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浅述萨满舞与傩舞的异同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以舞降神”的巫文化

巫文化是在原始社会背景下,人们产生的宗教信仰和鬼神崇拜的文化的统称。巫文化在旧石器时代本为一体,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出现分裂,逐渐形成两大体系:一是北方萨满文化,二是南方傩文化。萨满教在北方民族中分布广泛,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达斡尔族、满族、锡伯族、赫哲族、鄂温克族等,萨满教是这些少数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1]北方巫在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地理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以萨满跳神为特征的萨满文化。傩文化则流传于中原一带以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汉、彝、羌、苗、瑶、土家、布依、仡佬等民族中。周代将傩祭归为“礼”的范畴,后来傩又吸收了儒、释、道的文化,用其逐祟除疫的祭祀活动和戏剧歌舞艺术得到了生存和发展,一直流传至今。南北巫文化凝聚着先民的智慧,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舞蹈艺术的先驱与引领,源远流长。

为实现内部市场化运作,2016 年集团公司推出了炼销两个板块汽、柴油交货的基础量、额外量概念。所谓基础量是指参考零售量、按照官方出厂价交接的汽柴油量,而额外量则是指按照市场批发价交接的剩余汽柴油量。设定基础量、额外量的出发点是:

(一) 北方萨满文化

“萨满教是与其他原始宗教信仰相并存的宗教。它产生于原始社会初期,带有明显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2]它属于原始自然宗教,体现着北方先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神灵崇拜,包含着先民的宗教信仰,凝聚了其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保存了绚烂多姿的原始文化。随着社会发展,虽然萨满信仰逐渐式微,但很多民族中仍保留着萨满文化遗存,并且仍影响着他们的思想与行为。这些民族在历史上居住在相近的地域,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在语言、文化等方面有众多相似点,他们统称为东北少数民族。本文所述萨满舞便以满族萨满为例。

“萨满”是古代女真族对女巫的称谓,其他地区对巫师的称呼有所不同:蒙古族叫男巫为“勃额”、女巫为“渥得根”;达斡尔人叫“雅达干”;突厥语族叫“巴赫西”等。宋代以前的记载中,基本都称为巫。各民族对巫师的叫法虽有不同,但祭仪的形式和过程大同小异,所以巫师统称为“萨满”。萨满文化是集诗、乐、舞为一体的原始艺术形式。萨满教的祭祀活动中包括了神歌、鼓点、腰铃和舞蹈。舞蹈是整个仪式中最重要的部分,俗称“跳神”。巫师在祭祀、请神、驱邪、祛病等活动中都要“跳神”。萨满舞是对原始农耕、渔猎、采集、牧畜等劳动生活的集中体现,是图腾崇拜和神灵信仰的产物。萨满舞比较重视头部的表现,通过头饰、头部动作和眼神来表现萨满神灵附体的精神状况,主要的头部动作有抬头、低头、摇头、仰头、左右侧头等。其次,萨满舞也很注重手部动作的运用,臂、腕、掌、指各个部位都得到充分利用。手臂动作变化无穷,手指也有弹、展、收、握、开、转等形式,这使舞蹈节奏强烈、动律鲜明、动作细腻。萨满舞的脚下动作有马步、弹跳、抬腿、屈膝、勾、踢等,造型多变。舞蹈中多模拟动物形象,如苍鹰、天鹅、虎豹等,创造了北方游牧民族生活与原始宗教信仰相结合的舞姿形态。为了使萨满文化更加具有神秘感和神圣感,萨满巫师还要学习各种法术和技能。甚至还会“上刀山”“过火海”“舌舔红烙铁”等特技。能盘旋作舞、表演杂技是对萨满巫师最基本的要求。此外,萨满巫师还要边舞边唱神歌。鼓是萨满舞主要的伴奏乐器,萨满巫师跳神前要先敲一段神鼓来酝酿歌舞灵性,他们认为鼓声可以沟通人神对话。

萨满舞用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描绘了一个历史与现实、神与人、神话与世俗世界相融合的文化风貌。它传承了上古时期的原始舞蹈,填补了舞蹈史的空白,并且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北方先祖幼年时期心灵与情感的发展进程,揭示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过程,是我们研究原始文化的活态遗产。

傩舞从远古发展至今,既保留了驱鬼禳灾的原始功用,又逐渐形成了娱乐功能。二者相结合使傩舞既保留了其内在生命的原生价值,又为民间舞蹈的发展提供了文化价值,使宗教性与艺术性相融合,为中国舞蹈史增添了重要一笔。

(二) 南方傩文化

傩文化同萨满文化一样,是从古巫文化中衍生出来的,与巫文化是自然历史的传承关系。傩文化继承了巫文化的鬼神信仰、以巫师为中介沟通人神关系、祈神酬神、逐祟除疫等内涵;继承了巫文化的多神崇拜以及原始古朴、粗犷厚重的特征。傩文化又高于巫文化。它是集宗教、民俗和艺术多元融合的艺术形式,是人们在小农经济背景下祭祀傩神的综合性活动。

第一,对分裂国家、破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要依法打击。应对“台独”分裂势力,2005年国家颁布、实施《反国家分裂法》,有效震慑了“台独”势力。应对“港独”势力,中央划定了爱国爱港者治港的原则底线,香港根据基本法等相关法律依法对“占中”违法分子定罪判刑。应对“疆独”分裂势力,2016年新疆颁布实施地方性反恐法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办法》,将打击和有效防范暴力恐怖活动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打击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恶性事件的犯罪分子。

姥爷是十里八村远近闻名的笔杆秀才,写得一手好字,从小我在他膝下玩耍,耳濡目染,也渐渐捉起高大的笔杆写毛笔字。每次我煞有介事写字的时候,他总在一旁“啰唆”。

二、萨满舞与傩舞的异同

(一) 手段、内容、风格的大同小异

1.舞蹈是祭仪的主要表现手段

1. 文化主体的不同:单纯与混杂

在临床诊断中,要诊断和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普遍使用尿液分析法来作为诊断的依据,因为其简单、快捷且方便。某些检验者在实际工作中便因此不再重视尿液沉渣镜检,也忽视了对显微镜检测的尿液有形成分的金标准如何将三者(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及光学显微镜)有机结合。由于三者的检测原理不同,报告方式不同,影响检测的因素也不同,常有检测结果不一致的现象,这给医生的判读造成困扰,甚至延误诊断,故对操作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操作水平均提出极高标准,一定要扎实掌握检测仪器对应的原理、注意事项及影响因素等方面有充分的了解,使其得到的检测结果更可靠和准确。

3. 舞蹈风格原始古朴、豪放粗犷

五方观念是古人将人类的生存空间分为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五方与五帝、五色、五行等思想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观念体系。萨满在“跳神”时,要先面对神位(西)跳舞,然后再分别面对东、南、北三个方向跳舞,最后再回到中央,重复面向西所做主题动作多次。傩祭“在禹步(踩八卦)中,以阴阳为纲纪,以八卦的方位作为舞蹈步线运动的向标,五行定位”。[3]“八卦规定了舞步的路线一定要阴阳相间,如果不能避免的要在阳或阴的卦位上连续运动,就要用旋转的动作来表示越过了这个卦位”。[4]这些舞蹈构图方式就是受到传统阴阳五行、五方观念的影响和渗透。

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大豆起源于中国,随后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目前广泛采用的大豆参考基因组来源于美国品种“Williams 82”( Glycine_max_v2.0 ),但这一品种的基因组并不能完全代表所有大豆的遗传变异,特别是距离遥远的亚洲品种和美国品种具有明显的遗传变异。不了解这些差异,就会影响大豆功能基因的定位挖掘。

萨满与傩的祭祀活动的目的基本相同,都是想要祈求自己的氏族繁荣、人丁兴旺。所以在萨满舞和傩舞中,都是带有纯功利性的,反映狩猎、农耕、征战的内容。这是先民认为人类繁衍和氏族的延续都要依靠神灵庇佑的原始观念的遗存。由于这种单纯、朴素的认识,两者的舞蹈动作都有着原始古朴、豪放粗犷的风格特点。萨满舞以模拟动物形态为主要特点,如狼嚎叫、鸟飞翔、鹰展翅、蛇爬行、兽跳跃等。动作既有简单、古朴、粗犷美,又有浓厚的原始文化色彩。傩舞中,巫师头戴假面,手拿锣鼓,边歌边舞,以诙谐、滑稽、彪悍为主要风格特征,却又不失原始舞蹈古朴、粗犷的特色。

2. 舞蹈形式与内容建立在五方观念上

(二) 主体、方式、道具的迥然异趣

萨满与傩在祭祀活动中,都将舞蹈当作巫师与神灵沟通交流的语言。舞蹈贯穿于祭祀仪式的全过程。第一,萨满“跳神”在请神与送神时,要一边跳舞,一边敲抓鼓、摆腰铃,同时还要唱神歌。傩戏中的“跳傩”,巫师脚要“踩罡步”,手要“挽诀”,跳告慰众神的“合神歌舞”。二者都用原始古朴的舞姿赋予祭祀活动以神圣的色彩,并用舞蹈来取悦神灵,传达人们的愿望,达到敬神、谢神的目的。第二,在祭祀时施展的法术也用舞蹈来表现,比如萨满“跳神”在驱鬼祛邪时,一会儿紧锣密鼓、挥舞双刀,一会儿舞耍钢叉、双锤。傩祭在逐祟除疫时,则跳着“捆鬼诀”“铺傩马鞭”,塑造“神灵”为民除害、斩妖除魔的英武形象。第三,萨满与傩都用舞蹈虚构神灵形象,并将其写实化,使人们更加信服。巫师用舞蹈来塑造神灵的不同形象和性格,将不同神灵的特点和个性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使神灵的形象在人们面前变得更加生动立体。

萨满的文化主体非常单纯。由于北方民族长期生活在高原或草原地区,以渔猎和游牧为生,生活地域相对集中,长达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中,萨满巫师以绝对的神威统领宗教祭坛,这与南方傩文化形成极为强烈的反差。傩舞在从宫廷向民间流传的过程中,纵向继承了历代宫廷的优秀表演节目,如夏商时期的纪功舞蹈,周代的“雅乐”,汉代的“百戏”等;横向吸收了民间的“蜡祭”“雩祭”中的精华部分。傩舞在这种相互融合、影响的环境下,在民间逐渐生存和发展起来。以傩班的歌舞形式,进行祈神谢神和驱鬼逐疫活动。这就不仅丰富了岁时节令的民俗文化,也发展了傩舞和傩戏。在中原地区更是出现了巫道合流的现象,巫师演变为庙祝、方士。集中在春节期间的傩祭活动逐渐融入民间社火活动,以民间艺人和农民为主体表演傩舞和傩戏,进行祈福禳灾、驱邪祛病等民俗活动。这说明傩文化的主体混杂而多变,它以开放的传承方式不断吸收其他文化之长,使自身得以发展、繁荣。

傩文化从秦汉开始到唐宋盛行,再到明清逐渐融入戏曲,一直沿袭至今,并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它以吟唱、表演、舞蹈、脸谱、服饰等综合表现形式,成为探索原始乐舞文化的活化石。傩最初属于单一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东汉、唐宋时期吸收了道、释、儒等文化内容,戏曲的内容和形式也逐渐融入,到明清时期演变为一种以戏曲表演为主体的艺术活动方式,成为娱乐性的风俗活动。在傩祭活动中,包含着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傩戏和单纯表演性的傩舞。在傩戏中,舞蹈也是主要表现手段。因此傩祭也叫“跳傩”,“跳”就是指傩舞,所谓“无仪不起舞,无舞不成仪”说明了舞蹈在傩祭中的重要地位。傩舞大多都是戴面具表演的,面具的作用旨在创造神的性格、刻画神的形象以辟邪逐祟。在今天,各民族地区的巫傩祭祀活动仍然使用各种类型的面具,多者数十,少者三五,造型十分丰富,这些面具被视为神灵。傩舞的主要舞步是禹步,俗称“踩八卦”,是在阴阳五行思想的渗透下形成的。舞步的方位要按照八卦的方位模式运动。禹步使舞蹈飘逸洒脱、虚幻幽玄,增添了神秘的宗教色彩。傩舞的手势担任着人与神、鬼沟通的媒介。每个手势都配有特定的咒语和咒词,不可随意组合。手上各势相连,勾、按、屈、伸、拧、旋、翻要一气呵成,这也考验着巫师们的技艺。

2. 表现方式的不同:表现与再现

在氏族社会狩猎时期,由于受到图腾崇拜的影响,萨满与傩都用捕获的动物的头作为道具,装扮成动物来进行祭祀活动。发展到商周时期从动物的头演变为青铜面具。萨满在后来的发展中用神帽的流苏遮面取代了面具,萨满面具逐渐消失。因此二者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傩从装扮神灵发展为扮演神灵(表现);萨满从装扮神灵发展为神灵附体(再现)。傩从装扮到扮演神灵的转变,源自农耕社会的历史背景。从传统习俗腊祭可以看出些许端倪。“在腊祭中,人们扮演社稷神、虎、猫等以表演驱逐或吞食损害庄稼的老鼠、蝗虫等动物”。[5]这种习俗一直流传下来,使得假面舞得以发展。在中南、西南地区,面具被视为神灵的载体,戴上面具就意味着从人变为神。巫师通过扮演神灵的方式来表现各种神灵的形态。在傩坛中,先由巫师吹牛角,做完一系列仪式后,便开始“请神”环节,每请一位神灵时,巫师的助手就戴上这个神灵的假面入场表演。通过生动形象的面具,以歌舞戏剧的形式来表现各个神灵。在北方,萨满在进行祭祀活动时,一般不戴面具或头套,不装扮神灵,而是在急促的鼓声和生动具体的舞蹈中,利用“昏迷术”使自己“昏迷”来表示神灵附体。以神灵的名义传达神谕,祈求人们的愿望可以得到满足。然后,萨满模拟各种神灵降临的形态,使其神灵“现形”。以再现的手法,赋予各种神灵“生命”。整个祭祀活动中,萨满都以神帽的流苏遮掩自己的面容,使人们眼里淡化萨满本身的面容,而是成为神灵的中介。

3. 服饰法器的不同:朴素与精致

巫师在祭祀活动前都会把自己装扮一番,服饰与道具的样式和颜色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讲究,在祭仪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傩舞的法器与服饰比较简单朴素,趋向世俗化、生活化。法器最常见的是牛角与师刀。四川谚语中有“道士吹海螺,端公吹牛角”,端公(巫师)吹牛角是为了召唤天兵天将。师刀,也叫师刀卦,是用铜或铁制造而成的,在做法时用来驱邪化煞和判问阴阳之事。傩舞最有特色的是它的面具,面具的图案是各种鬼神形象。戴面具是傩舞中与“神”沟通的重要媒介,人们将戴面具跳舞视为从人转变为神的“换头术”。萨满服饰的制作精美,保留着原始文化遗存。“常见的有神帽、神裙、七星褂、铜镜等”“神帽上的铜镜代表日月星辰,帽顶的飞鸟象征其能在宇宙间自由飞翔,沟通天穹和人类。帽檐的五彩飘带象征着神鸟飞翔的双翅。神裙代表云涛,七星褂象征星辰”。[6]神裙上面系着铜铃,跳舞时铜铃相互碰撞发出响声,与鼓声相合,一同奏出独特的乐律。因此它既是饰物,也是伴奏乐器。

以“智能表面处理技术”为主题,LIGNA 2019的表面处理展示将涵盖满足当今日益增长的触觉、亚光和反射表面需求的全部智能处理解决方案,包括数字印刷和装饰凹印系统、检查系统、最新一代喷涂机器、机器人系统等。在这方面,数字化和自动化是以最低成本,实现更大灵活性的关键技术。各类最新的表面处理技术、应用、创新和解决方案将在16和17号厅展出。

结语

不论是萨满文化还是傩文化,归根结底都出自于原始巫文化的大系统,都是从鬼神崇拜开始发展起来的。由于地域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使巫文化分裂开来,形成多元格局。其中南方傩文化中的傩舞由于开放性、包容性的特点,吸收了各类文化之长处,向娱乐化、世俗化发展,更加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而北方萨满文化中的萨满舞则因为存在相对的封闭性,较少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所以萨满舞虽然保留了比较纯净的原始文化状态,但随着社会经济和思想观念的不断发展,迷信色彩浓厚的萨满文化逐渐式微。可以说傩文化是混杂的、世俗化的,而萨满文化是系统的、单纯的,并且仍属于原始形态。傩文化是从氏族社会到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多元宗教文化的积淀。萨满文化是母系氏族社会的折射。二者虽有不同,但是都具有丰富的文化人类学价值,不论哪一种,都值得我们仔细研究推敲,从中探索巫文化与巫舞奥秘。

参考文献:

[1]王乃功.萨满舞与傩舞之比较研究[J].满族研究,1998(3).

[2]赵志忠.中国萨满教[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

[3]周冰.巫·舞·八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4]李佳霓.巫舞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J].民族艺林,2017(3).

[5] 曲六乙,钱茀.东方傩文化概论[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6]王宏刚.大漠神韵:神秘的北方萨满文化[M].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

 
李佳霓
《内蒙古艺术》 2018年第04期
《内蒙古艺术》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