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应用HTML界面实现在线数字化校对

更新时间:2009-03-28

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环境下,各类文章等呈现指数式发表。每家科技期刊除了面临如何改进审稿工作,从而提高审稿效率这一个重要课题之外,编辑、排版、校对是科技期刊出版社、期刊社和编辑部在选稿、审稿工作之后面临的三项重要工作[1],而更高效地校对方式能够将编辑人员从繁琐的编辑部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文章的科学内容本身以及对期刊的宣传等工作。

包装设计缺乏个性化。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深受西方包装设计文化的影响,设计独立思想缺失,包装缺乏个性化。尤其是在食品塑料包装这一领域,国内的一些设计师一味推崇西方设计流派、设计大师,讲究包装设计的外观而漠视个性化的风格,严重制约着个性化包装的创新。

1 科技期刊校对现状

校对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保证出版物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诸多学者就如何提高科技学术期刊编辑的编校工作效率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和讨论,或注重编校流程、提高编辑专业素养[3],或重视作者自校环节[4],或编辑加工外包[5],或应用平板电脑的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软件实现数字化校对[6],或优化编校排流程等 [1,7,8]

目前,出版社或者期刊社、编辑部等基本采用三校制+编辑部主任通读的方式[3],以纸质或者PDF电子版本的形式进行校对,前者基本在二校时由于一校修改之处较多,很难对纸质校样进行处理,有时甚至无从下手[6],而且不易于将校对的版本发给作者来确认;后者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方便不同的编校人员进行交叉校对,而不影响原画面,且相对于前者易于发送给作者进行确认,从而有很大的优势,是目前出版社、期刊社和编辑部等编辑人员所常用的校对形式。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通过PDF电子版进行校对仍存在诸多问题,如PDF文件中含有多数图件时导致文件过大而无法发送给作者进行确认和修改,遗漏或者错改PDF校稿中作者和编辑人员的修改痕迹,无法在PDF校稿中对公式进行修正,等等。本文通过介绍国外出版机构正在使用的一种新的校对方式,以解决上述诸多问题,从而避免校对遗漏,提高校对效率,加快编校排周期,快速出版优质稿件。

原则反映规律,青年价值观教育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一元主导原则。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一定的社会关系,目前我国客观存在着多元化价值观念,也使得青年的价值取向呈现了多样化,所以需要以一元主导在青年群体中形成共同的价值目标。第二,动态发展原则。世界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价值观教育也要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要结合时代主题,与时俱进。第三,实事求是原则。开展价值观教育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既要联系青年的发展状况、思想实际,也要讲究教育实效,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

2 新的校对方式

Proof Central(PC)是由TNQ公司开发、爱思唯尔(Elsevier)国际科技出版集团领航的一款作者/编辑/排版员通过使用在线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即超文本标记语言)界面的校对工具。通过在线的HTML界面,作者、编辑人员和排版人员可以快速地、轻松地在校样中进行修订、评论和更改请求,并直接在线提交这些修订意见。不过,根据Conscious Editing Environment(C2E)的规定,Proof Central不允许对已经通过同行评审的、接受出版的文章进行大幅度地更改。

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集团网站数据显示,该出版机构自2011年开始使用该软件以来,至2015年初,超过10万个作者和近900个期刊在使用该软件;而且与返还PDF校样的速度相比,使用Proof Central返还校样的速度显著提高,即40%的校样在24小时内返还,相比之下,PDF校样在相同时间内的返还速度仅为6%左右。由于在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即可扩展标记语言)环境中进行文章的修正,Proof Central降低了人为干预,从而提高了更正过程的整体质量,而且,这个校样体系减少了生成修改后校样的周转时间。

3 该校对方式处理文章的流程

笔者所在的Geoscience Frontiers期刊,2010年10月创刊,是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北京大学共建的。该刊自创刊伊始,就与国外大型的出版集团爱思唯尔(Elsevier)展开合作,整个出版流程与国际模式接轨,其中排版和ScienceDirect平台维护工作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集团负责,而稿件的选稿、审稿、编辑、校对、印刷和发行等工作由编辑部负责。2016年初该刊被汤森路透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SCIE)选入,其首个影响因子为4.256。2016年初,爱思唯尔(Elsevier)对该刊引入Proof Central的校对工具,所有的校对工作均通过Proof Central的在线HTML界面完成,其处理文章的流程(如图1)。

  

图1 使用Proof Central处理文章的流程

4 该校对方式的优势

笔者自2016年初开始使用爱思唯尔(Else vier)出版集团的Proof Central的在线HTML界面进行文章的校对工作以来,逐渐发现其有如下优点。

4.1 对于作者和编辑人员而言

中国石化基层审计文化的构建……………………………………………………………………………………马晓丹(4.79)

3)大大降低了人为漏掉改动的失误。在实际的稿件校对工作中,生产部门的排版员将在纸质或者PDF版本文件上完成的校对工作誊写到最终的稿件版本时,由于作者和编辑人员在校对过程中改动之处较多,往往会出现漏改或者错改的失误,从而徒增作者和编辑人员又要花时间去一一核实排版员是否将他们的修改之处正确且完整的修改上去;而通过在线的HTML界面,作者和编辑人员的所有插入、删除和替换等校对痕迹均可以准确无误地更正到校样中,能大大降低排版人员在更正这些校样稿件是出现的人为失误。

2)通过鼠标选定,作者和编辑人员可以进行文字、字符和公式等插入功能,也可对其进行补充说明(如图2)。这些插入的文字和字符也会自动且完整地更正到网页校样和最终的版本文件中,无需考虑校样在网页中的排版问题,可以随意地进行文字和字符等的插入和删减;而且也可以对插入的内容或者其他修改之处进行备注和补充说明,方便排版员对校样进行审查和更正。

3)对于作者和编辑人员需要修改或者替换的图件和表格等,可以以附件的形式在线添加和提交,无需作者或者编辑人员通过邮件给排版人员返回更正的文件,免去出现传送超大图件失败的情形。

4)如果作者在修改阶段上传的文件或者图表等有错误,编辑人员可以自行删除、下载或者替换作者上传的文件和图表等,从而便于编辑人员确保校样的准确无误。

5)容易追踪和审查作者和编辑人员的修改痕迹(如图3)。通过在线的HTML界面进行的各种文字、字符和图表等的修改,与在word中进行修订一样,均会留下修改痕迹,包括插入、删除、替换、上下标、斜体、粗体等改动,而且作者和编辑人员的改动可以在不同的标签下体现,如作者的修订痕迹在Author标签下体现,编辑人员的修改痕迹在Copyeditor标签下体现,便于作者、编辑人员和排版员对这些修改痕迹进行区分。

  

图2 对文字进行插入、删除、替换、粗体、斜体、上下标修改等的改动

2)大大简化了手动添加作者和编辑人员综合改动的繁琐程序。除了备注和补充说明等修改痕迹需要生产部门的排版人员逐一核实并手动更改至稿件外,作者和编辑人员所有的校对痕迹,包括插入、删除、替换字符和文字等工作均能自动更改到网页的校样界面中,并能在最终的版本文件中自动更新,排版人员只需逐一核实和审查这些修改痕迹是否正确,而免去了生产部门的排版人员手动逐一添加作者和编辑人员更改痕迹的繁琐程序和重复的劳动。

1)大大节省了数据库的存储空间,一切工作只需在线完成。随着成千上万稿件的逐年增多和积累,每篇稿件的一、二、三校和不同来源(作者或者编辑人员)的校样PDF版本文件会逐步占据数据库的存储空间,长期下去,对数据库的存储带来负荷和挑战;而通过在线的HTML界面完成校对工作,可以免去编辑人员和作者在对每篇稿件进行交叉校对时所产生的各种校样PDF版本文件占用数据库的存储空间,所有的校样痕迹均保存在网页中,方便存储和查找。

  

图3 作者和编辑人员在Proof Central中对文章的修改痕迹

4.2 对于生产部门排版人员而言

7)无需在电脑中维护PDF文档。作者和编辑人员对文章所作的所有校对工作均通过在线的HTML界面完成,审查完毕直接保存到Proof Central网站后提交,这就免去了在电脑中存储和维护各个阶段的校样,而且如果需要存储一份校改的PDF文件,只需通过点击该网站右上角的下载按钮,即可以从Proof Central自动生成PDF文件进行下载并存储。此外,如果作者或者编辑人员对文章结束校对工作,并将更改信息通过在线的HTML界面提交后,也可以随时通过之前给定的指定网页链接查看对该篇文章所作的改动,无需在电脑中维护PDF文档。

  

图4 排版员提出的疑问

6)容易追踪和回答排版员提出的疑问(如图4)。通过在线的HTML界面,排版员对于稿件提出的所有问题列于文章右侧Queries标签下面的Q1、Q2、Q3等子标签内,作者和编辑人员通过点击Q1、Q2、Q3等子标签可以清晰地切换和快速地追踪、定位排版员在文章中提出的疑问,而且可以很清楚地在Q1、Q2、Q3等子标签下面回答排版员提出的所有问题。

“教育是一种服务”这一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与采用,以往人们选择学校时更看重硬件设施,现在更看重学校的服务意识,这也就使得学校间的竞争转移到服务意识。因此,在评价学校时,主管部门不仅要看学校教育质量、师资与管理等方面是否让人们满意,更要看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倡导“教育是一种服务”,有助于在高校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将教育理念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有助于教育供给者转变其观念,意识到学生不是学校的“产品”,而是其客户——“服务的对象”。

RPL中用到的ICMPv6消息主要有DIO(DODAG Information Object)、DAO(Destination Advertisement Object)、DIS(DODAG Information Solicitation)及DAO-ACK(Destination Advertisement Object Acknowledgement)等。表1简单介绍了这几类ICMPv6消息。

这一公益项目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外语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委员会、广州摩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翼课网)等机构共同发起,以“互联促发展,比翼享未来——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脱贫攻坚”为主题,以期发挥教育信息化手段对教育扶贫和教育均衡发展的驱动作用,加快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网络扶贫行动计划。

证明 假设为X的一个犹豫模糊滤子,且X( = ∅,则存在x ∈ X( 即 ⊇ γ.由(HF1)知, ⊇ ⊇ γ,这表明1 ∈ X( 令x,x → y ∈ X( 则 ⊇γ且(x → y) ⊇ γ.由(HF2)知, ⊇ ∩ (x → y) ⊇ γ, 即y ∈ X( 同理可证,若x,xy ∈ X( 也有y ∈ X( 这表明,X( 是X的滤子.

5 该校对方式的可行性

目前,基于XML结构化数据进行科技期刊排版生产已经成为国际大型出版商主要采用的方式,该结构化编辑排版能实现数据与呈现形式的分离,不但可以提升出版效率,提高数据的跨平台应用能力[9],实现数字资产管理,而且便于数据的多元化和一次加工多次输出的结构化发布和排版[10]

4)作者能快速返回校样。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集团经过统计发现[5],通过在线的HTML界面完成的校对工作,其40%的校样能在24小时内返回,然而只有6%左右的PDF校样能在相同的规定时间内返回。可见,在线的HTML界面由于其操作便捷的特点,能加快作者返回校样的速度。

国外出版商已经成熟掌握了使用XML结构化文档的技术,如Springer Link全文PDF文件均伴随一系列XML元数据描述[11]。随着信息的全球化共享,我国出版社、期刊社和编辑部采用基于XML结构化数据进行文档排版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目前,国内的期刊出版领域,通过尝试采用Adobe Indesign来进行文章的排版,该软件从2.0版本开始对XML技术有良好的支持[12],除此之外,也有学者通过自编的JavaScript程序在Indesign中实现基于XML结构化文档的自动排版,来探讨XML结构化文档在国内科技期刊排版中的可行性 [9]

可见,基于XML结构化数据进行文档的排版会逐渐应用于国内的出版社、期刊社和编辑部,从而实现通过在线的HTML界面进行文档、公式、图件和表格等的在线多方、多次的校对,提高稿件处理的速度、提升稿件的质量。

此外,该校对方式重视作者的自校环节,方便通讯作者和合作者进行校对工作,避免出现科学性的错误,提高稿件的质量。笔者在近8年的编辑工作中发现,国外的通讯作者非常注重将排版后的校样发送给该文的所有合作者进行校对,从而在该校对阶段往往会发现很多从未注意到的科学错误,如数据错误、单位错误、表述错误和图表内容错误等,而且他们非常注重文章中图件和表格的排版问题,提出如某些图件排成全栏美观,有些图件排成半栏会更好,而有些图件排成3/4栏更符合全文整体的版式。

秦淮河古名“淮水”,一名“龙藏浦”,早在远古时代就是长江的一条支流,也是南京地区的第一大河,全长110km。在江河湖泊众多的江苏,秦淮河虽然只是条“小河”,但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在全国都享有盛名。

可见,作者自校环节虽小,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能提高稿件的整体质量[4]。然而,作者指出的修改意见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本刊的标准,则需要通过Proof Central的在线HTML界面请编辑部编辑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审查和核实,这样,通过多方的把关,不仅加强了稿件的科学质量,而且提升了稿件的表述质量和排版质量。

1)通过鼠标选定,作者和编辑人员可以轻松地对文字、字符和公式等实现粗体、斜体、上标、下标、删除、替换等改动功能(如图2),而且这些改动会自动且完整地更正到网页校样和最终的版本文件中,易于操作。

在笔者所在的期刊未开始使用Proof Central的在线HTML界面进行校对工作之前,通讯作者通常以邮件的形式将排版后的PDF文件发送给该文作者,并将所有作者在PDF文件中指出的修改意见逐一汇总到一个PDF文件,随后以邮件的形式返还给编辑部。然而,有时由于文件过大(超过20 Mb),编辑部经常会收不到作者以邮件形式发送的校样,从而耽误稿件的及时出版工作;而且如果文件过大,编辑部经常面临不知如何接收作者的校样,这是因为国外作者往往通过Dropbox云存储将文件发送给编辑部,编辑部需要登录Dropbox下载相关的文件,可是国内却无法登录Dropbox。此外,由于作者改动之处过多,有时会出现排版员遗漏改动和手动更正错误的现象。

基于以上PDF超大文件带来的种种不便经验,笔者自2016年初开始接触Proof Central的在线HTML界面进行文章的校对工作以来,瞬间感觉PDF校对文件带来的一切不便均已解决;而且通讯作者可以将校样的链接转发给合作者,合作者只需通过在线HTML界面即可查看校样,并将修改痕迹保存至网页,告知通讯作者,随后通讯作者可以通过修订痕迹知晓合作者所作的任何改动,审查无误后,通过点击“Submit(提交)”按钮即可以将全部作者的修改校样返回,大大缩短了返回校样的时间,加快了稿件的在线出版速度。

6 结论

目前绝大多数中文科技期刊采取的编校排一体的作坊式出版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出版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出版效率低下,期刊的竞争力不高[5]

随着国家科技期刊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出版集团、高校、研究所正在尝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科技期刊,期刊集群化出版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13-15]

而在期刊的集群出版过程中,合理地整合出版资源、科学地细化编校排分工和高效的编校排方式,能大幅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国内采取编校排一体化的出版社、期刊社和编辑部采用这种基于XML结构化文档的在线HTML界面进行的校对方式很少见,而且很多将排版工作交于排版公司的出版社、期刊社和编辑部也很少采用本文介绍的校对方式,绝大多数采用的是PDF电子版进行文章校对的方式。然而,通过PDF电子版进行校对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不便于将校样在作者、编辑人员和排版员之间准确无误和及时的传送。

位于昆明主城区的云南顺丰金碧辉煌营业点,快递小哥们麻利地卸货、分拣、装车,皮带机、滚筒机有条不紊地运转。面对“双11”包裹大幅增长,快递小哥们已应对有序,驾轻就熟。

本文介绍的新的文章校对方式,不但可以解决PDF文件过大而无法传送的问题,又可以避免校对遗漏,提高校对效率,还可以缩短编校排周期,进而提升出版优质稿件的速度,从而提高出版社、期刊社和编辑部的核心竞争力。

注释

①https//www.elsevier.com/authors/journal-authors/proof-central/what-is-proof-central.

参考文献

[1]赵志鸿.科技期刊编排校合一模式探讨——以《工程塑料应用》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5,34(6):48-51.

[2]汪继友.对提高学报校对质量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165-167.

[3]侯翠梅.浅谈科技学术期刊编辑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与方法[J].编辑学报,2016,28(S1):39-41.

[4]梁倩.小环节,大作用:科技期刊应重视作者自校环节[J].编辑学报,2017,29(3):268-270.

[5]殷建芳,马沂,王晓峰,等.中文科技期刊编辑加工外包与质量控制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27-31.

[6]季魏红,贾建敏,吴飞盈,等.应用平板电脑的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 软件实现数字化校对[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2):176-179.

[7]徐清华,赵惠祥.基于知识管理的科技学术期刊编校排版流程优化[J].编辑学报,2016,28(4):368-373.

[8]徐清华,赵惠祥,曲俊延.科技学术期刊编校排版流程优化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5):463-469.

[9]李金城,余方,方婷云.利用JavaScript 编程在Indesign中实现基于XML结构化文档的自动排版[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2):172-175.

[10]刘冰,游苏宁.我国科技期刊应尽快实现基于结构化排版的生产流程再造[J].编辑学报,2010,22(3):262-266.

[11]邢明旭.创新让世界更美好:访施普林格科学与商业媒体集团行政总裁德克·汉克[J]. 出版人,2013(10):53-55.

[12]王玥,南娟,刘谦,等.基于XML的InDesign期刊排版文件标记与转换处理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1):94-97.

[13]闫群,张晓宇,刘培一,等.中国科技期刊办刊队伍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J].科技与出版,2017,36(7):104-107.

[14]刘俊,张昕,颜帅.大学出版社学术期刊集群化运营模式研究——以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为例[J].编辑学报,2016,28(6):561-565.

[15]倪燕燕,寿彩丽.媒体融合与科技期刊出版和运营方式的转变——以浙江大学学报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2):1248-1252.

 
王丽丽
《科技传播》 2018年第09期
《科技传播》2018年第09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