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哲学研究编辑部电话

哲学研究编辑部电话

发布时间:

哲学研究编辑部电话

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是维特根斯坦的重要的代表性著作。  维特根斯坦(1889~1951)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西方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对现当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哲学家的哲学家”。学术界通常认为,近现代哲学曾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向,一次是由早期的本体论研究转向认识论研究,另一次则是由认识论转向语言哲学。前一次转向的关键人物是康德,而后一次转向则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其核心人物便是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语言哲学问题,在他看来,哲学就是语言分析,哲学史上的争论大多是由于误用了语言所致。哲学的任务在于澄清语言的意义。  维特根斯坦早期曾写过一部名为《逻辑哲学论》的影响深远的哲学著作,而《哲学研究》则是阐明他后期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其中阐述了与《逻辑哲学论》大异其趣的思想,从而使其哲学思想明显地区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后期的维特根斯坦虽都关注于语言,但前期的他倾向于人工语言,后期则倾向于日常语言。维特根斯坦的前后期思想分别启发了两种不同的语言哲学学派,并对哲学思想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他前期的思想对逻辑经验(实证)主义等有着深远的影响,后期的思想则开“日常语言学派”之先河。  由于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逻辑哲学论》中的思想的自我否定,故对其思想的把握更应侧重于《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阐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如“语言游戏说”、“家族相似”、“意义即用法”等。这些也是我们阅读此书时应主要关注的内容。  -------------------------------------------------  --------------------------------------------------------------------------------  《哲学研究》 (2007-04-05 16:55:41)  刊物名:哲学研究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院哲学研究所  出版单位:哲学研究杂志社  创刊时间:1955年  刊期:月刊  刊物简介:  本刊是全国性的哲学专业刊物,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带动基础理论研究的原则,认真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本刊发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外哲学史、现代外国哲学、自然辩证法、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和无神论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哲学动态,对重要的哲学问题开展讨论。  主编与编辑部简介:  主编: 陈筠泉 编审  常务副主编:刘奔 编审  副主编: 王生平 编审  编辑部:  主任: 方军 副编审  副主任: 杨桂青 编辑  其他成员:  朱葆伟 副编审  苏晓离 副编审  李登贵 副编审  冯国超 编辑  田立年 编辑  张智彦 编审(待退)  王玉恒 编审(待退)  王 敬 技术编辑  主要栏目简介:  近期内,特别是有关“改革开放中的历史观和价值观问题”、“社会科学、科技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与全球性问题”、“全球化与价值冲突”、“市场经济与道德进步”、“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真理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研究和把握传统文化的方法论问题”、“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国近代和现代哲学研究”、“国学研究与意识形态”、“阶级分析方法与当代社会”、“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美学的哲学基础”、“伦理学的哲学基础”、“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哲学史研究方法论”、“国内学术动态分析”、“国外学术动态分析”,以及对各种现实问题的哲学反思、探讨方面的稿件与栏目。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  国内统一刊号:CN11—CC40/B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216  单价:(2000年)00元,全年60元。  发行单位和联系方法: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全国邮局订阅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本杂志社也办理邮购手续。

冯国超,1965年10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中国哲学史专业硕士学位。1986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及宗教学研究方面稿件的编辑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研究》编辑部编辑,负责中国哲学史及宗教学研究等方面稿件的编辑工作。

哲学研究编辑部

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是维特根斯坦的重要的代表性著作。  维特根斯坦(1889~1951)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西方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对现当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哲学家的哲学家”。学术界通常认为,近现代哲学曾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向,一次是由早期的本体论研究转向认识论研究,另一次则是由认识论转向语言哲学。前一次转向的关键人物是康德,而后一次转向则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其核心人物便是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语言哲学问题,在他看来,哲学就是语言分析,哲学史上的争论大多是由于误用了语言所致。哲学的任务在于澄清语言的意义。  维特根斯坦早期曾写过一部名为《逻辑哲学论》的影响深远的哲学著作,而《哲学研究》则是阐明他后期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其中阐述了与《逻辑哲学论》大异其趣的思想,从而使其哲学思想明显地区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后期的维特根斯坦虽都关注于语言,但前期的他倾向于人工语言,后期则倾向于日常语言。维特根斯坦的前后期思想分别启发了两种不同的语言哲学学派,并对哲学思想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他前期的思想对逻辑经验(实证)主义等有着深远的影响,后期的思想则开“日常语言学派”之先河。  由于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逻辑哲学论》中的思想的自我否定,故对其思想的把握更应侧重于《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阐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如“语言游戏说”、“家族相似”、“意义即用法”等。这些也是我们阅读此书时应主要关注的内容。  -------------------------------------------------  --------------------------------------------------------------------------------  《哲学研究》 (2007-04-05 16:55:41)  刊物名:哲学研究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院哲学研究所  出版单位:哲学研究杂志社  创刊时间:1955年  刊期:月刊  刊物简介:  本刊是全国性的哲学专业刊物,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带动基础理论研究的原则,认真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本刊发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外哲学史、现代外国哲学、自然辩证法、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和无神论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哲学动态,对重要的哲学问题开展讨论。  主编与编辑部简介:  主编: 陈筠泉 编审  常务副主编:刘奔 编审  副主编: 王生平 编审  编辑部:  主任: 方军 副编审  副主任: 杨桂青 编辑  其他成员:  朱葆伟 副编审  苏晓离 副编审  李登贵 副编审  冯国超 编辑  田立年 编辑  张智彦 编审(待退)  王玉恒 编审(待退)  王 敬 技术编辑  主要栏目简介:  近期内,特别是有关“改革开放中的历史观和价值观问题”、“社会科学、科技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与全球性问题”、“全球化与价值冲突”、“市场经济与道德进步”、“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真理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研究和把握传统文化的方法论问题”、“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国近代和现代哲学研究”、“国学研究与意识形态”、“阶级分析方法与当代社会”、“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美学的哲学基础”、“伦理学的哲学基础”、“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哲学史研究方法论”、“国内学术动态分析”、“国外学术动态分析”,以及对各种现实问题的哲学反思、探讨方面的稿件与栏目。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  国内统一刊号:CN11—CC40/B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216  单价:(2000年)00元,全年60元。  发行单位和联系方法: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全国邮局订阅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本杂志社也办理邮购手续。

《哲学研究》创刊时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双重领导,1978年后改由哲学研究所领导。历任主编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陈筠泉、李景源。历任编辑部主任为:林聿时、张岱、王玉恒、方军、王生平、鉴传今。

哲学研究编辑部费

一个月连补助带津贴2000+左右,这个要看你的导师接多少项目,你又能完成多少的份额。

网上的中介邮箱太多,收高额版面费,不靠谱。

《科教导刊》 主管主办: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国内统一刊号:CN 42-1795/N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813邮发代号:38-290上旬:时评、专访、热点、前沿、高教、普教、职教、师资、德育、调研、心理、管理、就业、论坛中旬:科教视点、社会科学教学(教研、教改)、社会科学学科研究(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管理学研究、心理学研究、法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体育学研究、文学研究、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新闻传播学研究、艺术学研究、历史学研究、军事学研究) 编辑部征稿,联系人严编辑,投稿邮箱:v

哲学科研经费之所以主要源于政府部门的基金,是基于这样一个判断。一般认为,哲学学科,包括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主要靠学者的内省和经验,在人类和世界本源等抽象问题上进行哲学探讨。比如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身体与心灵、知识与行动等等。这些问题往往需要学者在书斋中自我思辨,并不需要做实验,即使是哲学界所谓的思想实验(thought experiment),也并不需要昂贵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自然是花不了多少钱的。很大程度上,传统的哲学确实如此。比较花钱的可能也就是出版著作和学术交流了。但是在学科体系或者我们常见的科学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中没有抽象的科学,比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等。这些实证的学科都有严格划定的范围,而且各学科基本都有自己的学科假设,比如经济学就有“理性经济人”假设,但生活实际中人并不总是理性的。

法学研究编辑部电话

投稿须知一、所投稿件或其主要内容必须是未在其他公开出版物以及互联网上使用过。二、所投稿件必须是署名作者本人实际完成,不存在任何违学术规范情形,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争议。三、同意《法学研究》编辑部在不改变稿件基本观点和实质性内容的前提下,在刊发前对稿件进行加工修改。四、授予《法学研究》对刊用稿件自刊发之日起一年的专有使用权。作者承诺在此期间内未经《法学研究》编辑部书面许可不结集出版或在互联网上发表。经本刊编辑部许可或者超出专有使用权期限,在其他出版物上发表、转载的,须特别注明“本文首发于《法学研究》”。五、授权《法学研究》在所投稿件刊发后将该文的电子版提交学术期刊光盘版和数据库使用,并许可《法学研究》结集出版(稿酬中已含使用费)。六、所投稿件如获采用,同意《法学研究》在支付稿酬时代扣代缴国家规定的个人所得税。所投稿件如系项目成果,同意《法学研究》不支付稿酬。编辑部赠送样刊6册。七、本刊不收取审理费、审稿费、版面费等任何费用。八、中英文注释体例及违反学术规范处理办法,请参照“注释体例”、“英文注释体例”及“违规处理办法”。 违规处理办法第一条为抵制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端正学术风气、净化学术环境,制定本处理办法。 第二条作者向本刊投稿应遵守基本的学术规范,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剽窃他人的学术观点或成果。 (二)抄袭他人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作品。 (三)重复发表本人在其他公开出版物(包括互联网)上已发表的作品或其主要内容。 (四)篡改或伪造调查数据。 (五)伪造注释。 (六)在对学术成果未作实质性贡献的情况下署名,或盗用他人名义署名。 (七)其他违反学术界公认的学术规范的情形。 一经发现投稿有上列情形的,本刊将在五年之内不再受理该作者的任何稿件。 第三条对于本刊拟采用的稿件,作者应在与本刊签订的《稿件使用合同》中慎重承诺该稿件不存在违反学术规范的情形。 在签订《稿件使用合同》后、实际发稿前发生可能影响稿件采用的新的情况的,作者应该及时通知本刊。 第四条作者采用欺手段致使本刊刊发的稿件存在剽窃、抄袭、重复发表、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盗用他人名义署名等严重违反学术规范的情形的,作者应当赔偿由此给本刊造成的一切损失。本刊还将视具体情况作以下处理: (一)根据情节轻重在五至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不再受理该作者的任何稿件。 (二)在本刊上对作者提出公开批评,向全国各法学期刊通报,并建议作者工作单位、资助机构、经费来源机构、合作机构、评奖机构等取消因该稿件的发表所带来的一切荣誉与利益。 匿名及专家审稿制度第一条 为避免人情稿、关系稿,避免稿件审读工作受到不当干扰,进一步提高刊物稿件质量,本刊实行主编负责制下的匿名审稿制度。第二条 匿名审稿制度是本刊审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对稿件的审读意见是本刊最终决定是否采用特定稿件的重要参考。第三条 设立匿名审稿专家库。专家库由法学各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第四条 下列稿件采用匿名审稿制度:(一)境外作者的投稿。(二)著名学者的投稿。(三)本院学者的投稿。(四)与编辑存在师生、亲属等特殊关系的作者的投稿。(五)编辑部认为需要匿名审稿的其他情况。第五条 采用匿名审稿的稿件,在隐去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及其他有关信息后,由编辑部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两名稿件所涉学科的专家对稿件进行审读。第六条 采用匿名审稿的稿件,专家审读意见不公开。第七条 涉及特殊学科、研究对象或研究方法的稿件,编辑部认为有必要聘请特定领域专家审读的,采用专家审稿制度。第八条 专家审稿比照匿名审稿的程序进行。

《法学研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法学研究所主办的法律学术刊物。《法学研究》前身为中国政治法律学会于1954年创办的《政法研究》(1957年法学研究所成立后转入法学所,于1966年停刊)。改革开放后,为了繁荣和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加强法制建设,推动法学研究的开展,1978年3月,法学研究所召开了法学研究规划会议,后组织两个调查组分赴各地调查,撰写了“法学研究规划和调查综合情况”的报告,提出“力争在今年年底以前恢复《政法研究》的出版”的建议。1978年法学研究所正式挂牌后,经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批准,决定创办《法学研究》。同年,法学研究所设立《法学研究》编辑部,编辑出版了《法学研究》试刊第1期及第2期。1979年4月,《法学研究》正式创刊。《法学研究》坚持学术性、理论性的办刊宗旨,坚持精品意识,实行“双百方针”,重视基本理论的研究,致力于反映我国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学术水平,建立、 完善和更新我国法学各学科的理论体系。提倡研究方法的创新,鼓励实证研究,扶持弱势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培养和扶持年轻作者,开展学术批评,倡导学 术规范。《法学研究》紧密结合我国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践,组织刊发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文章,并围绕各个时期法学研究的热点, 组织了各种形式的研讨。《法学研究》刊发的许多文章,在法学界和社会上引起重大反响。有的主张(例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尊重和保障社会主义 人权,宪法和法律至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等)被中央采纳,有的还成为国家的治国方略。《法学研究》1999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优秀期刊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首届中国期刊奖提名奖、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奖,2002年和2006年,再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奖。2013年,《法学研究》入选新闻出版署全国百强社科期刊, 并荣获第三届中国政府出版奖提名。 《环球法律评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的法学专业中文学术季刊。自1979年创刊以来,刊物名称虽几经变迁,然融合土洋,会通中西的宗旨一以贯之。在关注法治建设实际问题的同时,本刊尊重法学知识传统,突出人文关怀。《环球法律评论》除译介域外法学研究最新成果外,兼及评论与比较。译文多为国外经典论著,翻译可信;论文则视角独特,能推进学术研究。本刊有主题研讨、人物专访、理论前沿、介绍与评论、游学札记及书评等栏目。

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

1991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1995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曾先后担任《财经科学》杂志常务副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副总编,现为《经济学家》编辑部主任、博导,四川省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具有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的理论功底,已在《经济研究》(2篇)、《哲学研究》(7篇)、《社会学研究》、《学术月刊》(6篇)、《文史哲》、《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光明日报》(9篇)、《真理的追求》、《江汉论坛》、《江海学刊》、《经济参考报》等发表论文200多篇;著有《走近权力》、《中国莫回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制论》等书;有数十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书摘》、《文摘报》、《报刊文摘》转载或摘编;信仰马克思主义,在收入分配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相关专业学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得到了理论界的高度评价。

南昌大学哲学系其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江西大学哲学系,是江西大学建校时较早创办的专业之一,办学历史较为悠久,师资队伍结构较为合理。现有专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1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15人。现有本科专业1个即哲学专业,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江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右哲学研究中心”,具校级独立建制研究所2个即道德与人生研究所、哲学研究所。 近年来,本系教师承担了省级教学改革课题3项,教学成果获校级以上奖励5项,“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获得者1人。在科研方面共出版学术专著6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1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完成或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35项,“江西省社会科学文库出版资助”项目2项。获省级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 南昌大学哲学系部分优秀校友(排名不分先后) 孙刚 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分管着全省的教育工作。江西大学78级哲学系学生。1951年12月生,天津蓟县人。1972年7月入党,1968年8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培训部在职研究生毕业,哲学学士。 胡宪 男,汉族,1954年6月生,江西高安人。197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1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哲学学士,现任南昌市委副书记、市长。 刘宗华 吉安市政府副市长 1979年在江西大学哲学系就读本科。 杨宪萍 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江西大学哲学系学习,1981年底大学毕业后获哲学学士,分配在萍乡市委宣传部工作。2006年11月 中共江西省鹰潭市委书记。 王国炎 1982 年毕业于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哲学系, 1987 年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曾任南昌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政法学院院长,江西师范大学政法系主任、政法学院院长、教务处长、新区办主任、校长助理,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刘立云 作家 江西宁冈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江西大学哲学系。1972年应征入伍,历任32731部队一营营部书记,江西省军区政治部宣传处干事,江西省军区东乡县人民武装部副科长,《解放军文艺》编辑部编辑、主任,主编。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绿色风采》丛书(参与撰写)获1997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篇报告文学《生死簰洲湾》(合作)获1998年解放军总政治部抗洪题材优秀作品奖,诗集《沿火焰上升》获全军新作品一等奖等。 何玉长 1953年11月生于江西湖口。1982年1月毕业于江西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1997年6月毕业于厦门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分配到上海财经大学任教;1999年6月晋升为教授。先后担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兼经济学系主任、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现任校教务处处长、校党委委员。担任本科生“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课程;博士、硕士研究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产权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政治经济学原著研读”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产权经济学。担任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曾庆红 女,1962年4月生,江西兴国人。9-8江西大学哲学系马列基础理论专业学生。12萍乡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 郑洲 男,中共党员。1983年8月毕业于江西大学哲学系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任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副教授。 王晓东 男,汉族,1960年1月出生,江西信丰人,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79年9月至1983年8月,在江西大学哲学系马列主义基础理论专业学习。2007年6月起,任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同志是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十届贵州省委委员。 余建红 男,1968年1月生,江西省南昌县人。1990年7月毕业于江西大学哲学系,获哲学专业学士学位。同年被分配到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研究工作。1996年9月,被安排到社科院、社联图书馆工作。1997年9月,受聘图书馆馆员。1998年,任图书流通部副主任。2003年12月,受聘图书资料专业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邓小平理论、图书馆学。 挂一漏万,还请各位领导老师、校友、同学继续添加,不胜感激!(玮佳)

  • 索引序列
  • 哲学研究编辑部电话
  • 哲学研究编辑部
  • 哲学研究编辑部费
  • 法学研究编辑部电话
  • 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