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

更新时间:2009-03-28

从本世纪初,我国响应联合国的倡导,开启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浩大工程。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3月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非遗开始进入我国公众的视野。到2011年,第一、第二、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收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1530项。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深入人心,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非物质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紧密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这样的表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创造,生存于民间,传承于民间。没有任何文化形式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更水乳交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必须依托人本身而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须臾离开人的活动,必须要由人来一代代传承下去。如果从事民间艺术和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就会失传。非物质文化作为传承的文化、传人的文化,靠的是传承人代代相传、口传心授。从事民间艺术和技艺的艺人也不可能孤立存在,需要消费其文化的受众土壤,需要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广大民众,尤其是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积极参与。是人民群众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离开了群众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空中楼阁。而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发展,也不能脱离传统,也必须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资源。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从二者的文化层次来看,群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属于草根文化,其主体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它既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创造,又丰富着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从二者的形式来看,都是非物质文化。二者都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群众文化的民间性特点是不言而喻的。其特点除了表现在活动方面和形式方面,还表现在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上。从二者的社会功能来看,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着同样的功能。人们通过二者不仅可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且能够不断地认识和改造自身。二者都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通过文化活动,增强群体的凝聚力,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民族心理、民族感情,促进文化认同。二者都在自娱自乐,自我满足的同时实现社会教育、思想启蒙、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等多种功能。群体性和社会化特点显而易见。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一定要依托当地的文化资源,特别是与群众文化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什么是文化资源?它是人类文化赖以生存的一切对象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基本条件之一。文化资源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一个地区或民族,其文化面貌和发展前途不仅仅取决于经济要素,在很大程度上与该地该民族文化资源的多寡、质量的高低,尤其是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息息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当地文化资源中有两大优势,一是其独特性,它是植根于当地老百姓世世代代生活的,是独一无二的,是其他地方的文化无法取代的。二是其融入性,它融汇了当地群众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这两大特性正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所孜孜以求的。

二、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纳入群众文化活动之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在传承,而最好的传承,是把它自觉地纳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在活动中保护,在活动中传承,让它不是作为博物馆里的收藏而存在,而是在人民群众鲜活的生活中起作用,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人台是内蒙古西部地区蒙汉人民熟悉和喜爱的戏曲形式,至今有150多年历史。2006年,二人台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默川平原是孕育二人台艺术的摇篮,解放后,二人台艺术在内蒙古包头市土右旗得到了长足发展,先后在内蒙古和全国举行的相关大赛中创下佳绩。土右旗把当地的非遗项目二人台当作一张文化名片,倾力打造二人台艺术节,极大地繁荣了当地的群众文化生活。2009年的首届二人台艺术节举办了6台精品剧目展演、5场小戏小品专场演出,包括开、闭幕式晚会及民间艺术巡游等活动,参与演出的演员超过千人,观众达到10万人。同时,土右旗各乡镇民间表演团体的秧歌、街舞、鼓乐表演与开幕式晚会交相辉映。艺术节从全区筛选《巴雅尔与大花眼》《真情》《西口好人》等7台二人台优秀剧目,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展演。民间二人台艺术巡演期间,在土右旗主会场组织了5场二人台小戏、歌舞、表演唱、坐腔、牌子曲等民间二人台艺术演出活动,吸纳民间艺人和群众广泛参与,把二人台艺术节真正办成了人民的节日。

近年来,各级党政部门充分认识到了非遗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倡导开展了一系列以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2017年4月28日,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实现戏曲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解决农民看戏难的问题,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此举不仅有利于破解农村群众看戏难问题,也让戏曲重返基层广阔天地,为戏曲的传承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群众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基层群众文艺创作,要体现特色,形成品牌,必须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寻找素材,吸取营养。

三、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节庆活动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平台

“柳哥人才可惜了啊。”寝室二床说道,“柳哥这成绩,出国拿全奖,毕业美利坚啊!”当然,这都是大学寝室里没有任何恶意、近乎习惯的互捧。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的传统习俗,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统计,内蒙古草原目前有3700余座敖包。敖包,蒙古语意为堆子和鼓包,是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的圆锥形堆积物,多由石块堆砌垒成。敖包最初被草原牧民作为路标和界标,后来逐步演变成祭祀山神、路神,祈求丰收、平安的象征物。

2006年“鲁日格勒”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鲁日格勒”舞蹈多取材于达斡尔族的生产劳动与现实生活。以呼号和歌唱来统一和协调众人舞蹈的步伐、节奏,是歌与舞的一体化。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充分利用“鲁日格勒”的舞蹈元素,创作了《嬉水姑娘》《鲁日格勒》《欢腾的山村》《采集》等舞蹈节目,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深受农牧民群众喜爱,多次在全国及自治区的文艺舞台上获奖。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的斯布呼勒敖包文化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继承和发展蒙古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满足广大农牧民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奈曼旗将其打造成年度盛会,每年都会吸引嘎查周边群众和游客近3万人参与其中。祭祀仪式过后,明仁苏木首届农牧民文艺汇演那达慕同时拉开帷幕。每年的汇演中,都有几十支农牧民代表队参加文艺表演,活动期间,还对孝老爱亲模范、道德模范、美丽庭院模范、脱贫之星等先进人物进行表彰。

今天,祭敖包活动在内蒙古牧区,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民间祭祀活动,而且承载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阿拉善的赛驼,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近年来,在阿拉善文化部门的倡导下,由牧民出面搞的养驼习俗联户传承赛已经生活化、常态化,成为牧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内容是赛驼、祭驼、驼具制作、驼奶食品制作技艺、驯驼表演、奖励活动。赛驼的同时,举行种驼评比、驼队运输展示、旗驼评比、沙力博尔摔跤和长调民歌比赛等活动。牧民真正是活动的主角。

四、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作群众文艺创作的重要资源

在阿拉善盟,每到盛夏,广场上就有成千上万的人跳起“萨吾尔登”广场舞,成为苍天圣地阿拉善的一道亮丽的景观。萨吾尔登是蒙古族和硕特部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2008年6月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申报的“蒙古族萨吾尔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弘扬这样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阿拉善盟把盟行署所在地巴彦浩特新建的广场改名为萨吾尔登广场,成立了萨吾尔登广场晨练队,并连续十几年在这里举办萨吾尔登广场舞蹈比赛。每年的消夏文化节,盟群艺馆都把阿拉善的民间艺术如萨吾尔登舞蹈、陶布秀尔弹唱、阿拉善蒙古族长调民歌、马头琴演奏当作展演、比赛、培训的重要内容。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群众文化中可以起到巨大作用。

群众文化活动需要平台,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节庆活动,因其贴近群众,便成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最佳平台。近年来,内蒙古各地在挖掘当地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炼出最能体现当地特色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符号,精心打造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如鄂温克“瑟宾节”、库伦安代艺术节等。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发生不可逆转坏死而形成的病理过程,心肌出现缺血性的坏死后可引起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出现心力衰竭[1]。心力衰竭多伴恐惧或焦虑的心理反应,因而在急救的过程中除了提高急诊的效率以缩短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同时还不可忽视患者的心理反应[2]。舒适护理是1995年由Kolcaba提出的,其更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和满意感[3]。2016年6月~2018年2月,我们对45例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护理路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现在的故宫是精美的博物馆,展出3万余件展品,但这不过是它众多藏品中的2%。为了不让这些文物被时光淹没,“故宫博物院北院区”计划被提上日程。当它建好后,不仅将有更广大的区域、更先进的技术、更安全的空间来扩大文物展示数量,确保文物得到及时、科学的保护,这里的传统工艺工作室还将对外开放,会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示给公众,从而获得新生。

2015年,内蒙古阿拉善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萨吾尔登”为主要元素创作的首部蒙古剧《萨吾尔登情缘》,这一原创剧目讲述了非遗传承的故事,巧妙地处理了原生态艺术展示与舞台艺术表现的矛盾,把沙力搏尔式摔跤、呼麦、冒顿潮尔、土尔扈特婚礼、劝奶歌等20多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到剧情当中,成为有血有肉、集抢救与创新于一体的“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一方面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中得到了活态传承,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是一件两全其美、相得益彰的事情,必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以湖南大学为例,实验班学生并不是固定的,学校会通过对实验班学生的考评采取动态淘汰机制。也就是说,不能满足实验班要求的学生将推出课程学习。淘汰机制在一定程度有利于实验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升,确保实验班的整体处在较高的水平。但不能仅凭成绩考核作为唯一指标衡量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强弱,应采更全面考虑学生不同时期的水平,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此外,高校实验班还应配备专门的人员,了解每个实验班学生的个性和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在硬性指标下的决策失误。

推荐理由:《天下·法律的概念(第三版)》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法律的概念》2012年第三版而译。哈特重新检视他的法哲学基础,并针对著名学者德沃金等人的评论予以回应。这本发人深省的新版——《天下·法律的概念(第三版)》,将成为理论界争议与评论的焦点,并且深受对法理学及法哲学有兴趣的人之喜爱。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武宁.人类学视角下“群众”一词的产生、流变及再阐释[J].天府新论,2015(3).

[3]武宁.阿拉善蒙古族与骆驼的互动及其生态意义[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3).

[4]方李莉.“文化自觉”视野中的“非遗”保护[M].时代华文书局,2015.

[5]武宁.生活实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阿拉善蒙古族养驼习俗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8(5).

 
图力古尔
《内蒙古艺术》 2018年第04期
《内蒙古艺术》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