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42

我是乾宝宝
首页 > 论文问答 > 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棉花糖夫人

已采纳
闽南百科名片闽南福建简称为闽,闽南即指福建的南部,从地理上可以说,厦门、泉州、漳州、莆田、龙岩五个地区均可称为闽南。但我们通常所说的闽南这个说法,具有特定的涵义,并不包含莆田,龙岩地区除新罗区与漳平市以外的各客家县,其主要是依据语言、文化、风俗上等来划分的。莆田通行语言是莆田话略区别于闽南话,而龙岩除新罗区与漳平市以外,通行语言是客家话。两地均不属闽南语系。因此狭义上所指的闽南仅指--厦门--泉州--漳州--三个地区。目录基本介绍具体地区相关语言饮食文化泉州饮食漳州饮食旅游资源漳州三平寺土楼基本介绍 具体地区 相关语言 饮食文化 泉州饮食 漳州饮食旅游资源 漳州三平寺 土楼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和文字介绍相呼应闽南总人口约一千万。闽南历来是东南的富庶商业之地,泉州港在宋元时期更是世界第一大港,闽南人分布广泛,台湾,新加坡都有四成的闽南人,海内外使用闽南方言的人超过4000万,不少被闽南人同化的人和马来人也会使用闽南语。 闽南这个词是在20世纪后半期才提出的,之前闽南地区人迁徙到外地都自称福建人,东南亚人也称闽南人为福建人。闽南包括的县市有:泉州市、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金门县。厦门市、漳州市、龙海市、云霄县、漳浦县、诏安县、长泰县、东山县、南靖县、平和县、华安县、龙岩市、漳平市、大田县。 闽南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传承下来,其影响实为深远,受其他方言影响之地也通行闽南语,也是有着大体一致的文化认同,因此他们也同属闽南根源,我们即可称其为泛闽南。以下介绍通行闽南语的形成及今通行之地:闽南语,乃是闽语的一支。中国南北朝时期,中原发生内乱和战乱,难民开始进入福建,造成原有“百越族”土著民族的语言发生变化,而逐渐形成了最初期的闽语。然而,汉人大规模入闽,则是始于隋唐,由于中原的再次内乱和战乱,大批北方汉人入闽,而带来了6世纪时北方的口语音,亦即所谓“十五音系统”,而所谓的“泉州语”亦于此时渐渐形成。编辑本段具体地区 闽南指--泉州--厦门--漳州-龙岩(新罗区与漳平)等地区,还可以加上大田县部分和尤溪县的小部分。漳州的南靖、平和、云霄、诏安还有一些客家镇、村,有几十万客家人。龙岩市新罗区、漳平市也有不少客家镇、村。 闽南语有很多音节是普通话里没有的。所以无法用普通话的字来为闽南话注音,要学习闽南话就要学习闽南话的注音方法。这就像我们学习普通话要先学习汉语拼音一样。 闽南话的声调在不同县市区别很大。目前比较占优势的是厦门话的声调。台湾岛上大部分人的闽南话的声调也与厦门话一致。闽南话共有8个声调,依次叫做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我们平时一般按这个顺序,分别叫做第1声、第2声、……、第8声。 唐代时,陈政、陈元光父子带兵入闽平乱,进而屯垦漳州,带来了7世纪的北方的中古音;10世纪时,王潮兄弟又带军队入闽平黄巢之乱,也带入了当时的中古音。从以上的两批移民,所带来的北方口语,经过一番演变就形成了所谓的“闽南语”的基础。主要分布在九龙江流域,含漳州,龙岩两地。编辑本段相关语言 北宋时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继设立了掌管外贸的市舶司,使泉州发展成当时国际上的著名商港,对外海线交通十分方便。在这以后,闽南等地区便有不少人民,因为政治、经济或其他因素而移民海外(包括台湾),也因此带去了他们的母语 --- 闽南语。明末时,闽南发生大旱,郑芝龙曾招数千人到台湾垦殖,他 清朝时期的闽南行政地图们大多数便在台湾定居,而且还跟台湾原住民(大多为平埔族)通商、甚至通婚,而促进了汉人与台湾各原住民族在血缘以及语言上的融合。 从16世纪起,西欧各国开始进行各种殖民海外的计划。西元1624年起,荷兰、西班牙先后占领南、北台湾,尤其荷兰人统治台湾将近40年,实施王田制,召募闽南人前开垦台湾。来台汉人多出身漳州和泉州,在长期与平埔族杂处和荷兰人的统治下,随移民所带来的闽南语也渗入了一些新的语言因素。明末郑成功抗清失败后,便率大军攻占台湾,赶走荷兰人。郑家出身泉州南安,郑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 --- 陈永华,也是泉州人,而其所带来的军民也大多数是泉州人。因此,此时台湾的闽南语,是以泉州音占大多数的。 1683年,施琅征台,郑氏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统治台湾。隔年,清廷为防郑氏遗民,颁布渡台禁令,设下严格条件限制人民渡台,只能从三个口岸渡台,泉州莆田人从泉州港 闽南渡台,漳州厦门人从厦门渡台,福州人从马尾渡台。其中以粤籍禁渡,造成客家人比较晚来台湾,台湾的开发几乎都由闽南人领先,而台湾的语言亦以闽南语为优势。雍干之世,禁令渐松,1862年,因牡丹社事变,钦差大臣沈葆祯来台办理防务,以“开山抚番”为名,招徕垦野,因而解除了长达近200年的渡台禁令。在清廷统治台湾的200余年间 ,闽人来台人数激增,移民的语言随其足迹而传播到台湾各地。日后由于交通开始便利,人口逐渐增多,先后来台的泉州,漳州,厦门等地口音逐渐融合成一种不同以往的口音,民间将其称之为“漳泉滥”(漳泉混合的意思),莆田话和台湾话超过一半可以互通。 台湾的闽南语特色是多种不同闽南地方口音融合,总而言之,台湾北部偏泉州腔,南部偏漳州腔。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战败,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在日本统治台湾期间,教育方面推行“国语”(日本语)政策,日本语在政治上占尽优势,在民间使用的台语难免受其影响,一直到今天,由于日本语是在中国南北朝时到清朝前期从中国带到日本的,所以我们都还可以从现在的河洛话中找到日语影响的痕迹,日本语和闽南语有某些相似之处。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中国国民政府收复台湾地区;战后国民党再次发动内战,在经过共产党人和正义人士的艰苦努力, 闽南方言国民党政府战败,带著几十万军队和人民从大陆“转进”台湾,这是台湾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动,再加上日后推行的“国语”(这次是北京语)运动,在其影响下,河洛再度加入新的语料。 由于古代越南、福建、广东等地是越族的地方,所以古代北方汉族迁徙南下后使用的古汉语受到了很多越语的影响,古代越南从中国的西汉到唐朝是中国的领土,即使从中国分离出去后,还是和中国南方保持密切关系,越南还是中国的五代到清朝藩属国,古代越南使用古汉语和古越语的融合的古越语时间有1000多年。近代现代之研究已也显示侗台语系(TAI-KADAI)亦与原始汉藏语系以及上古汉语有极密切之关系 。侗台语系和闽南话有某些共同的古越语,侗台语系包括了中国境内的侗族、壮族、傣族,与及东南亚的泰国语、缅甸禅邦语,所以东南亚人有学习闽南语的优势。更由于闽南人的迁徙传统,闽南人与海外,特别是与东南亚的交流极为密切。相应的,闽南语中自然有相当多的东南亚借词。从元朝开始,泉州成为为东方第一大港,元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泉州,从此闽南一带和中东、西亚、东南亚的来往更加频繁,大量的阿拉伯商人定居在泉州,出洋的华侨把外乡的语言带到闽南,时间久了,有的外来语的语词进入闽南语,成为闽南语的一部分。例如sat-bûn(soap,雪文,闽南语本身叫作“茶箍”)、pa-sat(巴刹)、chi- 闽南方言ku-la?t(巧克力)、chu-lu?t(雪茄)、phia?t-á(碟子)、tōng-kat(拐杖)、si?p-pán-á(铁板手)、ba?k-thâu(商标)、àu-sài(out side)(出界)、te?k-sî(出租车,台湾地区现多以闽南语发音称“出租车”)、pa-sū(bus,巴士车,台湾地区对于日常代步的公用巴士有念“公共汽车”的趋势)、má-tih(死亡)、gō?-kha-kī(骑楼过廊)、ka-po?k/ka-pò?-mî(木棉)、ko-pi(咖啡)。 闽南话又称河洛话,我只知有两个版本的说法: 一:河洛话原本是商朝时的官话,商传至纣王为西方狄族(即周族)所灭,留在河洛一带的商民 上阶层者被迫迁至洛邑当奴工,营建新都成周,下阶层者被分配至卫、鲁、齐国当农奴,在东方尚存的几支顽强商族只好退回江南,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工商业,而居东南沿海者则形成越族后裔,河洛语之口音即源于商代 读书音源自古代汉语,故河洛语应称为「商汉语」或「古汉语」此种语言乃最具汉人本色之语言。 二:闽南语的发源地是在黄河、洛水流域,俗称“河洛话”,这是因为西晋时中原一带的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大姓为避战乱南下,在无名江边定居,并把这条江定名 闽南方言为“晋江”,以示不忘自己是晋朝人。这样也把河洛话带到福建,并演变为闽北、闽中和闽南三种方言语系。在闽南人移民台湾后,把闽南话带到台湾。令人预想不到的是,原先说河洛话的地方早已不说河洛话了 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它分为几个次方言: 厦门话区:厦门、金门、同安。 泉州话区:泉州、石狮、晋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个县市。 漳州话区:漳州、龙海、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华安、长泰、平和、南靖等十个县市。 龙岩话区:龙岩市新罗区、漳平县。 大田话区:大田县部分、尤溪县的小部分。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据初步调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闽南人移居台湾据说开始于元代,大规模迁移是在1 闽南方言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台湾。300多年来,闽南人和其它地区东渡的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开发祖国的这个宝岛,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闽南方言始终作为主要交际工具,保留在台湾人民的口中。特别是今天,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湾的父老兄弟不断到大陆寻根、探亲、访友,闽南话显得更加重要。 除了台湾省以外,及东南亚各国的许多侨胞也使用闽南方言,据初步统计,海内外操这种方言的人超过4000万,不少被闽南人同化的人也会使用闽南语,在东南亚的闽南人与马来人联姻的后代共计人数达1000余万人,不少马来人也会使用闽南语。编辑本段饮食文化 闽南菜的发展与传承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从泉 闽南饮食州发源,流传到漳州、台湾、厦门等闽南文化圈中。泉州人下南洋后,由于交往的频繁,对外交流扩大,饮食文化的交流与磨合融会也更加密切,这样,闽南菜的风味不但影响漳、厦、潮汕、台海等地区还输出到广大东南亚地区。许多到东南亚旅游的人会惊讶地发现,吃的饭菜正是家乡的味道,街头的小吃摊也能吃到海蛎煎、花卷、肉粽。近年来,不少外来饮食不断进驻泉州,一些侨胞也回到故乡开起了饮食店,泉州人上街就能吃到地道的印尼菜、越南菜、缅甸菜、新加坡菜。泉州饮食 泉州人的居家食俗,与我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均实行一日早、午、晚三餐制。作为正餐的 闽南饮食补充。还有点心,但各时期、各阶层有所不同。以永春县为例,在清末至民国时期,为官“三餐三点”(早点、午点和晚点),十层“三餐二点”(早点和晚点),庶民农忙时才多加“一点”(午点),穷人三餐难顾,不敢有点心之奢想。 受本地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制约,泉州人的饮食结构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主食原料为大米、番薯(也称地瓜)、大麦等。在安溪、永春。德化等内地县,是以大米为主,而在惠安、晋江、南安等沿海县,则以番薯、大麦为主。主食的制作方法有干饭、稀饭两种,以三餐皆稀为常,或一干两稀(中午或晚上为干饭),或两干一稀(中午和晚上均为干饭)。泉州人还有个主、副食“二合一”的吃法,即把蔬菜,海鲜、肉类等副食品直接与大米煮成咸饭(如高丽菜饭、红膏母蟳饭、肉饭 闽南饮食等)和咸粥(如花生仁粥、蚝仔昭、鸭仔粥等),吃起来颇有地方风味。关于泉州人的主食原料,这里还应就番薯多说几句。番薯除了作为三餐的主食,以及制作诸如薯粉糊、炸薯片等风味小吃外,还成为维系家乡和境外、海外游子的精神纽带。家乡的亲友出境、出国探亲,所带的礼品中就有番薯粉等。华侨回乡来,也要吃番薯粥、番薯汤。泉州侨乡的人民甚至认为,能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地生长着的番薯,哺育了他们旅居在境外、海外的乡亲们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与性格,并克服种种困难,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迅速成长。而一旦事业有成后,当他们回想起以前家乡人民植番薯、喝番薯汤的艰苦日子,又会激发起爱国爱乡之情,踊跃支援桑梓建设。想不到番薯这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粗俗食物,竟有如此丰的内化内涵。泉州城乡一般民众,旧时俭朴,粗食淡饭,佐之物多是自家腌制的瓜菜和廉价的新鲜蔬菜、豆制品等,鱼、肉、禽、蛋,往往要逢年过节才难得一尝,清道光《晋江县志》曾记载明代万历进士杨廷相讲他“为诸生时,岁惟大麦及萝卜菜熟时一饱耳,余具枵然也”。因此泉州俗谚有“死死六工尺,豆干、菜脯、(虫字旁一个宅)(即海蜇)”和“日日酱瓜豆豉,终年不知肉味”之说。 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今天的主食结构已以细粮为主,面食品也进入正餐。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家庭以牛奶、豆浆、麦乳精、营养麦片等饮料,配以面包、油条或糕点为早餐。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家庭饮食日渐讲究营养化和口味化。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有时合家到饭店酒家进餐,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漳州饮食 1、蚝仔煎 介绍:蚝仔煎也叫海蛎煎,是漳州人非常喜欢的海味。道地的海蛎煎要用未在水 闽南饮食中浸泡的“珠蚝”做原料,洗净后加入鸡蛋、肉丝、淀粉、蒜白,调以味精、细盐、白酒等,搅匀放入热锅,两面煎透,起锅后放入酱料和香菜,鲜香无比。 2、咸肉粽 介绍:它选用上等糯米,配上虾仁、香菇、鸡蛋和猪五花肉,调入五香粉等到作料,用洗净的竹叶扎好,放入锅中煮烂。吃时解开竹叶,调以沙茶酱或辣酱,味道鲜美,香气扑鼻。 3、手抓面 介绍:手抓面是漳州特有的地方小吃,是用手直接抓食的。它是将黄油面条煮熟后 闽南饮食摊成巴掌大的圆形装盘,浇上甜面酱、蒜茸酱、杂醋酱(用生姜、葱头剁碎加醋和番茄酱调拌而成)、花生酱、沙茶酱、辣椒酱、芥末酱,最后再加上油炸豆腐干丝,卷起来用手抓着吃。甜中带酸,令人脾胃大开,这是福建菜中一道具有闽南风味的冷盘,颇负名气。编辑本段旅游资源漳州三平寺 三平寺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地处福建省漳州市属的平和县文峰乡境内,距中国历 闽南史文化名城漳州市近五十公里。由义中大师创建于一千一百多年前。总建筑面积二千多平方米,建筑群分为两组:山门、钟鼓楼、僧房、大雄宝殿等组成前组,祖殿、斋堂、塔殿等组成后组,殿宇建筑,别具一格历尽沧桑,屡毁屡建,今天展现在香客面前的三平寺规模,是清代重建的。义中大师,在闽南一带和海外乡亲中称为“三平祖师公”,祖籍陕西咸阳高陵县人。 这座千年古刹俗称“三殿半”。殿宇倚山而建,座北朝南,前低后高,群山环抱,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盛暑时节,南风跃过林海竹涛,轻轻地吹来,令人顿觉凉快。土楼 福建土楼,以其悠久的历史、奇特的风格、巧妙的构筑、恢宏的规模,被誉为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观。永定、南靖和华安的土楼已闻名遐迩,但闽南一带各式各样的土楼也越来越吸引人们 闽南的注意。闽南的土楼民居,是人类建筑文化的宏篇杰作,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南靖土楼,是南靖劳动人民艰辛的汗水与聪明才智的结晶。它的规模、结构、工艺、功能、令多少现代的建筑专家学者吧为观止;它的建筑风格、民情风俗、文化内涵,使社会学家慨叹。 南靖县共有土楼15000多座,其中较为特色三层以上的圆形古土楼有386座、方型古士楼有1751座。这些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圆形、方形、椭圆形、五凤形、半月形、曲尺形、交椅形、围裙形、凸字形、前方后圆形、马蹄形等,造型独特,结构精巧,气度不凡。一座土楼就是一件神奇的建筑精品;一座土楼就是一方浓缩的民俗文化;一座土楼就是一域民众勤劳、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历史见证。 “土堡式”民居:在安溪县感德镇芦地村有一座200多年前的“土堡式”古民居,其 闽南建筑风格与土楼相似。土堡原为吴姓人氏的居家。墙基2米多高,是用大石块砌成的,四周墙壁坚硬无比,易守难攻,这种设计也是用于防御土匪。 巽来庄土楼:巽来庄土楼始建于清代,坐落在永春县五里街镇仰贤村。相传是清朝永春有名的林姓盐官所建,在其周围还建有古厝10幢,分别为其10个儿子所有,是永春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群。巽来庄土楼,外方内圆,外围是高7米的城墙,是为防御土匪、强盗而建,围墙内是较为典型的闽南风格建筑,闽北与闽南的建筑风格在此融合。 小小“枪楼”:现在,闽南乡下仍可见到大小不一的各式小土楼。有的在古厝的一侧,叫“枪楼”,或独立一座,或与下落相连,都是为防御土匪、强盗而建的。人们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竹片)建成单屋,有小窗子作为望口,还有斜的枪孔。
259 评论

叶子飞扬

闽台文化是指生活在闽、台两地人民所共同创造的,以闽方言为主要载体的区域文化,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富有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海洋文化。闽台传统建筑文化又是闽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传统建筑沿袭着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形式,又在移民入台相继定居后传入台湾,不论是民居、宗祠、会馆,还是文庙、关帝庙、妈祖庙、寺院等都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建筑文化特征。同时,台湾传统建筑在吸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移植闽南传统建筑特色中,也在寻求表现台湾地域建筑文化的特征。 福建在汉朝建立了闽越国,建都东冶(今福州冶山),揭开了福建文明史的第一页,三国时期,全闽第一座郡城——建安郡(今建瓯)的设置,标志着汉文化已大规模传入福建。自两晋开始,中原汉族人民先后有四次大规模的迁徙入闽,且分布于“八闽”大地,至南宋时福建已由移民社会转为定居社会,汉人成为福建居民的主体。其间,移民不但传承着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同时经受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闽江流域等不同地域文化的撞击与交融中,逐渐形成了福建宋明时期的“闽学”,成为中国后封建社会时期的主流思想。 明朝初期,由于政府实行“禁海”与“迁界”的消极海防政策,致使福建沿海居民被迫出海谋生,寻求发展。清初施琅将军实行“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的政策,使通过台湾海峡而移民的队伍中有80%属于福建闽南泉、漳人,成为台湾主体的居民,这种迁徙实际上也是汉人入闽的一种重复。清政府准许闽台两地口岸对渡,使两岸与海洋的联系进一步密切,台湾海峡间的海上贸易活动十分活跃,也因此有了海神“妈祖”的崇拜,这是闽台海洋文化造势的结果。 福建与台湾在历史上都是移民社会,祖根在中州,其迁徙的过程一般以血缘和地缘进行组合。当移民择地定居后,便建造民居以家族聚居为主,同时,更仰赖于宗教的作用以达到安居乐业的生活,这是闽台民间信仰的基础,无论是宗教实体、信仰对象,还是祭祷仪式、日期等都基本相同,且一脉相承,这 闽台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渊源的研究 种亲缘、地缘、文缘、物缘与神缘的认同感,亲和力和内聚力表明了闽台社会、 文化与历史的渊源关系。宗教建筑因信徒对神抵的崇拜而产生,不仅在宗教信 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成为闽台传统建筑的精华所在。 闽台两地传统建筑在继承与发展中,逐渐形成福建传统建筑以方言为特征 的七大建筑支系:即闽南建筑,闽东建筑,莆仙建筑,闽北建筑,闽中建筑, 闽西建筑,闽西北建筑等。台湾汉族移民在与当地高山族同胞的融合中也呈现 出以方言为特征的四种建筑类型:即闽南建筑、有漳州与泉州建筑之分,客家 建筑,福州建筑,潮州建筑等。闽台传统建筑联系最为密切的属于福建闽南建 筑与台湾的闽南建筑类型。以历史和文化的视角,联系比较的方法对闽台传统 建筑类型的实证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台湾传统建筑的平面类型在福建闽南地 区都能找到相同或相近的例子,几乎是福建传统建筑的移植,这种历史渊源关 系取决于台湾汉族移民中绝大多数为闽南人,早期传统建筑的营建工作多仰赖 于闽南匠师和福建的建筑材料,现存的传统建筑中多是这一时期所建造的。所 以说,台湾不仅在宗教信仰上源自福建,而且在宗教传统建筑的形制、风格及 其营建方法上也承袭了闽南宗教建筑的传统,但表现在建筑细部处理上的不 同,反映了民族性与地域性是一种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现象。 历史上,台湾隶属于福建省管辖达五百五+余年,其中有二百余年处在合 治时期,而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闽台人民同根同源的历史见证。 因此,闽台传统建筑文化的历史渊源研究,将丰富和发展中国建筑历史和闽台 地方建筑史,填补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空白,也有利于发掘传统建筑的历史、 科学、艺术价值,对于闽台传建统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具有史实资料收 藏与研究的学术价值,对现代建筑创作也有着借鉴作用。

321 评论

瓶子好多

1、语言文化:闽南语起源于泉州,但闽南语的流播已不仅仅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地区和国家是台湾和新加坡。2、建筑文化: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塔、幢、亭、台、榭及桥梁、海防建筑(崇武古城)等,丰富多彩的闽南建筑,堪称既富有独创性又集中外建筑之大成。3、宗教文化:闽南人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地区宗族文化十分发达,重视宗族亲情、重视编修族谱和重视宗祠建筑是其标志。4、民俗文化: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5、饮食文化:闽南菜的发展与传承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从泉州发源,流传到漳州、台湾、厦门等闽南文化圈中。闽南特色闽南人一日三餐,以稻米为主食,早晚吃稀饭,中午吃午饭,闽南方言称稀饭为糜。它又稀又稠的和稀的两种,稠的粥称“烤头糜”,“烤”的意思即“水干也”,稀的粥称“安糜仔”。至于年节的食俗,则根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食俗,如春节,除夕的围炉吃年夜饭置办各种鸡鸭鱼肉菜肴外,习惯要一道火锅。旧时的铜火锅中间烧炭火,象征全家围炉团圆。 闽南民居是闽南民系的传统建筑。但就从民居而言,这种海外宗教及装饰的影响,更多局限于寺庙等带有宗教色彩的地方。我们认为闽南民居虽有多样性文化的影响,但更多是本土文化,特别是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和气候的特点及血统等诸多因素,使其崇仰中原文化的痕迹表露无遗,这从一些纹样、一些隐喻符号以及一些建筑样式上得以证明。当然,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的建筑也同样存在,诸如土楼、圆楼、吊脚楼、手巾寮等。但这不影响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墙的类型化的形式。

108 评论

茱莉亚罗伯杨

闽南文化起源于泉州(待考据),系指生活在福建南部地区的人(主要是闽南人)共同创造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

166 评论

qingkong88888

我觉得你问的无论是哪一个方面都是一个很大的课程 这种都是某地域性的文化 复杂的很  饮食习俗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物质生活的第一需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 闽南人晨起的第一件事一般是泡茶饮用。厦门人称茶叶为“茶米”,与米相提并论,称饮茶为吃茶,与吃饭摆在同等地位,是以说明茶和米在人们生活中同样重要,正如王安石所说的“茶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闽南的茶俗以饮功夫茶为首,由于所费的时间,功夫多于喝茶,故称“功夫茶”,饮茶一般要有“茶配”,尤其是饮功夫茶,浓度高,有茶配可防“茶醉”,酒宴是闽南人酒俗中最主要的一种。俗话说“无酒不成宴”,逢年过节饮酒庆贺,如春节的迎春酒,端午节的雄黄酒,中秋节的的赏月酒等。 闽南人一日三餐,以稻米为主食,早晚吃稀饭,中午吃午饭,闽南方言称稀饭为糜。它又稀又稠的和稀的两种,稠的粥称“烤头糜”,“烤”的意思即“水干也”,稀的粥称“安糜仔”。至于年节的食俗,则根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食俗,如春节,除夕的围炉吃年夜饭置办各种鸡鸭鱼肉菜肴外,习惯要一道火锅。旧时的铜火锅中间烧炭火,象征全家围炉团圆。  服饰习俗  随着思想,观念的进步,人们的服饰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其中,闽南服饰中独具特色的是惠安女服饰,其最大特点是“衣短露脐,引人注目”。有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惠安女传统服饰的牲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此外,目前尚保留的民众有穿木屐、妇女、儿童戴手镯、脚镯等。  建筑习俗  建筑与百姓安居紧密相连,因此,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民间风俗。如建房前择定方向,选择黄道吉日动土及上梁祭、落成祭等礼俗,如动土前要选黄道吉日,并设案摆猪头三牲供品,焚香燃烛,燃放爆竹,拜神灵祭土地,俗称动土祭或奠基祭。仪式后,用丰富的酒菜款待建房的师傅,此外,还有木门槛上钉竹板、择地凿井觅甘泉等习俗。  结婚习俗  闽南的婚姻礼俗,自古以来遵循汉族传统的周礼“六礼”的基本程序进行,即纳采(即求婚)、问名(即女姓氏)、纳吉(定婚丧嫁娶)、纳征(婚成送礼物)、请期(通知婚期)、亲迎(迎娶)。其中,特别注重“迎娶”这一道习俗。新娘一般在婚后第四日回娘家省亲,称“做客”、“归字”。“做客”必须当日返回婆家,到家时又必须是天黑,俗话为“暗冥摸,生干埔”。意即这样做就会生男孩。  寿诞礼俗  旧时由于生活和卫生环境等因素,人们能活到50岁就被认为是长寿了。所以闽南民俗从50周岁开始逢十做寿(有些地方从60周岁才开始做寿),也有提前一年或推迟一年做寿的(即逢9或11做寿的)。一般在寿堂上悬灯张彩,正中贴一金字“寿”字或寿星图,两旁挂寿联,寿星着新衣或寿衣正坐高堂,接受儿张的拜祝。寿宴是做寿的重要内容。一般在寿庆日的中午或晚上大宴宾客,在菜肴中必有一道“猪脚线面”的菜,这是取猪脚意强壮,线面寿长的吉利。  民间禁忌  禁忌是民间关于社会行为、信仰活动的某种约束限制观念和做法,是一种传统的风俗。闽南人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些关于饮食、衣着、起居、交往、语言等方面的禁忌,如忌吃饭时以筷子敲碗,因为旧时只有乞丐才敲着空碗乞讨。亦不可将筷子插在饭碗的米饭中,这与民俗中“拜脚尾饭”的丧俗有关。忌用扫帚打人,否则被打者会倒霉,因为人们把扫帚认为是有灵性之物。忌在庭院内种植香蕉树和榕树,传说因香蕉无籽,故不利生育。而榕树被视为神树(因它树龄最长),种在家庭小院是对神的不敬,也不吉利。  闽南菜的发展与传承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从泉州发源,流传到漳州、台湾、厦门等闽南文化圈中。泉州人下南洋后,由于交往的频繁,对外交流扩大,饮食文化的交流与磨合融会也更加密切,这样,闽南菜的风味不但影响漳、厦、潮汕、台海等地区还输出到广大东南亚地区。许多到东南亚旅游的人会惊讶地发现,吃的饭菜正是家乡的味道,街头的小吃摊也能吃到海蛎煎、花卷、肉粽。近年来,不少外来饮食不断进驻泉州,一些侨胞也回到故乡开起了饮食店,闽南人上街就能吃到地道的印尼菜、越南菜、缅甸菜、新加坡菜。

300 评论

相关问答

  • 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论文

    我觉得你问的无论是哪一个方面都是一个很大的课程 这种都是某地域性的文化 复杂的很  饮食习俗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物质生活的第一需要。具有强烈的时代

    小可爱mmd22 5人参与回答 2024-05-18
  • 闽南传统文化论文

    主要的是对妈祖的崇拜!

    初记装饰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0
  • 中国传统文化闽南文化的论文

    闽南文化起源于泉州(待考据),系指生活在福建南部地区的人(主要是闽南人)共同创造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

    拎拎同学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0
  • 闽南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写此类作文最好有相关的作文素材,或者有 相关范文参考,这样 写起来就 得心应手了!为您推荐 顺溜作文网 10万条免费作文资源,不用注册即可浏览下载。您肯定能找

    夹心大便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9
  • 闽南传统文化论文摘要

    1、闽南文化具有传统性、连续性特征。这除了继承连绵不断的中华传统文化外,闽南文化自身的传统也是连绵不断,且不断发展。2、闽南文化具有一体多元特征。即与中华传统文

    Mr。。伍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