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我国第一种数学期刊是哪一种

我国第一种数学期刊是哪一种

发布时间:

我国第一种数学期刊是哪一种

CSSCI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名优期刊的评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国家图书馆、中科院等100多个单位包库使用,并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项目及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SCI为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 (Selectively 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人文/艺术, AHCI为艺术人文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简称A&HCI)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建立的综合性艺术与人文类文献数据库,包括语言、文学、哲学、亚洲研究、历史、艺术等内容。收录1400多种国际权威的期刊,累计200余万条记录。EI是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的简称。EI创刊于1884年,由美国工程情报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C)出版发行。EI是工程技术领域内的一部综合性检索工具,报道内容包括:电类、自动控制类、动力、机械、仪表、材料科学、农业、生物工程、数理、医学、化工、食品、计算机、能源、地质、环境等学科。看了介绍,基本区别就清楚了,后四者都是对发表文章国际范围内的评价标准。您的这个问题牵涉面太广,能否考虑提高悬赏或奖励,谢谢。

我国的第一部数学著作——《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古老的数学著作,距今至少有1800多年了。《周髀算经》 中国流传至今的最早的数学著作之一,同时也是一部天文学著作。书中包含的数学内容主要有学习数学的方法、用勾股定理来计算高深远近和比较复杂的分数计算等。现传本《周髀算经》大约成书于西汉时期(公元前 1世纪)。南宋时的传刻本(1213)是目前传世的最早刻本,收藏于上海图书馆。历代许多数学家都曾为此书作注。三国时赵爽和唐代李淳风的注释最为有名。

个人认为《周髀算经》。原因:《九章算术》与《周髀算经》大概都是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出现。但九章算术是经过后世总结编纂的,也就是所谓的改编版。而周髀算经并没有明确的改编说明。

《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数学专著。

我国第一种数学期刊是

《算数书》。中国现已发现流传至今的古老数学著作,是1984年在湖北江陵县荆州城西门外张家山M247号西汉早期古墓出土的一部竹简书,无卷数,不知作者,全书竹简约200枚,其中整简180余枚,其余已残断。全部文字约7000字,字体为隶书。全书分为60多个小标题和80多个问题。专家考证认为,《算数书》的成书年代,不晚于公元前186年。

《中等算学月刊》是本刊早期1933-1940年用刊名,本文简述该刊的出版及珍藏简况。中国数学期刊的创办,较西方同类期刊晚了一个世纪左右,据目前查实史料,1897年黄庆澄在温州创办的《算学报》,是中国最早的数学刊,共出12期,于第二年(1898年)停刊。以后30余年至1933年之前,陆续办过10余种数理刊物,少则一期、最多出至15期,一般多为2、3期便停刊了,陆续至今百余种现行中国数学期刊,历史最长者就数《数学通讯》了,它经两次停刊又两次复刊、三次更名的曲折发展历程,今年是本刊创办70周年刊庆,可喜可贺! 《中等算学月刊》(以下简称《月刊》)从1933年1月出创刊号起,前四年每年出10期为一卷(8、9月或7、8月停),每期正页48至54页不等,另附目录和书刊预告或介绍等,内容丰富。1937年出了第五卷第4期后,日本侵略中国,中国东部、中部大片土地很快失守,这些地区的高等学校被迫西迁。《月刊》当时依托的武汉大学也不例外,西迁四川乐山。在这极度动荡的环境下,《月刊》第五卷第5期延至1937年12月才出版,第5期的“编后”说:“这一期早应出版,只因上期试题专号印刷时间太长,暑假前不久始发行。原拟假后陆续赶出,不料七月间 卢沟桥事变发生,继以全面抗战,……,目下时局紧张,下期能否继续出版,暂无把握,不过本刊同仁誓竭尽其 全力以维护此国内唯一之算学定期刊物,一埃时局数平,仍当按期出版,以慰读者之望”。抗日战争期间,《月刊》用“特刊”标识,不定期出版,笔者上世纪80年代曾先后到省、市、高校十多缩图书馆查觅,见到的最晚一期是“《中等算学月刊》特刊第五期”,该期于1940年11月在成都印刷,发行人是中等算学研究会四川分会,代表人余竹平(即余介石),“特刊”每期20页左右,小16开本,纸质甚差易碎,字迹不清,似油印,简装。刊物本身就反映了当时条件极其艰苦,办刊人确实是在“竭尽全力”维持《月刊》出版,其精 神可敬可佩!就目前眼见为实而论,《月刊》前五年共出五卷45期,后来“特刊”又出5期,总共出版50期。上世纪前半叶的中国,一份数学刊物,在五年内能够连续而正规地出版45期,当时是空前的。因此,《月刊》的知名度较高,影响面较大,各大、中等图书馆均有订购、收藏,唯因国内时局不停地动乱、变化多端,各馆保 存下来的缺期较多,特别是第五卷第5期和“特刊”各期,笔者直到80年代末,才在四川省图书馆发现珍藏。目前见到保存《月刊》比较完整的是魏庚人教授(1901-1991),他是我国老一辈数学教育家,曾任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首任理事长、陕西省数学会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老系主任。30年代,魏老是北师大附中的一位数学教师,从《月刊》发行第一期起,他不厌其烦每期按时到指定书店购买,坚持了4年多。“七七事变 ”中日战争爆发后,他携妻儿老小向西逃难到西安,途中也不忘寻购第五卷第4期,直到以后中断了出版消息。这40余期《月刊》,战争中随他从北京逃难到西安,辗转到陕南城;抗战胜利后,又伴他回西安、返北京,1958年再一同调至西安。数十年中,在运输条件远比现在差的情况下,他家多次长途搬迁,一次次丢掉许多家俱、用品和书籍,惟独几套数学期刊,总是与他形影相随。70年代末80年代初,魏老编写《中国中学数学教育史》,几套期刊成了他著书的主要参考文献,从中吸收了许多史料和信息;还专门著文介绍我国早期的几种数学刊物,当调查得知他是收藏《月刊》期数较多者,更视该刊为珍宝,让笔者代他装订成硬皮精装五大卷,经常向他 的学生介绍这套期刊的历史和特点,爱不释手。1991年5月底,全国数学教育界的代表数百人云集陕西师大,庆贺魏庚人教授九十大寿。之后不久,他突然对笔者说:“我在考虑如何处理这套期刊,让它今后发挥最好作用!”他以后多次催促他的家人到校外去索回被借走的第三卷。因魏老一直体质较好,晚辈们未抓紧办理此事。待笔者出差回校尚未见面,猛然得知他突然重病,句话未留,便撒手长辞!数年后,他的儿子搬迁清理遗物,特将先辈珍爱的这套《月刊》,交笔者待管。今年时值贵刊70周年刊庆,征得魏老子女同意,由他们做主,将魏老珍藏已半个多世纪的《月刊》,赠送给原刊编辑部,永久保存并发扬光大,以慰魏老在天之灵!附记:魏老最后借出去的《中等数学月刊》第三卷,始终未能找回!一套基本完整、珍藏半个多世纪的刊物,到最后却将中间的一卷遗失了,非常可惜!今后有谁见到该卷即《中学数学月刊》第三卷,乞望与该刊—现《 数学通讯》编辑部联系,一是为保全文物,二是了却一位已故先辈的心愿!谢谢!

中国最早的数学专著《筭数书》《筭数书》是一部数学问题集。全书有近七十个题名。题名有的以计算方法命名,如“相乘”、“分乘”、“约分”、“合分”、“径分”等;也有的以该题正文中的主题词命名,如“共买材”、“狐出关”、“息钱”、“饮漆”、“税田”、“贾盐”、“粟求米”、“负炭”、“分钱”、“方田”、“囷盖”、“以圜材方”、“以方材圜”、“里田”等。该书依“题——答——术”的体例编写。“题”,指命题,即数学问题;“答”,指解答,即对例题的解答;“术”,指由例题的解答归纳出该类问题的一般算法。全书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整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另一类是跟当时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题及解法。如“羽矢”是有关造箭的应用题、“旋粟”是有关农业估产的应用题、“息钱”是有关借贷的应用题。依现代数学分类法,这些应用题有的属于算术问题,有的属于几何问题。考古人员认为,《筭数书》可能是秦汉官吏,尤其是负责经济管理工作的官吏学习数学知识的课本和工具书。《筭数书》比传世的《九章算术》成书年代约早200年。它的出土,使我们了解到公元前2世纪,甚至更早一些时候,中国数学发展的水平和数学专著的编纂水平,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筭数书》记录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运算和比例算法。科学的分数概念和运算法则,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建立起来的。古埃及人曾有比较完整的分数形式,但由于太繁复,不便于运算。这就影响了古埃及算术的发展,后来也给希腊数学的发展设置了障碍。在希腊数学中缺乏分数约分和通分的法则,分数四则运算则更在其后。公元7世纪,系统的分数概念和运算法则才在印度流行,而欧洲还要迟得多。 第二,盈不足术在中国出现的时间不会晚于公元前2世纪。在阿拉伯和欧洲早期的数学著作中,它被称为“契丹算法”。“契丹”是当时西方和阿拉伯人对中国的称呼。由此可见,盈不足术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的独创。公元9世纪阿拉伯数学家花剌子密提出双假设法比中国古代数学家的盈不足术要晚一千多年。中国的盈不足术是以比率理论为依据导出的一种算法化的演算程式。它给不明算理的人提供了可按程序操作的应用方法,把算术应用推到顶峯。 第三,《筭数书》中的题名“除”,即羡除。依魏晋之际杰出数学家刘徽的解释:羡除,“实为隧道也。”按例题所述是楔形体,其体积求解公式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的首创。 第四,《筭数书》采用“题——答——术”的编纂体例具有注重实用,着眼发展,便于普及的优点。例题提出的数学问题来源于社会实践,伴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可以不断收纳新的问题,推动数学发展。例如从春秋战国时期起,漆器逐渐兴起,到秦汉时期终于取代了青铜器。生产漆器对生漆的需要量不断加大。而漆树只能生长在黄河中游的部分地区和长江流域的部分地区,产量很有限。为了保证生漆的供应,政府在生漆产地设立漆园,派专门官吏管理。生漆要饮水,饮水的多少决定生漆的质量。法律规定,征收生漆要到官府试水、饮水。管理者必须掌握饮水的计算方法。《筭数书》中“饮漆”,就是这种测试生漆质量的计算方法。它纳入《筭数书》肯定比“方田”要晚。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由具体事例入手,然后归纳出同类问题的一般解决办法,即“答”后面的“术”。从全书的体例结构看,它是一种开放的归纳体系。这种编纂体例直接影响着《九章算术》,并成为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的传统。

我国第一种数学期刊

《算数书》。中国现已发现流传至今的古老数学著作,是1984年在湖北江陵县荆州城西门外张家山M247号西汉早期古墓出土的一部竹简书,无卷数,不知作者,全书竹简约200枚,其中整简180余枚,其余已残断。全部文字约7000字,字体为隶书。全书分为60多个小标题和80多个问题。专家考证认为,《算数书》的成书年代,不晚于公元前186年。

个人认为《周髀算经》。原因:《九章算术》与《周髀算经》大概都是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出现。但九章算术是经过后世总结编纂的,也就是所谓的改编版。而周髀算经并没有明确的改编说明。

《数学通讯》的前身为《中等算学月刊》,她的宏伟抱负是振兴民族文化,“想从:提倡中等算学以为一切学术的基础的观念出发,以从事数学问题的讨论,以求改良的方法,努力的途径,进而期待创造贡献于世界文化的学术,以求民族的复兴”。《中等算学月刊》在30年代战争动荡时期,克服了各种困难,共出刊48期,总容量超过200万字,是解放前我国出刊期数最多、连续时间最长、内容丰富多彩、颇受读者欢迎的中等数学刊物。其内容采择注重古为今用、内外兼蓄、活泼有趣、深浅兼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初等数学研究以及中等数学教学的情况,在我国数学史、普通教育史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1952年1月起,《中等算学月刊》改为现名《数学通讯》,从此,本刊进入一个较为稳定的发展时期。《数学通讯》继承《中等算学月刊》的创刊意向,办刊宗旨大体不变。从1952年至1958年8月,共出刊100期。读者对这一段《数学通讯》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从下面的事实可以看出:1981年9月在上海举办书市,重印的《数学通讯》正好为50年代复刊后的第89期,读者竞相争购,很快一抢而空。60年代至80年代,由于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困难与文化大革命,《数学通讯》刊出一段时间,又停刊一段时间,于1980年2月重新复刊。她的出现,立刻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80年代复刊的《数学通讯》重申了她的既定方针,明确提出了“面向中学,服务教学”的宗旨,从此进入了一个蓬勃向上、健康发展的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通讯》的读者定位更具体(中学教师,高中学生,中等教学爱好者),栏目实质更趋科学与稳定。目前,本刊为贯彻“面向中学,服务教学,重视普及,着眼提高”的宗旨,开辟了四个大的栏目:辅导教学,专论荟萃,复习参考,课外园地。在这四个大的栏目下,各开设若干定期与不定期的子栏目。内容采择强调科学性、实用性、资料性、趣味性、更重可读性,因而深受读者喜爱与好评。《数学通讯》连续两次被评定为全国初等/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很多文章被人民大学复印,被其他作者所引用。《数学通讯》的声誉与质量吸引了众多的作者,他们纷纷向《数学通讯》投稿,致使《数学通讯》的稿源非常丰富,这一方面保证了《数学通讯》刊用文章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促使《数学通讯》的办刊思路向更广阔的方向发展。为促使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扩大刊物容量,充分利用稿源,《数学通讯》从1983年开始多次出版增刊;从1992年开始,组编中等数学教辅类丛书共7套(共38册约913万字),其中3套经读者要求多次再版。为更好地发挥《数学通讯》的作用,增强刊物的针对性,以满足不同读者群的要求,《数学通讯》从2000年1月开始,改月刊为半月刊,下半月期刊为教师阅读本,上半月期刊为高中学生阅读本。这两种读本,大的栏目虽然一样,但在内容的采择方面是不同的,教师阅读本偏重于教学研究、初等数学研究等成果的交流与探讨,注重学术性,研究性与实用性,有助于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的提高;学生阅读本偏重于学法探讨,学习中重难点的突破与能力的训练,注重实用性、指导性与趣味性,有助学生培养兴趣,释疑解惑,深化学习,提高能力。为方便读者,单号期刊与双号期刊用的是不同的邮发代号,读者可通过邮局单独订阅,也可直接向编辑部订购。《数学通讯》感谢读者与作者的厚爱,并诚挚地希望与大家共同开创光辉的未来。

我国第一种数学期刊是什么

我国的第一部数学著作——《九章算术》

我国第一部数学著作是《九章算术》是算经十书之一

有很多,比如说教育学,心理学,还包括中小学教师培训,北京大学教育评论,高等教育研究,还包括中国高校研究等等。

我国的第一部数学著作——《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古老的数学著作,距今至少有1800多年了。《周髀算经》 中国流传至今的最早的数学著作之一,同时也是一部天文学著作。书中包含的数学内容主要有学习数学的方法、用勾股定理来计算高深远近和比较复杂的分数计算等。现传本《周髀算经》大约成书于西汉时期(公元前 1世纪)。南宋时的传刻本(1213)是目前传世的最早刻本,收藏于上海图书馆。历代许多数学家都曾为此书作注。三国时赵爽和唐代李淳风的注释最为有名。

我国第一种音乐刊物

中国第一部琴史专著是《琴史》,它成书于1084年。著者朱长文(1038—1098),字伯原,号乐圃;江苏苏州人。《琴史》共分六卷,一至五卷为琴人传略,以人记事,共收集了先秦到宋代156位琴人的事迹。第六卷论述了《莹律》、《释弦》、《明度》、《拟象》、《论音》、《审调》、《声歌》、《广制》、《尽美》、《志言》、《叙史》十一个专题,体现出他的史学观和音乐美学思想。中国最早记载五线谱和音阶唱名的书《律吕正义》是中国最早记载五线谱和音阶唱名的书。共分上、下、续、后四编,前三编书成于1713年。上、下二编四卷中论述了乐律、管弦律制、乐器制造等多方面的要点;有关记载五线谱和音阶唱名的部分在续编一卷中,它记述了葡萄牙人徐日升(1645—1708)与意大利人德礼格(约1670—1745)来中国后传入的五线谱及音阶唱名法。后编一百二十卷书成于1746年,记述了各种典礼音乐,并录有有舞谱、曲谱。全书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珍贵的音乐资料。中国最早的简谱歌曲集近代音乐教育家沈心工(1869—1947),就是简谱的积极传播者之一。他编辑的《学校唱歌集》于1904年出版,成为我国国内出版并流行的第一部简谱歌集。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李叔同(1880—1942)主编的《音乐小杂志》。该刊第一期除日本人所作的两幅插画和三篇文章外,封面设计、美术绘画、社论、乐史、乐歌、杂纂、词府各栏,均由李叔同以“息霜”的笔名一人包办。《音乐小杂志》的创刊号是在日本东京编印后寄至国内发行的。《音乐小杂志》作为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在我国的音乐刊物出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最早出版的钢琴曲集191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进行曲集》。本世纪初,西洋乐器大量输入,钢琴教学在师范学校、教会学校和一些私人开办的学堂中有了初步的发展。辛亥革命后,学习钢琴的人与日俱增,对钢琴教学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那种初级粗浅的教材已远远不能满足学习者的要求。为了解决当时广大学习者的需求,商务印书馆印了一批外国钢琴曲谱集,《进行曲集》是这批钢琴谱集中最早的一本,也是我国目前所见的最早出版的一本钢琴教材。

高考音乐乐理知识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  1、世界上有三种最古老的戏剧艺术,他们是指 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 。  2、根据德国乐器学者萨克斯和奥地利音乐学者霍恩博斯特尔于1914年提出的现代乐器分类法,可以把我国民间乐器分为 体鸣乐器(如钟、锣)气鸣乐器(如笙、笛)膜鸣乐器(如鼓)弦鸣乐器(如筝、琵琶)四类。  3、着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作者是 何占豪、陈钢。  4、《义勇军进行曲》 原是 《风云儿女》 影片的主题歌,聂耳作曲;《热血》原是影片 《夜半歌声》 的插曲,冼星海作曲;  5、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十二平均理论的是 中国 朱载堉 。  6、劳动号子,简称 “号子” ,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之中,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  7、中国的民间歌曲一般可分为 劳动号子、山歌 、小调 等三大类。  8、八音是指: 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9、六律是指: 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  10、聂耳创作的第一首歌曲是 《省师附小校歌》  11、素有 “人民音乐家” 之称的着名音乐家冼星海,一生共创作了四部大合唱,它们是 《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 。  12、笛是我国广泛应用于戏曲、说唱、民间器乐的吹管乐器,因多以竹子制造,又叫 竹笛 。笛种类繁多,最常见的有以伴奏昆腔类戏曲而得名的曲笛,以及以伴奏梆子腔而得名的梆笛,曲笛较长,音色柔和;梆笛较短,音色明亮。梆笛比曲笛高 四度 。  13、琵琶独奏曲《大浪淘沙》,是我国民间音乐家阿炳,原名 华彦钧 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创作改编的。  14、二胡是我国广泛流行的弓弦乐器,因有两条弦而得名。我国最着名的二胡乐曲,是阿炳创作的 《二泉映月》 。他还创作了《寒春风曲》《听松》两首二胡曲。  15、丝竹乐是由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演奏的音乐形式。最古老的丝竹演奏是琴瑟与萧管的合奏,常为歌唱和舞蹈伴奏。近代丝竹乐主要流行在我国南方,乐种有“江南丝竹” “广东音乐”、 “福建南音” “潮州弦诗”以及云南丽江的“白沙细乐”等,丝竹乐的特点是乐队小巧,音乐风格轻松、细腻、优雅。  16、《高山流水》此曲现存曲谱于 《神奇秘谱》 。  17、少数民族的歌唱节日,壮族叫“歌墟”,苗族叫 “游方” ,侗族叫 “坐妹” ,蒙古族叫 “敖包会” ,回族叫 “花儿会” ,瑶族叫“放浪” 。  18、我国各地音乐节日的名称:上海叫“上海之春”,广东叫 “羊城音乐花会” ,山东叫 “泉城之秋” ,四川叫 “蓉城之秋” ,湖北叫“琴台音乐会” ,福建叫“武夷之春”,贵州叫 “苗岭之声音乐节” ,辽宁叫 “沈阳音乐周” ,黑龙江叫 “哈尔滨之夏” 。  19、聂耳,我国着名作曲家、音乐家、活动家,1912年2月15日生于 昆明 ,原名 守信 ,字子义(亦称紫艺)。  20、音乐作品的高潮,典型的情况下出现在全曲的618、5/8或相似值处 ,同古希腊建筑、雕塑中 黄金分割点 正相稳合。  21、在遨游于宇宙空间的美国“航行者”太空船上,有一张向外国人发出的唱片,其中录制的七段音乐中,有一段是用中国乐器 古琴 ,演奏的乐曲 《流水》 。  22、小夜曲是欧洲人特有的一种 表达爱情 音乐题材。  23、明代我过出现了描写垓下之战的两首琵琶曲是 《十面埋伏》,《霸王卸甲》 。  24、卡拉扬是 奥地利 (国)指挥家;托斯卡尼尼是 意大利 (国)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是 美国 (国)指挥家;小泽征尔是 日本 (国)指挥家。  25、在我国引入西方音乐第一人是 李叔同 。  26、“下里巴人”常被当做通俗文艺的代称,与之相对立的 “《阳春白雪》” ,则被当作高深难学的代名词。  27、我国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乾隆年间,形成了又一次高潮,产生新兴的剧种京剧。它是在 徽戏和汉戏 的基础上于北京形成的,因此名为京剧。  28、“磬”是一种由石头制成的 打击乐器 ,是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打击乐器。  29、京韵大鼓,又称京音大鼓。是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与子弟书相结合,汲取京剧、梆子腔等发展而成。由于它在演唱上以京音代替方言,故而得名。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 一带。伴奏乐器有: 三弦,二胡。 曲调流畅,跌宕起伏,字正腔圆 ,是京韵大鼓的突出风格。着名艺人刘宝全 对其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30、我国戏曲音乐的唱腔结构分为 板腔体 和曲牌体 两种。  31、人们通常称居住在云南弥勒、昆明一带的彝族人为“阿细”,阿细的男女老少在劳动之余都爱跳,又因为青年男女常在月下跳,故称《阿细跳月》 。  32、体态律动学的创始人是 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斯 ,瑞士国人。  33、莫扎特写了49 部交响乐,贝多芬写了9 部交响乐;柴可夫斯基写了7部交响曲。  34、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是 《音乐小杂志》 ,于1906年出版。  35、圆舞曲写的最多的,人称“圆舞曲之王”的是 奥地利国约翰?斯特劳斯 ;公认的“歌曲之王”的是 奥地利 国,作曲家 舒伯特 。  36、交响乐写得最多的是享有“交响乐之父”美称的 奥地利作曲家海顿 。  二、选择题  1、下面属于梆笛的代表曲目有(A C )。  A、《五梆子》B、《小放牛》C、《喜相逢》D、《鹧鸪飞》  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古琴作品的有:(D )  A、《高山流水》《广陵散》B、《酒狂》《梅花三弄》  C、《离骚》《平沙落燕》D、《潇湘水云》《大浪淘沙》  3、下列作品中不属于秧歌剧的作品有:(D )  A、马可的《夫妻识字》B、王大化,安波等人的《兄妹开荒》  C、周而复,苏一平《牛永贵挂彩》D、李劫夫 《坚决打他不留情》  4、刘天华是我国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的革新者。下面属于他的作品有(BC )。  A、《听雨》B、《良宵》C、《烛影摇红》D、《怀旧》  5、在管弦乐队中,“身材最高的乐器,发音最高的乐器,表现力最丰富的乐器分别是(A )  A、低音提琴 短笛 小提琴B、大提琴 长笛 钢琴  C、低音提琴 短笛 钢琴D、大提琴 双簧管 小提琴  6、下面说法完全正确的是(ABCD )  A、《小河淌水》云南民歌B、《槐花几时开》四川民歌  C、《月牙五更》东北民歌D、《嘎达梅林》内蒙民歌  7、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有(C )  A、酒歌是在民间喜庆之日饮酒时所唱的风俗歌曲。我国各民族都有,但名称不同  B、蒙古族的民歌从音乐特点和风格上可概括分为长调和短调  C、劳动号子的艺术特征是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来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  D、冬不拉弹唱,民歌与哈萨克族弹拨乐器冬不拉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 )  A、按照艺术风格,我国汉族的说唱曲种被大致分为评话、鼓曲、快板、相声四大类  B、我国说唱音乐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单口唱、对口唱、帮唱、拆唱、走唱等等  C、鼓词类说唱曲种俗称大鼓,主要流行在我国北方。如山东梨花大鼓唐山大鼓等  D、琴书是以主要伴奏乐器---扬琴命名的说唱曲种。  9、1934年俄国籍着名作曲家齐尔品在国立音专举办了”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的比赛,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分别获头等奖和名誉二等奖。下面不属于他的作品的是(D )  A、《四季歌》 B、《嘉陵江上》 C、《游击队歌》 D、《我住长江头》 一、选择题  相关资料:2012高考每月大事备忘 历年高考真题 大学查询数据库   原位和弦的三个音由下往上依序为  (A)三音-五音-根音 (B)根音-五音-三音 (C)五音-三音-根音 (D)根音-三音-五音。   由小三度与完全五度结合而成的和弦,称为  (A)小三和弦 (B)增三和弦 (C)大三和弦 (D)减三和弦。   三和弦因其和声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几种?  (A)四种 (B)十种 (C)三种 (D)五种。   在自然音阶中,两个音之间的距离,称为  (A)和弦(B)音程 (C)音高 (D)音阶。   下列何者是最基本的和弦?  (A)九和弦 (B)三和弦 (C)七和弦 (D)十一和弦。   下列何者是不协和音程?  (A)完全一度 (B)小三度 (C)小六度 (D)小七度。   音程依其协和程度可以分为  (A)不协和音程 (B)皆是 (C)协和音称 (D)皆非。   音程需按照何种标准来分类?  (A)协和程度 (B)度数 (C)音高 (D)不用分类。   大三和弦中的五度是指哪两个音之间的音程度数?  (A)根音与五音(B)根音与三音(C)三音与五音(D)三个音加起来的度数。   由大三度与增五度结合而成的和弦,称为  (A)大三和弦 (B)增三和弦 (C)小三和弦 (D)减三和弦。   下列何者不是完全协和音程?  (A)完全四度 (B)大三度 (C)完全五度 (D)完全一度。   由大三度与完全五度结合而成的和弦,称为  (A)小三和弦 (B)增三和弦 (C)大三和弦 (D)减三和弦。   音高不同的两个以上的音,同时发声所形成的合成音,称为  (A)音高 (B)和弦 (C)音程 (D)音阶。   在自然音阶中,任何两音之间所形成的音程,称为  (A)协和音程 (B)和弦音程 (C)完全音程 (D)自然音程。   下列何者关于音程的叙述错误?  (A)音程中只有协和与不完全协和两种音程 (B)依其协和程度可分为协和与不协和音程  (C)协和音程中又分为完全与不完全协和 (D)自然音阶两音间所形成的音程称为自然音程。   由小三度与减五度结合而成的和弦,称为  (A)增三和弦 (B)大三和弦 (C)小三和弦 (D)减三和弦。   所有大、小、增、减音程是依照哪种标准来分类?  (A)和弦种类 (B)半音数目 (C)全音数目 (D)音高高低。   下列何者是不完全协和音程?  (A)大六度 (B)大七度 (C)完全四度 (D)完全八度。   调性音乐中,一个乐句或乐段结尾的和声进行若为V→VI,称为  (A)正格终止 (B)半终止 (C)变格终止 (D)阻碍终止。   在调性音乐中,一个乐句或乐段结尾的和声进行若为IV→I,称为  (A)变格终止 (B)半终止 (C)正格终止 (D)假终止。   一个乐剧或乐段的结尾,必须有什么作曲上的安排?  (A)终止式 (B)休止符 (C)直接结束 (D)将音符音值拉长。   在调性音乐中,一个乐句或乐段结尾的和声进行若为I→IV→V,称为)  (A))变格终止(B)半终止(C)正格终止(D假终止。   终止式会出现在一个乐句或乐段的何处?  (A)中间 (B)最前 (C)最后 (D)任意位置。   在调性音乐中,终止式主要可以分为几种?  (A)六种 (B)三种 (C)四种 (D)八种。   在调性音乐中,一个乐句或乐段结尾的和声进行若为V→I,称为  (A)变格终止 (B)半终止 (C)正格终止 (D)假终止。   速度术语 “ Andante” 的意思为  (A)最缓板 (B)慢板 (C)极缓板 (D)行板。   音乐上的专有名词称为  (A)音乐名词 (B)音乐专语 (C)音乐专词 (D)音乐术语。   速度术语 “ Presto” 的意思为  (A)行板 (B)快板 (C)中板 (D)急板。   莫扎特的最后作品「安魂曲」手稿的第一页所表示的速度术语为  (A) Largo (B) Adagio (C) Grave (D) Andante。  。   关于速度术语的叙述何者错误?  (A)可以让演奏者在表现乐曲时候,更贴近作者原有的乐思  (B)演奏者一定要按照谱上的速度术语来演奏  (C)用来指示乐曲的快慢程度  (D)演奏者可以在该速度术语之固定的范围之内,作某些弹性的处理。   下列哪一位是意大利序曲的代表性作曲家?  (A)斯卡拉第 (B)罗西尼 (C)卢利 (D)莫扎特。   下列何者是音乐术语最主要的功用?  (A)指挥家的专用术语  (B)出版社的批注  (C)辅助音乐上的诠释  (D)以上皆非。   速度术语 “ Allegro “ 的意思为  (A)急板 (B)慢板 (C)行板 (D)快板。   下列何者不是单拍子?  (A)三拍 (B)四拍 (C)二拍 (D)六拍。   速度术语 “ Adagio” 的意思为  (A)极缓板 (B)最缓板 (C)慢板 (D)行板。   歌剧启幕之前的音乐称为  (A)夜曲 (B)前奏曲 (C)序曲 (D)组曲。   速度术语 ”Largo” 的意思为  (A)极缓板 (B)慢板 (C)最缓板 (D)行板。   速度术语 “ Moderato” 的意思为  (A)中板 (B)行板 (C)慢板 (D)快板。   下列何者是用来指示乐曲的快慢程度的术语?  (A)速度术语 (B)力度术语 (C)表情术语 (D)以上皆非。   Fine的意思为  (A)终结 (B)良好 (C)优美 (D)反复。   力度术语与表情术语大多是用何种文字书写?  (A)英文 (B)德文 (C)意大利文 (D)中文。   关于反复记号的叙述何者错误?  (A) D C 意思为Da Capo  (B) D C与D S是一样的反复记号  (C) D S 由 记号反复  (D) To Coda的意思为反复后接尾声。   dim(Diminuendo)的意思为  (A)弱 (B)渐强 (C)强 (D)渐弱。   如果乐曲的速度较快时指挥者应运用何种拍子的击拍法?  (A)复拍子 (B)单拍子 (C)综合拍子 (D)以上皆非。   下列何者不是复拍子?  (A)六拍子 (B)十二拍子 (C)九拍子 (D)四拍子。   (Crescendo)的意思为  (A)渐强 (B)渐慢而弱 (C)渐弱 (D)渐慢而强。   如果乐曲的速度较慢时指挥者应运用何种拍子的击拍法?  (A)综合拍子 (B)复拍子 (C)单拍子 (D)以上皆非。   fp(Forte Piano)的意思为  (A)强后立即转弱 (B)渐强 (C)渐弱 (D)弱后立即转强。   力度术语通常会标示在乐谱的何处?  (A)乐谱的结束 (B)乐谱的开头 (C)乐句或音符间 (D)乐段结束处。   DS的意思为  (A)反始记号 (B)终结记号 (C)停留记号 (D)从标记处反复记号。   「D C 」的意思为  (A)反始记号 (B)终结记号 (C)停留记号 (D)反复记号。   中国音阶中的「宫」音,相当于西洋音阶C大调中的  (A) Do (B)Mi (C)Re (D)Fa。   中国音阶中的「商」音,相当于西洋音阶C大调中的  (A) Re (B)Do (C)Mi (D)Sol。   歌曲「茉莉花」是中国音阶的何种调式?  (A)羽调式 (B)角调式 (C)宫调式 (D)征调式。   中国音阶中那一个音,可以成为乐曲的主音?  (A)商音与角音 (B)宫音与征音 (C)角音与羽音 (D)每一个音。   歌曲「小河淌水」是中国音阶的何种调式  ?征调式 (B)宫调式 (C)商调式 (D)羽调式。   中国音阶中的「羽」音,相当于西洋音阶C大调中的  (A) Mi (B)La (C)Sol (D) Si。   中国音阶中的「角」音,相当于西洋音阶C大调中的  (A) Do (B)Re (C)Mi (D)Sol。   中国音阶中的「征」音,相当于西洋音阶C大调中的  (A) Re (B)Do (C)Mi (D)Sol。   歌曲「雨夜花」是中国音阶的何种调式?  (A)商调式 (B)宫调式 (C)角调式 (D)征调式。   七声音阶中的「变征」,相当于西洋音阶C大调中的  (A)降Fa (B)Fa (C)升Fa (D)升Mi。   中国除了最早出现的五声音阶外,到了周朝又扩展成几声音阶?  (A)七声音阶(B)八声音阶(C)六声音阶(D)九声音阶。   京剧中的青衣属于何种行当?  (A)旦 (B)生 (C)净 (D)丑。   下列何者不是打击乐器的材质?  (A)金 (B)竹 (C)革 (D)石。   七声音阶中的「变宫」,相当于西洋音阶C大调中的  (A)升Do (B)Do (C)降Do (D)Si。   七声音阶比五声音阶多了哪两个音?  (A)变宫与变商 (B)变商与变角 (C)变征与变宫 (D)变征与变羽。   中国记谱法可以分为几种?  (A)点线谱与简谱 (B)文字谱与符号谱 (C)符号谱与点线谱 (D)以上皆非。   「上、尺、工、凡、六、五、乙」即是为  (A)音字谱 (B)点字谱 (C)工尺谱 (D)五线谱。   下列力度术语,由强至弱排列何者正确?  (A) ff、mf、mp、pp (B) pp、mp、mf、ff (C) p、f、mf、mp (D) f、p、mf、mp。   下列何者属于「完全协和音程」?  (A)大三度、小三度、大六度、小六度(B)完全一度、完全四度、完全五度、完全八度  (C)大二度、小二度、大七度、小七度(D)增四度、减五度。   下列何者为中国丝弦乐器中的击弦类乐器?  (A)琵琶 (B)扬琴 (C)南胡 (D)秦琴。   原位和弦三个音,由下往上依序称为  (A)根音-三音-五音(B)根音-三音-六音(C)根音-四音-八音(D)根音-五音-八音。   中国在明朝 万历年间提出十二平均律理论的人是  (A)郑和 (B)利马窦 (C)朱元璋 (D)朱载堉。   终止式包括了  (A)半终止 (B)假终止 (C)正格终止 (D)以上皆是。 二、判断对错   所有的增减音程都属于不协和音程。   在自然音阶中,任何两音之间所形成的音程,称为自然音程。   属七和弦是属于增三和弦。   所有的三度与六度都属于不协和音程。   原位和弦中的三个音由下往上依序称为根音、三音、五音。   在自然音阶中,任何一个音与中央C之间形成的距离,称为自然音程。   三和弦因其和声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大、小、增、减四种。   和弦中的音是固定的,不能随意的更动位置。   七和弦是和弦中最基本的和弦。   音程依其协和程度,可分为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音高不同的两个以上的音,同时发声所形成的合成音,称为和弦。   在自然音程中,每个音程都是协和的。   大、小、增、减、完全音程是靠半音的数目来分辨。   将和弦依不同音高排列则形成转位。   协和音程中,包括了部分协和音程与完全协和音程。   在结束一个乐句或乐段之前,都会用终止式来表示。   组曲为一种独奏式的器乐曲式。   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是西藏地区的民歌。   正格终止有两种:第一是V→I,第二是IV→I。   在终止式中,最后回到VI的终止称为假终止。   乐曲进行中I→IV→V并没有真正的结束,所以这个终止式称为半终止。   由IV回到I的终止式称为变格终止。   假终止又称为阻碍终止。   作曲家在谱上标示速度术语,但在固定的范围内演奏者可以作某些弹性的处理。   音乐术语是指音乐上的专有名词。   音乐术语大多用意大利文来书写。   音乐术语“ Grave”是一种表情术语。   力度术语通常会直接标示在乐句或音符间,用以表示力度的变化。   「Break a Leg」意思是指「断一条腿」但在百老汇的剧场中可以用来祝贺演出成功。   韦伯的音乐剧风格相当大众化,而且利用创新的计算机科技与精进的舞台设计,打造一个充  满感官刺激的音乐世界。   著名的音乐剧「歌剧魅影」是作曲家韦伯的作品。   音乐剧是以意大利文为主,后有德法等各国语文。   著名的歌曲「阿根廷别为我哭泣」选自音乐剧「艾薇塔」。   歌曲「偶然」是用诗人徐志摩的诗所谱写而成。   力度术语p(Piano)的意思为强。   力度术语大多用意大利文写成。   力度术语如同速度术语一般,会标示在乐谱的一开头。   D C与D S都是一种反复记号。   表情术语与力度术语一样,大部分是由意大利文写成的。   力度术语f(Forte)的意思为强。   在指挥法中复拍子的击拍法可视为单拍子击拍法的延伸。   表情术语记于乐谱开端或乐曲之中,主要在使演奏者易于体会乐曲风格。   复拍子包括六拍子九拍子与十二拍子。   To Coda的意思是指反复之后接尾声。   歌曲「雨夜花」为中国音阶的羽调式。   中国音阶的「羽」音,相当于西洋音阶C大调中的La。   中国作曲家何占豪与陈钢连手,以家喻户晓的爱情传说为蓝本,谱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击弦类的乐器是以两根铁制的小槌,敲击琴弦来演奏。   西方音乐中的十二平均律理论,早在中国明朝万历年间就已提出相同的观点。   著名的「梁祝」协奏曲是钢琴的协奏曲。   歌曲「茉莉花」为中国音阶的征调式。   中国乐器可依材质不同分为十音。   中国音阶的「宫」音,相当于西洋音阶C大调中的Do。   琵琶是一种著名的拨弦乐器。   中国音阶的「角」音,相当于西洋音阶C大调中的Mi。   中国音阶的发展最早为:宫、商、角、征、羽。   中国乐器若以西洋乐器的角度来分类,可分为丝弦乐器、吹奏乐器与打击乐器三大类。   中国古代的乐器,在秦朝以后才有系统性的分类。   中国音阶的「商」音,相当于西洋音阶C大调中的Mi。   五音中只有「宫」音,才能当音阶中的第一音,其它音都是固定的。   中国音阶中的五音可以轮流当作主音,会出现五种不同的调式。   中国音阶的「征」音,相当于西洋音阶C大调中的Fa。   中国音阶中可以推算曲调的结尾音来辨识调式。   七声音阶中的「变征」,相当于西洋音阶C大调中的Fa。   七声音阶比起五声音阶即是多了「变商」与「变羽」两个音。   七声音阶在C大调音阶中的唱名分别是Do、Re、Mi、#Fa、Sol、La、Si。   中国七声音阶中每个音都可当作第一个音,成为一个调式。   中国七声音阶分别是宫、商、角、变征、征、羽、变宫。   七声音阶中的「变宫」,相当于西洋音阶C大调中的Si。   在简谱中1,2,3,4,5,6,7就代表C大调唱名Do、Re、Mi、Fa、Sol、La、Si。   简谱是一种数字谱。

好听

  • 索引序列
  • 我国第一种数学期刊是哪一种
  • 我国第一种数学期刊是
  • 我国第一种数学期刊
  • 我国第一种数学期刊是什么
  • 我国第一种音乐刊物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