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6

枫桥夜泊123123
首页 > 论文问答 > 核心课程的研究者主张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陈家小鱼儿

已采纳
课程含义: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上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城的总和。\r\n课程理论:课程理论是研究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和内容结构的理论。课程设置者的教育理念不同,就会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简历不同的课程理论。除此之外,不同地区的课程设置的历史传统也会对课程产生重要的影响。\r\n课程理论流派:(一)经验主义课程论(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论流派认为,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是不足取的,应代之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此外,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四)存在主义课程论(五)后现代主义课程论\r\n课程的类型:1、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r\n 2、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r\n 3、从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r\n 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校本)课程。\r\n 5、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r\n 6、根据课程的显示方式,可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r\n课程的组织:课程组织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类型、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它是一项关键而又复杂的工作,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与实施的成败。
303 评论

小猴子@219

1.本科课程《化学课程与教学论》2.硕士生课程(1)学历硕士《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化学实验教学论专题研究》《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2)教育硕士《化学课程论研究》3.博士生课程《科学教育哲学研究》指导研究生情况:现指导20名硕士生和7名博士生 1.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2.化学实验教学理论研究3.科学教育哲学研究 2006年10月——2009年9月1.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C类,2008~2011,0万元,主持。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特征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D类,2008~2010年,0万元,主持。3.理科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研究,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D类,2006~2008年,主持。4.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组合的特征及其有效性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特色研究项目,D类,2007~2010,0万元,主持。5.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国家级研修·吉林省,教育部师范司,2007年,0万元,主持。6.化学教师实验教学研究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吉林省教育厅,2008~2009年,主持。7.《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精品课建设,东北师范大学,2007~2009年,5万元,主持。8.化学教师实验教学研究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2007~2009年,0万元,主持。9.《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优质教学团队,东北师范大学,2009~2011年,0万元,主持。 2006年10月——2009年9月1.论化学教学内容的内化,化学教学,8,2009,第1位。2.“沉淀—溶解平衡概念应用”课堂教学中专家与新手教师语言行为的比较研究,化学教育,8,2009,核心期刊,第2位,通讯作者。3.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教育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理科教育改革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5)2009,CSSCI(A),第2位,通讯作者。4.美国教学行为研究的发展历史与范式更迭,外国教育研究,5,2009,CSSCI(B),第2位,通讯作者。5.科学哲学与理科教学的对话:科学探究与概念转变,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2009,CSSCI(A),第2位,通讯作者。6.“沉淀溶解平衡概念应用”教学中新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比较,中学化学教学参考,4,2009,核心期刊,第2位,通讯作者。7.论教学设计对教学行为的影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2009,CSSCI(B),第2位,通讯作者。8.托马斯·库恩的科学教育思想——兼论西格尔与布鲁希的争论,外国教育研究,2,2009,CSSCI(B),第2位,通讯作者。9.化学教师批判性思维教学效能感的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化学教育,12,2008,核心期刊,第2位,通讯作者。10.探究性实验中学生提问数量与提问质量的相关研究,化学教育,11,2008,核心期刊,第2位,通讯作者。11.化学“同课异构”评课中应注意量化分析,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1,2008,核心期刊,第2位,通讯作者。12.手持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研究综述,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0,2008,核心期刊,第2位,通讯作者。1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史教学的几个问题的讨论,化学教育,9,2008,核心期刊,第2位,通讯作者。14.用“互动式科学小故事”改善学生的科学本质观,化学教育,7,2008,核心期刊,第2位,通讯作者。15.论化学科学经验的课程化,中学化学教与学,5,2008,CSSCI(B),第1位。16.展现科学探究个人的一面——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论的视角,化学教育,5,2008,核心期刊,第2位,通讯作者。17.论化学科学经验的课程化,化学教育,1,2008,核心期刊,第1位。18.论化学教学中学生化学学习活动的引发方式,现代中小学教育,10,2007,第2位,通讯作者。19.论化学科学经验的传递机制,化学教育,9,2007,重点刊物,第1位。20.化学实验教学价值的实现与教学方式的选择,化学教育9,2007,重点刊物,第3位。21.关于2种液体混合后增容的实验探究——以乙酸与苯混合为例,化学教育,7,2007,重点刊物,第2位,通讯作者。22.论化学教学的新观念,中学化学教学参考,7,2007,核心期刊,第2位。23.发现之旅——“苯、芳香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0,2006,核心期刊,第2位,通讯作者。 1.化学实验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主编。2.化学教学论(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参编,21世纪教材。

312 评论

吉吉狼外婆小号

转一篇论文供参考现代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学科中心课程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是指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并按各自所具有的逻辑和系统独立地、并列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从学校产生,学科中心课程论就发展起来了。随着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和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逐步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在我国古代,孔子(公元前 551~前 479 年)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四文”(诗、书、礼,乐)说,是我国最初形成的学科研究理论依据。在西方,柏拉图(Platon, 公元前 427~前 347 年)、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等认为一个真正的自由普通教育的内容应当由少数经过仔细选择的学科组成,这个学说自古希腊时期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前,支配了欧洲的学校课程,长达一千五百年以上。文艺复兴时期以后,资本主义兴起,生产和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冲破了宗教的束缚,教育也获得很大的发展。英国教育家培根(F.Bacon,1561~1626年)首先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学校主要应当讲授自然科学知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 年)倡导“泛智主义”(Pansophism),在他的专著《大教学论》(1632 年)里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设置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他主张现实世界的一切知识都是有用的,是培养“全知全能”的“智慧接班人”所需要的,都应该包括在课程之内。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年)是最早以心理学为课程提供理论基础的人,他信奉“主知主义” (Intellectualism),把发展人的“多方面的兴趣”看作一个根本的教育任务。他认为应当培养六种兴趣 (经验,思辨,审美,同情,社会,宗教),并分别设置相应的课程。例如,为培养思辨的兴趣(进一步思考事物“为什么”的兴趣),应设数学、逻辑学、文法等学科,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 年)在学科中心课程论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从功利主义 (Utilitarianism)观点出发,提倡实用科学知识,反对脱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绅士教育课程或古典文科中学课程,主张适应资产阶级新需要的实科课程。这反映了工业革命或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科学和生产、科学和教育开始结合起来的趋势。斯宾塞认为,教育的作用是使人们为过“完满生活”作准备。他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 年)一文中说:“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这是考虑到所有各方面得来的结论.“科学作为学校的课程内容,对学生说来,也具有最大的价值。”斯宾塞还对所谓的“完满生活”的活动进行了分析,划分出五个方面,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科进行分类安排。例如数学、力学等学科,就是为了准备间接自我生存的活动,包括谋生、赚钱、设计、生产等而设立的。值得一提的是,斯宾塞的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思想对于佩里有极大的影响,促进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数学课程近代化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学科中心课程论具有五大优点,分别是:根据学科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够教人系统地掌握文化遗产;有条理地学习合乎逻辑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充分发展人的智力;把一定的知识,技术的基本要素有组织地传授和教导,符合教育任务的要求;受到悠久传统的支持,大多数教师对此习惯;课程的构成比较简单,易于评价. 学科中心课程论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由于教材注重学科的逻辑系统性,学习时往往偏重记忆而忽视理解;偏重学科知识结果的传授,而忽视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过程的教学。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学科较多,对学生来说,难以将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与统一;教学方法划一,难以实施区别化教育。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课程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学科中心课程论也就不断受到抨击,主要认为它易于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尽管如此,学科中心课程论在欧美各国仍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 从古代到现代学校始终采用学科中心课程。《美国大百科全书》“课程”词条称: “学科课程是始终没有被其他课程所取代的课程”。这是符合事实的。可见,学科中心课程的影响是深远的, 其优越性的地位和积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儿童中心课程论 儿童中心课程(Child-centered Curriculum)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即以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为基础,用儿童的兴趣、需要、问题等组成的课程,其学习形式是通过儿童的活动,解决问题。儿童中心课程又称活动中心课程(Activity-centered Curriculum)或经验课程 (ExperienceCurriculum)。儿童中心课程论的思想首先应追溯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J.J.Rousseau,1712~1778 年)。他提倡“自然主义” (Naturalism),倡导 “自然教育论”,主张采用摆脱封建统治影响的“适应自然”的教育方法,培养“自然人”。卢梭的课程论的核心,在于创造性地发现儿童内在的“自然性”,教育不能无视儿童的本性和现实生活,必须遵循儿童的“自我活动”,采取适应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教育方法。卢梭非常重视“直接经验”,甚至提出:“世界以外无书籍,事实以外无教材”。在卢梭所写的《爱弥儿》中,已经提出了活动中心课程论的基本思想。给儿童中心课程以系统的理论基础的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J.Dewey,1859~1952年),他认为传统的学科课程以学科为中心, 不能照顾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学科分得过细,又同实际生活距离较远,他主张教育内容应该密切联系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来设计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杜威曾说过:“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他反对把教材视为“固定的和现成的”、“儿童经验之外的东西”。特别强调“从做中学”,如活动作业、手工、烹调、缝纫、表演、实验等,他认为通过这样的活动获得的经验,可以与社会生活相适应,克服知识的孤立性,为儿童提供对世界的完整认识。因此,可以将这里的“活动”大体与“社会生活”看作同义语, 也就是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所以要以儿童为中心来进行课程设置,使课程满足儿童当前的需要和兴趣。可以说,活动中心课程的根本出发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以动机作为教学和课程设置的中心。在他看来,儿童有4种本能的动机,即社会动机(同其他儿童在一起活动的欲望)、建设动机(对原料加工和建造各种事物的欲望)、探索动机(好奇的倾向和实验的愿望)和表演动机(爱好创作和欣赏各种艺术的倾向)。活动中心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选择,都要围绕着儿童的这些动机来进行。 杜威的学生克伯屈(W.H.Kilpatrick,1871~1965 年)创立的“设计教学法”(1918 年)把杜威的儿童中心课程论体现得最为完善。所谓“设计教学”就是要学校在学生的有计划的活动中进行教育。这种活动必须由儿童决定目的,儿童制订活动计划,儿童自己实施活动,儿童自己评价活动效果。儿童在设计活动中可以获得知识,培养兴趣、能力和各种品质。1919年成立了“进步教育协会”,使儿童中心课程在美国中小学广泛流行,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持续近五十年之久的教育改革运动。在旧中国,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以及其他一些实验学校的实验,都是以“活动中心课程”和“设计教学”的原则为依据的。新中国成立后批判了这种课程论,但60年代“文革”期间,又曾出现“典型产品组织教学”,“以战斗任务带动教学”等做法,实质上也是贯彻“活动中心课程论”。 由此可见,儿童中心课程论有以下优点:从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学习活动是积极的,活泼的;注意将学习与生活环境密切联系,将生活、经验、社会课题和其他丰富的内容吸收到学校课程中来,有利于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注意从活动、经验中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但如果完全按照儿童中心课程论的观点来进行课程设置,也会出现以下弊端:课程内容局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轻视前人创造的文化科学,不利于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偏重课程的心理结构,忽视知识的体系和科学的逻辑结构,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表面上看它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实质上却限制了学生主体的发展;以儿童为中心,容易轻视教育的社会任务。 儿童中心课程论虽然没有普遍实行,但它在课程理论上的价值是不能抹煞的,在小学低年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适当采用活动课程,来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很有益的,它也给中小学和高等学校编制课程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实际上,在现代的课程设置中,已经不存在单纯的学科中心课程论和单纯的活动中心课程论,从现行的教学计划来看,既有学科中心课程,又有活动中心课程(如生产劳动、见习与实习、社会实践、军事训练以及某些工艺性课程),这两种课程理论已经逐渐相互吸收,取长补短,融合成为当前主要的课程设置指导思想。尤其是在我国的课程设置中,在吸收活动中心课程论的合理内涵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结合,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就已经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由学科类和活动类两部分组成。 (三)结构主义课程论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强调以知识结构为中心,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教育学家布鲁纳( JeromeBruner, 1915- ),他的课程理论主要是关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结构的,他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学科的基本结构,指的是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联系以及这门学科的基本方法。掌握了基本结构,便于学生领会事实并能对它进行分类和评价,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结构主义课程论比较重视掌握概念,列出结构的程序,主张把学习重点放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上,强调通过发现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及结构。这种课程理论主张在编制教材时应把学生智慧发展程序和学科结构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科结构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结构主义课程论把结构主义原理和心理学理论引进课程结构中来,符合系统科学的理论,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新技术革命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但是,由于这种课程理论的指导思想是“精英教育”因而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且过分的强调理论,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尽管理论上的期望值很高,但经过普通学校的实践检验,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种理论适用于具有较高能力的学生,或许对高等学校的教学更适宜、更有意义。鉴于此,结构主义课程论缺乏普遍适用性的特点,尤其对中小学生更不适用,不能取得预期效果也在意料之中。但这种理论对于高等学校的教学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四)社会中心课程论 社会中心论课程强调以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为中心,是为了克服儿童中心课程论的片面性提出的,它主张涉及课程的依据是通过社会问题的分析而确定的,不主张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作为编制课程的出发点,但赞成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界限,而打破的方法不以学生活动来组织课程,而是以社会现实问题为课程设计的核心,所以社会中心课程又称核心课程。 相对于学科中心课程论和活动中心课程论而言,社会中心课程论产生的较晚,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分为两个流派,社会适应派和社会改造派,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论述了各自的观点。社会适应派有关于社会中心课程论的观点和主张,社会的变化是个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校是社会的代理机构,社会在不断发生变革,所以,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材的编排都应该为学生服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不断变化的世界并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很好的在这个世界立足。 与社会适应派不同,社会改造派认为,社会在不断变化,应该把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它的宗旨不是为了适应变化的社会,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改造社会的工具,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投人社会改革之中,扮演改革者的角色。因此,它要求根据改造社会的需要来设置课程,把课程及其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与社会的改造联系起来,围绕社会改造的“中心问题”组织学校课程。这一理论中提出的课程组织结构是十分独特的,有以下特点:课程的结构是车轮状的,轮子的轴心代表某些关键性的问题轮辐是由讨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职业训练等组成的各类课程,它们是解释和解决轮轴中关键问题的重要前提和支持;轮胎将涉及轮轴问题的所有相关课程统一了起来,使这个车轮得到了有机联系。 按照这种独特结构设置的课程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以生活问题为中心课程,这种课程的主要内容侧重于生活问题,每次活动不必安排在一个连续的时间内进行,一个班的指导工作不是由一个教师来担任,而且这种课程强调直接经验,而不是知识本身的逻辑系统,强调个人研究,而不重视教师的系统讲授。所以,以改造社会为中心,目的不是学习各种知识,而是对社会各方面问题的综合学习,以改造社会、改造传统;另一种是核心课程,它介于学科中心课程和活动中心课程之间,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从实际问题出发,把两三门学科结合起来。一般由一个教师或几个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通过一系列活动对一个班进行教学。每次教学活动是在一个连续的单位时间( 如2、3节课) 内进行的。 虽然,社会适应派和社会改造派的观点不尽相同,各自有所侧重,但它们都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这正是社会中心课程论的真正价值和创新点。每种理论被提出来,就有它的合理性和优点,社会中心课程论也不例外,它的主要优点表现在: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而不是孤立的按照分科去学习,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间题的方法;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按照社会的实际需要来设置课程,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按照这种理论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但是,社会中心课程论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它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认为许多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造成的,与其他因素无关,但事实上,只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其次,它忽视了各门学科之间的系统性,割裂了各科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再次,它过分强调社会需要,忽视了影响课程设置的其他因素,因此,社会中心课程论也不是解决课程设置问题的既全面又有效的普遍适用的理论,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121 评论

janesmonkey

学科中心理论又叫做知识中心理论,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布鲁纳,阿德勒,利文斯通,阿兰,斯宾塞。学科中心理论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按照知识理论体系编撰教材。教材的开发人是专家。知识为核心。在教学过程当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学的评价采取终结性评价,重视量化评价。

217 评论

相关问答

  • 核心课程的研究者主张

    学科中心理论又叫做知识中心理论,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布鲁纳,阿德勒,利文斯通,阿兰,斯宾塞。学科中心理论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按照知识理论体系编撰教材。教材

    和平海棠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7
  • 核心课程的研制者主张

    课程含义: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上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

    口秋口秋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9
  • 在研制核心课程的过程中研制者主张以什么为中心

    1、学科中心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合适的学生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亦称分科课程。2、儿童中心课程理

    dreamy8594 2人参与回答 2024-05-19
  •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核心

    C 教与学都是为了学生

    caroline2900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7
  • 人文主义的核心主张

    以人为本!

    小梅子zh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