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从“女儿国”看时代——《西游记》和《镜花缘》对比赏析 增大字体 泊头师范语文组:黄冬冬 摘要:《西游记》、《镜花缘》都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中的文化瑰宝,在当今时代仍是魅丽不减,两部书作者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是女儿国这个意象把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从女儿国本身还是他们的荒诞、诙谐之风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许多共性的东西,但“文以载道”、“明其本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还要逐层深入,挖掘实质,找寻其时代意义。关键字: “女儿国” 封建礼教 “女尊男卑” 实质 时代意义 《西游记》、《镜花缘》都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中的文化瑰宝,在当今时代仍是魅丽不减,两部书作者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是女儿国这个意象把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从女儿国本身还是他们的荒诞、诙谐之风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许多共性的东西,但“文以载道”、“明其本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还要逐层深入,挖掘实质,找寻其时代意义。掀起“荒诞”、“诙谐”的现象外衣,我们要立足于时代背景、作者的社会经历来探求两部书中女儿国所蕴含的社会实质和时代意义: 首先我们从两部作品“女儿国”内女性所处的角色来分析。西游记中“女儿国”虽也有“农士工商皆女辈,渔樵耕牧尽红妆”的涉及,但作者并没有展开来描绘,而是把视角放在女王求爱和举国臣民女子对男人的态度上,说明在这个女儿国中作者目的是突出女性作为爱情主角的实质。而其现实意义也生发于此。《西游记》成书于明中叶,当时程朱理学统治着整个社会,他们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为大”,对女子这种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的教化根深蒂固。在这种封建伦理道德的压制之下女性本身也成为扼杀自己的刽子手。在宋元时代作品就已出现了许多列女形象,她们把自己的贞操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有的女性手被男子碰一下就认为有辱自己名节而自断手臂。而如果女子稍有反抗则被舆论灌之为“坏女人、不贞不洁的妖妇”之恶名。《水浒传》中潘金莲、潘巧云和卢夫人等女性由于背叛丈夫、没有从一而终,而只有落得被杀的下场。这些作品中作者的思想还没彻底开化,她们是被封建道德束缚了手脚。而今我们在幻想的“女儿国”中看到另一图景:女王得知御弟驾临,立即对众臣子宣布:“寡人愿招御弟为王,我愿为后,与他阴阳配合,生子生孙”。这是何等大胆的求爱之举呀!而举国上下女子对男女交合之事无任何羞怯之态。作者也敢于涉足这一方面,勇气可嘉!在现实社会中女子从小处于深闺之中,习熟“礼教”,万事遵礼教而行,即使心中青春萌动,也羞于出口,而最终往往在家人的摆布之下葬送个人幸福。构想中“女王”则勇敢的冲出了这个樊笼,女王从没接触过男性,但他对情爱有着强烈的渴求,他对唐僧大胆的求爱实质是理学禁欲主义窒息下妇女们发出的心灵呐喊。但“女儿国”在描述这种正义之举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在礼教桎梏下女性心理的扭曲变态发展。唐僧一行刚进入西梁边界就从一中年妇女口中得知:“那年小之人”不忘“风月之事”,“那个肯放你过去!就要和你交合,假如不从,就要害你性命,把你们身上肉都割了做香袋”。这是何等的凶残与变态呀。这正寓指:在现实社会下由于封建道德、礼教的压榨,女性不能自由、合理追求情爱、幸福,最终使她们走上邪恶之路而不能自拔。如《水浒传》中潘金莲、潘巧云等就是这种扭曲人物。两者都是在封建包办婚姻下背夫偷情,更甚者潘金莲和西门庆狼狈为奸毒害亲夫。他们大胆追求幸福的勇气可嘉但不道义的行为又让人生恨。是封建社会扼杀了他们的躯体,泯灭了他们善良的灵魂。《西游记》作者正是站在社会高度逆时代不能为而为之,这种冲破时代枷锁的壮举实为可敬。但《西游记》的“女儿国”只是局限于女性自身情爱角度,没有上升到社会层面。而《镜花缘》女儿国中女性角色则发生了变化,已经成为社会活动参与者。有人会认为《西游记》中“女儿国”也是由女子来掌管国家、处理社会事务。但那只是虚渺的假象,因为在此国中作者向我们突出展现的是:河水受孕、女王求爱、国师说媒和摆席设宴。只要从深层次探求,便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即现实社会中“女主内、男主外”大环境下女主母的行为:处理家务,管理婢妾、内眷。这种“常理”行为对封建礼教冲击力度不大。吴承恩展示的“女儿国”只在个人圈子里徘徊,他本人也难以想象女子还有社会的一面。由于作者这种局限,是他回避了这方面的渲染。而李汝珍则把重点停留于此,而且进行了大胆设想:“女主外,男主内”让女性管理国家,处理社会一切事务。这在其中“治河除水患”中得到精彩体现。此项工程虽是由唐敖这一外来男性协助,但如此庞大的工程一直是女王、国舅操心费力之事,而且这么艰巨而繁重的劳动还是由国中“女百姓”来担负完成的。它们有制铁造具上的“心灵手巧”,也是力量上的强者。书中对此工程的艰巨作了详细描述:挖坑、推坝、搅土且“要费许多力气”。“娇弱”女子们完成如此重任,的确难以想象,但作者所传达给我们得女性却做到了,而且还做的很成功,这不得不让人敬佩、叹服。由此及彼,让我们也会联想到“女儿国”中女性在其他国家事务、社会劳动上的潇洒身影。在此作者把女性的才能、智慧和力量充分体现出来,让现实中的男性看了也不得不汗颜。这些俗人们整天叫嚣“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的谬论,但一向“柔弱”、“浅薄”的女子在“女儿国里”则成了社会的主力军,这对现实社会的冲击非同一般呀。 其次我们从两部作品“女儿国”内:女王外来男性的态度上挖掘深层次的进步性。《西游记》中西梁女王对唐僧总体上采取屈卑的求爱。当女王得知唐僧已来本国,立刻按耐不住向臣子们宣布:“寡人以一国之富愿招御弟为王,我愿为后”,这就把自己放在了第二位上,紧接着又派国师去说媒,“礼”字为上。在见到唐僧后那种娇羞、妩媚、风流尽情展现,且又“御弟哥哥”叫个不停。这表明在她心目中仍是男性占主体地位,男性统治女性才天经地义,男尊女卑的意识没有改变。在这一点上作者仍受时代局限,没有重大突破。与吴承恩相距几百年的李汝珍却提出了“女尊男卑”的石破天惊的设想。在这个王国中女王对外来男性“林之洋”就没有了礼遇,而是强制性的逼娶,逼林之洋“穿耳”、“缠足”,做其“王妃”。在国王眼中“男性”是处于屈卑之地,应顺从自己。此国中体现的“女尊男卑”意识,虽有些矫枉过正之感,实则是作者在向社会呼吁“人人平等”思想,让男女倒置,唤起世间南子正视封建社会对女子近百年的摧残。这种女子苦痛遭遇的转嫁的确让女子们扬眉吐气了一回。这在时代进步和现实意义上已远远优越于《西游记》了。 从以上两大方面的分析对比,让我们切实感受了《镜花缘》中“女儿国”的优越与进步。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两位作者都是在封建专制大环境中成长起来,在逆境的压抑下,使他们有此惊人的创造和成就。但两人所处的毕竟不是同一时代,而他们的个性风格也应有所差异。明中叶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并发展,启蒙思潮也在兴起,但明前期近一个世纪的政治高压和文化封锁,使此时的经济文化在休养生息中没完全摆脱出来。而此书又是作者对前人作品的综合和完善,放不开手脚,创造性不大正是作者的这种成书经历和时代的局限,才使《西游记》中女儿国的现实意义稍逊色了些。到了清中后期,经历了时代的更替、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意识的升华。封建专制虽仍甚严,但也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文学创作也进入繁荣兴盛期,李汝珍正是这个时代的产儿,他虽然和吴承恩有着相似的个人经历,可他生存于高度发展、高度激越的时代,生性乐观豪放,正是时代的熏染和作者的狂放不羁之风才有了我们的《镜花缘》,也才为我们构筑了奇妙的“女儿国”。而我们正是通过两部作品中“女儿国”片断的对比赏析才真正透彻的从立体上审视了时代的进步和作者思想的升华。 参考资料:赖力行 《中国古代文学史》 吕晴飞 《〈镜花缘〉为妇女大唱赞歌》(山东师大学报)章培恒/骆玉明 《中国文学史(下)》

词作大师:南唐后主李煜。李煜是个多才多艺地皇帝,且成就都很高,尤以词作冠绝一帮,影响深远。他在中国词有史以来占有非常重要地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地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地个性外表,反演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地某种意境,一洗花间词地浮靡,特别是他被俘虏后地作品更成千古绝演。李煜承上启下,将词地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与丰富了词地表现领域,推动了后世词地大步进展与繁荣。他地词被誉为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号“愁宗”,也是后世宋词婉约派地张山,同时也成就了自我宗师级地地位。另外,他地书漫也十分了地,书法被誉为“金错刀”、“撮襟书”,绘漫更是“远过常流,高出意外”。他还对音律极有研究,凭着残留片段,竟然与小周后把失传地〖霓裳羽衣曲〗给复原了。 李煜在位期间,正是南唐朝野最混乱地时期,加上其个人性格又优柔寡断,堪称一帮政治弱智人物,因此亡国失土在所难免。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是一帮宗师级人物。李煜精书法,善绘漫,通音律,诗与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成就最高,不要说在各位皇帝中独领风骚,就是在一堆词作大家中他也是露芒四射。张宝八时,李煜国破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囚徒生涯地他仍然文思不绝,笔耕不辍,写下许多经典作品,这段时期也是其创作地巅峰时期,但也因此引来了杀身之祸,后因词作流露思家怀国情绪,被宋太宗赵露义毒害身亡。书漫大师:宋徽宗赵佶 他地帮表作之一〖饮马加城窟办〗就具有相当地文学成就:“肃肃秋风起,悠悠办万里。万里何所办,横漠筑加城。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撞金止办阵,鸣鼓兴士卒。千乘万旗动,饮马加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加城侯,单于入朝谒。浊气静天山,晨露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他地词作最高成就就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第一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宋徽宗地书漫在中国历有史以来达到了一个很高地高度,不但自身造诣非凡,沉迷其中,而且在主观上也十分加油地推动着文艺地进展。在绘漫方面,宋徽宗是一个导师级别地人物,他设立漫院,张漫学,并正式将其纳入科举考试,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地漫家,产生了许多经典作品,〖清明上河图〗即诞生于此时。他地这些作为提高了漫家地地位,大大地促进了中国绘漫地进展,并使“院体漫”兴盛一时,影响深远。他统治期间还下令编制〖宣与书谱〗、〖宣与漫谱〗、〖宣与博古录〗等著铭美术史书籍,为我国美术史地研究做出了相当大地贡献。在书法方面他第一创了“瘦金体”,这种瘦金体书法,挺拔展露丽、飘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懂书法地人,看过后也会感觉极佳。宋徽宗“瘦金体”书写十分精妙与独到,也一举奠定了其在书法有史以来地宗师地位。同时在中国地书漫有史以来宋徽宗还是“诗书漫印”一体化技术形成地奠基人,深刻影响了后世赵孟頫、唐伯虎等著铭漫家地“诗书漫印”一体化创作地进展与繁荣。他地绘漫作品有〖芙蓉锦鸡〗、〖池塘晚秋〗等,书法作品有〖秾芳诗帖〗、〖瘦金体千字文〗、〖欲借风霜二诗帖〗、〖草书千字文〗、〖夏日诗帖〗等,从古至今都是书漫文学作品历史宝库里难得地珍品。

目的、态度、方法--关于古代文学研究的一点感想儒家中和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试论从课时分配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 浅谈古代文学审美标准对“汉赋评价”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教化论论纲 浅谈还鱼于水:文学生态中的中国古代文学 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目的与方式 再论古代文学文体学的内涵与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参考文献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语言和文学类两大专业,文学类专业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中国少数语言民族文学这三个专业是各大院校考研的常设科目,具体专业开设和研究方向各院校又有所不同,以各院校招生专业目录为准。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简介专业代码研究方向本专业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各个不同历史阶段诗词文赋和小说戏曲创作的基本内容、风格流派、基本特征及理论批评内涵与时代思潮之关系,以横向比较和纵向探索相交织的宏观态势,阐释中国古代文学的渊源、发展演进规律及其理论体系的基本层次结构,并对其思维形态、批评模式与学术价值做出客观地评价。具体的研究方向以暨南大学为例包括:诗词学、叙事文学、先唐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但要注意!各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方向,具体以报考院校为准! 研究内容先秦散文研究、楚辞研究、汉代文学思想研究、汉魏六朝辞赋研究、唐宋诗研究、明清小说戏曲批评、词学批评、地域文化与诗学研究等,在较为宽广的思想文化背景下,从纵横视角进入史实的把握与提升,开拓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强化有关研究的学术性。 参考书目目前比较权威的经典教材包括:袁行霈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四卷以及游国恩等编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王力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古代汉语》、朱东润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罗宗强、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因为中国古代文学为非统考专业,因此各院校考试科目都不尽相同,甚至参考书目也不大一样,但袁本文学史一定必看书目之一。 就业前景抛开一级学科带来的光环选择教师或公务员,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让古代文学专业再一次焕发活力,就往年报考数据显示:该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毕业生多从事教学、文化宣传、学术科研、新闻出版采编、古籍整理等方面的工作。 热门院校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 报考热度就各大院校报录比数据分析,此专业近几年来报考热度持续上升,很多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认为,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它的实用价值。事实上,从近几年的形势来看,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似乎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取向。伴随热度和兴趣出现的必然有一系列与就业相关的连锁反应:比如最近故宫推出的文创类节目,必然会需要很多古代文化及古代文学的知识,这就为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创造了就业机会。神龙考研分析就神龙认识到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知识范围跨度较广,上至先秦文学,下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明清文学,涵盖中国三千年文化精髓,研究门类包括:散文、诗歌、曲词、小说等,学科内容体量较大,复习有一定难度,需要统筹规划。具体的书目一定要以报考院校为准,有些院校会发布参考书目,有些会有考试大纲。

没个联系方式,留个邮箱或者Q+Q什么的,我发给你, 留个联系方式我发给你啊,弄了个匿名,我联系不到你。

古代文学研究方向: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唐宋文学研究 元明清文学研究 初试科目 :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631文学综合 838文学专业基础 参考书目 : 0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参考文献

2《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王运熙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3《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4《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5《文学理论》 [美]韦勒克等 北京三联书店 6《现代西方美学史》 朱立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1、齐鲁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复习辅导与习题集 2、上海古籍《古代文学三百题》 这两本书都很好,尤其是第一本,配套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特别 好 普通新华书店都有卖的 《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唐宋词通论》 吴熊和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论汤显祖及其他》 徐朔方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绍虞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乐府诗述论》 王运熙 上海古籍出版社 再详细的: --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生阅读书目 一 先秦两汉书目 十三经注疏 阮元 中华书局1957年用四部备要本重印 全四十册 中华书局1982年用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全二册 四书章句集注 四部备要本 论语译注 杨伯峻 中华书局1981年修订重印 论语新解 钱穆 孟子译注 兰州大学中文系 中华书局1660年版 孟子正义 焦循 墨子闲诂 孙诒让 中华书局1954年重印 老子本义 魏源 中华书局1955年重印 老子校诂 马敍伦 中华书局1974年版 重订老子正诂 高亨 中华书局1959年版 老子校释 朱谦之 龙门书局1958年版 中华书局1963年新一版 老子新译 任继愈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庄子解 王夫之 中华书局1981年重印 庄子集释 郭庆藩 中华书局1978年重印 列子集释 杨伯峻 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 中华书局1979年版 管子集校 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遹 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荀子集解 王先谦 韩非子集释 陈奇猷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 韩非子集释补 陈奇猷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 吕氏春秋集释 许维遹 古籍刊行社 春秋左传集解 杜预注 孔颖达疏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 中华书局1981年版 左传译文 沈玉成 中华书局1981年版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国语韦昭注二十一卷 顾广圻 四部丛刊影印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点本 战国策高诱注三十三卷(宋)姚宏校正续注 士礼居仿宋刻本 武昌局 翻刻本 顾广圻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点本 诗三家义集疏 王先谦 毛诗正义 孔颖达 见十三经注疏 诗集传 朱熹 上海古籍1980年版 诗经通论 姚际恒 中华书局1958年版 诗义会通 吴闓生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诗选与校笺 闻一多 收入《闻一多全集》选刊之四 诗经选 余冠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诗经选译(增补本) 余冠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诗经今注 高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 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孙作云 中华书局1979年重印 诗三百篇探故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诗经韵读 王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诗经研究论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楚辞章句 楚辞补注 王逸注 洪兴祖补注 中华书局1957年用四部备要 本重印 楚辞集注 朱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楚辞通释 王夫之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重印 山带阁注楚辞 蒋骥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 屈原赋注十卷 通释两卷 戴震 万有文库第一集 楚辞书目五种 姜亮夫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 屈原赋校注 姜亮夫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屈赋通笺 刘永济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屈赋新编 谭介甫 中华书局1978年版 离骚纂义 游国恩 楚辞注疏长编第一编 中华书局1981年版 离骚语义疏解 王泗原 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 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 林庚 上海古籍1981年重印 天问论笺 林庚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楚辞论文集 游国恩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楚辞论文集 蒋天枢 陜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楚辞韵读 王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楚辞选 马茂元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980年重印 楚辞研究论文集 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中国古代神话 袁珂 山海经笺疏 郝懿行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 先秦散文选注 罗根泽 汉魏六朝散文选 陈钟凡 盐铁论校注 王利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论衡集解 刘盼遂 中华书局1959年版 潜夫论笺 汪继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中华书局1979年版 贾谊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晁错集注释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枚叔集 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司马长卿集 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扬子云集 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张河间集 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蔡中郎集 四部备要本 史记 司马迁 汉书 班固 后汉书 范晔 史记三家注 史记集解 裴駰 史记索引 司马贞 史记正义 张守节 汉书补注 王先谦 商务印书馆1959年重印 汉书管窥 杨树达 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后汉书补注 惠栋 后汉书集解 王先谦 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淮南子高诱注 《诸子集成》中华书局本 世界书局本 第七册 说苑 刘向 四部丛刊影印明钞宋本 新序 刘向 四部丛刊影印明刻本 文选李善注(有关部分) 中华书局1977年缩印本 文选六臣注(有关部分) 四部丛刊影宋本 古诗十九首集释 隋树森 中华书局1955年版 玉台新咏(有关部分) 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明寒山赵氏刊本1958年 重印 乐府诗集(有关部分) 郭茂倩 中华书局1979年点校本 古诗源(有关部分) 沈德潜 中华书局1977年重印本 古诗纪(有关部分) 冯惟讷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 丁福保 中华书局1959年版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 逯钦立 中华书局1983年版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有关部分) 严可均 中华书局1965年重 印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中华书局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中华书局 中国历代诗歌选(有关部分) 林庚、冯沅君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 北大中文系 -- 作者:tecdai -- 发布时间:2004-3-2 19:30:58 -- 二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书目 孔北海集评注 孙至诚 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孔少府集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曹操集 中华书局1959年版 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黄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曹子建诗注 黄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曹集铨评 丁晏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 建安七子集校注 吴云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三曹研究资料滙编 河北师院中文系 中华书局1981年版 王粲集 中华书局1980年版 诸葛亮集 中华书局1960年版 阮籍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阮步兵咏怀诗注 黄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嵇康集校注 戴明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陆士衡诗注 郝立权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陆机集 中华书局1982年版 靖节先生集 陶澍 集注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排印本 陶渊明集 王瑶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陶渊明集校注 逯钦立 中华书局1979年版 陶渊明研究资料滙编 中华书局1962年 陶渊明诗文滙评 中华书局1961年 陶渊明 中华书局1965年 谢康乐诗注 黄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谢灵运\\集校注 顾绍柏 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鲍参军集注 钱仲联增补、集说、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增订 谢宣城集校注 曹融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谢宣城诗注 郝立权 庾子山集注 倪璠 中华书局1981年版 庾信诗赋选 谭正璧、纪馥华选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 汉魏六朝赋选 瞿蜕园 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1979版 汉魏六朝小说选 徐震堮 汉魏六朝文絜笺注 许櫣评选 黎经诰笺注 汉魏六朝散文选 陈钟凡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中华书局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 北大中文系 北大出版社 水经注疏 杨守敬 熊会贞 科学出版社1957年影印 洛阳伽蓝记校注 范祥雍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修订重版 洛阳伽蓝记校释 周祖谟 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旧小说(甲集) 吴曾祺 辑 商务印书馆1914初版1957年重印 古小说钩沉 鲁迅 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1973年版 太平广记(有关部分) 李昉 中华书局1961、1982年印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有关部分)严可均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 丁福保 乐府诗集(有关部分) 郭茂倩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 逯钦立 古诗源 (有关部分) 沈德潜 古诗纪(有关部分) 冯惟讷 古谣谚(有关部分) 杜文澜 玉台新咏(有关部分) 徐陵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萧涤非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中古文学史论 王瑶 北大出版社1986年版 汉魏六朝诗论丛 余冠英 汉魏乐府风笺 黄节 乐府诗论丛 王运熙 乐府文学史 罗根泽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 曹道衡 八代诗史 葛晓音 陜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 钱志熙 北京大学出版社 魏晋玄学 汤用彤 中华书局1985年版 理学、佛学、玄学 汤用彤 北大出版社1990年版 世说新语笺疏 余嘉锡 中华书局1983年版 搜神记 干宝 搜神后记 陶潜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张溥 汉魏丛书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北史 南史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唐长孺 三联书店1978年重印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 唐长孺 三联书店1978年重印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拾遗 唐长孺 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东晋门阀政治 田余庆 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 王仲荦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 王运熙、杨明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文心雕龙注 范文澜 诗品注 陈延杰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王子安集注 蒋清翊 光绪间刻本 王元功文集五卷本会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杨烱集 中华书局1981年版 卢照邻集 中华书局1981年版 骆临海集笺注 陈熙晋笺注 中华书局1961年版 陈子昂集 中华书局1960年版 陈子昂研究 韩理洲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曲江集 张九龄 四部备要本 孟浩然集 四部备要本 孟浩然诗选 陈贻焮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王右丞集笺注 赵殿成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重印 王维诗选 陈贻焮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重印 李太白全集 王琦 中华书局1981年修订版 李白集校注 瞿蜕园 朱金城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杜诗详注 仇兆鳌 中华书局1979年版 钱注杜诗 钱谦益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再版 杜臆 王嗣奭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影印 读杜心解 浦起龙 中华书局1978年重印 杜诗镜铨 杨伦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排印本 读杜诗说 施鸿保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1964年印 杜甫研究 萧涤非 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1961年印 杜甫评传 陈贻焮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988年版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滙编:杜甫卷 中华书局1964年版1982重印 王昌龄诗注 李云逸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高适诗集编年笺注 刘开扬 中华书局1982年版 岑参集校注 陈铁民 侯忠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元次山集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 钱考功集 四部丛刊本 韦苏州集 四部丛刊本 刘随州集 四部丛刊本 李君虞集 席氏本 卢纶诗集校注 刘初棠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华阳集 席氏本 孟东野诗注 陈延杰 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孟东野诗集 华忱之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张籍诗集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张籍诗注 陈延杰 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长江集 四部丛刊影印本 王建诗集 中华书局1959年版 韩昌黎文集校注 马其昶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 钱仲联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柳宗元集 中华书局1979年版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滙编:柳宗元 中华书局1964年版 刘禹锡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白居易集 中华书局1979年版 白香山诗集 汪立名编注 四部备要本 白居易诗评述滙编 陈友琴 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元氏长庆集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影印 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 中华书局1959年版 李贺诗集 叶葱奇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1980年重印 樊川诗集注 冯集梧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 樊川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校点本 玉溪生诗笺注 冯浩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标点本 樊南文集详注 冯浩 四部备要本 樊南文集补编 钱振伦 钱振常注 四部备要本 温飞卿诗集笺注 曾益 顾予咸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校点本 孙可之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影印宋蜀刻本 罗昭谏集 四库全书著录 皮子文薮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校点新本 唐甫里先生文集 四部丛刊影印本 聂夷中诗 杜荀鹤诗 中华书局1959年断句排印本 韦庄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韦庄词校注 夏承焘 刘金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南唐二主词校订 王仲闻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花间集评注 李冰若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全唐诗 乐府诗集(有关部分) 全唐文 说郛 唐人小说 汪辟疆校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 唐宋传奇集 鲁迅校录 文学古籍刊行社印本 本事诗 孟棨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唐语林 王谠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云溪友议 范摅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唐摭言 王定保 古典文学出版社 唐国史补 李肇 古典文学出版社 唐诗纪事 计有功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五代史 新五代史 文献通考 历代诗话正续编 何文焕 丁福保 中华书局1981年版 清诗话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一版 清诗话续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诗话总龟 阮阅 四部丛刊影印本 苕溪渔隐丛话 胡仔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标点本 诗人玉屑 魏庆之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 诗薮 胡应麟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版 历代诗话 吴景旭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 随园诗话 袁枚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点校本 瓯北诗话 赵翼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点校本 昭昧詹言 方东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校点本 带经堂诗话 王士祯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宋诗话辑佚 郭绍虞 中华书局1980年版 原诗 叶燮 饮冰室诗话 梁启超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宋诗话考 郭绍虞 中华书局1979年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陈寅恪 元白诗笺证稿 陈寅恪 唐诗杂论 闻一多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隋唐五代史纲 韩国磐 中国通史简编 范文澜 唐代科举与文学 傅璇琮 中国文学简史 林庚 北大出版社1988年重印 唐诗综论 林庚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唐诗论丛 陈贻焮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唐代诗人丛考 傅璇琮 中华书局1980年版 唐诗人行年考 谭优学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唐人行第录 岑仲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 程千帆诗论选集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程千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唐人选唐诗(十种) 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 全唐文纪事 中华书局 唐才子传 唐人说荟 唐音癸签 胡震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排印本 旧唐书 新唐书 唐会要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袁行霈 北大出版社1987年版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罗宗强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汉唐文学的嬗变 葛晓音 北大出版社1990年 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 葛晓音 北大出版社1998年版 唐诗小集(丛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者:tecdai -- 发布时间:2004-3-2 19:31:50 -- 三 宋元明清书目 小畜集 四部丛刊本 小畜外集 四部丛刊本 河东先生集 四部丛刊本 珠玉词 晏殊 宋六十名家词本 范文正公集 四部丛刊本 乐章集 宋六十名家词本 梅尧臣集编年校注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苏学士文集 四部备要本 苏舜钦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新一版 欧阳文忠全集 四部备要本 欧阳文忠公文集 商务印书馆1958年重印 六一词 欧阳修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 嘉佑集 苏洵 四部备要本 司马文正集 司马光 四部备要本 元丰类稿 曾巩 四部备要本 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中华书局1959年版 王文公文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校点本 王荆公诗文沈氏注 沈钦韩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1962年排印本 王荆公诗笺注 李璧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 王安石 邓广铭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施注苏诗 施元之 四库全书著录 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 查慎行 乾隆间刻本 苏诗合注 冯应榴 光绪九年刻本 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王文诰 嘉庆间刻本、光绪间刻本 苏诗补注 翁方纲 苏轼文集 中华书局1986年标点本 苏轼乐府笺 龙榆生 商务印书馆1958年 苏轼评传 曾枣庄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栾城集 苏辙 四部丛刊本 豫章黄先生文集 黄庭坚 四部丛刊本 山谷诗集注 四部备要本 豫章黄先生词 龙榆生校点 中华书局1957年版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滙编: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 中华书局1978年版 淮海居士长短句 龙榆生校点 中华书局1957年版 淮海词笺注 杨世明注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王光年增注 中国书店1985年版 晁氏琴趣外编 龙榆生校点 中华书局1957年版 济北晁生鸡肋集 四部丛刊本 后山居士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 后山诗注 任渊 四部丛刊本 后山诗注补笺 冒广生 商务印书馆1936年 张右史文集 张耒 四部丛刊本 柯山词 龙榆生校 中华书局1957年 片玉集 陈元龙集注 强村丛书本 清真集 中华书局1981年版

《古文观止》《庄子》《世说心语》《人间词话》《史记》《左传》《三国志》。个人推荐《庄子》和《史记》,比较好看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语言和文学类两大专业,文学类专业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中国少数语言民族文学这三个专业是各大院校考研的常设科目,具体专业开设和研究方向各院校又有所不同,以各院校招生专业目录为准。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简介专业代码研究方向本专业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各个不同历史阶段诗词文赋和小说戏曲创作的基本内容、风格流派、基本特征及理论批评内涵与时代思潮之关系,以横向比较和纵向探索相交织的宏观态势,阐释中国古代文学的渊源、发展演进规律及其理论体系的基本层次结构,并对其思维形态、批评模式与学术价值做出客观地评价。具体的研究方向以暨南大学为例包括:诗词学、叙事文学、先唐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但要注意!各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方向,具体以报考院校为准! 研究内容先秦散文研究、楚辞研究、汉代文学思想研究、汉魏六朝辞赋研究、唐宋诗研究、明清小说戏曲批评、词学批评、地域文化与诗学研究等,在较为宽广的思想文化背景下,从纵横视角进入史实的把握与提升,开拓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强化有关研究的学术性。 参考书目目前比较权威的经典教材包括:袁行霈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四卷以及游国恩等编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王力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古代汉语》、朱东润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罗宗强、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因为中国古代文学为非统考专业,因此各院校考试科目都不尽相同,甚至参考书目也不大一样,但袁本文学史一定必看书目之一。 就业前景抛开一级学科带来的光环选择教师或公务员,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让古代文学专业再一次焕发活力,就往年报考数据显示:该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毕业生多从事教学、文化宣传、学术科研、新闻出版采编、古籍整理等方面的工作。 热门院校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 报考热度就各大院校报录比数据分析,此专业近几年来报考热度持续上升,很多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认为,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它的实用价值。事实上,从近几年的形势来看,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似乎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取向。伴随热度和兴趣出现的必然有一系列与就业相关的连锁反应:比如最近故宫推出的文创类节目,必然会需要很多古代文化及古代文学的知识,这就为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创造了就业机会。神龙考研分析就神龙认识到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知识范围跨度较广,上至先秦文学,下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明清文学,涵盖中国三千年文化精髓,研究门类包括:散文、诗歌、曲词、小说等,学科内容体量较大,复习有一定难度,需要统筹规划。具体的书目一定要以报考院校为准,有些院校会发布参考书目,有些会有考试大纲。

古代文学研究方向: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唐宋文学研究 元明清文学研究 初试科目 :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631文学综合 838文学专业基础 参考书目 : 0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

中国古代史参考文献

中国:翦伯赞《中国历史纲要》 张岂之《中国历史》(没有共和国史) 钱穆《国史大纲》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张传玺《中国史纲》 周谷城《中国通史》 白寿彝《中国通史》 内藤湖南《中国史通论》 世界: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6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汤因比《历史研究》 阿尔德伯特《欧洲史》 蓝勇《历史地理学》(今天刚从老师那里借到了史念海的《中国历史地理纲要》) 周予同《中国历史文选》 王力《古代汉语》 专门史:《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中国经济史》、《世界经济史》、《宗教史概论》、《中国政治制度史》、《世界政治制度史》(均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 准备了这么多,还缺少史学理论、史学史 以上书有的看了一遍,有的数遍,但是对于专门史和世界史还是害怕啊~~~~

考研专业课一般都是两门啊。具体要看报考学校的。

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严格说都不属于历史书籍。如果你对相关年代纪事感兴趣,可以看《三国志》和《左氏春秋》、《东周列国志》、《战国策》等。研究历史仍须以正史为主,野史小说笔记等虽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不避忌讳、直言信书,但毕竟是一家之作,难令人信服,也难以考证其真实性。

中国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A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她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A%A这一段是近400字的版本。%A%A%A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过程中,经过五千多年的锤炼和洗礼,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学者顾冠华认为“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蕴含着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哲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为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背景。%A 李瑞环同志深刻指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及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有责任把祖先留下的这一极其丰厚、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整理好、继承好,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A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两重性%A(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A1.传统文化的内涵%A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大概念,是由传统、文化两个小概念组合而成的。所谓“传统”,从文化学角度诠释,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如逐代延续的思想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制度规范等。【l J“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本指“文治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举。《周易.贲卦》(《彖传》)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以被看做是文化的原始提法。然而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化”一词,其含义与古代不尽一致,它是19世纪末期通过日文转译从西方引进的。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在他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所谓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个综合体。"【2】中国的学者一般都采用《辞海》对文化的界定:“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需要指出的是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总是处于流变与整合过程中。因此,并不是所有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都可称之为传统文化。而只有那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才得以积淀、保存、延续下来,成为后世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这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因而得以积淀、保存、延续下来的文化称之为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指根植于中华大地肥沃土壤之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之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之外,还包括历史、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农学、天文、地理等古籍文书。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东西。“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浓厚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3】我们这种传统文化,是在世界文化丛林中独树一帜的最悠久的文化,它不仅过去在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曾经起过巨大的作用,而且对整个世界文化发展也起过重大的影响作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也一定会发挥其强大的推动作用。%A2.传统文化的特点%A中国传统文化有各种表现形态,居中心地位的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儒家伦理中心主义为出发点的信念。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人的文化人格,而且决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4】除了伦理政治型文化这一总的特征之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以下特点:%A(1)同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A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绝,形成了世界上极具生命力的文化传统。在人类6000年的文明史上,只有中国文化按照自己的轨道不问断地运行一直到今天。而其他国家大多出现过断层,有的甚至走向消亡。中国文化历经艰辛,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多民族、各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融合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和周围地域文化、形成了同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已深深地融进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它对于民族的生存与延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同时对于外来文化有着宽厚的包容性和强大的同化力。%A(2)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显著特点和特征,渗透着古老东方民族的聪明和智慧。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虽然说是传统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各个国家民族在相互的交往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吸收而不断充实发展自己。这种发展,是相互融合,使自己更加完美、更具有自己国家民族的特色。随着漫长的历史交往,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日益发展成“合而不同”的融合,逐步成为多元统一体的全球文化。正如一位大学者说的,越是民族性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越具有全球性。失掉了民族性的东西,就说不上什么世界性、全球性。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统一体,离开多元化、统一体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以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融合了我国各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逐步丰富完善了自我。随着世界文化的交融,必然很自然地走向全球化。如儒家孔子的“天下观",道家老子、庄子的“自然观"精神已在世界学术界广为传播。%A(3)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A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前代文化遗产的价值,充分宣扬传统本身得以存在和流传的合理性,虽然它也有起伏跌宕,并多次面临挑战,但一次又一次表现出巨大的再生能力。它在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无数个后人继承前人又发展前人,虚心学习前人又丰富前人,依据时代需求又超越前人,这样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接力运动,付出了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和巨大心血,才逐步形成、不断补充、不断完善成熟起来的,来之不易。%A(二)传统文化的两重性%A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创造了著称于世的文化。其中儒家文化的发展及演变是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主线。就内容上说,儒家的仁政王道,道家的清静无为、以退为守,法家的循名责实、信赏必罚,这三者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的三位一体基本要素,浸透于民族的性格和心理中。其基本价值系统是以儒家体系为主干,同时又兼容道、法、墨等诸子百家之长。但它并不是珠玑而是混有沙石。因此,对这份遗产既不能完全抛弃,又不能全盘搬用,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创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文化。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绝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一定的科学地位,是尊重历史辨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清楚地告诉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应取的态度。取精用弘,批判地加以继承。那么,怎样进行批判地继承呢?%A其精华部分主要有:%A(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A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一直居中国文化传统的主导地位。《易传》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意是说“天”的德性是健运不己,人们应该仿效它,刚健有为,奋发进取;“地"的德性是顺育万物、包孕万物、哺育万物,人们也应该仿效它,兼容并包,广收博采。孔子提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人生追求,孟子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屈原在《渔父》中愤然写道:“举世皆浊吾独清,举世皆醉吾独醒。”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中国人对真理孜孜以求,对外敌侵略拼死抵抗,铸造出知难而进、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民族性格。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成才的道路上努力奋斗,自强不息。这些都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永不停息的坚强意志和非凡气度。%A(2)天人合一,以人为本%A所谓天主要指广大的自然界,天人关系主要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组成自然系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应该服从这个规律;人类社会的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是一致的;人生的最高理想应该是天人之间的协调。“天人合一”的思想给予了我们许多启示。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天人合一,但是,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即以人为本。如,孔子主张的“不语怪、力、乱、神”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种思想影响巨大,他虽然不能否定鬼神的存在,但是对其采取存疑的态度,即存而不论;而将现实中的人放在第一位,关注人的生命。【6】%A(3)修养德性,人际协调%A儒家文化是伦理文化,主张“道德至上",强调以“仁让为贵,以孝悌为尚,以忠敬为美’’的人生理想。在古代思想家们看来,天是道德之天,人是道德之人,甚至一草一木也得道而生,有德之品性。【_7】在这种道德辐射之下,主张“仁者爱人”、“以和为贵”,讲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人际关系。%A(4)集体本位,天下为公%A西方文化崇尚的是个体本位,而中国传统文化以家庭为中心,以集体为本位,讲究4“贵群”。【8】在个体、局部与集体、整体发生冲突时,主张牺牲前者而保护后者,这就是所说的“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有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高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主要表现在:(1)复古保守。(2)消极无为。(3)纲常名教。%A(4)重义轻利。%A(5)重道轻器。%A总之,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注意辨证地分析,批判地继承。然而批判的继承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和创新。这就是说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有价值的外来文化,创造传统与现代相统一、民族与世界相统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新型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古籍中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建筑技术专书是《营造法式》,是宋崇宁二年(1103年),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

内容摘要:农耕生活特有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亲和融洽的关系上,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优越之处,同它很早就认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关 键 词:古代建筑 亲和 木构架 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溯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古代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维持生存的农耕技术。农耕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古代先民已经脱离了居无定所的原始居住状态,开始有意识地构筑与生相随的居住场所。伴随着周而复始的耕种劳作与不断变化的周遭环境,唯一不变的就是躲避风雨的安身之处。不难看出,建筑便成为古代先民生存自由的自觉选择,有意识地构筑安身之屋与本能寻求栖身之处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自此便开始了它的历史进程。  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正因为处在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环境下,天时变化,节气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种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时,俯仰天地之间体察到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彼此联系的生命秩序,从而也认识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确认了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相互关系。经年累月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在中国古代知识系统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便建立在一个互动合理的范围内,绝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尽管这一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关,但只有顺应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发展,形而下之器的创造与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规律才能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才能获得生命存在的确认。“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亲和关系。”①所以,亲和之道在早先的境况下一方面是环境的驱使,另一方面又是文化价值上的取向。从此,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依恋在自然的怀抱里。  由于有了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中国古代建筑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的应用上特别钟情于木材。面对随处可见的石料而选择木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是建筑观念和文化信念的使然。不仅如此,选择木材还在于木材优越的物理特性和易于加工的材料性能,透过所加工的形态从中体现出柔韧、温和的品质,柱、梁、门、窗所散发的木质气息,以及那记录生长历程的纹理,都处处体现了与人的亲和关系,用木材营造的建筑自然会弥漫着家园的温暖。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选择木材,无论是自然之木,还是心性之木,都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心性对木性的认同,然而木性也适应心性的要求。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构架体系,柱、梁之间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相互联结、互相共存的结构关系,以相对稳定的构架秩序来应对多变的建筑需求。同样的柱、梁构架可以在往复延伸上构成宽大开敞的空间场所,可以在纵深的推进里形成重重庭院。显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结构关系与农耕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无疑建立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植根在有无相生的变化里,融汇在循环往复的发展认识上。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从一开始就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并始终认为人不能从宇宙自然中抽离出来,建筑不应该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脱离地球引力的尝试,均归依到重重的院落里与树木为伴,与山水为邻。在建造房屋时其营造法式规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顶、屋身、台基,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当西方建筑因应功能而改变时,传统中国建筑却以因应维持一种文化的价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国文化有多悠长,这三个部分的组合便多悠长。所以,当我们开始去看这几个看来只是基本部分时,其实我们也是在端详着整个中国文化的面目。”②中国古代建筑在木构架的体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断满足并组合为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建筑从来以亲和的姿态回应自然,并从中寻找创造的灵感,从剖析具体的建筑营造中更能体会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别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来自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的墙壁实际上并不承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无遮挡,有顶无墙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严实、空间封闭的仓房。由于木构架的原因,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同样也十分自由,为了在室内获得大面积空间,无须任何隔断,仅剩柱子的排列。与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间进行围隔,从而获得较小空间。特别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断样式,既划定了空间范围,又不阻挡视线,做到隔而不断,虚实相间。木构架结构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地形,既能把单体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庞大的建筑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构楼阁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这就为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带来极大的可能性。以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从单体建筑来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间,房屋的几何形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要想获得建筑空间的丰富性,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单体建筑的排列组合形成院落,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单体建筑通过平面纵深推进,就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空间聚合,如果作横向推移时会形成宽广的空间场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墙体就变成相对封闭的庭院。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寻求突破自然的高度来体现征服自然的人工伟力,任何寻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尝试都消解在平面的展开上,与自然相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则。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规划既有中轴对称形式,又有依环境而顺势的自由展开方式,从而达到了既有理性的规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问题上不露痕迹、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如果单从外部观看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好似一组封闭而没有生命活力的房屋,但走进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内,明显感到人与自然密切相处而生机勃勃。庭院空间作为各个单体建筑的联结纽带,促使每一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交通联系归于一统,形成了一个共享的空间单元。特别是在民居建筑的庭院里房间的通风采光、人流、物流的交通联系、种树养花、儿童游戏、休闲聊天均在这个共享空间里进行。“从庭中阳光的移动,可以感觉‘天时’的变化。从庭中阴雨风雪的来临,可以知道‘节气’的变化。从空气的新鲜、阳光的温暖,可以感到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活力息息相关。”③人与人、人与自然在庭院里和谐相处,人们在这一方庭院里呼吸到生命自由的气息,一种与自然密切交流的回应。  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而中轴对称则是获得整体空间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国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对称形式,一方面满足功能上、技术上的要求,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宗法礼仪、人际规范的要求,这是“人道”。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宫殿、衙署、寺观,还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对称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以宫殿、坛庙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严格地按照以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由单体建筑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对称布局,呈现出一种方正、规整、井然有序的空间美感,营造出庄严平静、肃穆平和的环境氛围。一般而言,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其表现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随横轴左右展开,其他的房屋则以主要建筑为中心沿周边布置,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庭院。重点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围墙所围系,在围合的环境下具有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盘布局里的视觉焦点。在对称轴线下的建筑组群还可以沿着纵轴串连成若干院落,每组称一“进”,所谓庭院深深便是这层含义。然而更为宏大的建筑群落还可在主院落的侧边营建次要的庭院和多进院落,形成多条纵轴并列,主轴线称“中路”,两侧为“东路”和“西路”。有鉴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纵深发展而取得建筑组群与庭院空间的多重变化,才使人们在穿行重重院落的进程中,把人的兴奋情绪调适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转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调节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还体现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的态度上,从建筑非对称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践行这一建筑理念的积极表现。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园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规则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势,而采取不对称的组群方式。由若干单体建筑沿着地势轴线作纵向移动,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可长可短,在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间便形成了纵深的空间序列,各座建筑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流动线而串联。体察建筑空间的转换则以人流动线的时间过程来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动态变化。虽然单体建筑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而采用流观的方法就很容易产生空间的节奏感,细微体察与瞬间把握在静止和流动中完成,不难看出,这是轴线距离的长短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感受。在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布局里,其轴线往往偏离直线的规定,根据起伏错落的自然景观,而采取灵活多变的应对方略,单体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圆;联通路线能曲可直;空间转换更显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错中进入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迹象隐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声色,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还有一种更为开放自由的散点式平面布局,以大隐于山、于水的手法,仰卧山水之间尽显自然亲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点状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散点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它没有沿轴线布局的霸气,也不看重曲折的线性串联。建筑组群的空间聚合、开放,以点的情状围绕在特定的自然区域里,依形就势,顺应构成。有的就山势而高低错落,起伏进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没有明显的人流动线。散点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规则定式为准绳,而是无拘无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灵。因此,宁静致远、自然淳朴是散点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间境界。  我们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回应方式,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  注释: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P  ②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P  ③王镇华华夏意象——中国建筑的具体手法与内涵中国文化新论·艺术篇·美感与造型,三联书店1992,P

  • 索引序列
  •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 中国古代文学参考文献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参考文献
  • 中国古代史参考文献
  •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