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同型与配合型输血对红细胞不规则抗体产生的对照研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0 引 言

对严重失血的急危重症患者实施ABO、Rh阳性血(RhD)同型输血成为保证输血治疗效果、挽救其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1-2]。然而,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证实,部分急危重症患者存在疑难血型、交叉配血结果不符、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血液库无法提供同型配血等情况,而患者一旦得不到立即输血则将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此时采取配合型输血成为重要途径[3-4]。但是,关于配合型输血是否会对红细胞不规则抗体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是否具有同样的有效性则并没有形成一致共识。本次研究围绕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对患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产生的影响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安康市中心医院需输注红细胞的5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0例。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急危重症且需要输血治疗者;②符合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以及中国医师协会输血科医师分会联合颁布的《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者[5]。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②哺乳、妊娠期妇女。对照组男142例、女108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42.10±1.23)岁;病症类型:急性白血病3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65例、慢性肾病5期55例、肿瘤20例、出血80例。研究组男154例、女96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15±1.20)岁;病症类型:急性白血病2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6例、慢性肾病5期54例、肿瘤22例、出血89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患者充分知情并自愿签订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聚凝胺法(Polybrene)、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 聚凝胺法采用聚凝胺试剂盒(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20100508),微柱凝胶法采用ABO、RhD血型检测卡(中山市生科试剂仪器有限公司,批号:20120807)。

1.2.2 同型及配合型输血 采用全自动血型配血分析仪(美国伯乐公司)对2组患者进行ABO正、反定型及RhD血型鉴定,根据血型鉴定结果及交叉配血结果,参照《临床输血学》[6]及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7]等文献,对照组接受ABO和RhD同型常规输血,研究组因紧急情况或血液库存不足接受ABO和Rh主要抗原同型配合型输血,以缓解患者疾病临床症状,满足其基本生理需求为输注标准输血,具体血型分布与配合型输血方案见表1。输注前、输血24 h后凌晨抽取2组空腹静脉血5 mL,置于瑞士达亚美卡式离心机中以3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于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FYQ型免疫微柱孵育器中孵育15 min,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microcolumn gel immunoassay,MGIA)和聚凝胺法筛查红细胞不规则抗体,包括Rh血型系统抗体和其他血型系统抗体(抗M、抗N、抗P)[8]

表1 血型分布与配合型输血方案

患者血型分布配合型输血血型与品种A型RhD阳性O型RhD阳性红细胞AB型RhD阳性血小板A型RhD阴性A型RhD阳性红细胞B型RhD阳性O型RhD阳性红细胞AB型RhD阳性血小板AB型RhD阳性O型RhD阳性红细胞AB型RhD阴性AB型RhD阳性红细胞O型RhD阳性B型RhD阳性血小板AB型RhD阳性血小板O型RhD阴性红细胞

1.3 观察指标 ①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判定标准: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安全输血和输血制品》内容,微柱凝胶法抗体阳性判定标准如下:将游离筛查红细胞可以全部通过凝胶分离柱并沉降于其底部设定为阴性,反之红细胞发生相互凝集情形并滞留于凝胶分离柱顶部或者是中间位置设定为阳性;聚凝胺法抗体阳性判定标准如下:凝集不散开为阳性,凝集散开为阴性[9-10]。输注1个月后比较2组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②输血有效性指标检测:输血前及输血24 h后采用全自动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相关指标。③输血后住院观察7 d,统计2组不良输血反应发生情况。

2.1 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比较 输注前2组不规则抗体均为阴性。输注1个月后研究组、对照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3.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提示临床ABO和Rh配合型输血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相对于同型输血可能更低。见表2。

2.3 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仅发生过敏反应1例和溶血反应1例,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率为0.8%,同期对照组发生过敏反应1例、非溶血性发热反应1例及溶血反应1例,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临床两种输血方案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不断的做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而且还能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和经济的稳步提升。因此,我们就应不断的做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评价以及监管工作,这样才能为提升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针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2 结 果

秦汉伊始,中国封建皇权统治和宗法制度就紧密地编织在一起,结成了极权统治的强大网络,让整个国家置于皇室的严密控制之下。基层社会特别是乡村治理基本上由家族管理主导。家族有其管理结构,族长被赋予了相当大的权力,可以掌控族人的生死。这种严密的宗法统治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基层治理根基。

表2 各组输血患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比较[n(%)]

组别nRh血型系统抗体其他血型系统抗体阳性率输注前输注后输注前输注后输注前输注后对照组2500(0)5(2.0)0(0)3(1.2)0(0)8(3.2)研究组2500(0)2(0.8)0(0)2(0.8)0(0)4(1.6)

2.2 输血有效性比较 输注后2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值均较输注前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后研究组各指标数值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临床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均具备较高的有效性。见表3。

表3 各组输血有效性比较

组别n时间红细胞计数(×1012/L)血红蛋白浓度(g/L)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109/L)对照组250输注前2.01±0.1791.38±8.450.16±0.0311.36±1.02输注后3.99±0.30*126.40±10.50*0.22±0.05*27.50±1.35*研究组250输注前2.11±0.1592.57±8.360.15±0.0212.28±1.00输注后4.03±0.25*128.55±10.45*0.20±0.04*27.88±1.32*与本组输注前比较,*P<0.05

但是,随着资产评估行业的飞速发展,资产评估市场对于资产评估方面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经常面临着人员紧缺的窘境,这一现状对我国人员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起步较晚,历史比较短暂,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和国外相比有很多不足,如评估人员专业素养较低、综合分析能力不足、知识面比较狭隘等。因此,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我国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所存在问题,旨在为我国未来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出谋划策。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严重创伤的急危重症患者中约有30%左右的患者伴有急性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同时在酸中毒、低体温相互作用下造成患者死亡率大幅升高[11-12]。然而尽管我国卫生医疗机构已经普遍建立了血库并实行了联网运行,却仍然无法彻底避免血库无法提供同型血液的情况。鉴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颁布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明确规定了对于RhD阴性以及其他稀有血型的患者,除了自身输血、同型输血外还可以采用配合型输血,给后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制度保障[10]

国外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地区认为配合型输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规则抗体并引发急性或迟发性输血反应,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所以上述国家和地区均已实现将不规则抗体纳入到常规检测项目之中[13],但目前临床研究中关于配合型输血对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影响研究鲜有涉及。基于此开展本研究,结果证实,研究组经ABO和Rh主要抗原同型配合型输血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指标数值与ABO和RhD同型常规配合型输血下对照组相比较,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输血安全性比较上,研究组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率0.8%,同期对照组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率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前2组患者不规则抗体均为阴性,输注1个月后研究组不规则抗体阳性1.6%,对照组不规则抗体3.2%,研究组数值更低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在于常规配合型输血为ABO及RhD同型并用特殊介质交叉配合,而ABO和Rh主要抗原同型配合型输血利用了国外最新的电子配血技术,并根据患者ABO和Rh五种主要抗原通过计算机选择血液输注。不规则抗体的产生为机体免疫刺激所致,在排除妊娠等因素干扰后2组患者不规则抗体产生的作用机制相同。由上述结果可知,ABO和Rh主要抗原同型配合型输血及ABO和RhD同型常规配合型输血均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且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用安全性均处于较高水平。但研究组输注1个月后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使得其应用价值相对更高。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者如果需要采取多次输血治疗,则必须在每次输血完毕后进行跟踪检测,以及时了解患者体内不规则抗体产生情况,从而避免因输入的红细胞在免疫反应以及补体参与下出现溶解,继而诱发溶血性输血反应(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HTR),影响输血治疗效果[14]。此外,临床输血治疗必须严格遵循不可替代以及风险规避原则,最大程度上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于不具备输血指征的鉴别能力,避免过度输血情形再度发生[15]

综上,2组红细胞输注后安全性及有效性相当,但ABO和Rh主要抗原同型配合型输血输注1个月后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更低。

采用SPSS19.0对本文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本次研究中的计数治疗采用n及%表示,并用t值进行检验,P<0.05,不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燕备战,孔存权,朱伟彥,等. 不规则抗体中抗-M抗体的检测及意义[J]. 临床血液学杂志,2016,29(2):99-102.

[2] 罗红敏. 严重创伤患者成分输血比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6, 28(3):261-261.

[3] 唐 雯, 朱培元, 严京梅,等. 29 770例输血前血型不规则抗体患者调查与分析[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6, 29(3):272-275.

[4] 乐爱平, 刘 威, 刘景汉,等. 南昌地区2014-2015年ABO RhD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输血杂志, 2016, 29(5):461-464.

[5] 谭庆芬. 抗球蛋白试验在疑难交叉配血过程中的重要性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 9(13):1747-1749.

[6] 席惠君, 叶 萍. 临床输血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78-92.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J].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0, 2(3):1-11.

[8] Gawron K, Lazarzbartyzel K, Lazarz M, et al. In vitro testing the potential of a novel chimeric IgG variant for inhibiting collagen fibrils formation in recurrent hereditary gingival fibromatosis: chimeric antibody in a gingival model[J].J Physiol Pharmacol,2014, 65(4):585.

[9] 陈 勇,王余成,陈 晨,等.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9):2564-2565.

[10] Ikeda K,Iseki T,Okuyama Y,et al. Introduction of “Qualified Apheresis Nurse” certifying system by the Japan society of transfusion medicine and cell therapy to encourage learning and to improve quality of apheresis[J].Jap J Transfus Cell Ther,2015, 61(6):567-570.

[11] 赵 莉. 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47):158-161.

[12] 韩洪祯. 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临床对比[J]. 东南国防医药, 2016, 18(1):54-55.

[13] 张秋会, 胡兴斌, 安群星,等. Rh联合Duffy血型系统的抗体鉴定及输血治疗1例[J].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7, 19(1):93-94.

[14] 严凤好, 钟展华, 曾少丽. RH抗体致交叉配血不合一例及快速配血策略[J]. 海南医学, 2014, 8(10):1527-1528.

[15] 潘 艳, 郑兆丽, 董长征. 基层医院临床输血感染的风险因素调查及预防措施[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1):200-202.

梅礼军,陈葳
《东南国防医药》 2018年第02期
《东南国防医药》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