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5

瑶瑶然然
首页 > 论文问答 > 电影题材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喊我11就很好

已采纳
这个,你可以看看戴锦华的《电影批评》
187 评论

triangelrain

想学电影应该从基础理论开始,毕竟再高级一点就是拍摄制作了,只看操作看不见理论。  下面书目有一部分是我学习过的,还有很多是搜集整理的,买书就是这样,老点的很难买到,建议你按如下类别进行选择:美术流派、电影流派、电影史、文学基础、摄影基础、视听语言、电影文学、独立制片。有了这些种类就很全面了,其他没必要全都去看,再重申一下,电影艺术不是理论而是意识和思想、拍电影是技术和艺术的创造而非意识!——拍和学不是一回事  《电影学导论》 作者:陈晓云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影视批评学》李道新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 作者:克里斯丁麦茨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荣誉》 苏牧 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电影学院教材  《影视类型学》 郝建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电影学院教材  《电影编剧写作基础》 ——北京电影学院教材  《西方电影史》邵牧君 中国电影出版社——北京电影学院教材  邵牧君其他著作:《西方电影史概论》、《美国电影史事拾零》、《银海游:电影论文集》、《禁止放映》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 舒晓鸣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北京电影学院教材  《电视制作手册》刘舜发 陈熙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陆晔、赵民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电影语言》——世界电影理论名著译丛(崔君衍 主编) [法]马塞尔·马尔丹 著 何振金 译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教材 张凤铸、胡妙德、关玲 主编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电影史纲——传播学丛书》 王晓玉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电影史——中国艺术简史丛书 陆弘石、舒晓鸣 文化艺术出版社 8 元  中国电影史——中央戏剧学院系列教材(影视专业) 主编:刘立滨 作者:倪骏 中国电影出版社 22 元  中国当代电影史1977年以来(21世纪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 陆绍阳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4 元  1897-2001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册) 丁亚平 文化艺术出版社 68 元  中国当代电影——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陈晓云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5 元  中国电影发展史(第1卷)(精装本) 程季华 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 30 元  中国电影发展史(第2卷)(精装本) 程季华 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 25 元  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 李道新 北京大学出版社 68 元  中国十大戏剧导演大师——朗朗书房·电影场 刘烈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 元  银色印记:上海影人创作文选——献给中国电影百年华诞(1905-2005)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电影家协会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45 元  中国电影艺术史 周星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48 元  银色印记:上海影人理论文选——献给中国电影百年华诞(1905-2005)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电影家协会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55 元  映画年华——中国电影百年讲述 张江艺、吴木坤 北京大学出版社 38 元  中国电影地域纷呈——映画神州 张江艺 吴木坤 北京大学出版社 36 元  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电影丛书 郦苏元 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35 元  中国电影史——中国艺术简史丛书 作 者: 陆弘石、舒晓鸣 文化艺术出版社  艺术概论 李胜利 编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4 元  影视艺术概论——新闻传播学丛书 倪祥保 苏州大学出版社 21 元  艺术概论——电影学院教材 作者崔卫平  艺术概论——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高等艺术教育“九五”部级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王宏建 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30 元  艺术概论 孙美兰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元  艺术风格学——美术史的基本概念(西方艺术史论名著) [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 著 潘耀昌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 元  美术概论 岭南美术出版社 45 元  美术新概念—21世纪的人文思考 徐代 学林出版社 27 元  中国电影发展史(精装本) 程季华 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中国电影史——中国艺术简史丛书 陆弘石、舒晓鸣 文化艺术出版社 8 元  中国电影史纲——传播学丛书 王晓玉 上海古籍出版社 30 元  中国电影史——中央戏剧学院系列教材(影视专业) 主编:刘立滨 作者:倪骏 中国电影出版社 22 元  1897-2001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册) 丁亚平 文化艺术出版社 68 元  中国当代电影史1977年以来(21世纪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 陆绍阳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4 元  中国当代电影——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陈晓云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5 元  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 李道新 北京大学出版社 68 元  银色印记:上海影人创作文选——献给中国电影百年华诞(1905-2005)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电影家协会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45 元  中国十大戏剧导演大师——朗朗书房·电影场 刘烈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 元  中国电影艺术史 周星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48 元  影300——纪念中国电影诞生百年 钭江明 主编 南方都市报中国电影百年专题策划 复旦大学出版社 36 元  银色印记:上海影人理论文选——献给中国电影百年华诞(1905-2005)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电影家协会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55 元  映画年华——中国电影百年讲述 张江艺、吴木坤 北京大学出版社 38 元  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电影丛书 郦苏元 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35 元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2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童庆炳 主编 李衍柱、曲本陆、曹廷华、王一川 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8 元  文学理论教程辅导及习题集(修订二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配套辅导 秦为忠 主编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 8 元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文学理论教材与教学的历史沿革(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丛书) 程正民、程凯 北京大学出版社 28 元  文学理论教程 主编:赵炎秋 毛宣国 副主编:陈果安 编委:陈湘生、赖力行、禹雄华 岳麓书社 27 元  文学理论教程——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王确 人民教育出版社 5 元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教材系列 张少康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6 元  文学理论基础(四川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阎嘉 主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 28 元  文学理论(文艺学系列教材)——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刘安海、孙文宪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5 元  文学理论 姚文放 江苏教育出版社 9 元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下册) 张少康、刘三富 北京大学出版社 5 元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册) 张少康、刘三富 北京大学出版社 5 元  当代文学理论导读(第4版)(英美文学文库) Raman Selden、Peter Widdowson、Peter Brooker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 元  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未名译库·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系列 [英]拉曼·塞尔登 编 刘象愚、陈永国 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33 元  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影印本)——中国现代文史资料丛书(乙种) 胡适 上海文艺出版社 26 元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 21世纪文学系列教材) 陶东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8 元  《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叙述——新世纪电影学论丛 王志敏 中国电影出版社  现代电影美学基础——电影艺术基础理论系列 王志敏 中国电影出版社 24 元  中国电影史纲——传播学丛书 王晓玉 上海古籍出版社 30 元  中国电影史——中央戏剧学院系列教材(影视专业) 主编:刘立滨 作者:倪骏 中国电影出版社 22 元  4+1电影(“4+1”英语学习法系列从书)——新东方学校英语文库 主编:杜伟 编著:王荔南、刘华阳 新华出版社 33 元  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经典新读文学课堂 夏衍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12 元  电影文化诗学——当代影视论丛 袁玉琴 中国电影出版社 26 元  影视法导论——电影电视节目制作人须知(复旦博学) 魏永征、李丹林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38 元  西方电影理论史纲——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丛书 主编:胡星亮 撰稿:胡星亮、周振华、洪宏、李燕、陈捷、张时民 中华书局 29 元  中国当代电影史1977年以来(21世纪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 陆绍阳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4 元  中国当代电影——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陈晓云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5 元  电影学导论 陈晓云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18 元  电影表演心理研究——电影学新论丛书 齐士龙 中国电影出版社 5 元  当代电影理论文选——电影学书系 主编:胡克、张卫、胡智锋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8 元  当代电视摄影制作教程——复旦博学当代广播电视教程新世纪版 黄匡宇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39 元  西方电影简明教程——复旦博学文学系列 潘天强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4 元  世界电影理论思潮——21世纪中国影视艺术系列丛书 游飞、蔡卫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影视摄影技术 毕根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影视摄影的艺术境界 刘书亮 中国电影出版社  数字影视摄影教程 黄会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电影艺术》  《电影导演艺术创作理论》  《影视导演基础》  《导演学基础教程》  《必背文艺常识》  《中外电影简史》  《影评写作与讲解》  《影评范文30篇》  《面试大全》  《戏剧故事写作》  《叙事散文写作》  《导演明星介绍》  教学安排:(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1、主要课程设置:  《导演剧作》《视听语言》 《导演表演》 《导演创作》《导演艺术讲座》  《电影摄影》《电影美术》《电影声音》 《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  《纪录片创作》《影视剪辑》《影片赏析》《大师研究》《制作实习辅导》  2、创作实习:  第二学期拍摄5分钟作业  第三学期拍摄15分钟作业  第四学期以后拍摄30分钟作业  3、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交流研讨、影片观摩、拉片、创作实习

313 评论

h071232003

美国梦、乐观主义——美国电影《阿甘正传》反映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摘 要】电影反映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和价值观。透过电影,观赏者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一生的传奇经历,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了解到了美国世代传承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本文旨在分析《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所反映的这些美国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包括美国梦和美国人的乐观主义。  【关键词】美国电影 《阿甘正传》 美国梦 乐观主义  20世纪以来的100年,世界传播事业和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将人类带入了信息社会。在信息时代,媒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等是较为先进的信息传播活动形态。其中电影也许是最具影响力的传媒。电影就像一个微观世界,表现出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在美国电影中,“美国梦”和“乐观主义”是常被涉及的主题。那什么是“美国梦”呢?最具代表的关于“美国梦”的电影就是《阿甘正传》。《阿甘正传》 (1994)是由罗伯特•泽梅基斯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的一部“愚人电影”(反智电影)。该电影获得了巨大成功——在1995年的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阿甘正传》一举获得13项提名,包揽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六项大奖,还夺得了当年全美10大票房影片的首位,并在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影片排行榜上名列第四,4年后该片又进入美国史上最伟大的百部电影之列。因此《阿甘正传》可以说是美国电影史上一部愚人电  影的神话。  一、《阿甘正传》简介  福瑞斯特•甘(阿甘)出生在上世纪中叶、美国南部阿拉巴马州的绿茵堡镇,由于父亲早逝,他的母亲独自将他抚养长大。阿甘的智商只有75,但凭借跑步的天赋,他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并参了军,随后开赴越南战场。在军营里,他结识了“捕虾迷”布巴和神经兮兮的丹•泰勒中尉。布巴在越战中丧生,丹中尉失去了双腿,阿甘则因为救人成了战斗英雄。回国后,阿甘为了履行对布巴的承诺,买下了一艘破船开始捕虾。一系列机缘巧合后,他不但化解了丹中尉的怨气,还莫名其妙地累积了大量资产。不过,钱并不是阿甘所看重的东西。阿甘和女孩珍妮青梅竹马,可珍妮有自己的梦想,不愿平淡地度过一生……  二、《阿甘正传》的主题  亲情、友情和爱情一直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话题。围绕着愚人文化这一背景,影片讲述了发生在阿甘身上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故事。阿甘自幼腿部残疾而且智商低下,小镇上的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待阿甘,只有两位女性关心、爱护他:母亲给予了他伟大的母爱,珍妮则以纯真的少女情怀温暖着他的心。在母亲心目中,阿甘不是负担,而是上天对她的馈赠,她倾尽全力抚养阿甘,总有办法找到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他明白生活中的一些道理人生就如同一盒巧克力,你永远无法知道你会尝到什么样的味道”,“笨有笨的作为(傻人有傻福)”,并且为了能够为他争取于正常儿童同样的生活学习机会,她甚至答应陪校长睡觉。  《阿甘正传》表达了许多不同的主题,其中被导演反复强调的就是对生活永不放弃。这部电影不仅给人以情感上的教育,而且也是一部关于美国 20世纪50年代到1982年的社会史,非常值得一看。阿甘智商虽低,但他心地单纯,信念坚定,做到了很多正常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事,在运动、战场、商场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阿甘的人生历程中穿插着美国战后的一些重大事件,如猫王、披头士乐队、种族问题、越战与反战、水门事件、乒乓外交等等。阿甘的故事象一面多棱镜一样折射出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发观众对自己生活的思考。  三、《阿甘正传》反映的美国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美国梦”和“乐观主义”  从《阿甘正传》中我们能够想到人们追逐已久的美国梦以及乐观主义。美国梦是上个世纪的神话,是许多欧洲人为了追寻更好的生活而来到美国的目标。美国地广人稀,到处都充满着爆富的机会。今天,美国梦依然存在,大量亚洲人和拉美人把美国看成是实现梦想的摇篮。那到底什么是美国梦呢?虽然已有些许变化,但却有一个永不变化的主题:或成为富人,或成为体育英雄,或成为著名演员,或有参观白宫和得到美国总统接见的机会 ,或通过勤奋刻苦成为一家跨国公司的董事。怎样来实现这些梦想呢?人们需要做什么呢?人们应该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或者要有最高的智商吗?谁能回答这些问题?看过《阿甘正传》后你就能知道,有这样一个人,他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美国大事,他很富有,参观过白宫,还是一个体育英雄。他的生活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告诉人们,在美国任何人都可以成功,即使你的智商极低。他就是阿甘。美国是一个具有“未来取向”的国家,这也决定了美国人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等价值观。但在60年代,青年一代为了表达对美国社会的种种黑暗和越南战争的不满和反叛,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迷惘与困惑选择的是一种逃避现实、追求享乐、否定理性、强调本能的幻灭之路。性的解放、毒品带来的幻游和远离现实社会的流浪和群居生活是他们所选择的生活方式。这也就是影片中珍妮和她的“嬉皮士”同伴的生活方式。但低智商的阿甘与他们完全不同。也许他的智商使他无法了解珍妮和那个时代的青年所做的事情,但他身上一直洋溢着一种美国人所特有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虽然阿甘的智商极低,但另一方面,阿甘又是聪明的。他参观了一所退伍兵专用医院,用他高超的乒乓球技艺来愉悦他们。与此同时,电视里正在报道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消息。然而没人观看这个人类的世纪创举,他们都被这个低能儿的球技深深吸引。此时科学是乏味的,体育更加伟大。阿甘相信,蠢人才做蠢事,傻人有傻福。这也正是电影导演对阿甘成功生活的诠释。他自己不认为自己是蠢人,他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这就是在美国成就一番事业,取得成功的砝码。无论你是白人还是黑人,聪明还是愚蠢,你只需做到最好,然后取得成功。阿甘教给人们成功的钥匙就是:你自己去决定你是做聪明人还是傻子吧。  美国人总是思考着未来的目标,他们说:“我们要把人类送到月球上去。”他们做到了。他们的国家在一片狭小的土地上由十三个殖民地建立起来,如今美国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美国梦是真实的,古巴人来到美国成为棒球明星;每天数以千计的墨西哥人越过边境线寻找工作,寻求更好的生活。只要你做出决定,拥有自己的目标,一切都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顾宁美国文化与现代化北京:辽海出版社,  [2]张奎武英美概况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3]赵英男英文影视赏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董力燕,刘铭《阿甘正传》中的成功哲学[J]文教资料,  [6]端木义万美国社会文化透视[J]南京大学出版社,  [7]刘洋寻找迷失的英雄——《阿甘正传》的新英雄观及其文学内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46 评论

纯度装饰

进入电影的方式 《电影的读解》是一门关于电影的课程。但它并不是一门严密的、系统的关于电影艺术的概论,更不是一门电影美学课程,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门电影艺术的入门课程。称它为入门,一方面是作为主讲者的我还谈不上对电影艺术有很高深的研究,另一方面是作为听课者的大家也是初次接触。这门课将主要通过对电影的一些基本艺术问题的介绍,结合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评价,来达到提高电影艺术欣赏水平的目的。希望能在这方面给大家一些印象,一些启发,使有兴趣者可以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去发展自己和提高自己。 一、认识电影 进入当代社会以来,看电影已经成了一般人,特别是文科大学生的普通经验了。不管是什么人,不管文化程度高低,都喜欢看电影,而且都会看电影。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电影有一般文学与艺术样式所没有的直观性与生活实感。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曾说过,电影从静止到运动,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它所发展出来的正是还原生活的能力,与生活真实的距离正在缩小仍至消失。特别是电脑时代,甚至可以复制出无法再现的一些景观,如过去与未来的世界。而进入跨国资本主义时期——后现代,一方面是全球化的步伐正在加快,而文化的融合已是经济的融合之后不可阻挡的前景。在这种情况下,电影是最具有全球性的一种艺术形式,詹姆逊就把电影看作是后现代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是由于电视与电脑的出现,从人类文化的发展来看,图像的时代正在取代文字的时代,而电影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所以它的大众性,大众化才可以有如此高的程度,而一部《泰坦尼克号》也才有可能风靡全球。 但是电影的魅力除了直观性之外,一般人却不大注意到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仪式对观众的潜在影响。 足以为证的是: 去电影院里看一部电影,和在家里从电视上去看同一部电影其审美的效果是很不相同的。原因就在于,除了故事的层面之外,在电影院里看电影还是一种文化的参与, 一种仪式的参与。 这就意味着, 作为放映电影的场所——电影院,对于电影成为一种艺术而言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过去在南京,现在在香港,看电影的仪式感是很强的。 隐性的灯光, 隐蔽的银幕、 典雅的装饰, 都在提醒人们已经进入一种非生活化的状态。接着灯光渐暗,纱幕徐徐拉开,而音乐则悠然响起,观众是慢慢地, 不知不觉地被引入的, 电影院所做进入仪式为观众提供了心理的准备。这不像我们的电影院,人还没坐定,灯光突然灭了,到处吵吵嚷嚷。 而封闭性的空间,场地的黑暗、大致相同的坐姿, 银幕上光影与声音的引导,观众心理的放大效应,所有这一切,都在强化着一种进入仪式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观众的主体意识暂时消失,而身心两个方面都不由地交给了银幕。所以看电影都会有一种失去自己的感觉。特别是当代电影的视听强剌激,用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就叫着“感觉剥夺”。而美国学者宾克莱曾使用过一个概念叫“委身”,来形容艺术欣赏的这种状态。这是一种有如宗教仪式的艺术仪式。人们只注意到电影故事的吸引人,而没有注意到进入电影院参与艺术仪式对一个观众心理的潜在影响。

350 评论

相关问答

  • 电影题材论文

    进入电影的方式 《电影的读解》是一门关于电影的课程。但它并不是一门严密的、系统的关于电影艺术的概论,更不是一门电影美学课程,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门电影艺术的入门

    duxingdejimi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中国电影议论文素材

    喜剧之王就是周星驰成名的翻版之作3

    兜兜有糖sd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电工材料论文题目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

    karastt823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电工材料论文主题

    1、首先要选定题目,确定要讨论的主题;2、然后要图书馆文献室检索相关的内容的研究论文;3、最重要的是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高压方面问题所用的方法和结果,并与别

    默然回首千百度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电影论文选题

    写周星驰!!!!!!!!写一个天生的喜剧天才为了自己的理想沦为文艺片的奴隶一个天生的演员为了自己的导演梦放弃观众和搭档其实我超级喜欢他,但是他现在这样。。。让我

    丸子粉丝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