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关于肺癌的论文

关于肺癌的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肺癌的论文

望茵茸含有多酚类物质例如槲皮素和硒微量元素。望茵茸中的硒元素和槲皮素有着防ai和抗溜以及抗肿liu的作用,能抑制襄组织的增生还阻止癌细胞转移从而诱导癌细胞凋亡。望茵茸的药效成分价值超过所有的抗癌物品。

我们平日所说的“二手烟”、“三手烟”或“被动吸烟”,都是指烟草的烟雾污染。 烟雾中包含了7000多种化学物质,明确的致癌物质至少有70种。所有的烟草都是有害的,接触烟草烟雾,会对身体造成直接和长期的影响。

抽烟与肺癌 一项关于中国人群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表明:目前影响中国人群肺癌发生的主要因素为精神因素,吸烟,室内环境污染,呼吸系统疾病及家族史,蔬菜和水果摄入量等。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的危险因素,肺癌死亡有87%是由于吸烟所引起的,吸烟过程中可产生40多种致癌物质,其中与肺癌关系密切的主要有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苯、砷、丙烯、烟碱(尼古丁)、一氧化碳、和烟焦油等,这些致癌物质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DNA的损害,某些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突变和失活,导致细胞遗传信息转化癌变。 吸烟与肺癌危险度的关系与烟草的种类、开始吸烟的年龄、吸烟的年限、吸烟量有关,不同烟草类别中以长期吸卷烟最为危险,相对危险度可达0,仅抽雪茄或烟斗者危险度较低,吸不带过滤嘴烟或多焦油者肺癌的危险度高于过滤嘴或低焦油者。美国癌症协会对25个州的队列研究表明,开始吸烟年龄小于15岁,15-19岁、20-24岁和25岁以上,其肺癌的相对危险度依次为10、81、72、21。吸烟与肺癌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Doll对英国医生的肺癌队列研究结果表明,每天吸烟5-14支、15-24、25-49支者,其肺癌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5、5和6。在吸烟量固定情况下,吸烟年限分别为15年、30年、45年时,肺癌超额发病率之比约为1:20:100。研究表明吸烟与不同肺癌细胞类型都有剂量-效应关系,但在联系强度上,吸烟与鳞癌和小细胞癌的关系明显高于腺癌,且吸烟年限对细胞类型的影响比每日吸烟量更重要,吸烟年限对所有细胞类型都有剂量-效应关系,但与鳞癌的关系比对腺癌更明朗。上海肿瘤研究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细胞类型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AR%),男性鳞/燕麦的PAR为85%,腺癌为33%,女性分别为48%,6%,说明无论男或女吸烟引起鳞/燕麦癌的PAR%大于腺癌。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戒烟可导致肺癌发病率的下降,这也从反面说明了吸烟使肺癌发生的危险增加。英国自1950年以来全国的吸烟、戒烟和肺癌的流行趋势以及与1950年、1990年两项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论:吸烟者即使到中年戒烟,也会减少以后患肺癌的危险。中年以前戒烟可减少90%以上归因烟草的危险。如果现在的吸烟者放弃吸烟习惯,在不久的将来和21世纪的上半期死亡率会持续下降。而年轻人以后变成持续吸烟者,将大大影响其在21世纪中期或下半期的死亡率。由于限制吸烟的法律和条例的实施,近些年来在英国、美国、荷兰等一些欧美国家,男性肺癌死亡率已处于稳定或下降状态,英国男性肺癌死亡率1950年为28/10万,1974年增长到24/10万,以后呈下降趋势。美国男性死亡率1950年为13/10万,1990年达16/10万,从1990年后逐年下降,2000年为89/10万。肺癌年龄曲线多出现65岁以上年龄组有不同程度的增高,45岁-60岁稳定或波动,40岁组略有下降,预示今后这些国家肺癌死亡率将呈下降趋势。 吸烟和肺癌的其他危险因素的协同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一项关于肺癌患者p53、K-ras基因突变的Meta分析表明,吸烟者此二基因突变率均高于非吸烟者,p53基因总的OR为588(95%CI为358-842),K- ras基因突变总的OR为597(95%CI为764-615)。 1996年全国吸烟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人群总吸烟率为6%,现在吸烟率为1%,常吸率为1%,开始吸烟年龄较1984年提前了3岁。男性吸烟率为9%,现在吸烟率为0%,常吸烟率达4%,较1984年上升了5%,开始吸烟的年龄较1984年提前了7年。女性吸烟率为2%,现在吸烟率为8%,常吸率为4%,开始吸烟年龄比男性晚5年,且年龄别吸烟率一直呈上升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以及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特别是吸烟人口的不断增加,在未来20年间,我国肺癌的发病和死亡率还将继续攀升。 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健康,还会因为非吸烟者被动吸入大量环境烟草烟雾(ETS)而危害其健康。ETS主要由侧流烟雾和主流烟雾组成,侧流烟雾比主流烟雾含更高水平的致癌化合物,如苯、甲醛、肼、N-亚硝胺、苯胺等。据报道,吸一支烟,主流烟中的强致癌物N-亚硝胺为1-1mg,而侧流烟却为597-735mg。日本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表明,重度吸烟者的非吸烟妻子患肺癌的危险性较高,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Blot 将多项有关被动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综合讨论,指出非吸烟者的妻子因丈夫吸烟而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30%(RR=30),丈夫重度吸烟的RR值达70。我国高玉堂等研究上海女性肺癌病因时,认为妻子不吸烟而丈夫吸烟,由于被动吸烟引起肺癌的RR随丈夫共同生活时间年限的增加而上升,共同生活40年以上者RR=7,鳞和小细胞肺癌的RR更高。

指人体的生理心理的完好标准,它是对人体的完好状态能否符合现实需要所规定的评价标准,是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关于肺癌的文献

是患者吗,可以直接把样品送到佳学基因。

你好!肺癌是反复的咳嗽、消瘦、后期会咯血、发热。你描述的不是肺癌,倒有可能是肺结核。 建议你去结核科看一下,做一个结核菌素试验。也到风湿科看一下,不要紧张,好好吃饭,做适度的活动,增加抵抗力。

关于肺癌的论文题目

肺癌(LCarcinoma)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数十年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肺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影像学和痰液脱落细胞学的进展,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条件。肺癌的治疗效果在近十年中没有显著的提高,总的治愈率为10%左右。其中主要原因是肺癌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恶性程度高,8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肺癌的治疗应是手术、放疗、化疗、免疫及中药等多学科综合治疗。病因学   肺癌的病因复杂,迄今尚不能确定某一致癌因子,一般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吸烟:肺癌与吸烟、特别与吸纸烟的关系比较密切。约有3/4的肺癌是吸烟引起的。吸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13倍。   2. 物理化学致癌因子:目前比较公认为可致癌的因子有无机砷、石棉、铬、镍、煤体育体焦油、烟炱和煤的其他燃烧物以及二氯甲醚和氯甲甲醚等。   3. 大气污染。   4. 肺癌的发生、演变以及恶性程度与某些癌基因的活化及抗癌的基因的丢失有密切关系。   5. 慢性肺疾患: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 组织类型 1. 鳞状细胞癌 占肺癌的40%,在男性则占80%。其变形包括梭形细胞癌、淋巴上皮癌、基底细胞癌。 2. 腺癌 占肺癌的20%,在女性则占50%。腺癌包括有:①支气管源性腺泡癌、支气管源性乳头状癌;②细支气管肺泡癌;③有粘液形成的实性癌。 3. 腺鳞癌 占肺癌比例<10%。 4. 大细胞癌 占手术肺癌中的15%-20%。其变形有①巨细胞癌,②透明细胞癌。 5. 小细胞癌 占肺癌的10%-20%。又称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6. 类癌 占1%-2%。此癌为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癌,恶性程度低。 7. 细支气管肺癌 欧美占2%-3%,国内占20%。(责任编辑:抗癌在线) 肺癌综述:

您好,肺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重要的是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才会有更好的效果。就目前来说,手术或者化疗效果都不是很好,而且对身体伤害也比较大。建议采用科学的联合治疗模式加以中医辅助治疗,对控制病情和消除病灶都有很好的作用。 肺癌的早期治疗很简单,我们在检查发现了这种病魔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尽量的做到根除。中晚期治疗选择科学方法,也能控制病情和延缓生命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摆脱这种疾病。这个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面对疾病的态度,我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用积极向上的心来应对这种疾病。

这个格式的话网上谁有很多范文的,你可以去参考一下的写得非常的不错。

关于肺癌的文献综述

肺癌(LCarcinoma)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数十年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肺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影像学和痰液脱落细胞学的进展,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条件。肺癌的治疗效果在近十年中没有显著的提高,总的治愈率为10%左右。其中主要原因是肺癌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恶性程度高,8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肺癌的治疗应是手术、放疗、化疗、免疫及中药等多学科综合治疗。病因学   肺癌的病因复杂,迄今尚不能确定某一致癌因子,一般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吸烟:肺癌与吸烟、特别与吸纸烟的关系比较密切。约有3/4的肺癌是吸烟引起的。吸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13倍。   2. 物理化学致癌因子:目前比较公认为可致癌的因子有无机砷、石棉、铬、镍、煤体育体焦油、烟炱和煤的其他燃烧物以及二氯甲醚和氯甲甲醚等。   3. 大气污染。   4. 肺癌的发生、演变以及恶性程度与某些癌基因的活化及抗癌的基因的丢失有密切关系。   5. 慢性肺疾患: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 组织类型 1. 鳞状细胞癌 占肺癌的40%,在男性则占80%。其变形包括梭形细胞癌、淋巴上皮癌、基底细胞癌。 2. 腺癌 占肺癌的20%,在女性则占50%。腺癌包括有:①支气管源性腺泡癌、支气管源性乳头状癌;②细支气管肺泡癌;③有粘液形成的实性癌。 3. 腺鳞癌 占肺癌比例<10%。 4. 大细胞癌 占手术肺癌中的15%-20%。其变形有①巨细胞癌,②透明细胞癌。 5. 小细胞癌 占肺癌的10%-20%。又称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6. 类癌 占1%-2%。此癌为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癌,恶性程度低。 7. 细支气管肺癌 欧美占2%-3%,国内占20%。(责任编辑:抗癌在线) 肺癌综述:

100年前人类不了解肺癌,是按照肺结核的方式治疗肺癌的。

肺癌如何做到早发现 肺癌有非常明确的高危人群—长期大量吸烟者。医学统计学资料显示,吸烟指数(吸烟的年数乘以每日吸烟的支数,单位为年支)大于400的人群肺癌患病率比不吸烟人群高20倍以上。另外大气污染也是肺癌高发的一个危险因素,世界各地的资料均显示,城市的肺癌发病率高于农村。   另外在我国云南个旧和宣威是肺癌肺癌发病率极高的两个地区。个旧肺癌患者多为锡矿采矿工人,被认为与以砷为主的矿尘和氡以及氡子体等有害物质被吸入肺内有密切关系。而宣威的肺癌发病与当地的生活燃煤多为烟煤有很大关系。  由于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不佳,早诊早治就成了肺癌防治的重要手段。  如何才能做到早期诊断呢?  第一,我们提倡45岁以上居民每年做健康体检,体检应包括拍摄X线正侧位胸片。如果你是一个烟民,就是35岁,也应该每年参加健康体检。如果你是一个重度烟民,每天抽两包,抽了30年、40年了,每半年就要做一次胸部的体检,这简单易行、经济实惠的早期发现肺癌最好的办法。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对于55岁以上的中重度烟民应进行胸部低剂量螺旋CT的筛查。  第二,就是症状就诊。如果出现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有血痰,平时也咳嗽,但是咳嗽的规律,咳嗽的习惯跟以前不一样了,这些症状要警惕,要到医院及时就诊,拍摄胸片。  在我们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肺癌患者被误诊为肺结核或肺部感染等其他疾病,到胸外科医生介入时疾病已达晚期,很令人痛心。要想改善此种状况,一方面应高加强各科医生的肺癌防治知识的继续教育,另一方面发挥肺癌中心的多学科优势,肺癌中心成员应包括胸外科、呼吸科、肿瘤客、放射科以及病理科等科室医务人员,对疑似肺癌的患者进行多学科会诊,及早作出诊断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个体化治疗。也可以使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落在实处。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五年来的运行模式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胸外科医生要成为胸部肿瘤外科专家,要积极参与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和科普宣传工作。  患者到医院看肺癌专家门诊前应首先做一些“功课”准备:  仔细回想一下发病开始到就诊时的症状变化过程,  在其他医院检查和治疗的情况,争取能用简单、清晰的语句将以上情况在有限的时间内向肺癌专家陈述清楚。  一定不要忘记携带以往就诊时在当地医院拍摄的影像学资料,包括胸片,CT,核磁等,如果接受过手术治疗,应携带相关的手术记录,病理报告,如果接受过化疗,应能向专家提供化疗方案、化疗疗程以及化疗效果的评价,如肿瘤大小的变化和血液肿瘤标志物的检验结果。  为避免到医院后候诊室件太长,一定要提前预约专家号。我们宣武医院肺癌中心采取分时段就诊。

关于肺癌的参考文献

先抛出结论:发现结节不用恐慌: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CT筛查,每检查4个人就会发现1例肺部结节,但其中90%的患者并没有患癌。发现结节以后应该做的事情:就诊。忽视或者盲目手术均不可取。低剂量CT筛查十分必要:对于高危人群,CT筛查较胸部X光片可降低肺癌死亡率20% 高危人群:此处定义的高危患者为:55-74岁,至少30包·年的吸烟量本文主要参考美国NLST研究,对研究人群之外的结论外推应当慎重。#缘起: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说的是题主家里人发现肝上长了结节,随访一年发现进展成了胆管细胞癌。现在题主母亲又发现了肺部结节,医生仍旧建议随访。于是有疑问:为什么在患者强烈表示治疗意愿时,医生仍然只建议随访而不积极治疗呢?笔者对肺癌筛查一直抱有兴趣,借此机会给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解决类似的疑惑本文将基于临床证据(Evidence)给出意见。引子:I will prescribe regimens for the good of my patients according to my ability and my judgment and never do harm to ——Hippocrates:The Oath of Medicine我将尽自己的学识和判断,遵守为病家谋利益的信条,并且绝不给任何人带来伤害。——希波克拉底誓言Part I 体检发现的肺部结节是否是恶性?我们看看关于肺癌筛查领域迄今样本最大的研究——NLST研究的相关数据。NLST,即「美国国家肺癌筛查研究」(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研究针对肺癌高危患者,进行3年低剂量CT和胸部X光筛查。研究共纳入53 454人,其中CT筛查组26 722人,筛查中阳性发现(结节直径≥4mm或怀疑肺癌)的比例为2%,意即每4个人就有1人会有阳性发现。——那么在这2%的人群中,有多少是肺癌呢?509名患者通过手术确诊为肺癌,109名通过非手术性的创伤性检查(比如穿刺活检)确诊,另还有31名患者通过非创伤性的检查(比如CT、PET/CT)确诊。总计649名患者最终确诊为肺癌,占所有CT检查有结节患者数目的10%左右。如果把所有3年检查的次数均加起来,共有17 702次检查时可发现阳性结节,确诊肺癌的比例就更加低了。Part II 发现结节以后怎么办?上一段中我们知道,在高危人群*中,CT下的发现结节有10%可能是恶性的。有人会觉得这个几率仍然很高,非常担心,咱把它切了不就拉倒了么?高危人群这个限制很重要,对于非高危人群,研究结论外推应谨慎。Lightly, caressingly, Marie Antoinette picked up the crown as a  She was still too young to know that life never gives anything for nothing, and that a price always exacted for what fate  She did not think she would have to pay a ——Stefan Zweig, Marie Antoinette: The Portrait of an Average Woman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予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茨威格我们当然愿意为了治疗肺癌付出一些代价,比如手术创伤、化疗副反应、经济负担等,但假若是为了良性疾病呢?——更何况,这个「疾病」可能没有给你带来任何不适。我们来看看进一步检查的代价——并发症(如伤口感染、肺炎、脓胸、血胸等)。先看手术:在通过手术检查的67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4%,严重并发症的几率为4%。手术后60天内共有7名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再看手术以外的创伤性检查(穿刺取检或气管镜):共有402名患者进行了手术以外的创伤性检查,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0%,其中9名患者在操作后60天内死亡。这些术后并发症、甚至围术期死亡的几率,意味着这些操作、检查并不是我们想当然的那样轻松自在,实际上,NLST研究中,就有2名手术患者、4名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病理并不是肺癌——却死于检查后并发症。这样的结果,你是否又可以接受?并发症如影随形,跟误差一样,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或许你认为你的主刀医生技艺更加高超——但其实这事不太好说,万一相反呢?而且,患者本身情况也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答案很简单: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降低无效创伤嘛。如果所有CT下有结节的患者都去面临1%的检查死亡率,我们当然不能接受,因为那样会导致过多的本不必要的创伤(first, do not harm)。但医生结合临床症状、疾病史、CT上的特征,是可以对结节的良恶性做出倾向判断的。良性可能性大的,我们继续观察;恶性可能性大的,我们就取个病理(手术或穿刺);模棱两可的,定期再复查一下看看变化。在NLST的研究人群中,通过医生们的判断,共有673名患者接受了手术,最终有509名患者确诊为肺癌,术后病理为恶性的比例为76%;气管镜和穿刺患者402名,共有109名患者确诊肺癌,阳性率为27%。剩下的将近5400名患者,虽然CT上发现有结节,但通过非手术的方式即可给出诊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医生的存在使得超过80%的患者可以免除不必要的创伤性检查。所以, 发现结节以后怎么办?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咨询您的经治医生。*如何判断结节良恶性不属于本文讨论范畴,个人认为也不属于科普内容。Part III CT筛查广告时间既然引用了NLST的研究结果,说说这个研究好了。研究在美国33个中心共纳入肺癌高危人群* 53 454人,随机分配至CT筛查组和胸片筛查组,每组均筛查3年。结论:阳性发现率:CT组2%,胸片组9%(意即:CT能比胸片发现更多的结节)。与X光筛查相比,CT筛查组的肺癌相关死亡率降低20%。CT筛查组的晚期肺癌人数更少。另外,根据纳入15万人的PLCO研究结果,X光筛查并不能降低肺癌的死亡率。*肺癌高危人群:55-74岁,至少30包·年的吸烟量;如果已戒烟,戒烟时间不超过15年。吸烟量的计算:平均每天吸烟量(包)×吸烟时间(年)=吸烟量(包·年)Part IV 筛查是否能发现所有肿瘤?很遗憾的是,并不能。通过阳性筛查,CT组发现了649例肺癌,然而还有44例在阴性的筛查结果之后仍然发展成为了肺癌,此外367名最终诊断为肺癌的患者错过了筛查,或者为筛查期过了以后发展为肺癌。筛查时间及推荐不属于本文讨论范围。Part Final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果壳临床上的诊疗决策,你看到的,是最终的决定,而没看到的,是背后的研究支撑和临床经验。随着诊断手段的不断进步,扁鹊老人家所说「上医治未病」的理想已经可以成为现实,但与之而来的就是要对发现的早期病变进行甄别。安吉丽娜·朱莉选择了双侧乳腺预防性切除(以及之后的卵巢和输卵管)是因为其携带BRCA1基因,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分别为87%和50%。医生在发现肺部结节建议你手术时可能是因为你的结节为恶性的几率可能高达76%(NLST的33家中心整体数据),而建议你观察的时候是因为判断你的结节良性可能性高,不需要去冒那1%术后死亡率的风险。如果引入经济指标和目前医疗环境的话,问题可能就更加复杂了呢。End主要参考文献:NLST研究原文:肺癌筛查综述:另附:NCI官网NLST研究页面:关于本公众号@李浙民: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中心 医师。内容多与医疗专业相关,夹杂科普若干。俱为原创,更新极慢,大胆关注。

%B7%CE%B0%A9%B5%C4%B2%CE%BF%BC%CE%C4%CF%D7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 索引序列
  • 关于肺癌的论文
  • 关于肺癌的文献
  • 关于肺癌的论文题目
  • 关于肺癌的文献综述
  • 关于肺癌的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