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美学大讨论的核心内容

中国美学大讨论的核心内容

发布时间:

中国美学大讨论的核心内容

中国现代美学观点理念,艺术美感效应的根源,为人生的艺术观与唯美的艺术观,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以及艺术的情感教育和趣味教育的重要性等等,已经超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范围,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积蓄了思想材料。拓福美学中心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通过美术馆、画廊,文创,工艺的展览及活动,在购物休闲的同时欣赏美、感知美,培育生活素养;通过建材、家居,软装展示生活空间,实现生活、美学、商业的融合。

中国古典美学理论是在与上层建筑和其它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广泛联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除艺术外,哲学、宗教、伦理、政治都给它以极大的影响。在诸多思想流派中,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以屈原为代表的楚骚文艺思想,以禅宗为代表的佛教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影响最为巨大。它们本身也便成为构成中国古典美学的四大思潮或流派。儒家思想构成中国古典美学的伦理基础。它给终不脱离人与社会的关系去观察美和艺术问题,高度重视道德精神的美以及审美与艺术对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实现社会和谐的重大作用。道家思想构成中国古典美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它把美与艺术同人类生活中超功利的自由境界联系起来,从必然与自由的统一上来观察美与艺术问题。道家的崇尚自然,主张心灵观照、无为而无不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审美和艺术实践有着深远影响。楚骚美学把深沉、热烈、高尚的社会道德情操同个体的奔放自由的想象、情感,以及对给人以感官愉悦的声色之美的大胆追求完满地统一起来。唐以后,佛学(主要是禅宗)也渗透到美学中,它那一整套内省体验的认识方法,对中国古典美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是强调主观心灵感受和意趣抒发,讲求写意、情感寄托,将理性、功利、伦理道德溶于美感直觉,不主张对现实外貌作机械琐细的摹拟或直说抽象玄想。中国美学的上述特征在艺术领域得到充分运用,认为艺术最根本的审美属性是表现人的情感意绪;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情以物兴,物以情观,在这种情往兴来、神与物游的关系中,主客体达到融和无间,产生艺术的表现;艺术创造既要外师造化,又须中得心源;人被现实生活感发而情动于中,并借助各种手段把情志表现出来,形成各类艺术。但又认为人的情感必须与一定社会原则相容,艺术的美应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求得中正无邪。这就把艺术与生活和严肃的人生课题联系起来。在艺术表现上,中国古典美学不追求单纯形似,而是追求神似,追求外物与主观审美理想相契合的精神特质。它讲求意到,推崇虚实相生,得之象外,无迹可求,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在形式美问题上,往往把形式因素同主观情志相联系,即不是把形式作为孤立的纯粹外饰,而是作为作者情志、意趣、气概的体现。它十分重视艺术家道德和审美趣味的修养,即重视“养气”。它从讽谏和教化两方面规定艺术的特殊社会功能,即诉诸人的情感,以其动人的美感力量来感动和影响欣赏者。

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都只属于一种独特的“意图模式”,无论是音乐中所追求的节奏、旋律、反复或是诗歌中“一唱三叹”的惯例和模本,都是在不停地提炼一款最美的程式和类型,而这种美的纯粹形式最终还是在锤炼和塑造人的情感,这便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

中国美学大讨论的核心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国美学大讨论的核心问题是:()A美是什么 B美的本质 C美的思维模式 D美的存在 正确答案: A

中国现代美学观点理念,艺术美感效应的根源,为人生的艺术观与唯美的艺术观,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以及艺术的情感教育和趣味教育的重要性等等,已经超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范围,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积蓄了思想材料。拓福美学中心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通过美术馆、画廊,文创,工艺的展览及活动,在购物休闲的同时欣赏美、感知美,培育生活素养;通过建材、家居,软装展示生活空间,实现生活、美学、商业的融合。

中国美学的核心内容

二百年前,伟大的德国哲学家、美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走完了自己一生的“哲学家之路”,逝世在他毕生度过的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二百年来,在西方,在东方,“康德”这个名字一直无法为热爱思想、追求学术的各路人士忘却,以至于“回到康德”成了20世纪哲学和美学开启的回归步伐。如果说,在西方,作为启蒙运动的最后一名伟大导师,康德张扬了人“通过知识而自我解放”的观念,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以及《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等伟大著作直接确立了其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第一位重要代表的历史地位;那么,在东方,特别是对于20世纪的中国学人来说,就像梁启超在《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一文中所指出的,康德则同时是“黑暗时代之救世主”,是“百世之师”:康德以及康德学说不仅直接启发了20世纪中国学人对于知识价值的现代性认识,更开启了20世纪中国学术界对于人的问题的新的思想之途。就美学的发展而言,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20世纪中国美学走向现代理论建构的道路,也正是从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康德学说,尤其是他关于审美无功利性、无目的性思想开始的。一个世纪以来,“康德”这个名字深深嵌刻在了现代中国美学学者的思想记忆当中,康德美学成为中国美学开启自身现代性道路、构筑“美学中国”现代理论图景的最重要的知识根据——把无功利性、无目的性确定为审美本质规定的康德美学,不仅在20世纪初推进了中国美学的现代发轫,引起当时许多中国美学学者对美学、文艺问题的新的理论反思,同时也成为现代中国美学建构自身与中国古典美学不同理论形态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话语。正因此,我们看到,从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到朱光潜、宗白华,再到李泽厚等,20世纪中国美学的理论大师们几乎都把康德学说及其美学观念当作了自己进行美学思考的特定资源。即如宗白华,便曾最早在中国报刊上撰文介绍康德哲学,先后于1919年5月在《晨报》副刊发表《康德唯心哲学大意》和《康德空间唯心论》两文。现代中国美学先驱者王国维的很多论述,反复强调了审美无功利性和无目的性的基本立场,甚而在《<红楼梦>评论》中将这种康德主义的美学态度提升为一种抵御现实苦难、超越权欲利益的生活态度,极力标榜“离此生活之欲之争斗,而得其暂时之平和,此一切美术之目的也”。至于蔡元培,更是具体地在美育理论中直接吸收、发挥了康德的审美超功利性思想,将之用于人心、社会、文化的改造以及中国人精神价值的重建设计,视美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发展人的无个人利害计较的情感并以此去除私欲而达致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及至80年代,李泽厚“主体性”理论的提出,明显基于他对以“三大批判”构筑起来的康德批判哲学的深入理解,其《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便具体表明了“主体性实践美学”与康德思想的这种内在联系。而从李泽厚美学在20世纪后二十年中国美学进程中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当可以发现直至20世纪末中国美学与康德、康德学说之间关系的密切性。在这里,我们同样不能不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即在美学史上,康德第一次集中而明确地把美学的探讨重点移向了对主体审美能力的考察。他借助先验综合方法,强调审美判断力作为美和美感的共同本源,把对美和美感的理解定位于人的主体能力,提出了诸如审美经验、审美意象、想象、天才等一系列美学命题与问题,从而在美学领域实现了一种人本主义的立场转向。这一重大变化,不仅直接带来了20世纪西方美学的深刻转型,同样也对20世纪以来中国美学现代理论建构意义深巨,具体影响了现代中国美学研究向心理学领域的拓展。不仅像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一书中围绕“美感经验的特征”这一核心问题,详细论述了想象、情感、美感、意象等在康德《判断力批判》中被创造性提出并有深入探讨的概念;而且,正由于对康德美学的自觉或不自觉接受,从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美学学者有关审美心理学的研究开始同中国古典美学重视艺术经验的研究传统发生结合,包括宗白华、朱光潜在内的一批现代中国美学学者对各门传统中国艺术的审美特点、艺术价值进行了大量精辟分析,形成了20世纪中国美学进程中的艺术研究高峰,极大地推进了现代中国美学在艺术理论、艺术批评领域的学术深入。毫无疑问,康德以及康德哲学、美学与20世纪中国美学的关系既是直接具体的,也是内在深刻的。也因此,今天,在我们考察、探讨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及其现代理论建构诉求之时,康德及其学说的影响问题必定作为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而出现。只要我们意欲承续中国美学百年来的学术努力,继续推进美学在未来中国的理论建构和思想深化,则我们又必定不能越过或无视康德——就像康德以后西方美学的现代主义话语总是牵连着康德美学内在的现代性诉求一样,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也同样有必要认真检视、探究康德学说及其对于中国美学的现代意义问题。值此康德逝世二百周年之际,我们特别发表了《康德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美是道德的象征”》、《康德美学中的自由》三篇文章,以此作为对这位伟大哲学家、美学家的诚挚纪念,同时也表达我们对康德美学的崇高敬意和对康德思想的真诚探寻。本辑中,有关中国美学(包括20世纪中国美学家思想)的研究占了相当篇幅。虽然本刊所发表的文章不限于“中国美学”的研究,但我们也始终主张,作为中国的美学学者,努力发现并深刻探究中国文化、中国美学的自身问题,在理论上致力于美学追问、美学理论建构的中国特性,应是一个基本的立场。这样一种“中国特性”的呈现,当然脱不开对中国美学理论、美学历史的全面深入探讨。全球化时代,我们的美学视野是世界的,与此同时,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美学同样需要保持对于自身思想历史、理论资源的深刻发掘,并以此作为当代中国美学理论深化的内在根基。如此,则我们今天的美学和美学研究才可能真正产生出建构性的价值。基于此,我们希望,《中国美学》以后能够在这方面做更多具体的工作,也希望得到美学界朋友的大力支持。

中华美学呢涉及到对人类的灵魂的探索过程。例如咱们说精卫填海,那么他向往的一个自由向往的一个人间的团聚过程。美好的幸福生活,所以中华的美学从故事里面就可以得到。发展。

中华美学精神可以从哪四个层面。中华美学可以从哪四个层面来讲。中华美学指的是文明社会,文明经商,文明待客,文明。做人!

中国古典美学理论是在与上层建筑和其它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广泛联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除艺术外,哲学、宗教、伦理、政治都给它以极大的影响。在诸多思想流派中,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以屈原为代表的楚骚文艺思想,以禅宗为代表的佛教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影响最为巨大。它们本身也便成为构成中国古典美学的四大思潮或流派。儒家思想构成中国古典美学的伦理基础。它给终不脱离人与社会的关系去观察美和艺术问题,高度重视道德精神的美以及审美与艺术对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实现社会和谐的重大作用。道家思想构成中国古典美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它把美与艺术同人类生活中超功利的自由境界联系起来,从必然与自由的统一上来观察美与艺术问题。道家的崇尚自然,主张心灵观照、无为而无不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审美和艺术实践有着深远影响。楚骚美学把深沉、热烈、高尚的社会道德情操同个体的奔放自由的想象、情感,以及对给人以感官愉悦的声色之美的大胆追求完满地统一起来。唐以后,佛学(主要是禅宗)也渗透到美学中,它那一整套内省体验的认识方法,对中国古典美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是强调主观心灵感受和意趣抒发,讲求写意、情感寄托,将理性、功利、伦理道德溶于美感直觉,不主张对现实外貌作机械琐细的摹拟或直说抽象玄想。中国美学的上述特征在艺术领域得到充分运用,认为艺术最根本的审美属性是表现人的情感意绪;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情以物兴,物以情观,在这种情往兴来、神与物游的关系中,主客体达到融和无间,产生艺术的表现;艺术创造既要外师造化,又须中得心源;人被现实生活感发而情动于中,并借助各种手段把情志表现出来,形成各类艺术。但又认为人的情感必须与一定社会原则相容,艺术的美应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求得中正无邪。这就把艺术与生活和严肃的人生课题联系起来。在艺术表现上,中国古典美学不追求单纯形似,而是追求神似,追求外物与主观审美理想相契合的精神特质。它讲求意到,推崇虚实相生,得之象外,无迹可求,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在形式美问题上,往往把形式因素同主观情志相联系,即不是把形式作为孤立的纯粹外饰,而是作为作者情志、意趣、气概的体现。它十分重视艺术家道德和审美趣味的修养,即重视“养气”。它从讽谏和教化两方面规定艺术的特殊社会功能,即诉诸人的情感,以其动人的美感力量来感动和影响欣赏者。

中国美学大讨论的核心问题

中国现代美学观点理念,艺术美感效应的根源,为人生的艺术观与唯美的艺术观,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以及艺术的情感教育和趣味教育的重要性等等,已经超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范围,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积蓄了思想材料。拓福美学中心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通过美术馆、画廊,文创,工艺的展览及活动,在购物休闲的同时欣赏美、感知美,培育生活素养;通过建材、家居,软装展示生活空间,实现生活、美学、商业的融合。

课本48页。。。

(一)美在意象,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意象世界;(二)意象世界照亮真实的世界,这个真实的世界就是中国美学所说的“自然”,它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是一个充满生命的有情趣的世界;(三)审美活动是人的超理性的精神活动。美在意象美是什么?这是一个老问题,一直到今天,人们依然还在讨论这个问题,而且看法极为分歧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中国学术界曾有一场美学大讨论,讨论的中心问题就是“美是什么”的问题,换个说法,就是“美在物还是在心”的问题。当时称为“美的本质”的讨论。参加讨论的学者很多,在讨论中分成了几大派。对这个问题,中国传统美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在中国古代的多数思想家看来,并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在这里首先要提到的是唐代思想家柳宗元。他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邕州柳中丞马退山茅亭记》)柳宗元的意思是说,自然景物(“清湍修竹”)要成为审美对象,必须要有人的审美活动,必须要有人的意识去“发现”它,去“唤醒”它,去“照亮”它,使它从实在物变成“意象”(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外物和风景是不依赖于欣赏者而存在的,但美并不在外物和风景(自在之物)。或者说,外物和风景并不能单靠了它们自身就成为美的(“美不自美”)。美在体验。这种审美体验,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沟通,就是后来王阳明说的“我的灵明”与“天地万物”的欣合和畅、一气流通,也就是后来王夫之说的“吾心”与“大化”的“相值而相取”。

中国美学大讨论的核心观点

二 二 、 我国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的几种观点 我国在上个世纪50-60 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形成了几种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 。 中国当代美学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五种观点: 1、美是主观的; 2、美是客观的; 3、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4、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5、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 一 ) “ 主观说” ” 代表人物:吕荧 、 高尔泰 。 观 点:美是人的主观意识 , 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是第二性现象 , 美是观念 。 主观说颠倒了存在与意识 , 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 陷入了主观唯心论 : 第一 , 主观说否定了审美客体的存在是人类审美过程发生的先决条件和物质前提; 第二 , 主观说混淆了美和美感的关系 ,用美感的概念取代了美的概念; 第三 、 主观说否定审美标准的客观性 ,把美的相对性加以夸大 , 以至否定了美的绝对性。 。 (二)“客观说” 代表性学者是著名美学家 蔡仪 。 主张美在客观 、 美感是美的反映 , 强调美在事物本身 ,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但最终把美的本质归结为客观事物的“ 典型性 ” 。 “ 美即典型 ” 受到广泛批评: 第一 、 “ 美在客观事物的典型性 ” 具有把美的本质归结为客观事物自然属性的倾向 , 否定了美必须依赖人类社会的根本属性 。 第二 、 “ 美即典型 ” 说可以派生出自相矛盾的不同命题 , 混淆了美与丑的界限 , 违反了人类社会既有的审美事实 。 第三、客观说还具有形而上学的方法论特征,不能解释美的社会历史根源。 (三)主客观统一说 代表人物:著名美学家朱光潜。 基本观点: 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具有意识形态性。 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态适合主观方面的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 客观事物(物)— 主观意识— 美(物的形象) 条件— 作用— 美(物与人的意识相互作用结果) 主客观统一说的主要缺陷: 第一,在美的来源问题上陷入了二元论,产生自相矛盾的趋向。 第二,把美看成是艺术的特性,把美与艺术等同起来,否认了美的客观性。 艺术—— 意识形态性 艺术美— 客观存在 第三,混淆了主体的客观实践活动和主体的主观意识活动之间的差异性。 (四)“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说 代表学者:李泽厚 主要观点:认为美是客观的 , 另一方面认为美阅读原文下载APP

中国现代美学观点理念,艺术美感效应的根源,为人生的艺术观与唯美的艺术观,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以及艺术的情感教育和趣味教育的重要性等等,已经超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范围,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积蓄了思想材料。拓福美学中心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通过美术馆、画廊,文创,工艺的展览及活动,在购物休闲的同时欣赏美、感知美,培育生活素养;通过建材、家居,软装展示生活空间,实现生活、美学、商业的融合。

(一)美在意象,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意象世界;(二)意象世界照亮真实的世界,这个真实的世界就是中国美学所说的“自然”,它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是一个充满生命的有情趣的世界;(三)审美活动是人的超理性的精神活动。美在意象美是什么?这是一个老问题,一直到今天,人们依然还在讨论这个问题,而且看法极为分歧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中国学术界曾有一场美学大讨论,讨论的中心问题就是“美是什么”的问题,换个说法,就是“美在物还是在心”的问题。当时称为“美的本质”的讨论。参加讨论的学者很多,在讨论中分成了几大派。对这个问题,中国传统美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在中国古代的多数思想家看来,并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在这里首先要提到的是唐代思想家柳宗元。他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邕州柳中丞马退山茅亭记》)柳宗元的意思是说,自然景物(“清湍修竹”)要成为审美对象,必须要有人的审美活动,必须要有人的意识去“发现”它,去“唤醒”它,去“照亮”它,使它从实在物变成“意象”(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外物和风景是不依赖于欣赏者而存在的,但美并不在外物和风景(自在之物)。或者说,外物和风景并不能单靠了它们自身就成为美的(“美不自美”)。美在体验。这种审美体验,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沟通,就是后来王阳明说的“我的灵明”与“天地万物”的欣合和畅、一气流通,也就是后来王夫之说的“吾心”与“大化”的“相值而相取”。

  • 索引序列
  • 中国美学大讨论的核心内容
  • 中国美学大讨论的核心
  • 中国美学的核心内容
  • 中国美学大讨论的核心问题
  • 中国美学大讨论的核心观点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