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62

粉红猪大大
首页 > 论文问答 > 南京地方传统文化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聪明的达人安

已采纳
南京的端午:中国人过节,往往少不了打“牙祭”。粽子,自然是端午美食的主角。然而,除了粽子,南京人还有另一种必不可少的食俗:吃“五红”。这“五红”通常包括“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黄鳝”。其实,南京传统意义上的端午美食是“五黄”,即“黄鳝、黄鱼、鸭蛋黄、黄瓜、雄黄酒”。南京是一个包容的城市,不管是“五红”还是“五黄”,寓意都是一样的,即人们希望在整个夏天都可以避邪避暑。端午节还有一样美食,那就是青团了。南京的青团是用嫩艾草汁和面做的。我一直认为青团就应该这样做,直到有一天我从电视上看到苏州人用南瓜叶做青团。他们把嫩南瓜叶捣烂,然后用生石灰搓揉去涩,再把生石灰漂洗掉,用剩下的汁液拌上饴糖和面,做成青团。看得我直流口水,真想尝一尝,看看和南京的青团有什么不一样。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继承并发扬。怎么发扬呢?小朋友们,开吃!
250 评论

偶是吃货范范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一种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自明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期,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 四合院是北方地区主要是北京的民居形式,从古代居住理论来讲,它最符合“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的模式。汉代刘熙论“宅”:“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四合院,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是中国古代建筑精神的最高境界。 简单地说,这是基于古老的“天圆地方”的学说。《周易·说卦传》:“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坤为地,为母,为方。”“圆”,象征天上之万象变化不定;“方”,象征地上万物各有定形。在对宇宙结构的认识方面,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就是“天圆地方”说。这是与当时人们的肉眼所能观看到的范围和水平相联系的。北京的四合院建筑,是以民居的形式来体现“四方”观念的典型。既然四方,那在一个院子中,当然要在四面都建成房,这样,中间自然形成一个院子。而按照五行理论,土居中,所以,四合院中为土地,且正中位于全院的中心。所谓“地方”是说方形的地有四个边、四个角,正与地(东、南、西、北)、四隅(东南、西北、东北、西南)相吻合。在四合院的四个边、四个角都有所布置,这就形成了整体的和谐。从文化背景来讲,这与《周易》思想密切相关。“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周易·说卦》)所谓“向明而治”,就是“向阳而治”。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所特有的“面南文化”,就连地图上的方位也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因为它是以面南而立,用俯视地理的方法绘制而成的。至于建筑,也多是坐北朝南而建。北京四合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古代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它虽为居住建筑,但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是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114 评论

Greta:)杨婷

历史沿革  国父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过南京: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且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杭州,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即使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亦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科教文卫  南京是中国重要的科研和教育基地。现有中科院、高等院校、自然科学研究和开发机构近600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各大门类,科研设施先进,科研开发实力雄厚。拥有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代表国家一流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百余个,其中国家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拥有体系完善、功能齐全的科技服务网络,其中科技推广、科技信息、科技服务机构百余家。各类科技协会、学会400余个,其中省、市级学会200个。南京拥有科技人员近40万人,在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87人。

166 评论

攀爬—蜗牛

自己去写吧,我没时间,拜拜

149 评论

可乐你不乖

历史沿革  国父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过南京: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且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杭州,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即使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亦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科教文卫  南京是中国重要的科研和教育基地。现有中科院、高等院校、自然科学研究和开发机构近600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各大门类,科研设施先进,科研开发实力雄厚。拥有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代表国家一流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百余个,其中国家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拥有体系完善、功能齐全的科技服务网络,其中科技推广、科技信息、科技服务机构百余家。各类科技协会、学会400余个,其中省、市级学会200个。南京拥有科技人员近40万人,在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87人。

330 评论

相关问答

  • 南京地方传统文化论文

    历史沿革  国父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过南京: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

    一杯清茶NJ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地方传统文化论文

    _shtml

    今生无悔瓶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地方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写作思路:首先可以开篇点题,直接给出文章的主旨,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用举例子的方式来进行阐述论证自己的看法,中心要明确等等。一、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意

    ddungmickey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地方传统文化论文选题

    传统文化内容浩如烟海,要想在一篇文章中把所有内容都涵盖是不可能的,所以,写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化虚为实,以“具体”诠释“抽象” “传统文化”是较抽

    臭美的小女人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地方传统文化论文标题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潇潇若雨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