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文献学著名学者

文献学著名学者

发布时间:

文献学著名学者

这么牛逼的问题连分都没有?

古文献学家王绍曾  4月13日在济南去世,享年97岁  王绍曾是江苏江阴人,1910年出生,1930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他的毕业论文《目录学分类论》深受钱基博先生的激赏。王绍曾的主要学术成就都是在70岁以后取得的,先后主编有《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山东文献书目》等,与人合著《山东文献书目续编》和《山东藏书家史略》,被誉为“山东文献研究第一人”。已故著名学者程千帆先生多次赞其“默默耕耘,老学不倦”。  他承担了3项国家级项目、6项省级项目,还完成了3项自筹项目,出版著作累计达1600余万字;同时发表论文40余篇。  是著名目录版本学家、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  历时10年主编《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增补清人著述5.4万多种;有“山东文献研究第一人”的美誉  有清一代300年,传世文献知多少?《清史稿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补编》著录共不足2万种。王绍曾历时10年主编的《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竟增补清人著述5.4万多种。学界称之“既为目录学上一大盛事,亦有清一代文献括存之大业”。2002年,该书荣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目前,重修《清史》的工作已开始启动。专家指出,《拾遗》为纂修新的《清史》提供了可信的文献依据。这位生于江南,大半辈子寄身齐鲁的世纪学人,赢得了“山东文献研究第一人”的美誉。

·人物与书林·历史学家吴枫的古典文献学成就初探纪晓平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信息管理系 吉林长春 130117 )王凤华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吉林长春 130117 )【摘 要】历史学家吴枫先生在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书记载了吴先生文献学术成就,被誉为“中国文献学研究的又一力作[ 1 ] ”。文章对《中国古典文献学》及吴枫先生的其它文献学研究成果给予了评述。【关键词】吴枫 古典文献学 辞典【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 - 6938 (2005) 06 - 0108 - 03 吴枫( 1926—2001) ,原名吴春城,辽宁省兴城市人,著名唐史学家、古文献学家。吴枫先生1951年毕业于原东北大学历史系后留校任教, 1953年起开始从事隋唐五代史的教学和研究, 1955年编写完成了《隋唐五代史》,作为校内历史系本科生、函授生“中国古代史”课程的教材, 1958年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该书是新中国出版较早的大学历史系教科书,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历史学界和高等院校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吴枫先生也由此一举成名,走进隋唐史研究领先地位的专家行列。20世纪80年代以后,吴枫先生在继续研究隋唐五代史的同时,将更大的注意力转向古典文献学方面。这是因为当代学术的发展进入新时期,中国文献学的研究和建设提到重要位置,需要构筑新的框架体系,需要学科理论总结,需要对传统观念的更新和突破。吴枫先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古典文献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著,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领军人物之一。1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出版“盛世修书”是中国历史上的优良传统。从解放初期有关部门就组织许多专家学者整理校勘古典文献。进入80年代以后,古籍整理工作的规模更为巨大,任务更为繁重。198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吴枫教授出任所长。在此之前,吴枫先生就已承担了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古典文献学教学任务。他根据多年的知识积累,撰写了《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书,于1982年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吴枫先生在该书的《前言》中写道:“1978年9月,因指导进修教师工作需要,根据手边现有资料,写出一份讲授提要,向青年教师介绍有关古文献的知识。1980年,又先后为东北师大图书馆学系、历史系开设古典文献学课程,系统讲授有关古文献的源流、部类、数量、考释、注疏、版本、校勘与流通阅读以及四部书、类书、丛书、辑佚书等专题,于是,边整理旧稿,边补充搜集若干新资料,几经修订改写,终于在年底完成了这部书稿。”[ 2 ]吴枫先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不仅是一部条理清晰,文字简练的大学教科书,也成为当时社会大众读者学习古典文献的参考书,是文献学的奠基之作。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文献典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如何寻找、阅读,进而研究利用,继承和总结丰富的文化遗产,是青年一代难以把握,又急于求解的方程。关于这方面的基本知识书,解放前曾有郑鹤声、郑鹤春两先生所著《中国文献学概要》一书,较有影响,但是,由于出版年代久远,新中国建立以后,一般读者难以找到。解放后,又很少出版系统的文献学著作。吴枫先生所著108200516《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书,填补了新中国文献学出版的空白点,及时地满足了当时社会读者的需要,也解决了大学文献学课程的教材问题。在吴枫先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出版以后,陆续有几种文献学出版物面世,而且各有长短,促使这个学科的园地更为绚丽多彩。吴枫先生的书,自然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诚然,吴枫先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书并非完美无缺,其中有的地方,在今天来看仍需要补充和修订。例如,关于现存古典文献数量问题,解放前,郑鹤声先生说,今日可读之书,盖亦不下40万卷。[ 3 ]解放后60年代初期,李诗先生在《谈谈我国古籍》一文中,估计我国现存古典文献约有7、8万种。[ 4 ]吴枫先生说,我们根据一些新资料,加以补充,得知现存古典文献不能少于8 万种。他列举1959年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孙殿起编《贩书偶记》与《续编》,朱士嘉先生编的《中国地方志综录》以及除此而外的小说、戏曲、唱本、佛经、道藏、谱牒、金石拓本等,说明目前我国现存古典文献约为8万种的估计是可信的。然而,几乎是与吴枫先生同时,王树伟先生在《我国古籍知多少》一文中说:“今存世的中文古籍,总数在20万种以上。”并说,待“将来编出全国古籍总目时,会发现这一数字仍是保守的。”[ 5 ]王先生的估计很有余地。伴随人们的不断发现与总结,对中国古籍的数量估计会逐渐接近实际。山东大学王绍曾先生编著的《清史稿艺文志拾遗》一书,于200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增补《清史稿艺文志及其补编》以外的清代著作达54880种,可以说是古典文献数量的最新补充。如果1981年王树伟先生的统计在20万种以上,那么增加《清史稿艺文志拾遗》收录的5万余种,应该说现存古籍可能在25万种以上。[ 6 ]这个数字超过了吴枫先生当年统计数量的两倍。2 主持《简明中国古籍辞典》、《中华古文献大辞典》等多项文化工程吴枫先生主编了《简明中国古籍辞典》一书,于1987年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简明介绍现存的中国古代主要典籍近5000种,内容包括文学、史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地理、民族、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医学、农学、科学技术、语言文字以及工具书等。其中侧重文史及综合参考类古籍。这是一部适合大学生、研究生、中学教师和社会青年读者的工具书。这部辞典从选目到解题,不仅参考了前人的有关著述,而且也汲取了今人的研究成果。每一辞条都对作者、时代、著书缘起、成书时间、主要内容、文献特征、价值、影响以及版本流传等逐项解释,尤其对各书的初刻本、善本、新版本,力求标注,便于读者检索。这部古籍辞典充分汲取了前人治目录学的长处,克服古人的缺点,弥补古人的不足之处,在许多方面具有超越前人的优点。该书是东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内外30余名专业人员集体的劳动成果,文字功底参差不齐实属自然。例如,“校点”,还是“点校”,用词缺乏一律,所注新版也有疏漏。然而,《简明中国古籍辞典》的编辑和出版,为《中华古文献大辞典》的编辑工作积累了经验。自1983年3月,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不久,便决定组织人力编写《中华古文献大辞典》。这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计划分为文学、历史、哲学、政法、文教、地理、民族、科技、医药、综合10个分卷编辑出版。吉林文史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了《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医药卷》, 1991年出版了《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地理卷》, 1994年出版了《中华古文献大辞典·文学卷》。吴枫先生撰写了《中华古文献大辞典总序》一文,转载于1994年8月6日《深圳日报》,题目为《繁衍文化的壮举》,表述了他主持编辑这项巨大文化工程的豪情壮志与宏伟蓝图。吴枫先生主编的文化工程还有1992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华儒学通典》、1994年出版的《中华道学通典》、1998年出版的《中华佛学通典》以及200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十三经大辞典》。此外,他还主编《中华思想宝库》、《中华野史大博览》、《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史卷》,著有《隋唐文献集释》等多种大部头的文献学作品。正当先生踌躇满志、丰收在望的时候,却猝死于2001 年3 月22 日。终年75岁。10卷本的《中华古文献大辞典》还有一多半没有面世,这是学界无法弥补的损失。3 《吴枫学术文存》吴枫先生是一位学识渊博,勤奋努力,颇多建树的人。他的学术见解集中反映在中华书局2002年11月出版的《吴枫学术文存》一书中。该书为国家 6 历史学家吴枫的古典文献学成就初探211工程重点项目“中外文明比较研究系列丛书”之一,收录了吴枫教授平生所写论文,内容涉及隋唐五代史、古文献学和历史研究方法论等研究领域,基本反映了作者的治学特色和学术成就。在全书45篇论文中,有20余篇涉及历史文献学的系统论述。他认为历史文献学工作是历史研究中的基础工程,直接影响到历史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因此,史学工作者要从历史文献工作入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文献史料的收集、整理与运用的能力,以期达到最佳的研究效果。凡有成就的史学家都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指出,历史文献学在新中国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 7 ]改变了以往被人们认为是历史学研究的副产品状态,逐步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吴枫先生总结了新中国40年来文献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做出了超越前人的贡献。同时,他也提出学科建设的迫切任务,希望新一代学人继续努力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更大的成绩。吴枫先生作为老一代文献学的巨擘,在学科建设方面开拓了道路,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我们在赞叹吴枫先生留下总计约3000余万字的巨大学术文存的同时更应该学习他的学术态度和治学精神,为文献学建设做出不懈的努力。2006年3月22日,是吴枫先生辞世5周年纪念日,谨以此文略表哀思。【参考文献】[ 1 ]王余光等 中国文献学理论百年概述[ J ] 图书与情报, 1999, (3) : [ 2 ]吴枫 古典文献学[M ] 济南:齐鲁书社, [ 3 ]郑鹤声,郑鹤春 中国文献学概要[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 4 ]李诗 谈谈我国古籍[N ] 文汇报, 1961 - 01 -[ 5 ]王树伟 我国古籍知多少[ J ] 百科知识, 1981,(12)[ 6 ]纪晓平 四库文化工程与古籍数量问题[ J ] 周书馆杂志, 2001, (11)[ 7 ]吴枫 吴枫学术文存[M ] 北京: 中华书局,【收稿日期: 2005 - 03 - 04;责任编辑:党燕妮】(上接第84页)占当年关键词总数的 43%。随后的2001 年和2002 年,“检索”频次持续减少,2002年频次最低,仅出现了362次,占当年关键词总数的 94%。2003年有所增加,达538次,其中“检索方法、技术”的频次明显上升,“检索功能”的频次也有较大增加。改进检索方法和技术、增强检索功能逐渐成为情报界关注的热点。 3 “情报方法”频次分析从1999年到2003年,“情报方法”的频次几乎是逐年上升。1999年频次仅为50次, 2000年一跃为151次, 2001年继续增加到183次, 2002年则下降为156次, 2003年增幅最大,为 73% ,共出现了239次。从具体内容来看,主要是“文献计量”的频次大幅度增加,其原因在于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技术逐渐深入整个情报学科,文献计量获得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信息计量学”和“网络计量学”等新的内容。2003年“网络计量学”共出现了22次,具有较猛的发展势头。 4 “竞争情报”频次分析在统计中,“竞争情报”归到了“情报学”下,由于它是情报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有必要重点分析一下。从总体上来看, 1999年到2003年“竞争情报”的出现频次呈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03年,出现了58次。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竞争情报”将成为情报领域重要的研究热点。【参考文献】[ 1 ]周晓英 情报学概论[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 ]王欣,孟连生 互联网上3种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比较研究[ J ] 图书情报工作, 2002, (6)[ 3 ]杨祖国,李秋实 中国情报学期刊论文篇名词统计与分析[ J ] 情报科学, 2000, 18, (9)[ 4 ]安秀芬等 期刊工作文献计量学学术论文的关键词分析[ J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2, 13,(6)【收稿日期: 2005 - 01 - 09;责任编辑:陈笑悦】110历史学家吴枫的古典文献学成就初探 6

刘歆(约前53—23),字子骏,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因避帝讳曾改名秀,字颖叔。沛(今江苏沛县)人。刘歆是西汉学者刘向的第三子,也是刘向诸子中最有学问的人。他出身皇族,世代显贵,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少时以精通《诗》、《书》善写文章闻名,后为汉成帝召见,任黄门郎。河平三年(前26年),年约二十七岁的刘歆与刘向一起“领教秘书”,协助其父校勘整理国家藏书,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方技、无所不究。他后来先后担任河南、五原、涿郡太守等官,王莽篡位后,敬为国师。地皇五年(23年)南阳兵起,刘歆害怕大祸将至,与王涉、董忠一起密谋诛杀王莽,事泄自杀,年约七十六岁。 刘歆对于文献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目录、版本、校勘以及古文经学的传播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 一、《七略》 研究汉代目录学,必然要论及刘氏父子。刘歆在文献学上的最大贡献是在其父刘向《别录》的基础上,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综合性国家藏书目录《七略》。 《七略》原书七卷,唐末已经失传。清代洪颐煊、马国翰、姚振宗、严可均等均有辑本。另从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尚可窥见原书大略。刘歆受诏与父亲刘向领校秘书时,“每一书就,向辄撰为一录,论其指归,辨其讹谬,叙而奏之。向卒后,哀帝使其子歆嗣父之业。乃徙温室中书于天禄阁上。歆遂总括群篇,撮其指要,著为《七略》”(《隋书·经籍志》)。可见刘歆所撰《七略》是在汇集其父亲半生校书成果的《别录》基础上,和他本人在对天禄阁藏书进行整理校雠、分类编目的基础上最终完成的。 《七略》著录图书六略,三十八种,六百三十家,一万三千二百一十九卷。其分类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学科内容进行分类的,计有:六艺略,下分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九种,收书一百家两千九百七十五篇;诸子略,下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十种,收书一百九十家四千三百四十九篇;诗赋略,下分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歌诗五种,收书一百零五家一百三十篇;兵书略,下分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种,收书六十三家一千二百一十一篇,图四十三卷;数术略,下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种,收书一百零九家两千五百二十八卷;方技略,下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种,收书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六略之前有辑略,为全书之叙录,诸书之总要。 可以看出,《七略》是一部系统严密的图书分类目录。它产生于一千九百多年前,是当时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没有的,比西方目录学之父,德国古士纳《万象图书分类法》早一千五百七十一年,比《汉书·艺文志》早近三十年,成为我国历代编制各种图书分类目录的典范,对于我国目录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七略》对于我国目录学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开创性的分类体制,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图书分类法,《七略》分类体系有较严密的系统性,大纲、子目,比较清楚,先分略,再分种,有大类,有小类,同类之书约略以时代之先后为层次,如杂家,虽知孔甲似非黄帝之史,亦列于篇首,馀皆以次序列,最后始为汉代之书。但是也有例外,如道家中之郑长春,以六国时人而列于汉武帝时人郎中婴齐之后,但是总体来看全书分类层层展开、条理清晰、井然有序;并且类目设置适合当时国家藏书的实际情况,有什么藏书就设什么目录,各目录之间比较平衡,没有畸轻畸重现象;在分类技术上,灵活而又巧妙地运用了按图书内容标准和按图书形式标准进行分类的两种方法,大类下子目的建立,都有一定的分类标准,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其分类标准,就各大类具体情况而定。有的按专书作为分类标准,如六艺略下再分易、书、诗、礼等九小类;有的按学术流派作为分类标准,如诸子略下再分儒、法、名、墨等十小类;有的按体裁结合作者作为分类标准。如诗赋略下再分赋、诗,赋下再按作者分;有的按学科作为分类标准,如兵书略下再分兵权谋等四小类。 《七略》作为我国第一部国家藏书目录,从方便读者使用考虑,著录项目尽量详细齐全,每部图书不是简单的著录书名、篇数,还著录内容提要,包括作者小传、内容简介、图书来源和著成时代等,对于书少不能成一类者,附入性质相近之类,如春秋家后,附录《国语》二十一篇,《新国语》五十四篇,《世本》十五篇,《战国策》三十三篇,《奏事》二十篇,《楚汉春秋》九篇,《太史公》一百三十篇,冯商所续《太史公》七篇,《太古以来年纪》两篇,《汉著记》一百九十卷,《汉大年纪》五篇。这些史书大概是春秋家学,它们也不全是编年体制。大概是因为秦火以后,诸侯史记多扫地以尽。刘向刘歆校书时,史书很少,因为其性质近于春秋,所以列入春秋之后。 此外刘歆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互著和别裁的方法,即对归入一类而不能概括全部内容的图书,就分别著录在相异类目下,以充分指示图书内容,便于读者查阅。如《伊尹》《太公》两书,分别见于诸子略的道家类和兵书略的兵权谋类,是为互著;《管子》归入诸子略道家类,其中《弟子职》一篇,裁出别归六艺略孝经类,是为别裁。 其著录内容,大致包括书名、篇卷数、作者小传、内容简介、图书来源和著成时代等。因为他撰《七略》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循目求书,所以不可能很详细的收录,如:“《老莱子》十六篇。老莱子,古之寿者。”又:“《周训》十四篇,人间小书,其言俗薄。”(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一般著录条目简洁,至多几十字而已,当系刘歆根据其父《别录》中所辑群书叙录得原文撮其指要而成,却又比班固《汉书。艺文志》详细得多。 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目录学著作,《七略》采取了全书有总序(辑略),大类有大序(略后序),小类有小序(种后序)和每书有内容提要的方法,来阐述各家学术流派,具有学术史意义。同时将百家诸类各种书籍,分门别类地展示于读者面前,这不仅开拓了读者的眼界,也给了人们一把打开各类专门知识宝库的钥匙,可以“即类求书,因书究学”(章学诚《校雠通义》)。正所谓“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范文澜曾给予《七略》极高的评价,他说:“西汉后期,继司马迁而起的大博学家刘向刘歆父子,做了一个对古代文化有巨大贡献的事业,那就是刘向创始,刘歆完成的《七略》。”又说:“《七略》综合了西周以来主要是战国的文化遗产是一部完整的巨著,它不只是目录校勘学的开端,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一部极可珍贵的古代文化史。西汉能有《史记》《七略》两大著作,在史学史上是辉煌的成就。”(《中国通史》) ? 二、古文经学 古文经学派的最终形成一般是以西汉建平元年(前六年)刘歆《移太常博士书》为标志的。而纵贯东汉,清代又起的今古文之争也是由刘歆提出为《春秋左氏传》、《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等四种古文经立博士引起的。哀帝令刘歆与五经博士讨论这件事,结果“诸博士或不肯置对”,即以沉默表示反对。因此刘歆写下了著名的《移让太常博士书》,对博士们加以指责,说他们“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妒忌,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以《尚书》为备(指二十九篇之《今文尚书》),谓左氏为不传《春秋》”,“党同门,妒道真,违明诏,失圣意,以陷于文吏之议”,等等。并指出古文经如《春秋左氏传》、《逸礼》、《古文尚书》,都是从秘府旧藏取出,真实可信。将古文经列于学官是“辅弱扶危”,刘歆指出,《春秋左传》的作者左丘明“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子后,传闻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刘歆的这封移书,据实讲理,较有说服力,但是因其言辞过切,不仅招致诸博士的怨恨,也引起了一些执政大臣的愤怒,如大司空师丹即“大怒,奏歆改乱旧章,非毁先帝所立”。这场争论,以刘歆所代表的古文经学派的失败而告终,刘歆也被下放到地方做官去了。但这次争论除博士们所谓“以《尚书》为备,谓左氏为不传《春秋》”之说,略带学术性质,并没有涉及到任何具体的学术问题。且当时的博士都甚浅陋,大多没有见过古文经,更谈不上有所研究,故“不肯置对”。至于博士们一致反对立古文经的根本原因,则是为了垄断利禄之途,不愿古文经学派出来跟他们争饭碗。因为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读经可以做官,著名的经师还可以做大官,今文经学得以迅速发展。到宣、成时期,即已由此而形成了“士族”这一特殊势力。金春峰在其《汉代思想史》中对此有很好的分析,其中有两段话说:“由于尊儒政策的确定,在社会上,在民间,经学取得了迅速发展,经过六十多年的积累,终于形成了‘士族’这一强宗豪族力量。……宣成时期今文经学确立全面统治地位,本质上是由这种情况造成的”。“汉代经学重师法、家法,又形成‘累世经学’的特殊现象。每一经师,门徒众多,代代相传,党同伐异,壁垒森严,在社会上形成为一种特殊的势力和朋党。……经学的经师或‘家’的代表,往往是政府中的大官,相互援引荐举,门生故吏亦纷纷占据要津。于是上下左右,朝内朝外,盘根错节,势力更加牢不可拔。这也是经学在宣成时期能够确立统治地位的原因。” 这样一种由今文经学势力垄断政治和仕途的局面,仅凭刘歆的建议,就想让古文经学插足进来,将固有的格局打破,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刘歆对于古文经立于官学的努力对古文经学的流传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刘歆在经学史上的第二个贡献是开辟了以文字和历史解经的新方法。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家是宗孔子的,他们以为六经皆为孔子所作,孔子是政治家,六经是孔子求天下治理的学说,所以他们解说经传偏重于微言大义,推阐发挥,其特色是功利的,往往容易因现实政治的需要而以己意附会经义,而不重视经文的本解。为此,他们传经的主要方式是口说师传,解经繁密驳杂,各有师说。这种方式解经时见精义,却不免沦入主观臆见之案。他们在六经中最为注重公羊学,就是因为《春秋》极为简略,他们尽可以随意发挥。他们解《尚书》《尧典》“曰若稽古”数字,竟用数万言来阐发。古文经是用先秦古文古言写成的,不通小学,就无法研读古文经。为了发扬古文经,刘歆等人重视训诂,不仅凭此以读经,且据古文的字体笔意以解经,所谓“《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故而已”。刘向、刘歆“父子俱好古,博见强志,过绝于人”,“博物洽闻,通达古今”。由于文字训诂的需要,刘歆重视作为经书辞典的《尔雅》,曾撰有《尔雅注》三卷。而所倡《毛诗》与齐、鲁、韩三家《诗》之根本不同也在于毛公释诗兼诂、训、传三体,其书故名《诂训传》,如《关睢》中“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之类,“关关,和声也”等等。这样解释《诗》使读者能明了诗之本义,比海阔天空的微言大义更易为学者接受,所以后来,三家《诗》亡而《毛诗》独存。以刘歆为代表的古文家是宗周公的,他们认为六经是周公旧典,故为官书,六经所记为古代情形,皆系事实,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一位历史家,他对六经只是进行整理,加以保存而已。 ? 三、校勘的成就 刘歆校勘沿用其父之法,首先广罗异本。整理“中书”即皇宫所藏之书,如所谓“延阁”、“广内”、“秘室”之府藏,此类藏书是刘歆校书的主要来源与依据。清理国家教育机关藏书,即“太史书”、“太常书”及各博士藏书。另外还广泛收集私人藏书。这两类藏书则是参校的基本资料。收罗了每一书籍的不同版本之后,即进行校勘。刘歆等人利用各种异本加以比勘,删除重复,相互补充,编定篇目次序。与此同时,参酌诸本校勘字句。为此,刘歆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劳动。其一,校出脱简。其二,校出传抄讹误的文字。然后核定书名。刘氏所校之书,最初或无书名,或书名异称,纷歧不定。如《战国策》一书,仅中书之本就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六个不同名称。刘歆针对这种情况,又根据该书的中心思想,斟酌去取,重新确定为《战国策》。 经过一番整理,不仅使汉以前的书籍大都有了内容完备、篇目整齐、字句讹误较少的佳本传世,历代学者均受其嘉惠,而且开创了我国完整意义上的校勘学历史。 ? 四、其他方面的成就 除了文献学方面的贡献,刘歆知识渊博,他还在文学、天文学、阴阳五行学等方面作出了贡献。文学方面,他的《遂初赋》、《列女赋》等文章均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刘歆还造有圆柱形的标准量器,根据这量器的铭文计算,他用的圆周率为1547,世有“刘歆率”之称。 从现存的材料看,他是主张历代兴衰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进行的,《三统历谱》记录了他关于这方面的观点。历史上的五德终始说作为一种以土、木、金、火、水五行相胜之序来解说王朝更替的历史学说,为战国阴阳家邹衍所创立。自此以后,人们都以这种学说作为王朝建立的一种合法依据,秦的水德制度和汉的土德制度皆是据此而建立起来的。但至西汉末年,古文经学家刘歆一改传统的五行相胜之五德终始说,而以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之序来解说历史王朝的更替,从而创立了一种五行相生之五德终始说。与旧的五行相胜之五德终始说相对而言,刘歆的五行相生之五德终始说则是一种新的五德终始说。虽然这学说在现在并不可取,但是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情况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刘歆在他在目录校勘学、天文历法学、史学、诗赋等方面都堪称大家。章太炎说,孔子以后的最大人物是刘歆。顾颉刚称刘歆为“学术界的大伟人”。刘歆对于文献学的卓越贡献确实是为古今学者同声赞誉的。

参考文献编者和著者

我整理了一下参考格式,大家可以参考参考!一、文献格式的快速引用(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的类型(即引文出处)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在文献名后并以方括号括起,具体类型标识如下:M ——专著、普通图书 C ——论文集 N ——报纸文章 J ——期刊文章D ——学位论文 R ——研究报告 S ——标准 P ——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实例1、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举例】[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4]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2、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2] Spivak,G Victory in Limbo[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271-[3] Almarza, GG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 50-3、报纸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举例】[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4、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举例】[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3]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4] Heider, ER& DCO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5、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1-[2]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6、研究报告【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9-[2]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7、标准【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举例】[1] 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8、专利【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举例】[1]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9、条例【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10、译著【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举例】[5] 昂温G,昂温P 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二、文献格式详解我国发布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为我国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按规定,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一)参考文献的引用、目的及作用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论文涉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1、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著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2、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在相应之处注明文献即可。这不仅精练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文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二)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及方法1、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2、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3、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4、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根据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其中,顺序编码制为我国科技期刊所普遍采用。顺序编码制是指作者在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连续编码,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进行标注,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出现的文献序号顺序依次排列。

论文如何正确标注参考文献,word中怎么标注参考文献

著录项目 :a 主要责任者 b 书名 c 文献类型标识 ( 供选择 ) d 其他责任者 ( 供选择 ) e 版本 f 出版项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g 文献数量 ( 供选择 ) h 丛编项 ( 供选择 ) i 附注项 ( 供选择 ) j 文献标准编号 ( 供选择 )。著录格式:主要责任者书名〔文献类型标识 ] 其他责任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数量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例:1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修订 2 版北京:人民出版社,76 页2 Morton L T,Use of medical 2nd ed, Information sources for research and ISBN 0-408-70916-2 。扩展资料:著录总则文后参考文献原则上要求用文献本身的文字著录,著录数字时,须保持文献上原有的形式,但对表示版次、期号、册次、页数、出版年等数字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版本用序数词缩写形式表示。著者、编者以及以姓名命名的出版者,其姓全部著录,而名可以缩写为首字母,如用首字母无法识别该人名时,则宜用全名。 出版项中附在出版地之后的州名、省名、国名等以及作为限定语的机关团体名称可照公认的方法缩写。 期刊刊名的缩写应按照本标准附录 C ISO 4-1984 《文献工作--期刊刊名缩写的国际规则》的规定执行。

回答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了解。正在打字回复您,请给我五分钟的时间,一定回复您~ 您好,亲爱的-- 一、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二、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希望回答对您有帮助哦】\x09 更多12条 

著名文献学家

目录学余嘉锡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文献学与目录学家,他一生治学的主要方面就是继承乾嘉文献考据学的传统,以目录学为治学之鈅,重视掌握目录以求博通群书。他一生读书涉猎极广,自称:“史、子两部,宋以前书未见者少;元明以后,亦颇涉猎。”(见《四库提要辩证》序录)他的书斋名“读已见书斋”,主要以明清精刻本为主,但他对传世典籍阅读之广,钻研之深,分析之细微,考辨之切当,都是超越前人的。,尤其是一部历时五十余年创作的八十万字的《四库提要辨证》,声振国内外,被誉为“是一部从微观角度研究中国古籍的著作”。余嘉锡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肯定并发扬了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进一步提出了“目录者学术之史”的观点,并明确提出了目录学必须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才能实现它存在的意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余嘉锡对目录学的意义和功用、目录种类的划分、体例的编制、目录的源流及分类均作了精辟的论述。作为一位历史文献学家,余嘉锡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的目录学思想深得传统目录学精髓,高度概括了目录学在学术史上的功用,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目录学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与此同时,他在考据学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重视利用版本、校勘之学对史料、史事进行考据,其所著《四库提要辨证》,既是目录学巨著,也是考据学的一部力作。余嘉锡还专门写了《古书通例》一书,对古籍体例作了深入研究。开拓了以史治小说的考据之路,并利用小说戏剧能寓教于乐的功能,使民众在娱乐的同时了解了历史。 余嘉锡先生的藏书,由其子余逊的夫人徐孝婉女士捐赠给北大历史系,现藏中古史研究中心图书馆,约有18000余册。这些书中保留了大量余嘉锡先生的批注,极具收藏与研究价值。余嘉锡先生的藏书,虽并不以稀有版本为特色,但其收罗之广,且坚持读书校书的研究方法,在书中保留了大量批注,无疑是学术研究史上的宝贵财富。将余嘉锡先生的藏书整理出版,对于继承其研究传统,了解其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从而更加弘扬中国古文献学和目录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 著1、《四库提要辨证》有1937年7月自印本(仅史、子两部提要)。1958年10月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1980年5月中华书局有标点本。2、《目录学发微》1963年3月中华书局出版,1991年5月巴蜀书社重印。3、《古书通例》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4、《世说新语笺疏》1983年8月中华书局出版。5、《余嘉锡论学杂著》(上、下)1963年1月中华书局出版。 论文1、《聚乐堂艺文目录考》《图书馆学季刊》2卷第3期。1928年9月。2、《目录要籍解题》《北平图书馆月刊》4卷2期,1930年1月。3、《古籍解题》《师大国学丛刊》1卷1期,1930年11月。4、《北周毁佛主谋者卫元嵩》《辅仁学志》2卷2期,1931年9月。5、《晋辟雍碑考证》《辅仁学志》3卷1期,1932年1月。6、《水浒传宋江平方腊考》《清华周刊》37卷9、10期,1932年5月。7、《书册制度补考》《文献特刊》,1935年10月。8、《牟子理惑论检讨》《燕京学报》20期,1936年12月。9、《小说家出于稗官说》《辅仁学志》6卷1、2期,1937年6月。10、《论校勘学之起源》天津《益世报》人文周刊3期,1937年7月15日。11、《寒食散考》《辅仁学志》7卷1、2期,1938年12月。12、《宋江三十六人考实》《辅仁学志》8卷2期,1939年12月。13、《汉武伐大宛为改良马政考》《辅仁学志》9卷1期,1940年6月。14、《驳萧敬孚记皇甫持正集旧钞本》《图书季刊》新2卷2期,1940年6月。15、《殷芸小说辑证》写于1942年,后收入《余嘉锡论学杂著》。16、《疑年录稽疑》,《辅仁学志》10卷1、2期,1942年12月。17、《杨家将故事考信录》《辅仁学志》13卷1、2期,1945年12月。18、《谢承后汉书传本之有无》《经世日报》读书周刊第5期,1946年9月11日。19、《洪亮吉之地理学》《经世日报》读书周刊第7 期,1946年9月25日。20、《水浒传之俗语》《经世日报》读书周刊第9期,1946年10月9日。21、《楚辞释文考》《大公报》(上海)文史周刊第4期,1946年11月6日。22、《荀子性恶篇“伪”字解》《经世日报》读书周刊第18期,1946年12月11日。23、《张籍之里贯及其病眼之时间》《经世日报》读书周刊第53期,1947年8月20日。24、《太史公书亡篇考》《辅仁学志》15卷1、2期,1947年12月。25、《释伧楚》《史语所集刊》20本下册,1949年12月。 序跋1、《新续古名家杂剧跋》写于1928年12月,后收入《余嘉锡论学杂著》。2、《书仪顾堂题跋后》写于1929年4月,后收入《余嘉锡论学杂著》。3、《王西庄先生窥园图记卷子跋》写于1932年6月,后收入《余嘉锡论学杂著》。4、《跋施愚山试鸿博后家书》写于1933年11月,后收入《余嘉锡论学杂著》。5、《汉池阳令张君残碑跋》《辅仁学志》4卷2期,1934年6月。6、《巴陵方氏藏书志序》《北平图书馆馆刊》8卷6期,1934年12月。7、《跋王石·父子手稿》1935年5月,后收入《余嘉锡论学杂著》。8、《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序》见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商务印书馆,1937年。9、《书章实斋遗书后》《图书季刊》新2卷3期,1940年9月。10、《述也园旧藏古今杂剧序》写于1940年12月,后收入《余嘉锡论学杂著》。11、《跋李文公集》《大公报》(上海)文史周刊第4期,1946年11月6日。12、《书晋书桓玄传后》《大公报》(上海)文史周刊第6期,1946年11月20日。13、《黄顾遗书序》《经世日报》读书周刊第22期,1947年1月8日。14、《跋旧抄本中兴馆阁录》《经世日报》读书周刊第26期,1947年2月12日。15、《藏园群书题记序》《经世日报》读书周刊第35期,1947年4月16日。16、《四库提要辨证序》见《四库提要辨证》,科学出版社,1958年。另:余先生《内阁大库碎金跋》及《王觉斯题丁野鹤陆舫斋诗卷子跋》二文的写作时间及最初发表刊物未详。

有:【梁启超】、【章炳麟】和【王国维】。

古文献学家王绍曾  4月13日在济南去世,享年97岁  王绍曾是江苏江阴人,1910年出生,1930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他的毕业论文《目录学分类论》深受钱基博先生的激赏。王绍曾的主要学术成就都是在70岁以后取得的,先后主编有《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山东文献书目》等,与人合著《山东文献书目续编》和《山东藏书家史略》,被誉为“山东文献研究第一人”。已故著名学者程千帆先生多次赞其“默默耕耘,老学不倦”。  他承担了3项国家级项目、6项省级项目,还完成了3项自筹项目,出版著作累计达1600余万字;同时发表论文40余篇。  是著名目录版本学家、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  历时10年主编《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增补清人著述5.4万多种;有“山东文献研究第一人”的美誉  有清一代300年,传世文献知多少?《清史稿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补编》著录共不足2万种。王绍曾历时10年主编的《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竟增补清人著述5.4万多种。学界称之“既为目录学上一大盛事,亦有清一代文献括存之大业”。2002年,该书荣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目前,重修《清史》的工作已开始启动。专家指出,《拾遗》为纂修新的《清史》提供了可信的文献依据。这位生于江南,大半辈子寄身齐鲁的世纪学人,赢得了“山东文献研究第一人”的美誉。

秦 淳于越汉 董仲舒 蔡邑唐 萧国丈后来还有个王国维

著者和编者在参考文献

列入的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文献序号按其在文内出现的先后顺序编排,并在文内标注,参考文献的序号以方括号加注于被注文字的右上角,内容按序号顺序排列于文后。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期刊:[编号]作者.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著作:[编号]作者.书名.版次(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编号]作者.题目.见(英文用In)主编姓名.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其他形式的参考文献,也应尽量详细地注明基本信息。作者人数超过2人,不同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1名作者用圆点。若作者超过3人,只列出3人,第3人后用“等”或“et ”,其他作者略去。英文人名的写法:英文人名之间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名字只写第一个字母的方式。例如:McDonald MC多个英文人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用“&”或“and”连接。具体的在百度文库中有,你可以下载参考。

参考文献格式举例有4种:APA格式、MLA格式、CMS格式、哈佛文献格式(Harvard System)。APA是一种标明参考来源的格式,主要使用在社会科学领域及其他学术准则中,国内很多期刊也是采用的APA格式。MLA是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制定的论文指导格式,多用于人文学科。CMS格式源于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在1906年出版的Manual Style,主要用于人文学(humanities),它使用脚注、尾注和参考文献目录来注明文献来源。哈佛文献格式是哈佛大学的论文参考文献标准,全名为:哈佛注释体系(Harvard System),起源于美国,但是在英国和澳洲等国家运用得比较多,尤其在物理和自然科学领域。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一、前言。1、本标准规定了各类型出版物中的文后 参考 文献 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用的符号、各个著录项目的著录 方法 以及参考文献标注法。2、本标准专供著者与编者编纂文后参考文献使用,而不是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纂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二、名词、术语。1、文后参考文献: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2、识别题名: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 (ISDS) 认可的某种连续出版物唯一的名称。三、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本标准分别规定了专著、连续出版物、专利文献、专著中析出的文献以及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的著录格式。在五种著录格式中,凡是标注“供选择”字样的著录项目系参考文献的选择项目,其余的著录项目系参考文献的主要项目。可以按本标准第 6 章的规定或根据文献自身的特征取舍选择项目。

医药论文对参考文献的书写有一定要求:参考文献必须以亲自阅读过的近5年内主要文献为限,并应对照原文核实。综述讲座类一般不超过20条,其它类型的稿件不超过10条。“内部资料”、“待发表”及“会议资料”等文献不宜作为参考文献引入。参考文献在文中采用顺序编码体系,其序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标注,用方括号括上,并置于右上角。文末参考文献的著录按文中引用顺序用阿拉伯文排列,序号亦加方括号,其后空一格,不加任何标点。每一则参考文献均请在其文题后用英文大写字母标注文献类型并用方括号括上(如: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 ;标准:[S];专利:[P];光盘图书:[M/CD];网上期刊:[J/OL];网上电子公告:[EB/OL]参见本刊2006年各期实例)。参考文献作者在3人以内(包括3人)时应列出全部作者,超过3人时,后加“等、et al。中、外作者均是姓前名后;外文作者的名用缩写,不加缩略点。中国人姓与单名间空一格。外文文题首字母大写,其余为小写。刊名单词首字母均用大写。日文汉字请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 在参考文献中,下一条文献与上条相同的项目,应一一重复著录,不宜用“同上”、“Ibid”等。中文参考文献中的句号不是空心圈,而是黑点。 本刊文献著录格式如下,投稿时请以此为准: [期刊]作者文题[文献类型]刊名,年,卷(期):起页

硕士的讠仑文大多都是一个样的,  作者,题目,在什么城市,什么地区等,

著名文献学家排名

王国维、金岳霖,还有个学贯中西但主张一夫多妻的,忘了叫什么了

有:【梁启超】、【章炳麟】和【王国维】。

泰华近现代史上真正称得上国学大师的学者,有俞樾、孙诒让、王国维、顾颉刚、辜鸿铭、章太炎、赵元任、胡适、钱穆、金岳霖、梁漱溟、南怀瑾、陈寅恪、牟宗三、陈垣、黄侃、唐君毅、熊十力、刘师培、冯友兰(合称华国近现代二十大国学宗师)。其中,王国维(文艺新理论学)、顾颉刚(新史学)、章太炎(综合国学)、赵元任(华语理论学)、钱穆(哲道文化学史)、金岳霖(新道学)、梁漱溟(文化学)、南怀瑾(新诂学)、熊十力(新儒学)、牟宗三(新儒学)、冯友兰(新理学),是成就最高的十位泰华国学巨人。另外,康有为、梁启超、张君劢、钱钟书、马一浮、吕思勉、郭沫若、王力、钱宝琮(泰华数学史)、范文澜、李申(泰华科学史)、高亨、朱伯昆等人,也有一定的造诣,也可称泰华国学大家。季羡林主要研究印度文化及中印文化交流,不是真正国学大家,而是印度文化学家与中印文化交流学术专家。

司马迁《史记》,司马光《资治通鉴》,陈寿《三国志》,班固《汉书》,谈迁《国榷》

  • 索引序列
  • 文献学著名学者
  • 参考文献编者和著者
  • 著名文献学家
  • 著者和编者在参考文献
  • 著名文献学家排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