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保定清苑神应王庙考略

更新时间:2016-07-05

神应王庙,俗称药王庙,昔日朝南坐落于保定清苑草桥村南北正街北端,遗址尚存。光绪年间曾改成学堂,其主殿未毁。抗日战争初期,日伪修建炮楼需要砖木,彻底拆毁。解放后,复修后成为草桥小学所在地,后搬出,遂建戏台,依然是村民的文化娱乐场所,为每年一度的四月二十八药王庙会的中心区域。

夹岩水利工程为I等工程,包括水源工程、毕大供水工程、灌区骨干输水工程3大部分。水源工程拟建坝址位于七星关区与纳雍县界河六冲河中游潘家岩处。工程设计灌溉面积为90万亩,总供水人口267万人,多年平均发电量2.2亿kW·h。夹岩水库正常蓄水位1323m,死水位1305m,电站总装机3台总容量90MW。总干渠渠首设计流量为34m3/s,毕大供水工程设计流量为6m3/s。

一提到药王庙,人们大多会想到保定安国的药王庙,清苑的药王庙和安国的药王庙其实不同。安国药王庙始建于东汉建武年间,北宋又拓址新建。庙中祭祀人物为汉武帝刘秀部下二十八宿将之一的邳彤。邳彤不仅为政清廉,而且精通医术,经常行医于民间,深得百姓拥戴,死后葬于安国南关。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安国为其建了庙宇,名为“药王庙”。清朝修葺时由大学士刘塘题写了庙门额上的“药王庙”。安国药王庙占地25亩,全部建筑包括四进院落、两个跨院和一个广场,庙前有两根铁铸造旗杆,庙内有药王墓、十大名医像、药王正殿、寝殿等,为我国现存最大的纪念古代医圣的古建筑群,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苑药王庙称神应王庙,神应王是指扁鹊。宋代宋仁宗时曾封扁鹊为“神应侯”。扁鹊为战国时期杰出医学家,本名秦越人,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长桑君的弟子。“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闲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1]443。传说扁鹊是脉学的创始者,善用针灸、汤药、按摩治病,特别对针灸有很高的造诣,医名甚著。据《史记》载:“……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渤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未尝得望精光侍谒于前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闲,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1]443-444

一、神应王庙的肇建

神应王庙肇建于元代早期,距今700多年。清同治版《清苑县志》、民国甲戌版《清苑县志》和明嘉靖戊戌创修《清苑县志》(卷三)都有“神应王庙:草桥村,元建”的记载。除此,据村里老人传说,庙内曾有几通古碑,其中就有元代名医王好古《祭神应王文》的祭文碑一通,当是此庙建于元代的有力佐证,也反映了当时清苑区域人们对以扁鹊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医学家及其医学成就的崇仰之情。此碑文后收录于王好古的医学专著《阴证略例》中,《祭神应王文》内容如下:

窃以济世须医,去疾先药;论江方海,眩目骇心。人皆于此泥小技作当涂,视大经为何物?及其临诊,莫知所措。况夫病者虚实互见,寒热交分,气运加临,脉侯不应,苟或圭黍之差,已有云渊之失。故有者甚而无者生,轻者危而重者毙,夭横盈效郊,冤枉举世。每怜孑孑之幽魂,谁听嗷嗷之夜泣,痛矣如斯,心乎不已,耽嗜数年,裒成此集。总前圣之嘉言,为后学之法则,虽治伤寒,独专阴例,列古于前,评今于后,区别于三十条,收拾过二万字,不必泛天风,彻海波,尽在乎耳目矣!优而柔之,使自得之;厌而饫之,使自趋之。深有望于好生之君子。于戏,欲广当世,敬以先神,伏冀鉴辉,庶几绵历。

管事人:(略)

光绪年间,“大庙改学堂”,药王庙始为草桥村初级小学堂,只占用前院东西厢房八间,后再占用后院西厢房三间。1940年,日伪修石头桥炮楼,将正殿五间外墙砖强行扒走,几年后,大殿坍塌,神像遂毁。

译文:中医中药的由来,开始于伏羲、神农、黄帝、歧伯、雷公、仓公,以及药王扁鹊。药王姓秦,名越人,号扁鹊,曾经被宋代皇帝封为“神应王”,为渤海郡人氏。年轻时候,扁鹊遇到了一个叫做长桑君的人,这个长桑君是个非常之人,他发现扁鹊也是个非常之人,便把自己珍藏的奇方传给了扁鹊,并告诉他,饮用这个药方,得用上池之水。饮用了三天,果然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能够透视人体的病症所在。医学上的荣卫、度数、表里等方面,没有一样不尽得其玄妙、要旨和趣味的,于是便撰写了《医经·八十一难》。从此以后,才有了慈藏的《肘后方》之类。再往后,华佗的《外科》、叔和之《脉诀》、仲景之《金匮方》、思邈之《海上方》,其他人如李东垣、罗谦甫等,其间的名医方书固然是不胜枚举,但没有谁不是以神应王扁鹊的论述为基础的。所以,在当时,凡是前去求治的病人,都能治好。扁鹊,作为中医学的开拓者,有功德于百姓,真是太大了作者抄录并译文于清苑草桥村现存碑刻。

王好古(约1200—1264),字进之,号海藏,元代赵州(今河北赵县)人,曾经与李杲一起学医于张元素,但其年龄较李杲小20岁左右,后又从师于李杲,尽传李氏之学。张元素强调脏腑辨证,重视分辨病变所在脏腑的寒热虚实;李杲阐发脾胃学说,尤重脾胃内伤虚证的探讨。在张、李二家的影响下,王好古又着重于《伤寒论》方面,而独重由于人体本气不足导致阳气不足的三阴阳虚病证,另成一家之说。王好古行医多在保定一带。

张元素(1131—1234),字洁古,金代易水(今河北易县)人,他自幼聪敏,8岁应“童子举”,27岁试“经义”进士,因犯“庙讳”而落榜,遂弃仕从医。洁古重视脏腑辨证及扶养胃气的思想,对李杲创立以“补土”为特色的系统的脾胃理论有重要影响,并最终成为“易水学派”最突出的理论特色。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形成以后,经过诸弟子及后代医家的继承、发展,在元代成为与“河间学派”具有不同学术风格的一大流派,两派相互争鸣,又相互促进,最终带来整个金元医学的繁荣。

传统能源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逐渐显露出很多问题,当前建筑业在清洁能源利用上不断创新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清洁能源又可以称之为可再生资源,常见的清洁能源有风能、太阳能等,风能与太阳能也是我国建筑业能源应用中最多的两方面,其具有可再生、能量大等优势,只要满足相应的条件,就可以长时间将其应用于工业建筑中,从而降低传统能源的消耗。在具体设计中风能与太阳能可以用于发电、制热等方面,同时自然风与太阳光还能够调节屋内的空气质量,调节建筑表面温度,充分重视现代化清洁能源的应用是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向。

李杲(1180—1251),字明之,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据《元史》记载:“杲幼岁好医药,时易人张元素以医名燕赵间,杲捐千金从之学。”[3]4540

观看结束后,大家感慨万千。社区工作人员赵金香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40年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我们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更加始终坚信党的领导,坚持拥护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相信在党的带领下,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历代对神应王庙的重建与修葺

神应王庙修建后,历代均有重建或修葺。

明代,据明代《清苑县志》记载,神应王庙是独处于清苑城外几十里远的一处庙宇。弘治六年(1494),耆民李成等重修,曾任大同知府的大阳人田兰特地为重修此庙撰写碑文《纪略》,记述了神应王庙的历史沿革,《纪略》内容如下:

医药之道,始于伏羲、神农、黄帝、歧伯、雷公、仓公以及于王。盖王姓秦氏,名越人,号扁鹊,谥神应,庐国渤海人。少遇长桑君,奇之,因授以怀中方,饮以上池水。三日,果知其物,视人尽见症结,其荣卫、度数、表里,无不尽得玄妙旨趣,遂撰《医经·八十一难》,厥后遂有慈藏之肘。后华佗之《外科》、叔和之《脉诀》、仲景之《金匮方》、思邈之《海上方》,与夫李东垣、罗谦甫,其间名医方书固不可枚举,莫不皆祖于王撰述之所来也。固在当时,凡构疾者,投疗辄愈。其有功德于人也,固不浅矣。

王好古惶恐顿首谨言。[2]1

慈藏是古代医学家韦讯的道号。韦讯约生于唐贞观十八年(644),卒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唐京兆府(今陕西关中)人,曾为道士,精医术,也曾为侍御医(684—690年),与当时名医张文仲、李虔纵齐名,曾奉诏与张文仲为苏良嗣诊疾。中宗景龙年间(707—710年)任光禄卿,掌御膳食,时年已古稀,不久告老还乡。他施药济人,巡医于民间,常带一条黑犬随行。玄宗重其术,召其入官,擢官不受,回归故里,世仰为药王。玄宗赐号药王,死后配祀药王庙。其医学著作为《肘后方》。唐时诗人韦庄《王道者》:“五云遥指海中央,金鼎曾传肘后方。”《肘后方》全称为《肘后备急方》。还有一种传说,为道教二葛之一、晋代葛洪著,因自号抱朴子而得名,是一部典故渊源较多的古典医书。

式中:Nexp——当量循环试验时完成的循环次数;N——规定的轮盘寿命循环次数; ξ——根据轮盘加载程度,试验循环与飞行循环之间的等效系数。

因此,对于大文娱,阿里很舍得砸钱,也忍得住巨额亏损。对于阿里大文娱的发展,杨伟东曾对外表示,这是一个需要5~10年的过程,要有耐心,“对待文娱,阿里始终是富养女儿的心态。”

后墙:距殿宇后墙四尺,东西贯通。

清代,雍正年间曾对神应王庙进行修缮,而光绪十四年(1888)进一步重修时,则由清苑县举人臧秋昌撰文《草桥神应王庙重修碑记》、直隶保定府蠡县廪生陈嘉凯篆额、直隶保定府清苑县增生李树藩书丹而立石成碑,记述了神应王庙的“前世今生”,此碑目前依然保存于草桥村,碑文如下:

盖闻神功赫濯,允推匡国之经纶,庙貌堂皇,端赖因时之修葺。郡城东南草桥村有神应王庙者,肇始于元朝,重新于明代。程功集事,累朝经理,可观刻石勒名。后世追思倍切,甚盛事也。伏惟越人世传神圣,能因表以澈里,遂起死回生,功著于当时,泽流于永世。庙食兹土,佥曰允谐,奈时异势殊,不免炙淋于日雨。补偏救弊,谁为经始之首基乎?乡中耆善,睹墙垣之倾圮,不禁伤心;瞻栋宇之摧残,因之太息。于是同心合力,鸠工疕材,不逾月而工竣焉。第见丹楹刻桷,焕乎改观;覆宇重檐,纷然各得。事毕之余,远近称快,视向之墙摧瓦解,立见消亡者,不可同年而语矣。乡中耆老嘱记于文,余自惟谫陋,岂敢操觚?然思古人扬善之意,有不忍终于湮没者,亦欲使后之君子观感而兴起云尔。

大清光绪拾肆年六月二十七日,立。

广前糖业发展有限公司于1994年11月由前进农场和广丰糖厂合并组建而成,“广丰”“前进”各取一个字,构成了“广前”的名字。公司是国家甘蔗机械化生产试验基地,有蔗园面积7万多亩,年产糖蔗40多万吨。

石匠:晋州杨盛茂。译文:常听说,神灵的功德之所以威严显赫,首推匡扶国家的纵横韬略,而神灵所在的庙宇能够堂皇肃穆,应该是因为经常修缮的缘故。保定郡城东南草桥村的神应王庙,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明代。功成于大家齐心协力,又有历朝的不断经营料理,这些,从庙里的碑铭上就可看到。后世的人们追怀思念,还是那样真诚急切,看来对于药王的信奉,就这一方民众来说还真的是一件天大的事。不由得想到,秦越人(扁鹊)这个世代相传的神圣名医,能够从表面看到内里,于是起死回生,的确是功德传布于当时,恩泽流传于后世啊。神应王庙接受香火于草桥这个地方,大家都说太合适不过了;无奈时光倏忽、时代变化,不免日晒雨淋。修补危斜、挽救朽坏,谁愿意带这个头呢?村里的良善之人,瞧见墙垣倒塌,不禁伤心;看到殿宇残破,为之叹息。于是大家同心协力,召集工匠,准备材料,还不到一个月就完工了。再看上去,彩绘的梁楣、雕刻的檐壁,焕然一新;青砖布瓦,凌空飞檐,纷然再现。重修完工以后,远近的百姓,都赞叹不已,看到原先墙倒瓦丢的样子再没有了,真是不能同日而语了呀。村里管事的老人嘱托写记事碑文,我自觉浅薄无知,怎么敢下笔呢?然而,想到这是在为古人宣扬善德,也不至于使这些有修缮之功的百姓堙没无名,再者,还可以让后来的仁人君子看到这些有所感动从而不断地维修下去呀。光绪十四年六月二十七日2010年6月10日作者抄录并译文于清苑草桥村现存碑刻。

三、神应王庙坐落与规制

经村人口传,古时候,神应王庙的建筑格局大致如下。

山门:即现在朝南、面迎南北大街的门洞处。东西墙的正中,一处高起脊、四角飞檐、卷棚顶的门楼,两扇红漆大门,门楣装饰有垂珠木雕与砖雕,门楣上一块横匾:神应王庙。门内墙壁有壁画,西侧为“八仙过海”,东侧为“二十四孝”。大门两侧曾贴有几副楹联:“胸中动义 指上生春;几味君臣药 一片圣贤心;书著千金,肘后灵通今古远 丹还久炼,壶中神化天地空。”

前院:进入山门,便是一个院落,有东西司房各四间;一道墙跟后院隔开,中间为两丈多宽的影壁,两侧各有一门,通往后院。

戏楼:乾隆年以前,于神殿对过,坐南朝北,是一处戏楼,前院影壁处正好是戏楼的后山(古时很讲究,戏是唱给神看的,所以戏楼都建在神的对面)。乾隆后,戏楼毁圮,至光绪十四年(1888)重修药王庙,戏楼也没有重建。后改为每年庙会时临时搭建,台口依然朝北,跟古戏楼位置相同。

后院:只有西厢房三间;东为墙,有角门,通墙外菜园。靠东墙处,曾植有合欢树(俗称绒花树);碑铭十余通。

殿宇:坐北三间正殿带两侧耳房,共五楹,东西两角有钟楼、鼓楼。主建筑即正殿,清水脊,前出厦,悬山翘檐;榫卯架构,廊下明柱四根;石阶三级,阶前有柏。

“陈大勇,如果你这故事不是编得有些离奇,就是你们国军长官还算人性未灭,至少懂得忠义孝悌的道理。你说的话到底是不是实话,一会就见真章。”玳瑁眼镜长得斯斯文文,眼光却是犀利的,他的一只眼镜脚断了,用一根细绳套在左耳。

殿内正中为神应王扁鹊坐像一尊,两廊四尊配享医药名人;墙壁均有彩色壁画,为药王的神奇故事。

另,明代隆庆年间,神应王庙也曾重修。当时,刘海潮因其子刘尧卿考中进士并任云南道监察御史的缘故被赐为“御史”,因而捐助修葺神应王庙。现清苑草桥村尚有残碑记录此事。

杨小水沉默了好几分钟,然后才开口。没想过还能见到那个畜生。大水过后,我再也没想过那天的事。不是不想,是不敢想,害怕。我老是强迫自己忘了,可越强迫记忆反而越深刻,越折磨人。几十年过去了,那事还像发生在昨天。

另外,西墙外有树木、丛竹。

总而言之,抗战时期福建的小学教育,虽然受到战争的影响,但经过国民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尽管存在某些不足,但其取得的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战时国民政府注重对学生进行抗战建国、教育建国观念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民众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赓续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教育的传统。

在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4个变量来分析本科生的考研行为,所采取的模型为probit模型,其表达式为:

早产儿纠正期则是月龄的3个月内,是早期干预最卓越的时期,也是父母甚至整个家庭最焦虑的时期。很多研究表明,如果在这一时期教授父母护理孩子的经验,可以有效缓解父母的焦虑,促进早产儿的全面发展。

四、神应王庙的庙会与传说

神应王庙(药王庙)的庙会日为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八。此日为药王诞(生)日,由来已久。700多年来,庙宇多经毁圮,但是庙会却从未间断过。其原因有三:一是对于药王扁鹊的信奉;二是对于乡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喜爱与追求;三是生产生活的需要。

人们对生老病死的恐惧是会伴随一生的,所以,许多人就会希望有一个神明来保佑,给予自己一种精神上的支撑。实际上这种愿望就形成了一种朴素的信仰。就疾病来说,人们信奉药王,烧香许愿,只是从神明之处希冀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力量、获得一种安慰,却不排除积极的治疗。而这种精神与药效的双重治疗,对于病体的康复,恰恰至关重要。药王崇拜,在民间信仰中,便具备了特有的传统文化内涵。

药王庙会,跟其他许多庙会一样,祭祀文化活动是重中之重。首先是搭台唱戏。由于草桥村是个名副其实的戏剧之乡,村内老调艺人代代相传,所以大多时候都是唱自己的戏,偶尔也会邀请剧团前来演出。其次,西河大鼓也搭棚撂场。清末民初,草桥村的鼓书艺人魏聚奎(艺名黑朱)、魏德泉父子,开创西河大鼓魏家门派,声名远播。还有马戏、各种花会,诸如少林、高跷、大鼓等等,让人们尽情享受难得的文化盛会。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农历四月二十八,大多年份都在麦收前,也是附近村庄农忙前的最后一个大集,所以庙会上的农具市场异常繁华。镰刀、草帽、叉耙扫帚、筐篮套具等,均无剩货。其他生产生活用品,服装布匹、吃食玩具等,也交易兴隆。谚语说某些商家:开了春儿就耗,一耗耗到草桥庙;卖得快,价儿高,喝着烧酒看老调……。庙会这天,家家有戚(qie),比过年还要热闹三分。草桥药王庙会,已经根植于十里八乡百姓们的记忆深处了。

另外,几百年来,在保定清苑地域也流传着许多有关神应王庙的传说,这些传说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神应王庙作为民间历史文化符号的深远影响。

传说一:草桥村街道的特征,以裤腿儿形出名,到处都是岔路。这跟早先年的河流有关系,也跟村人的防御意识有关联。说的是,所有的岔路交接点的位置,朝着来路,都有一座小庙,大多供奉民间跟生活相关的小神,比如喜神、财神、五道将军等等,有的小庙只有几块儿砖瓦,但也有香火。连同大一点的庙宇,比如药王庙、关帝庙、东圣庙等,村内有“七十二座庙”的说法。

村子东头李家大院哨门外,靠北,相传有一座面向正南的小庙,叫做“狐仙庙”。小庙很古老,没人能说清什么时候有的、什么时候没的。传说此处的狐仙很有灵气,以施药为主,那里的香灰、硝土都可以治病的,所以,香火肯定曾经很旺盛过。根据小时候听到过的故事,作为乡里之人,笔者曾创作过短篇小说《狐殇》,发表后颇多好评。推断,这处狐仙庙跟药王庙可能有某些微妙的关系,或为渊源、或为附衬。

传说二:进入民国的一个年头,药王庙里来了一位香客,是保定城里浙绍会馆的商人家眷。在东配殿的廊檐下,村里人开始看到一个慈眉善目却病态龙钟的老妪。老人家自称是来寻神问药的,在庙里一住就是半年。庙东一路之隔,是李家大院,出过举人秀才,从昼夜间的机杼声里,也可以知道还是个家传的土布纺织老户。大院里的李家老四树梅,是个民间医士,针灸推拿,采药煎汤,为三里五乡的百姓治好了许多沉疴顽疾、疑难杂症,乡人亦是感恩连连。话说来自绍兴的香客,整日里膜拜药王,吃些偏方之类,不见病体好转。在村人的推荐下,半信半疑地来到李家大院。说也奇怪,经李树梅一番调理,三七二十一天上,香客的一身病,竟然跑得没了踪影。据传,老妪离开草桥村那日清晨,村头上有人看见她,头系一袭纱巾,分明是个俊俏的少妇,行走轻盈,绝尘而去。临行前,这位懂得感恩的绍兴女子,再一次造访李家大院,悉心传授了蚕丝和细纱纺织技巧,改进了纺车,更新了机杼。在第一代传人李振安(李树梅之子)的精心实践下,草桥村丝纱细布、粗细麻绳从此声名远扬。这或许也是李家后来放弃行医、改行纺织的缘由。

传说三:由于人们对于扁鹊的仰慕与爱戴,草桥的药王庙名气很大。据老人们口口相传,不仅是三里五乡,方圆百里的百姓都有到草桥祭拜药王的习惯,尤其是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药王庙会,香火冲天,人山人海。更重要的是,保定府以及北路的容城、定兴、雄县一些药商、药铺,从安国采购药草,回程时必须要绕道草桥,在这里停一停,上柱香,带一点药王的灵气回去,据说药效还可以提升。草桥中医世家,亦有后世的李树梅、景耀林、吕怀中三家,各有千秋。

传说四:药王庙后院东西两侧,有两颗老杨树,村内80岁以上的老人都还记得。两棵杨树长得出奇的相似,高有五丈,粗细相当,就连枝杈都像孪生一般。每逢喜鹊在树上喳喳地叫,附近的村庄都听得到。单说它的高,从保定城往草桥走,一过石桥村,在土桥子(后来的四十孔桥)上,就能看到20里外的两颗大杨树。

吉林省应紧紧围绕“冬季到吉林来玩雪”这一主题,以“一山、两城、三区”为冰雪产业集群,加快产业集聚,打造“长白山国际冰雪”、“净月瓦萨国际越野滑雪”、“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查干湖冬捕旅游节”等知名品牌,从冰雪资源大省向冰雪产业强省转变。

传说五:药王庙坐北朝南,其山门、戏楼、正殿的中轴线与北斗星成一直线,毫厘不差。传说,坐在山门的门槛正中,透过戏楼顶脊的中间标志,望上去,就是夜空中的北斗星;坐在戏楼前的石墩上,望大殿顶脊的中间标志,远天依然是北斗星。草桥村的古人中,应该是能工辈出、巧匠不断。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药王庙建筑,往南,跟汉隋时肇建的青云寺大殿,也在同一轴线上。

而今,随着农村文化振兴进程的推进,保定清苑草桥村神应王庙正在受到政府的关注,也是一处具有民间传统文化积淀的公共场所。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王好古.阴证略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3]宋 濂.元史·方剂工艺传:卷203[M].北京:中华书局,1972.

李新锁
《保定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
《保定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