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我国老年网络教育发展十大建议

更新时间:2009-03-28

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2000年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3亿,占总人口的16.7%,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8亿,占总人口的35%左右,进入重度老龄化国家。[1]

(5)我也了解了那人(钱正兴——引者注),但叫我怎么说呢?除出我劝你稍稍性子宽缓一点,以免损伤你自己底身体以外,我还有什么话呢?

目前确定合理桩间距时,各算法都做了不同的假设,例如:赵明华等[9]认为桩间仅形成桩后土拱,忽略桩侧土拱存在(方法1);郑磊等[11]认为桩间仅形成桩侧土拱,忽略桩后土拱存在(方法2);邱子义等[12]考虑了桩后、桩侧土拱同时存在,却忽略由桩侧面摩阻力提供给桩后土拱的抗滑力(方法3)。

老龄化趋势是世界性难题,而老年教育是解决这个难题的重要方法。许多国家通过兴办第三年龄大学,推动社区老年互助学习,倡导老年人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等多种形式发展老年教育。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老龄问题日益显现,老年教育有利于将老年人口压力转化为动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积极老龄化,在解决老龄社会问题,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回校后的鲁迅,一方面深受孙中山在东京革命言说的鼓舞,另一方面又因成绩事件受到很大刺激,明显地体会到了异国中的那种民族歧视和国籍歧视。在第二年新添的细菌学课上,看到被日军砍下头颅的中国人和周围麻木的看客,彻底粉碎了鲁迅从医救国的计划。学业没有结束,鲁迅便来到了东京。“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4]240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差异,我国老年网络教育发展存在城乡、地区间的不平衡。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差异大,大城市与乡镇农村差距明显,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的市、县、乡镇以及农村老年网络教育资源极其缺乏。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超过六成。由于农村老年人大多经济状况不好,经济独立能力相对较差,他们首先关注的是温饱和健康问题,加上农村老年教育机构缺乏,老年网络教育设施更是凤毛麟角,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老年人更难获得老年网络教育服务。

然而,根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各类老年大学、老年学校仅有5.4万所,在校学员710.2万人,而同期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23086万人,获得老年教育服务的人口仅为3.07%。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许多老年人对目前老年教育的开展情况不满意,当问及为何不满意时,主要是老年教育设施和机会缺乏。显然,当前老年教育覆盖面较小,地区间、城乡间老年教育业发展不平衡,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教育需要,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矛盾非常突出。

一、老年网络教育的涵义、形式和内容

1.老年网络教育的涵义

老年教育是针对老年人开展的教育活动,是老年人接受继续教育、实现再社会化的提供的一种教育服务。老年教育属于成人教育范畴,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文献中也称老龄教育、老年公民教育、第三龄教育等。国际上如日本的老年教育主要分为老年大学和随班就读的老年班两种形式,美国的老年大学形式主要有各种讲座、学习班、老年学校、老年学院和老年大学。[6]

洋芋的老家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公元前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如今世界上的160多个国家中,就有130个国家种植洋芋。洋芋从明末与玉米、番薯结伴来到中国,在乾隆时期才普遍种植,现在我国洋芋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老年教育以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目标,公益性、休闲性、多样性是其主要特点。王英认为其特征包括:福利性和公益性、非正规性,自助性以及自主性。[7]利用互联网举办的老年网络教育与传统的老年教育的内容大致相似,丰富多彩,充分满足老年人的个性需求。

2.老年网络教育的内容

由于传统的学校老年教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教育需求,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举办老年网络教育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举措。老年网络教育是指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的老年教育的一种形式。老年教育包括老年学校教育、老年社区教育、老年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其中,老年网络大学、老年开放大学是举办老年网络教育的主体。如国家开放大学老年大学、上海老年开放大学、浙江老年开放大学、江苏老年开放大学等。我国老年网络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以非学历教育为主。

利用Simpack建立配备永磁同步电机架悬直驱转向架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分析计算时,加入轨道不平顺的影响,并分别考虑直线轨道与曲线轨道两种计算工况。

从国际上看,老年网络教育主要包括身心休闲和健康教育,退休准备教育、死亡教育、生活调试教育等。国内老年网络教育一般以文化课程、文艺课程、卫生保健课程为主。有些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老年大学师资力量雄厚,能够结合老年人心理,生理特点或兴趣开设有关课程,如卫生保健、体育、营养学、园艺、书法、美术、摄影、语言文学、历史地理等。但大部分老年教育机构受师资、场地、经费等限制难以根据老年人的爱好和需要来安排教学。一项有关老年远程学习的调查表明:老年人开展远程学习的物质条件已基本满足,老年人大多学习医疗保健和旅游度假方面的知识,主要凭个人兴趣学习。[8]

二、当前我国老年网络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网络老年大学发展缓慢

我国的老年大学主要设置在省、市、县三级。县以下基层老年学校普遍存在机构不健全、办学条件不足,场地与师资紧缺,招生办学规模有限等问题。从媒体对老年大学报名场面火爆的相关报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老年大学常常是一座难求。与现在的老年人数相比,老年大学的数量、招生规模和办学能力无疑是杯水车薪,老年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矛盾非常突出。[9]调查显示,当前有愿望参加老年教育学习的老年人约占全体老年人总数的20-25%左右,现在的入学率与老年人的学习需求相比,其供给缺口很大。老年大学等老年教育机构尚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需要更多的老年教育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学习平台。[8]

但受制于办学历史和资源投入不足,当前传统老年大学举办老年网络教育的能力不足,发展缓慢,而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的缺乏使得其它教育机构和社会力量发展老年网络教育的动力不足。

2.老年网络教育发展不平衡,办学网点分布不合理

我国积极推进老年教育形式的变革,从发展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到利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老年开放大学,开展老年网络教育等,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和不同阶层老年人的教育需求。但是因为我国老年人的规模庞大,构成复杂,城区、区域差异大,很多地方的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许多老年人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等,使得老年网络教育发展受到一定局限。武汉大学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1.4%的中老年人使用互联网,而多达78.6%的老年人是从来不上网的(2015)。互联网并没有在中老年人群体得到普及,大多数中老年人被隔离于网络世界之外。

彭文勤[2]、平利珍[3]、鞠健[4]等研究认为,老年教育是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重要途径,可以提升老年人的价值;提高老年人口素质,有利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释放老年人口红利;实现积极老龄化的需要,促进社会和谐;黄燕东认为,老年教育应具备福利,救济与投资的功能。老年教育是老年人的福利通道,提供给老年弱势群体的救济通道,成为老年人提高就业能力的一种手段。[5]

3.老年网络教育资源适用性不强

当前老年网络教育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类别不丰富,不能满足多样化的老年教育需求。从现有的网络资源看,许多免费提供的老年网络教育资源主要是文化普及,养生保健和文学艺术方面的内容,适合老年人开展网络学习的资源不多,加上各类学习资源尚未进行有效整合,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而且,老年网络教育资源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文本资源多,音视频和动画资源少,在线教学录像和视频课件大部分是教师课堂授课的再现或是文本教材的电子翻版形式。能够满足老年人特定需求,有针对性、个性化的网上学习资源不够。

健康知识是许多老年人想学习的内容,这一点通过老年人对健康养生电视节目,以及各类健康养生讲座的热衷程度可见一斑。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也在发生改变,他们希望参与增强生活技能,提高生命质量,丰富社会生活质量的相关学习,尤其是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当今,互联网深入到经济社会与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知识技能成为很多老年人特别渴望学习的内容。

4.管理体制不顺,老年网络教育评价标准缺失

我国早期老年大学主要以离、退休老干部为主,低学历群体出于自身素质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未能成为老年教育的主要对象。因此,学员文化教育水平较高,主要以具备中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为主,各项教育活动开展,学员的积极性、参与程度都较高。随着老年教育对象向企业退休、下岗工人、乡镇及农村老人的拓展,受教育对象的文化水平较低,将对老年教育带来新的挑战,“马太效应”更为突出。国际上关于终身学习教育项目中的“马太效应”(所谓“马太效应”,即: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显示,那些已经受到最好教育的人们参与到成人教育项目中的程度,比那些只有较少学校教育经历的人要大的多(Illeris,2004)[12]。我国的老年教育也存在这一现象,即受教育水平高的老年人更愿意参加老年教育活动,而受教育水平低的老人则对参加老年教育的参与度较低,许多农村老人和城市退休工人等接受老年学习的意愿较弱。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文化程度越高学习理念越强,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老年人高于初中、高中和中专学历的老年人。[8]

针对老年人的网络课程资源,还必须考虑到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进行设计,如,字体不宜太小,语速不宜太快,适当控制画面变换节奏,每节课程主题突出,增加分享和求助功能等。每门课程应设计开发2种以上的资源形式,既要有印刷材料,也有多媒体资源,包括纸质书籍与广播、电视、网络和微视频等多种媒体材料,方便不同老年人的选用,让老年学习者既可以“看书”,也可“听书”,或通过“课件”学习;既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平板APP、电脑、网站等进行学习,也可以借助广播、电视、纸质材料进行学习。

5.老年网络教育师资力量弱

当前,我国老年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能熟练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老年网络教育的教师更是缺乏。由于老年网络教育机构基本没有专职教师,而聘任的教师则难免有“过客”心理。由于待遇较低,对专业教师的吸引力小,老年网络教育往往难以找到好教师,且其教师队伍人员也不稳定,无法保障教学质量。

尽管老年人在学习中对师资并无太高要求,更重视的是参与学习带来的快乐。[11]但老年网络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导致老年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合理的解决,学习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容易挫伤老年人的学习热情,影响学习的成就感等。

6.老年人网络学习能力不高

当前,宏观层面关于老年教育政策较多,但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则缺乏明确的操作规则和办法。老年网络教育的经费保障、管理体制、质量评价、激励考核等方面缺乏具体的操作办法,且无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对老年网络教育的办学成效以及老年人的网络学习缺乏测评标准和方法,导致老年人参与网络学习的成就感偏低,缺乏有效激励举措,社会和政府投入支持老年网络教育发展缺乏动力。

老年网络教育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及文化基础,能积极主动地接收、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克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而,由于我国老年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了绝大部分,大部分潜在的老年学习者因为文化基础弱,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查询、获取资源和学习支持的能力不够,缺乏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能力。

此外,我国老年网络教育还存在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共享不足,教育系统参与严重不足,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网络教育课程的系统性程度较低、学习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13]

同理对被害人的品格进行审查时也应注意运用证伪思维。可以对被害人进行品格证据的调查,看看是否此人一向表现良好,是否此人以前犯过罪等等。再如看看被害人是否患有人格分裂症,因为患有此类症状的人往往具有双重人格,可能其平时表现十分良好而在受到特殊刺激的情况下可能人格分裂,变为暴力分子。

三、老年网络教育发展的建议

1.建设老年教育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学习渠道

按照“教育养老,学习修身”的理念,设计开发集在线学习、自助考核、新闻资讯、便民信息、志愿服务于一体的老年学习门户网站,使之成为老年人的网上学习、网上娱乐、网上交友的学习平台和精神家园,成为老年人发展兴趣爱好,交流学习心得,联结学伴友谊的平台,成为老年人融入现代信息生活的重要入口,并且成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开展自主学习、接受继续教育的新途径,宣传老年网络教育特色的重要窗口。网络开设针对老年人特点的在线听书,看报纸,听戏曲,测健康,视频课程等栏目,支持多渠道、多终端访问,使老年学习者可以通过电脑、手机、IPAD、数字电视等不同终端进行访问。

考虑到老年人视力不好等问题,老年学习网的网页文字可采用了大号字体,让老年人不用放大镜、老花镜,也能看清楚网页内容,并增加手写输入、语音输入等方式,方便老年人进行文字输入,开展信息搜索和网络交互活动。

2.健全老年网络教育支持服务体系,加强线下学习支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全面提高素质能力,对学生增加了学业的压力,每个学校都以成绩制定门槛,只有取得好成绩,学生才能走进理想的大学,在严肃的教育下,无形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家长及教师,对自己的孩子以及学生有着更高的期盼,从而对青少年苛刻要求,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负担,使其不能灵活面对问题,长此以往,抑制了青少年发挥自身的个性特点,产生了影响学生成长的心理问题,例如抑郁、过度紧张等。

构建泛在学习空间,方便老年人的跨空间学习,享受到先进的,较高水平的老年教育。充分利用微课、MOOCS、视频分享等新技术、新方法,有效促进老年人享受互联网文明发展的成果,满足不同居住地和不同文化层次的老年人学习、生活和娱乐需求。推进网上学习与线下辅导,家庭自学与学校教学,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等多种形式并存,促进老年人学习,生活和休闲娱乐的有机结合。通过完善网点布局,建立老年协作学习小组,班级学习微信群,使老年人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支持。结合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开发养生、休闲、艺术、营养、护理、游戏、智能手机等技能培训项目,实现线上输送课程,线下组织活动互动。

3.建设老年网络教育学习资源库,满足不同形式的学习

开发适合老年人开展网络学习的课程专业教材源,充分整合国内外优秀的老年教育资源,建设老年网络教育资源库。

老年网络教育资源开发要考虑到老年人的需要和兴趣特点。如,为便于老年人学习健身,养生的知识与技能,可开发健康养生类课程资源;为满足老年人兴趣爱好,开发艺术休闲类资源;针对老年人提升信息素养和技能的需要,可开发信息技术与科技应用等课程等。针对老年大学女性学员不断增加的状况,可适量增设女性老年人教育相关课程。

完成以上培训和锻炼大约需要4年时间,再考虑中间的衔接时间,一名工程技术人员走上项目总体岗位,大致需要5年时间(道路和房建项目可适当缩短)。

我国老年教育管理体制处于边缘化、碎片化状态,没有明确负责规划、管理的部门。[9]如老年大学主要是由老干部局主办,按照事业机关进行管理,部分老年学校则由民政文化部门主管,民政部门也将审批老年教育机构则成为老龄福利政策的一项内容。管理体制不顺,导致老年教育与国民教育体系协作不够,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老年网络教育持续发展乏力。

4.发挥“移动互联网+”优势,满足随时随地学习需求

相对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老年教育因覆盖面以及技术壁垒等原因受到一定的限制,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手机的普及,使得老年人利用手机等移动工具开展移动学习,满足学有所教的夙愿成为可能。移动学习的泛在性、个性化对于那些不知如何选择学习内容,不知能否适应学习生活,又不便参与学习活动的老年人来说,从时间上和空间上给予他们一个选择、适应、接受的过程,可以增加学习安排的灵活性,丰富性和自主性。“移动学习”让教育信息和文化知识的传播更加迅捷,更加开放,有利于建构信息共享的公平环境,扩大老年教育供给,使更多老年人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

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优势,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教育服务。包括:提供适用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学习支持服务等,奠定老有所学,学有所教的意愿和基础;提供人际交流,沟通提供渠道,以为老年人排解孤独、寂寞,满足老有所乐、乐有所在的精神需求;提供完善自我的平台,帮助老年人提升能力和素质,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等,培育老有所为、为有所能的素质基础。

5.创新老年教育形式,满足各类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改变单一教学模式,确立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和面授辅导相结合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老年网络学习平台,支持老年人通过手机微信、平板APP、电脑微学网站等开展学习。支持发展老年学习团队,积极培育老年网络学习圈,加强对老年人自主学习的指导、支持与服务。通过办学类型、教育途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改革,创新体现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老年人群需求的教育模式。

围绕老年人群的需求和特点,开设面向老年人的各种课程,开发包括书法、绘画、国学、红色经典,以及电脑、智能手机、钢琴、舞蹈、太极拳、健康养生等各种培训和游学项目。通过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体系(俗称“学分银行”),搭建老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衔接和融通平台,为老年学员建立个人学习帐户,所有学习结果记入本人学习帐户,实现老年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并探索建设一批适应老年人学习特点的学历教育专业,为部分老年人圆大学梦。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老年网络教育质量

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热爱老年教育事业、有专长的人才充实到老年教育师资队伍中来,组建由法律、政策、医疗卫生、生活保健,以及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老年教育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老专家的专业特长和优势,发掘和选择老年学员中有一定特长的人来担任临时老师,讲授相关知识,为老年教育提供服务。

大力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完善网点布局。发挥老年大学、开放大学(电大)等不同办学系统的优势,形成由“省老年大学、地(市)老年大学、县(市)老年学院、乡镇(街道)老年学校”构成的老年教育支持服务网络,使有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的老年人基本都能享有不同形式的老年教育,获得老年教育支持服务,“一座难求”的现象基本得到缓解。如丹麦为方便农村老年人接受教育,在教学场地和活动范围的选择上,主要在农村老年人群居或易于集中的地方,如图书馆、教堂或老人的家中。[14]

老年网络教育师资建设过程中,还应注意把好入门关,明确应聘对象的职责、任职年限、工资待遇以及应达到的教学效果等。加强对教师的各方面考核,促进其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并加强对老年网络教育教师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保障老年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职称评聘、薪酬福利、绩效考核等的待遇和权利。

夫妻俩聊起天来,说的也都是些家长里短的琐碎事,看不见半点风花雪月的影子。偶尔还拌嘴吵架,你一言我一语地抬杠,并非成亲时许诺的“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过日子的成分,明显要大于谈情说爱。他们的结合过程也就不难猜了。

7.理顺管理体制,推进老年网络教育终端延伸

不断完善老年教育法规和政策,理顺老年网络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由教育部门为主要责任机构,由民政部门、文化部门以及财政部门协调开展工作的老年网络教育管理体制。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末端,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老年网络教育,要充分利用全国各地现有的终身教育网络平台,依托各级开放大学(电大)系统,完善老年网络教育终端体系。以“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为依托、“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为根据,推进养教结合,把老年网络教育纳入社会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体系,实现老年网络教育的“三个延伸”,即向城乡社区延伸,向高等学校延伸,向企事业单位延伸,丰富中国特色的老年网络教育体系。

8.完善评价体系,建立老年教育激励机制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立老年关爱服务体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老年教育作为实现积极老龄化的主要举措,也是完善老年关爱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同时,形成学习型社会需要广大老年人群积极参与,满足老年人的教育需求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发展老年网络教育,作为完善社会服务,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应建立和完善老年教育评价体系,激励社会各界对老年教育的投入热情。

构建老年网络教育评价体系,要综合考虑到老年教育的目的和特性。老年网络教育作为一种广义的文化活动,以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为使命。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学发展观,采取多种形式,广开渠道,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使社会发展的成果通过老年教育这一途径惠及全体老年人。[15]老年教育的质量观是服务型的质量观,强调的是老年教育机构的服务质量。老年网络教育的质量标准与普通教育不同,强调服务性的质量标准,更多以老年人学习的满意度为目标。

9.加强理论研究,促进老年网络教育持续发展

老年网络教育研究主要包括老年网络教育的基础理论、政策举措、应用实施等方面的研究。老年网络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探索老年网络教育的本质、特点、目的、价值、规律等基本理论问题,为老年网络教育实践发展奠定基础。老年网络教育政策研究,主要为政府老年教育发展规划制定,政策实施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老年网络教育应用研究,主要根据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创新老年网络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指导老年网络教育和教学工作。同时,加强老年网络教育学术期刊建设,搭建优秀成果共享和推广平台,组织开展老年网络教育优秀成果评奖和表彰活动,为促进老年网络教育研究创造有利条件。

为了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在PSIM环境下对MPDPC、定系数降频MPDPC和变系数降频MPDPC做了仿真对比研究,系统的参数如表1所示。为了简化,将上述3个控制策略分别依次定义为MPDPC.I,MPDPC.II和MPDPC.III。给定有功功率为1 000 W,给定无功功率为0 VAr,以保证系统单位功率因数运行。

10.营造氛围,支持老年教育发展

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老年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各地老年网络教育的典型经验、做法和成效,促使广大群众更多地关注和了解老年网络教育发展,为老年网络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充分调动老年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培育老年学习文化,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老年网络教育的浓郁氛围,树立老年友好型社会理念,使学习风尚融入老年人的生活。

四、结束语

面对日益加快的老龄化社会进程,我国的老年人教育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正视和认真对待的社会和政治问题。老年教育是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前提和基础,接受老年教育,实现老有所学有助于老年人度过幸福的晚年生活。发展老年网络教育事业,是我国加快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享有更好的老年教育是每个老年公民的权利。通过大力发展老年网络教育,努力让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均有接受老年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是促进教育公平,完善老年关爱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缓解当前基层、社区、农村缺少老年教育供给的现状,优化城市与农村、城区与社区之间的老年教育的空间布局。

当然,发展老年网络教育,既要遵循老年教育规律,也要遵循网络教育规律,不断创新理念、拓展内容、完善模式,以人为本,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渠道、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更加自主开放的学习方式,满足各类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的学习需求。

热点添加和场景切换交互功能的实现。设置好每一个场景的每一项视角参数之后,添加热点和场景切换,实现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之间进行自由浏览。切换热点类型,可以选择对应的场景,拖动热点图标即可到达相应的场景。

参考文献:

[1]李亮亮.聚焦中国式养老:多种方式应对老龄化[EB/OL].http://news.xinhuanet.com/gongyi/yanglao/2015-11/24/c_128459375.ht

[2]彭文勤.浅谈老年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J].科技致富向导,2009(24):20-21.

[3]平利珍.浅谈新时期老年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3(03):57-60.

[4]鞠健.浅议人口老龄化与发展老年教育的必要性[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3):116.

[5]黄燕东.老年教育:福利、救济与投资[D].浙江大学,2013.

[6]万军.美国的老年大学管窥[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4(10):22-23.

[7]王英.中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D].南开大学,2009.

[8]孙传远,老年人远程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上海老年人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3(12):41-46+96.

[9]张昊.我国老年大学教育的成就、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6(14):121-124.

[10]娄峥嵘.国外老年教育政策的分析与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2(8):101-103.

[11]黄健,吴真.教育公平视域下老年教育的发展研究——基于上海老年教育的一项实证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6(4):8-15.

[12]克努兹、伊列雷斯著.孙玫璐译,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13]杨淑珺.老年教育供给侧改革与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职教论坛,2016(27):61-65.

[14]刘洪林.丹麦农村老年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成人教育,2015(11):92-94.

[15]曲玉萍,杨奇.论老年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以吉林省为例[J].老龄科学研究2015(5):62-70.

 
查代春,罗军涛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