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5

依锦风韵
首页 > 论文问答 >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核心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别针换别墅嘞

已采纳
浅谈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一、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几种认识对于课程与教学关系问题的认识,有学者归纳为三种类型1、独立模式独立模式即课程、教学相对独立,各执一端,互不交叉。这种观点在教育理论界的支持者颇多。如布鲁纳指出:“将课程和教学看作是分离的实体。”蔡斯坚决主张将课程和教学分离研究,他的观点是将课程视为一个广义的概念,教学则是一个特殊的现象或亚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教学是课程的延续。坦纳夫妇主张:“在当代的课程理论家中,课程与教学是两个独立的领域,这种论点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可。”就是说,各自在互不发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自行发生变化。2、包含模式这种模式有两种情形:(1)大教学小课程,即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包含于其中,我国的学者和实践工作者长期持有这种观点。这种观点隐含有课程等同于教学内容的趋向,如把课程定义为“指学校教育科目及各科教材,也就是教学内容”。这样,课程就成了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2)大课程小教学,即把课程理解为上位概念,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对扩大。这种观点在北美影响较大。美国现代课程理论奠基人泰勒把教学作为课程理论的组成部1/5页分,这在其代表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已经有所体现。3、循环模式循环模式即两种系统虽然相对独立,但存在互为反馈的延续关系,课程不断地对教学产生影响,反之亦然。该模式意指教学决定在课程决定之后,并且在教学决定付诸实施与评价之后,根据成效,修正课程决定。这一过程周而复始,永不终止。 独立模式将课程与教学相互独立并分离,容易产生一种误导,出现教学研究与课程研究相互独立、相互脱离,教学实践与课程实践相互独立、相互脱离,最终给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课程事业和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包含和循环模式都充分说明了课程与教学的密切联系,告诉我们课程与教学实际上是无法独立和分离的,其理论研究也无法单独进行。即使在“计划文件”层面上规划课程,也必须同时规划与特定“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形式、途径、手段和方法。课程规划出来后必然要投入实施,这就是教学。所以,教学就是作为“进程”的课程的有机环节。二、我国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见解1、教学论包含课程论1949年以后,我国引进苏联的教育学。在苏联教育学里只研究教学内容,不研究课程,只有教学论,没有课程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课程论学科开始逐步恢复起来,就引发了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问题。一些人根据历史传统,很自2/5页然地就把课程论归属于教学论的门下。2、相互独立论而另外一些学者则提出,课程研究是一个独立的领域,课程论是独立于教学论的一门教育学的下位分支,在教育学这门应用知识领域中,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同属其下位的平行理论。3、课程与教学整合论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相互独立的主张,在有力地促进课程与教学研究发展的同时,却在课程与教学研究实践中助长和加剧了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相互割裂的倾向。于是人们在总代表分析和探讨中,逐步孕育起来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整合的主张,分别阐明了“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研究”的理念,“课程与教学整合论”的理念。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区别: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时,可以说课程是目标、是学科或教材、是计划。这时,课程与教学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实践上的联系。课程作为目标、学科(教材)、计划,体现着教育目的的要求,反映人类文明的成果,代表着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与需求,并且最终必然体现为物质形态的文件和材料;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二者是不同的。联系:3/5页相互规约教学活动一旦展开便与课程发生了联系。教学目标的确定源于课程目标;教学方法的设计也必然因教学内容不同而异,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学科的内容不同,方法亦不同;教学评价也必然要参照课程中的教育目的和目标来进行。而课程实践在选择、确定目标、编排内容时也必须考虑教学实践的规律和可操作性,因此课程编制的过程也是对教学的规划过程;课程的评价也必然将重点放在教学实践中实际运行的课程,从而与教学评价密切相关。相互融合其一,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教学的传统内涵是,教学基于教育心理学原理有效传递内容的过程,是忠实地实施既定课程计划的过程;教学的重心是有效传递内容,而不是变革内容,教学研究也因而成为关于内容传递的工效学。而实际上,由于课程在本质上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普遍性的内容,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都有关于特定内容的自己的一套理论,这样,就使得教学成为教师和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造内容和建构意义的过程,教学成为课程的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其二,课程作为教学事件。当“体验课程”取代“制度课程”而处于教育的核心时,课4/5页程不再仅仅是表态的书面文件(教科书、教学指南等),而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的活生生的经验。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不断创造、解释着课堂事件,内容不断变革,意义不断生成。课程正是这一系列课堂教学事件及由此实现的内容的变革与意义的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是动态的过程,是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事件。作为“制度课程”之基本构成的诸种课程文件在这里不过是供教师与学生选择的资料,只有当这些资料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课程创生时,只有当这些资料经过变革与解释化为教师与学生不断发展的经验时,课程才有意义。教师的价值观、知识和技能会影响他们每一次所作出的选择。教师会考虑到课程的目标、内容和组织方式,并会想像出一系列可能的教学方案以实施课程计划。这些可能的教学方案要经过层层“筛选”,即看它们是否符合当地的价值观和教育期望;是否能为特定学生所接受;以及是否具备适当的条件等。而这些抉择都与教师的素质和经验有关。由此可以推理,课程计划中的某些部分实际上从未真正得到实施过。由此可以看出课程和教学这一对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离、差异,我们简单地把来自不同概念框架的两者之中的一个归结于另一个的亚系统或将两者截然分开的论断是不科学的。只有在厘清课程与教学基本概念的前提下,在共同的视阈之中去探讨二者的关系才有其可行性和现实价值 。5/5页
152 评论

scropio123

早期德育不能忽视 \ 学前教育(核心)1984-贿赂 奖励与幼儿发展 \ 大众心理学1985-罗森塔尔效应与幼儿教育 \ 学前教育(核心)1985-左手性浅议 \ 大众心理学 1986-课程管理科学化应遵循的原则 \ 浙江教育报 怎样对待幼儿的怪问题 \ 人大复印《幼儿教育》(一级核心)1986-从雷伯实验看幼儿求知欲的培养 \ 人大复印《幼儿教育》(一级核心)1986-课堂教学中教师反馈问题刍议 \ 浙江教育报 哈罗克实验与教师反馈 \ 河北教育 1987-学生主体论试探 \ 人大复印《教育学》(一级核心)1987-关于学生课堂角色问题的反思 \ 人大复印《中小学教育》(一级核心)1987-怎样教孩子识字 \ 学前教育(核心)1987-儿童早期的“智力倾向”评估 \ 比较教育研究(一级核心)1987-5,人大复印《幼儿教育》1987-论使压力变害为利 \ 大众心理学 1987-关于教师课堂角色问题的探讨 \ 人大复印《教育学》(一级核心)1988-课程评价问题发微 \ 教育研究与实验(核心)1988-谈基础教育的基础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1988-关于幼儿学习问题的思考 \ 幼儿教育(核心)1988-教育科研假设问题论略 \ 教育参考资料 1988-论对幼儿实施道德准则教育 \ 幼儿教育(核心) 1989-公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人大复印《教育学》(一级核心)1989-关于教研假设的若干思考 \ 武汉教育科研 1988-国外家庭作业调控的理论与实践\ 人大复印《中小学教育》(一级核心)1989-4;《中国青年报》5全文转载加速儿童成功学习的策略 \ 家庭教育1989-试论思路教学的泛化 \ 江西教育科研 1989-美国中小学的公民教育 \ 外国中小学教育(核心)1989-5,《教育文摘》1989-教育科研的理论假说试探 \ 人大复印《教育学》(一级核心)1989-当代世界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 上海教育科研(核心)1990-怎样发掘幼儿的音乐天性 \ 幼儿教育(核心)199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教育问题探微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1990-当前教改实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教育研究(权威 核心)1991-试论当前师范教育的问题与优化 \ 高师教育研究 1991-教师行为类型问题论略 \教育研究与实验(核心)1991-关于课程改革的思考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1992-艺术性考评:价值,策略或技巧 \ 中国教育学刊(核心)1992-关于“有教无类”及“束脩”问题的思考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1993-我国古代教学形式问题述评 \ 高师教育研究 1993-美国道德教育的嬗变:从准则中性到泾渭分明 \ 人大复印《教育学》(一级核心)1994-《论语》若干问题论略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1994-学科知识类隐性课程的问题,诱因及对策 \ 教育发展研究(一级核心)2001-我国普通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教育社团评释 \ 教育研究与实验(核心)2002-略论教育社团与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 高等教育研究(一级核心)2002-试论教育社团与我国近代学制的演变 \ 浙江学刊(核心)2002-我国古代教学形式若干问题探讨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一级核心)2002-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探讨:教育社团的角色 \ 人大复印《职业教育》(一级核心)2002-关于研究性课程问题的思考 \ 教育探索(核心)2004-关于教学反思问题的探讨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怎样了 \ 人大复印《中小学教育》(一级核心)2005-新课程中的合作学习:问题与思考 \ 教育发展研究(一级核心)2005-新课程改革:教师素养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新课改中教师素养的不足及其解决策略 \ 人大复印《中小学教育》(一级核心)2006-中小学校本教研:如何走出误区 \ 教育发展研究(一级核心)2006-自组织理论视野下的“新性善论”与德育观探赜\ 教育学报(核心)2006-当前中小学校本教研的问题与对策 \ 教育研究(权威核心)2007-新课改背景下范例教学理论再审视 \现代教育科学 2008-隐性课程的“场”效应 \ 教育理论与实践(核心)2008-高一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传统文化与异质文化的碰撞、消长与平衡 \ 外国教育研究(核心)2009--自组织方法论视域下的教学研究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自组织方法论与课堂教学研究 \ 教育探索(核心)2009-埃德蒙·金的比较教育方法论思想述评\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9-教师专业标准:澳大利亚的实践与探索\ 比较教育研究(一级核心)2010-澳大利亚教师入职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 教师教育研究(核心)2010- 高校教师职前教育认证:澳大利亚的实践与探索 \ 中国高等教育(核心)2010-对教学公平问题的理论思考 \ 现代教育论丛(核心)2010- 教学公平研究综述 \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 20世纪20年代道尔顿制实验回顾与思考 \ 教学研究 2010- 教学生成的设计问题研究 \ 现代教育论丛(核心)2011-协同视域下的综合课程及其实践 \ 现代教育科学2011-高校师教生评之问题诊断与对策探讨 \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论教学中的平衡与失衡 \ 江苏教育研究(核心)2011-从系统方法的视角看支架式教学的实践 \ 当代教育科学(核心)2011-系统方法视域下的支架式教学实践 \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生命视野中的师生关系:困局与出路 \ 当代教育科学(核心)2011-新课改视野下的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再思考\ 当代教育论坛2011-新课改下教师工具理性教学思维再审视 \教学研究 2012-国内协同教学研究述评 \教学与管理(核心)2012-协同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升华 \教育科学论坛 2012-新课改视野下的支架式教学:师生角色调适问题探讨 \教学与管理(核心)教师“善育”必先“善喻” \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2-略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自组织理论的视角\ 教育导刊 (核心) 2012-师生互动的协同机制:要素解构与策略探讨 \ 教育探索(核心) 2012-为教师课堂控制辩护 \ 江苏教育研究 2013-语文读写整合教学问题探讨---系统论的视角 \教育理论与实践(核心)2013-论有效教学设计的生成路径 \教学与管理(核心)2013- 以自组织理论审视协商教学实践 \教育科学论坛 2013-10 突变论视角下赞科夫教学论思想的再思考\ 教学与管理(核心)2013-异化与超越:当前中小学的合作学习透视\教育导刊 2014-6

192 评论

kiko小毒

课程论的学科地位及其与教学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学体系构建的焦点问题。随着对课程论的发展特别是现代课程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已愈来愈明显地反映出教学论的不可包容性;课程论从教学论中分离而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也是教育学发展的必然。一、关于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不同观点课程论要想真正确保独立的学术地位必须慎重处理好与教学论的关系。对于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主张。(一)大教学论观就是“将课程作为教学内容,课程论作为教学论的一部分”。这一认识的突出代表是原苏联的一些教育学著作。自凯洛夫时代始至20世纪80年代,课程就一直被作为教学内容来谈,而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相对独立部分的教学论便担负起研究教育过程的概念和本质、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等基本问题的任务。我国长期受前苏联这种教育学模式的影响,至今未引起根本性的变化。(二)大课程论观就是教学是课程的一部分,对教学的研究是课程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认识源于英美教育文献对“课程”与“教学”的交互使用。像泰勒(RWTyler)等知名学者都是把教学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来对待的。哈利布朗迪(HarryBroudy)和蔡斯(RobertSZais)也认为课程这一概念更为广义,是母系统,教学是子系统。在我国也有学者持此观点。认为课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与教学是不能分离的。其“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进程,而作为教育进程则包含了教学过程。”“课程的属性和类型是多方面的,包含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在课程与隐蔽课程,也就包含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模仿教学与陶冶教学。教师也是课程研制者,从而构建课程包含教学的主体机制。”课程论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这个体系已经初步构建起了比较清晰的层次和系统结构。这个体系的基本结构把大课程论分为课程论、教学论、分支课程论、分支教学论和教育技术学等五个下位学科,每个下位学科又包含着大量的次下位学科。(三)一体化论认为课程论与教学论是密不可分的,不能孤立地存在,必须把它们综合起来进行整体性研究。例如英国的斯滕豪斯(LStenhouse)的过程模式强调课程与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相互作用。瑞典的伦德格伦(ULvadgren)也是从课程与教学之间的系统化联系的角度来界定课程理论的。因为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分裂状态在学校或课程教学实践中必然被打破。所以,应把课程与教学综合成一个问题而不是把它们分成孤立的问题来进行研究。西方学者经过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问题的讨论已形成一些共识:课程与教学既有关联,又是各不相同的两个研究领域。课程强调每个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教学强调教师的行为;课程与教学存在着不仅仅是平面的单向的相互依存的交叉关系;课程与教学不可能在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各自运作。二、审视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的起点(一)课程概念课程概念是课程论所要研究问题和理论的基点,课程概念应是课程论首先必须明确界定的基本概念。施良方先生曾给出“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再生产;课程即社会创造”等6种定义。美国的蔡斯也曾归纳出“课程是学习方案;课程是学程内容;课程是有计划的学习经验;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的构造系列;课程是书面活动计划”等几种不同的课程定义。虽然至今对于课程的解释还没有达成能够得到人们公认的结果,不仅缺乏具有普遍性的科学定义,甚至没有形成关于便于人们使用和沟通的工具性定义。但是对教学概念的定义有相对共同倾向性的认识,双边活动说是被广泛接受的定义。即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培养和教育,学生主动地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双方各尽所能,共同完成社会赋予的培养有用人才的神圣使命。对教学概念的定义有相对统一的倾向性认识是教学论较课程论相对完善一些的一种表现。(二)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历史比较教学论成为教育学的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是公认的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而对课程进行系统研究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则是20世纪以后的事。一般认为,美国课程专家博比特(FBobbit)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可见,教学论是较早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的。在此之前,课程是为教学服务的,是指实践中的科目或形态,是以教学内容或学习经验身份作为教学论的研究范畴之一的。即是在教学论的视角下来研究课程的内容、形式和类型的。比如,赫尔巴特指出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要开设历史类和科学类的课程,这是实现教学直接目的的手段。由于教学论研究历史较长,其框架基本确定,理论体系较课程论完善、成熟。总之,教学论与课程论不是并行发展的,教学论发展得早且完善。三、课程论的发展的展望目前从科学视角看,课程论与教学论应是教育科学下属的两个独立分支科学。因为二者研究对象及构筑理论体系的相关概念不相同。前者研究各种形式的课业及进程,后者研究教与学;前者涉及课程研制、课程标准、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核心概念。而后者涉及教学目的、内容、方法、过程、组织形式及教学评价等核心概念。也就是说,课程是指学校的意图,教学是指学校的实践;课程是为有目的的学习而设计的内容;教学则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相应地,课程理论主要探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教学理论主要关注达到这些目标的手段。研究对象不同说明研究内容不尽相同,而概念是理论生命的细胞与构筑理论的平台,概念不同,理论肯定不同。这一“目的—手段”论是基于学校教育实践的视角做的阐释。目前,课程论与教学论处于分化期,而作为有关联的两门独立学科而存在,则课程论和教学论的许多重要问题便有可能被进一步研究,科学基础便有可能进一步拓展,进而有利于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作为一门具有独立学术地位的理论科学,课程论的任务就在于描述、解释和预测课程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和普遍性的联系,进而达到对课程活动规律的把握。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确定了编制课程的四个程序: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评价结构。这构成了现代课程领域最有影响的理论框架。但这仅仅局限与课程编制的范畴,大大缩小了课程论研究对象的范围,因而不可能建立起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古德莱德是试图全面把握课程论研究对象的又一重要人物。他指出课程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应关注实质性的、政治和社会性的、技术和专业性的三类课程现象。他所确定的课程范畴已超越了课程编制范畴的局限,试图把事实性研究和价值研究统一起来建立一个更全面的课程研究体系。可见,研究客观存在的而不带任何主观随意性的规律是课程论要想成为真正科学的根本立足点。一般说来,课程要揭示课程与外部的社会系统和条件之间的联系;课程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和课程运作过程中各具体因素的内在联系等三个方面,才能构成课程论完整的研究对象,建立起严密、全面的课程理论体系。另外,课程论学科要想获得突破性发展就必须采用新的研究战略和策略或利用新的研究方法。肖特普列出了多种课程研究方法:分析性的、扩充性的、推测性的、历史性的、科学性的、叙述性的、美学的、现象学的、解释学的、理论性的、规范性的、批判性的、评价性的、整合性的、慎思式的等等。这些方法分别处理不同的课程问题,并强调使用的资料收集技巧、分析方法和不同的逻辑推理过程建立合理的课程论知识体系。它们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又有某种局限性,存在着内在的矛盾。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种课程研究取向经常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课程论史上看,课程学者常用的方法有实证分析的、人文理解的和社会批判的。所以,现代课程研究应当把各种方法综合起来,表现出精确的微观分析与整体的理解相结合,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结果研究与过程研究相结合,逻辑与直觉相结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等等特征。

204 评论

jonathan7704

C 教与学都是为了学生

95 评论

相关问答

  •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核心

    C 教与学都是为了学生

    caroline2900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

    教育的核心是什么?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吃货终结者0416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目前从科学视角看,课程论与教学论应是教育科学下属的两个独立分支科学。因为二者研究对象及构筑理论体系的相关概念不相同。前者研究各种形式的课业及进程,后者研究教与学

    我想文文静静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学科

    1、学术硕士的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大类的二级学科专业,属于教育学。一般该专业下分不同学科的研究方向。2、学术硕士的课程与教学论主要研究各门课程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兜里五块糖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6
  •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内容

    在快乐中学习,这样才会受到学生的喜欢。

    屠夫糖糖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