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参考文献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史参考文献汇总

发布时间:

中国古代文学史参考文献汇总

您好,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基本参考书目推荐 古代文学书目 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 褚斌杰等《中国文学史纲要》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 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 上海古籍出版社《古典文学三百题》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 北大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历史三百题》 现当代文学书目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书目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中国民间文学概要》王娟《民俗学概论》高校民间文学教材组《民间文学作品选》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书目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董学文《文学原理》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王岳川、胡经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张少康《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朱维之《外国文学史》郁龙余、孟昭毅《东方文学史》文艺学书目董学文《文学原理》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王岳川、胡经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董学文《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文艺美学书目胡经之《文艺美学》王岳川、胡经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现代汉语书目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王理嘉《音系学基础》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专题教程》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李小凡、项梦冰《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郭锡良《古代汉语》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古代汉语书目郭锡良《古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古代汉语知识教程》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古汉语词汇纲要》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王力《汉语史稿》《汉语音韵》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古文字学书目裘锡圭《文字学概要》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王宇信《甲骨文精粹释译》《甲骨文精粹选读》郭锡良《古代汉语》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语言学书目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徐通锵《语言论》《历史语言学》《基础语言学教程》郭锡良《古代汉语》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王力《汉语史稿》《汉语音韵》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王理嘉《音系学基础》古典文献书目董洪利《古典文献学基础》《古籍的阐释》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中国古文献学》高路明《目录学与中国古代学术源流》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倪其心《校勘学大纲》陈垣《校勘学释例》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朱天俊、李国新《中文工具书教程》郭锡良《古代汉语》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古代文学研究方向: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唐宋文学研究 元明清文学研究 初试科目 :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631文学综合 838文学专业基础 参考书目 : 0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

这也要分你考研的是哪个学校,每个学校自主出题,用的教材是不一样的

[color=#000][font=黑体][size=15px]华侨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还未公布,建议参考2014年参考书目。去年的参考书目是:《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size][/font][/color][font=黑体][color=#000000][size=15px]请关注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题,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发布各高校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url][/url] 希望能帮助到你![/size][/color][/font][font=黑体][color=#000000][size=15px]或者你也可以问下考过的师兄或师姐们,他们的建议更具针对性。[/size][/color][/font]

中国古代文化史参考文献汇总

那你直接去找下(社会科学前沿)上的文献吧

中国文论传统及其现代命运 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体系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特征密切相关。可以说,作为文学观念之理论化形态的文论话语乃是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直接体现。具体言之,与古代士人“社会导师”的文化认同直接相关,形成了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古代士人维护个体精神自由与超越意识直接相关,形成了以道家、佛释之学为思想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士大夫诗文酬唱的文人情趣直接相关,形成了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系统 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系统,是中国古代居于主导地位或者官方意识形态地位的文论话语。就其产生的动因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西周文化之遗存。我们知道,西周是政文合一的社会,文化系统与政治系统密不可分,国家意识形态直接表现为政治的与文化的制度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所以,诗歌在西周时期乃是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系统与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受到尊崇的。 就现存《诗经》作品来看,西周诗歌的功能首先是沟通人与神的关系,那些以祭祀上帝、山川日月之神以及祖先神灵为目的的颂诗和部分“大雅”之作就属于这类作品。其意识形态功能在于:向天下诸侯证明周人统治的合法性,向周人证明贵族等级制的合法性。对神的祭祀从来都是一种特权,因此,祭祀活动本身就已经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了。西周诗歌的第二个重要功能是沟通君臣关系。这里又分为“美”、“刺”两个部分。“美”是臣下对君主的肯定性评价;“刺”是臣下对君主的批评与规谏。根据郑玄《六艺论》和《毛诗序》等汉儒的记载我们知道,西周时期之所以采用诗歌的形式来沟通君臣关系,主要是因为这种形式比较委婉文雅,便于言说与倾听。现在看来,这大约是贵族社会一种言说的特殊方式或权力——可以“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根据《诗经》可以知道,在西周后期,诗的这种功能得到了十分充分的实现。对于诗歌这种功能,我们可以理解为国家意识形态内部的自我调节机制。十分清楚,西周时期诗歌的这两种主要功能都是意识形态性质的。这意味着,西周诗歌本来就是彼时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形式。这对于以继承和弘扬西周礼乐文化为天职的儒家思想家来说自然会产生莫大的影响——在他们看来,诗歌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就像母鸡有下蛋的功能一样是天经地义的。 促成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形成的另一个主要动因则是儒家士人的身份认同。儒家士人作为一个知识群体, 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以“克己复礼”——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改造社会的政治目的为最高任务的。他们的一切话语建构与阐释活动无不以这一目的为核心。对诗歌的阐释自然也不例外。从现存的《论语》、《孟子》、《荀子》和被定名为《孔子诗论》的楚简等涉及诗歌的论述来看,先秦儒家已经在诗歌阐释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工具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从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到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说,再到荀子的“诗言是,其志也”之说,都不离“克己复礼”之宗旨。 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从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主流,其影响至为深远。汉代是儒家知识群体擎着儒学大旗与统治集团讨价还价、形成“共谋关系”,从而建立起新型官方意识形态的关键时期。所谓经学,实际上乃是统治集团与知识阶层在政治上终于形成联盟关系的话语表征,是知识阶层进入权力系统的意识形态保证,也是权力集团获得合法性的直接产物。经学是政治权力正式承认知识阶层话语之权威性的标志,是“势”对“道”的妥协;经学也是知识阶层话语压制了其固有的乌托邦精神之后的结果,是“道”向“势”的让步。因此,经学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它最终确定了中国主流文化始终在政治与知识之紧密联系中发展的基本格局,从而也决定了这种文化始终不能获得纯粹的知识形态而向自然领域拓展的命运。 在经学语境中的文论话语自然是彻底的工具主义的。从《毛诗序》和郑玄的《诗谱序》、《六艺论》等文论话语来看,在汉儒的心目中,诗歌直接就是一种规范君权、教化百姓的政治工具。诗歌存在的合法性依据不能在个体情感世界中去寻找,而必须在人伦关系,特别是君臣关系中去寻找。汉儒说诗,非美即刺。无论美或刺,都是一种具有明显政治性的话语建构,是对儒家给出的价值秩序的维护与阐扬。汉代《诗》学四家,无论存在怎样的差异,其主旨都是用工具主义的眼光来解说《诗经》作品,其目的都是借助于对古代诗歌的解说来实施对现实君主的约束与引导。总之,是出于现实的政治策略。手段是文化的,目的是政治的——这就是经学语境中文论话语的根本特征。 隋唐之时,儒家工具主义文论大体上继承了汉儒传统。但由于诗文自身的发展,文论话语也相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经过了魏晋六朝的诗文创作大繁荣局面之后,儒家文论家所面临的问题早已不再是如何阐释已有的诗文作品,而是如何创作新的作品。因此,隋唐儒家不再满足于通过阐释古代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工具主义文论观点。他们直接提出诗文要为现实政治服务的观点。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之说,乃是此期工具主义文论的典型口号。这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文论观。在这时的价值坐标中,建功立业乃居于最高位置。因此,“有补时政”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工具主义文论的基本宗旨。 宋代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此期的儒家已经不再把建功立业视为人生最高理想,因此也就不再满足于仅仅赋予诗文直接的政治功能。从社会地位看,宋儒与汉唐儒者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有幸成为君主集团唯一的合作和依靠对象;而汉唐时代的功臣、外戚、宦官、世族才是君主集团最重要的依靠对象,文人士大夫常常处于被压制与被排挤的地位。宋儒的这种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不再以进入仕途、建功立业为人生最高理想,而是要追求更加高远的目标。一般说来,成圣成贤是宋儒普遍存在的人生理想。如此,则宋儒所主张的工具主义文论观也就有别于汉唐儒者。其根本之处是宋儒不仅仅要诗文服务于社会政治,而且更要服务于具有形而上学色彩的“道”。宋儒的文论处处离不开对“道”的阐扬。这个“道”可以说乃是宋儒乌托邦精神的话语表征而不是现实社会秩序。这种将“道”视为“文”之本体、将“文”视为“道”之发用的观点,本来是唐代中后期韩愈等人提出来的,是所谓“古文运动”的核心主张。但是这种观点在唐代并没有被发扬光大,而只是昙花一现。只是到了宋代,由于言说者的社会境遇发生了变化,才成为人人言之的普遍性的文论观点。 这样一来,在中国古代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观内部就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要求诗文直接服务于现实政治,成为“治教政令”的工具;一是要求诗文从属于某种超验的精神价值,成为载道之具。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为现实政治服务与为某种高远难达的理想服务是迥然不同的。可以说,这种不同就是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差异所在。自宋直至晚清,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的发展即是这两种倾向的此消彼长。

图书信息(一)基本信息  书 名: 中国历史文 化   作 者:李文芬   出版社: 旅游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ISBN: 9787563707485   开本: 16开   定价: 00 元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文化(第5版)》主要内容简介: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要求,满足旅游高等教育的需要,我们根据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在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的主持下,集合国内旅游高等院校的众多专家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起,先后出版了系列旅游高等院校教材。该套教材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院校师生和业界的普遍好评,至今仍是众多院校的首选教材,一版再版。迄今为止,该套教材不仅为众多院校广泛使用,而且是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一套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教材。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中国历史文化   第二节 中国历史文化的创造者——中华民族   第三节 中国历史文化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中国历史文化的社会经济环境   第五节 中国历史文化的社会制度环境   第六节 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   第二章 中国历史文化传播的媒介   第一节 中国的各民族语言   第二节 中国的各民族文字   第三节 中国的文房四宝   第四节 中国的古代书籍   第五节 中国的古代史学   第六节 中国的古代教育   第三章 中国的民俗文化   第一节 民俗文化   第二节 衣食住行民俗   第三节 婚姻家庭   第四节 节日娱乐   第五节 禁忌习俗   第四章 中国的宗教文化   第一节 中国的宗教信仰   第二节 中国的道教   第三节 中国的佛教   第四节 中国的伊斯兰教   第五节 中国的基督教   第五章 中国的历史古迹   第一节 中国文物及保护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第三节 中国古代建筑城市规划与城防建筑   第四节 中国古代宫殿、坛庙、祠堂建筑   第五节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   第六节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   第七节 中国古代桥梁及水利工程建筑   第八节 石窟寺与摩崖造像   第九节 古墓葬   第十节 古遗址石刻及其他   第六章 中国的馆藏文物   第一节 古玉石器   第二节 古陶瓷器   第三节 古青铜器   第四节 古木什漆器   第五节 古丝织刺绣品   第六节 古代绘画   第七节 古代书法篆刻   第七章 中国的烹饪文化   第一节 中国烹饪概述   第二节 中国的地方风味菜肴   第三节 中国的少数民族风味菜肴   第四节 中国的仿古风味菜肴   第五节 中国的特殊风味菜肴   第六节 中国的风味小吃、点心   第八章 中国的特产文化   第一节 中国特产概述   第二节 中国的名茶   第三节 中国的名酒   第四节 中国的中药   第五节 中国的工艺品   第六节 中国的花木盆景   主要参考书   第5版后记   ……编辑本段图书信息(二)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图书编号:1084581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定价:0   ISBN:731002313   作者:杨英杰编   出版日期:2005-01-01   版次:1   开本:大32开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教材的编写,主要是从大专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学任务以及未来的工作需要出发进行专题选择。同时也兼顾旅游专业各部门在职工作者进修提高的需要和对中国历史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各界广大读者的需要。《中国历史文化》一书不是系统地讲授中国历史,而是侧重介绍与旅游紧密相关的各类文化事象的渊源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是文化事象的历史。因为是讲历史,就须选题要精,脉络要清,释说要详,其说有源,其论有证。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教材选了十九个专题。分为十九章。第一章为总论,概述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特征,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态度。以下十八章分述十八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是相对独立的,但互相之间又是有着紧密联系的。从婚姻、家族、国家政权而至贸易、衣食、文字、文学、经学、宗教、道德、民俗、节庆等,构成一幅清晰简要的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在教材内容的叙述中,适当地引用了一些历史文献的原文,一方面是为了使所论述的文化事象有源有证,同时也是为学生提供读书线索,进一步去涉猎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因为是供大专院校学生使用教科书,就不能浅白如通俗读物。所以本教材选题虽少,但知识含量较大,并有一定的学术品位。这样既为教师的讲授提供充分阐释发挥的余地,也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视野、提高理论水平和培养钻研思考的能力。   本书的基本内容,主要是作者多年来的研究心得,同时也吸纳了学术界各方面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因受教材体例的限制,不便于在行文中一一注明,只能在书后列出主要参考书目。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总论   第一节 中国与中国古代社会   第二节 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中国历史文化的批判与弘扬   第二章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婚姻形态及其演变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婚礼   第四节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婚俗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宗法制度   第一节 中国古代父系血缘团体的结构与宗法制度   第二节 秦汉以后的封建大家族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亲族与亲系称谓   第四章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号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姓与氏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名与字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别号、绰号   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名字的避讳   第五节 中国古代的自称与对称   第五章 中国古代的帝王制度   第一节 中国古代帝王的继承制度与登极仪制   第二节 中国古代帝王的常朝仪制   第三节 中国古代帝王的尊号、年号、谥号、庙号制度   第六章 中国古代的职官、选官制度   ……   第七章 中国古代的礼仪   第八章 中国古代的军事   第九章 中国古代的贸易   第十章 中国古代的服饰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的饮食   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的文字与书法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的诗词曲赋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的儒家与儒学   第十五章 中国古代的道家与道教   第十六章 中国古代的佛教   第十七章 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   第十八章 中国古代的吉祥观与吉祥物   第十九章 中国古代的节日与节庆   主要参考文献编辑本段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书名: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修订本) - - 高等学校教材   ISBN:781082028   作者:颜吾芟 颜品忠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定价:25   页数:238   出版日期:2006-6-1   版次:1   开本:23cm   包装:平装   简介:本书以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为依托,以文化审视的眼光,分析和介绍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从远古时期的发生,历经夏商周三代、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时期走向高潮,随后转入衰落的历史全过程。另外,对促成中国文化发生转变的历史原因,各个历史时期中国文化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显露出的缺陷和不足,本书也作了较为客观的分析和评论。   本书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既具有学术性,又兼顾趣味性本书适合理工科大学生和广大中国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阅读使用。   目录:   第一章 文化与历史文化   第一节 文化漫谈   一、文化定义举要   二、文化的外延及基本属性   三、文化与文明   第二节 文化热与中国历史文化学   一、文化热的历史底蕴   二、历史学与历史文化学   三、学习、研究历史文化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发生——远古时代   第一节 中国境内的古人类   一、中国文化源头之争   二、中国猿人的发现   三、中国的远古祖先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产生   一、旧石器时代的文化杰作   二、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丰富多彩   第三节 传说中的文明   一、华夏文化的奠基   二、神话传说所反映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第四节 中国原始文化的特点   一、早熟性   二、多样性   第三章 中国文化的幼稚时代——夏商时期   第一节 夏文化的猜测   一、数千年的疑惑及揭破   二、夏文化性格的猜测   第二节 殷商神本文化的体现及实质   一、殷商神本文化形成的原因   二、殷商神本文化的体现   三、殷商神本文化的实质   第三节 殷商文化幼稚性格的体现   一、天真无邪信神为真   二、活泼好动迁徙不定   三、东渡大洋走出中国   四、政治禁忌较少经济全面发展   第四章 中国文化人本特征的初步定型——西周时期-   第一节 西周人本文化特征形成的背景   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发达   二、周人的重民传统及西周重民轻神思想的确立   第二节 西周人本文化特征的体现   一、宗法制的完善   二、周礼的制作   第三节 西周文化少年老成性格的体现   一、农业生产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经济格局的确定   二、注重血缘亲缘关系提倡孝道   三、讲礼崇仪规矩行事   第四节 西周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一、家天下与家国同构长期延续   二、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三、等级观念严重等级制度森严   四、血缘亲缘关系发达人际关系复杂   五、强调伦常提倡忠孝   第五章 中国文化的辉煌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第一节 春秋战国文化辉煌的背景   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   二、政治形势的复杂多样   三、学术争鸣的活泼活跃   第二节 春秋战国文化元典性特征的主要体现   一、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的涌现   二、中华思想文化宝库的初步形成   三、第一批流芳千古的文化典籍的制作   第三节 春秋战国文化趋一性特征的主要体现   一、统一的市场业已形成   二、趋于一致的政治制度业已建立   三、统一的华夏民族业已出现   第四节 春秋战国文化争斗性格的主要体现   一、政治争霸   二、军事争胜   三、经济争利   四、思想争鸣   第六章 中国文化的统一与一统——秦汉时期   第一节 统一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然归宿   一、地理地貌特点决定中国文化必然统一   二、地理位置优越决定中国文化必然统一   三、黄河中下游地理环境特点决定中国文化必然统一   第二节 秦汉文化大一统特征形成的背景   一、文化统一的完成   二、小农经济的呼唤   第三节 秦汉文化大一统特征的主要体现   一、皇帝制度的创建与初步完善   二、思想领域专制统治的初步实现   第四节 秦汉文化宏阔壮丽特征的主要体现   一、空前规模的秦汉帝国   二、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三、雄伟壮丽的文化制作   四、难以逾越的学术高峰   第五节 秦汉文化性格的主要体现   一、踌躇满志不可一世   二、勇于开拓敢于历难   第七章   中国文化古典精神的复兴——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多元性特征形成的背景   一、政治形势长期动荡不安   二、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内迁和入主中原   三、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多元性特征的主要体现   一、胡汉文化交相辉映   二、二学二教争衡融合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叛逆性特征的主要体现   一、轻视皇帝否定皇权   二、蔑视礼法不守纲常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残忍凶暴、荒淫腐朽性格的主要体现   一、残忍凶暴草菅人命   二、荒淫腐朽奢侈无度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注重自我、张扬人性性格的主要体现   一、珍惜生命渴求永生   二、情深意切表里澄澈   三、凭心而动任率自然   四、不邀世宠轻待权贵   五、处惊不乱镇定自若   六、纵酒为达挥麈如仙   七、崇拜美色风流自赏   第八章 中国文化的隆盛时代——隋唐时期   第一节 隋唐文化隆盛的背景   一、民族融合继续发展   二、地主阶级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三、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四、政治统治经验丰富   第二节 隋唐文化隆盛的主要特征   一、雄阔壮丽气势磅礴   二、雍容大气胸襟坦荡   三、热情奔放色调明快   第三节 隋唐隆盛文化的性格体现   一、宽容大度开明开放   二、无畏无惧勇于冒险   第九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开放——宋元时期   第一节 宋元文化开放性特征形成的背景   一、两宋科技文明的发达及商业的繁荣   二、蒙古大帝国的建立   第二节 宋元文化开放性特征的主要体现   一、对外贸易发达   二、中欧往来空前频繁   三、与亚非各国往来密切   第三节 宋文化其他主要特征的体现   一、内敛阴郁悲凉雄壮。   二、致密精细完备成熟   三、精巧内趋文气十足   第四节 宋文化胆小怕事、柔弱怯懦性格的主要体现   一、屈从外敌不敢抗争。   二、甘心受辱苟且偷生   第五节 元文化粗俗野蛮、缺少修养特征的形成背景及主要体现   一、形成背景   二、主要体现   第六节 元文化野蛮凶悍、粗暴鲁莽性格的主要体现   一、野蛮杀戮被征服地区人民   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严重   第七节 宋元文化宽容大度性格的主要体现   一、宋文化宽容大度性格的主要体现   二、元文化宽容大度性格的主要体现   第十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暮——明清时期(1840年前)   第一节 明清文化腐朽、愚昧特征的主要体现   一、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   二、闭关锁国的严密实施   第二节 明清文化凶残暴虐性格的主要体现   一、滥杀功臣、朝臣   二、擅兴文字狱   结束语:中国传统文化的阵痛与新生-1840年后   后记(第1版)   后记(修订本)

孙小淳:从“李约瑟问题”得到启发,认为如果把注意力从反问题“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转移到正问题“为什么中国文明在把人类对自然界的知识应用于人类实际需要上比西方文明更有效得多”上来,则可以发展社会学与文化取向的中国科学史研究。这样的研究就不再仅仅是“科学事实”的考证,而是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视角,研究中国古代科学与社会及文化相关的多方面的问题。以宋代为例,提出了一些可以照这一思路开展的研究问题。参考文献:孙小淳:从“百川归海”到“河岸风光”——试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社会、文化史研究自然法辩证通讯,2004年。以上资料来源杭州图书馆,希望有助于你的问题研究。

古代文学史参考文献汇总

如果你是跟我一样,选择的古代文学或者近现代文学的话,视学校情况而定。一般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匡兴《外国文学史》(西方卷),王向远《东方文学史通论》《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李壮鹰《中国古代文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共十一大本。当然我的除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外全是北师大版的,呵呵,学校不一样嘛。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语言和文学类两大专业,文学类专业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中国少数语言民族文学这三个专业是各大院校考研的常设科目,具体专业开设和研究方向各院校又有所不同,以各院校招生专业目录为准。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简介专业代码研究方向本专业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各个不同历史阶段诗词文赋和小说戏曲创作的基本内容、风格流派、基本特征及理论批评内涵与时代思潮之关系,以横向比较和纵向探索相交织的宏观态势,阐释中国古代文学的渊源、发展演进规律及其理论体系的基本层次结构,并对其思维形态、批评模式与学术价值做出客观地评价。具体的研究方向以暨南大学为例包括:诗词学、叙事文学、先唐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但要注意!各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方向,具体以报考院校为准! 研究内容先秦散文研究、楚辞研究、汉代文学思想研究、汉魏六朝辞赋研究、唐宋诗研究、明清小说戏曲批评、词学批评、地域文化与诗学研究等,在较为宽广的思想文化背景下,从纵横视角进入史实的把握与提升,开拓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强化有关研究的学术性。 参考书目目前比较权威的经典教材包括:袁行霈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四卷以及游国恩等编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王力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古代汉语》、朱东润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罗宗强、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因为中国古代文学为非统考专业,因此各院校考试科目都不尽相同,甚至参考书目也不大一样,但袁本文学史一定必看书目之一。 就业前景抛开一级学科带来的光环选择教师或公务员,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让古代文学专业再一次焕发活力,就往年报考数据显示:该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毕业生多从事教学、文化宣传、学术科研、新闻出版采编、古籍整理等方面的工作。 热门院校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 报考热度就各大院校报录比数据分析,此专业近几年来报考热度持续上升,很多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认为,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它的实用价值。事实上,从近几年的形势来看,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似乎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取向。伴随热度和兴趣出现的必然有一系列与就业相关的连锁反应:比如最近故宫推出的文创类节目,必然会需要很多古代文化及古代文学的知识,这就为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创造了就业机会。神龙考研分析就神龙认识到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知识范围跨度较广,上至先秦文学,下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明清文学,涵盖中国三千年文化精髓,研究门类包括:散文、诗歌、曲词、小说等,学科内容体量较大,复习有一定难度,需要统筹规划。具体的书目一定要以报考院校为准,有些院校会发布参考书目,有些会有考试大纲。

有关上古传说的书籍-《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春秋战国-孔丘弟子《论语》 孟轲弟子《孟子》 荀子弟子《荀子》 墨翟弟子《墨子》 老子《老子》,又名《道德经》 庄周《庄子》,又名《南华经》 韩非《韩非子》 孙武《孙子》,又名《孙子兵法》 吕不韦门客《吕览》 屈原《离骚》《天问》《九章》《九歌》 孔子整理《尚书》《周易》《春秋》《诗经》《礼》 左丘明《左传》《国语》 西汉-刘向《楚辞》《国策》《新书》(贾谊文章58篇) 贾谊《吊屈原赋》 枚乘《七发》 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赋》 司马迁《史记》,又名《太始公书》东汉-杨雄《甘泉赋》 张衡《二京赋》 蔡邕《述行赋》 班固《汉书》《两都赋》 汉乐府佳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长歌行》等。《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三国-建安文学-曹操《蒿里行》 王粲《七哀诗》 蔡文姬《悲愤诗》 诸葛亮《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西晋-郦道元《水经注》 陈寿《三国志》东晋-山水田园-陶渊明《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北朝-魏收《魏书》南朝-范晔《后汉书》 梁沈约《宋书》 梁萧子显《南齐书》唐-大量诗歌 魏征《隋书》 房玄龄《晋书》 李百药《北齐书》 令狐德棻《周书》 姚思廉《梁书》《陈书》 李延寿《南史》《北史》 玄奘《大唐西域记》 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五代十国-后晋-刘昫《旧唐书》宋-大量词曲 沈括《梦溪笔谈》 司马光《资治通鉴》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 薛居正《旧五代史》 欧阳修《新五代史》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元-大量杂剧 脱脱《宋史》《辽史》《金史》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明-解缙《永乐大典》 吴承恩《西游记》 徐宏祖《徐霞客游记》 宋濂《元史》清-张廷玉《明史》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 吴敬梓《儒林外史》 蒲松龄《聊斋志异》 纪昀《四库全书》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刘鹗《老残游记》 曾朴《孽海花》 好累……年代基本上是无从考证的吧……

没个联系方式,留个邮箱或者Q+Q什么的,我发给你, 留个联系方式我发给你啊,弄了个匿名,我联系不到你。

中国哲学史参考文献汇总

老子庄子上海古籍的不错关于我国古代哲学

中国传统学术并无哲学之名,只有经学、子学、道学、理学、心学诸说自本世纪初“哲学”一语由日本传入,(1)这一被当时的启蒙思想巨擘梁启超、王国维等定位为“宇宙人生根本之学”的学问,才在中国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近百年,超越传统与现代的对峙,弥合中哲、西哲和马哲三者之间的分歧,将20世纪的中国哲学大略分为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时期、三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后、八十年代以来等五个阶段 中国哲学侧重于社会和人生,与伦理、政治思想密切联系,西方哲学侧重于科学和思维,与自然、科学的揭示和探索密切联系;中国哲学的无神论传统,西方哲学的宗教统治盛行;中国哲学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连续性,西方哲学辩证法思想的非连续性;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和谐,注重人际关系,西方哲学重视天人相争,突显个人英雄主义;中国哲学的整合性,强调“由多到一”,西方哲学的个性化,注重“由一到多”;中国哲学的直觉性,注重了悟,西方哲学善于逻辑推理,注重论证。

这个网上书店有很多 自己选_Sasp?ArticleID=406

中国传统学术并无哲学之名,只有经学、子学、道学、理学、心学诸说。自本世纪初“哲学”一语由日本传入,(1)这一被当时的启蒙思想巨擘梁启超、王国维等定位为“宇宙人生根本之学”的学问,才在中国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在现代学术学科化意识的强力笼罩下,一方面西学如潮,大量的西方哲学家和他们的思想学说被渐次介绍到中国,为人们诵习研究,构成了本世纪中国人知识领域的一个重要层面。另一方面,在西方哲学模式的范型和导引下,现代学人依样画葫芦,不断挖掘和阐释中国古代的材料,建构起了“中国哲学”的历史;并且尝试会通二者,创造出中西合璧的现代体系。回顾这一百年“哲学在中国”或“中国的哲学”之历程,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总结方式和分析入路,(2)叙事的话语和描述的境况也常常相去甚远。本文是试图以柯文(PCohen)所谓“中国中心观”(China-centered approach)的史学立场,〔1〕超越传统与现代的对峙,弥合中哲、西哲和马哲三者之间的分歧,将20世纪的中国哲学大略分为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时期、三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后、八十年代以来等五个阶段,来分别概述其主要的成绩与特点。 一、 20世纪中国哲学的揭幕,是发生在维新变法失败、今文经学宣告破产、传统经学彻底解体的情况之下。此时,诸子学复兴,异端蜂起,大批去国东渡日本的学人努力追求新知识,把大量的西方学术介绍到国内,再加之上海新的文化环境、机制、物质条件等种种助缘,使得一时间西潮汹涌,新学大盛。具有西学背景的、作为现代学术体系之组成部分的“哲学”,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当中,并成为新世纪中国学术所包含的重要内容之一。 晚清学术经历了考据学由盛渐衰的历程。伴随着汉学的衰落,经世致用之学复振,关注制度变革的今文经学崛起,具有思想解放先导作用的诸子学开始流行。正是在汉宋、今古文、经子三大争论和学风转换的过程之中,一步一步迎来了经学时代的结束。〔2〕康有为的今文经学同邵懿辰、戴望、王阖运、皮锡瑞等遵守经学的游戏规则(“家法”)、与古文家构成良性学术对垒的今文经学是完全不同的。他“喜以经术作政论”,“轻古经而重时政”,〔3〕以《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二书,掀起了一场离经叛道的颠覆性运动。梁启超在总结“其所及于思想界之影响”时,概括为四点。一是“汉学宋学,皆所吐弃”,为学术别辟新地;二是将孔子抽象化为一创造精神;三是彻底否定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一切皆可怀疑批判;四是“夷孔子于诸子之列”,定于一尊的观念完全被打破。〔4〕可见康有为是经学时代的终结性人物,同时也是新学术的开山。康、梁,及谭嗣同,均是旧学营垒中冲杀出来、打破传统学术藩篱、试图将旧学新知和中外学问溶于一炉的思想先进。和今文家的“托古改制”不同,具有古文经学背景的晚清革命派,走的是复活古史、提振子学、高扬民族主义的“国粹”之路。章太炎在《谢本师》之后,与传统经学分道扬镳,不但批评儒学,将儒家降格与诸子齐列,而且将矛头直指孔子。其《订孔》、《论诸子学》等文“激而诋孔”,言词之峻烈在当时无出其右,实开了新文化运动时期“打倒孔家店”的先河。当时的今古两家,除了表彰诸子、涉猎佛学之外,同时对西学也仰慕备至。章太炎至迟在《膏兰室札记》(1893年)中已经引用西书来诠释诸子。1897年,他走出诂经精舍到上海参加维新活动之后,接触和吸收西学的天地更是洞开。随后两渡扶桑,新知大增。以诸子批儒、“激而诋孔”之时也是他学习西学最为勇猛精进之日。所以,从经学阵营中冲杀出来的晚清诸大师,一手复活了百家诸子,一手援引了外来的西学。 当然,对西学输入更为直截了当的是来自新学阵营的人物。清末渐次输入的西学在戊戌变法之后慢慢地系统化了,开始出现完整介绍西方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的客观性著述和引进这些学科的呼声,这就和戊戌前笼统地将西学称为格致之学、以与中学相区别有了根本的不同。纯西化的新学,可以避开以中学格义西学的尴尬,以及比较中西的过程中难免附会的无奈,而直截了当地将西方学术全盘引入。当时严复就表示,为“瘠愚”计,“惟求之能得,不暇问其中若西也,不必计其新若故也”,只要能“疗贫起弱”,“虽出于夷狄禽兽,犹将师之,等而上焉者无论已”。〔5〕清末,介绍和传播西方哲学的重要人物首推严复,这位被蔡元培等称之为“介绍西洋哲学至中国之第一人”的启蒙思想家,开启了西方哲学作为学科形态整体移植到中国的闸门。严译名著八种,关涉到社会哲学、法哲学,特别是逻辑学,这些对于中国人来说前所未闻的新知识,第一次原原本本地被介绍进来,引起思想界的极大震动。除严复外,戊戌后的梁启超、章太炎,本世纪最初几年的王国维、蔡元培、马君武、李石曾等人亦是引介西方哲学的晓将。特别是王国维,因其学术兴趣转移,早年介绍西方哲学的业绩被其辉煌的史学、语言学成就所掩,哲学地位相比之下彰显不够。前几年,由佛雏先生系统整理的《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一书出版,从这44篇、20余万字的文献,我们不得不重新估量王国维的价值和贡献。〔6〕往后论说20世纪的中国哲学,王氏的行履与学术不能不是浓重的一笔。 二、 如果说清末民初的中国哲学尚能保持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格局,那么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则面目全非,经学、理学渐成为历史概念,退隐到思想之幕的背后,而西方哲学的观念、问题、方法和典范逐一进入到学术场景的中央,形成时代的焦点。“输入学理,再造文明”和“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成为当时一切哲学思考的前提和背景,无论是激烈反传统的,还是对传统尚有一丝温情的,在学术形态的根本转换方面并无二致。冯友兰先生说:“自本世纪初以来,他们重新审查、估价的对象,不仅有他们自己的过去的观念、理想,而且有西方的过去和现在的观念、理想。欧洲、亚洲各个伟大的心灵所曾提出的体系,现在都从新的角度,在新的光辉照耀下,加以观察和理解。随着哲学中新兴趣的兴起,老兴趣也复兴了。”〔7〕从实用主义、生命哲学,到实证主义、唯意志论,直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论,这些19世纪在西方先后兴起的思想流派和学说也纷纷在中国复演了一遍。 缘于当时启蒙和救亡的特殊背景,不论是西哲的输入,还是旧学的翻新,无不关注于社会政治层面,而较少留意到真正的纯哲学问题(如本体论和知识论)。所以,用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等非哲学化的社科术语来概括此一时期的哲学思潮最为恰切。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胡适,他将近代英美文化的主导性理念作了翻版和复制,开启了20世纪中国思想中的科学主义和实证论倾向之理路。胡适的哲学观念和方法均来自西方,对中国传统基本上是全盘打翻和重加改造,即以西方的哲学范式来评价和重述中国思想,改造中国的传统哲学乃至转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他的《先秦名学史》和《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具有学术典范转换的意义;特别是后者,堪称是整个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蔡元培在哲学上的贡献虽不及胡适重要,但他的教育理念和出掌北大、令人崇敬的实践活动,实充当了自由主义之守护神的角色。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由激进的自由主义者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力主中国走俄国的道路,发动无产阶级革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正像杜维明教授所说的,陈、李痛感时艰,“把植根现代西方启蒙而又排斥欧美资本主义的马列思想带进中华大地。在五四时代,马列的革命理论只不过是百家争鸣的一种观点,而且其影响力还不能和自由主义同日而语,但在三四十年代,唯物主义、辩证法和阶级分析便成为知识界耳熟能详的概念。李大钊和陈独秀所提倡的社会主义能在中国哲学界大行其道,固然是客观情势所迫,但初机可贵,否则历史进程究竟如何极难设想”。〔8〕和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相比,保守主义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更多地带有中国性。但仔细分析,不论是早期的东方文化派,还是较晚的学衡派、现代新儒家,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致思背景无一不和西方思潮有关。张君劢对科学主义无限膨胀的忧思,实根植于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德国思想界,与其说是他面对中国情景想出来的问题,倒不如说是受教于倭铿等人而带回来的问题。所以科玄论战绝不是地方性知识的话题,而是全球文明视野中的问题,它和西方的现代思潮是同步的。梁漱溟的比较文明话题在20世纪的中国思想界激起了长久的回响,他的文化类型说和模式论,可能是当时中国人找到的能抵御全盘西化的最为有效的理论武器。 透过鼎足而立的三大思潮之思想交锋的硝烟,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此期纯粹哲学之思考的果实是那样的模糊和不确定,以至于用哲学家的名号来称呼这些重要人物的时候总显得有些迟疑,不像叫他们思想家(或其他)时来得那么干脆。毁坏大于建设,引进多于自创,思想压倒学术,明显构成了这一时期中国哲学的基本特点。除了三大主潮之外,一些边缘领域的思想也颇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其中尤以南京支那内学院系统的居士佛学和释门新派领袖人物太虚法师的学说为重要。 三、 新文化运动时期摧枯拉朽般的思想风暴为新哲学体系的诞生扫清了道路,大力引进的西方哲学范式和各种思想也为中国哲学的新时代叙述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正是在经历了传统学术的解体和痛苦裂变、以及学术形态的彻底转换之后,中国哲学才迎来了它的新生,开始进入一个生机勃勃地创造时期。在三四十年代,先后诞生了20世纪中国哲学中最为重要的几个哲学体系,产生了一批学院化的专业哲学家,奠定了现代学科形态下中国哲学的基础——包括它的专业分类、叙事框架、话语方式,以及交流的办法和训练的途径等等。这些基本游戏规则的确立,使得哲学在中国成为一门具有现代知识形态意义下的学问,进入到了大学的教育体制当中。同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完成了具有中国气派的特殊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一具有很强实践性品格的哲学学说,一旦融入到人民群众伟大的实践活动之中后,便焕发出了推动社会变革的惊人的力量,深刻地影响到了20世纪的中国,也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本世纪后半段中国哲学发展的道路。 在三四十年代创立自己学说体系的哲学家当中,熊十力、冯友兰、张东荪、金岳霖、贺麟这五位前辈成就显著,影响也最大。(3)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平章华梵、融通中西、跨越今古,将印度佛教之唯识学、中国传统之易学、宋明理学,以及西方哲学中的某些资源溶于一炉,创造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但又不乏时代感的本体论学说,在现代哲坛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他不仅被公认为是现代新儒学的大宗师,学脉宏大,承续者众;而且在国际哲学界享有盛誉,被视为是20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哲学家之一。冯友兰的“新理学”以阐旧邦辅新命为志帜,努力从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宋明理学的血脉中发掘有永恒价值的思想亮点,将这些观念和想法用现代哲学的术语重新加以阐释,并试图运用逻辑的方法将这些资源建构成一个严密的体系。冯先生穷毕生精力,孜孜以求,先后撰写了三部《中国哲学史》,为这一学科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作为中国哲学史家的突出地位和巨大影响是无人能比的。张东荪的“多元认识论”开了中国现代哲学知识论形态的先河,他的《新哲学论丛》和《认识论》等书,不但在西哲中移的历程当中发生过重要影响,而且在仿照西哲创立新哲学系统方面也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所以汤一介先生说:“从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上看,张东荪无疑是我国20年代至40年代颇有影响的哲学家,他不仅努力把西方哲学介绍到中国,而且企图建立一新的哲学体系。”〔9〕只因为政治上的原因,张东荪哲学几乎被湮埋了半个世纪之久,这是极其不公正的。和张东荪的“内在关系说”、“间接呈现说”、“非写真说”等认识论主张不同,金岳霖创造了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另一个影响重大的知识论系统。他的《论道》试图将中国哲学概念和西方思想观念捏合在一起,希望用逻辑分析和逻辑论证的方法来探究中国人的形而上心灵世界。《知识论》则直接连上了英国经验论所作的哲学思考,对休谟的归纳问题做了出色的演绎,构成20世纪中国哲学中运用逻辑分析方法的某种典范。贺麟的“新心学”在系统性上似乎比不上上述几位,但他的问题意识和富有远见的指向,使之齐列于本世纪一流的中国哲学大师之列而毫不逊色。 以上的五大哲人,群峰并峙,气象各异,构成了三四十年代中国哲学花团锦簇之春色的最亮丽处,他们代表了20世纪中国哲学前期发展的最高水平,是中国哲学专业化、学科化走向成熟的标志。这一时期的哲学内容,本体论和认识论已稳居于核心的位置,最重要的哲学家都试图构建自己的本体论系统,并且熟练和自如地运用着西方哲学的范式和方法,在中西思想的会通方面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除了主流的本体论哲学之外,其他分支领域和相近的学科,如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历史哲学与政治思想史、宗教研究等,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一批奠基性的著作和开山元老式的学者。这其中,汤用彤和吕微的佛学研究,朱光潜和宗白华的美学研究,都具有某种学术典范的意义,因而长久地影响着这些学科的发展及其走向。 四、 50年代后,中国哲学创造的繁荣时期为不断掀起的政治风暴所打断,在随后的30年中,哲学发展的道路曲折而艰辛,留下了许多沉痛的教训。先是专业哲学家无休止的自我批判和忏悔,冯友兰写了《新理学的自我检讨》,贺麟写了《两点批判、一点反省》,金岳霖也写了《对旧著逻辑一书的自我批判》……。在这些文章中,哲学家们一个个上纲上线,毫不留情地痛骂自己。随后开展的思想改造运动和对胡适、梁漱溟等人的政治围剿,更是声势浩大,迫使大部分弄哲学的人都下了水。经过一系列的旨在破旧立新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大批判运动之后,哲学界的思想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一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违背的思想学说均遭到清除,被戴上了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等政治大帽子而不断地遭受敲打、一点一滴地洗涤。强大的政治压力和严密控制下的文化体制,扼杀了一切具有思想创造意义的哲学活动,真正的哲学家没有了,只剩下大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和宣传者。作为20世纪影响最大的思想主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发展和生机勃勃的研究也陷入了僵局,马克思主义被严重的教条化了,斯大林式的教科书体系雄霸哲坛,全国从上到下只剩下一种哲学模式,只能听到一种“哲学”的声音。在三四十年代,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哲学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哲原理中国化,同时也复活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所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50年代后,随着意识形态的不断纯化和强固,马克思主义哲学却遭到了严重的歪曲,它的人学本质被抹杀,极为丰富的思想被狭隘成了几个干巴巴的教条,创造性的精神活力丧失殆尽,哲学最终沦为了现实政治的玩偶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工具。到十年动乱期间,封建法西斯主义横行,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不分古今,无论中西,均遭受到无情地毁坏和践踏,这时的哲学界更是满目疮痍,惨不忍睹,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哲学可言了。 这一时期流寓港台海外的一批中国哲学家,相对来讲,有较为宽松的学术环境和稳定的工作条件,所以能不间断地从事哲学思考和著述活动,创造出了一些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成果。这其中,尤以港台新儒家诸哲的成绩显赫,影响也最大。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均是熊十力先生的弟子,所以他们的学术工作和三四十年代的哲学有明显的延续性。唐君毅学术堂屋甚广、哲学视野开阔,在比较哲学、道德哲学、文化哲学和中国思想之现代诠释方面,均有重要的建树。他晚年的集大成之作《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以“三向九境”的大会聚、大融通,构筑了一个十分复杂的唯心论系统,可能是20世纪中国哲学中最为庞大的黑格尔式的形而上哲学体系。诚如其学生吴森所说:“从他的哲学使我们可以发现对东方与西方的空前全面的综合。”牟宗三是迄今为止具有现代性意义的中国哲学家之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对中西哲学的比观与融合,以及原创性极强的哲学体系,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在近十来年的学术论辩中,牟宗三始终是中国哲学话题的焦点之一,正像傅伟勋所说的:“牟先生是王阳明以后继承熊十力理路而足以代表近代到现代的中国哲学真正水平的第一人。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课题也就关涉到如何消化牟先生的论著,如何超越牟先生理路的艰巨任务。”〔10〕徐复观相比较而言,更具有思想家的气质,敏锐而仗义,是一保守的自由主义者。他对形而上哲学兴趣不大,所以并无严密体系的着意建构,著述参差而散。除了新儒家之外,诗哲方东美、自由主义者殷海光、佛学大师印顺、士林哲学中坚罗光,也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对20世纪的中国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五十年代后的中国哲学,最重要的时代背景就是两岸三地的离散,在紧张的政治对峙和意识形态激烈冲突的氛围之中,哲学话语往往荒腔走板,哲学家说了许多非哲学的话,做了许多和哲学无关的事。两岸的长期隔绝也使得话语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夹层,同是中国哲学,但言说方式和思考理路,甚至用语,都出现了不一样的地方,这是最令人担心的。政治上的短暂分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上的裂散,只要中国文化的凝聚态保持坚强有力,任何分裂的图谋终究是不能得逞的。 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又焕发了勃勃生机,一扫30年死气沉沉的阴霾,而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这2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绩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中国哲学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将左倾路线所带来的蒙昧主义、唯心主义、专制主义推上了历史的审判台。解放思想,激发起了人们从事哲学思考和理论探索的勇气,麻木的心灵开始复苏了。尽管这个开端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但对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哲学来说,仍不失为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随后的人道主义大讨论和《手稿》热,进一步冲破了僵化的政治教条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所谓哲学的党派性原则受到了根本的质疑,哲学的政治化标准开始瓦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学术化的取向日渐占了上风,从马恩的经典著作而不是领袖的意志和某些理论程式来解释和探索问题逐渐成为学者的共识,各种理解和观点都可以畅所欲言、展开争鸣。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人学研究等,先后形成热潮,具有相当大的学术规模和容量,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学说和理论观点也潮水般地涌来,像法兰克福学派和卢卡奇等人的思想,不仅为人们所熟悉,而且被自觉地运用到各种新哲学系统的建构当中。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发展和繁荣之外,一批深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主要观点影响的哲学家也开始创立自己的学说。如李泽厚的人类学本体论,坚持以社会存在、生产方式、现实生活为体,以“工艺社会结构”为本,强调客观的历史规律,明显承袭历史唯物论之余绪。但当他回到美学、走近康德,大讲人类内在的心理结构时,却又引向一种情感本体。“情本体”赋予自然以生息,使宇宙感情化,外在的客观描述、规律揭示、理论架构反而都显得不重要了,本体就成为某种当下的感受。这套情本体论显然超出了马哲的论域,而是李先生自己的创造。冯契的“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是贯通中西的学说,既深受马哲基本原理的影响,又试图从中国古代哲学中挖掘出民族性的智慧。他晚年所著“智慧说三篇”,实际上是将三种资源作了高度的融汇: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二是西方的逻辑经验论,也间接继承和光大了乃师金岳霖先生的学问;三是中国古代儒、道各家哲学中的重要思想。 更直接地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各种理论系统中寻找滋养,为治中西哲学史的学者所采用。张岱年针对中体西用论和全盘西化论,提出了得到普遍响应的综合创新说。他将自己30年代就已主张过的文化创造主义和辩证唯物论旧说翻新,结合中西哲学会通之路几十年来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强调中西哲学的互补和合则两美,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性原则。肖楚夫反思中国哲学近代发展的道路问题,重新提出了启蒙解释说,从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的角度分析20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汤一介借鉴西哲的认识论学说,试图从范畴概念的分析入手,来建立中国哲学思维结构的现代诠释系统;又大力提倡“中国解释学”的探索,将古老传统引向现代性的论域。庞朴着力追寻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从古史考辨和文化人类学的启示获得灵感,展示出古代儒家和古代道家哲学智慧的源头活泉。张世英则在相当深入的层面上,将中西哲学的资料化约为可资比照的问题,将中西哲学比较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代表了目前从哲学问题而不是从一般的文化层面来进行中西比较的最新趋势。张立文通过弘扬中华文化的和合精神,而提出了创建“和合学”的系统构想。 近20年的另一个大转变是两岸三地学术的交融,对外开放,给中国哲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经过30年天各一方的隔绝之后,中国哲学作为民族大团结的符码重新得到了整合,相互交流,互动互惠,已成大势。海外新儒学在第二代人物形而上体系建构已达其极的情况下,又开始向其他的领域拓展,并且日益活跃在国际学术的前沿地带。杜维明无疑是当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他的第三期儒学发展的构想曾顷动一时,声扬海内外;启蒙反思、文化中国、文明对话等议题,也先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刘述先是当代新儒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他对新儒学发展历程所作的总结和展望,以及对当代西方思潮的积极回应与吸纳,都给新儒学的发展增添了重要的活力。除了新儒家人物之外,海外的华裔学者以开阔的视野和得天独厚的条件,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建设作出了许多原创性的贡献。如傅伟勋的“创造的诠释学”,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唐力权的“场有哲学”等等。 20世纪的中国哲学在经历了欢欣与痛苦的种种曲折艰难之后,今天终于迎来了它最为辉煌的前景。当利科尔、哈贝马斯等当代哲学大师的身影出现在北大的讲台上时,不禁令人想起五四时代的杜威、罗素。和国际哲学界的紧密联系与频繁交往象征着中国哲学的开放与活力,预示着它的创造性的美好未来。当哲学家们勇敢地从事思想的探险,百无禁忌,一凭真理,说自己想说的话,有独辟蹊径之志,存创立学派之想,那么中国哲学的再度繁荣也就为时不远了。注: (1)日本哲学家西周在《百一新论》(1874年)中首次使用了“哲学”一词翻译Philosophy,之后日本学术界迅速流行。可能过了25年左右,才渐渐影响到中国。在江南制造局译书馆(当时是最大的译书机构)1899年印行的《东西学书录》上,哲学类译著尚用“理学”之名,到1904年印的《译书经眼录》才改为“哲理”类。文廷式是当时与日本学术界交往较深的人物之一,他写于1900年前后的《纯常子枝语》一书有四、五处探讨及哲学的译名问题,所据皆为日人著作。大约在1902——1905年间,围绕学术分类和学堂章程等,就哲学概念的合法性问题,在保守的文化大员和开放的知识人之间曾有过种种辩论,背景均与日本学术界有关。 (2)大约有三种不同的基点和叙述模式:一是长期居于权威地位的官方话语,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作为20世纪中国哲学的主线,围绕这一核心来选取材料,展开讨论。二是以西方哲学的进入和影响作为基本的线索,用西哲的范式和观念系统来清理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三是较具本位色彩的表达,强调“中国的”哲学,而努力追求一种历史的延续感,把传统的资源及其现代转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而叙事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当前哲学界的三拨人马(马哲、西哲、中哲)基本上是各执一端,按照自己熟悉的套路和运作惯性来描述百年中国哲学的历程,所以讲的内容往往有很大的不同。 (3)十多年前,我曾提出过“四大哲人”之说,即认为熊十力、金岳霖、冯友兰、贺麟是三四十年代自创体系的中国哲学家当中最为杰出的代表(见《熊十力与中国现代哲学》一文,载《东西方文化评论》,深圳大学学报1987年增刊)。现在看来,遗漏掉张东荪是很大的缺憾,应该说有“五大哲人”,而不仅仅是四位。在编选《百年中国哲学经典》(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时,我们已将张氏补入。

中国教育史参考文献汇总

楼主您好!是《学记》

论语,大学,中庸,特别是弟子规

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 是《学记》,中国教育史上有这段话。

查韩愈的‘’师说‘’。

  • 索引序列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参考文献汇总
  • 中国古代文化史参考文献汇总
  • 古代文学史参考文献汇总
  • 中国哲学史参考文献汇总
  • 中国教育史参考文献汇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