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上海文学编辑部成员

上海文学编辑部成员

发布时间:

上海文学编辑部成员

1978年,39岁的“产业工人”李陀正在贵阳修改关于李四光的剧本,电话传来,他的短篇小说《愿你听到这支歌》获得了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之后,李陀从北京石景山的一家重型机械厂调到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成了一名“驻会作家”。驻会作家”李陀看了很多外国作品后,开始觉得自己这么写作不行,1982年他决定暂时放下小说,先做积累,结果“小说就一直放下,最后就变成搞文学批评的了”。1986年,“文学批评家”李陀又调到《北京文学》当副主编,跟主编林斤澜搭档,推出了很多先锋小说,如:马原、苏童、莫言和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等。1989年6月2日,应芝加哥大学之邀,访问学者李陀前往美国。一访就是5年,1994年李陀才第一次回国,此后他又陆续在伯克利大学、杜克大学、北卡罗来纳、密歇根等大学当访问学者,教中国现当代文学,直到现在。1980年代,至少都认真,能争吵1980年代,各个编辑部还都把“为他人做嫁衣裳”当作编辑的天职。当时文学的繁荣局面,得益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运动,而且编辑大都是有文学理想的人,那种文学理想,跟“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期刊史有着密切的关联。当时编辑一旦发现好作品,就会把作者请来,住下改稿,成熟了就发表。发表后还会请作者来开会。其他刊物的编辑看到新作者的出现,也都会马上约稿。编辑部内部气氛也很活跃。一篇文章来了,年老的说不能发,年轻的说一定得发。类似冲突是各个编辑部的常态。1980年代的批评也是有权威性的。即使是在官方政策制约下的批评家(以下简称为“官方批评家”),也是有权威性的。“伤痕文学”,就是在官方批评家的提倡、鼓励、刺激下发展起来的。不少官方批评家在1949年之前,就已经是批评家了。不像现在,很多官员都不懂行。再者,相当一部分官方批评家人品很好。比如夏衍就具有某种人格魅力,对他的权威,作家有所反抗,但也乐于服从。第三,他们的权威建立在一个共识之上:“文革”后应该有个新局面。在打破文化专制主义这点上,官方批评家、非官方批评家、作家又是一致的。最典型的是冯牧,很多作家一直都非常尊重他。他既是全国作协的领导,又是有见地的文学批评家。有时他要拿出官员身份,进行政策实施;而作为批评家,他又要维护好的作品,鼓励文学思潮。这两个身份的内在冲突,让他左右为难。1985年以后形成的新批评家群体,他们的权威性来自文学发展的创新诉求。在打破文化专制主义的问题上,官方批评家总是顾虑重重。而新批评家想的就是文学本身。可以说,“纯文学”潮流并不是作家创造的,而是新批评家创造的,至少是批评家和作家共同创造的。当时的情况,首先是作家走在前面,而批评家则把大旗树起来。1980年代初,官方批评家,如冯牧、雷达都是伤痕文学的支持者、宣传者,可我们都很怀疑,觉得伤痕文学不是我们期待的文学。然而我们的期待也很模糊。汪曾祺的《受戒》之后,何立伟、阿城陆续出了一些探索性的作品,但他们没有构成潮流。从今天的角度,可以把他们看成“寻根文学”的先头部队。等到王安忆的《小鲍庄》、韩少功的《爸爸爸》、莫言的《红高粱》面世,所有的文学批评家都面临着一个巨大挑战。也正是这些作品,造成了当时批评界最严重的分化。如何看待虚构的历史?如何看待跟社会主义革命无关的小说?官方批评家有点乱了,不少人甚至一下子就丧失了批评能力。这时候,年轻一代批评家站出来了。比如季红真,对阿城作品的诠释是“文明与愚昧的冲突”。今天看来,那种诠释很成问题,但当时震动很大,因为她根本不提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大家都觉得非常新鲜。年轻批评家,像吴亮、蔡翔、程德培,黄子平等人,立刻得到了广泛认同,堪称一夜成名。1987年,余华、苏童、北村、格非、孙甘露、残雪这批作家出来了。但包括新潮批评家在内,大家都没注意。批评界还有人说1987年前后没有好作品,“文学陷入了低谷”。新潮批评群体的成员,一般来说,跟作协、文联系统的关系都很疏远。最典型的是蔡翔,他原来是工人,写了很好的批评文章之后,被调到《上海文学》编辑部。在编《上海文学》理论版时,他仍然坚持撰写独立的批评文章。当然,新潮批评群体中的很多人都成了作协会员,但一开始都不是。当时发表批评文章的文学刊物很多,最多的是《上海文学》、《文学评论》、《文艺报》、《钟山》、《花城》、《中国作家》等刊物。1980年代,由于精神生活长期匮乏,所以全民都热爱文学。因此,即使是很小的刊物,只要是关于文学批评的,也会很快就被注意。比如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崛起》,发在一个“很偏远”的杂志上,但当时很轰动,官方批评家都围剿他。全世界都一样,作家一般都假装不在乎批评。1980年代,有作家甚至说,文学批评只不过是长在文学这棵树上的蘑菇。但作家都偷偷看批评;不但看,批评还能对他们产生实质性的影响。1990年代,惟一的作用就是促销1990年代,新潮批评家群体很快就消失了。年轻的职业批评家,要么到学院去了,要么改行做别的。进入大学的那部分批评家,成了学术机制里的一部分。文学批评应该面对普通读者,学术研究应该面向学术界,完全是两回事。张颐武等学者,习惯于把学术名词搬到报纸上,搞得谁也看不懂,而一些人却觉得很深奥。1990年代初,此风盛极一时。文学批评领域率先实现“市场化”的群体,是1980年代的一些官方批评家。他们的批评与出版、销售合成一体,很快就被“收编”进了商家宣传这个炒作体制当中。商业大潮中,期刊也没法不“湿鞋”。大概只有《读书》至今还没有拿钱买版面的事情。1990年代,记者、编辑中诞生了一个很大的批评群体,这个群体也很快就与商业机制融为一体了。那种批评无所谓方法,没任何节制,毫无标准地吹捧作品。这样一来,像以前那样对文学创作起着关注、监督、反省作用的批评家队伍就不复存在了。1990年代以后,“70后”、“80后”、“个人写作”,看似火爆。不过在我看来,那不过是一些批评家滥用命名权而已。滥用命名权,也是1990年代以后批评家权威性丧失的一个注解。所以,在1990年代,文学批评没什么作用,惟一的作用就是促销。作为文学批评家,李陀算得上成就斐然,与此同时,也招来了不少的质疑和反对的声音。对于这一点,他并没有太过激烈的反应。他提出的“小人时代的文学”在网上招致骂声一片,他仍然告诉记者,至今还是有着同样的观点。他说,他很欢迎大家对他的观点提出质疑,和他进行讨论,只要提出了问题,就能够通过探讨取得收获。李陀在《读书》上号召广大作家,为工农写作,替群众代言。他说:“那些没有笔杆子的下岗工人、民工、还在穷困中挣扎的农民,他们怎么办?他们的感情、思考、喜怒哀乐、他们的‘显意识’和‘潜意识’,怎么来表达?”他认为,如今的文学可以称作“小人时代的文学”,特征之一是“文学的内容越来越琐碎”,很少有作家再去关注底层的生存状态和需求。针对网上不少人支持的“小人时代的文学正说明了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没有人需要代言,是一种文学的进步”这种观点,李陀认为,持这种意见的人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而没有考虑到真正的最底层的人的需求。“他们说,网络发达了,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我倒要问问,那些没钱买电脑的人呢?那些没钱上网吧的人呢?人们怎么倾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李陀坚持认为,作家不能太过“小资”,要有社会责任感。或许,这就是他长期坚持的“知识分子要用‘文学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这种观点的表现吧。不久前,李陀的台湾同行南方朔告诉记者,写评论是他的谋生手段而非兴趣所在。记者把这个问题抛在李陀面前的时候,李陀的表情显得有些凝重。他说,自己不是个聪明人,不可能同时做很多事情——“今后,我就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搞文学批评。”

江苏泰县人。1953年12月生于上海。198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1970年赴安徽固镇县杨庙公社插队务农,后历任上海三轮铸件厂工人,上海长新色织厂技校教师,上海文学杂志社理论编辑、编辑部主任、主编助理、副主编,副编审。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2年调上海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1年7月1日起被聘为重庆大学兼职教授。

上海文学编辑部成员工资

《公主志》的稿费好像是50元一千字吧,具体的就看你的稿子字数多少了,一万字就是五百元,以此类推。 网上的:比较好的青春小说杂志:1、《花火》稿费80-100/千字2、《男生女生》稿酬:100元/千字3、《少男少女》2000字以上的大稿稿费200元/千字4、《星火网络美少女》稿费为:千字:30—100,发放及时。5、《新蕾》稿费,60一千字 6、《青春酷酷族》稿费30—100千字 7、《男孩女孩》稿酬最低45元/千字8、《萌芽》稿费50-100每千字 9、《Princess 公主志》稿酬大概50一千字10、《80后》稿费80-300千字 11、《火星少女》,稿酬50元一千字12、《果子POPO》,稿费50元一千字13、《漫GIRL》稿费100元一千字

工作轻松,不累;工资低,待遇低,吃的是青春饭,大多不能工作到老。而且升职的空间不大。

要看什么杂志编辑部主任 不是什么大官 就是个重要的基层干部吧!小一点的杂志3000一般的4000---5000吧!我现在也就是3000的样子 很小的杂志 w文化传媒公司 做得一定是dm

像大河报的估计灰色收入比较多,怎么说一个月也有七八万吧。

上海文学编辑部成员名单

适合新手投稿的文学杂志有如下:《作家》《朔方》《北京文学》《四川文学》《解放军文艺》《当代》《十月》《人民文学》《江南》《钟山》《清明》《雨花》《湖南文学》《青年作家》《广州文艺》《作品》《花城》《收获》《上海文学》《广西文学》《南方文学》《福建文学》《长江文艺》《大家》《大益文学》《湘江文艺》。补充《上海文学》创刊于1953年,是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据2020年第8期期刊内页显示,《上海文学》编辑委员会有编委10人,编辑部有责任校对1人,法律顾问1人,顾问1人,文字编辑1人,美术编辑1人,封面设计1人。据2020年8月10日中国知网显示,《上海文学》共出版文献量11204篇、总被下载次数398411 次、总被引次数:12210次。据2020年8月1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上海文学》共载文2084篇、被引量489次、下载量2578次,基金论文量为4篇,2017年影响因子为20。广西文学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广西文学杂志社广西文学杂志社出版,主要版块栏目有人间极品 情感真品 小说妙品 百字小品 另类杂品 文摘精品 休闲趣品 走近小品 连载佳品等。

王若望(1918年2月4日-2001年12月19日)原名王寿华,江苏武进人。作家、原中共党员1。历任西安工委委员,中共宝鸡县委书记,山东省城工部干事,《文化翻身》主编,新华通讯社淮海前线支社社长,上海总工会文教部副部长,中央华东局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文艺日报》副主编,《上海文学》编辑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第五届理事。

原名王祖铃,1949年生于上海。20世纪60年代末作为知青赴安徽凤阳插队6年。以“知青文学”进入文学创作领域,长篇知青小说《生活的路》开知青文学之先河,曾得到当时文坛泰斗茅盾的鼓励与支持;书出版后曾震动海内外,也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坛的地位。先后创作《女巫》、《呜咽的澜沧江》(均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等大量的长篇小说以及中短篇小说、散文。自传体长篇小说《挚爱在人间》(华夏出版社出版)获“八五”期间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她的《流血的太阳》《竹林村的孩子们》等儿童文学受到好评。最近几年,致力于青春文学、校园文学的探索,2005年初向读者奉献新作《今日出门昨夜归》等。竹林现为国家一级作家,上海市作协专业作家。她先后在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文学编辑部、上海市作家协会工作。

上海文学编辑部成员有哪些

适合新手投稿的文学杂志有如下:《作家》《朔方》《北京文学》《四川文学》《解放军文艺》《当代》《十月》《人民文学》《江南》《钟山》《清明》《雨花》《湖南文学》《青年作家》《广州文艺》《作品》《花城》《收获》《上海文学》《广西文学》《南方文学》《福建文学》《长江文艺》《大家》《大益文学》《湘江文艺》。补充《上海文学》创刊于1953年,是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据2020年第8期期刊内页显示,《上海文学》编辑委员会有编委10人,编辑部有责任校对1人,法律顾问1人,顾问1人,文字编辑1人,美术编辑1人,封面设计1人。据2020年8月10日中国知网显示,《上海文学》共出版文献量11204篇、总被下载次数398411 次、总被引次数:12210次。据2020年8月1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上海文学》共载文2084篇、被引量489次、下载量2578次,基金论文量为4篇,2017年影响因子为20。广西文学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广西文学杂志社广西文学杂志社出版,主要版块栏目有人间极品 情感真品 小说妙品 百字小品 另类杂品 文摘精品 休闲趣品 走近小品 连载佳品等。

1978年,39岁的“产业工人”李陀正在贵阳修改关于李四光的剧本,电话传来,他的短篇小说《愿你听到这支歌》获得了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之后,李陀从北京石景山的一家重型机械厂调到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成了一名“驻会作家”。驻会作家”李陀看了很多外国作品后,开始觉得自己这么写作不行,1982年他决定暂时放下小说,先做积累,结果“小说就一直放下,最后就变成搞文学批评的了”。1986年,“文学批评家”李陀又调到《北京文学》当副主编,跟主编林斤澜搭档,推出了很多先锋小说,如:马原、苏童、莫言和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等。1989年6月2日,应芝加哥大学之邀,访问学者李陀前往美国。一访就是5年,1994年李陀才第一次回国,此后他又陆续在伯克利大学、杜克大学、北卡罗来纳、密歇根等大学当访问学者,教中国现当代文学,直到现在。1980年代,至少都认真,能争吵1980年代,各个编辑部还都把“为他人做嫁衣裳”当作编辑的天职。当时文学的繁荣局面,得益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运动,而且编辑大都是有文学理想的人,那种文学理想,跟“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期刊史有着密切的关联。当时编辑一旦发现好作品,就会把作者请来,住下改稿,成熟了就发表。发表后还会请作者来开会。其他刊物的编辑看到新作者的出现,也都会马上约稿。编辑部内部气氛也很活跃。一篇文章来了,年老的说不能发,年轻的说一定得发。类似冲突是各个编辑部的常态。1980年代的批评也是有权威性的。即使是在官方政策制约下的批评家(以下简称为“官方批评家”),也是有权威性的。“伤痕文学”,就是在官方批评家的提倡、鼓励、刺激下发展起来的。不少官方批评家在1949年之前,就已经是批评家了。不像现在,很多官员都不懂行。再者,相当一部分官方批评家人品很好。比如夏衍就具有某种人格魅力,对他的权威,作家有所反抗,但也乐于服从。第三,他们的权威建立在一个共识之上:“文革”后应该有个新局面。在打破文化专制主义这点上,官方批评家、非官方批评家、作家又是一致的。最典型的是冯牧,很多作家一直都非常尊重他。他既是全国作协的领导,又是有见地的文学批评家。有时他要拿出官员身份,进行政策实施;而作为批评家,他又要维护好的作品,鼓励文学思潮。这两个身份的内在冲突,让他左右为难。1985年以后形成的新批评家群体,他们的权威性来自文学发展的创新诉求。在打破文化专制主义的问题上,官方批评家总是顾虑重重。而新批评家想的就是文学本身。可以说,“纯文学”潮流并不是作家创造的,而是新批评家创造的,至少是批评家和作家共同创造的。当时的情况,首先是作家走在前面,而批评家则把大旗树起来。1980年代初,官方批评家,如冯牧、雷达都是伤痕文学的支持者、宣传者,可我们都很怀疑,觉得伤痕文学不是我们期待的文学。然而我们的期待也很模糊。汪曾祺的《受戒》之后,何立伟、阿城陆续出了一些探索性的作品,但他们没有构成潮流。从今天的角度,可以把他们看成“寻根文学”的先头部队。等到王安忆的《小鲍庄》、韩少功的《爸爸爸》、莫言的《红高粱》面世,所有的文学批评家都面临着一个巨大挑战。也正是这些作品,造成了当时批评界最严重的分化。如何看待虚构的历史?如何看待跟社会主义革命无关的小说?官方批评家有点乱了,不少人甚至一下子就丧失了批评能力。这时候,年轻一代批评家站出来了。比如季红真,对阿城作品的诠释是“文明与愚昧的冲突”。今天看来,那种诠释很成问题,但当时震动很大,因为她根本不提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大家都觉得非常新鲜。年轻批评家,像吴亮、蔡翔、程德培,黄子平等人,立刻得到了广泛认同,堪称一夜成名。1987年,余华、苏童、北村、格非、孙甘露、残雪这批作家出来了。但包括新潮批评家在内,大家都没注意。批评界还有人说1987年前后没有好作品,“文学陷入了低谷”。新潮批评群体的成员,一般来说,跟作协、文联系统的关系都很疏远。最典型的是蔡翔,他原来是工人,写了很好的批评文章之后,被调到《上海文学》编辑部。在编《上海文学》理论版时,他仍然坚持撰写独立的批评文章。当然,新潮批评群体中的很多人都成了作协会员,但一开始都不是。当时发表批评文章的文学刊物很多,最多的是《上海文学》、《文学评论》、《文艺报》、《钟山》、《花城》、《中国作家》等刊物。1980年代,由于精神生活长期匮乏,所以全民都热爱文学。因此,即使是很小的刊物,只要是关于文学批评的,也会很快就被注意。比如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崛起》,发在一个“很偏远”的杂志上,但当时很轰动,官方批评家都围剿他。全世界都一样,作家一般都假装不在乎批评。1980年代,有作家甚至说,文学批评只不过是长在文学这棵树上的蘑菇。但作家都偷偷看批评;不但看,批评还能对他们产生实质性的影响。1990年代,惟一的作用就是促销1990年代,新潮批评家群体很快就消失了。年轻的职业批评家,要么到学院去了,要么改行做别的。进入大学的那部分批评家,成了学术机制里的一部分。文学批评应该面对普通读者,学术研究应该面向学术界,完全是两回事。张颐武等学者,习惯于把学术名词搬到报纸上,搞得谁也看不懂,而一些人却觉得很深奥。1990年代初,此风盛极一时。文学批评领域率先实现“市场化”的群体,是1980年代的一些官方批评家。他们的批评与出版、销售合成一体,很快就被“收编”进了商家宣传这个炒作体制当中。商业大潮中,期刊也没法不“湿鞋”。大概只有《读书》至今还没有拿钱买版面的事情。1990年代,记者、编辑中诞生了一个很大的批评群体,这个群体也很快就与商业机制融为一体了。那种批评无所谓方法,没任何节制,毫无标准地吹捧作品。这样一来,像以前那样对文学创作起着关注、监督、反省作用的批评家队伍就不复存在了。1990年代以后,“70后”、“80后”、“个人写作”,看似火爆。不过在我看来,那不过是一些批评家滥用命名权而已。滥用命名权,也是1990年代以后批评家权威性丧失的一个注解。所以,在1990年代,文学批评没什么作用,惟一的作用就是促销。作为文学批评家,李陀算得上成就斐然,与此同时,也招来了不少的质疑和反对的声音。对于这一点,他并没有太过激烈的反应。他提出的“小人时代的文学”在网上招致骂声一片,他仍然告诉记者,至今还是有着同样的观点。他说,他很欢迎大家对他的观点提出质疑,和他进行讨论,只要提出了问题,就能够通过探讨取得收获。李陀在《读书》上号召广大作家,为工农写作,替群众代言。他说:“那些没有笔杆子的下岗工人、民工、还在穷困中挣扎的农民,他们怎么办?他们的感情、思考、喜怒哀乐、他们的‘显意识’和‘潜意识’,怎么来表达?”他认为,如今的文学可以称作“小人时代的文学”,特征之一是“文学的内容越来越琐碎”,很少有作家再去关注底层的生存状态和需求。针对网上不少人支持的“小人时代的文学正说明了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没有人需要代言,是一种文学的进步”这种观点,李陀认为,持这种意见的人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而没有考虑到真正的最底层的人的需求。“他们说,网络发达了,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我倒要问问,那些没钱买电脑的人呢?那些没钱上网吧的人呢?人们怎么倾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李陀坚持认为,作家不能太过“小资”,要有社会责任感。或许,这就是他长期坚持的“知识分子要用‘文学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这种观点的表现吧。不久前,李陀的台湾同行南方朔告诉记者,写评论是他的谋生手段而非兴趣所在。记者把这个问题抛在李陀面前的时候,李陀的表情显得有些凝重。他说,自己不是个聪明人,不可能同时做很多事情——“今后,我就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搞文学批评。”

人民文学编辑部成员

刘心武(1942—)以短篇小说《班主任》成名,该作被视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其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是当代主流作家之一。90年代之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就秦可卿等专题进行系列讲座,对民间红学的蓬勃起到推动作用。个人经历 刘心武,笔名刘浏、赵壮汉等。曾任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的主编。 1942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 1950年后定居北京。中学时期爱好文学。 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短篇小说代表作还有《我爱每一片绿叶》、《黑墙》、《白牙》等。中篇小说代表作有《如意》、《立体交叉桥》、《小墩子》等。长篇小说有《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四牌楼》、《栖凤楼》、《风过耳》等。、《四牌楼》、《栖凤楼》、《风过耳》等。 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年。 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 1977年11月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发轫作,引出轰动,走上文坛 1979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1987年赴美国访问并在13所大学讲学。 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百家讲坛开讲《刘心武揭密“红楼梦”》系列节目,原定为36集,但至23集时遭致红学家干预而停播。 2006年4月12日,刘心武应纽约华美人文学会之邀抵达美国,4月16日于哥伦比亚大学做了两次“红楼揭密”演讲。 2007年7月,继续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刘心武揭密“红楼梦”》系列节目。 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1985年发表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再次引起轰动。1986-1987在《收获》杂志开辟《私人照相簿》专栏,开创图文相融的新文本,1999年推出图文融合的长篇《树与林同在》。1992年后发表大量随笔,结为多种集子。 1993年开始发表研究《红楼梦》的论文,并将研究成果以小说形式发表,十多年来坚持从秦可卿这一人物入手解读《红楼梦》。 1995年后开始尝试建筑评论,1998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2004年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材质之美》。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建设以来,本社始终坚持以国家文化建设为己任的出版宗旨,坚持以主流文化为主导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坚持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坚持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事业之本,坚持以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严格管理为治社之方,注重图书出版的系统性和多层次结构,力求全面地高质量地传播人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成果。除用人民文学出版社之名出版了大量图书外,还先后使用过作家出版社(1953—1958,1960—1969)、艺术出版社(1953—1956)、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1957,1987—1989)、中国戏剧出版社(1954—1979)、外国文学出版社(1979—2009)等副牌出版各类文艺图书。目前设有当代文学第一编辑室、当代文学第二编辑室、现代文学编辑室、古典文学编辑室、外国文学第一编辑室、外国文学第二编辑室、文化读物编辑室、教材出版中心、少儿读物编辑室等9个图书编辑室以及《当代》《新文学史料》《中华文学选刊》《中华散文》《文学故事报》等5个文学报刊编辑部。五十年来已出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现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文学作品,优秀古典文学作品,外国文学古典名著和现当代有代表性的作品的中译本(其中部分图书以外国文学出版社副牌出版)以及文学理论、高校文科教材、人文科学著作等图书8000多种,发行7亿多册。该社出版物已形成高品位、高质量的“人文版”系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该社注重对外文化交流,已与40多家海外出版机构建立了业务联系。

《中华文学选刊》是创刊于1993年的国家级文学期刊, 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刊物自创办以来得到文学大师巴金、冰心、夏衍等人鼓励。致力于文学佳作的传播,关注文学发展道路上的种种论争和探索,关注文坛新现象的出现和新人的成长。是国内外著名图书馆必选的馆藏文学期刊,在文学界有较高位置。被国外汉学家誉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当代文坛的窗口。《中华文学选刊》在2009年全新改版,版面增至200多页。除选取中短篇小说外,每期还将全文选发一部长篇小说精品,是同类文学选刊中,惟一覆盖长中短三类小说的刊物。 1978年创刊的《新文学史料》,以发表“五四”以来我国作家的回忆录、传记为主,同时刊登文学论争、文艺思潮、文艺团体、文学流派、文学刊物、作家作品等专题资料,刊登有关的调查、访问、研究、考证文章及不易见到的材料和文物图片等。《新文学史料》在历史转折期创刊,为中国文学走出幽闭、褊狭、僵硬之困局,走向丰饶、开放、鲜活的新境界,做出贡献。这份刊物已成为在国内外文学研究领域备受重视、有良好声誉的名牌刊物。《新文学史料》的刊名,由茅盾题写;原打算叫“新文学资料”,萧乾认为“史料”更郑重,于是定名。这份刊物是在拨乱反正的大环境下创刊的,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领导们敏锐地感到,在“文革”割断历史、造成文学史空白的情况下,中国文坛需要恢复历史记忆,承续“五四”新文学传统,而大批曾被打倒的老作家重返文坛,也需要有一个园地让他们说话。于是就办了这个刊物。后来这些回忆又出版了单行本,作为“新文学史料丛书”,在文坛很有影响。 《帅作文》的前身是发行了30年的《文学故事报》。《文学故事报》创办于1985年,由当时的社长兼总编韦君宜亲自策划并主持编发,由于适应了社会需求,发行量很快即达到四五十万份。该报向广大读者介绍了一大批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及文学作品,为文学的普及与提高,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因为在文学急剧下滑的情势下,《文学故事报》难以维持正常运行,无法很好地实现社会效益。改为《帅作文》后,它将变成一份教辅类报纸,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帅作文》于2011年元月正式创刊。 《学语文之友》创办于1985年。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语文期刊。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量身打造,是一本专业的语文学习期刊。

《诗刊》哥德巴赫猜想》

  • 索引序列
  • 上海文学编辑部成员
  • 上海文学编辑部成员工资
  • 上海文学编辑部成员名单
  • 上海文学编辑部成员有哪些
  • 人民文学编辑部成员
  • 返回顶部