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49

秋水伊人ying
首页 > 论文问答 > 大学教育科学期刊点评怎么写的标题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henyangman。

已采纳
教育学的学科思考— — 从西方教育学科研究的历史演变探讨教育学学科发展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人类出现的初始阶段就存在了。但是,教育作为一种认识或社会问题而被人们探讨,有意识地研究,则要迟得多。因此,可以说,作为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 教育学。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教育宴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的抽象。教育学科首先在西方形成,其历史过程可分为三大时期:一、前学科时期从研究结果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井产生深远影响这一角度看,可把古希腊哲人对教育的有关探讨作为前学科时期的起点,把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诞生作为终点,时间跨度约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l6世纪末共20∞ 多年。这段时期又可分为“古希腊”和“中世纪”两大阶段。1.教育存在的台理性— — 研究对象与中心课题。从古希腊哲人遗留下来的有关文献看,首先进入他们思考领域的教育问题,并不是诸如“教育是什么 这样与认识事物性质密切相关的问题.而是社会为什/厶要办教育,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教育应该怎么办(包括结构、内容与方法)等直接面对教育实践的原则性问题。有关“教育必要性”,有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强调教育的功利或实用价值的回答;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与共同利益有关的非功利性价值的回答�6�8 �6�8 这些古希腊哲人对教育必要性问题的探讨,实际上是对教育价值和目的的探讨。它指向的是教育对人类、社会、个人的意义问题。它与哲人对自然的探讨有巨大差异。过去忽视了这一差异,但它却是“教育 这一人为事物特性充分、顽强而突出的表现。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进行教育括动的,所以研究教育,必然首先研究和论证自己需要的台理性。而后把教育当作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来设计 (从目的到内容、方法)。人的需要和对需要的意识、价值判断的不同与变化,必然会反映到教育问题上来,教育这一研究对象性质上的非自然性,教育研究与自然研究在问题域上存在区别。2,两种研究传统的发端— — 研究方法。古希腊哲人由哲学观直接导出教育价值观与目的观,成为他们主要的认识方法,是这时期教育研究方法整体上的一大特征。哲学在教育研究中发挥着双重作用,既是教育观形成的哲学理论前提,也是认识教育现象的理性工具,这两者的台一使教育观与哲学观直接对应,思考哲学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思考教育问题的方法。因此,可以说,古希腊时期哲人关于教育问题的探讨,在一定意义上,只是他们的哲学观在教育这一具体领域中的运用和体现。这一最初形成的研究方式,哲学与教育观的密切关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保持下来,成为教育研究中第一个最古老的传统。另外,以古罗马著名雄辩家和教育家昆体良为代表的另一种传统,即以如何培养雄辩家为核心问题的有关教育的系统探讨,他采用的立足于经验的总结与反思,面对现实的思辩与依赖直觉的判断及以服务于教育实践为目标的研究方法,成为古代又一种研究传统.对以教育实践问题为对象的教育研究产生持久的影响。犹如第一种传统在方法上有赣于哲学,并未形成特殊一样,第二种传统在方法上也未超出经验反思的范围,未形成教育研究的特殊,只是反思的内容是教育经验,在方法上更注意对与对象相关事物系统、全面的关注.因而显得缜密而有条理。3.认识教育现象的前提性问题域形成— — 研究结果。古希腊的教育研究,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结果的存在形式看,都还未达到专门化的程度,只是以一些观点、见解的方式存在,很难说是系统的理论,更未形成学科。但这并不等于说古代对教育的探讨不重要,古希腊时期教育研究的结果形成了认识教育现象的前提性问题域,是教育理论的基础构成。有关教育的问题,古希腊哲人的基本回答可概述如下:(1)人与社会是否需要教育? — — 从社会功利及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需要来论述其必要性。(2)人是否有接受教育的可能? 提出了教育中身与心、感性与理性、智与德等一系列范畴的肯定回答。(3)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原因是什幺?— — 遗传、习惯与教育。(4)教育对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 规范与塑造作用。(5)人什么时期接受教育最重要和有效?— — 儿童时期。可以说,人类历史上教育探究的初始期对人类教育认识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贡献,不在于得出的结论.而在于形成的基本问题域。4.中世纪的变化与意义。从中世纪一些教育文献中可看到,循着演绎的路线探讨教育问题时,神学家们不再以哲学.而是以神学为起点,论证过程中主要引用圣经中的话作为理论依据.或者以上帝的名义来证明结论的正确。哲学服从神学、理性服从信仰,这样一个中世纪神学家推崇的最高原则,也体现在对教育问题的探讨中,神学统治是中世纪学术僵死、倒遇、贫乏的重要原因。它从反面告诉了我们演绎过程中大前提的决定性意义。神学至上的教育观区分了信仰与真理、道德与知识两对范畴,就此而言.是一种认识上的进步.因为至着与至真尽管相关,但并不等同,区分有助于对它差异和各自特性的研究。与此相关的是,中世纪的宗教教育家关注内心体验、反省、感悟等一系列人的内心世界与精神领域的变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作为范例解剖人性.描写人皈依上帝所走过的长长的心路。中世纪的教育研究并非一片空白,也不都是倒退。当时已有人开始注意和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因素.井把此作为研究、确定教育行为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路线与哲学思辩路线的有意识区分,对信仰与知识的区分,都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创造了认识条件.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些都来形成一种普遍的研究因素和传统。因此,前学科时期教育研究的主要形态还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奠定的。中世纪孕育着新时期的曙光,它是从古希腊原始哲学的辉煌通向近代科学诞生的桥梁
338 评论

lincolnsuper

已发表文章190余篇,其中在CSSCI杂志发表的文章(只记原发作品)如下:1.《西周教育模式初探》,《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2.《当今日本学校近现代史教育状况评介》,《课程教材教法》,1993年第4期。3.《对中学生历史学习成就动机的初步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4.《评日本高中新编历史教材的基本特征》,《课程教材教法》,1995年第5期。5.《【礼记·学记】教育论的现代意义》,日本《三重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纪要》第46卷,1995年3月版。7.《日本历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教学》,1995年第7期。8.《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9.《中日历史教育学研究之我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10.《试论日本社会科(历史)教育学的理论建设》,《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11.《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与中学历史教育评价的体系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12.《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的测定概念、种类和途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13.《日本小学社会科的学科概念与特性》,《北京教育》,1998年第11期。14.《日本小学社会科的教育目标与课程内容》,《北京教育》,1998年第12期。15.《日本小学社会科的学习形态与教材》,《北京教育》,1999年第1期。16.《日本小学社会科的学习指导与方法》,《北京教育》,1999年第2期。17.《日本中学社会科教育目标的设计理念与内容》,《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18.《日本小学社会科的教育目的》(译文),《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2期。19.《美国学校社会科教育的诞生与发展(1916~1985)》,《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20.《论与新世纪相适应的社会课建设》,《上海师大学报》,1999年第7期。21.《日本初中最新国语学习指导要领(译文)》,《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9、10期。22.《日本高中最新国语学习指导要领》(译文),《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6、7期。25.《试析社会综合课的课程理念与内容设计方法》,《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26.《关于综合文科中宗教问题的处理》,《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27.《小学社会课程的基础和理念》,《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第3期。28.《试论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与知识整合原理》,《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29.《制定历史学科人格培养目标与评价方法的一般原则》,《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30.《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新探索》,《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4期。31.《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单元设计》,《学科教育》,2003年5期。32.《韩国社会科中的国史教育》,《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10期。33.《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评介》,《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34.《追寻历史教育的本义》,《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3期。35.《论我国社会课程的终结与再生》,《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36.《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本质是发展学生的行动能力》,《课程理论与实验》,2004年第2期。37.《中国大陆社会科课程的变迁与发展趋势》,《名古屋大学研究纪要》,2004年10月号。38.《特色鲜明的加拿大家政课程》,《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39.《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技能的策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9期。40.《现代教学理论在社会科课程中的应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41.《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有待改进》,《历史教学》,2006年第5期。42.《历史教学的基本课题与方法》,《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4期。43.《我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几点建议》,《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44.《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教育的现代化:围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反思》,《教育学报》,2006年第4期。45.《基础教育中公民教育的价值理念与行动指南》,《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12期。46.《中国大陆社会科蕴含的现代意义》,日本早稻田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2006年版。47.《历史与社会的内容精选与整合原则》,《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4期。48.《研究教学细节不等于讲究教学技巧》,《历史教学》,2007年第4期。49.《历史教学目标刍议:如何理解历史知识》,《历史教学》,2007年第5期。50.《历史教学目标刍议:如何理解历史能力》,《历史教学》,2007年第6期。51.《历史教学目标刍议: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历史教学》,2007年第7期。52.《课堂讨论与交流技能》,《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5期。53.《谈谈学材是个什么样子》,《历史教学》,2007年第9期。54.《怎样帮助儿童了解历史》,《历史教学》,2008年第3期。55.《从〈历史课程标准〉的行为动词看问题》,《历史教学》,2008年第4期。56.《怎样铺陈史实》,《历史教学》,2008年5月上。57.《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历史学习的价值》,《人民教育》,2008年第5期。58.《历史与社会的整合与公民教育的效益》,《教育学报》,2008年第3期。59.《历史–理解–文化:历史课程中的国际理解教育》(缩写),《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第9期。60.《社会科课程体系中的历史教育》,《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8期。61.《怎样理解活着的历史——口述史》,《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第4期。62.《我的〈历史课程标准〉的再思考》,《历史教学》,2008年第12期。63.《学校历史课程的公民教育追求》,《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4期。64.《日本高中历史最新学习指导要领世界历史部分》(译文),《历史教学》,2009年第6期。65.《日本新编世界通史的特色》,《历史教学》,2009年第7期。66. 《日本高中地理最新学习指导要领》(译文),《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年第12期。67.《历史教育学的学术归位与研究的学术化》,《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第1期。68.《日本新订世界历史学习指导要领的基本特征》,《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9期。被其他杂志全文转载(主要为人大复印资料)1.《对中学生历史学习成就动机的初步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教学》,1994年第4期。2.《日本初中最新国语学习指导要领(译文)》,《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9、10期。/载入中外母语教材比较丛书,《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397-405页。3.《个性·创造性:新世纪历史教育的核心(历史教育的前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学》,1999年第6期。4.《日本高中最新国语学习指导要领》(译文),《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6、7期。/载入中外母语教材比较丛书,《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416-426页。5.《个性·创造性:新世纪历史教育的核心(怎样的历史教学过程才是合理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学》,2001年第5期。6.《个性·创造性:新世纪历史教育的核心(历史教育的个性)》《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1年第5期。7.《制定历史学科人格培养目标与评价方法的一般原则》,《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3年第3期)8.《关于新世纪历史课程与教材的若干思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3年9月)9.《公民教育——新时期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3年10月)10.《知识教育在新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新课程》,2003年第10期。/(《福建教育》2004年2、3期转载)11.《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评介》,《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4年第7期)12.《追寻历史教育的本义》,《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3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4年第8期。)13.《日本高中历史教科书对侵华战争内容的处理》,《中学历史教学》,2004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4年第12期。)14.《历史课堂教学实录分析的价值与操作,《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5年第7期。15.《历史教育与读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学》2005年第9期。16.《日本教科书中的逆流》,《中学历史教学》,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5年第9期。17.《历史教育理论建设的几个重要问题:历史教学论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7年第1期。18.《历史教育理论建设的几个重要问题:历史教育为什么要有个全球视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7年第2期。19.《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有待改进》,《历史教学》,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6年第12期。20.《找准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23日第6版。/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7年第06期;《素质教育报》2007年23日第4版转载。21.《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从根本上追问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7年第07、08期。22.《社会科课程体系中的历史教育》,《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8年第12期。23.《历史–理解–文化》,《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9年第2期。24.《日本新编世界通史的特色》,《历史教学》,2009年第7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世界史》,2009年第9期。25.《我对历史教育发展方向的一点看法》,《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9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学》,2011年第1期。

242 评论

大力宇哥

根据自己要写的主要内容确定一个就行,很简单的事。

252 评论

上官雨霖

求美原则科技论文大标题拟定应着眼简洁、流畅、准确,小标题应着眼简洁、工整、对仗、形似或形近。因此,科技论文标题拟定总原则可以是:立足美,追求完美;追求美,但不苛求美。不必用或重复的语词,坚决不用;可用可不用的语词,最好不用;能不用的语词,尽量不用。具体原则7点。(1)留有余地,求低调。诸如“…研究,…学,…论,…系统,…规律,…机理”字样,要慎用。作者拟题或编辑加工时,在没有彻底了解或掌握文中内容的前提下,不妨低调处理,删除这些“敏感”或“刺眼”的字眼或根据语境用适当词语替换,以体现适当与谦逊之美。(2)删繁就简,求简洁。诸如“关于…的研究,关于…的调查,关于…的探讨,关于…的报告”等字样,作者拟题时尽量规避掉为好。编辑审读加工时,见到类似字样,最好与作者沟通,建议删去这些“多余”字眼,以节省版面,体现简洁性、经济性、可读性之美。(3)便于检索,求特指。拟定标题时,通常提倡用特指性而非泛指性词语。泛指性标题,笼统,概念易模糊,不利于文献检索。倘若根据泛指性标题名所隐含的泛指性关键词在期刊网(或互联网)上检索,那大量甚至海量的类似而相关性不强的文献就会映入眼帘,干扰视线,影响检索效率。特指性标题名,能更好地内涵关键词,既利于文献检索,又便于准确抽取关键词,同时,恰好体现便捷、精当之美。(4)修辞结构,求合理。科技论文标题,习惯用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的偏正词组形式表达,尽可能不用动宾结构形式。最好遵从标题用语习惯和简洁性原则,删去赘语。若中心词带状语,则可用动宾结构,比如,“用机械共振法测定引力常数G”。这体现通俗之美。(5)详略得当,求通顺。针对滥用虚词或虚词位置不当或堆砌实词或漏掉实词等现象,在不违背语法修辞的前提下,如果标题名不用某词(字)也通顺,就尽量不用;如果舍去某词(字)便不通顺,就留用之。比如,“沈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去掉“的”字也通顺,但最好规避“研究”字样,用“分析”等字样替代之,即改为“沈阳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更得当。这体现通达之美。(6)结构相同(或相似),求工整。这是针对小标题(层次标题)而言。同一层次标题应尽可能用“排比”修辞手法,即词组(一般词组)结构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也就是说,所使用的词组应是同类或大致同类,比如说,都是名词性词组或主谓词组或动宾词组等;但要避免“过编辑现象”,即为了求“排比”形式美而不顾科学性和技术性需要,苛求凑字数求工整。一般来讲,编辑加工时,要注意同作者沟通、商榷,要时刻注意科学性与形式美的有机统一。这体现韵律之美。(7)干净明晰,非重复。针对机械重复上级标题字面内容的现象,作者拟定各级小标题和编辑审读加工时,应遵从简洁原则,去掉重复内容。作者不要“惜字如金”,编辑也不要“姑息迁就”,而应以干净文章版面、增强结构美感、打造期刊形象、传播美好文字为出版理念。这体现清洁之美。

134 评论

幸福、定格

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常常看到老师们都习惯给文章写点评,有时老师也组织学生对同学的习作进行互动点评。这时,你是否感到很茫然,不知如何下笔呢?为此,老师就指导你如何给文章写评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点评文章,主要看文章的结构是否完整,语言是否优美,内容是否充实,想象是否丰富,立意是否深刻,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一、牢记三大文体的一些常见术语      常见的三大文体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记叙文,我们要看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是否交代清楚,故事情节是否完整,是否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起到了什么作用。事件与事件的衔接和过渡是否自然,详略是否恰当。广义的记叙文还包括散文和小说,谈到散文,我们就要想到散文的形散而神聚,散文中的排比铺陈,散文的象征等技巧。谈到小说,我们要分析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人物的描写(与记叙文同);环境既包括社会环境,又包括自然环境;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小小说,还要注意其结尾往往是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从顺序安排来看,有顺序、倒叙、插叙和平叙。   下面我们来说说议论文,第一要看它的三要素:论点是否鲜明,观点是否正确;论点是开门见山还是在文中或文末;论据用的理论论据还是事实论据,还要看它是否新颖,是否贴近时代等选择论据;论证方法多种多样,有立论、驳论和正反论证等。还要看论证结构是否严密等。在议论文中,我们还要看论据是否为论点服务等。   再看说明文。说明文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之分。事物说明文,其目的是向读者介绍清楚事物的结构和生活习性。事理说明文要在文中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发展等。从写作顺序来看,事理说明文是逻辑顺序,事物说明文是时间、空间和程序顺序。   以上就是我们必须了解的三大文体的一些信息。要想点评到位,必须了解这些基本信息,记住一些术语,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二、必须了解文章评判的标准      作文评判的标准包括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基础等级包括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内容包括题意、中心、内容和感情;表达包括文体、结构、文字和书写;发展等级包括深刻、丰富、有文采和有创意。作文的评分标准共12项,每项又包括四个等级。对这12项四个等级的术语,我们必须了然于心。因为这是我们给作文下评语的依据。      三、必须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点评      点评文章,切忌抛开原文,空洞抽象地说教,那些不着边际的评析是毫无意义的,这是我们给文章写点评的大忌。如2006年黑龙江高考满分作文《“清茶”、“快餐”两相宜》,如果我们将评语写成:“运用修辞手法,语言优美,气势宏大,底蕴深厚,是一篇考场优秀习作。”这就是无效点评,因为读者读后根本不清楚文章好在哪里?所以我们还应该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写点评。如将评语写成:“这篇考场作文很好地理解了作文题中所给的材料,那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读书方式在变。作者能紧紧抓住这个中心话题展开论述,形象地将‘读书’比喻为‘品茶’,生动又贴切,让我们仿佛看到:午后,一杯清茶,一卷泛黄的古书,一个陶醉其中的读者。好不惬意!读书中,人的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作者将网上阅读称作‘读网’,来与‘读书’相对应,恰到好处!作者又将‘读网’比作吃‘快餐’,让我们联想到‘麦当劳’里火爆的生意。那里是年轻人的乐园。是的,‘读网’,大部分不就是年轻人吗?营养学家一再呼吁,说它没有什么营养,但你能否认它不能充饥吗?这就是‘读网’。真是够丰富的想象!令人叫绝。文章多处运用排比和引用等修辞方法,文章气势宏大、底蕴丰富,给人很强的感染力。”这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写点评,使文章的优缺点具体化,给人学习提供了具体的意见,使点评显示出其价值来。   总之,我们应该结合原文的具体内容进行点评,使点评言之有文。      四、点评时应有所侧重点      点评文章,万不可面面俱到,而应该选择自己要评析的侧重点进行,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那样就不能凸现文章的特色。我们或从文章的思想,或从文章的语言表达或从文章的创新角度等入手,选择文章最具特色的亮点进行,使点评能抓住文章的特点,避免避重就轻。   综上所述,掌握了以上四点,我们就可以给文章写点评了。

197 评论

豆豆腐腐点

基于编辑实践,分析作者在拟定科技论文标题(大标题、小标题)时存在的5种“偏颇现象”,提出标题拟定总原则。同时,给出拟定标题的7点具体原则。笔者在编辑实践和出版编辑理论研究中发现,时下有许多作者所投论文,甚至许多学报(期刊)所刊载文章,却不同程度地存在论文大、小标题拟定的“缺憾或偏颇”,确有不美。为此,笔者例析这种现象,提出科技论文标题拟定的总原则和“求美”七原则,以期推动科技论文标题拟定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进程,为提高科技论文写作的可读性,促进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美感最大化尽薄力。

221 评论

相关问答

  • 大学教育科学期刊点评怎么写的标题

    基于编辑实践,分析作者在拟定科技论文标题(大标题、小标题)时存在的5种“偏颇现象”,提出标题拟定总原则。同时,给出拟定标题的7点具体原则。笔者在编辑实践和出版编

    无锡美艺馨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体育科学期刊点评怎么写标题

    首先应该注意论文的格式,同时也应该注意论文的内容和主题,一定要有针对性,然后也应该提出一些比较犀利的观点,针对观点展开叙述。

    熊猫小胖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大学教育科学期刊点评怎么写的

    某些方面、某些问题深邃而独到的见解和缜密精辟的分析

    不老的传说kz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体育科研期刊点评怎么写标题

    首都体育学院正确选择和确定科研题目,对于体育科研工作的成败和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在具体的科研实践中,首先,要花大力气做好科研选题的前期研究与准备工作。通过多种有效

    安哥拉天使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大学教育科学期刊点评怎么写

    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常常看到老师们都习惯给文章写点评,有时老师也组织学生对同学的习作进行互动点评。这时,你是否感到很茫然,不知如何下笔呢?为此,老师就指导你如何给

    老太婆心态好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