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地址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地址

发布时间: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地址

任冬梅,1985年生于重庆。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本科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基地班,后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2010年获得硕士学位。第一届、第二届全球华语星云奖专业评委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员,连续担任第一届、第二届全球华语星云奖专业评委。本科期间开始进行晚清科幻小说研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如《科幻乌托邦:现实的与想象的——〈月球殖民地小说〉和现代时空观的转变》、《晚清“科学小说”源流初探》、《论晚清“科学小说”的定名及其影响》等。曾获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学术优秀奖、北京师范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发表文章1、《科幻乌托邦:现实的与想象的——〈月球殖民地小说〉和现代时空观的转变》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5辑(2008年5月)2、《论司马迁的黄老思想及其在〈平准书〉中的体现》  《嘉陵潮》第12期(2008年9月)3、《冰心与静庐》 《红岩》 2009年第3期4、《从词源探究词的“艳科”传统》 《嘉陵潮》第13期(2009年3月)5、《典型范畴理论及其运用》 《嘉陵潮》第13期(2009年3月)6、《挑战道德底线的欲望飨宴》 香港《大公报》 2009年12月15日7、《蛙鸣遍地,声声惊心——读莫言长篇小说〈蛙〉》 《藏书报》 2010年2月1日8、《我眼中的“新国学”》 《春秋》 2011年第1期9、《晚清“科学小说”源流初探》 《中国科幻研究》 (2011年1月号)第2卷第1期10、《论晚清“科学小说”的定名及其影响》 《科普研究》 2011年第3期11、《从倡导“科学小说”看梁启超早期科学思想》 《五邑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12、《论路翎小说中的幻想成分》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3、《从清末“科学小说”的流布看“科学”一词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国科技史杂志》(核刊) 2012年第1期14、《科幻文学在大陆的发展之路》 《书香两岸》 2012年第1-2期(合刊)15、《贾宝玉坐潜水艇——晚清科幻小说的奇想世界》 《科幻世界》 2012年第4期

去了打个车让他把你拉到不就得了吗?

重庆市涪陵区李渡聚龙大道98号 公车115 师院下车

现在江东校区很荒凉了,一般都是来李渡的,坐115到时元站后过马路,从小路下坡就是小吃街,穿过小吃街就是师院北门了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地址

老校区在江东

省级期刊,出结果的比较快,学报的话最多一个月内。论文发表方面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找原上草论文了解。

去了打个车让他把你拉到不就得了吗?

是重庆的长江师范学院吧?是一所重庆市属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9月,由涪陵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现有李渡、江东和建涪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20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亿元。建有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11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10个。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有纸质藏书150多万册,购置和自建各类专题数据库14种,数字资源容量近25TB。学校现有17个二级教学单位和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设有50个本科专业。现有市级重点建设课程3门,市级精品课程10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是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重庆市三峡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重庆市属高校唯一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70多人,其中,其中教授102人,副教授264人;博士145人,硕士523人。有兼职博士生导师3人,有兼职硕士生导师3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1人,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教育系统职业道德标兵1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9人,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2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资助计划28人。另有兼职教授20人,外籍教师6人。学校现有科研机构15个,其中有国家部委联合共建研究基地2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2个,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2个,重庆市高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主办有《长江师范学院学报》、《长江师范学院报》两种全国公开发行报刊和《三峡教育论坛》、《乌江论丛》、《巴渝教育探索》等重庆市内部连续出版刊物。2004年以来,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18项,教育部等国家部委科研项目22项,重庆市级科研课题300多项。近年来,学校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国家民委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各类学术荣誉20余项。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万人。2004年开始招收来自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波兰、日本、韩国、泰国、斐济等国的留学生,先后与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波兰卢布林天主教大学、韩国公州立大学与草堂大学、日本广岛文化学园大学,以及泰国38所皇家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了合作与交流,已形成互派留学生的合作机制,并资助教师到国外进修访学60多人(次)。引自于学校官方网站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地址

谢谢哈。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2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热诚欢迎广大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赐稿。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为月刊,每年共出版刊物12期。自2012年起,逢1、2、4、5、7、8、10、11月20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版学报;逢3、6、9、12月20日出版自然科学版学报。长春师范大学学报已与全国500余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学术信息交流关系,所有刊载文章经中国期刊网制成光盘或通过Internet 网供国内外专家学者查阅。

刊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现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主管:吉林省教育厅周期:月刊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8-178XCN:22-1276/G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长春师范大学学报创刊时间:1982影响因子:复合影响因子:257综合影响因子:131

我们寝室都有一堆!!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知识分子乡村立场的回归》,《光明日报》,2005年6月10日。   《审美范式重建与新诗再次复兴》,《文艺研究》,2006年12期。(第二作者)   《张扬诗歌的人文精神》,《光明日报》,2007年12月7日。   《简论王久辛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诗刊》,2007年7期。   《跨越国界的情感共鸣》,《文艺报》,2009年3月21日。   《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学史的建构》,《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2期。   《土地意识与生命意识的呈现》,《诗刊》,2008年4期。   《涂抹着橄榄绿的边地情思》,《当代文坛》。2003年3期。   《校园菁菁 情思悠悠——冬婴校园诗赏析》,《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期。   《从鲁迅诗歌奖作品看诗歌写作路向》,《中国诗人》,2002年3期。   《叶玉琳诗歌论》,《文论报》,2001年12月15日。   《寻找心灵的憩园》,《重庆日报》(“两江潮”副刊),2001年3月5日。   《唱给岁月无奈的歌——读冬婴近期作品有感》,《北碚文化报》,2002年8月30日。   《在文化转型中把握中国新诗》,《中外诗歌研究》,2001年3-4合期。   《枫叶红时情正浓》,《葡萄园》诗刊(台湾),2004年春季号。   《澳门新诗精神和艺术的一个侧面》,《中西诗歌》(澳门),2005年1期。   《九叶诗派艺术研究的拓展》,《诗探索》,2003年3-4合期。   《金所军诗歌的一种特质》,《文艺报》,2005年5月12日。   《别样的乡土情怀:金所军诗歌的一种特质》,《中国文化报》,2005年7月6日。   《从2003年高考诗歌鉴赏一题的答题情况说起》,《学语文》,2004年3-4合期。   《游历中的情思:吕进诗歌片谈》,《重庆文艺》,2005年2期。   《植根于本土文化土壤》,《文学报》,2003年7月10日。   《论叶延滨九十年代的诗歌创作》,《诗选刊》,2003年7月。   《当代重庆诗歌论》,《诗江西》(文论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当代四川诗歌发展概貌》,《诗江西》(文论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论郭新民的爱情诗》,《中国文化报》,2004年6月23日。   《黄葵乡土诗歌的文化精神》,《安庆的棉花》,中国民航出版社,2004年。   《知识分子情怀的诗性言说》,《诗林》,2005年6期。   《论郭新民的土地诗》,《长治学院学报》,2006年1期。   《新诗演变轨迹的深度勾画》,《泰山学院学报》,2006年4 期。   《在尘世与精神间升腾的爱情》,《山西日报》,2006年 10月24日。   《关于诗歌诸题答紫枫先生》,《葡萄园》诗刊,2007年春季号。   《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进行诗人研究》,《中外诗歌研究》,2007年1期。   《金所军诗歌创作理路的新变》,《诗探索》,2006年3-4期。   《开展文学通识课教学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4期。   《论白帆的怀乡诗》,《开花的梦土·序》,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   《他们将诗写在土地上》,《惊蛰》,2007年4期。   《简论袁智忠散文诗的美学特质》,《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1期。   《历史叙事与艺术表现的深度融合》,《解放军文艺》,2008年4期。   《扎根于故乡土地的情思》,《麦门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   《在无奈与孤独中诗意地栖居——论李杜诗歌的精神意蕴》,《诗探索》,2008年第1辑。   《回响在甘南草原的吟唱——甘南青年诗人群印象》,《腊子口》,2008年诗歌专辑。   《冬婴的物质困境与诗意追求》,《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期。   《积极的生命姿态:读蒙田的<热爱生命>》,《重庆晨报》,2010年6月9日。   《诗歌创作源于真挚的情感体悟》,《葡萄园诗刊》(台湾),2010年夏季号。   《简评唐瑛<宋代文言小说异类姻缘研究>》,《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3期。   《论冬婴校园诗中的学生形象》,《课本外的蓝天》,北京:中国2010年版。   《感性作品与理性批评的文本互参》,《星星》诗刊(理论版),2010年7期。   《在生活与生命的双向维度上建构诗歌的精神意蕴》,《世界诗人》,2010年4期。   《世界文明的诗性言说》,《文艺报》,2011年12月8日。   《乡土诗创作应挖掘民间文化精神》,《葡萄园》诗刊,2012年夏季卷。   《诗歌是现代人的安身立命之所》,《星星》诗刊(理论版),2012年9期。   《诗歌评论折射出的理性光芒:谈马忠的诗学观念》,《诗美探真》,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   《新世纪诗歌创作应具有入世情怀》,《星星》诗刊(理论版),2013年5期。   《从青春的惆怅到生命的沉思:简论潘云贵的散文诗创作》,《延河》,2013年10期。

省级期刊,出结果的比较快,学报的话最多一个月内。论文发表方面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找原上草论文了解。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地址

? 汉江师范学院地处于十堰市茅箭区北京南路18号附近,位于十堰市东方坐标城商业街正对面,距离市中心距离约1公里左右。该师范学院处于市中心闹市区,周围交通出行方便且小吃众多。

我觉得关键问题是你投稿的是不是《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的邮箱,如果是的话,应该没问题的,正规单位一般是不会人的。如果是通过中介,那就很难说了,的确有诚信的中介,但也有人的。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个。

0719-8846111,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

发论文,还是要通过官方网址比较好。听到你的声音,这个太厉害了吧。 没有报出姓名就把电话挂了。估计你是遇到了。查一查你的搜索:汇款账号+。看一看吧。

  • 索引序列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地址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地址
  •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地址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地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