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47

清砖淡瓦
首页 > 论文问答 > 佛教文献研究日本法律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最真的poor

已采纳
神道教是日本的民族宗教,简称神道。从日本原始宗教发展而来,最初以自然精灵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5~6世纪之际,吸收了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和佛教、道教的某些教义或思想,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宗教体系。大体分为神社神道、教派神道和民俗神道三大系统。信仰多神,号称有八十万神、八百万神或一千五百万神,特别崇拜作为太阳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称日本民族是“天孙民族”,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且是其在人间的代表,皇统就是神统。祭祀的地方称神社或神宫,神职人员称为祀官、祀掌等。明治维新(1868)以前,佛教盛行,神道教处于依附地位,二者结合形成两部神道、天台神道等神道学说。德川幕府时期(1603~1867),一部分神道学者把崇拜天照大神的神道教义与中国宋代朱熹理学相结合,强调尊皇忠君,主张神道独立;从而出现吉川惟足的吉川神道、山崎暗斋的垂加神道等学派。德川后期,由荷田春满倡导,中经贺茂真渊、本居宣长,至平田笃胤,逐渐形成复古神道;依据《古事记》、《日本书纪》等日本古代典籍阐述神道教义,反对神道教衣服儒、佛,并利用部分儒佛学说和某些西方神学思想来解释神道教义,鼓吹以日本为中心,建立以神道教为统治思想的世界秩序。同时,在民间以传统的神道信仰为基础,吸收复古神道等神学理论,陆续形成若干神道信仰团体,后称为教派神道。明治维新后,为了巩固皇权,实行神佛分离,以神社神道作为国家神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据日本新的宗教法令规定其为民间宗教。 神社神道 神道教的主体。因以神社为主要祭祀场所和宗教活动中心而得名。又因重视对天地神祗和祖先神的祭祀,亦称祭祀神道。崇信皇祖神天照大神,主张神皇一体、政祭一致。明治维新以后居于国教地位,被称为国家神道。在行政和教育上与国家密切结合,进行敬神爱国、崇祖尊皇教育。全国有大小神社八万多个,其中重要的有祭祀天照大神的伊势神宫;祭祀明治天皇的明治神宫;供奉明治维新以后一百多年来在内战和侵略战争中死亡的官兵名册,其中包括被远东军事法庭处以绞刑的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等。 主要经典 《古事记》三卷。 元明天皇时太朝臣安万侣著于和铜五年(712)。上卷为“神代”(神世列代),记载开天辟地至神武天皇诞生(一说神武天皇即齐人徐福的),其中包括天地初开、国土生成、天照大神、天岩户屋、大国主命献让国土及天孙降临等神话;中卷记载神武天皇到应神天皇;下卷记载仁德天皇到推古天皇的种种传说。 《日本书纪》 也称《日本纪》,三十卷。元正天皇养老四年(720)命舍人亲王太安麻吕等撰。第一、二卷是神代,第三~三十卷记载从神武天皇到持统天皇的历史传说和史实。 主要神祗 造化三神。 《古事记》中记载天地形成后最早出现的天御中主神、高皇产灵神、神皇产灵神,此三神创造万物,并谓天御中主神是天地初分时天上最高的元始神,与皇祖神天照大神受到特别尊崇。 伊奘诺尊(亦作伊邪那歧命)。 日本神道教所说神世七代中最后一对配偶神中之男神,与女神伊奘册尊(亦作伊邪那美命)一起成称为日本国土的生成神。谓此二神受天神之命造成八大洲(日本国土)、山川草木以及主宰万物的各种神灵,其中包括天照大神、月读命、素盏鸣尊等神。 国常立尊。 天地开辟后最初出现的神,即神世七代的第一代神。《日本书纪第一卷载称:“天地开辟生成之初,于时天地之中生成一物,状如苇芽,便化为神,号国常立尊。” 大国主命。 也作大国主神、国造大神,又名苇原丑男、八千戈神、大己贵命。为国土营造神。据《古事记》载,大国主神奉天神之命,与出云国的少彦命共同经营国土,开垦田亩,兴修水利,开拓山林,发展畜牧,除灾医病。后把国土让给天孙琼琼杵命,而专司“幽界”之事。 天照大神。 亦称天照大御神、天照大日[这个字找不到,为雨字头中间并排三个口下为女字底]贵、大日[同前]贵,伊势神宫称之为天照坐皇大御神;是太阳女神,日本天皇尊奉为祖先神。《日本书纪》称伊奘诺尊和伊奘册尊生出大八洲及山川草木后,“共议曰:吾已生大八洲国及山川草木,何不生天下之主欤?于是共生日神,号大日[又是那个什么什么字,同前]贵”。后派天孙琼琼杵尊下治“苇原中国”(日本),于是,天照大神后裔世世代代作为天皇统治日本。 琼琼杵命。 亦作天津彦彦火琼琼杵尊,神道教谓其为天照大神之孙(天孙或皇孙),奉天照大神之命降世统治日本。《日本书纪》载,天照大神与高皇产灵神议,派琼琼杵命君临苇原中国。 神社和神宫 祭神的场所。原为各地农村共同举行农耕仪礼之所,称作神篱(周围植常青树,中间清净土地为祭神之所)或磐境(周围置以石头,以岩石充当神座),后来发展为建造屋舍、神殿,按时祭神。历来数目很多,据平安(794~1192)中期《延喜式神名帐》载称,当时国家承认的神社有2861个。明治末年有十一万余个。根据1975年的统计,全国尚有神社八万余。 神宫是神社的一种,其地位一般比神社高,据据平安中期《延喜式神名帐》载,当时允许称“宫”的神社有伊势国(今三重县)的皇大神宫、丰受大神宫,以及作为这两宫别宫的荒祭宫、泷源宫、伊佐奈岐宫、月读宫、高宫,还有下总国(今茨城县)的香取神宫等,共十一座。其中以伊势神宫最有影响。 学说和学派 九世纪初至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佛教极为盛行,神道教由于没有严格的教义体系和完备的组织,一时成为佛教的附庸。佛教把本地垂迹说应用到对神道教所奉之神的解释方面,谓佛或菩萨是本或本地。而日本神道教的诸神是佛或菩萨为应机说法而显现的化身(或分身),称为垂迹;有时也把日本诸神作为佛教的护fa神。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先后形成两部神道和天台神道等。 两部神道。 亦称两部调合(原文作习合)神道或真言神道。两部指佛教真言宗所说的金刚界、胎藏界,调合指佛教、神道融合一体,如日本《罗山文集》卷六十九:“所谓两部习合神道,乃最澄、空海等只沙门,以佛法合于佛道,以金刚、胎藏两界合于阴阳,遂以为神佛本迹一体。”这种神道学说是以本地垂迹理论为指导,用真言宗“金胎(金刚界和胎藏界)不二”思想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认为世界万有的基本要素是金刚界(智、心、识)和胎藏界(理、色、地、水、火、风、空),而大日如来是统一金、胎两部的本体,一切皆为大日如来的化身。伊势神宫内宫所祀天照大神为胎藏界的大日如来;外宫所祀丰受大神为金刚界的大日如来。从镰仓到室町时期(约十三~十五世纪),教理逐渐系统化。主要文献有《丽气记》、《中臣祓两部钞》等。 天台神道。亦称日吉神道(因所奉山王在日吉神社)、山王一实神道。以天台宗空、假、中三谛圆融教义为基础建立。认为释迦牟尼是一切神、一切存在的本体,也是日本天台宗大本山比睿山保护神山王的本体;山家(天台宗)的山字的竖三画即空、假、中三谛,横一画即一字,这是三谛即一之意;同样,山王的王字的横三画为三谛,竖一画为一,也是三谛即一。日本天台宗用这种学说来论证身佛同体之义。主要文献有《山家要略记》、《三宝住持集》等。 日本进入镰仓幕府时期(1192~1333)以后,确立了以封建领主经济为基础的武士统治体制。宗教界旧有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真言宗等日见衰微,而新成立的净土宗、真宗、日莲宗以及新从中国传入的临济宗、曹洞宗正在迅速传播,在神道界也出现了反对神道教依附佛教的神道学派,其中影响大的有:①伊势神道。十四世纪由伊势神宫外宫祀官度会行忠、度会常昌等创立,故亦称外宫神道或度会神道。否认本地垂迹说,提出系统的以神道为主体,以儒、佛、道为从属的神道理论。认为宇宙的本原神是国常立尊,其创造万物的神妙称做天御中主神,二神共为一体。宇宙本原神具有五行之首的水德,而伊势外宫所奉的丰受大神是水神和食物神,与天御中主神也是同体;伊势内宫所奉的天照大神是日神,具有火德,与丰受大神互相依存;并强调神皇一体思想,认为“大日本者,神胤也。……神者君之内证,垂慈悲而同尘;君者神之外用,昭俭约而治国”。他们还注重封建道德的宣传。主要文献是《神道五部书》。②吉田神道。由室町时期文明年间(1469~1487)京都吉田神社的祀官吉田兼俱(祖姓卜部,说明是巫师的后代,家传的职业)创立,也称卜部神道、唯一神道(谓日本自古唯有神道,“纯一无杂”)。反对“佛主神从”的神道学说,认为宇宙的根本神是太元尊神,《日本书纪》中称之为国常立尊,它是万物的本体;不是神为佛的化身,而是佛为神的化身;神道是安人心、防鬼神之道;人心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七个机能,人身有生、长、病、老、死五种机能,而要使这些机能表现正常,就应作“内外清净”的修行。自称所创神道是无本宗源神道、大日本国固有之神道。主要文献有《神道大意》、《唯一神道名法要集》。 江户时期(1603~1867),儒学从佛教中独立出来并得到迅速发展,一些神道学者吸收儒学的理论,特别是其中的朱熹理学,创立了神儒调合的神道学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①吉川神道。亦称理学神道。创立人吉川惟足先从伊势外宫度会延佳学度会神道,又从吉田兼从学吉田神道,并吸收朱熹理学而建成。认为朱熹理学中的太极即日本的国常立尊。一切神皆为太极的具体表现。把一般神社神道称为行法神道并予以批评,称自己的神道为治天下的神道,推崇儒家伦理,特别强调君臣之道,谓人伦之道以君臣之道为最高,以此忠道贯于夫妇、父子、兄弟、朋友之道,而“君臣之道,万古不易”。五行中土是万物之母,金是五行中最重要的,就人心讲它是义,是“敬之用”;敬义一体,此为人伦道德的根本。主要文献有《神代大意讲谈》、《神道大意注》、《日本神道学则》、《神代卷惟足抄》等。②垂加神道。山崎暗斋创立。暗斋名嘉,字敬义,暗斋是号,幼曾出家为僧,后习朱子学,还俗为儒,晚年从度会延佳和吉川惟足学神道,把朱熹理学与神道教结合起来创立垂加神道。垂加两字取自吉川惟足所授垂加灵社之号,原出自度会神道的经典《倭姬名世纪》:“神垂以祈祷为先。冥加以正直为本”[不知道这是不是《犬夜叉》里冥加老祖名字的出处]。暗斋常以“神垂祈祷,冥加正直”为座右铭。其神道学说主张“道即大日[还是那个不认识的字]贵之道,教则猿田彦神之教”,猿田彦神即迎天孙下治人间之神;并以朱熹的理气说和五行说解释神世列代的神话,以阴阳五行配天神七代;鼓吹尊皇忠君,大义名分,宣传以日本为世界中心的神国思想。主要文献幼《神代卷风叶集》、《中臣袚风水草》、《垂加草》等。 从江户时期元禄年间(1688~1703)到明治维新,由国学者荷田春满倡导,中经贺茂真渊、本居宣长至平田笃胤完成复古神道的学说体系,反对神道依附于佛教或儒教,反对用儒佛思想解释日本古典和神道[其实日本古典还不是移民日本的通古斯人的萨满教传说结合受从朝鲜半岛传入的儒家思想影响而完成的,真反到根上去了],主张依据日本经典《古事记》《日本书纪》等来探明日本神道教的本义。认为宇宙万物的创造神是天御中主神,世界分为显(现世)、幽(死后世界)两界[呀,很多日本动漫、游戏都接受这个学说呀,有时名字不一样了,《月华剑士》里称作常世和现世],现实世界由天照大神的子孙天皇统治,而死后的世界由大国主命统治[咦,安彦良和的《大国主》好象不是讲这个的]。人死后要在幽界接受审判。根据生前的不同行为得到不同的结果;为善成神者将长生不死。认为伦理纲常中孝道最重要,广义的孝包括孝父母、敬神和忠于天皇。鼓吹日本民族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当统治世界,其国体皇位尊严无上。其思想对明治维新王政复古有很大影响[尊王派的理论导师……],也是近代神社神道的主要理论依据。主要文献有荷田春满的《创学校启》,本居宣长的《直毗灵》、《玉鉾百首》、《百事记传》,平田笃胤的《古道大意》、《俗神道大意》等。 教派神道 江户末期荷明治维新以后,在民间以传统的神道信仰为基础,吸收复古神道等神学理论,陆续形成若干神道信仰团体。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十三派,统称教派神道。这些教派虽然主要信奉神道教义,但各派各有教祖、独立的教义荷比较严密的宗教组织;而一般又不以某一神社为活动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教派中又陆续分离出许多新的神道团体。 神道大教 原称神道本局,1940年改称此名。明治维新后,曾设大教院,向全国派遣神道宣教使,传布神道教;后在要求信仰自由的社会舆论压力下,解散大教院。1875年一部分神道教神职人员联合组成神道事务局,以联络全国神社神宫并宣传神道教理。1876年黑住教、神道修成派脱离神道事务局而独立,1882年神道事务局脱离国家行政机构成为民间独立的一个教派,即神道本局。教义与一般神社神道略同。 黑住教 十九世纪初黑住宗忠创立。明治维新后曾一度被并入神道事务局,不久独立。以黑住宗忠谓教祖,以其所著《黑住教教书》为经典。认为天照大神不仅施国家的本原,皇室的祖先,而且施宇宙万有的“大元灵”;人若体验道它的神德,就可以达到神人合一境界,获得不生不死的伟大生命。天照大神通过“诚”显现出来,诚的本体,即天照大神的意志,也就是所说的天;因此,信天乐命,也就是尽诚。设七条神诫,要求信徒虔诚、谦顺、勤劳等。 神道修成派 也称神道信成派。明治初年新田邦先创立。以复古神道的理论谓基本教义。认为人心谓神灵所赐,本无邪恶;修道之要施勿使善心丢失。修身之根本是“修理固成”,即各守本分,勤勉其业。谓军士者精于武艺,为国尽忠;为农工商者尽力本业,行为端正。 出云大社教 明治初年千家尊福创立。以大国主命为主神,同时奉祀造化三神和天照大神等。认为造化神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虽殊,其本则一;以天皇为中心的政教合一体制符合神意;宣称应上报皇室国家,下尽臣民本分。 扶桑教 江户初期穴[本来是宝盖头下一个六字,字库无有]野半创立。奉室町合安土桃山时期(十六世纪后半叶)的长谷川角行为教祖,教典是《神德经》合《神理大要》。奉天御中主神等造化三神为主神,同时奉祀天照大神等神。称神道即国法,其本质是祖宗建国精神德延长和体现。该派所说的神道实际指复古神道、古道或大道。 神习教 明治十四年(1881)芳村正秉创立。奉祀天御中主神等造化三神,以芳村的《教义大要》等为经典。宣称复古神道为“大中至正的天地自然之道”,它贯通天地上下、古今中外。传此道者应内修精神,外修教义,研究神之奥义,以感动天地。有十条教规,大意是敬神爱国,为君尽忠义,为亲务孝养,为人谦逊,勤于业务等。 御岳教 明治初期下山应助创立。以国常立尊、大己贵命、少彦名命三者为主神。主张“发扬三神之神德”,“宣明尊皇爱国之大义”,小则使人尽天赋之性,各尽所能;大则辅翼国政,使国安宁。 神理教 明治初年佐野经彦创立。原属神道本局,后归御岳教统辖,1894年独立。奉祀天御中主神、天照大神诸神,以政府提出德《三条教令》为基本教则(即体敬神爱国之旨、明天理人道、奉戴皇上,遵守朝旨),宣传遵奉天然固有的理法,以此安心立命为宗旨,认为百难万病自心生,只要心正行直,百难自消,万病即愈;并提倡忠君孝亲的儒家纲常,大义名分等。还认为语言中有神灵存在,传授所谓“言灵学”。 金光教 江户末、明治初川手文治郎(亦称赤泽文治,后改称金光大神)创立。中国阴阳五行学说传入日本后,在民间兴起金神(五行之一金的精灵)崇拜,说金神掌兵戈、丧乱、水旱、瘟疫,按时沿不同方向游行天下,若人的行动触犯其方位,将受崇遭灾。川手因家人和牲畜连续丧亡,认为使金神作祟,对金神的信仰越来越深,后自称金神传授其“生神金光大神”之号,从而创教。把一向被认为是凶神的金神改造为慈悲神,称之为金乃神或天地金乃神,并宣称是宇宙的本体神,人类的祖先;由于它的神德,万物得以生长化育。谓人们应当感谢神德恩典,信奉金光教。鼓吹敬神爱国,认为信、忠、孝三者共谓一体。 禊教 江户末年井上正铁创立。日本神道教自古认为人有罪秽,课灾河海水中洗干净,称之谓“禊”,广义的禊还包括祓,即向神祈祷悔罪,以消除身上德罪秽。因该教以传布禊祓之神教谓本旨,故名。宣称通过至诚德禊祓修行,可与神同灵;并要信徒敬神尊皇,勤业报国。 大成教 明治初期平山省斋创立。奉祀天御中主神等天神地祗之外,还奉祀教祖平山省斋,尊之为素山彦弘道命。强调崇敬天皇,彰明纲常。修行方法使静坐调息,向神立誓,以达到“内外清静”。 实行教 明治初期柴田花守在扶桑教基础上创立。尊扶桑教教祖长谷川角行为教祖。主张“惟神之大道”(即复古神道)。反对“空理空论”、“虚文虚饰”,注意“实行”,要求信徒宣传神道教义,祭祀祈祷,遵守伦理道德,按时登富士山致祀,以祈祷国家安宁,宝祚无穷等。 天理教 江户末期中山美伎子创立。中山原是奈良县一地主家庭之主妇,后自称天理王明神(原称天轮王明神)而创教。把日本神道教信奉的国常立尊等十神统称为天理大神或天理王尊,作为主祀神。该教于1970年退出神道教派联合会,自成系统,成为日本新兴教派之一。 大本教 教祖出口直原是京都府的农妇,生活贫困,信奉金光教。52岁时,长女和三女精神错乱。她自称金神附身,写出《神谕》,宣称要靠金神之力改建“三千世界”。1897年脱离金光教独立,在农民和市民中获得迅速发展。出口直死后,其婿出口王仁三郎掌握教权,大本教有更大发展。在教义方面吸收佛教的若干思想,并吸收某些民俗信仰。宣称现实世界已经没落,必须加以改建,理想的弥勒世界就会到来[弥勒世界?这家伙抄袭真言宗的啊],并批判现实社会和西方文化。出口王仁三郎会“安魂”方术,对出口直的《神谕》作新的解释。谓金神即国常立尊,时机一到将再次出现。打倒恶神而建立真正的皇道。由于教派迅速发展,而教义中又包含否定现实社会的因素,引起当局疑惧,曾于1921年和1935年两次遭到镇压(国内某功的日本版,哈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采用世界语和罗马字,提出人类爱善,万教同根的口号,积极向国外开展活动。1925年成立“人类爱善会”,与亚洲、欧、美一些神灵团体合作,呼吁世界和平和人类相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建,积极参加世界联邦运动和反核反战运动;对内主张维持和平宪法,反对军国主义复活。经典有出口直的《神谕》、出口王仁三郎的《灵界物语》[听上去内容应该和《幽·游·白书》差不多……]等。 从大本教分立出来的新兴宗教团体有:①生长之家。教祖谷口雅春,出身农家,曾就学早稻田大学,中途退学。后信奉大本教,并任大本杂志《神灵界》编辑,从1929年开始出版《生长之家》(后改称《生命的实相》)杂志,吸收佛教、神道教、基督教以及西方哲学思想,创立教义和教派。认为宇宙是无限流动的生命体,释迦牟尼佛就是这个生命,佛教传入欧洲形成康德和黑格尔哲学,它们与《古事记》的“纯日本哲学”是一致的(真会扯,我不能同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转而用国家神道解释教义,说大宇宙即天御中主神,千差万别的现象是天皇生命的显现,一切宗教,皆从天皇发源,宣称日本“皇军”是天皇创造宇宙的股*,当永远存在;按照天照大神的旨意,日本当统治全世界。战后,吸收美国的心身医学,对教义进行修改。主张恢复帝国宪法,天皇当国家元首,国家经营靖国神社,反对堕胎等。1964年成立生长之家政治联合会。②世界救世教。教祖冈田吉茂,曾经营商业,信奉大本教,并任支部长。后认为大本教以*勺子“灵能”医病的方术不灵验,采取指压疗法,并脱离大本教,另设大日本观音会(后称大日本健康协会),实施冈田式神灵指压疗法,进行传教医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药品和化肥短缺,冈田提出毒药论和自然农法,宣称病本身式身体内调整无秩序状态的净化作用,借助自身的抵抗力就会痊愈,无需服药;谓药有毒,服药对身体有害;任的手心含有灵波,用灵波不仅可以把体内毒素排出,害能增加体力。还说化肥也有毒,用了会妨碍农作物生长,而借助灵波会促进农作物生长。战后改组称今名。冈田还提出建立没有病、贫、争的地上天国,为此在根箱设立美术馆,在热海设水晶殿和庭园作为这一设想的初步措施。1955年冈田死后,其妻继任第二代教主,对教义有所改革,强调日常生活伦理规则,去掉毒药论和灵界说中明显荒谬的部分,并积极向国外传教。③自由教团。自称PL教团。PL是英语Perfect Liberty的缩写,意为完全自由。也曾称人道德光教或人道教。创始者御木德一,出身商人家庭,9岁时因家庭破产,入佛教黄(木字底一个辟字,不认识)宗寺院为僧,39岁还俗,后成为从属御岳教的德光教的信徒。御木在1924年自立人道德光教,后改称人道教团。认为唯一的神是天照大神,以天皇《教育敕令》为教典,要求信徒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夫妻和睦,勤于本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称PL教团。第二代教主御木德近宣称神是使宇宙按一定秩序和法则运动的原动力,人是创造神之子,是神的一种表现。人遵循神的法则才能生存,一切不幸和疾病都是从脱离法则的“我”而生,舍弃“我”才能自由快乐;人生一切是自己的表现,而以自由意志进行创造性的生活;“人生是艺术”。在社会方面,注重长幼有序之道、男女之道等道德说教。 民俗神道 日本民间流行的一般神道信仰,如对土地神、屋神的信仰以及重视崇神祭祖的仪式和占卜、咒术、巫医等方术习俗等。实际上与神社神道无严格区别参考资料:
324 评论

电冰箱5

日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校长落合俊典教授日前携日本鹤见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池丽梅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定源法师等一行五人访问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受到北京广化寺方丈怡学法师、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执行副所长、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副院长圣凯法师及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定明法师、监学法雨法师、能仁法师等热情接待。  落合俊典教授是日本文部省东亚佛教写经研究工程的负责人,是享誉国际的佛教文献学家,他曾领导日本七寺、金刚寺、岩屋寺,以及中国和韩国等多处佛教古籍的调查研究工作,是日本古写经方面的研究专家。池丽梅教授和定源法师是落合教授日本古写经国际研究团队的重要合作成员,池丽梅教授近年来主要专攻道宣《续高僧传》的文献与历史研究,定源法师主要专攻僧佑《高僧传》的文献与历史研究,二人是目前佛教僧传研究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  日本古写经,是指以唐代流行经录(《开元录》入藏录1076部,5048卷)中所收佛教经典为底本、在日本抄写的古代佛教文献。历史上古写经卷帙浩繁,目前保持下来的奈良时代古写经大约有2000卷上下,而平安时代、镰仓时代复抄的古写经则多达5万卷。许多中国散失的珍贵佛教文献以古写经的形式在日本留存下来。日本古写经对于深化佛教文献本身研究、大藏经的发展及各种表现形态研究、佛教历史与思想研究等领域,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上午,落合俊典教授应邀在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闻思堂作了“日本古写经研究的现状及问题”的专题讲座,介绍了日本古写经的研究现状与国际学界对《马鸣菩萨传》、《安般守意经》、《十二门经》等文献的最新研究成果。下午,池丽梅教授在研究所作了“佛教文献研究的方法与实例——以《续高僧传》为中心”的专题讲座。

192 评论

无敌的小饭桶

1。该论在中国影响很大,曾依其建立中国汉传佛教十宗之俱舍宗。后虽归入法相宗,但其在法相宗内仍是非常高。亦是藏密格鲁派五大论之一。2。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百法明门论。中论。肇论。金刚般若论

223 评论

triangelrain

日本古代文化取得的进步与发展,多依赖于对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摄取与消化。其中影响最深的是中国式的佛教文化,佛教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形成与艺术审美的发展。与日本驻华大使陈永华合影作为佛教文化的伟大倡导者、支持者的圣德太子(574—622)在其摄政期间,发出兴隆佛教的诏书,修建法隆寺以研究佛学,营造四天王寺诣开展各种慈善事业。并在604年,钦定《十七条宪法》,其第二条就明文规定“笃敬三宝”。圣德太子还身体力行亲自书写《法华义疏》草稿,成为日本最早的名人墨迹。同友人邹涛一块佛教寺院,它不仅仅是作为守护佛界、镇护国家的作用,同时也肩负着政治外交的中枢和接受外来先进文化的使命。在奈良建立的法隆寺,以东院伽蓝和法隆寺一起形成了以飞鸟文化为中心的斑鸠宫,供奉着与圣德太子等身的本尊救世观音像最负盛名,人们由此寄托对太子笃信的佛教精神的深切缅怀和崇高的敬意。另外,法隆寺大宝藏殿所藏的宝物最值得夸耀,即“法隆寺献纳宝物”,现为东京国立博物馆法隆寺宝物馆分管。法隆寺有许多与书法相关的资料。著名的墨迹有《法隆寺献物帐》,金文铭文有《法隆寺金堂释迦像光背铭》《法隆寺金堂四天王像广目天光背铭》《法隆寺金堂四天王像多闻天光背铭》《法隆寺金堂药师像光背铭》《法隆寺藏僧德聪等造像记铜板铭》《法隆寺戊子释迦小像光背铭》等,这些铭文与中国北魏书风相类似,堪称日本金石铭文的宝库。韩天雍 大篆斗方 68cm×68cm 纸本水墨 2017年韩天雍 大篆斗方 68cm×68cm 纸本水墨 2008年天平十五年(743),圣武天皇“尽国铜以铸象,削大山以构金堂”。决意在奈良兴建东大寺,筑金堂(大佛殿)以安置卢舍那大佛。圣武天皇和光明皇后寄托大佛与宇宙中心融为一体,构筑理想的佛教国家精神。东大寺的大伽蓝和卢舍那大佛,成为平城京最大的寺院,与当时的法华堂(三月堂)、转害门、正仓院宝库一并构成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筑群。天平时代的雕刻宝库,堂内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氛围,彻底地释放出古典的静谧之美和诠释出天平时代写实性雕刻的真髓。日本天平胜宝八年(756)五月二十日,圣武天皇御崩,在其“七七祭”的六月二十一日,光明皇后将其遗爱品献纳给东大寺卢舍那佛,以求冥福,国泰民安。这些献纳品做成目录五卷,书有《东大寺献物帐》的题签。《国家献物帐》即是其一。在《国家献物帐》里边,有光明皇后书写的《乐毅论》《杜家立成杂书要略》各一卷,王羲之书法二十卷。文书中押有489颗“天皇御玺”。据说现存的《丧乱帖》(日本宫内厅藏)及《孔侍中帖》(日本前田育德会藏)可能就是嵯峨天皇时期佚出东大寺正仓院二十卷中的断简(双钩填墨本)。题笺上署有《大小王真迹帐》一卷文物,根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载,即是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带去的。

358 评论

大毛毛豆豆

佛教对日本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且影响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佛教深刻影响了日本人的生死观。众所周知,日本四面环海,地理位置上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因此地震、海啸、火山爆发,以及一些次生灾害频繁发生,这导致日本人时常缺乏安全感,时常感到所处环境动荡不安,让人感到生命的脆弱以及人类的渺小。这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日本人不得不经常面临生离死别,更能平静地接受生死。所以有时候看新闻,你会发现日本发生地震的时候,民众都是习以为常并且井然有序。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应对机制与措施非常完善,另一方面也是受到这种精神的影响。直到6世纪佛教被传入日本以后,佛家的超然思想使日本人的生死观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佛教中“诸行无常”的无常感传到日本之后,被上升到一种无常观,本来无常感表达的是一种哀伤,但是无常观是一种主张、一种观念,这是这两者质的区别。无常观影响日本人时常感觉生命像花一样刚绽放就面临凋谢,人的一生短暂且充满戏剧性,坎坷不断,似梦一场,如同日语词汇中的「まぼろし」表达的一样。所以,这种佛家的无常观使日本人更加的看淡生死,同时也让日本人更加敬畏生命。正是因为生命虚幻、短暂、时不待我这种佛家思想,使日本人更加敬重生命、生与死,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生命的另一种升华。因为无常观使日本人感到生命的短暂,所以加剧了日本人的紧迫感,使他们的生活更加的快节奏、更加勤勉,敬业。其次,对饮食产生的影响。佛教禁食荤腥。根据佛法,吃肉会堕入畜生道。 织田信长因为痛恨比睿寺的僧人支持他的敌人,就放火少了比睿山,还杀了三千多人,其中一项罪名就是吃肉。到公元 8世纪时,笃信佛教的嵯峨天皇首发「肉食禁令」,此后历任天皇又多次下诏禁止吃肉,在一道道禁令之下,日本贵族们都远离了肉食,养成了食素的习惯。佛教提倡不穷奢极欲、挥金如土;不衣食无着、极度拮据。应选择中道,在维持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学会知足少欲,不要纵容自己的欲望,让自己成为欲望的奴隶。虽然日本是岛国,海产丰富,但无论贵族还是武士,都不会放开了任意吃海鲜。他们正餐的荤菜一般只会有一条小鱼,或者几片腌渍的贝类。而且鱼和贝类基本上不会同时出现,一餐的荤菜只能出现一种。 这与日本人严守禅宗「不妄食」的戒喻有关,他们鄙视贪吃者。当然日本古代也没有丰富的食物供人们饕餮,所以也只能遵守这一戒喻并以此为荣。由于佛教信众不食荤腥,寺院大多有过午不食的规定,食素菜难以抵饿,因而面食成了好选择。面食由于产量高价格低,又是素食,比蔬菜耐饿,因而僧侣众多食用面,面的制作技术以及花样也越来越丰富。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拉面在日本如此盛行的原因。现在的拉面被极致的发挥了日本人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做到精致美味,让全世界的人都喜爱上这样的食物。当然这也离不开现在影视业的发展与传播。《火影忍者》里面鸣人最喜欢的拉面叫「一楽ラーメン」一乐拉面,甚至被搬到了上海。战国时期著名的大名,武田信玄,他的法宝就是刀削面。这东西很方便,作战休息时,战士们只要抽出刀,把面团一块块削到锅里煮熟了,拌着咸菜就能吃。日本烹饪也一直以清淡为主,讲究原汁原味。其中豆腐被发展成为豆腐料理,被做到极致,利用大简若繁的料理技巧与创意征服各国人士。那种极致,淡雅、细腻,处处体现出一股禅意。最后,佛教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美学上。佛教信仰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万物相互关联,相互依存而生。佛教建筑中的佛塔,如印度佛塔、其他东亚国家的佛塔以及富有日本特色的五轮塔,都体现了这样的佛学思想。五轮塔可能是日本民族以建筑的形式将深奥的佛法具象化的最好体现。另一方面,生命短暂无常,因此方显可贵。这种观念已深植于日本造型艺术与文学艺术的审美意识之中。在众多描述此类情感的词汇中,“物哀”是最为古老的一个,后来出现且直接受到禅宗思想影响的“侘寂”一词,延续了“物哀”的审美情怀。日本的散文与诗歌中充满了表达“物哀”之感的意象,常见的有某些特定的植物,甚至用一些象征季节的颜色来隐喻生命的凋零。像大家熟知的‘’一期一会‘’这个词,就是生命无常请珍惜的完美体现。寺庙的建设融入了佛教精神,京都岚山西芳寺,这座禅寺庭园被公认为日本苔园的典范,庭园绕池水而建,园中弥漫着一种神秘的佛教气息。这些充满哀伤情愫的词汇令艺术家们对于大自然的想象与描绘更加生动精微,特别是对于那些转瞬即逝的季节性主题。樱花作为日本的国花,其花期短暂,逢春绽放,充满生机与喜悦,与它短暂的花期在人们心中形成冲突,令观者体味到生命的无常。这和我们的《红楼梦》中黛玉葬花体现出的生命无常感相似。在佛教“无常观”与禅宗思想的影响下,日本传统美意识的“物哀”“空寂”“闲寂”共同表现出日本审美观“主客统一”的精神性与虚无色彩,培养了日本人崇尚悲哀、幽玄、风雅、虚幻的审美气质。

270 评论

相关问答

  • 佛教文献研究日本法律

    佛教对日本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且影响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佛教深刻影响了日本人的生死观。众所周知,日本四面环海,地理位置上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因此地震、海

    小铃铛MISS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5
  • 佛教文献研究日本

    佛教是印度文化的产物,因此,在印度的自然风土文化等基础上,佛教文献必然强烈反映着印度独特的哲学、宗教、文艺等性格。欧洲学者对于印度思想的研究,虽然仅有两百年左右

    wuyan841106 2人参与回答 2024-05-16
  • 佛教文献研究日本文化

    佛教是印度文化的产物,因此,在印度的自然风土文化等基础上,佛教文献必然强烈反映着印度独特的哲学、宗教、文艺等性格。欧洲学者对于印度思想的研究,虽然仅有两百年左右

    蚂蚁在fei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7
  • 佛教文献研究法鼓文化

    你好象都没有提问题吧?叫我们怎么回答

    叫我姐姐SAMA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7
  • 汉文佛教文献研究方法

    文献法比较研究法综合归纳法等等加油哦,我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

    小甜甜不赖你 5人参与回答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