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点评人员名单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点评人员名单

发布时间: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点评人员名单

1、矛盾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2、朱自清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他的代表作有散文《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和《你我》等。3、冰心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她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小桔灯》等。4、钱钟书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他的主要作品有《围城》、《写在人生边上》、《猫》、《人·兽·鬼》等。    5、沈从文沈从文(1902-1988),男,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扩展资料:1、《子夜》—矛盾《子夜》,原名《夕阳》,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约30万字。茅盾于1931年10月开始创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有些章节分别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月报》上发表过。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且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十几种文字,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2、《背影》—朱自清《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3、《繁星·春水》—冰心《繁星·春水》的内容,是诗人冰心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后来,她受到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启发,觉得自己那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影子,这才整理起来,而成为两本小诗集。4、《边城》—钱钟书《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边城》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5、《围城》—沈从文《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

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有:1、冰心。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2、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3、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巴金。祖籍浙江嘉兴。清光绪三十年十月十九日(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府城北门正通顺街。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2005年10月17日因病逝世于上海。4、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1、鲁 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造社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有:《野草》。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有:《朝花夕拾》。主要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散文名篇有:《过客》、《秋夜》等。 2、郁达夫(1896~1945),名文。创造社的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创作特别信守“自叙传”的写法,张扬主观情绪的抒发,善于坦露作品主人公及作家自身的内心世界,其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1921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收小说三篇:《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寒灰集》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散文集《闲书》、《屐痕处》、《日记九种》等;散文名篇有《一个人在途上》,《钓台的春昼》等。 3、叶绍钧(1894~1988),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散文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四川集》等。他还创作了最早的现代儿童文学作品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4、冰 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1919年起,谢婉莹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问题小说”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爱的哲学”的小说代表作《超人》、《烦闷》等。小诗集有《繁星》、《春水》,散文集有《往事》、《山中杂记》、《寄小读者》、《关于女人》等。 5、许地山(1893~1941),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著名现代作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和重要成员之一。许地山的创作既然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及时反映社会人生问题,同时又具有某种宗教色彩的倾向。他的作品从前期到后期有一个现实主义因素不断加强的过程。作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春桃》就是其现实主义因素得到加强的作品。此外,他还有短篇小说《在费总理的客厅里》、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和散文集《空山灵雨》。 6、茅 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家。“茅盾”是发表《幻灭》时起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虹》、《子夜》、《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短篇小说集《野蔷薇》,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散文代表作有《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7、 巴 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小说大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灭亡》及续篇《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神。鬼。人》等;散文集有《海行》、《旅途随笔》、《生之忏悔》、《点滴》、《随想录》等。 8、老 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大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包括《惶恐》、《偷生》、《饥荒》三部)、《鼓书艺人》等;短篇《月牙儿》、《断魂枪》等。 9、柔 石(1902~1931),原名赵平福,又名平复,少雄。左翼文学的代表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小说代表作有长篇《旧时代之死》,中篇《二月》,短篇《为奴隶的母亲》等。另有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等。 10、萧 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独有风格的女作家。写作特点是小说散文化。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生死场》,短篇《小城三月》等。 11、沈从文(1904~1988),原名沈岳焕。现代小说大家。尤其善于描写湘西边地的人情风土,被称作乡土小说别具一格的代表。沈从文的创作取材极广,艺术手法灵活多样,但他最执著追求表现的是那种纯真的带有某种原始意味的人性美,他在山清水秀的湘西边地苦苦地构筑他的人生形态。《边城》是这方面最重要的代表。此外,他还有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湘西》和《湘行散记》等。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点评人员

巴金老舍茅盾赵树理……

读廖开顺先生的文章,沿着时光的长廊,走过老县城的街道、医院、学校、勾起的是《不忘县城》依恋感,逛逛中国的《前街后街》,感受下极富特色的中国式的商业街道消费文化,如若这些不尽兴,还可以游一游《九阜山的水》,观险崖峭岩戏流水,赏枫香红叶谛泉音。好奇的还能去探探《谜一样的古城》,领略一番湘西文化的诡谲、神秘。再不然,还有闽中仙境,《雨雾白水村》也不失为洗涤心灵,净化灵魂的好去处。去品读这些文字,你会感觉自己在展开一段精神文化寻根之旅,你会发现廖先生就像一个且行且吟的行者,他吟诵那些不为世人而知的美丽食物,他也慨叹被岁月大潮蚕食的精神之根。于是乎,很多的时候,沿着廖先生的文字踪迹,总是陷入一种深深的惆怅中,他就像一个智者,带领着你,去思索人类如今的精神还有何处可扎根,去寻找生命的皈依。中国的县城是这样多,很多人都爱某一个县城或者不会忘记某一个县城,而廖开顺先生独独对老县城情有独钟,在《不忘县城》里,循着廖先生的记忆,雄浑阳刚的古龙标城,滔滔大河环绕高耸的古城楼,钟鼓楼、点兵场星罗其间,多少英雄豪气的诗篇在这里撰写。而城里的参错的小巷杨柳,文庙、书院翠竹掩映,古园林、望江楼,这里又掩藏了多少风华雪月的故事。一个老县城,是多少代人的历史和记忆,一个老县城,又演绎了多少的悲欢离合。过去那小小的县城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却是人情弥漫,而今的都市人潮济济,但活在当中的我们,却越来越像一个孤寂的过客了,我们的归属在那里?是不是还在那个生养你的某个偏远的小县城里?而悲哀又无奈的是,中国的县城不再是像汪洋中的孤岛了!是啊,作者也意识到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最终会以县城的巨变来宣告实现。于是兴奋之余便总是牵挂广袤乡野、闭塞山区里的县城了。为什么呢?如此的矛盾,我们不知道当那一个一个生养我们的小县城巨变之后,我们还去哪里寻找我们生命的归属,寻找我们精神的家园?我们精神的根还能在何处扎根呢?当故园已不在成为故园,我们真的只能成为精神的流浪儿了吗?k如果说,中国的县城要巨变这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那么我们便总要期待,总得有那么一些地方能够侥幸逃脱吧。那些隐没在大山里的古老的城,成为《谜一样的古城》,我们倒宁愿这样了,我想廖先生也是这样想的吧。廖先生笔下的黄丝桥古城,是一个谜一样的的古城,它掩在大山之中,如同一个世外桃源一般,城内有人家数十户,屋舍纵横街道交织,炊烟袅袅升腾,绿树花草处处交辉,阡陌交通,菜畦掩映,鸡犬牛羊喧叫吵闹。而这样的桃源之城就隐在中外闻名的凤凰古城身后的大山里,这怎不是一个侥幸,这怎不是一个奇迹,这谜一样的古城,或许就是上帝怜悯人类而赏赐的剩下的为数不多的精神净土了。我倒宁愿这桃源般的黄丝桥城就在湘西的大山里,一直成为一个美丽的迷了。

元明清时代的文学风光,已经让给了戏剧、小说。这些作品的体量都很大,就像是一重重山丘,不管是攀越它们还是环绕它们,都要花不少时间。而且远远看去,在攀越和环绕的人已经很多,我们还要加入进去吗?我不反对年轻朋友攀缘和环绕这些作品,但不赞成沉陷在里边。因此,作为一个攀缘和环绕过很多次的过来人,要在山口的坡台上提示几句,让他们从容地进去,从容地出来。这种提示,不是讲解,不是导游,因此越简短越好。记得我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文化史”课程时,与各系学生有一个“闪问闪答”的环节,学生的提问和我的回答,都像闪电一样快速简短。后来,根据讲课记录整理出版的《北大授课》,不管是海内外的哪一种版本,最受读者欢迎的总是“闪问闪答”部分。很想以“闪问闪答”的风格来对付长篇作品。但由于那些作品包含的问题很复杂,几经试验都难于“闪答”,而只能“短答”。这种“短答”,会被很多专家看到,因此要短而准确,短而在行,短而胜长,很不容易。那就试试吧,请了五位年轻朋友设计了“短问”。短问:中国四部古典小说,产生的时间顺序如何排列?文化的等级顺序又如何排列?短答:时间顺序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很巧,文化的等级顺序也这样排列,一阶阶由低到高。短问:那就先问第一台阶,《三国演义》。您认为这部历史小说的文化价值何在?短答:第一次以长篇故事和鲜明人物,强烈地普及了最正宗的“中国观念”,即大奸、大义、大智。大奸是曹操,大义是关羽,大智是诸葛亮。这种普及,社会影响巨大。短问:那么《水浒传》呢?短答:与正宗观念反着来了,“流寇”被看作了英雄,认为他们是在“替天行道”,这就颠覆了天理和道统。英雄人物武松、鲁智深、李逵、林冲写得很生动。宋江则是一个在“江湖道德”和“正统道德”之间的徘徊者。短问:金圣叹为什么把聚义之后的情节砍了?短答:砍得好。英雄们上山了,施耐庵就下不了山了。一个总体行动已经结束,他无法继续,只能硬拖。短问:您觉得英雄上山后,小说还能写下去吗?短答:能。更换一个方位,加上悲剧意识和宗教意识。我有过几个具体设想,这儿就不说了。短问:难道闹闹腾腾的《西游记》也算上了一个台阶?短答:对。《西游记》出现了一种寓言式的象征结构,这在小说中很是难得。鲁迅说它“实出于游戏”,我不同意。短问:有哪些象征?短答:第一象征是,自由本性,纵横天地,必受禁锢;第二象征是,八十一难,大同小异,终能战胜;第三象征是,师徒四人,黄金搭配,处处可见。短问:终于要面对《红楼梦》了。我们耳边,有红学家们的万千声浪,您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部小说的意涵吗?短答:这部小说通过写实和象征,探寻了人性美的存在状态和幻灭过程。短问:在小说艺术上您最赞叹它哪一个方面?短答:以极为恢弘的大结构,写出了五百多个人物,其中宝玉、黛玉、王熙凤、晴雯可谓千古绝笔。这么多人物又分别印证了大结构的大走向,那就是大幻灭。短问:红学家们对作者曹雪芹的家族有大量研究,您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说两句吗?短答:在清代“康雍乾盛世”中,曹家在康熙初年发达,雍正初年被查,乾隆初年破落。曹雪芹过了十三年的贵族生活后,辛苦流离。三十八岁开始写这本书,四十八岁就去世了。短问:有些红学家对高鹗续书评价极低,您认为呢?短答:这不公平。高鹗当然比不上曹雪芹,但他保持了全书的悲剧走向,写出了黛玉之死和宝玉婚礼的重叠情节,都难能可贵。见过几种续书,他的最好。没有续书,很难流传。短问:您曾多次论述,这四部小说不能并列,因为《红楼梦》高出太多,是吗?短答:是的。短问:还有一本短篇小说集影响也很大,《聊斋志异》。这本书内容很杂,又荒诞不经,为什么会这么出名?短答:《聊斋》的各种故事中,有一抹最亮眼的异色,那就是狐仙和人的恋爱。很多读者都把这些狐仙看作了幻想中的恋人,因为她们生气勃勃,非常主动,机智任性,无视规矩,这是人世间的女友很难具备的。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点评人员招聘

现在水平一般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学理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它主要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潮予以重审,对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文学群体、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学与乡土文化、启蒙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以开阔的视野,结合新兴的研究方法,将传统的文学研究置于不断加剧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来思考,以此来认识和回应当代社会巨变所带来的新的文学、文化问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所学课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国现代作家论、中国现代文学论争、现代台港文学史、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文学经典导读、当代文学通论、当代各体文学专题等。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新中国文学史略》刘锡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就业前景:一般就职于企业、高等院校、文化单位、新闻出版机构。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报考热度:★★★★由于现当代文学招生人数多,时代感强,知识涵盖时间段较短,便于入门和复习,成为众多考生的首选。加之本专业继续深造的空间广阔,该专业的报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近两年的情况尤为突出,2007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比例分别为6%、9%和7%,其热门程度由此可见。以上是我知道的,个人建议现当代文学选华东师大,我们专业考这个的有几个。请采纳!

真正就业的时候,单位其实是不管你是现当代还是古代还是外国文学,人家只认准你是中文系就可以了,你看见过哪个单位招人的时候明确说要“现当代文学”么?不可能的,人家只会说要中文系或者说汉语言文学的。中文系是万金油似的专业,就是很多工作都可以去应聘,比如:教师,图书出版、广告界相关的编辑或者文案、策划、记者,门户网站的内容编辑,等等。

水平及地位:  自昔至今,《奔流》和《莽原》无论是两刊并立还是合并之后,发表了许多有广泛社会影响或荣获全国优秀作品奖的中短篇小说作品。如乔典运的《满票》、《乡魂》,张一弓的《流星在寻找失去的轨迹》、《远去的驿站》二卷,李佩甫的《红蚂蚱,绿蚂蚱》、张宇的《活鬼》,二月河的《乾隆皇帝》获得国家级创作奖项和省级奖项;改编为电影的有6部,电视剧的有5部,广播剧的有2部,每年被国家级和省级权威报刊和国家数据库收录或转载率达30%,许多省内外作家都在此找到了展示个人创作才华的平台,许多省内外文学新人都以此为成长的园圃。一批批的作者从这里走向成熟,一代代的作家多得本刊之惠。  简介:  莽原社于1925年4月24日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鲁迅、高长虹、黄鹏基、尚钺、向培良、韦素园、韦丛芜等。因出版《莽原》周刊而得名。《莽原》周刊开始由鲁迅主编,提倡"撕毁旧社会的假面",注重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办此刊物的宗旨是"率性而言,凭心立论,忠于现世,望彼将来"。后因内部发生矛盾,遂陷分裂。1926年以后改为半月刊,1927年12月《莽原》半月刊出至第2卷第24期停刊,莽原社也即停止活动。  现状:  在为新老作家作品提供刊发平台的同时,《莽原》也十分重视自身的建设,在编辑队伍的新老搭配、编校人员的素质建设等方面,都有新的进步,新的提高。正缘于此,连续获得社会好评,并荣获1984年全国期刊封面设计三等奖,1990年全国期刊展览整体设计奖,1993年全国报刊全国报刊博览会封面设计奖及河南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的质量奖项。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第一届、第二届、第四届、第五届优秀期刊奖,2000年1月被评入河南省首届社会科学二十佳期刊;同年入选中国新闻出版署优秀期刊方阵,被评为国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期刊",连续五次在河南省社会科学期刊质量检测中被评为一级期刊;2003年《莽原》被授予"河南巾帼文明示范岗"的荣誉称号。  在"三个代表"思想的照耀下,新时期的《莽原》本心依旧,办刊思路更加清晰明确。为大力培养文学新人,自2002年起特辟出《新作家》栏目,所发作品均有热情点评,缩短了编创双方的感情距离,激励和增强了青年作者创作的勇气和信心。至今已有十数名文学青年在本刊获奖。长期不懈的努力,使本刊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和审读专家的称赞。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点评人员工资

文联是由全国性文学艺术家协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全国性的产业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组成的人民团体。文联的经费来自国家拨款、会员会费和社会捐助。类似于行政事业单位,待遇福利很好的。

什么是大众文化?当代文学又是什么东西?我喜欢韩寒的书王朔的书还有三毛其他都的作者名字都忘了这些是文化吗?

你可以看一下每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岗位表,远的找不到就看下今年的。在Excel第一页中央党群机关里面,文联的机构性质是:群团机关。可以看作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那个说聘用制的是什么鬼),所以,当然是有工资的……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和汉语言专业的区别?看它们的不同,再给你建议对于高三考生和新高考考生家长,在如何选大学、选专业、新高考志愿填报方面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点评人是谁

魏建教授 魏建教授,1958年生于青岛市。现任山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兼任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山东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第八届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 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负责人。主持并完成了3项省级教学改革课题,参与主编全国“高等院校21世纪人文素质教育教材”1种,主编其他教学改革教材7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2位)、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2位)、二等奖(第1位)、三等奖(第1位)各1项,被聘为教育部第二届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指导的博士毕业论文曾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已出版学术专著6部,主编学术著作9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文学评论》2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0篇、《鲁迅研究月刊》和《郭沫若研究》11篇。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分卷第一作者)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还获得刘勰文艺评论奖等其他省级科研奖3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4项。被《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东西文化交流研究》等杂志聘为编委,还被聘为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郭沫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近年来魏建教授的主要学术精力集中在对《郭沫若全集》之外散佚的大量作品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这一工作已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学界极为重视。2009年8月在美国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举行的世界第一次郭沫若学术大会上,魏建教授获得“2009郭沫若研究杰出研究奖”。

  • 索引序列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点评人员名单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点评人员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点评人员招聘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点评人员工资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点评人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