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人民文学杂志历任主编

人民文学杂志历任主编

发布时间:

人民文学杂志历任主编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1920年初,主持《小说月报》“小说新潮栏”编务工作。同年11月,茅盾正式接编《小说月报》。1921年,1月,参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接编并改革《小说余月报》

1964年生于天津,祖籍山西。少时随父母先后移居保定、石家庄,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1984年毕业后在《小说选刊》工作,任《小说选刊》杂志编辑,1990年调至《人民文学》杂志,历任《人民文学》杂志编辑、第一编辑室副主任、主任、《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90年代中期开始批评写作,曾获中华文学基金会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现当选为第八届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2014年2月任中国作协副主席。 著有《颜色的名字》、《纸现场》、《河边的日子》、《看来看去和秘密交流》、《冰凉的享乐》、《读无尽岁月》、《见证一千零一夜》等多部文集。

人物杂志历任主编

自从1974年创刊以来,美国的《人物》杂志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每个星期,《人物》都会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报导名人和普通人的故事。为了纪念创刊35周年,《人物》杂志10月9号推出纪念特刊,开始了将持续一年的庆祝活动。《人物》杂志高级编辑埃斯皮诺萨说,10月9号的纪念特刊浓缩了美国过去30年的历史瞬间:  “从柏林墙的倒塌,辛普森杀妻案,9/11恐怖袭击,到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的当选,所有这些历史事件都出现在这期特刊中。我们还回顾了布拉德·皮特和安吉利娜·裘丽的浪漫情史,法拉.弗西和莱恩.奥尼尔的感人爱情,以及过去三十年中最杰出的音乐表演。所以,这期特刊绝对是涉猎广泛,内容精彩。”  代表了《人物》杂志的办刊理念:“我们报导普通人,也报导明星,但他们都有精彩的故事。我们希望呈现给读者的是动人的故事,饱满的感情。我们报导的是有魅力的、让读者有共鸣的人。我们做每期杂志的时候都会提醒自己,‘人物’最初的创办宗旨就是讲述平凡人的不凡故事。”  埃斯皮诺萨说,每期杂志的封面人物都是读者希望获得更多了解的人。这就是已故的戴安娜王妃曾50多次登上《人物》封面的原因。另外,用朱莉亚·罗伯茨、布拉德·皮特和迈克尔.杰克逊作封面也能让杂志热卖。当然了,《人物》的封面上也不乏普通人的面孔。  埃斯皮诺萨说,30多年来,《人物》杂志为了在艰难的传媒业环境中生存发展,要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  “当然,最大的挑战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上网阅读。传统杂志的销量在下降,因为人们对印刷媒体的态度已经改变了。他们有太多其它的选择了。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几年前推出了自己的网站:。”  那么,《人物》网站最终取代《人物》杂志,传媒业中所有最聪明的脑袋都遇到了这个问题,但是谁也无法给出答案。我相信这一切会自然而然地有个结果。至于印刷媒体是否将以有限的形式存在,我觉得这是有可能的。谁也说不准。不过,我个人觉得,当你躺在海滩上,手里拿着本杂志时,那种感觉是独一无二的,是和抱着笔记本电脑坐在海滩上是不一样的。”  出版业目前的竞争性和开放性都是前所未有的。为了保持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刊物的记者们不但要能使用数码技术,还得能通过深入调查和报导,写出引人入胜的故事:  “我觉得记者的人脉关系比以前更重要了。过去,当影星们要宣传自己的新片子时,他们的公关人员会打电话找‘人物’杂志。而现在,有太多媒体想作这种报导,竞争太激烈了。公关人员可以找很多媒体作采访,宣传电影。此外,新闻出来的速度也比以前快多了,因为网上随时都能发布最新的消息。所以我认为,你必须有更广的人脉,认识更多人,行动要快,头脑要机灵。当然,对干记者的人来说,这些一直是必备的能力。”  埃斯皮诺萨还说,《人物》杂志也和其它媒体一样,正把眼光放在全球市场:  “在过去几年里,‘人物’杂志开辟了印度版。印度‘人物’的版式及编辑概念和美国的是一样的。在印度,这个杂志非常受欢迎。如果你去印度买一本‘人物’,你将会看到,杂志的封面人物是印度宝莱坞的明星。杂志的内容是完全按照印度社会的文化打造的。”  埃斯皮诺萨说,《人物》杂志把挑战当成机遇,力图不断改进创新。不过她说,杂志的基本思想依然是:讲述名人和普通人的不平凡故事。

=。=貌似是李海鹏的样子,不过这杂志还行就是了

人民文学编辑部主任

1951年10月26日生。河北省丰润县人。从小随父母在部队生活。在家庭的影响下,四岁便接触诗歌。在北京读中小学。1969年到河北农村插队落户,两年后参军,在铁道兵基层单位当卫生员,发表第一组诗歌《采药行》。1976年起到《诗刊》编辑部工作,历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副主编,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上海文学》等各地报刊发表诗作。曾在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

历任文协昆明分会常务理事、文协港粤分会理事,1944年至1945年任昆明《扫荡报》文艺副刊主编,1946年至1947任香港《华商报》副刊主编,《中国诗坛》编委,北方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华北大学文艺研究室研究员,随军记者,1949年任《人民文学》编辑部主任、诗歌组长,《诗刊》、《中国文学》编委等。1949年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作家协会曾授予其文学编辑荣誉证书。1938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著作有《诗与斗争》、《诗论集》、《十月北京城》、《散文导报集》、《吕剑诗集》、《一剑集》、《双剑集》、《散文、杂文集》等作品,共二十余部。是一位成绩斐然的诗人、散文家。

翟志刚,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龙江镇龙西村人,大学文化、双学士学位。1966年10月10日出生,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85年6月入伍,1991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副师职,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试训中心某团飞行教员,飞过歼七、歼八等机型,安全飞行950小时,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曾入选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航天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成员。2008年6月,入选“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乘组。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点43分24秒,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开始出舱,16点45分17秒,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16点59分,结束太空行走,返回轨道舱。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成功返回地球。

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1942年6月4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0年后定居北京。中学时期爱好文学。  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  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年。  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  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该作被视为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主编杂志,被批煽动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翅膀。  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杂志主编等职。是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第五、六、七届全委会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5年发表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再次引起轰动。  1986-1987在《收获》杂志开辟《私人照相簿》专栏,开创图文相融的新文本。  1987年2月《人民文学》一、二期合刊全文刊发高行健推荐小说《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由于该小说违反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被撤去《人民文学》主编一职。后由于他对此作出了诚恳的自我批评,中国作协书记处决定他回编辑部主持工作。1987年9月23日应美国纽约华侨时报,赴美国访问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13所大学讲学,为期六周。通过演讲、座谈、介绍近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1992年后发表大量随笔,结为多种集子。1993年开始发表《红楼梦》研究论文,陆续出版多部专著,后修订增补为《红楼望月》,出版专著《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等。1995年后开始尝试建筑评论。出版《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材质之美》等。短篇小说代表作还有《我爱每一片绿叶》、《黑墙》、《白牙》等。中篇小说代表作有《如意》、《立体交叉桥》、《小墩子》等。长篇小说有《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四牌楼》、《栖凤楼》、《风过耳》等。后又开创图文相融的新文本,推出图文融合的长篇《树与林同在》。著有《明星和我》系列文章,“民工三部曲”之《护城河边的灰姑娘》《民工老何》《泼妇鸡丁》,“北海三部曲”之《仙人承露盘》《九龙壁》《五龙亭》,歌剧剧本《老舍之死》。2005年受邀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系列节目,原定为36讲,但至23讲时遭致“红学家”干预而停播。2007年起继续主讲《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及《〈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节目,至2010年共计播出61讲。2006年4月12日,刘心武应纽约华美人文学会之邀抵达美国,4月16日于哥伦比亚大学做了两次“红楼揭秘”演讲。2011年3月1日,出版《刘心武续红楼梦》。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刘心武以23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8位,引发广泛关注。2012年6月7号,刘心武的《掐辫子》入选天津语文高考阅读。

刘白羽:男,1916年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1936年毕业于北平民国大学中文系。194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延安文抗支部书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编辑部主任,新华社总社军事记者,总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及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文化部部长,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大军区副职。全国第一届政协代表,全国第一、二、三、五、六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共八大代表,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主席,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名誉副主席。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1]著有长篇小说《风风雨雨太平洋》,散文集《红玛瑙集》、《海天集》、《秋阳集》、《腊叶集》,短篇小说集《草原上》、《兰河上》、《五台山下》、《太阳》、《幸福》、《扬着灰尘的道路上》、《晨光集》,报告文学集《刘白羽东北通讯集》、《环行东北》,短篇小说《无敌三勇士》、《政治委员》,散文《长江三日》、《日出》等。电影文学剧本《中国人民的胜利》(已拍摄发行)获1950年斯大林文艺奖一等奖,散文《芳草集》获1989年中国作家协会优秀散文奖,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获1991年茅盾文学奖,长篇回忆录《心灵历程》获1995年优秀传记文学奖。[1]人物介绍刘白羽历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党支部书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部主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记者、新华社总社军事特派记者、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作协副主席、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顾问、《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刘白羽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党代会代表,第一、二、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一届代表、七届委员。半个多世纪来,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立。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始终不渝地坚持文艺的工农兵方向,进而为社会主义、为人民写作。

刘白羽(28-24),山东潍坊青州人,出生于北京通州。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代文学杰出代表人物,卓越的散文家、报告文学家、小说家、作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他写出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品。2019年9月23日,刘白羽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1]中文名刘白羽国籍中国民族回族出生日期1916年9月28日逝世日期2005年8月24日快速导航人物介绍 人物经历 成就影响 主要作品 人物评价 相关事件人物概况刘白羽:男,1916年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1936年毕业于北平民国大学中文系。194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延安文抗支部书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编辑部主任,新华社总社军事记者,总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及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文化部部长,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大军区副职。全国第一届政协代表,全国第一、二、三、五、六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共八大代表,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主席,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名誉副主席。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2]刘白羽著有长篇小说《风风雨雨太平洋》,散文集《红玛瑙集》《海天集》《秋阳集》《腊叶集》,短篇小说集《草原上》《兰河上》《五台山下》《太阳》《幸福》《扬着灰尘的道路上》《晨光集》,报告文学集《刘白羽东北通讯集》《环行东北》,短篇小说《无敌三勇士》《政治委员》,散文《长江三日》《日出》等。电影文学剧本《中国人民的胜利》(已拍摄发行)获1950年斯大林文艺奖一等奖,散文《芳草集》获1989年中国作家协会优秀散文奖,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获1991年茅盾文学奖,长篇回忆录《心灵历程》获1995年优秀传记文学奖。[2]人物介绍历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党支部书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部主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记者、新华社总社军事特派记者、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作协副主席、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顾问、《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刘白羽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党代会代表,第一、二、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一届代表、七届委员。[3]刘白羽半个多世纪来,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立。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始终不渝地坚持文艺的工农兵方向,进而为社会主义、为人民写作。

刘白羽简介刘白羽,现代著名作家,1916年9月28日生,北京通州人。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党支部书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部主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记者、新华社总社军事特派记者、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作协副主席、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顾问、《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刘白羽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党代会代表,第一、二、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一届代表、七届委员。刘白羽是现代文学杰出代表人物,卓越的散文家、报告文学家、小说家。193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38年作为一个追求进步、向往革命的青年作家,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从此矢志不渝地投身到改变民族和祖国命运的斗争中。半个多世纪来,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立。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始终不渝地坚持文艺的工农兵方向,进而为社会主义、为人民写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他写出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品。60多年来共发表作品50余部400余万字,多种作品被译成英、俄、德、缅甸等文种。《长江三日》、《日出》等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学、大学教材。1950年参加编制反映解放战争的影片《中国人民的胜利》荣获斯大林文艺奖金一等奖,散文集《芳草集》荣获1989年优秀散文奖、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荣获第三届(1991年)茅盾文学奖和1986—1994年度炎黄杯人民文学奖、长篇传记文学《心录的历程》获首届(1990—1994年)中国优秀传记文学作品奖。刘白羽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表示,“我的手稿、成书、奖状、奖章、奖杯、全部存书、照片、录音录相及所存字画、艺术品,献给我的家乡北京通县。”刘白羽同志的这一义举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通州党政领导的赞同和大力支持。1996年10月19日,刘白羽将首批珍贵文学艺术档案——部分著作、手稿、奖状、奖章、奖杯、名家字画、剪报等共180余件,亲手交给家乡通县档案馆。刘白羽文学艺术档案是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宋平同志在“纪念刘白羽从事文学创作60周年暨《刘白羽文集》首发式”上指出:“刘白羽在火热的战斗中,以满腔热忱和生花妙笔,写人民的勤劳勇敢,写人民求解放的伟大斗争,写人民创作历史的力量。刘白羽的作品充满了对党的忠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给读者很强的感染力,是对年轻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刘白羽文学馆的建立,将对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推荐书目:《刘白羽散文选集》、《心灵的历程》、《第二个太阳》、《大海》、《刘白羽文集》。

报告文学杂志历任主编

张茂龙(艺泷)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11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国家一级作家。长期从事报告文学创作,历任中国报吿文学学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文学创作中心副主任、《东方法治导刋》总编辑等。曾参与创办《新闻人物报》和《中国民营经济与科技》杂志并任常务副社长、副总编。现主编《中国报告文学作家代表作品大系》,并担任江苏省报吿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柯岩 原名冯恺。广东南海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1949年后历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创作员,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诗刊》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主席团成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委员会委员,多所高等院校教授,中共十二大代表,全国第八、九届人大代表。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6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专著《小兵的故事》、《柯岩儿童诗选》,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雷锋》、《中国式的回答》,报告文学《奇异的书简》、《船长》、《癌症 死亡》,戏剧剧本《相亲记》、《记着啊,请记着……》,中短篇小说《高压氧舱》、《道是无情》,长篇小说及电视连续剧剧本《寻找回来的世界》、《他乡明月》,电视系列剧本《仅次于上帝的人》、《柯岩文集》(6卷)等40余部。部分作品选入课本及辅导教材并译成英、法、德、日、俄、西班牙、朝鲜等国外文版本。 30余家高等院校联合曾出版《柯岩研究专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曾出现《柯岩研究文集》,多种作品多次获全国性大奖。

  • 索引序列
  • 人民文学杂志历任主编
  • 人物杂志历任主编
  • 人民文学编辑部主任
  • 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 报告文学杂志历任主编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