”都对应一种前判断体系,这个判断体系直接与个人的“前见”有关。

“前理解”(或前见)虽然有上述合理的特征,但“前理解”本身以及具备的刻板成见、框架意识甚至错误的偏见等特性,也会加重理解上的偏差偏见,从而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就危机事件舆情危机而言,主要是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在面对危机事件时的“前理解”出现了对立或分歧,从而导致危机事件舆情危机的出现。

设P-A的距离为a,则a=5.5,设P-B的距离为b,则b=10,设A-B的距离为c,则c=9.0,P-A-B的节约里程为:a+b-c=6.5

新闻传播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监督舆论及教育娱乐,进而为一个国家的健康发展及形成价值共同体服务,这种以售卖信息为主要依托的行业与解释学密切相关。在我国,媒体属于党和政府的一个下属部门,“正面宣传为主”与“喉舌论”的定位等是其属性与应有功能的明确体现,我国媒体必须严格坚守党和政府的领导,严格遵守新闻宣传报道纪律。因而,“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浸渍着新闻制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并规范了新闻框架对世界的认识,整体的新闻框架无可避免地会与社会文化情景发生联系,媒介真实其实是一种对应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表象。”[5]从解释学的“前理解”视域而言,媒体的报道必须考虑党和政府对相关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的“前理解”,遵守党和政府对宣传工作和大众媒体的性质功用在“前理解”基础上制定的规章制度与报道方针等。

媒体的商品属性又是其与公众紧密联系的反映,具体体现为都市类报纸以及走市场刊物的大量出现,报业集团广电集团以及门户网站的兴起,其商业性体现了媒体对公众这一消费市场的依赖,因而,媒体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重视受众的满意度与需求。体现在解释学的“前理解”上,走市场的媒体注重在新闻报道内容、形式、立场上尽力达成与受众“前理解”的一致性,以吸引受众及培养媒体的忠实消费者。媒体还是连接政府与公众关系的纽带,客观真实是媒体报道应然上的要求,现实中的媒体报道及立场则易于在权力等因素的制约下,偏向某一方而背离另一方或片面报道或隐而不报等,从本质上而言,这是权力者与媒体在“前理解”上合谋后的结果。从新闻信息的公开报道来看,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三次“前理解”参与下的解释:一是记者采访与写稿这个过程对新闻事实的解释;二是审稿流程的编辑对记者采写的新闻文本的修改把关;三是公众对新闻文本的解释。“在解释时试图避免自己的观念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很明显是荒谬的。”[6]在前两个阶段,政治权力及经济势力常常渗透其中并影响记者、编辑及媒体对新闻事实的解释以及解释上的取舍变异,而个人具有“前理解的”主观观念则渗透于每一个参与解释的人,这又会引起公众在解释理解新闻文本或官方言行时出现对抗式解读心理,产生解释上的变异与对立冲突,危机事件舆情危机有时顺应而生。

诸多突发事件发生时并非是危机事件,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水污染事件等,这类事件的发生往往不是政府或有关部门主观不作为或恶意为之,因而其发生后一般不会引起公众普遍性的愤怒情绪,往往是在处理或报道的过程中演变成了危机事件进而导致大量舆情危机的衍生。究其原因,处理不公不作为或信息隐瞒信息欺骗是两大主因,这两大主因都与当事政府官员的“前理解”有关,能做到这两大主因的主要是政府,是否造成危机事件以及舆情危机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政府,因而在如今大数据热时代,利用互联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对公众进行的舆情监测并不能起到防止舆情危机的决定性作用,反之,预防以及消解舆情危机可以不需要大数据技术,需要的是政府科学的态度及实际行动来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创客”源自英文单词“Maker”,由著名作家科利·多克托罗在《Maker》一书中提出的。2015年的两会上,“创客”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结合许多学者对于创客的定义,笔者认为:创客是具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借助一定的工具将自身想法转变成现实的个体,其中,使用的工具可以是有形或无形的。

二、政府、媒体、公众在导致危机事件舆情危机上的“前理解”偏差及原因

危机事件舆情危机的发生往往在于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出现了“前理解”上的偏差。

1.政府在导致危机事件舆情危机上的前理解偏差体现及原因

在自然灾害事件、事故灾难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这四类突发事件导致的危机事件舆情危机中,政府处理不当具体表现为:政府不作为、处理失当、处理不公、隐瞒封锁信息、信息发布无诚意等。政府在处理上为何会重复出现上述问题,从“前理解”角度来讲,相关官员在知晓这类事件发生时在“前理解”上具有如下第一反应:一是认为其是严重负面事件,要压下并封锁住信息,不能传播出去,以免影响地方党政形象、国家形象以及本人仕途。二是信息不能扩散以免引起群众不满闹事,影响社会稳定及地方政绩,稳定为第一要务。三是立即舆论上严加控制,行动上积极应对,这主要指前三类突发事件。四是对社会安全事件(也包括公共卫生事件)因其牵扯各方势力及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在信息隐瞒之外,最好采取拖延不作为的处理方式以求大事化小。

本组研究对象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在血站无偿献血的2063名献血者,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以上献血者的身体条件与之符合,精神疾病、传染性疾病以及血液病患者均不在研究之列。将2017年上半年无偿献血的1063名无偿献血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献血者男女比例为545/518,最高龄55岁,最低龄20岁,平均年龄(32.4±4.1)岁。将2016年下半年无偿献血的1000名献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献血者男女比例为511/489,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1.5±4.7)岁。两组无偿献血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从新闻报道相关管理制度与理念而言,面对负面事件,政府传统的管理理念是信息封锁信息隐瞒,防止负面新闻的公开传播,达到“新闻、旧闻、无闻”的演变结果,或者采取“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的做法,弱化灾难本身,突出积极救灾或积极应对事故。同时,在强调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下,负面新闻的比例以及负面新闻的等级都没有给出一个可以量化的参考标准,而避免这方面失误的简单办法就是尽力不登少登负面新闻,因而对于性质严重的负面新闻尽力隐瞒拖延,这些观念长而久之便成为了官员对待负面事件偏差性的“前理解”,并由此形成了固定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处理方式等。

在具体的应对中,官员一般是强势的一方,公众以及当事人则为弱势的一方,这种对强弱地位的“前理解”以及对权力本身的“前理解”,加之传统的管理思维等,也会参与到官员对事件的应对处理中。同时,在突发事件或危机事件中权力渗入其中左右相关官员的处理工作也是常态,这时相关官员的“前理解”经验就会影响其处理工作,在权衡取舍时导致处理行为失当。再之,整个社会的各类制度及大文化环境也是制约官员处理应对这类事件时出现“前理解”偏差的因素。这类“前理解”下的固有认知,如认为双轨制、城乡差别、城乡赔偿标准差异、户籍制度、地域保护等具有惯常的合理性,在这种认知下去理解面对的突发事件危机事件就容易出现“前理解”偏差,从而带来处理上的偏差。此外,作为个人的价值观念、阶层差异、意识形态差异等也影响其处理危机事件时的“前理解”出现偏差。

大多数设计咨询企业成本核算以企业内设部门为归集对象,企业预算及考核也以部门为单位。虽然部分项目直接投入成本和部分人工成本可归集到项目中,但因项目人员构成比较复杂,独立人员投入单一项目少,大多设计咨询人员一人负责多个项目。这为人工费用的分劈带来困难,人工成本无法准确归集到项目,致使无法核算出单个项目真实成本。

2.媒体在导致危机事件舆情危机上的前理解偏差体现及原因

我国媒体的性质决定了记者编辑对此类新闻的性质以及价值判断上要遵从相关的制度规约,这要求记者编辑必须参照报道背后的“标准共同体”,也就是一个国家及其宣传机构、媒体等共同制定并约定俗成的一套标准。正如霍尔所言,文化既是主观的、个人的,也是制度性的。人的心理、人的感觉、人的情绪诸如此类既是个人的,同时也是制度性的,文化的制约使它能够击败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它里面有强大的张力迫使你就范,因此无所谓公共自我与私人自我。记者在采写新闻报道时,其头脑中已经储存了“先入之见”等所建构的理解“先结构”。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也提出了“成见是理解的前提”,一个社会化的成年记者,其在报道新闻前就已完成这个“成见”、“前理解”形成的过程,这是一个人理解世界的前提条件,也是一个人认识事物的视域(horizont)。前文提到的新闻报道所经历的三次解释,都有这种“前理解”参与其中,记者、编辑及媒体三者的“前理解”在突发事件或危机事件中可能会出现与客观真实相左的认识。

在对突发事件或危机事件的信息需要上,政府与公众两者之间往往是相左的,公众想知道真相,政府往往想隐瞒真相,媒体希望报道真相但又受政府制约,是报还是不报就需要权衡,这个权衡的过程也是相关“前理解”参与的过程。作为党报党刊,其主要不是向市场求生存,在对突发事件或危机事件的处理上会依据其固有的“前理解”认知,形成固定的报道纪律报道模式,什么能报什么不能报以及怎样报道,已经具备了一套成熟的做法。公众对这类报刊一般不会关注,也就不存在解释学的解释过程,但当这类媒体的解释偏向越过了公众的情感底线时,公众亦会对其关注并且群体情绪激发进而造成舆情危机;走市场的媒体则就需要在两者之间博弈,“为了生存,每份报纸都必须反映一个特别的读者群,通常情况下就如同手握一面镜子照着某一特别的地方。报纸必须和它的读者共同分享一种感觉,一系列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7]走市场的媒体在这种状态下自然希望报道真相,但在政府以及财团等制约下根据“前理解”认知的利弊考虑,往往出现不客观的偏颇性报道及集体失声现象,从而引起公众不满或者谣言满天飞,造成舆情危机继续发酵。

从解释学的“前理解”视域来看,上述情况的出现是三者在对待同一事件时的“前理解”出现了分歧或对立。造成分歧或对立既有制度、文化、地位、立场等方面对“前理解”带来的影响,又有个人或组织在生活中形成的偏见对“前理解”带来的影响,这种观念的偏见往往更根深蒂固又渗透在上述各因素之中。其中,一是“普遍流行的偏见”,主要指先入之见。二是“天资的偏见”,主要指人们的情绪的变动和心理习惯对他们判断和推理的影响。三是“公众的或习俗的偏见”,主要涉及到宗教教义对人们的思想倾向和思维内容的影响。四是“学派或党派性的偏见”,指他们坚持的那些迥然各异的教条,这些教条同样会妨碍人们对事物作出客观的判断。[10]在上述影响中,政府作为传播的重要控制者与决定者,其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这种传播模式、机制以及风格,直接决定了受众是否在解释学上接受其处理危机事件舆情危机时的措施及言行。

荷兰新闻传播学者托伊恩·A·梵·迪克的著作《作为话语的新闻》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了新闻文本意义产生的途径:一方面是新闻制作者对新闻文本的制作与建构,一方面是受众对文本的理解与认识。两者共同撰写文本再现新闻事件。所以,在面对突发事件或危机事件时,官员的口语文本以及媒体的新闻文本制作都应该认识到,官员言行意义的产生以及新闻文本的产生都不是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公众的有效参与,忽视公众的解读心理忽略公众对象的存在,很可能会把本来不是危机事件的事件演变成危机事件并导致大量舆情危机的衍生。所以,要减少危机事件舆情危机的发生,从解释学的“前理解”视角来看,就是要坚持在处理事件与报道事件时做到三者“前理解”的一致性与相容。

推流式微纳米气泡增氧水环境修复生物浮岛技术………………………………… 马 俊,杨 昆,张学发等(2.66)

3.公众在导致危机事件舆情危机上的前理解体现及原因

危机事件舆情危机的发生从解释学的“前理解”而言,关键在于公众在“前理解”上与政府官员以及媒体的“前理解”产生了分歧对立。这种分歧对立一是对事件本身的解读上,二是体现在对媒体报道的解读上,三是体现在对官员处理事件时的言行解读上,如对新闻发言人的发言解读。由于长期形成的媒体报道模式及官方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理方式,造成政府以及媒体的公信力下降与“塔西佗陷阱”的形成,公众因而易于形成理解时的刻板成见与对抗式解读,这种对抗式解读首先体现在公众对媒体报道与官员言行的“前理解”上,认为他们不可能真诚公正。

如果媒体给予的文本或官方的言行不符合公众理解前的“成见”和“先结构”,公众就会拒绝解读或产生“误读”或“曲解”。但这种拒绝的前提是解码者能够通过另一套逻辑或者背景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图景。这种知识图景就是其“前理解”成分。再之,公众头脑中的“虚拟世界”和公众生活半径的“现实世界”是相互对比碰撞的,从而引起公众对两者的比较及再重构其心目中的“自我建构世界”。这样,问题也出来了,公众的主观能动性具有把两者重合比较的能力,这体现在解释学上就造成了以“前理解”为基础的解读的多样性,以及解读并不朝着媒体与政府预想的方向走。在接收美学中,“期待视野”与“视域融合”是两个很重要的概念,所谓“期待视野”就是读者面对文本时,调动自己的经验并产生一种思维定向以及他所希望的文本对他的满足。两者融合才能得到对文本意义的“正解”,否则就是“误解”“曲解”,而危机事件的报道与处理中常常达不到这一要求,因而也就导致了危机事件的发生与舆情危机的蔓延。从“宜黄事件”、“温州动车事故”、“赣南拆迁血案”等危机事件及其舆情危机中可以看出,政府官员说辞以及新闻发布会都难以满足公众的“期待视野”以及“视域融合”,公众对相关事物的“前理解”与官方以及媒体给出的“前理解”后的结论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或对立,导致公众感受到不公、欺骗或愚弄,舆情危机在这种情绪下有时顺应而生。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达成“前理解”的一致或包容

在日常新闻报道中,大众媒体常常做不到客观真实报道,这就容易造成传播者选择评判新闻事实的“前理解”偏向与受众对所报道的新闻采取消极或对抗式解读的习惯。正如塔奇曼所言:新闻不是社会的镜子,新闻帮助建构一种共享的社会现象。因为在描述一个事件的过程中,新闻定义并建构了这个事件。这种表现在我国新闻报道中的体现更为明显,其中明显的体现之一就是对待突发事件及危机事件的应对方式与新闻报道模式。在这种传播机制与模式下一是公众的知情权往往被剥夺,二是往往处理上有失公平正义,于是缺乏民意表达渠道的公众易于积累不满情绪,遇到突发事件或危机事件时就易于被点燃,酿成舆情危机以及出现群体极化与网络暴民现象,“社会生活中缺乏公民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平等的权利表达和利益博弈,将有可能不断催生‘网络暴民’”[9]

另外,三者之中媒体相对公众而言基本处于强势地位,公众没有左右其报还是不报以及怎样报的权利,“因为他们有制播权,属于‘紧俏商品’,故显得傲慢。”[8]这种傲慢也是媒体对自身以及公众的一种“前理解”后所采取的态度,而在对突发事件危机事件的报道中,有时这种态度会引发或加重舆情危机。

从现实而言,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的利益及对问题的关注点等存在较大的差异,三者生活在不同的场域,而“场域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不同的场域具有不同的‘逻辑和必然性’,即每一个子场域都具有自身的逻辑、规则和常规。”[11]三者之间自身的逻辑、规则等出现对立或不相容时,面对突发事件或危机事件就易于导致舆情危机。改革开放以来,公众的市民意识开始觉醒,公民意识的显著特征是对政治权利受损敏感,市民意识的显著特征是对利益受损敏感,我国公众暂时还处在市民意识觉醒阶段,在涉及切身利益以及应遵守的公共良知上具有积极发声参与的习惯,例如“嫖娼死”“宜黄事件” 等。

因此,要预防、减少及消解危机事件及舆情危机的发生,从解释学的“前理解”而言,就是尽力做到三者“前理解”上的一致与相容性,作为政府要站在服务型政府的立场上对待危机事件舆情危机,坚守公平正义并坦诚及时公布相关信息。虽然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但做起来相对困难,好在从我国对待这类事件的态度来看已在逐步改善,“除了群体性事件、外交事件仍需要慎重处置以外,对于其他突发事件,近十年来新闻媒介开始有了不同程度的介入,经历了由不发消息到发消息,再到如何发消息,甚至如何早发消息的过程。”[12]这种改进是减少危机事件舆情危机发生的明智之策。作为媒体,尽力做到及时客观真实报道,加强专业意识,减少容易导致公众在“前理解”上对抗的“政治式写作”,在这种写作中,单一而明确的因果关系表现得更为极端,……它往往不提出理由,而是以评判的形式来表达事实,是强加于读者的一种谴责性的直接读解[13]。毕竟,新闻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一特性,造成了简单的新闻文本常被复杂化解读,这个解读就有正向解读与负面解读之分,因此,新闻报道者不能忽视对公众信息解读方面的解释学关注,对于危机事件的报道与处理中更应注意。

解构主义批判学派学者布鲁姆提出的“阅读总是误读”有一定道理,但这并不表示对公众的解读倾向传者就完全无能为力。霍尔在《监控危机》中认为,受众虽然有不同形式的解读,但是其解读基本都是在一定的参照系之中,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和思维习惯就是其驰骋个人解读的大参照系,理解透这个参照系就可以把握其舆情动态。以罗蒂和费什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诠释学强调,对文本的理解更多要关注的是阅读的效果,强调文本对于我以及我的共同体所产生的效果。在注重新闻引导的传统下,我国新闻媒体一向追求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引导作用,这就需要报道能产生应有的效果,但产生同向的报道效果是需要传者与受众共同完成的。

四、结语

防治措施:针对不同情况,应区别对待,不可盲目拔锤,以免钻机倾覆或吊绳断裂而掉锤。发生卡锤情况时,先小范围收放、晃动钢丝绳将钻锤提松,将钻锤缓慢移出溶沟裂隙,然后再将钻锤平稳起出。在溶洞顶1m范围内冲击钻进时,应采用低锤密击方式钻进,冲程不大于1m。在溶洞内发生卡锤时可以尝试边微微收放钢丝绳边旋转钢丝绳角度,以期从原梅花孔中提出。如不能奏效,可采取沿孔壁下钢套管击破溶洞顶层,钢套管下放至洞内套住钻锤,提升钻锤,使其沿钢套管内提出。在较为坚实的岩层中出现卡锤时,可采取水下爆破的方式将钻锤炸松再取出。

(1)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胆汁酸和益生素的试验组,其生猪体重、自身抗病性都明显提升,有效降低了发病的几率,显著提高了生猪的成活率,生猪头均出栏重增大,料肉比降低;试验组生猪每头的经济收益比对照组高193.37元。因此,日粮中添加胆汁酸与益生素可有效促进生猪的生长于发育,进而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4] 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苏丹草株高和干鲜比分别于孕穗期测定,每个小区重复10次;每个小区随机取2 m×2 m的样方进行齐地刈割,风干至恒重用于测定干草产量。将干草粉碎过筛(孔径0.5 mm)用于测定粗蛋白(凯氏定氮法)和全磷(氢醌-亚硫酸钠法)。

[2] Audi,Robert.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2nd[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377.

听着儿子说这些话,朝敏的泪唰地流了下来,孩子纯真的内心过早染上了“江湖气”,那些错误的观念让他做了很多的错事,也让他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痛苦。

[3] 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184.

[1] 刘勇,王雅琪.公共危机中“次生舆情”的生成与演化——基于对“8·12天津港爆炸事故”的考察[J].国际新闻界,2017(9):116-133.

[5] Tuehman,Gaye.Making News[M].NewYork NY:The Free Press,1978:182-197.

[6] Hans Georg Gadamer.Truth and Method[M].New York:Continuum,1994:597.

[7] 杰克·福勒.新闻的价值——信息时代的新思考[M].陈莉萍,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70.

[8] 许燕.学者与传媒的关系——陈平原教授访谈录[M]//李良荣.为中国传媒业把脉——知名学者访谈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9.

[9] 童大焕.“迁怒”与网络暴民及其他[J].中国社会导刊,2006(14):13.

[10] 俞金吾.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型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因此,相关部门需要为中小型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并制定相关法律制度保证中小企业的权益不受侵害。同时银行也要推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增加融资渠道,以期为提升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动荡环境下抵御融资风险的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11] 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54.

[12] 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语态开始[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306.

[13] 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72-77.

 
李铁锤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