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古代文学参考文献

古代文学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古代文学参考文献

衔山抱水建来精 多少工夫筑始成  ----《红楼梦》大观园图样分析与中国园林建筑特色  摘要 : 曹雪芹真不愧是中国古代最出类拔萃的小说巨匠。以我们今人的眼光来重新拜读这部百科全书似的宏篇巨著,竟然惊奇的发现曹雪芹还扮演着一个出色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师的角色——《红楼梦》便是他气势恢弘的巨大建筑工地,大观园则是让他自感“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得意之作。用今人对小说 “七实三虚”的标准去衡量和约束红楼梦,品评大观园已很不合适。利用自然而高于自然,近于自然而不等于自然,师法自然而不局限于模仿自然山水之形态。  关键字:图样分析 中国园林建筑 功能 特色 布局  序言  曹雪芹真不愧是中国古代最出类拔萃的小说巨匠。他以自己超人的想象力,天才的剪辑能力,以及生花妙笔的感染力,为我们创作了《红楼梦》这部传世佳作。《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之林中享有盛誉,有口皆碑,无人不晓。以我们今人的眼光来重新拜读这部百科全书似的鸿篇巨著,竟然惊奇的发现曹雪芹还扮演着一个出色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师的角色——《红楼梦》便是他气势恢弘的巨大建筑工地,大观园则是让他自感“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得意之作。小说中的大观园早已跳出单纯文学虚构的范畴,成为3000年以来中华造园传统最完整、最宏大的典范。它必将作为中华传统建筑文明的集大成者而彪炳千秋。  (一) 大观园之概况  用今人对小说“七实三虚”的标准去衡量和约束红楼梦,品评大观园已很不合适。大观园在前80回中占了64回,作为红楼梦主要人物的活动场所和重要情节的展开场所,诸如大观园试才(17回)、元妃省亲(18回)、刘姥姥游园(40回)等前后历次情节涉及到的景点,都能相互吻合,丝丝入扣,不差毫爽,这便真的让人不能不赞叹其构思之精巧了。作者就是这样娴熟的运用国画反复皴染之法,为我们构造了这个“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园林,写的如此和谐完美,这么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品评,不妨从以下六方面着眼:  一、立意构思 二、掇山理水 三、亭台楼阁 四、莳花栽木 五、题名点景 六、诗情画意  结合大观园,看它是如何体现了这几个方面的。  一、立意构思  凡建园者,必先于立意处胸有丘壑,否则定为败笔。大观园便有它高超的立意构思艺术,“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城垣楼阁,直接入东府后花园中。宁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会芳园本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段活水,其中竹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机敏动诸宾》)这便充分体现了文人哲匠因地制宜的理性思想。利用原有建筑,节省下许多才力,立意处已显不落俗套。惟其如此才是大观园,才能体现出曹雪芹高人一筹的先进思想。明末清初造园大师计成在《园治》中反复强调“体宜因制”的造园思想与创作思路,所谓“体宜因制”,也就是造景要因地制宜,向往自然,追求天趣。《园治》中用一句高度概括的话叫做“境由人作,宛自天开”,而大观园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以已有建筑为据,以原有自然风景为景,巧加组合改造、加工、剪裁,从而形成精练概括的风景,典型化的自然。这种借景,点景,添景,最大限度内利用原有景观的办法,不知比刻意雕凿要好多少倍呢!  此外,我们还可以梳理出大观园的大致图样(如图1) 。《红楼梦》中有这样的话:“老爷们议定好了,从南边一带接着东府里花园起,转到北边,一共丈量了,三里半大,可以建造省亲别园了 ”。  另根据“西北通一带贾母卧室后”,可知西北一带是多宽出的。这样便可大致得出其大致形状(如上图)。假定6m为模糊的刀把形的长度,则可推出总面积为8平方米,顶多也就三百亩大小。有人总以为建园一定要大面积才有气势,孰不知中国园林极讲究以小见大,以少总多,以有限达无限。即使面积不大,能引人做天下之想,发是宇宙之感,这才是中国园林艺术精华之所在。“大家闺秀”故不失为美,“小家碧玉”也是别样风景,要知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留园也就几十亩,怎么能以大小论美媸呢!  二、掇山理水  山水在我国园林建筑中是构成自然美最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建筑家窦武在《文人园林试论》一文中作了透辟的论述:“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是中国两千年来‘士’这个阶层的价值观念、社会形态、道德规范,审美追求和审美趣味的结晶。要研究它,就要从自然美的发现与田园生活的意境两方面下手。” 何谓自然美?何谓田园生活?《红楼梦》第17回中作者通过宝玉的口道破了天机:“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不负郭,背山山无脉,近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二字,正是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巧而终不相宜”。师法自然,绝不是在形式上模仿自然景观,一如现在城市改造中大建仿古建筑一般。  关于假山的设置艺术,在17回中得以集中体现。通过贾珍与贾政二人对话,表达了假山的设置在正门而入的地方,使人一入门,先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拦住游人的视线,从而避免了一览无余的直白寡味。真是妙趣横生。不是胸有丘壑,哪能想到这里,现在诸多园林设计大抵仿照大观园的思路。此处题名曰“曲径通幽处”,是因为曲径展示的是一种委婉回旋的美。它的真正意义在于延缓游人的行进速度,增加欣赏者的观赏视点,造成时间加长,空间加大,给人于深邃的空间关系中品味山水。惟曲才有韵味,惟曲才有情趣。  作为一位扬州通,他娴熟地运用“瘦西湖”的水景设置方法,使人们觉得大观园似乎处处有水,有如圆明园中的福海。水本有根,木定有源。曹雪芹通过贾珍的口对水系做出了一番解释:“1、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2、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3、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4、总共流到这里5、仍然合到一处6、从那墙下流出。(第十七回)”贾珍带众人出了怡红院,看见清溪前阻,显然溪水是流动的。从2句下,都是从沁芳闸提高了水头的那股水,从东往西,流到稻香村与苗圃区,再从开闸口流到西南角。为保持水头,才筑了一道柳堤,即五十九回莺儿编柳篮处的“西南上”。所谓“西南上”,应包括翠障里的流泉与潇湘馆的水源,这股水由怡红院出来,后汇入“瘦西湖”主流,再由南墙出来,从而构成了大观园完整的水系。如果没有看出沁芳闸、翠樾棣与柳堤保持水头的作用,把溪水与湖水混为一谈,就不能正确理解大观园的引水技巧,更不能明白当手下人听了贾珍的解释后,为何齐赞神妙之极。脂批中早就盛赞沁芳闸曰:“写出水源,要紧之极。造园圃者唯知弄莽憨顽石,壅苯之冢,则谓之景。皆不知水为先著,此园大概一描,处处未尝离水,盖又未写水之从来,究竟只一脉,赖人引导之工园不易成,景非泛写。”(《辑评》227页)曹雪芹的造景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三 亭台楼阁  如果一座园林内的亭台楼阁没有明显功能分区,便会一团糟,再美也让人生厌。而大观园决不是这样。它所有的馆舍都围绕着正殿,如众星捧月般衬托出中央正殿的威仪。既突出了实用功能,又严格遵守了古典园林“尊卑有序”的规范与组合。礼仪区即省亲别墅的高潮部分,以中轴线为中心,充分体现出来了皇家气派与宫廷威仪,显得大气威严,气象庄重。幽静区列于东面,很自然,因为东面是会芳园,树木成林,幽静异常,正堪此功能。而后勤区列在西面刀把儿上,突出了实用功能。馆舍区相对于礼仪区而较北去。这样的布局,为后世立下了典范。  再看这建筑名目就足以让人看的眼花缭乱了。中国古代建筑品目繁多,功能各异,各具特色,而在大观园几乎都得以体现。一部《红楼梦》几乎相当于一个不小的古建博物馆了。据我粗略统计,现将大观园中出现的建筑名目罗列出:  景观建筑:  厅:满足会客宴请观赏花木,是园林宅第的公共建筑  (2个) 体仁沐德厅 补仁谕德厅  堂:建于建筑群中轴线上,作为家庭庆典的举办场所  (3个) 嘉荫堂晓翠堂 余荫堂  楼:作卧室书房观景,多临水背山  (2个)缀锦楼 大观楼  阁:用来藏书观景或供巨型佛像  (2个)含芳阁 缀锦阁  亭:憩息赏景,形状各异,方圆八角折扇皆有  (1个)牡丹亭  桥:点缀环境,借景障景  (2个)蜂腰桥 沁芳桥  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多为书斋名或茶馆的字号  (1个)蓼风轩  榭:多建于水边,点饰水岸,观赏水景的园林建筑  (1个)藕香榭  斋:书房卧室之用  (1个)秋爽斋  苑:多种花木,绿化最佳  (1个) 蘅芜苑  馆:书房卧室,招待宾客居住或综合之用  (2个)潇湘馆 凹晶馆  寺庙建筑:  庵: (2个)达摩庵 栊翠庵  庙: (2个)玉皇庙 清堂  绿化区:  红香圃 芍药圃 木香棚 翠樾埭 芦雪庭 花溆 荇叶渚 芭蕉坞 蔷薇院 荼蘼架  又如有风来仪、杏帘在望、红香绿玉、万象更新、文章造化、蘅芷清芬、文才风流、凝辉钟瑞、世外仙缘这样的匾额,只需寥寥几个字便点明了建筑的表征含义,画龙点睛式的点出了建筑本身的特征,把景物拓展为历史沉淀的诗文意境。一提起来“怡红快绿”,人们会立即联想到那芭蕉,那西府海棠,进而想到海棠社题诗。只有黛玉的捷思敏才才能配的上“有凤来仪”高洁,而住在“蘅芷清芬”里的,除了宝钗,决不可能是别人。这才是真正达到了人景交融,天人合一。  四 莳花栽木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礼仪建筑即使再美,如果没有奇花瑶草,芳林琼树点缀其间,也会因为过分单调而索然无味。构成园林意境的意象,应包括人文景观,即以建筑为主体的宫殿楼台、高堂亭榭、洞门漏窗以及曲径小桥、古碑断碣、几案屏风、器玩古董。然而更不可或缺的是清山绿水、紫陌红尘、茂林修竹、月色星辉、云雾烟霞、风雨晦明这样的自然景观。大观园有它自己的取景方式。这处翠峰盈目,那里藤萝掩映,此地曲径通幽,这边清溪泻雪,那儿就石蹬青云,变化万端,决无雷同。步移景换,时刻不同。  五 题名点景  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有不少是历代文人墨客游览名山胜水、佳园美景留下来而名垂不朽的作品。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千百年来这早已成为沿革的传统,它们实际上已经构成景观意境的文化环境,成为园林景观必不可少的文学烘托。《红楼梦》十七回中,贾政、宝玉在一群清客的陪同下,游历大观园,遍题匾额,便是如此。正如贾政所说:“偌大景致,若无亭榭文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得生色。” 对联、匾额既是诗文与造园艺术最直接的结合,又是文人参加园林创作,表达园林意境主要手段。大观园内的对联匾额,更足以引起我们感慨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博大精深了。有如:  有凤来仪 宝鼎茶闲烟尚绿,悠窗棋罢指犹凉  杏帘在望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蘅芷清芬 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蘼梦也香  顾恩思义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  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披恩荣。  它们大多能画龙点睛,起到对景致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效果。再加上“梦兆绛云轩”、“情悟梨香院”、“品茗栊翠庵”、“潇湘馆春困发幽情”、“滴翠亭杨妃戏彩蝶”等这些诗一般的情节,将园林建筑与人物活动恰如其分的融在一起,进而使这些建筑也有了生命,成为园林建筑中的经典之作。  六 诗情画意  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粹可以用一个“雅”字概括。雅与俗相对,是一种书卷气。超逸而非偏执,生动而非板滞,淡扑而非浓艳,含蓄而非浅陋,都是雅的内涵也是古典园林的品质。它从有限通往无限的特殊空间处理方式,同充溢其间的“雅”致情调融合贯通,诞生了特殊的艺术境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座园林就是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就是一首有形的抒情诗。大观园里有它自己的诗情画意,斑鹿鸳鸯戏耍其内,琴剑悬瓶广悬于壁。对额楹联充塞其间。其它诸如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十里荷花、丹桂飘香、雨打芭蕉、浆声捱乃,尽能以景入情,以情化景。引人遐思,使人心境涤荡。只看那潇湘馆里那竿竿湘妃竹的“龙吟细细,凤尾深深”,你便会明白此意境之浓郁韵籍了。  总而言之,大观园是把大自然的山水花木,移植于有限的空间,通过别具匠心的布局院落组合,山石结构、道路设计、植物配置,再现了自然景物之美,通过建筑物有规律的形状与山岩树木不规则的对比,进而达到和谐统一,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近于自然而不等于自然,师法自然而不局限于模仿自然山水的形态,这就是作为杰出园林规划设计师的曹雪芹建筑园林艺术精髓之所在。他巧妙而高超的利用建筑山水花木,书画、艺术、文学,构筑了这样一个虚虚实实、似虚又实的大观园。它体现着一种艺术匠心,最充分发挥后达到与自然妙合的境界。正是领悟到山水的势态与神韵,并将其融入对园林构成要素的加工中,使之化为园林的灵魂,才真正成就了自然的艺术化与艺术的自然化。  (二) 大观园的建筑细部构成与特色  余英时教授认为大观园是曹雪芹艺术创造方面的伟大成就。从建筑园林学角度说,大观园是对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作了一次成功的综合与艺术实践。大观园是虚构的,既使是某省某处之山,甚至地名确有,那也只是文学家创作时的素材。我们决不能煞有介事的拿着图样去探讨和考证些诸如大观园究竟是恭王府还是随园,抑或是在北方还是南地这样愚蠢的问题。但这不等于说大观园是胡扯,是瞎掰。曹雪芹对建筑园林景观学的了如指掌与运用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以至于我们没有人怀疑曹雪芹是一位绝顶出色的园林建筑专家。  我们再来看一下大观园核心建筑的细部格局。它本是元妃省亲之用,因而严格遵守“礼”的规范。“礼”对建筑的约束,首先是在建筑类型上形成一整套礼制规范系列,并将其作为传统建筑的规范加以保持。在大观园所有建筑中,正殿即嘉荫堂,无疑是主题部分。前楼后堂,两厢配殿,围成中国特有的四合院。前楼下层是穿堂,上层是戏台。后堂前面有月台,是贾家排班朝见元妃的地方。正殿前楼与左右飞楼、斜楼都有元妃提名。《红楼梦》七十五回写到“贾母堂上赏月,月台上焚着斗香,屏着风烛,呈现着瓜饼及各色果品,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形状,地下铺着拜毯锦褥”,装饰豪华之极,铺张之极,可见正堂地位之重要。曹雪芹可谓是位功用主义的建筑师,岛上的这些礼仪建筑,不但形象丰满、完整、庄严,且利于驻跸,完全符合驻防的要求。从馆舍布置服从功能分区的角度大观园的布局是极其合理的。怡红院与潇湘馆在大岛之南,分列礼仪建筑中轴线东西,相隔很近,便于宝黛二人交流感情,为宝黛朝夕相处提供了张本。不然的话,两个建筑隔十万八千里,又怎么方便宝黛二人日常会面呢!蘅芜苑在瘦西湖之北,靠大主山,院内只种藤蔓香草,即使有奇草仙藤也是冷而苍翠,内案上只一个土定瓶,供数枝菊花并几本书,却也符合宝钗藏愚守拙,安分随时的大家闺秀性格。分畦列亩与苗圃区相互因借,灌溉可用渠水。芦雪庵在藕香榭附近。荇叶渚有荇,紫菱洲有菱,藕香榭有莲花,蓼风轩有蓼花,这些景点实际上是大观园的水上植物园,是苗圃区的水上延伸。稻香村位于园之西北,与迎春、探春、惜春的居所相接,便于李纨管教三春。栊翠庵位于东面湖区偏北“瘦西湖”东支外岸的位置,大概与园内西面稻香村相当。此外有些小景点小说用了简叙,如贾政一干人等从稻香村出来,肯定进入了苗圃区。所以小说里说:“过了荼蘼架,进入木香蓬,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略略几笔带过,并无太多信息,自然也不必深考。东西幽静区,除对沁芳闸闸桥叙述略详外,其它也用略叙。“一路行来,或清堂茅舍,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佛室,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圆亭,贾政皆不进去。”可以不去深究它。大局已定,如要研究其详尽细部,可参考徐恭时先生1980年6月出版的《芳名应锡大观园 ——红楼梦大观园新考》附图。  (三) 由大观园到古典园林艺术建筑之将来  大观园对园林艺术早已成为不尽的话题。提起《红楼梦》就不能不提起大观园,就不能不提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未来。在我们刚刚跨过21世纪门槛的今天,为什么中国古典园林仍然能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呢?正是由于具有和谐统一的艺术形象、雍容典雅的艺术风格、玲珑别致的格局、含蓄深邃的意境,体现了一种博大精深的民族特色与民族气派,所以才能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享有盛誉。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五千年的文化沉淀孕育出中国古典园林这样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千载不朽的园林体系。我们应该珍惜这笔祖宗留下来的遗产,决不能让它断送在我们这一代的手里。在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工作中,已出现了杨鸿勋先生对园林景观创造的阐释,刘敦桢先生对苏州园林意境理论的阐释,傅熹年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设计规律的认识,周维权先生对颐和园意匠景观特色的阐释等。他们作为第一代建筑园林研究方面的先驱者已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现在传统文化面临着危机感,西方文明凭借着它的经济威力大行于世,大有“西学东渐”之势,甚至出现了中国自己的园林研究还没有国外先进的局面。如果我们还不能系统全面地去研究、发展、改进我国传统建筑文明,则它完全有可能在不长的时间内出现萎缩、断层、甚至灭绝的可能。中国的建筑人士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如果后人不能在第一代先驱者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创新,并促进理论提高,必然丧失最后的机遇。到那时,我们将真的愧对列祖列宗,成为中华之不肖子孙了。  鸣谢:红学研究会成员穆乃堂教授提供红学资料并提供修改意见;王全才教授亲自指导,并提供修改意见,这里对他们的热情支持表示深深的敬意!  参考文献:  1、曹雪芹 高鹗红楼梦长沙 岳麓书社版 1996年  2、俞平伯脂砚斋红楼梦辑评1960年  3、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中华书局  4、刘耕路红楼梦诗词曲赋解析吉林文史出版社  5、建筑师1995年12期总第62期  6、孙蛰文中国建筑与哲学江苏科技出版社  7、彭一刚中国古代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  9、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江苏科技出版社  10、杨文珍中国园林艺术中国旅游出版社  11、侯右彬中国建筑美学研究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12、余军 杨春风建筑艺术欣赏科学出版社  13、彭吉象中国艺术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不算的。散文大多是作者根据当时情怀书写背景,作为书写主角情怀的方式,古代文学中,散文包括古文、骈文和辞赋,骈文和辞赋基本上属于韵文范畴,但在行文体制上更接近散文。现代文学中,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常见的散文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古代文学的参考文献

文学的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章汗牛充栋,如何选出最好的三篇呢?这里仅能提供几个我自己心中的好文章,然后供你选择。《离骚》:楚辞算是诗歌还是文章?如果算文章,那么无论从名气还是从文学水平上,《离骚》都应该有资格进前十吧?进不进前三,见仁见智。《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刺客列传》:这是司马迁史记中最脍炙人口的几篇,都是最精彩的部分。这三篇我觉得哪一篇都有资格列入你的前三名单。如果仅列一个的话,推荐《项羽本纪》吧。《前出师表》:诸葛亮的这篇雄文能被埋没吗?反正我不忍心。《谏太宗十思疏》、《过秦论》:唐代政论文章的代表。《过秦论》地位更高一些吧。《捕蛇者说》、《醉翁亭记》:八大家代表着一个文学时代的高峰,最好的三篇文章怎么能没有这个时代呢?推荐《醉翁亭记》吧《爱莲说》:古代文人素有诗歌清丽、文章雄奇的传统,这篇小清新的文章应该是美文的代表作,不能不提吧?《西游记》前七回:大闹天宫是西游记的精华,塑造了孙悟空的不朽形象,即使不进前三,也不应排名太靠后。《与妻书》《少年中国说》《革命军》:时间虽已过了古代,但是这三篇文章仍是以古文为载体,仍应属于古文范畴。应有代表进入前十,推荐《与妻书》和《少年中国说》综上所述,我推荐的前三名是:《离骚》《项羽本纪》《前出师表》。。。。后1800年中没有好文章,貌似也说不过去啊。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 01、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古时期 ;神话传说 (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汉时期:辞赋 乐府民歌 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5)唐代时期:诗 (6)宋代时期:词 (7)元代时期:曲 (8)明清时期:小说 02、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 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A、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 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C、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0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 在先秦,《诗经》统称《诗》或《诗三百》直到汉武帝时,儒学者将其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现手法为“赋”“比”“兴”。 (4)《诗经》的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04、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1)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 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 历5月5日投汨罗江而死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得伸展抱负的愤懑。 名篇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3)《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 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 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 (4)我国诗歌史上有“风骚”并称。“风”指《诗经》国风,“骚” 指《离骚》,二者又代表了文学。 05、我国第二部诗歌总集——《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2)《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诗歌编为一个集子。 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 集,有诗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06、先秦历史散文 (1)《尚书》:上古之书,记言古史,上自唐虞,下到尚周。作者不详。今存 (2)《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240多年的历史。 孔子编订。记事简单,类似现在的新闻标题。 (3)《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为春秋做传的,记事比《春秋》多13年, 作者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4)《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内容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500多年的历史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5)《国策》:又名《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国别体史书,共12策33篇。西汉刘向编订。 (6) 名句: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满招损,谦受益|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亡羊补牢,犹为迟也 07、先秦诸子散文 (1)《论语》:儒家经典。孔子弟子编纂。反映孔子思想(礼治),20篇。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2)《孟子》:儒家经典。孟子著,反映孟子思想(仁政),7篇。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人,儒家重要人物。 (3)《荀子》:儒家著作。荀子著,反映荀子思想(唯物主义),32篇 荀子,名况,后人尊称“荀卿”,赵人,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墨子及弟子著,反映墨子思想(兼爱),53篇 墨子,名翟,鲁国人,墨家创始人。 (5)《老子》:即《道德经》,道家经典。老子著,反映老思想(无为)81章 老子,名耳,字伯阳,道家创始人 。 (6)《庄子》:即《南华经》,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思想(清净无为),33篇 庄子,名周,宋国人,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韩非著,反映韩非思想(法治),55篇。 韩非,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8)《孙子》:即《孙子兵法》,孙子著。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13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齐国人,我国古代军事家。 (9)《吕览》:即《吕氏春秋》,杂家代表著作。吕不韦集门人编写,160篇。 吕不韦,韩国商人,曾为秦的相国。 (10)名句 :工欲上其事,必先利其器|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是可忍,孰不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08、汉处著名文学家——贾谊 (1)贾谊,西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世称贾生、贾长沙,33岁死。 (2)贾谊的著名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 贾谊的著名辞赋有:《吊屈原赋》,《 鸟赋》 (3)贾谊共有文章58篇,西汉刘向将其编订为《新书》。 09、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作家 (1)“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属于韵文。 (2)形成期(汉初---汉武帝)多为书写悲愤之情的“骚体赋”,有贾谊《吊屈原赋》, 枚乘《七发》等 全盛期(汉武帝---顺帝)多为歌功颂德的长篇“大赋”,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 班固的 《两都赋》和杨雄的《甘泉赋》等。 转变期(汉顺帝---汉末)多为篇幅较小的抒情“小赋”,有张衡《二京赋》,蔡邕《述行赋》等。 (3)“汉赋四大家”是:杨雄、司马相如、班固、张衡 10、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二十岁开始漫游,三十二岁继父职为太始令,四十二岁开 始写〈史记〉。后因李陵(李广之孙)降匈奴一事得罪汉武帝受宫刑并下狱。出狱后发愤著书,历经 十多年,完成《史记》。 (2)《史记》,又叫《太始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52万余字,分为本纪(12) 世家(30)、列传(70)书(8)、表(10)五部分,记载从传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3)《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司马迁还有辞赋8篇和著名的散文《报任安书》 (5)名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1、班固与《汉书》 (1)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其父班彪曾撰〈史记后传〉。班固曾被污入狱,其弟班超替其 力辩,出狱后任兰台史令,奉诏写史,历经二十余年,完成《汉书》。 (2)《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西汉)。全书共100篇,分为帝记(12)、列传(70)、表(8)、 志(10)四部分记载了从汉武帝到王莽共229年历史。 (3)班固 还是东汉著名的辞赋家(〈两都赋〉) (4)名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2、汉乐府民歌 (1)“乐府”是两汉时期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有二: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演奏,二是采集 民歌。后来,乐府就成了民歌的代名词。 (2)乐府民歌的最大特点是写现实生活,叙事性强。 (3)乐府民歌的佳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长歌行》等。 (4)《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是〈离骚〉),它与北朝的《木兰诗》 合称为“乐府双璧”。 13、先秦诸子散文 (1)《论语》:儒家经典。反映孔子思想(孔子,名丘,儒家创始人。) (2)《孟子》:儒家经典。反映孟子思想(孟子,名轲,儒家重要人物。) (3)《荀子》:儒家著作。反映荀子思想(荀子,名况,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反映墨子思想(墨子,名翟,墨家创始人。) (5)《老子》:道家经典。反映老子思想(老子,名耳,道家创始人 。) (6)《庄子》: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思想(庄子,名周,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反映韩非思想( 韩非,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8)《孙子》: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 孙子,名武,我国古代军事家。) (9)《吕览》:杂家代表著作。吕不韦集门客编。(吕不韦,曾为秦的相国。) 参考文献:

黛玉的艺术形象很美,一说到她让人想到凄美。但要说到她的性格,大多数人脑海里,最先冒出来了是小性,爱哭、刻薄。黛玉既然小性刻薄,为何大观园里她如此受宠爱?答案:她真,坦荡。这在那生就一颗富贵心,长着两只势利眼的大家庭里真是不多见。贾母带刘姥姥逛大观园,到了潇湘馆,看看黛玉如何行事的,亲自为贾母捧茶送到跟前事很不起眼,这就看出黛玉的为人处事。老太太能在乎她一碗茶?贾母那样疼她,她能不感激吗?但也没必要说出来。黛玉这体贴,不显山不露水,就把这意思传达过去了。在看到了余下几位小姐屋里,主人就没这个心思,她们是主子,有什么事情丫头都给干。老太太真是没白疼她。外人看着这女孩子真是懂事,贾母这脸上能没光吗?心里能不觉得这女孩子乖巧贴心吗?黛玉是面冷心热,这点宝玉最知道。她对宝玉的关爱也是这样,不显山不露水,时时刻刻关心,宝玉一被贾政叫走,这边黛玉就开始担心。大概大观园要说谁的丫头最累,那一定是黛玉房里的丫头们。一次宝玉被喊出去了,这边黛玉打发丫头跑了好几次去打听。两个人吵架对着哭,她都哭成那样了,还要自己拿了手帕给宝玉,为何?宝玉穿的是藕合色的衣服不能沾泪。怨不得府里这些人都说她心细,伶俐。惹人怜爱。涉世未深你要是对她好,她一定是认真回报你。宝钗无非就是劝她,不该看那些杂书,后又给她送些燕窝。这就把她感动不行。从这后追着宝钗呼姐,对薛姨妈只称母。香菱那是薛蟠的屋里人,和黛玉完全没有什么关系。想学写诗宝钗嫌烦。把香菱打发到黛玉那边,黛玉是认认真真的教不厌其烦。黛玉就是这么一个人,看开篇很多人都不太欣赏她,越到后越喜欢她,为何?就是因为她这真,她没有宝钗那种小恩小惠的做派去笼络人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是发自肺腑,早晚能被人揭穿妙玉那更是冷人,但她就偏偏看重黛玉,梯己茶也是找着黛玉就是出言冒犯黛玉,黛玉也不回嘴。黛玉还是位利嘴,秀外慧中。王熙凤那些笑话和她比起来就低一个档次。黛玉的幽默是一种雅,开始看没什么感觉,但回头细品能让你忍俊不止。袭人宝玉和晴雯吵了一架,人人都在气头上,三个人在那里哭。黛玉走了来,一句话就把气氛扭转过来了,逗得袭人和宝玉笑了起来。宝钗在那里洋洋洒洒,报着画画的所需物品,看着很无趣。笔锋一转,黛玉的随口几句就很搞笑,搞的一家人一时没回过味来,一旦明白她说什么笑喷了。她的嘴是出了名的伶俐,贾家伶俐的人能排的上,贾母、凤姐、黛玉。要是说起人来,凤姐那是种市井说词,黛玉是借题发挥,语带双关。加上她有文采,说出来的话就更让人没法招架。这就是心灵嘴巧,其实也是一种聪慧的表现,关键时刻能一语中的,直打对方要害,让人辩无可辩。你要是气,人家没明说,--------没法回嘴你要是不气,是侮辱你自己的智商,---------气的头痛宝玉就常常被她搞得又是咬牙又是笑。黛玉给宝玉的感觉----可爱。。黛玉说话的感觉就是这样,看似信手拈来,其实一招一式都有讲究。就跟她作诗一样,别人是冥思苦想,在她是一挥而就。看似随手几笔,一下就让人眼前一亮。宝玉喜欢她,一点不奇怪,这样一位解语花在身边确实很有趣。她的痴、灵、秀、雅、怜,是最终开启了宝玉真心的钥匙。宝玉那种大族的男人,能做到对一位女子这样情深意重真是不多。没城府。袭人想探听她的口风,她给人家来了个东风压倒西风说。她是单纯对着袭人问她尤二姐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这要是宝钗就要掂量了,“平时不说是非的袭人今天这是怎么了?”宝钗一脑袋问号,而后不动声色,慢慢套出袭人的意图。黛玉哪里想到袭人是为了自己未来探听她的口风。这一下就把袭人给顶回去了,袭人自然就往宝钗那边倒了。她自己还浑然不觉,就当一闲聊天。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宝玉偷跑出去祭奠金钏,别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她借着戏文说宝玉,在外人看来就成了讽刺挖苦了。天下水无非是一样的,要祭奠何必跑出去,取一瓢水对着哭去吧。她说的对不对呢?也没错吧!宝玉私自跑出去,这边为了找他都闹翻天了,害贾母担心也确实不该。心里有那个人,何必一定要形式表现呢?华丽的形式就一定是真心的吗?史湘云和她开始就磕磕绊绊,到了最后冰释前嫌因为了解她的本真,自然就能理解,她说话的含义。倒是那个整天和她们,亲热异常宝姐姐,不知道上哪里去了。 很多时候她说话是直来直去,但别人听着感觉真是不受用。因为真话往往不好听,这是事实,生活里我们说的老好人,就是从来不当面说真话的楷模。不说真话的好处是谁也不得罪,自然大家都说他(她)好了。真爱无言她和宝玉交锋最有看头,最能体现她的这种只重意不重形的性格。只要宝玉说他心里有她这就行了。也许刚才还哭天抹泪,只要宝玉一句暖心话,立刻就雨过天晴。她看错宝玉了吗?没有,宝玉也是个心实的人。宝玉为什么在病中送她手帕?一接了这手帕她就感动成那样。答案:明代扬愼的《素帕》。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相思。郎君着意翻复看,横也丝(思)来竖也丝(思)”。(这是诗人看着远方妻子寄来手帕而作的诗。)两个人看过西厢记,宝玉学张生给莺莺送手帕传情,这是宝黛的定情信物。从那一天开始,宝玉就阐明把心交给黛玉了,由过去那种吵架拌嘴相互猜忌,到黛玉亦步亦趋跟在宝玉身后。黛玉再也没为金玉良缘闹过。相对而言变得爱笑了,对宝玉变体贴了。宝玉则是更细心呵护着黛玉。这大概是黛玉一生最美的一段时光这和反对封建礼教,冲破思想牢笼没什么关系。无非就是两情相悦,水到渠成,犯下的有失检点的事情。这是黛玉一生品行上唯一的败笔,结果还是很值得去犯这个错误的。在当时女孩子这样做的后果是清誉禁失。这个可以参照迎春丫头司棋,被发现私定终身的后果。黛玉不是完人,这一点上她确实有过失。现在人不能拿现在的眼光去衡量这件事,实事求是说她越礼了。很多人都看不懂这段的含义,(这一段在34回,)更有些人发现,这黛玉怎么突然一下不闹了,也不整天和宝玉拌嘴了。情都定了还闹什么?两个对外谁也没表现出来,还是和往日一样照旧。他们两个就是这样的人,什么事情点到为止就可,这是一种修养。两个人的事情,心里有数就可以了。何必非要那么直白张扬。应了那句:淡极始知花更艳。这就能理解黛玉为什么最终宁可死,也不愿在这世间苟活。这点和柳湘莲与尤三姐很像,柳湘莲定亲又毁亲。尤三姐挥剑自刎。这两者是相通的,宝玉和黛玉已定了情。黛玉已经把自己当成宝玉的人了,最终无法完成心愿,那就质本洁来还洁去 。黛玉既不是死于投湖,也和上吊没什么干系。就是自己一心求死,一病不起。那手帕和她的命一样珍贵,她最终一定是把手帕烧了。而宝玉也没辜负她,一直到最后还是守着他们的盟誓。在他心里黛玉已经是她妻子了。尽管黛玉没坐着花轿进贾家的门。最终宝玉和柳湘莲一样遁入空门,这才不辜负了当初的盟约。----今生不负。其实愤世嫉俗那不适合黛玉,真正有这思想的宝玉和宝钗。宝玉是真这样想也这样做了,宝钗是内心和外表两个反差。黛玉和宝玉的思想似近实远,这点脂砚斋中有批复。但这不妨碍两个人感情,黛玉就是那种只要宝玉喜欢,就是前面是悬崖,她也跟着跳的女人。----情痴。她也不会去奉承,那些凤姐宝钗脸都不红就能说出来的话让她去说!结果只能是感觉像是笑话。王熙凤把尤二姐弄院子来了。别人以为是好事,在她们几个看来,都为尤二姐担心。她是个冷人吗!只是挨着面子,不便生事说出来而已。所以贾母疼黛玉不是没根据,人的天性还是喜真厌假这样一个女孩,真是没法让人不喜欢。黛玉唯一的致命伤,就是涉世未深,要说心机她也有,她的聪慧绝对高过宝钗,她要玩心计也不比这些人差,但她是顾影自怜,没有想从人家那里分享占有什么。对她最重要就是宝玉,满心满眼就是这个男人,别的她都看不到了。她的个性就象一首凄美的古调,没有太多修饰,也没太多华丽的手法。喜不喜欢她还是那个样子,她是给自己活,她的世界里除了诗词歌赋,就是宝玉和老太太。黛玉就是这样一位大家闺秀,有着一身小毛病,而又让读者从心里不能不喜欢和怜惜的女孩子。

古代文学史参考文献

这是我们老师推荐的《毛诗序》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 柏杨《中国人史纲》 孔颖达《毛诗正义》 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 王伯祥《春秋左传读本》 赵逵夫《屈原与他的时代如果还有精力就研究一下以下的吧!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 1981 年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1958 年版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 1960 年版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 1983 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梁启雄《韩子浅解》,中华书局 1960 年版 《 诸子集成》,中华书局 1986 年版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 01、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古时期 ;神话传说 (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汉时期:辞赋 乐府民歌 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5)唐代时期:诗 (6)宋代时期:词 (7)元代时期:曲 (8)明清时期:小说 02、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 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A、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 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C、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0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 在先秦,《诗经》统称《诗》或《诗三百》直到汉武帝时,儒学者将其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现手法为“赋”“比”“兴”。 (4)《诗经》的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04、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1)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 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 历5月5日投汨罗江而死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得伸展抱负的愤懑。 名篇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3)《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 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 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 (4)我国诗歌史上有“风骚”并称。“风”指《诗经》国风,“骚” 指《离骚》,二者又代表了文学。 05、我国第二部诗歌总集——《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2)《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诗歌编为一个集子。 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 集,有诗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06、先秦历史散文 (1)《尚书》:上古之书,记言古史,上自唐虞,下到尚周。作者不详。今存 (2)《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240多年的历史。 孔子编订。记事简单,类似现在的新闻标题。 (3)《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为春秋做传的,记事比《春秋》多13年, 作者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4)《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内容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500多年的历史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5)《国策》:又名《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国别体史书,共12策33篇。西汉刘向编订。 (6) 名句: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满招损,谦受益|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亡羊补牢,犹为迟也 07、先秦诸子散文 (1)《论语》:儒家经典。孔子弟子编纂。反映孔子思想(礼治),20篇。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2)《孟子》:儒家经典。孟子著,反映孟子思想(仁政),7篇。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人,儒家重要人物。 (3)《荀子》:儒家著作。荀子著,反映荀子思想(唯物主义),32篇 荀子,名况,后人尊称“荀卿”,赵人,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墨子及弟子著,反映墨子思想(兼爱),53篇 墨子,名翟,鲁国人,墨家创始人。 (5)《老子》:即《道德经》,道家经典。老子著,反映老思想(无为)81章 老子,名耳,字伯阳,道家创始人 。 (6)《庄子》:即《南华经》,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思想(清净无为),33篇 庄子,名周,宋国人,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韩非著,反映韩非思想(法治),55篇。 韩非,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8)《孙子》:即《孙子兵法》,孙子著。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13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齐国人,我国古代军事家。 (9)《吕览》:即《吕氏春秋》,杂家代表著作。吕不韦集门人编写,160篇。 吕不韦,韩国商人,曾为秦的相国。 (10)名句 :工欲上其事,必先利其器|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是可忍,孰不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08、汉处著名文学家——贾谊 (1)贾谊,西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世称贾生、贾长沙,33岁死。 (2)贾谊的著名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 贾谊的著名辞赋有:《吊屈原赋》,《 鸟赋》 (3)贾谊共有文章58篇,西汉刘向将其编订为《新书》。 09、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作家 (1)“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属于韵文。 (2)形成期(汉初---汉武帝)多为书写悲愤之情的“骚体赋”,有贾谊《吊屈原赋》, 枚乘《七发》等 全盛期(汉武帝---顺帝)多为歌功颂德的长篇“大赋”,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 班固的 《两都赋》和杨雄的《甘泉赋》等。 转变期(汉顺帝---汉末)多为篇幅较小的抒情“小赋”,有张衡《二京赋》,蔡邕《述行赋》等。 (3)“汉赋四大家”是:杨雄、司马相如、班固、张衡 10、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二十岁开始漫游,三十二岁继父职为太始令,四十二岁开 始写〈史记〉。后因李陵(李广之孙)降匈奴一事得罪汉武帝受宫刑并下狱。出狱后发愤著书,历经 十多年,完成《史记》。 (2)《史记》,又叫《太始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52万余字,分为本纪(12) 世家(30)、列传(70)书(8)、表(10)五部分,记载从传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3)《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司马迁还有辞赋8篇和著名的散文《报任安书》 (5)名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1、班固与《汉书》 (1)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其父班彪曾撰〈史记后传〉。班固曾被污入狱,其弟班超替其 力辩,出狱后任兰台史令,奉诏写史,历经二十余年,完成《汉书》。 (2)《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西汉)。全书共100篇,分为帝记(12)、列传(70)、表(8)、 志(10)四部分记载了从汉武帝到王莽共229年历史。 (3)班固 还是东汉著名的辞赋家(〈两都赋〉) (4)名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2、汉乐府民歌 (1)“乐府”是两汉时期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有二: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演奏,二是采集 民歌。后来,乐府就成了民歌的代名词。 (2)乐府民歌的最大特点是写现实生活,叙事性强。 (3)乐府民歌的佳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长歌行》等。 (4)《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是〈离骚〉),它与北朝的《木兰诗》 合称为“乐府双璧”。 13、先秦诸子散文 (1)《论语》:儒家经典。反映孔子思想(孔子,名丘,儒家创始人。) (2)《孟子》:儒家经典。反映孟子思想(孟子,名轲,儒家重要人物。) (3)《荀子》:儒家著作。反映荀子思想(荀子,名况,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反映墨子思想(墨子,名翟,墨家创始人。) (5)《老子》:道家经典。反映老子思想(老子,名耳,道家创始人 。) (6)《庄子》: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思想(庄子,名周,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反映韩非思想( 韩非,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8)《孙子》: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 孙子,名武,我国古代军事家。) (9)《吕览》:杂家代表著作。吕不韦集门客编。(吕不韦,曾为秦的相国。) 参考文献: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语言和文学类两大专业,文学类专业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中国少数语言民族文学这三个专业是各大院校考研的常设科目,具体专业开设和研究方向各院校又有所不同,以各院校招生专业目录为准。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简介专业代码研究方向本专业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各个不同历史阶段诗词文赋和小说戏曲创作的基本内容、风格流派、基本特征及理论批评内涵与时代思潮之关系,以横向比较和纵向探索相交织的宏观态势,阐释中国古代文学的渊源、发展演进规律及其理论体系的基本层次结构,并对其思维形态、批评模式与学术价值做出客观地评价。具体的研究方向以暨南大学为例包括:诗词学、叙事文学、先唐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但要注意!各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方向,具体以报考院校为准! 研究内容先秦散文研究、楚辞研究、汉代文学思想研究、汉魏六朝辞赋研究、唐宋诗研究、明清小说戏曲批评、词学批评、地域文化与诗学研究等,在较为宽广的思想文化背景下,从纵横视角进入史实的把握与提升,开拓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强化有关研究的学术性。 参考书目目前比较权威的经典教材包括:袁行霈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四卷以及游国恩等编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王力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古代汉语》、朱东润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罗宗强、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因为中国古代文学为非统考专业,因此各院校考试科目都不尽相同,甚至参考书目也不大一样,但袁本文学史一定必看书目之一。 就业前景抛开一级学科带来的光环选择教师或公务员,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让古代文学专业再一次焕发活力,就往年报考数据显示:该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毕业生多从事教学、文化宣传、学术科研、新闻出版采编、古籍整理等方面的工作。 热门院校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 报考热度就各大院校报录比数据分析,此专业近几年来报考热度持续上升,很多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认为,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它的实用价值。事实上,从近几年的形势来看,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似乎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取向。伴随热度和兴趣出现的必然有一系列与就业相关的连锁反应:比如最近故宫推出的文创类节目,必然会需要很多古代文化及古代文学的知识,这就为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创造了就业机会。神龙考研分析就神龙认识到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知识范围跨度较广,上至先秦文学,下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明清文学,涵盖中国三千年文化精髓,研究门类包括:散文、诗歌、曲词、小说等,学科内容体量较大,复习有一定难度,需要统筹规划。具体的书目一定要以报考院校为准,有些院校会发布参考书目,有些会有考试大纲。

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基本参考书目推荐 古代文学书目 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 褚斌杰等《中国文学史纲要》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 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 上海古籍出版社《古典文学三百题》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 北大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历史三百题》 现当代文学书目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书目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中国民间文学概要》王娟《民俗学概论》高校民间文学教材组《民间文学作品选》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书目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董学文《文学原理》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王岳川、胡经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张少康《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朱维之《外国文学史》郁龙余、孟昭毅《东方文学史》文艺学书目董学文《文学原理》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王岳川、胡经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董学文《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文艺美学书目胡经之《文艺美学》王岳川、胡经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现代汉语书目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王理嘉《音系学基础》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专题教程》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李小凡、项梦冰《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郭锡良《古代汉语》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古代汉语书目郭锡良《古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古代汉语知识教程》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古汉语词汇纲要》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王力《汉语史稿》《汉语音韵》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古文字学书目裘锡圭《文字学概要》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王宇信《甲骨文精粹释译》《甲骨文精粹选读》郭锡良《古代汉语》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语言学书目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徐通锵《语言论》《历史语言学》《基础语言学教程》郭锡良《古代汉语》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王力《汉语史稿》《汉语音韵》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王理嘉《音系学基础》古典文献书目董洪利《古典文献学基础》《古籍的阐释》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中国古文献学》高路明《目录学与中国古代学术源流》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倪其心《校勘学大纲》陈垣《校勘学释例》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朱天俊、李国新《中文工具书教程》郭锡良《古代汉语》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古代文学参考文献目录

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基本参考书目推荐 古代文学书目 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 褚斌杰等《中国文学史纲要》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 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 上海古籍出版社《古典文学三百题》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 北大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历史三百题》 现当代文学书目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书目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中国民间文学概要》王娟《民俗学概论》高校民间文学教材组《民间文学作品选》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书目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董学文《文学原理》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王岳川、胡经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张少康《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朱维之《外国文学史》郁龙余、孟昭毅《东方文学史》文艺学书目董学文《文学原理》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王岳川、胡经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董学文《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文艺美学书目胡经之《文艺美学》王岳川、胡经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现代汉语书目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王理嘉《音系学基础》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专题教程》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李小凡、项梦冰《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郭锡良《古代汉语》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古代汉语书目郭锡良《古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古代汉语知识教程》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古汉语词汇纲要》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王力《汉语史稿》《汉语音韵》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古文字学书目裘锡圭《文字学概要》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王宇信《甲骨文精粹释译》《甲骨文精粹选读》郭锡良《古代汉语》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语言学书目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徐通锵《语言论》《历史语言学》《基础语言学教程》郭锡良《古代汉语》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王力《汉语史稿》《汉语音韵》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王理嘉《音系学基础》古典文献书目董洪利《古典文献学基础》《古籍的阐释》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中国古文献学》高路明《目录学与中国古代学术源流》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倪其心《校勘学大纲》陈垣《校勘学释例》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朱天俊、李国新《中文工具书教程》郭锡良《古代汉语》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给大家从网络上整理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参考书,上次整理过中国现当代文学(点击即可阅读)。这篇文章会分享古代文学必看的教材、通论,再细分成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和一些选读名著的参考书。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哈~还是那句老话哈哈,有条件有时间的就都读了01教材类《中国文学史》袁行霈四本。《中国古代文学》陈文新两本,重点看【导学训练】和【研讨平台】。《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一本。《中国文学批评史》李建中一本。02通论类《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傅璇琮主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谈艺录》钱钟书著 中华书局1999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 中华书局1984年《文心雕龙》范文澜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王运熙、顾易生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著 商务印书馆2002年03先秦文学《先秦诸子系年》钱穆 商务印书馆2001年《春秋左传注》杨伯峻 中华书局1981年《诗三百解题》陈子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论语正义》刘宝楠中华书局 1990年《庄子集释》郭庆藩中华书局1961年《楚辞集注》朱熹广陵古籍刻印社1980年《楚辞通故》姜亮夫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两汉思想史》徐复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中国中古文学史》刘师培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中国文学史论》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古文学系年》陆侃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中华书局1996年《秦汉文学编史年》刘跃进商务印书馆2006年《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中古文学文献学》刘跃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中华书局1983年《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中华书局1958年04唐宋文学《唐才子传校笺》 傅璇琮主编中华书局1995年《李太白全集》清﹒王琦 中华书局1981年《杜诗详注》清﹒仇兆鳌 中华书局1979年《唐诗品汇》高棅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唐诗杂论》闻一多 上海古籍出版1998年《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唐诗综论》林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隋唐佛教史稿》汤用彤 中华书局1981年《江西诗派研究》莫砺锋 齐鲁书社1986年《唐诗学引论》陈伯海 知识出版社1988年《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葛晓音 北大出版社1998年版《宋代文学通论》王水照主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宋诗选注》钱钟书 中华书局 或者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苏轼选集》王水照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宋代诗学通论》周裕锴巴蜀书社1997年《唐宋文举要》高步瀛中华书局1999年

古代文学研究方向: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唐宋文学研究 元明清文学研究 初试科目 :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631文学综合 838文学专业基础 参考书目 : 0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

第一编 先秦文学《诗经》《楚辞》《山海经》《左传》《论语》《孟子》《庄子》第二编 两汉文学《战国策》《司马文园集》《史记》《淮南子》《汉书》《古诗十九首》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武帝集》《曹子建集》《阮步兵集》《陶渊明集》《鲍参军集》《谢宣城集》《乐府诗集》《搜神记》《世说新语》第四编 唐代文学《王子安集》 《陈拾遗集》 《孟浩然集》 《王右丞集》 《李太白集》 《杜少陵集》《昌黎先生集》 《柳河东集》 《白氏长庆集》 《樊川诗集》 《李义山诗集》 《唐宋传奇集》第五编 宋代文学《乐章集》 《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 《苏轼文集》《苏轼诗集》《东坡乐府》 《淮海词》《山谷集》 《漱玉词》 《剑南诗稿》 《稼轩词》第六编 元代文学《窦娥冤》 《西厢记》 《倩女离魂》 《琵琶记》 《全元散曲》第七编 明代文学《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牡丹亭》 《金瓶梅》 “三言二拍”第八编 清代文学《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红楼梦》 《镜花缘》 《长生殿》 《桃花扇》 《饮水词》《龚自珍全集》

中国古代文学参考文献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语言和文学类两大专业,文学类专业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中国少数语言民族文学这三个专业是各大院校考研的常设科目,具体专业开设和研究方向各院校又有所不同,以各院校招生专业目录为准。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简介专业代码研究方向本专业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各个不同历史阶段诗词文赋和小说戏曲创作的基本内容、风格流派、基本特征及理论批评内涵与时代思潮之关系,以横向比较和纵向探索相交织的宏观态势,阐释中国古代文学的渊源、发展演进规律及其理论体系的基本层次结构,并对其思维形态、批评模式与学术价值做出客观地评价。具体的研究方向以暨南大学为例包括:诗词学、叙事文学、先唐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但要注意!各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方向,具体以报考院校为准! 研究内容先秦散文研究、楚辞研究、汉代文学思想研究、汉魏六朝辞赋研究、唐宋诗研究、明清小说戏曲批评、词学批评、地域文化与诗学研究等,在较为宽广的思想文化背景下,从纵横视角进入史实的把握与提升,开拓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强化有关研究的学术性。 参考书目目前比较权威的经典教材包括:袁行霈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四卷以及游国恩等编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王力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古代汉语》、朱东润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罗宗强、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因为中国古代文学为非统考专业,因此各院校考试科目都不尽相同,甚至参考书目也不大一样,但袁本文学史一定必看书目之一。 就业前景抛开一级学科带来的光环选择教师或公务员,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让古代文学专业再一次焕发活力,就往年报考数据显示:该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毕业生多从事教学、文化宣传、学术科研、新闻出版采编、古籍整理等方面的工作。 热门院校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 报考热度就各大院校报录比数据分析,此专业近几年来报考热度持续上升,很多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认为,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它的实用价值。事实上,从近几年的形势来看,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似乎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取向。伴随热度和兴趣出现的必然有一系列与就业相关的连锁反应:比如最近故宫推出的文创类节目,必然会需要很多古代文化及古代文学的知识,这就为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创造了就业机会。神龙考研分析就神龙认识到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知识范围跨度较广,上至先秦文学,下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明清文学,涵盖中国三千年文化精髓,研究门类包括:散文、诗歌、曲词、小说等,学科内容体量较大,复习有一定难度,需要统筹规划。具体的书目一定要以报考院校为准,有些院校会发布参考书目,有些会有考试大纲。

没个联系方式,留个邮箱或者Q+Q什么的,我发给你, 留个联系方式我发给你啊,弄了个匿名,我联系不到你。

古代文学研究方向: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唐宋文学研究 元明清文学研究 初试科目 :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631文学综合 838文学专业基础 参考书目 : 0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

  • 索引序列
  • 古代文学参考文献
  • 古代文学的参考文献
  • 古代文学史参考文献
  • 古代文学参考文献目录
  • 中国古代文学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